班级管理四次大作业

2022-08-03

第一篇:班级管理四次大作业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第四次作业

1. 天创公司正式业务员实行的是那种类型的工资制度?试分析其工资制度的优缺点。 答:绩效工资,根据员工近期绩效,工资与绩效直接挂钩

优点:激励效果明显

缺点:易助长员工短期行为

2. 请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结合相关理论谈谈天创公司业务员薪酬制度如何改进。 答:

一、首先要符合薪酬的设计原则符合以下几点:

(1)、薪绩一致(2)、业绩优先(3)、分享利益(4)、目标管理(5)、合乎法律

二、用人单位应该对工资的构成有一个准确、清晰的把握 人单位要精确把握,以便在工资的操作管理中合理合法,规避各类风险,比如社会保险的缴纳、加班费的计算基数问题。依法、及时、足额的支付劳动者工资,尤其是要注意合理支付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如加班加点工资、病事假工资、年休假工资以及停工期间的工资等,避免引

二、提供具有公平性和富有竞争力的薪酬

三、起不必要的争议,特别是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拖欠和扣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公平,是实现报酬制度达到满足与激励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员工而言,必须让他们相信付出和报酬一定是相适应的。如果企业在薪酬问题上未能建立必要的信度,那么员工对薪酬制度的信任感也会下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大打折扣。

四、实现薪酬与绩效挂钩

五、薪酬的支付要透明

六、支付薪酬要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巧付薪酬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需求是人内在的、天生的和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按先后顺序发展,

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员工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考虑更高层次的需求。企业在设计薪酬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的了解员工的需求,适时的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因此对收入较低的员工适宜于经济性的薪酬;对高层次的员工应将经济性和非经济性薪酬结合起来。

第二篇:北邮教育网络学院客户关系管理第四次阶段作业 Microsoft Word 文档

北邮教育网络学院客户关系管理第四次阶段作业

1. 数据挖掘可以用来提高过程控制。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四单元 学生答

标准答案: [A;]

案: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提示:

2. 数据挖掘不能作为市场营销工具。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四单元 学生答

标准答案: [B;]

案: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提示:

3. 数据仓库更侧重于联机事务处理。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四单元 学生答

标准答案: [B;]

案: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提示:

A;

10.0

B;

10.0

B;

10.0 4. 由于客户描述型数据是客户的基本信息,所以变动通常不是很快,可以在较长一段时间使用。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四单元 学生答[A;] 案: 得分: [10] 提示:

5. 目前的聊天虫软件已经可以百分百的识别和回答人类语言提出的问题。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四单元 学生答[B;] 案: 得分: [10] 提示:

6. 网页很容易更改和重新设计体现了网站作为接触点的可塑性。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四单元 学生答[A;] 案: 得分: [10] 提示: 7.

复杂大型网站建设成本很高,所以说网络作为接触点非常昂贵。

A. 正确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10.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10.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10.0

值: B. 错误 知识点: 第四单元 学生答[B;] 案: 得分: [0] 提示:

8. 相比传统的电话交流,网络能提供更高密度的信息。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四单元 学生答[A;] 案: 得分: [10] 提示:

9. 有了交互式语音应答技术,就不需要人工座席了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四单元 学生答[B;] 案: 得分: [10] 提示:

10.即使是虚拟呼叫中心,客户代表也要和呼叫中心处在一个地理位置。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四单元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10.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10.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10.0

值: 学生答[B;] 案: 得分: [10] 提示: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10.0

值:

第三篇:第四次作业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四次课程作业

一、请分析信息化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相互关系。(10分) 答: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科技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建立,教育领域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应用,网络交通工具迅速普及,网络教学平台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极大的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改变着教育学的关系,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

教育信息化给信息化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开辟了广阔前景,改变了教师和学习者的关系,转变了教学的重心。

