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五章读后感

2022-09-06

第一篇:资本论第五章读后感

马原第五章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解析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马原第五章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

识形态解析

对于马原的复习,除了全面铺开了解基本知识点,还要加强对框架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下面凯程考研政治辅导名师针对马原中的考点和历年所考题型等进行分析,各位考生可以把这个内容当做复习的参考资料,提高政治成绩!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点拨:本节与本学科第四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结合一起复习,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属于上层建筑。

考点40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它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2.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本质是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这也是概念为什么不加框)(回,这是判断)与奴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资本主义国家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考点4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成及本质

1.构成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1)民主制度: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和自由。

(2)法制:与资本主义民主结合,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3)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

(4)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

(5)政党制度:从政党制度的类型看,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

2.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考点42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1.进步作用

(1)在战胜封建社会的小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重要作用。

(2)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因而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3)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2.局限性(本考点在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中的第19题考查过)

(1)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

(3)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考点43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本质

1.内涵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2.形成

(1)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根据自己政治统治的需要,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

3.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考点44 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一段时期的巩固和发展以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做论证的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第二篇:概率习题及答案_第五章_第五章习题

第五章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练习题

1. 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0.5 ,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在1000次独立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X在400~600之间的概率.

2. 每次射击中,命中目标的炮弹数的均值为2,方差为1.52,求在100次独立射击中有180发到220发炮弹命中目标的概率.

3.设有30个同类型的电子器件D1,D2,,D30,若Di(i1,2,,30)的使用寿命服

从参数为0.1的指数分布,令T为30个器件各自正常使用的总计时间,求P{T350}.

4.在天平上重复称量一件物品,设各次称量结果相互独立且服从正态分布N(,0.22), 若以Xn表示n次称量结果的平均值,问n至少取多大,使得 P{|Xn|0.1}0.05.

5.由100个相互独立起作用的部件组成的一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每个部件能正常工作的概率都为90% .为了使整个系统能正常运行,至少必须有85%的部件在正常工作,求整个系统能正常运行的概率.

6.某单位设置的电话总机,共有200门电话分机,每门电话分机有5%的时间要用外线通话,假设各门分机是否使用外线通话是相互独立的,问总机至少要配置多少条外线,才能以90%的概率保证每门分机要使用外线时,有外线可供使用.

7.计算机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对每个加数取整(取为最接近于它的整数). 设所有的取整误差相互独立且都服从区间(0.5,0.5)上的均匀分布.

(1) 求在1500个数相加时,误差总和的绝对值超过15的概率.

(2) 欲使误差总和的绝对值小于10的概率不小于90%,最多能允许几个数相加?

8.设某公路段过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为00001 车辆间发生交通事故与否相互独立 若在某个时间区间内恰有10万辆车辆通过 试求在该时间内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不多于15次的概率的近似值

9.设某学校有1000名学生 在某一时间区间内每个学生去某阅览室自修的概率是005 且设每个学生去阅览室自修与否相互独立 试问该阅览室至少应设多少座位才能以不低于095的概率保证每个来阅览室自修的学生均有座位?

第三篇:第五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记忆: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 信息加工理论:输入信息通过编码、复习予以储存,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二、 记忆分类与特点:

(一) 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与动作记忆(内容不同划分)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表象记忆,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词语记忆: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

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景性等特点。 动作记忆: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特点是容易保持和恢复。

(二)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记忆过程的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登记,凡是进入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的存贮,这种形式叫感觉登记,保持时间不超过一秒钟。

短时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操作性、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等特点,容量约为7±2个模块。

长时记忆:学习过的材料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其容量几乎无限。

(三)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的扩展,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即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有三个组成部分: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四)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长时记忆扩展) 情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语义——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

前两者有意识的参与,可以归纳为“知道什么”的记忆。

程序——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是关于“怎样做”的记忆,与意识相分离。

(五) 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是有意识提取信息的记忆。

内隐记忆——不需要意识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未意识到其存在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

三、记忆表象

记忆表象: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留的形象 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段性

四、 记忆生理机制【记人物和理论】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论 潘菲尔德——定位说

贾维和埃斯曼白鼠跳台试验——反响回路说 海登——记忆分子说

第二节 记忆过程

一、识记:

(一)识记: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

(二)识记分类及特点

1.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有预定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记忆。特点: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要付出艰巨的智力劳动,采取一定方法。

无意识记: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有意采取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2.根据识记材料和方法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和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识记。 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3、识记方法:

4、识记的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二、保持和遗忘:

(一) 保持和遗忘的定义

保持: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贮存的过程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9

9、2002名词)

(二) 保持中信息加工

(三) 遗忘曲线(保持曲线)

定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创,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遗忘先快后慢。所以要及时复习。

其他人的研究:有意义的材料较无意义材料遗忘的慢;数量多易遗忘;相似材料前后间隔短,容易干扰而造成遗忘;学习程度不够的材料易忘;过度学习150%保持好。

(四) 遗忘原因:(0

3、0

6、08考)

关于遗忘的原因目前涉及两种假设理论,一是衰退理论,一是干扰理论。

1、衰退理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减弱、衰退以致消失。这种假设与常识较为接近。但目前普遍认为衰退是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干扰理论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产生遗忘,抑制解除,记忆还可以恢复。与衰退理论的不同点在于记忆痕迹并没有在头脑中消失,而是因相互抑制而造成遗忘。干扰理论可用前摄抑制:倒摄抑制来证实。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五) 复习

1、 复习的作用 多次的识记——复习

复习的作用——给信息加工提供机会

2、有效合理的组织复习【论述,要展开,基本意思说明白】 (1)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及时复习、间时复习;(3 分) (2)复习中的尝试回忆,尝试回忆与识记交替进行;(3 分) (3)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复习结合学习材料长度;(3 分) (4)复习的形式多样化,新旧材料加以对比复习;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听说读写结合;把所学材料加以系统地组织,自己编写提纲等等。

