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实习生带教

2022-07-07

在大学生涯中,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然经历的阶段,这对于大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非常重要,而一份优秀的实习总结能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实习收获。那么,优秀的实习总结该如何撰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急诊科实习生带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急诊科实习生带教

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计划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护理教育的主要目的。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书本知识的强化和补充,是实习生毕业后适应临床工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与其它临床科室相比,急诊科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根据本科的特点,充分安排实习时间,使实习生了解,熟悉和掌握急诊科工作流程及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和急救技能。

一、教学目标: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基本功能训练,逐步熟练和掌握实习计划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培养实习生的急救意识和应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使其集知识、智慧和实际工作能力于一身,为今后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以适应新形势下临床护理的需求。

二、教学要求:

1.让带教老师和学生都明确“教”与“学”的目标和要求。 2.安排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和带教能力的带教老师指导学生。 3.严格管理,要求带教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到放手不放眼,出科前严格考核并记录。

4.对学生保持友好、接纳的态度,不因个人喜好而有所远近,不因成绩好坏或能力差异而有所区别或歧视,对每个学生均一视同仁。 5.充分体现对学生能力的信任,增强其自信心,在各方面给予关心照顾,不仅带技术,更要带思想,带作风,带纪律。

6. 通过向老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学习,正确处理医护、护患等各方

1 面的人际关系,从而锻炼护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教学计划: 实习期为一个月的:

1.熟悉急诊科环境和布局,了解急诊科相关制度。 2.熟悉各班工作职责及物品的放置和交接情况。

⒊ 熟练地掌握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试,吸氧等操作技术,进一步强化基础护理的能力。在这些基础的操作中养成慎独及严谨的作风,并在此阶段了解急诊科的工作程序。 实习期为两个月的:

1. 掌握急诊分诊技术,树立急救意识。

2. 了解急救护理学相关知识,进一步掌握心肺复苏。 3. 随救护车出诊一次或多次,掌握院前急救技术。

⒋ 熟悉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和用量,掌握急诊护理文书的书写。 实习为三个月的:

⒈ 掌握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简易呼吸器、微量泵、洗胃机等急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⒉ 随救护车出诊一次或多次,掌握院前救护技术。 ⒊ 系统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和急救技能。

⒋ 熟悉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和用量,掌握急诊护理文书的书写。 ⒌ 出科前对实习生进行理论答卷和技术操作考核。严格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评分并记录。填写实习鉴定。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

2 过渡,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因此,临床护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护理人才而不懈地努力。

急诊科:史淑梅 2014年8月22日

第二篇: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计划

急诊科带教计划

教学要求:

1、能熟悉本科急诊病人的病情、治疗原则、一般的护理。

2、对危重、急症病人进行初步的应急处理,并配合抢救。

熟练掌握急诊四项急救技术,如: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程序,洗胃的目的、操作方法,吸氧、吸痰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等

3、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熟悉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4、正确执行医嘱,能简述常用急诊急救药品的剂量、剂型、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计划:

第一阶段:入科教育,1-7天

1、宣教,包括讲解带教计划、介绍医院概况科室情况、了解科室相关规章制度、护士礼仪规范、相关法律知识,严格无菌操作。

2、熟悉科室环境、科室工作特点及工作注意事项。

3、要求学生有读书笔记,将准备掌握的护理重点内容告知学生,首先温习书本,再根据临床重点进行讲解。 第二阶段:专科带教

第2-3周 掌握过输液反应、敏性休克的抢救,操作理论小讲课的主要内容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呼吸囊操作、心电监护仪使用和保养

第4-6周:了解常见急诊,如:发热、中毒、中暑、电击伤、溺水、哮喘发作、急产、癫痫等院前急救处理,熟悉相关的基本护理操作技术及急救药物的应用。 第7周:了解循环系统常见急诊如:急性左心衰、心绞痛等病人的院前院内急救处理,熟悉相关的基本护理操作技术急救药物的应用。

第8周:了解创伤如:颅脑损伤、胸部创伤、脊椎损伤、四肢创伤等病人的院前急救处理,熟悉相关的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出科考核: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

第三篇:急诊儿科实习护士带教计划

一、实习生实习目的及要求:

1.通过专科实习,专人带教,培养实习生主动观察,判断,操作等综合能力。 2.充分使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鼓励学员多动手,多思考,掌握本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

3.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高度的责任心,提高独自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习生应遵守科室一切规章制度,服从带教教师的安排。

5.因故不能上班就履行请假手续,须提前向护理部及护士长请假,办理完请假手续才能休假。 6.尊敬老师,认真执行各种操作常规,不可私自违反操作规程进行各种操作,否则取消实习资格。

7.学生必须服从科室安排,按时参加科室组织的讲课及各种活动。 8.要求带教老师在各种诊疗操作中做到放手不放眼,因带教老师不认真带教而出现的差错事故均由带教老师负责,并取消带教资格。

二、计划安排:

