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生态变化分析

2022-07-11

第一篇:青岛生态变化分析

鞍山生态变化

鞍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从2007年开始实施千村绿化工程,连续5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对全市的近千个村屯进行绿化。截至目前,该市共绿化村屯798个,栽植各种乔木415万株,绿化农业园区9个,绿化校园69所。通过“千村绿化”工程,使全市农村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近年来,鞍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环境治理作为一项关系百姓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以抓好节能减排项目为重点,全力推进各项环境整治工作的落实。今年该市安排的重点工作包括推进10个新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工程;对一些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印染企业实行彻底关停和限期治理;彻底关停一批“五小”企业和落后产能企业。环保部门对南沙河、杨柳河、运粮河三条河流域排污单位进行了大力整治,先后取缔三条河沿岸的57家小选矿,使工业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这两年,鞍山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先后对二一九公园滨水游园、烈士山公园英泽湖游园、孟泰公园、永乐公园、人民公园进行了全面改造,还在立山深沟寺地区新建了双潭公园,改变深沟寺地区无大型公园的历史。

作为城市绿色氧吧,东山风景区一直是鞍山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特别是夏季,从凌晨4时到晚上11时都有市民在景区内逗留。可是一直以来东山上缺少路灯,早晚锻炼的人们只能借着时隐时现的月光和远处建筑物微弱的光亮上山、下山,其中又大多为中老年人,摸黑走在山路上,很不安全。今年,鞍山市政府把东山环山路路灯安装工程作为为老百姓办的实事之一,沿着全程6.5公里环山路,每隔30米安装路灯一盏。6月中旬,这里安装的290多盏崭新的路灯已经为早晚锻炼的人们照亮了脚下的山路。

近两年,鞍山市绿化的水平和档次逐年提高,绿化覆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截至去年底,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92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都得到大幅度改善。

作为矿产资源大市,矿山污染是鞍山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近年来,该市加大了矿山复垦和植被恢复力度,先后建立了齐大山、西鞍山、前峪尾矿库、眼前山、大孤山东山包、岫岩偏岭等矿山植被恢复示范基地。经过几年的保护和治理已经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效果,一些主要矿山的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一些自然景观得到了妥善保护,整个矿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第二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牛奶的变化》教学反思

牛奶的变化教学反思

本课以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的事件为引子,得出我们吃的牛奶是不能够随意添加其它的物质成分的。随后就有问题,什么原因导致牛奶不能随意添加呢?这就需要了解牛奶的中物质成分了。学生能够知道掌握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到底牛奶仔饮用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课上研究的问题。

首先学生根据问题和实验材料设计上课实验的方法。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法是能够知道需要将外加物质倒入牛奶中。但是在量的控制上和速度的快慢上没有考虑到,这个时候我进行提示。那么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还要一些问题,首先学生进行回答然后老师进行补充。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出现。就是学生准备的杯子不够。这一点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一点上在以后的作业布置上需要再加以强调。我还有就是和班主任进行交流班级情况,以便更好的进行学习活动。

在牛奶中加入啤酒、食醋、食盐、柠檬汁、咖啡等后,学生对牛奶所发生的变化观察分析之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及时巩固。同时引领学生思路,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搭配要合理,如果不合理,不但起不到补充营养的作用,还有可能引起身体不适,甚至引起人体发病 还有就是在做的的过程中,少数的学生没有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带。问为什么不带,学生说忘了或者找不着。我想这都是借口,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每节课都带,而这少数的同学每节课都不带呢?因此我需要给予这部分学生以工作,了解学生到底什么原因。是不愿意参加活动,还是没有兴趣在本门课上。

第三篇:义乌环境生态变化情况调查报告

当前义乌环境生态变化情况的调查

摘要: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任务。我市地处浙中盆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但是,在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物质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破坏也日显突出。工业废水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建设国际商贸名城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义乌环境生态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当地近年来环境生态变化的原因,提出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生态;变化;改善

根据学校要求,我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积极参加了 “保护母亲河——义乌江”活动。在实践期间发现义乌江的水质以及江边的环境与往年有较大的变化,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 义乌生态环境现状