三、回忆和再认:

(一)回忆和再认的定义

回忆: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把它重新再现出来 再认: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二)联想及其规律:

联想:由一事物的映象、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象、观念的心理过程。 规律:

接近律:(时间上、空间上)节日与礼品、河与船。 类似律:绿色与生命力。 对比律:黑与白,冰与火。

多因律——强因律——近因律『实例判断』

第三节 记忆品质与培养

一、识记的敏捷性

识记的材料,有人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有人则可以迅速记住。人们这种识记速度的快慢,即识记的敏捷性。怎样提高识记的敏捷性呢?首先明确识记目的,知道在每种场合记什么,避免浪费时间;其次,集中注意。

二、保持的持久性

识记一个材料后,有人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有人则很快就遗忘了。人们对这种识记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性,即保持的持久性。首先,善于把识记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其次,及时和经常的复习。

三、记忆的正确性

是指对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一、认真识记,

二、复习时把相似的材料经常比较、防止混淆;

三、正确记住的和仿佛记住的分开,把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

四、记忆的准备性

这是指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知识讯速的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关键是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才能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总之,记忆的四种品质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我们不能只根据某一方面的品质去评定一个人记忆力好坏。每种品质只有和其他的品质结合起来才有价值。记忆的这些品质都是后天形成和发展的,应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动来培养。

第四篇:第五章 决策

【教学目的】

了解决策的概念,理解决策主要有目标性、可实践性、可抉择性、满意性和过程性等特点。掌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决策的不同类型,决策制定过程的八个步骤和决策的主要方法,并了解预测的程序和主要方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内容】

【走进管理——管理故事】

《梦溪笔谈》记载:海州知府孙冕很有经济头脑,他听说发运司准备在海州设置三个盐场,便坚决反对,并提出了许多理由。后来发运使亲自来海州谈盐场设置之事,还是被孙冕顶了回去。当地百姓拦住孙冕的轿子,向他诉说设置盐场的好处,孙冕解释道:“你们不懂得作长远打算。官家买盐虽然能获得眼前的利益,但如果盐太多卖不出去,三十年后就会自食恶果了。” 然而,孙冕的警告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他离任后, 海州很快就建起了三个盐场,几十年后,当地刑事案件上升,流寇盗贼、徭役赋税等都比过去大大增多。由于运输、销售不通畅,囤积的盐日益增加,盐场亏损负债很多,许多人都破了产。这时,百姓才开始明白,在这里建盐场确实是个祸患。一时的利益显而易见,人们往往趋利而不考虑后果。 这种现象,古今皆然。看到什么行当赚钱,就一窝蜂而上, 结果捷足先登者也许能获利,步入后尘者往往自食恶果。 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在制定一个经营决策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而不能被一时的利益蒙蔽了眼睛。一个团队的领导一定要学会发挥集体的力量,特别是做事关企业命运的决策的时候。万万不可因头脑一时发热,拍拍脑袋就制定个错误决策而毁掉自己经营一生的成果呀。决策时拍脑袋,指挥时拍胸脯,失误时拍大腿,追查时拍屁股。这种“四拍”型领导需要反思了。

世界闻名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规模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1979年9月亏损达到7亿美元之巨,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原因是:当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到来时,克莱斯勒公司仍生产耗油量大的大型汽车,造成汽车大量积压。该公司聘任福特公司总经理艾科卡主持工作后,由于公司果断采取向政府申请贷款、解雇数万名工人和产品改型换代等重大决策,终于使克莱斯勒公司起死回生。

第一节

决策的定义、意义与特征

一、什么是决策

决策就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和调整过程。

狭义的“决策”是在几种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

广义“决策”还包括在做出最后选择之前必须进行的一切活动。一般情况下,我们采用广义的决策概念。

二、决策的特点

组织决策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目标性

任何组织决策都必须首先确定组织决策活动目标。目标是组织在未来特定时限内完成任务程度的指向和标志。组织决策是为了实现组织在某一时间内的特定目标的活动,没有目标就无从决策,目标已经实现,也就无需开展决策活动。

(二)可实践性

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组织未来的实践活动。决策是为了正确行动,不准备实践,用不着决策。组织的任何活动都需要利用一定的资源,必须依靠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条件。理论上非常完善的方案,如果不能付诸实施,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决策方案的拟定和选择,不仅要考察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性,而且要注意实践条件的限制。例如一家矿产公司经过科学研究,发现外星球上蕴藏了丰富的金矿,但该公司就其实力而言,目前难以实现该项目。因此,在现阶段,这样的决策既无必要也无意义。

(三)可抉择性

决策的基本含义是抉择。如果只有一种方案,无选择余地,也就无所谓决策。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更谈不到所谓“最佳”。国外有一条管理人员熟悉的格言:“如果看来只有一种行事方法,那么这种方法很可能是错的”。在制定可行方案时,应满足整体详尽性和相互排斥性要求。所谓整体详尽性,是指将各种可能实现的方案尽量都考虑到,以免漏掉那些可能是最好的方案。所谓相互排斥性,是指方案之间不可雷同替代。可抉择性就要求管理人员善于调查、集思广益以及利用科学的方法尽量产生尽可能多的方案,这样才可能找到“最佳”方案。

(四)满意性

选择活动方案的原则是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最优原则往往只是理论上幻想,因为它要求: 1.决策者了解与组织活动有关的全部信息;

2.决策者能正确地辨识全部信息的有用性,了解其价值,并能根据此制定出没有疏漏的行动方案; 3.决策者能够准确地计算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然而,在管理过程中,这些条件是难以具备的。首先,决策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不确定性。其次,人们也很难识别出所有可能实现目标的备选方案。另外,由于信息、时间和确定性的局限也使管理者难以做到最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管理者通常采纳一个令人满意的,即在目前环境中是足够好的行动方案。