为了使实习生在本科室实习期间对实习内容有针对性,目标更加明确,也为了使带教老师更有计划性特拟定以下内容。

三、具体安排:

1~3天:

1.熟悉科室人员如带教老师,护士长,科主任及相关的带教老师。

2.熟悉科室环境,明确病区布局,本科室设2个抢救室,2个输液大厅及诊疗室,治疗室,穿刺室,雾化室,护士站等,掌握各物品药品的摆放位置。 3.掌握科室的规章制度“三查八对”,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制度,毒麻药品管理制度,病人的安全管理制度等详细见科室规章制度文件夹。 4.熟悉急诊儿科常用药作用及不良反应,掌握输液药物顺序,药物每分钟的滴数例如:阿奇霉素滴数要慢,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明确掌握儿科用药计量换算。

5.掌握病区床位管理及患儿生命体征的测量、记录及体温单的绘制。 6.了解及掌握日班的时间及工作流程。 4~18天:

1.熟练各种消毒液、皮试液的配制浓度及方法、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掌握各种标本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熟练掌握科室的操作技能如皮内注射法,肌肉注射法,皮下注射法,静脉输液法,雾化吸入法,中心吸痰法,中心上氧,小儿洗胃法,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法等等,掌握患儿输液固定方法及拔针,各种用物及垃圾处理与归类。

2.熟练病历书写原则及方法,了解各种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

3.新入院患儿护理工作:热情接待病人,预检分诊,带入医生诊疗室,提供需要的帮助。

4.危急重患儿的护理:危急重患儿置入抢救室,配合医生的抢救,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遇到异常报告老师和医生,遵医嘱用药,讲解药物的作用及治疗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不良发应,观察用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高热患儿要作好降温的护理,做好患儿常规护理。

5.普通患儿的护理:经常巡视病区,了解病区患儿的动态,观察病区患儿病情及用药的反应,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教会患儿家属对患儿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对有生活需要帮助的提供帮助。 19~21天:

1.实习生自我评量在本科室所学到知识度,对未能掌握的列举出来,要求老师详细带教。

2.对缺乏方面的基础予以加强训练直到掌握。

3.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理论答卷和技术操作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前带教老师需示换一遍,技能考核要求真实操作。 4.实习生写在本科室实习心得。

5.填写实习鉴定。要求真实准确,勿包庇弄虚作假。

第四篇:总分总结合在实习生急诊带教中的应用

‘‘

“总-分-总”结合在实习生急诊带教中的应用

顾纪芳王立芬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201900)

摘 要 目的 总结“总-分-总”结合带教在急诊实习生带教实践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5月入急诊实习的护生共4O名,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散”带教法,实验组采用“总-分-总”结合带教。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三者相结合来评估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法显示,两组大纲内容和大纲外内容学习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出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合“总-分-总”带教能提高护生学习内容的全面性,能提高护生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规范性,有利于提高护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针对性地指导护生,帮助护生克服害怕心理。

关键词急诊总-分-总实习生带教

急诊是医院工作的前沿,是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场所。需培养护生应急、动手、沟通、观察的各项能力。急诊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高危性、突发性等特点。因此,急诊的临床实习生带教工作也较其他科室更具有灵活性和特殊性。为了提高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在急诊能较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2009年我科在实习生中尝试“总-分-总”结合的带教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5月进入急诊实习的护生40名,共

计1O个组,每组各4位学生,护生均为同一医学院的大专生,年龄22~23岁,实习时间为4周。将10组护生随机分成两组:

1、

3、

5、

7、9为对照组,

2、

4、

6、

8、10为实验组。

1. 2研究方法 对照组入科后按照传统带教方法由护士长介绍环境后随机分配至符合带教资格的老师,由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的带教。实验组入科后实习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总)由科室总带教老师实行先集中带教,带护生熟悉科室工作环境。介绍本科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性质,特点,掌握防止差错事故的要点,熟悉无菌技术的操作规程及各种基础护理,熟悉各种抢救仪器,急救药品的名称、用途、各班职责及工作流程,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等。第二阶段(分)开始随机分配给各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期间,如出现特殊疾病或一些专科实践性的操作时,总带教将随时集中上班学生进行讲解或操作练习。第三阶段(总)考核期,出科理论及技能考核、评教评学由总带教同一负责。两组护生在出科前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

1.3 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三者相结合。分别在护生出科前发放调查表,通过对比两组护生在实习结束对急诊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各项操作的熟悉程度来了解“总-分-总”结合带教的效果。问卷在参考实习生的实习大纲要求和相关文献上自行设计,共包括实习大纲要求的15项内容,加之科内有的大纲中无需学习的新仪器如无创呼吸机、中心静脉压监测等5项内容,总带教老师根据护生的实习阶段及能力对学生进行评估,选择实习计划。同时根据护生的实习周数确定需要完成目标的程度(掌握、熟悉、了解)3种。而出科考试中的理论考试80%为急诊的相关专科知识及20%为基础护理知识,操作考试为科内核定统一的护生考核项目:除颤仪、呼吸机、吸痰操作、洗胃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问卷调查法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表l~2) 表1 两组护生大纲要求项目学习程度比较(n=15) 组别