我市地处浙江中部,金衢盆地东缘,气候温和湿润,季节四季分明。义乌江西出汇入婺江,大陈江北流注入浦阳江。全市自然资源丰富,山林植被良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行封山育林以来,初步实现了市域内绿色广覆盖。我市从1997年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通过矢志不移的工作,已经相继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连续不断的创建工作,特别是自2003年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市以来,依托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的小商品制造业,鼓励和引导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成功打造了独特的以商贸经济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体系。

二、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及分析

1、工业废水污染分布面广,实施监管难。我市工业污染大户很少,部分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小化肥、小水泥等已相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关闭。问题是当前全市有工业生产单位24000多家,其中有一定数量的污染排放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单个的污染物排放量并不大,且分布城乡,其中少数企业主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不惜牺牲公众利益,超标偷排现象仍有发生,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如何对这些企业实施更加有效的监管成为一大难题。

2、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复杂,全面治理难。首先是养殖业污染,应当说,我市大部分畜禽养殖场已经建成了污水治理工程,但少数养殖户为减轻治污成本,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使用情况时有发生;其次是农业种植污染,农业种植过程中,由于对传统的化肥、农药等的不合理使用,对土壤等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提高产出率的同时,微生物环境破坏严重,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制约。目前,在污染物排放量上,农业面源污染所占比重超过20%以上。

3、大气污染源日趋增加,总量控制难。目前,我市主要空气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企业废气体排放。首先是机动车尾气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最大问题,占到大气污染比例40%左右。其次是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随着我市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各类建筑工地密布全市范围,一些施工单位未按照政府规定采取有效的扬尘防治措施,且仍然还有一部分砂石、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未进行全封闭改装,扬尘污染成

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占到大气污染比例20%左右。再次是企业废气排放污染,一批小型用能企业缺乏有效的减排措施,也给大气环境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4、流域治理区域大,限期完成难。生态环境保护是流域性、系统性的工作,尤其是水环境保护,更加需要流域范围内的共同合作和同步治理。如果我市的水质达不到功能区的要求,南水将影响金华,北水将影响浦江。同样,上游的来水品质也将影响我市。当前,在省政府的协调下,钱塘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已经全面展开,我市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成治理目标。就目前的情况看,在少数环节任务还很艰巨,限期完成难度很大。

三、改善义乌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工业污染源整治

1、加大重点行业企业污染防治力度。强化环境执法,深化印染、造纸、电镀、食品酿造、医药等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监管,完善重点排污单位和重点区域的巡查、检查制度,增加监督检查和监测频次。进一步完善企业治污设施,规范企业排污行为。对超总量排污的单位,依法实施限产、停产。

2、加强开发区环境监管。理顺开发区环境管理体制,杜绝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批建不

一、批小建大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快推进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开发区生态化改造,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在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培育扶持50-100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加强农业污染源防治

1、深化养殖业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制度,控制散养密集区饲养量,禁止养殖垃圾猪。积极推进畜牧业布局调整,加快畜牧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广农牧结合、林牧结合、人工湿地及循环利用等生态养殖模式,修建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发酵池,处理有机垃圾等废弃物,生产沼气和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强化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监管工作,探索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的新技术,全面完成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任务。

2、大力开展化肥农药污染防治。逐步实行农业规模化种植,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精准施肥,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农田化肥氮磷流失,鼓励开发使用精制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新型高效肥料。积极推广病虫综合防治、精准施药技术、绿色和有机农业技术等。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建设生态沟渠、种植氮磷高效富集植物等污染物生态拦截工程,减轻农田流失氮磷养分对水体的污染。

3、加快推进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大饮用水源地、山塘水库、农村池塘保洁力度。全面推广水域无投饲清洁养殖模式。禁止水库、池塘承包养殖。

(四)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一论断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定了具体要求。我们要在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干部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要落实在生态文明观的普及上。