(五)过程性

决策是一个过程,而非瞬间行动。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或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和抉择的过程。一般认为,决策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即:

1.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

2.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

3.对诸行动方案进行评价和抉择;

4.对于付诸实施的抉择进行评价。

因此,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决策—实施—再决策—再实施”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人们把决策分为不同的类型。 决策的类型 分类标准 类型

影响的时间 长期决策、短期决策

调整的对象的深度与广度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 决策的主体的数量 集体决策、个人决策 问题的重复程度和有无先例可循 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 初始决策、追踪决策

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一、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从决策影响的时间看,可把决策分为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长期决策是指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期战略决策。

短期决策是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策。

二、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从决策调整的对象和涉及的时限来看,组织的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战略决策是事关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大政方针方面的决策。

与战略决策相对应的战术决策,通常包括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均属于执行战略决策过程的具体决策。

三、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从决策的主体看,可把决策分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集体决策是指多个人一起做出的决策

个人决策则是指个人做出的决策

四、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按问题的重复程度和有无先例可循来分类,决策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指那些例行的、按照一定的频率或间隔重复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指那些非例行的、很少重复出现的决策。这类决策主要处理的是那些非常规性的问题。

五、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从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看,可将组织决策分为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初始决策是指组织对从事某种活动或从事该种活动的方案所进行的初次选择;

追踪决策则是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或方式进行重新调整。

六、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与不确定型

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指在稳定(可控)条件下进行的决策。

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决策,在这类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能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在不确定型决策中,决策者可能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即便知道,也不知道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第三节

决策制定过程与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决策制定过程

决策制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简单的选择方案的行为。决策过程(Decision-Making Process)描述为八个步骤,从识别问题开始,到选择能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结束于评价决策效果。如图5-1所示。

图5-1 决策制定过程

(一)识别问题

决策制定过程始于一个存在的问题(problem),或更具体一些,存在着现实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异。

问题识别是主观的。在某些事情被认为是问题前,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差异,他们不得不承受采取行动的压力,同时,他们必须有采取行动所需的资源。

(二)确定决策准则

管理者一旦确定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则对于解决问题中起重要作用的决策准则(decision criteria)也必须加以确定。就是说,管理者必须确定什么因素与决策相关。

决策准则是做决策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上述买轿车决策而言,我们的决策准则也许是:省油、价格、样式(双门或四门)、大小、品牌、配备(自排、冷气)、维修纪录等。

无论明确表述与否,每一位决策者都有指引他决策的标准。在决策制定过程的这一步,不确认什么和确认什么是同等重要的。假如我们认为省油不是一个决策准则的话,那么它将不会影响我们对轿车的最终选择。

(三)给每个决策准则分配权重

为了在决策中恰当地考虑它们的优先权,决策者如何衡量准则的重要性?决定决策准则的相对重要性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给最重要的准则10分,依此类推。假设如下表所示。 购买轿车决策准则及权重 标准 重要性 价格 10 省油 8 品牌 5 配备(自排、冷气) 5 维修纪录 3 操纵性 1 注:表中衡量准则的最高分为10分。

由表可知,我们购买轿车的决策准则及权重。在此决策中,价格是最重要的标准,而操纵性的重要性要小得多。

(四)拟定方案

决策制定者列出可以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不加以评估,只要列出来即可。假设我们对轿车的最终选择以6种轿车作为可行的选择方案。

(五)分析方案

方案一旦拟定后,决策者必须批评性地分析每一方案。这些方案经过与步骤

二、三所述的决策准则及权重的比较后,每一个方案的优缺点就变得明显了。接下来就评价每个方案。

(六)选择方案

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选择评估结果最高分的方案。

(七)实施方案

尽管步骤六已完成了选择的过程,但如果方案得不到恰当的实施,仍可能是失败的。所以,步骤七涉及将方案付诸行动。

在普遍实施前进行“试点”。试点要注意选择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典型性的地方,不能人为地创造某些特殊条件,否则,纵然试点成功,也很难以实践。在试验实证中,应特别注重“可靠性”分析。经过可靠性验证后,可以进入普遍实施阶段。在这一步骤上,要抓好以下工作:

(1) 把决策的目标、价值标准以及整个方案向下属交底,动员群众、干部和科技人员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以求实现;

(2) 围绕目标和实施目标的优化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任务,做出时间和进度安排。交方案同时要交办法,层层要有落实方案的具体措施,使总目标有层层保证的基础;

(3) 制定各级各部门及执行人员的责任制,确立规范,严明制度,赏罚分明。切忌吃“大锅饭”及粗放管理。要把统一指挥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4) 随时纠正偏差,减少偏离目标的震荡。

(八)评价决策效果

即使是一个优化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变化,发生这样那样与目标偏离的情况也是常有的。因此,必须做好反馈和追踪检查工作,以评价决策效果。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准确、及时地把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执行情况的信息,输送到决策机构,以进行追踪检查。通过评价决策效果,我们就会发现出现问题,要么是执行人员没有按规定完成任务;要么是执行中遇到实际困难,发现方案中有不妥当的地方;要么是已经按方案执行了,但未达到预定目标。因此,所采取的对策,要么是教育和落实;要么是修正方案,使其更加切合实际、日臻完善;要么是需要对决策进行根本性的修正,甚至是要推倒重来。

追踪决策和评价决策效果是正常的。对追踪决策和评价决策效果要有正确的看法,采取冷静审慎的态度。决策是一个动态的依赖于时空变化的复杂的过程,把决策看成一个凝固僵化的东西,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评价决策效果和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是不鲜见的。就是对决策进行根本性修正的追踪决策,也是不奇怪的。经过评价决策效果和追踪决策使方案达到双重优化,不但会减少损失,而且可以获得更佳效果。