二、简述教育技术AECT’94定义和AECT’05定义,并分析两版定义的异同。(10分) 答:教育技术AECT94定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对教育技术作了全新的定义:

——‚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AECT05定义:

AECT于2005发布的05定义是: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AECT的05定义和94定义的异同: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四次课程作业

①‚教学技术‛的名称被‚教育技术‛名称所取代;

②‚理论与实践‛这两个研究领域被更改为‚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③‚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这两个研究对象被变换为‚用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并有合适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 ④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研究范畴被缩减为相关过程和资源的‚创造、使用和管理‛等三个范畴。

相同处:

上述4项改变中,第 ① 项没有实质性意义(在AECT当年发布的有关94定义的说明文件中就曾经指出:可以把教学技术视同教育技术)。

不同处:

真正有实质意义的修改是后面3项,尤其是第三项——它直接针对94定义的主要缺陷与不足。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把原来的‚for learning‛(为了学习)明确地改为‚facilitating learning‛(促进学习)。‚为了学习‛强调的只是‚学‛;‚促进学习‛则既强调‚学‛,也重视‚教‛(对学习的促进,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教,尤其是学校教育中更是如此)。

第二,将原来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变换为‚用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并有合适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如上所述,由于‚促进学习‛有赖于教,‚绩效的提高‛也与教有很大关系,所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四次课程作业

以这里所说的过程和资源绝非一般的过程和资源,而是指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对于学校来说,就是指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与94定义相比,不仅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变换为‚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而且这种过程和资源的前面加了修饰语——并非任意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而是伴随有合适技术的(即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这样就较好地克服了94定义未能体现教育技术学科特色的不足。必须强调指出的是,05定义中所规定的、作为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过程和资源,尽管在其前面加了起修饰作用的限定词(有合适技术的),但由以上分析可见,并未能改变其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的本质;千万要避免断章取义地把05定义中的过程和资源仅仅理解为‚有合适技术的过程和资源‛(即变成纯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若是这样,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第三,除了强调相关过程和资源要促进学习之外,还强调要提高绩效。对学习者来说,绩效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倾向和结果(即学习者的能力及其在新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对企业来说,绩效则是指该企业预期的、符合总体目标的业绩。和94定义相比,增加有关‚绩效‛的考虑,不仅显得05定义既关注学习过程也关注学习结果;而且还表明通过培训来提高企业绩效也是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可见,以上三个方面都是05定义和94定义相比,有所前进、有所发展的突出优点。

第四,看第 ② 项修改。它涉及两个方面:第一,以‚研究‛(study)取代‚理论‛(theory)。伊利认为以‚研究‛取代‚理论‛在一定程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四次课程作业

度上造成了‚教育技术内涵的游移不定,对澄清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并没有任何帮助‛;与94定义所使用的‚理论‛相比,05定义使用‚研究‛一词‚把基于直觉与经验的批判性反思作为一种重要研究方法的同时,也消解了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致力于理论创建的努力,不利于教育技术的学科建设。‛第二,在‚实践‛之前加上‚符合伦理道德的‛修饰语,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无疑是对的,但不是把它直接纳入定义而应通过制定专门的职业道德规范加以限制及约束。

第五看第 ④ 项修改——将‚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研究范畴缩减为‚创造,使用和管理‛等三个范畴。尽管新定义使用了比94定义更通俗化的术语,以便让更多的非教育技术专业人士能够理解;然而,这样做是以丧失教育技术理论框架的清晰性为代价的。系统方法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只有通过系统方法才能把握教育技术的本质。94定义的原有理论框架是历史形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已成为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相对独立而且稳定的研究范畴,其中涉及的概念、术语均已明确界定,且有各自特定的内涵与外延。因此,若继续运用这一理论框架将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反之,若代之以‚创造‛、‚使用‛之类未经明确界定的非专业术语,将既不利于本领域内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不利于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四次课程作业