1、媒体宣传生态文明观念。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广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普及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观念,培养绿色消费意识,普及生态知识和环保法律知识,形成保护环境、减少排放、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

2、学校教育普及生态知识。加强对学生生态知识的教育,从青少年开始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建立一批生态环境教育基地,鼓励建立学校环保俱乐部,成立专业环保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并通过学生,推动家长的生态文明观念的进步。

3、企业落实社会责任。强化企业主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成本意识,树立企业发展不能通过污染环境作为代价的科学发展观念,坚持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职能,引导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篇:关于家乡生态环境变化的调查报告

1、观察家乡现在的生态环境(河流流量、河水污染、土地植被、耕地利用等),

特别是厂矿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可采集相关照片)

2、走访家乡的老一辈人,了解家乡以前的景象。

3、针对家乡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得到好的解决,把你

的想法措施和村中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一下,希望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 (调查报告样本)

关于家乡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前言: 2011年8月10日到2011年8月20日长沙民政学院康复系老服0931班龚发梅、谢庆云在舒塘村就家乡生态环境进行有关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负相关因素。舒塘村是一个乡下小村,十年以前这里有山有水,河水清澈见底,溪边小鱼嬉戏,那是一种现代人都十分羡慕的生态状态。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溪里鱼儿绝迹,臭水沟瘴气难闻,农药包装随处可见,生活垃圾泛滥。最近由于降水极少甚至出现河水干涸的现象。对于这十年来环境的变化,相信看到这变化经过的人都会感到十分的愧疚。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处理好占我国土地面积相当大比例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成为重中之重。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做好全面认识,并采取合适措施来改善其生态环境已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

舒塘村村民主要依靠务农和农闲时的外出务工获得经济来源,周围没有太多工业企业的影响,整体上属于典型的农村环境。

在调查过程中发出的10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00%。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舒塘村,80%的人是在溪里提水作为饮用水,但是对此99%的人对此有一定程度的担忧,他们认为农药调水许多也是在溪里,导致很多人就近把农药包装也丢在溪里,致使水中也会或多或少含义农药的成分在里面。而1%的人认为这不足担忧因为溪中有沙石,沙石是对溪水最好的清洁。由于用水的紧张,我们知道89%的人是在溪中洗衣或其它生活用水。

差不多99%的村民对使用后产生的生活污水习惯性的处理方式是随地处理,经过自然的风干,有的会采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后出口却是村庄周围的小河流,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污水进行处理,反而加重了周围河流的污染状况。

与污水相对应的另一项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养殖业垃圾,秸秆杂草等,前三种分别占77%、10%、7%。生活垃圾的问题在于村民的随意排放,以及对一些电子垃圾的随意丢弃,像电池,充电器等,因环保意识淡薄未经过分类和回收处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一些村民在收割后对秸秆就近堆放,部分焚烧,部分经过雨水等的侵袭后腐烂堆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垃圾的积累。由于近些年化肥的使用,村民对人工堆肥垃圾的依赖降低,许多垃圾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另一项潜在的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就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之所以潜在是由于这些影响在短期内是不明显或是看不到的,但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随着近几年各项农药产品的大量出现和性能的不断改善,村民对农药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在调查过程

中村民也坦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许多原本由人工来进行的生产活动也改为采用化学的手段,譬如为庄稼除虫除草,以往均是由人在田间地头进行劳作,现在则在庄稼仍为幼苗时就喷打农药进行根除。农药化肥中的大量有害物质都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结,农田减产,这又刺激村民使用更多的化肥来提高产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化肥的流失率高,利用率低,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雨水等造成对水体的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在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进程中是占着相当大的比重的。