二、组织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 环境对组织决策的影响是双重的。

首先,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组织决策要面临的环境包括企业经营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是指与企业产、供、销、人、财、物、信息等直接发生关系的客观环境,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其次,对环境的习惯反应模式也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环境发展趋势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环境威胁,另一类是市场机会。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利用“环境威胁矩阵图”和“市场机会矩阵图”来加以分析、评价。

(二)过去决策

在大多数情况下,组织决策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进行初始决策,而是对初始决策的完善、调整或改革。组织过去的决策是目前决策过程的起点。过去选择的方案的实施,不仅伴随着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消耗,而且会给管理者心理和情感上带来变化,甚至会伴随着内部状况的改变,带来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过去决策所带来的良好效果和记忆必然给未来的决策以有益的借鉴,过去失败的决策必然给未来的决策带来心理的阴影和消极影响。正所谓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非零起点”的目前决策不可能不受到过去决策的影响。

(三)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未来条件并不总能事先预料。现实生活中,许多管理决策是在风险条件下做出的。所谓风险是指那些决策者可以估计某一结果或概率的情形。如何对各种各样的行动方案进行概率估计呢?如果情形相似的话,决策者可以依靠过去的经验或是对二手资料的分析。

风险(risk)是指一个决策所产生的特定结果的机率。根据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即风险喜好型、风险中性与风险厌恶型。不同的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决定了其决策的方式。风险喜好型的决策者敢于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因此有可能抓住机会,但也可能遭到一些损失。风险厌恶型决策者不愿冒风险,不敢承担责任,虽然可以避免一些无谓的损失,但也有可能丧失机会。风险中性的决策者对风险采取理性的态度,既不喜好也不回避。由此可见,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影响了决策活动。

(四)组织文化

文化通常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组织受其文化特征的影响。企业组织的管理人员应该把握其文化特征,同时还应思考从组织决策的角度研究组织文化与决策的关系。一个新决策要求原有的组织文化的配合与协调,而企业组织中原有的文化有它的滞后性,很难马上对新的决策做出反应,所以,组织文化既可能成为实施组织决策的阻力;另一方面,积极的革新组织文化也可能成为实施组织决策的动力。

在进行管理决策和实施一个新决策时,组织内部的新旧文化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这样才能为组织决策获得成功提供保证。虽然,决策时要考虑所做出的决策尽量与组织文化相适应,不要破坏企业已有的组织文化。但是,当企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的组织文化也需要相应做出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应考虑到自身长远利益,不能为了迎合企业现有的组织文化,而将组织新的决策修订得与现行组织文化标准相一致。因为这有可能损害组织的长远发展。

透视:文化特质对决策风格的影响

决策风格以及决策者愿意承担的风险程度,是反映一国文化环境下决策差异的两个方面。

例如,日本人就比美国人更倾向于群体决策,这可以从日本的民族文化特征得到解释。日本人崇尚遵奉与合作,你可以在他们的学校和企业组织中体会到这一点。制定决策前,日本企业的CEO要收集大量的信息,以便在群体决策时形成一致的舆论。由于日本组织中的雇员享有高度的工作保障,所以管理决策是从长远观点出发的,而不是只考虑短期的利润,而后者在美国企业中却十分普遍。 在法国普遍以独裁方式制定决策。

德国的管理方式反映了德国文化讲究结构和秩序的特征。在德国组织上中制定有大量的规则和条例,管理者有明确的责任并按规定的组织路径进行决策。

瑞典管理的决策风格与法国和德国的管理者不同,他们更宣于进取性,主动提出问题,并且不怕风险。瑞典的高层管理者也是把决策权层层委让,他们鼓励低层管理人员和雇员参与影响他们利益的决策。

(五)时间

决策受时间的制约。决策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把组织的当前情况与组织未来可能的行动联系起来,并旨在解决问题或把握机会的管理活动。这就决定了决策必然受时间的制约,一旦超出了时间的限制,情况发生了变化,再好的决策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寓言“刻舟求剑”的故事就充分地说明了随着时间的改变、条件的改变,决策也必须随之变化的道理。

第四节

决策的方法

一、群体决策方法

组织的大部分决策是群体决策(group decision),尤其是对组织活动和人员有深远影响的决策。管理者40﹪以上的时间是在开会,在进行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的优点:

1. 完全的信息和知识;

2. 皮匠胜过诸葛亮;

3. 多样的经验和观点;

4. 发更多的可行方案(alternatives);

5. 决方案的接受程度;

6. 正当性。

(二)群体决策的缺点:

1.费时;

2.数人垄断;

3.从的压力;

4.“从众现象”(group think),即压抑不同的、少数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以建立一致的表像;

5.模糊的责任。

群体决策方法中比较好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1)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于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变成了有效的群体决策的方法。它是为了克服阻碍产生创造性方案而遵从压力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它是一种思想产生过程,鼓励提出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同时禁止对各种方案的任何批评。

(2) 名义群体法

名义群体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具体方法是,在问题提出之后,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①成员集合成一个群体,但在进行任何讨论之前,每个成员独立地写下他对问题的看法。

②经过一段沉默后,每个成员将自己的想法提交给群体。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向大家说明自己的想法,直到每个人的想法都表达完并记录下来为止(通常记在一张活动挂图或黑板上)。

③群体现在开始讨论,以便把每个想法搞清楚,并做出评价。

④每一个群体成员独立地把各种想法排出次序,最后的决策是综合排序最高的想法。

(3)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们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提出的一种有效的群体决策的方法。其一般程序如下:

①确定调查目的,拟订调查提纲:拟订出要求专家回答问题的详细提纲,并同时向专家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如目的、期限、调查表填写方法及其它要求。

②选择一批熟悉本问题的专家,一般为20人左右,包括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专家。