三、请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经历,分析信息化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10分) 答:我所任教的学科是音乐。信息化教育资源在我这个学科中可谓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课前准备需要上网搜集大量资料,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在上课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电子白板,播放PPT,观看视频等等。信息化教育资源在我的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省时省力并且操作性强,具有美观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四、请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经历,设计一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案例(简案设计)。(20分) 答:

一、组织教学:播放上节课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听着音乐,愉快地走进教室。(目的是营造音乐课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教师在喊出‚预备——开始‛口令的同时,有意夸张地把手贴在脸颊上。此时出现微妙的情形:全体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随教师把手贴在脸颊上。教师让同学们互相观察手放的位臵,提出问题:‚刚才老师讲的要求是什么‛ ?同学们会流畅的回答:‚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大家都把手错放到脸颊上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同学们都看到老师是把手放到脸颊上的,所以也都把手放到了脸颊上。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四次课程作业

这个现象说明一点,那就是同学们相信眼睛看到的胜于相信耳朵听到的。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也说明这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世界是由多元化组成的,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的视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还可以用耳朵的听觉去发现和感受这世界的另一面。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因此,学习音乐是培养和发展我们用听觉去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能力。

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几种西洋铜管乐器,并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就是要求同学们在用眼睛观察西洋铜管乐器形状及演奏姿势的同时,注意用听觉去感受西洋铜管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表现特点。

三、西洋铜管乐器介绍:

1、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课题《那不勒斯舞曲》和本课的四个教学内容标题:(1)西洋铜管乐器介绍;(2)巩固练习;(3)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4)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2、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小号、长号、圆号和大号的乐器形状(图像)、音色特征及声音特点介绍(文字和解说)、演奏姿势(图像)和乐器演奏音乐实例(音乐)多方位整合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观察乐器的同时可以看到有关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特点的解说文字,听到解说声音;在聆听某种乐器演奏的音乐实例时可以看到使用本乐器的演奏姿势和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向学生介绍过程中,注意重点简要提示各乐器的声音特点,小号:声音高而明亮;长号:声音有些撕裂的感觉;圆号:声音带有一种朦胧感;大号:声音浑厚低沉。)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四次课程作业

四、巩固练习:

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大屏幕上呈现出各种铜管乐器的图像,学生每组选出两名代表,听播放的音乐片段,说出所听音乐的主奏乐器名称。判断回答错的可以由本组其他学生给予补充和纠正。

五、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

1、在大屏幕上由简到繁按顺序呈现《那不勒斯舞曲》第

一、第二和第三乐段的主题音乐节奏,引导学生按乐段音乐主题分别进行节奏视读。

2、指导学生分析、归纳三个乐段的主题音乐在节奏上的不同之处。第一乐段: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都是(因格式问题节奏曲谱省略);第二乐段: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因格式问题节奏曲谱省略);第三乐段: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因格式问题节奏曲谱省略);

3、操作课件,节奏谱变为乐谱,让学生看着曲谱听教师用钢琴弹奏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也可以随琴轻声视唱旋律),使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

六、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1、大屏幕呈现文字并伴以解说声音,向学生介绍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的作者和乐曲结构、风格等。并用具有俄罗斯风格的风车建筑小图片,衬托出一种异国情调,创设欣赏情景。

2、初听: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音乐时,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四次课程作业

按乐段出现时间同步呈现各乐段主题音乐旋律曲谱,同时,根据音乐的情绪表现,在第一乐段音乐中可爱的天鹅缓慢地游进画面;第二乐段中出现英俊的王子,并使可爱的天鹅变为美丽的公主;第三乐段中随着快速的音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自下而上地升起。用这些简单的动画,启发学生的音乐联想。

3、初听完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1)三个段落的主题旋律都是从小节中什么位臵(强拍、弱拍或次强拍)上开始的?