在做完这项调查后,发现舒塘村的村民对于村庄周围以及自己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没有采取积极的处理的态度措施,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早进行处理,日积月累,对生态环境势必产生不良的后果。对阻碍生态环境进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没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是最关键的一条。很多时候农民不是不愿意去维护生态环境,而是他们根本没有生态环境和污染的概念。对于生活污水,他们不觉得随手倾倒有甚末不对,只要是倒出了家门且没有影响别人就不存在问题,他们不会联想到污染,不会联想到生态环境。就地焚烧,只要是方便,怎末会把一些烟雾和大气污染联系到一起呢?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全球变暖,没有酸雨的概念,更不会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果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无意识是可以理解的话,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就是难辞其咎。地方政府的意义在于进行合理的宣传和引导作用,而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虽然有政府组织的各种科学宣讲活动,环保科普活动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活动,但是落实的不尽人意,这也是造成农民生态环境意识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对农民没有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没有合理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未必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做过详尽的调查,制定过保护的措施,更无从谈起维护。

三、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人才。21世纪注定是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世纪。当前,我国已经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不均衡,又使得各种矛盾不断暴露;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消耗资源最多、人与自然较量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农村的广大地域面积与其人才的引进是不成比例的,许多人在获得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后是不愿意到农村这样的基层去服务工作,这就造成农村人才的缺乏,也导致无法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工作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法和保护措施,无法制定出长远合理的生态环境的维护方案。

在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导措施后,也要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规。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回报率较小的领域,政府必须发挥主导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法规来明确责任,对不合乎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治,从强制的角度提高各个责任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也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重大影响的一个因素。农药化肥的使用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如果要求农民停止或减少对其的使用是不现实和可行的,农民不会为了抽象的生态环境的概念而放弃可以看得到的收益。改善这种依赖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国家加大对科研的投资力度,研发出新的环保无机或对土地生态危害小的产品来取代目前所使用的农药化肥,这既不会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从源头对目前的状况进行了控制。

第五篇:关于南昌城中村环境变化的生态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二〇一〇年八月

调查地点:江西南昌

调查方法:典型调查

调查人:xx

在人们的心目中,南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步入新世纪后,吹拂着生态建设的东风,南昌更成为一块“绿色”的热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南昌盛”之地每日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而今发展变化的最快的就属加快改造的旧城区。

据了解:今年底,南昌市将完成近400万平方米的低洼房改造,着力改造西湖区桃花三村等10个城中村,分别是:西湖区桃花三村、青山湖区塘山镇、塘山村邓家自然村、南镇村、五联新杨自然村、永红村、湖地坊辛庵熊邓村、秦胜村、彭桥上坊任村、京东镇桃竹村、青云谱区下尧村等十个城中村。

利用暑假,我走访了其中部分村庄,其中南镇村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南镇村位于南昌市城东区,比邻南昌市高新开发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座很传统的村庄,居民大多以姓氏为纽带聚居在一起。然而现今的南镇村很难找到一个村庄的影子,高拔起,农民公寓比屋连甍。因为市政建设的需要,南镇村被列入今年底拆迁工程名单。 据村民介绍,南镇村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近几年。市政建设的需要,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都是推动南镇村城市化的原因。“你看,这些地方之前都是田啊,河呀,树呀。夏天的时候还有人在里面有过泳呢。”村民很热心的为我介绍。我了解到在几年前农田在村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高的,但是自村中大兴土木后,农田流水级渐渐少了,现在在村中甚至连年龄大些的树都很难看到,南镇村俨然成为了城市中的普通一角。

南镇村这个典型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南昌城中村的变化,农田绿树的消失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南昌的生态环境。下面显示的是我搜集到的部分数据:

背景资料:

由于疾风暴雨式的城市建设和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用地的急剧扩大,把以前围绕城市周边的部分村落及耕地纳入城市用地的范围,造成城市郊区农村被动的城市化,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郊区城市化社区———“城中村”。

【“城中村”类型】

根据土地类型和城市化程度,南昌市“城中村”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城市型。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且已经被城市包围。主要位于市区主干道两旁,东、西湖区,比如东湖区的永溪村、贤湖村、谢家村。

城乡交错型。有少量农用地和处于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村,主要位于青山湖区、青云谱区。由于部分地区农民转非不转工,就地安置,造成农民、市民混住。比如青山湖区的顺外村、张燕村、石泉村,青云谱区的太和村、热心村。