③以通信方式向各位选定专家发出调查表,征询意见。

④对返回的意见进行归纳综合、定量统计分析后再寄给有关专家。

⑤看过结果后,再次请成员提出他们的方案。

⑥重复

4、5两步直到取得大体上一致的意见。

(4)电子会议法

电子会议法(Electronic meeting)是将名义群体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的群体决策方法。

目前电子会议法所需要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概念和操作也比较简单。它要求众多的人(可多达50人)围坐在一张马蹄形的桌子旁。这张桌子上除了一系列的计算机终端外别无他物。主办者将问题显示给决策参与者,决策参与者把自己的回答打在计算机屏幕上。个人评论和票数统计都投影在会议室内的屏幕上。

以上4种群体决策技术的效果比较如下表所示。 群体决策效果的评价

头脑风暴法 名义群体法 德尔菲法 电子会议法 观点的数量 中等 高 高 高 观点的质量 中等 高 高 高 社会压力 低 中等 低 低 财务成本 低 低 低 高 决策速度 中等 中等 低 高 任务导向 高 高 高 高 潜在的人际冲突 低 中等 低 低 成就感 高 高 中等 高 对决策结果的承诺 不适用 中等 低 中 群体凝聚力 高 中等 低 低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一)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波士顿矩阵,又叫市场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它是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1960年时提出的一种产品结构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产品或业务的组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常常用来分析企业相关经营业务之间现金流量的平衡问题。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可以找到企业资源的产生单位和这些资源的最佳使用单位。

业务分类:

1. 增长/低竞争地位的问题型业务

2. 高增长/强竞争地位的“明星”业务

3. 低增长/强竞争地位的“现金牛”业务

4. 低增长/弱竞争地位的“瘦狗”型业务

通常有四种战略目标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业务。

(1)发展

继续大量投资,目的是扩大战略业务单位的市场份额。主要针对有发展前途的问题业务和明星中的恒星业务。

(2)维持

投资维持现状,目标是保持业务单位现有的市场份额,主要针对强大稳定的现金牛业务。

(3)收获

实质上是一种榨取,目标是在短期内尽可能地得到最大限度的现金收入,主要针对处境不佳的现金牛业务及没有发展前途的问题业务和瘦狗业务。

(4)放弃

目标在于出售和清理某些业务,将资源转移到更有利的领域。这种目标适用于无利可图的瘦狗和问题业务。

(二)政策指导矩阵

政策指导矩阵,又称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政策指导矩阵。它是由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oyal Dutchshell)创立的,主要是用矩阵来根据市场前景和竞争能力定出各经营单位的位置。

市场前景分为吸引力强、吸引力中等、无吸引力三类,并用赢利能力、市场增长率、市场质量和法规限制等因素加以度量。

竞争能力分为强、中、弱3类,由市场地位、生产能力、产品研究和开发等因素决定。

根据对市场前景和竞争能力这两种标准和三个等级的组合,可把企业的经营单位分成九种不同类型。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根据未来情况的可控程度,可把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分为三大类: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在比较和选择有关活动方案时,无论备选方案有多少,每一方案都只有一个确定无疑的结果,这种决策称为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和量本利分析法等。

1. 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用来处理在线性等式及不等式组的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极值问题的方法。

线性规划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某项任务确定后,如何统筹安排,尽量做到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资源去完成这一任务;二是有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如何安排使用它们,使得完成任务最多。其主要应用在运输问题、生产的组织与计划问题、合理下料问题、配料问题、布局问题等方面。

2. 量本利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又称保本分析法或盈亏平衡分析法。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通过研究企业在经营中一定时期的成本、产量和利润之间的变化规律,掌握盈亏变化的临界点。

3. 公式计算法

是用公式来表示在经营中一定时期的成本、产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

在比较和选择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时,如果未来情况不止一种,而且管理者不知道哪种情况会发生,但知道各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则为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常用决策树法。

决策树法是用树状图形来分析和选择行动方案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通过图示罗列解题的有关步骤以及各步骤发生的条件与结果来进行决策。近年来出现的许多专门软件包可以用来建立和分析决策树。

决策步骤是:

第一步,画出决策树形图。

第二步,计算损益值。损益值,或称期望值,是衡量决策利弊、优劣的数量表示方式。

第三步,比较不同方案损益值的大小,期望值最大的一个方案分支,即为最优方案。

(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不确定型决策有以下特点:

1. 决策者无法控制和预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比如“产品畅销”、“滞销”);

2. 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概率)不能预期;

3. 选方案的未来收益不能有效估算。

常用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有大中取大法、小中取大法、中庸法和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等。

(1) 大中取大法

管理者持乐观态度,从每个方案中取最大值,再比较,取最大的方案为确定方案。

(2) 小中取大法

管理者持悲观态度,从每个方案中取最小值,再比较这些值,取其中最大的为确定方案。

(3) 中庸法

管理者既不乐观也不悲观,而是中庸态度。

(4)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①计算各方案的机会损失(代表一种后悔程度);

②找出各方案最大机会损失;

③从最大机会损失中取最小值即为决策方案。

第五节

一、预测的含义与作用

(一)什么是预测

所谓预测,是指组织对未来环境所做出的估计。

(二)预测的作用

二、预测的种类与程序

(一)预测的种类

1.根据预测的内容分为社会预测、经济预测和技术预测。

2.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长期预测一般在5年以上;中期预测的时间在3个月到2年;短期预测的时间在3个月以内,一般是一周或一个月。微观预测以中、短期为主,宏观预测以长期预测为主。中、短期预测常用时间系列法,长期预测常用因果关系法。

3.根据预测的性质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1) 定性预测:由预测者利用以往的经验,凭借直觉做出的预感和猜测,其结果的准确与否取决于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因而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2) 定量预测:是运用数学或统计方法建立模型, 以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二)预测的程序