(2)乐曲的高潮出现在哪一段中?并根据讨论在课本17页第(4)题中的

3 选择划‚√‛ 。

4、复听:为给学生留出充分想象的空间,复听时,在大屏幕上只呈现出一幅水雾朦胧,依山傍水的俄罗斯城堡郊景画面,并在水雾弥漫的水面上清晰的列出:边听边找出三个段落主题出现的顺序,完成课本 ‚听听想想‛ 填写练习的音乐复听要求。让同学们在充分领略音乐魅力,发展想象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对三个乐段音乐主题的认识。

七、教师对本课学习情况进行小结,结束全课。

五、请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简述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途径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如何去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20分) 答:1.教材多媒体化。

每天上课都必须要用到电子白板,对电子白板操作的熟悉是极为重要的。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四次课程作业

2.备课多元化。

网上搜资料,多媒体备课,电子教案……这些都是信息化过程中带来的先进技术,令我爱不释手。 3.多媒体综合运用提高教学效率。

同样一首歌,教师干巴巴的一遍一遍教,不如跟随范唱和丰富的伴奏及生动的画面来学唱效果好,并且也可以保护嗓子,一天下来不至于累坏。

第四篇:第四次作业

代数式专题

1若x0,化简||x|2x| |x3||x|

2、若|x5||x2|7,求x的取值范围。

3、若|ab1|与(ab1)2互为相反数,求3a2b1的值。

(xy)(2x

4、化简:11y)(3xy)1223(9x1y)并求当x2,y9时89

的值。

5已知x2y25的值是7,求代数式3x6y24的值。

6已知a2b;c5a,求

112a2bab7已知3,求的值。 baab2ab6a2bc的值(c0) a4bc

8已知:当x1时,代数式Px3qx1的值为2007,求当x1时,代数式Px3qx1的值。

9已知等式(2A7B)x(3A8B)8x10对一切x都成立,求A、B的值。

10已知(1x)2(1x)abxcx2dx3,求abcd的值。

11当多项式m2m10时,求多项式m32m22006的值。

第五篇:《班级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班级管理学

《班级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战国末期,将大学教育分成“小成”与“大成”两个阶段的教育论著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 在国外,对班级以及班级授课制作出概括性的叙述和理论证明的教育家是( ) A.昆体良 B.弗·培根 C.夸美纽斯 D.卢梭 3. 陶行知先生曾推广过学生教学生、学生教成人的( )

A.导师制 B.小先生制 C.设计教学法 D.德可乐利法 4. 创行“道尔顿制”这种影响较大的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 A.帕克赫斯特 B.克伯屈 C.盖哲尔 D.梅奥

5.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是在 A. 1957年 B. 1938年 C. 1983年 D. 1992年 6. 假设人的本性是厌恶工作的理论是( )

A. x理论 B. y理论 C. z理论 D. 人际关系理论 7.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中讲的“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指的是学生中的(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小帮派 D.小团体 8. 奥地利生物学家冯·贝塔兰菲创立的指导管理科学的理论是( ) A.系统论 B.控制论 C.信息论 D.协同论 9. 学生做自我鉴定和小组评议,主要集中在( )

A.学期初 B.学期末 C.学期中 D.学期任何阶段

10. “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高度评价家庭教育作用的话的说者是德国教育家( )

A.赫尔巴特 B.福禄倍尔 C.第斯多惠 D.凯兴斯泰纳

11. 在他们身上,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经常互相斗争,不断向两极分化。因此,扶优抓差,长善救失,对他们尤显重要。这主要针对的是( )

A.优秀生 B.后进生 C.中间生 D.插班生 12. 提出控制论的是美国数学家是( )

A. 申农 B.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C. 威廉·大卫 D. N·维纳 13. 在我国,注重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思想家,教育家( ) A.周公旦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14. 在西方,最早谈到班级教学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15.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出自我国古代教育论著( )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 16. 提出“平行影响”原则的苏联著名教育家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17. 我国清末最早实行班级授课是在( )