乡村型。有较多农用地和近期不列入城市重点建设的村,主要位于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比如扬子洲乡的为民村,京东镇、罗家镇、塘山镇的部分村落。

前两类“城中村”已经基本没有耕地,农业收入在经济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下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低,有的村不到10%。

“城中村”的特征

①农村和城市双重特征

首先,这些快速城市化地区由于规划滞后、规划管理不严和政策的引导不当,在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转向第

二、三产业为主的过程中,村落用地范围内用地功能紊乱,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相互交织,建筑物及建筑景观杂乱无章,建筑密度高达60%—80%,村

民建房一般建至3—4层,容积率超过3,采光通风等居住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居住生活的私密性得不到保障,缺乏统一连续的街景立面和天际轮廓线;其次,这些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道路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道路狭窄、曲折、不成系统,无法满足人流、物流、停车及消防的基本要求,排水设施不合理导致经常性内涝,学校、幼儿园、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严重滞后与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村民的需求。

【数字“城中村”】

南昌市最早的城区面积仅几平方公里,后来到了60多平方公里,经过近两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城区面积已经达到了120多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更是达到了617平方公里。

据统计,2001年广州建成区内有“城中村”138个,珠海市区有“城中村”26个,西安市有“城中村”90多个,南昌市有“城中村”120多个。

目前东湖区主要有6个城中村,分别是永和村、永溪村、公园村、长巷村、七里村和贤湖村,居住人口较多。位于城南的青云谱区目前总共有12个“城中村”,包括三店村、施尧村、万溪村、黄溪村、熊坊村、下尧村、前万村、太和村、楞上村、热心村等。“城中村”最多的是青山湖区和湾里区,不过这两区的“城中村”城市化率最低。

“城中村”的分类

第一种:位于城市建成区内,早已没有农民户口和农业用地,早已改成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城镇管理,撤消了乡、村行政建制,已经没有农民集体财产和宅基地产权的地区。这类地区实际上等同于城市的危旧房改造区,适用城镇房屋、土地、居民拆迁管理办法。可以采用成片改造危旧房的有关政策。但对其中的民工外来人口应该妥善安置,不能采取一律无偿轰走的办法。

第二种:现有土地产权还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村民以非农收入为主。土地已经全部或大部份被国家征用。村内基本上已无农民集体财产。虽然一些村已将农村村委会改为城市型居民委员会,农民也已农转非,成为城镇人口,但农民宅基地还未被征为国有,宅基地和房屋产权还是农民产权。这部分“村”至今仍然还是“村建制”,实行村的管理方式。甚至还有不少农民集体财产和村办企业经济实体。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低廉的建设成本使“城中村”出租房屋比率相当高,房屋出租加上村里的分红收入,可以使村民们过上相当富裕的物质生活,有些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准甚至已远远超过城市居民。

第三种:还有部分耕地 ,仍是乡政府、村委会建制。还有不少人是农民户口。农牧种植业仍占一定比重的村落。这样的地区改造时,农民转为城市户口,乡政府改组为街道办事处、村委会改组为居委会,但土地产权和经济组织形式可以不变。

“城中村”具有农村和城市双重特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产物。今后城市建设不断发展,还要在郊区建设更多新城和职能中心,使更多地区成为新的“城中村”,因此改造“城中村”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一项长期工作,并不是改造完了现在的“城中村”,就彻底完成任务了。因此研究如何改造“城中村”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城中村”的界定

所谓“城中村”,就是在很多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出现的、已经转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是城市地域扩张的一种自然延伸,它是高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城市现象。"城中村”具有农村和城市双重特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产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一些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村庄,融入城区,成为“城中有村,村里有城,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的地区,严重地阻碍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普及与发展;不利于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城中村”在从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因土地、户籍、人口等多方面均属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其发展有很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景观建设等各方面仍保留浓厚的农民特征,因而影响了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乃至城市整体规划的实施