1.确定预测的目标,提出课题和任务。

2.搜集与预测对象直接及间接有关的资料,并加以整理。

3.确定预测方法,进行预测。

4.评定预测结果。对获取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价。

5.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

(三)对预测准确度问题的合理态度

1. 存在预测偏差的客观必然性

2. 努力提高预测准确度

(1) 努力保证预测依据的资料完全、准确可靠。

(2) 要集思广益,吸收各方面的成果和智慧。

(3) 积极采用不同的预测手段和方法,改进预测技术。

三、预测方法简述

(一)外推法

这是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外推法在短期和近期预测中用的较多。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时间序列法。

时间序列法是按时间将过去统计得到的数据排列起来,分析它的发展趋势。其最重要的特征是数据具有不规则性。为了尽可能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一般采用移动算术平均法和指数滑动平均法。

1.移动算术平均法:假设未来的状况与较近时期有关,而与更早的时期关系不大。

2.指数滑动平均法:只利用过去较近的一部分时间序列。

(二)因果法

因果法是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定量方法。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常有两类:一类是确定性关系,也称函数关系;另一类是不确定性关系,也称相关关系。因果法就是要找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据此预测未来。

1.回归分析法。

2.计量经济学方法。用经济计量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主要有结构经济计量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等。

(三)直观法

直观法主要靠人的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来预测。前述的头脑风暴法、名义群体法、德尔菲法和电子会议法等四种方法都可以作为直观法进行预测。

(四)其他预测方法

思考题:

1.

何谓决策?决策的特点是什么? 2.

简述决策的不同的类型。 3.

简述决策制定过程的步骤。

4.

组织决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怎样影响?

5.

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怎样发挥群体决策效益? 6.

小中取大法和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有什么不同? 7.

简述预测的方法。

8.

为生产某新产品,可选择两个方案:方案一是新建生产线,需投资800万元,建成后如果销路好,每年可获利300万元,如果销路差,每年要亏损50万元;方案二是与其他企业合作生产,需投资300万元,如果销路好,每年可获利70万元,如果销路差,每年可获利10万元。方案的使用期限均为8年,根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7,销路差的概率为0.3。用决策树法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

【案例分析】

H公司的管理决策

H公司创建于1958年,是直属邮电部的全民所有制骨干企业,是一家以研制、开发、生产经营移动通信、程控交换、激光照排、数字传输、无线通信为主的多种电子通信设备的专业厂家。

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PTIC集团)的核心成员厂。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与不断探索,尤其是近年来,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依托科技与人才的优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自觉深化企业改革,企业已从一家邮电设备的修配厂,一跃发展成为以研制、开发、生产经营移动通信、程控交换、激光照排、数字传输、无线通信为主的多种电子通信设备的专业厂家。

H公司1958年建厂时是一家邮电设备的修配厂,其发展到现在水平是依赖其一系列成功的管理决策的。 1979年以前,H公司的经营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进行的,企业没有进行有效决策的自主权。1979 年后,情况有所改观。1980年,邮电部的生产计划指标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能力,拥有3000多万元生产能力的H公司只拿到了不到100万元的计划生产指标,此时H公司的决策者决定开发产品档次不算太高但颇有市场需求的电视机、电风扇和电源接插件。这一决策充分利用了企业的资产存量,1984年企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16031元,销售收入为2785万元,均比1980年增加了一倍。这一决策,还大大增强了H公司全体员工面向市场的意识和产品的制造能力,也积累一定的技术和资金。

随着家电行业同行竞争者的增多,企业决策者认为,企业的产品如没有特色就很难获利,因此在1985年后,H公司积极寻求有较高技术档次的新产品,主要是积极参加了电子部组织的激光照排项目的合作攻关,这一努力,使HT公司形成了“以激光照排为主、数字特高频与移动通信为辅”的“一主多辅”的经营格局,对提高HT公司的技术能力与今后的技术引进起点,起了较为关键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期,H公司决策者意识到其生产无线特高频设备大部分为模拟制式,尽管当时还拥有一定的市场,但从长远来看,产品结构已趋老化,市场面临衰退。公司高层决策者认为,通信必然要实现数字化、全球化。他们还进行了预测,认为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电信建设今后若干年必将会以30%以上的速度发展,电话会大面积普及并且会出现向移动电话转移的新需求。而当时国家通信建设急需的移动通信、万门程控等现代通信设备一度主要依靠直接进口,美国的MOTOROLA、瑞典的ERICSSON、日本的NEC等国际大公司均致力于抢占中国的大市场。鉴于这一情况,H公司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水平与国内的大市场,果断地提出了“高新技术起点、多渠道技术引进、高速度形成规模经营”的经营战略,并由此作出了两个具有超凡胆识的决策:一是尽早与世界著名的无线通信产品制造商——美国的M公司签订蜂窝电话手持机与基站系统设备技术引进合同;二是加盟HJD04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合作攻关。

这两项决策的制定与实现,从根本上改变了H公司的产品结构,企业发展出现了新的生机,1992年就提前完成了“八五”原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1993年销售收入猛增到15亿元,1996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员工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与1958年建厂时相比,国有资产增加了200余倍。H公司开拓了一条值得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借鉴的自强奋进、跳跃发展的成功之路。

目前,H公司在发展中面临着技术风险。目前H公司移动电话、基站系统有80%的关键部件还依赖进口,这种依赖在近几年还将进一步加重。由于自主的研究与发展的投入还较少,HT公司的技术发展方向还受制于国外公司。H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其次,H公司的经营风险也很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必将加入H公司的领域,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和残酷。 讨论题:

1.

你认为H公司在1980年决策生产电视机、电风扇和电源接插件是否成功?其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2.

H公司是依据什么预测进入无线通信领域?你认为预测对决策的成功起到什么作用? 3.

根据H公司处境,其进一步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决策?