A.1840年

B.1862年

C.1888年

D.1902年

第 1 页 共 7 页

班级管理学

18. 创立“设计教学法”这种影响较大的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

A.华虚朋

B.赫尔巴特

C.渥 特

D.克伯屈

19.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重要教育文件是( ) A.《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 美国著名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提出的班级教学改革的制度是( ) A.葛雷制

B.德可乐利法 C.道尔顿制

D.文纳特卡制

21. 教师工作无时空界限,“紧张的早晨,战斗的中午,疲劳的晚上,干不完的星期天”,这体现了教师( )

A.意识的师表性 B.意志的坚韧性 C.情感的向师性 D.工作的无私性 22. 提出系统论的奥地利生物学家是( )

A.威廉·大卫

B.申农

C.冯·贝塔兰菲 D.N·维纳 23. 定期家访,加强校内外信息交流体现了班级管理中的( )

A.整体效益原则 B.民主管教原则 C.反馈控制原则 D.动态发展原则 24. 假设如果环境良好的话,人们并不是不喜欢工作,而是视工作为游戏一般的自然。这一理论是( )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25. 在构成班级的四个要素中,处于主体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班级教育环境 D.班级教育的内容 26. 普通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是( ) A.班级 B.教室 C.墙报 D.课外活动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80年 B.1983年 C.1986年 D.1993年

28. 学校教育产生的时间是( )

A.原始社会早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29. 美国教育家渥特于1908年所创立的一种班级制度是( )

A.道尔顿制 B.文纳特卡制 C.设计教学法 D.葛雷制 30. 目前,美国小学流行由一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的全部科目的教学任务,这种制度被称为是( )

A.不分级制 B.科任制 C.包班制 D.双重进度制

31.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说明了( ) A.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多开端性 B.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反复性 C.思想品德的形成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D.思想品德的形成的实践性 32.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动力是( )

A.身心内部的矛盾斗争 B.自我教育 C.活动与交往 D.新陈代谢

33.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马斯洛在研究了人的行为之后,提出的一种理论是( ) A.人际关系理论 B.精神需要理论 C.关于人性的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34. 奥地利生物学家冯·贝塔兰菲创立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种重要理论是( ) A.控制论 B.信息论 C.系统论 D.耗散结构理论

第 2 页 共 7 页

班级管理学

35. 班主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 ) A.主要作用 B.指导作用 C.主体作用 D.主导作用 36.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B.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C.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D.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 37. 在国外,班级制度产生在(

)

A.中世纪

B.文艺复兴末期. C.18世纪

D.20世纪初叶 38. 夸美纽斯论及班级授课制理论的《大教学论》一书出版在(

) A.公元一世纪

B.1632年

C.1640年

D.公元19世纪 39. 提出“文纳特卡制”这种影响较大的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 A.帕克赫斯特

B.渥特

C.华虚朋

D.克伯屈 40. 美国教育家渥特创立的班级教学改革的制度是( )

A 德可乐利法 B.葛雷制

C.道尔顿制 D.卢梭

41. “自然后果惩戒法”的提出者是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 A.爱尔维修 B.狄德罗 C.伏尔泰 D.卢梭

42. 我国古代哲人管仲讲:“衣食足然后知荣辱”,与之近似的外国行为科学理论是( ) A.人际关系理论 B.人性理论 C.z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1. A. 《论语》 2. C. 夸美纽斯 3 B. 小先生制 4. A. 帕克赫斯特 5. C. 1983年 6. A. x理论 7. C. 小帮派 8. A. 系统论 9. B. 学期末 10. B. 福禄倍尔 11. C. 中间生 12. D. N·维纳 13. B.孔子 14. C.昆体良 15. C.《学记》 16. B.马卡连柯 17. B.1862年 18. D.克伯屈

19.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 C.道尔顿制 21. D.工作的无私性 22. C.冯·贝塔兰菲 23. A.整体效益原则 B.民主管教原则 C.反馈控制原则 D.动态发展原则