南昌空气质量变化资料

2010年3月下旬,南昌进入沙尘“灰名单”,空气质量连续2天为7年最差。(江西49个县市出现了灰霾浮尘天气,其中南昌也进入“灰名单”,空气质量也随之下降。记者在南昌市环保局发布的“绿色南昌空气质量日报”上看到,南昌昨天空气污染指数已达到500,空气质量等级为最低级别——V级(属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而今天,南昌空气污染指数也同样达到500,空气质量等级仍为V级(重污染)。据悉,南昌空气质量这两日创下7年来历史新低。)

南昌空气质量连续5年笑傲中部(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重点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使环境品牌成为城市的第一品牌。自2004年以来,我市城市环境质量定量考核连续5年列全省第一名,其中,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名,主要水体水质满足功能要求,水环境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良好的成绩赢得了市民的认可。根据国家统计局江西社会调查总队开展的2007年、2008年公众对南昌城市环保满意率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我市城市环境保护工作评价较高,总体满意率分别达到85.03%、85.78%,均超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85%的要求。)

城中村环境现状:

土地资源的浪费

“城中村”的土地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造成土地的占有率高,利用率低,产出率更低,形成不了开发的规模效益,破坏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的整体性,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城市在规模扩大时只能在外延寻找新的土地资源,而缺乏内涵型的发展空间。

“城中村”所具有的优越的区位和低廉的价格使这些地区不规范的房地产二级市场特别活跃。一方面,对城市规范化的房地产市场形成了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使本应属于城市房屋、土地使用的交易收益流入个人或某些单位的囊中。

环境问题频出:

“城中村”的基础设施是与原来低密度的建筑和低密度的人口相适应的,现由于部分市民和大量外来人口的入住,小企业的开办,使给水、排水、道路、交通、电力、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超负荷运转,导致污水横溢,垃圾乱倒、蚊蝇丛生,空气质量较差。缺乏统一规划的凌乱建筑,形成不了统一连续的街景立面,视觉环境很差,城市形象低下;此外,由于村内道路既狭窄又杂乱无章,村民出行不便。

“城中村”与旧城的区别与联系

“城中村”与旧城最本质的区别在于:①前者是由村落和农业经济发展起来的,而后者则是有着经济发达,文化汇萃的辉煌过去;②前者除了少数有着丰富的宗族社会文化传统之外,大多数是解放以后在“一大二公”的思想指导下建设的社会主义农村。而后者则凝聚了成百上千年数代人的智慧和劳动,有着丰富的历史回忆和场所,是真正体现城市特色、魅力和个性的地区。旧城是指城市建成区中一定的历史文化沉淀、某些经济明显衰退、房屋年久残旧、市政设施落后、居住质量较差的地区。而旧城更新则是为了使旧城恢复活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操作步骤上逐渐调整原有的结构模式,补偿物质缺损,调整人口分布,以达到改善环境、振兴经济、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城中村”更新的目的和手段与旧城更新有着本质

的不同,可以认为是次一层次的城市更新。

1.3.3“城中村”与社会上的种种弊病

都市里的这种“城中村”,既象是古老历史的遗物,又象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新生的活体。“城中村”的“规划、建设、管理极其混乱,外来人口膨胀,内面的出租屋成为黄赌毒的温床,‘超生游击队’的藏身之穴,„„这些和现代城市的生态、整洁与舒适是大相径庭的”。这些“洗脚上田”的农民,“他们不用劳作,有村社的分红和出租屋的租金,足可以高枕无忧。他们成为居住城市里的特殊群体——出入城市公共场合,却没有得体的打扮和相应的气质,对宗族观念、对求神拜佛的尊崇弥漫了整个村落。城市在进化,村庄在消失,‘村’民在夹缝中裂变。老人在麻雀桌上消磨着他们的最后岁月,中年人在文化水平低下、被社会的先进产业淘汰的情况下,固守现状。