注:根据《网大》MBA案例材料改写

第五篇:交易第五章

1. 单选题召开股东大会的上市公司要提前()刊登公告。

A:20天

B: 10天

C: 30天

D: 45天

2. 根据现行规定,发行人及保荐人通过( )方式确定发行价格。

A:竞价

B: 定价

C: 询价

D:市值配售

3. 上市开放式基金的合同生效后即进入( ),一般不超过3个月。

A:冻结期

B:交易期

C: 等候期

D: 封闭期

4. 网上每一次有效申购可以配( )号。

A:1个

B: 2个

C: 5个

D: 10个

5.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的分红派息,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A:登记结算公司的交易清算系统

B:交易所

C: 各证券公司

D: 各银行

6. 证券交易所按上市公司的送配公告,在股权登记日闭市后根据每个股东股票账户中的持股量,按()

自动增加相应的股数。

A:无偿送股比例

B:有偿送股比例

C: 有效送股比例

D: 约定送股比例

7. 将证券账户分为人民币普通股票账户、人民币特种股票账户和基金等,是按()划分。

A:交易场所

B: 账户用途

C: 投资主体

D: 投资种类

8. ETF的基金管理人可采用()方式发售基金份额。

A:网上

B:网下

C:网上和网下

D: 柜台

9. 通过沪深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投票,其操作类似于()。

A:股票买卖

B: 申购配股权证

C: 现金红利发放

D: 新股申购

10. 申购日后的第(),由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将配合会计师事务所开始验资及配号。

A:3天

B: 2天

C: 4天

D: 1天

11. 证券交易所每日开盘前公布每只权证可流通数量、持有权证数量达到或超过可流通数量()有持有人

名单。

A:3%

B: 5%

C: 8%

D: 10%

12. 报价券商应通过专用通道,按接受投资者报价委托的()顺序向报价系统申报。

B: 数量多少

C: 时间先后

D: 规模大小

申购日后的(),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对未中签部分的申购款予以解冻。

A:3天

B: 2天

C: 4天

D: 1天

结算参与人应使用其()完成新股申购的资金交收。

A:资金账户

B: 银行账户

C: 证券账户

D: 结算备付金账户

上交所规定可转债转股1手的面额为()。

A:500元

B: 5000元

C: 1000元

D: 100元

某投资者当日申报“债转股”500手,当次转股初始价格为每股20元,该投资者可转换成发行公司股票数量为()股。

A:25000

B: 2500

C: 100

D: 10

上证所在A股现金红利派发日程安排中,如果公告日是(T),那么权益登记日为()。

A:T+8

B: T+4

C: T+3

D: T+5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制度自()起施行。

A:2004年12月7日

B: 2005年1月1日

C: 2006年5月19日

D: 2006年5月20日

在我国,证券账户是指()为申请人开出的记载其证券持有及变更的权利凭证。

A:证券交易所

B: 中国结算公司

C: 商业银行

D: 证券公司营业部

网下发行结束后,发行人向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办理股权登记,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在其材料齐备的前提下()个交易日内完成登记。

A:1

B: 2

C: 3

D: 4

上海证券交易所可转债“债转股”通过()进行。

A: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

B: 交易清算系统

C: 证券公司

D: 互联网

可转债“债转股”需要一个转换期,转换期为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结束后()。A:1个月

B: 1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所谓代办股份转让业务,是指证券公司以其自有或租用的业务设施,为()提供的股份转让服务业务。A:境内上市公司

B: 海外上市公司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D: 民营企业

权证行权采用现金方式结算的,权证持有人行权时,按行权价格与行权日标的证券结算价格及行权费用之差价,收取现金,其中,标的证券结算价格为行权日前()个交易日标的每日收盘价的平均数。 A:10

B: 15

C: 20

D: 30

根据《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及其保荐机构应通过向()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

A:中国证券业协会

B:证券交易所

C: 个人投资者

D: 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机构投资者

网上竞价发行方式的最大缺陷是()。

A:广泛的市场性

B:

一、二级市场的联动性

C: 经济高效性

D: 股价易被操纵

根据现行规定,发行人及保荐通过()方式确定发行价格。

A:竞价

B: 定价

C: 询价

D: 市值配售

根据现行有关部门的制度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现金红利派发,权益登记日应在公告刊登后()天。

A:4

B: 3

C: 8

D: 1

A公司权证的某日收盘价是6元,A公司股票收盘价是24元,行权比例为1.次日A公司股票最多可以上涨或下跌10%,刚权证次日的涨跌幅比例为()。

A:10%

B: 40%

C: 50%

D:60%

上市公司(或保荐机构)在配股缴款期内应至少刊登()次《配股提示性公告》。

A:两

B: 三

C: 四

D: 五

多选题

股票网上发行方式的基本类型有()。

A:网上累计投标询价发行

B:网上定价市值配售

C:网上竞价发行

D:网上定价发行

对于满足()条件的股份转让公司,股份实行每周5次的转让方式。

A:无任何不良记录

B:最近财务报告未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拒绝发表意见

C:股东权益为正或利润为正

D:规范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证券公司申请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资格,应当符合的条件有()。

A:申请日前6个月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符合规定标准

B:已按规定建立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

C:全资拥有或者控股一家期货公司,或者与一家期货公司被同一机构控制,且该期货公司具有实行

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会员分级结算制度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

D:配备必要的业务人员,公司总部至少有5名拟开展介绍业务的营业部至少有2名具有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的业务人员