24. B.Y理论 25. B.受教育者 26. A.班级 27. B.1983年

28. B.奴隶社会初期 29. D.葛雷制 30. C.包班制 31. B.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反复性 32. A.身心内部的矛盾斗争 33. D.需要层次理论 34. C.系统论 35. D.主导作用

36. C.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37. B 38. B 39.C 40. B 41. D 42. D

二、多项选择题

1. 教育管理、学校教育管理、班级管理在下列因素中,相同的因素是( BC ) A.管理者 B.管理目的 C.管理职能 D.管理层次 E.管理范围 2. 研究班级管理科学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则( AE )

A.实事求是 理论实际统一 B.批判继承 C.历史分析 D. 实验研究 E. 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

3. 1901年12月,清光绪帝下令全国( BC )

A.建同文馆 B. 兴学堂 C.废科举 D. 维新变法 E.忠君尊孔 4. 文纳特卡制的主要特点是提倡( AC )

A. 学校社会化 B.教育对象普及化 C.教学个别化

第 3 页 共 7 页

班级管理学

D. 教育目的世俗化 E.教学心理学化

5. 要想使人的情感和欲望符合群体的需要,主要依靠( BD ) A. 个人品质 B. 社会影响 C.个人努力 D.社会制约 E.社会习惯

6. 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从工作范围讲,除“班级管理中育人”外,还有( BD ) A.课外活动中育人 B.传授知识中育人 C.生产劳动中育人 D.指导生活中育人 E.家庭教育中育人

三、填空题

1. 班级管理的内涵是把一个班级内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班务等进行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以期协调班主任和其他教育力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的班级集体,最大限度地实现 育人目标 的微观管理工作。

2. 马卡连柯主张,在集体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3. 社区是指占有一定地域的人口群体,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活动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 。

4. 内化就是人们接受社会行为规范并把规范变成自己的东西,变成指导自己行为 的过程。

5. 班主任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 的知识。 6. 我国班集体形成的主要阶段有:班级的组建阶段、形成阶段、巩固发展阶段和 阶段。

7. 教育学和班级管理科学,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 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8. 周恩来同志在天津南开中学上学时,就组织并领导了当时的进步 运动,为他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基础。

9. 教师心理结构是由其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因材施教的职业技能和 的职业行为这三个要素构成。

10. 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派,负责一个班全面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 。 11. 班级管理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对培养什么样班级的设想,即班集体发展的 。

12. 在管理的诸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因此,管理者在从事班级管理中,必须树立以 为出发点的思想。

13. 班级管理既要符合社会需要,又要适合 。 14. 班级教学产生的根本动因是 。

15. 德可乐利把学生所学课程分为个人和 两大类。 1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 17. “三论”是指:系统论、控制论和 。 18. 学校内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 。

19. 班级管理是整个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中一个具体、细致而又极其重要的____ 管理。

20.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动力在于_________ 内部的矛盾斗争。

21. 听课是学生学习过程的____________ 环节,是学好功课的关键。

第 4 页 共 7 页

班级管理学

2. 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 3. 地域社会 4. 规范 5. 相关学科 6. 优化 7. 教育对象 8. 学生 9. 为人师表

10. 领导者 11. 具体规格 12. 人13. 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14. 社会发展需要大批有用之才 15. 社会 16. 自我实现 17. 信息论 18. 班主任 19. 微观 20. 身心 21. 中心

四、判断题

1. 17世纪初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中,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 √ ) 2. 在我国学校,班集体被视为教育,教学的对象。( × ) 3. 班级管理科学与班主任工作原理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 )

4. 在我国,有学校的地方必然就有班级,但有班级的地方,不一定就有班集体。( √ ) 5.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的反复的教育影响的结果。( √ ) 6. 就学生的教育而言,班集体是一种教育的途径。( × )