1.3.3 “城中村”在城城市规划主要包括用地规划、体型规划和工程规划,它只能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形的干预方式,物质形态空间发展这个过程一般包含物质形态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步骤。“城中村”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物质形态空间规划的科学性、阶段性、层次性和完整性,特别是在总体规划完成以后进入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地块的城市设计时尤其明显。另外,这些地区功能定位的模糊、土地使用性质的混乱、建筑物布局的随意性和风格的混杂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对城市管理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城中村”是使城市健全肌体呈现一种病态,城市规划的管理一直对它苦无对策,一般也只能在用地范围上进行界定,对村民申报住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要求一般都批准,没有单独的管理条例和措施来规范这些地区的建设,造成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房屋风格各异,也没有因为新建而预留出必要的道路、绿化用地和房屋前后左右的最小间距,增加了今后物质形态空间的管理难度。市规划中的影响。

改造方向:

南昌市将对老城区主次干道、重点部位占道、影响市民观瞻的破旧房屋、封闭式围墙进行拆除,还路于民或按照一街一品的原则种植绿化,建立小绿地、小广场、小公园。

“城中村”的改造

城中村的改造牵涉到一个合法非法的问题。要想搞好城中村的改造就必须制定一个严格的法律规定,应根据不同形态的“城中村”采取不同的改造方式,具体来界定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从国内外这些城市改造的先例来看,深圳、广州、福州、南昌、天津、青岛、太原、西安等很多城市在改造“城中村”过程中都碰到了很多问题,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改造城中村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法律规定框架,保证公共利益、个体利益分配相对公正,依法拆除违建改造城中村,管理的力度加大了,城市的大环境也就慢慢好起来了。有法可依,执法的力度才会加强。因此,当前制定一个拆除违建改造城中村的法律规定是当务之急。

改造成功的例子:

旧村整治重现美景

高州西岸村素有文化之乡之称,村内绿树成荫,美景随处可见。但由于旧村规划不合理,加上疏于整治,整体景观差,不尽人意。 “抓好旧村整治,重现水乡美景。”农民在建设时把住宅盖得更“ 优雅” 一些, 同时也把租金提高, 就像房地产商开发的住宅区那样。政府规定村民的住宅最高可以盖到5层半, 否则就要罚款,严重的要拆除。因此“城中村”的住宅建筑高度得以控制。

2.2.2异地重建生态新村

来到高州的南湖塘村,可以看到生活污水已实现了生态化处理,村民们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灶。南湖塘村是高州较好的一个农民新村。南湖塘村从1998年至2004年,为改变多年只见新屋不见新村的状况,在南湖塘村挂榜岭山下异地重建了一个农民生态村“聚贤新村”。“聚贤新村”的规划特别强调“生态”二字:建立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积极发展沼气以减少垃圾、粪便对大气、水体的污染,并在全村推广利用太阳能。新村内,100多栋欧陆式的农民别墅错落有致,流水潺潺、山清水秀,新村绿化覆盖率达35%。

2.2.3规划先行以建带治

高州市内地处东南的坡耀村,各自然村相对分散,各自又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统一规划难。通过先行规划以建设带动整治。坡耀村在“中心村控制性规划”的前提下,首先规划建设路网,在市政规划道路位置上先建设乡村道路,形成规划道路的雏形。先后拓宽谢观路等3条道路,新建了同庆路等2条道路。目前全村道路网络从中心区向四条自然村辐射,大大缩短了各自然村之间的距离。另外,坡耀村还按总体规划在中心区先进行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谢村小学、同进幼儿园、村委会办公楼、垃圾压缩站。同时,结合中心村规划,逐步开展新村建设。在旧村周边位置规划了荔苑楼、东园新村等村民公寓,目前已建成7幢投入使用。并在村委会以北规划建设大型农民新村——同进花园。

总之,“城中村”改造都必须是由政府统一组织,统一规划,政府统一负责土地一级开发征地拆迁和市政配套工程建设,除了原已批给开发商的土地外,基本上尽量不采取商业开发形式,以避免造成很多后遗症和遗留问题。应该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争取采用政府搞规划设计,完成市政管线道路,适当补贴,居民组织住房合作社自己建房的办法进行改造。建成的房子产权归居民自己。总之,“城中村”的改造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解决各方面的利益冲突,才能把这件好事办好

上一篇: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下一篇:全国德育先进学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