4. 在权证交易中,禁止的事项有()。

A:权证发行人不得买卖自己发行的权证

B:标的证券发行人不得买卖标的证券对应的权证

C:禁止内幕信息知情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进行权证交易活动,获取不正当利益

D:禁止任何人通过操纵权证价格影响其对应的标的证券价格

5. 股份报价转让与现有代办股份转让和证券交易所市场股票交易的不同之处在于()。

A:挂牌公司属性不同

B:转让方式不同

C:信息披露标准不同

D:结算方式不同

6. 挂牌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至少应当包括()。

A:公司章程

B:报告

C:半报告

D:临时报告

7. 主办券商的代办业务包括()。

A:开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账户

B:受托办理股份转让公司股权确认事宜

C:向投资者提示转让风险,与投资者签订股份转让委托协议书,接受投资者委托办理股份转让业务 D:根据协会或相关主办券商的要求,协助调查指定事项

8. 新股网上定价发行与网上竞价发行的不同之处在于()。

A:认购方式不同

B:发行价格的确定方式不同

C:认购成功者的确认方式不同

D:承销方式不同

9.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开放式基金的主要特点有()。

A:基金发售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基金管理人及代销机构同时进行

B:基金在上市后,投资者可在交易所买卖基金份额,也可在交易所系统(基金管理人及代销机构申购)赎回基金份额

C:通过交易所交易系统认购(申购)买入的基金份额卖出时以电子撮合价成交,赎回则按当日收市的基金份额净值成交

D:利用跨系统转托管可以实现基金份额在场内与场外之间托管场所的变更

10. 在以下()情况下,投资者应办理跨系统转托管手续。

A:将登记在证券登记系统中的基金份额转托管到TA系统

B:基金份额由证券营业部转托管到代销机构,基金管理人

C:登记在TA系统中的基金份额转托管到证券登记结算系统

D:基金份额由代销机构、基金管理人转托管到证券营业部

11. 在开放式基金开放申购、赎回后,投资者可以申请办理转托管,但存在()等情形不能申请转托管。

A:风险警示

B:质押

C:冻结

D:待处理

12. 我国上海交易所关于A股送股的日程安排正确的是()。

A:T日刊登公告

B:T-1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提交公告申请

C:T-3日前结算公司核准答复

D:T+3日股权登记

13. 证券公司受期货公司委托从事介绍业务,应当提供下列()服务。

A:协助办理开户手续

B:提供期货行情信息及交易设施

C:代理客户进行期货交易

D:期货公司客户收付期货保证金

14. 上市开放式基金是在原有的开放式基金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交易所()的渠道。

A:发售

B:申购

C:赎回

D:交易

15. 网上竞价发行的特点在于()。

A:公开性

B:连续性

C:市场性

D:高效性

16. 根据我国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买卖、申购、赎回ETF的基金份额时,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A:当日申购的基金份额,同日可以卖出,但不得赎回

B:当日买入的基金份额,同日可以赎回,但不得卖出

C:当日赎回的证券,同日可以卖出,但不得用于申购基金份额

D:当日买入的证券,同日不得用于申购基金份额

17. 证券公司应当在其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或者其网站,公开下列()信息。

A:受托从事的介绍业务范围

B:从事介绍业务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名单和照片

C:期货公司期货保证金账户信息、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方式

D:客户开户和交易流程

18. 证券公司从事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的申请条件有()。

A: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为综合类证券公司或比照综合类证券公司运营1年以上

B:同时具备承销业务、外资股业务和网上证券委托业务资格

C:最近净资产不低于人了币8亿元,净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

D:最近1年内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19.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为投资者开立证券账户而委托的开户代理机构包括()。

A:证券公司

B:商业银行

C: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境外B股结算会员

D:证券交易所

20. 证券账户管理、证券登记、证券存管和托管,涉及的主体包括()。

A:中国结算公司

B:证券公司

C:证券发行人

D:投资者

 判断题

当日申购的ETF基金份额,同日可以卖出,但不能赎回。

上海证券交易所同一交易日可进行开放式基金的多次申购或赎回申报,申报指令不得更改和撤销。权证上市首日开盘参考价,由证券交易所计算。

买入上市开放式基金申报数量为100的整数倍,最小单位0.1元。

股份转让公司的股份按照有关规定重新确认之后可以自行转让。

代办股份转让申请条件包括具有10家以上营业部,且布局合理。

2005年1月1日起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制度。

5 1. 2. 3. 4. 5. 6. 7.

8. 网上竞价的缺点是股价容易被机构大资金操纵。

9. 基金合同生效后进入封闭期,封闭期内基金不受理赎回。

10. 根据现行规定,发行人及保荐通过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

11. 权证存续期满前10个工作日,权证停止交易,但可以行权。

12. 上海证券交易所可转债“债转股”通过交易清算系统进行。

13.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放式基金的累加认购申报金额为500元整数倍。

14. 深圳证交所规定,股票上网发行每一申购单位是1000。

15. 上交所规定可转债转股1手的面额为5000元。

16. 证券交易所根据市场需要有权暂停权证交易。

17. 买入上市开放式基金申报数量为100的整数倍,最小单位0.1元。

18. 代办股份转让的申请条件包括具有10家营业部以上,且布局合理。

19. 股票网上发行具有稳定性的优点。

20. 权证行权时,标的证券过户费为股票过户面额的0.1%。

21. 召开股东大会的上市公司要提前45天刊登公告。

22. 上证所在A股现金红利派发日程安排中,申请材料送交日为公告日(T)的T-5日。

23. 申购日后的3天,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对未中签部分的申购款予以解冻。

24. 上市开放式基金的合同生效后即进入封闭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

25. 网上每一次有效申购可以配10个号。

26. ETF的基金管理人可采用网上和网下方式发售基金份额。

27. 在我国,证券账户是指证券公司为申请人开出的记载其证券持有及变更的权利凭证。28. 可转债“债转股”需要一个转换期,转换期为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结束后3个月。29. 结算参与人应使用其结算备付金账户完成新股申购的资金交收。30. 报价券商应通过专用通道,按接受投资者报价委托的价格高低顺序向报价系统申报。

6

上一篇:养殖业发展规划分析下一篇:邮政储蓄网上银行网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