7. 符合教学卫生的要求,有利于智力开发是班级授课制的两个最主要优越性。( × ) 说明: 符合教学卫生的要求,有利于智力开发是班级授课制的两个最主要优越性。 8. 在学习和研究班级管理时,要防止的两种倾向是:“唯理论”和“唯经验”。( √ ) 9. 美国教学家N·维纳和申农所创立的理论分别是系统论和符号论。( × ) 说明: 美国教学家N·维纳和申农所创立的理论分别是系统论和符号论。

10. 对于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不能一概视之为“帮派”、“小集团”而加以贬斥。( √ ) 11. 在一个班集体之中,学生干部与学生群众之间,是一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 )

说明: 在一个班集体之中,学生干部与学生群众之间,不是一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关系。

12. 金钱可以刺激人的积极性,但它不是唯一的动力。( √ )

五、简答题

1. 简析集体与群体的原则性区别

答: 群体是一种情绪——心理的共同体;集体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共同体。 2. 班级组建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有哪些 答: 1)摸清班级情况,促进相互了解; (2)确定班级建设目标,增强集体凝聚力; (3)考察选拔班干部,健全班级组织;

(4)完善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健康的集体舆论与班风; (5)建立班级档案,积累研究资料。 3. 简析班级制度产生的历史基础

答: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培养大批人才。 (2)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要求改进教学的组织形式。

(3)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勃兴也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和范围。 4. 简述班集体对社会大环境影响的主要表现 答:略

5. 简述班级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 5 页 共 7 页

班级管理学

答:(1)调查研究的方法;(2)实验研究的方法;(3)历史研究的方法;(4)比较研究的方法。 6. 简述班主任道德品质的内容

答:(1)热爱教育;(2)热爱学生;(3)关心集体;(4)严谨治学;(5)为人师表。 7. 马卡连柯提出的社会主义集体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第一,集体须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第二,建立集体的基本条件是组织性和纪律性;

第三,集体须有一定的组织制度和管理机构,它有权代表集体并行使各项职责; 第四,集体需有正确的集体舆论。 8. 简述班级管理现象形态的六个主要特点 答:(1)管理时限的确定性; (2)管理人员的流动性; (3)被管理者之间的平等性; (4)管理内容的同一性; (5)管理形式的灵活性; (6)管理效果的长效性;

六、论述题

1. 试论班级管理的“影响整合律”

答: 班级管理者要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影响,使之整合一致,发挥整体功能,向学生施教。 2. 试论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及良好班级人际关系的意义 答: (1)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是班级形成的基础;

(3)是学生个性、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

3. 试评价班级管理制度(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度)的优越性

答:班级制度从一开始就适应着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着教学,教育的需要。它与个别教学相比,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但同时又有它一定的缺陷。因此,尽管它是学校教育中主要形式,但应该不断更新,这样才会不断发展下去。

4. 试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答:行为科学强调研究人的行为和人的需要,着重于激励、引导。 (1)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2)人际关系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提出,其主要论点是: a.金钱不是刺激人的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b.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人的积极性或工作情绪。

c.企业中除了有“正式组织”外,还有“非正式组织”,并且常常左右着其成员的行为。 d.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职工的士气。

(3)关于人性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和威廉·大卫提出。 5. 试论班级管理的“定向适应律”

第 6 页 共 7 页

班级管理学

答:定向适应律是指班机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必须主动适应一定社会对学生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和主动适应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就班级管理的外部制约因素来看,班级管理要适应一定社会对学生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就班级管理的内部制约因素来看,班级管理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6. 试评价班级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答:⑴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 ⑵因为以授课为主要形式,所以实践性不很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⑶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为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 ⑷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上强调的是统

一、齐步走;

⑸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为它一切都固定化、形式化,灵活性有限;

⑹还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都是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去掌握她的。每个学生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第 7 页 共 7 页

上一篇:北京市指挥中心标准下一篇:保洁安全作业指导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