了解

对照组 实验组

3 0

大纲要求项目数

熟悉 5 4

掌握 7 11

x2 = 6.532 6,P =O.023

1表2 两组护生大纲外项目学习程度比较(n=5) 组别

了解

对照组 实验组

4 0

大纲外项目数

熟悉 1 4

掌握 0 1

x2= 2.135 .P= o.o12 1

2.2 两组护生出科考试结果比较(表3)

表3 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 x±s ,分)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t p3 讨论

3.1“总(集中)-分(分散)-总” 结合带教能提高护生学习内容的全面性,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规范性。 急诊是一个特殊的科室,集中了危、急、重症病人,也配备了许多先进的抢救仪器、设备。通过“分散”带教,使护生接近患者,走进临床,将临床理论和护理实践相结合。通过“集中”带教,使学生能规范系统地学习各项操作,学习各种仪器的使用。因为“分散”带教由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而急诊特殊的环境又局限了带教老师所管的病人。因此,存在护生对其他病人所涉及的知识和使用仪器缺乏有效学习和操作的机会,而“集中”带教弥补了这一个不足,科室总带教统筹安排科室护理、操作项目,并规划让学生学习和操作,使学生能较全面地学到现阶段急诊的操作和仪器。“分散”带教由于各个带教老师存在一定理论概括、临床经验和操作技术上的差异,因此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统一性。而科室总带教作为急诊专科护士,经过系统的培训,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急救监护技能,又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因此能把最系统、规范的监护室相关知识教予学生。

n 20 20

理论考试 82.45±5.34 88.53±2.35

4.84 <0.01

操作考试 84.36±4.32 90.45±3.34

5.67 <0.0

13.2 “总-分-总”结合带教能充分地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带教通过统筹安排,能有效地保证护生有更多的、相对均等的实践操作机会。更可贵的是,通过集中带教,护生因为操作成功带来的喜悦将影响护生对学习的态度和主动性。在临床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护生经过静脉或动脉穿刺成功后所表露出的兴奋,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一有这种机会就主动要求操作。同时,通过对先进仪器、设备、操作的集中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医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总-分-总”结合带教能针对性地指导护生,帮助护生克服害怕心理。 分散带教优点是专一带教老师管理并且可以针对所带教学生进行系统的带教安排,有利于老师观察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指导护生,而且学生固定与一位老师接触,对老师及其工作方式比较熟悉,有利于学生大胆提问,从而提高实习效果。集中带教专业总带教老师帮助护生克服害怕心理,增强自信心,遇到危、急、重患者时能勇敢面对。

急诊护生带教是急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生参加急诊实习也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时间的合理安排是实现培养目标,决定实习质量的高低及关键[1]。通过急诊的学习,护生能对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仪器使用方面都有初步的认识,对以后更好走进临床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总-分-总”结合的带教使学生学到了更广泛的知识,并让护生明白迅速、准确、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让护生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护生使用了各种抢救仪器和设备,拓展了护生的知识面,也提升了护生学习的兴趣和自我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孙兰英,杨旭跃,胡秀琴.定人阶梯式带教法在手术室带教工作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1998,33(3):162.

姓名:顾纪芳性别女出生日期1975籍贯上海 职务护士 学历:本科 职称: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急救护理

联系地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201900 联系电话:13918040207 Mail:wangweifeng@baosteel.com

通讯作者王立芬性别女出生日期1980籍贯上海 职务护士 学历:本科 职称: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急救护理

联系地址: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急诊科200438

第五篇: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摘要】针对急诊科的工作特点,探讨如何对护生进行科学引导与施教,培养并强化护生的急救意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带教老师应注重实用性原则,将目标式,PBL式,PDCA循环式等带教方法巧妙融合,重点培养护生的应变观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指导护生进一步提高急救技能,同时在带教过程中向护生介绍国内外护理发展前沿,并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为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临床护理;急诊;护生;带教

护生的实习是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过程。急诊科是综合性科室,急、危、重症病人多,抢救仪器复杂,新技术操作较多,同时带教老师带教时间较少,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不断进行教学探索,现将带教工作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1 目标式带教

为了使护生在经过了1个月实习时间后能对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要点、急诊专科操作技能有所了解,我们向护生制定了明确的实习目标,重点实习急诊病人的接待、应急抢救技能、院前急救有关技术等,并要求护生在实习开始之前,复习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急诊实习的效果。护生1个月急诊实习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适应期,主要是适应和熟悉急诊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这一阶段主要由老师现身说法,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如急诊病人的接待程序、外伤病人伤口的处理程序、呼救电话的接听程序等。第二阶段为学习期,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完成各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护生对急诊病人的接待、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逐步加深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急诊病人的处置工作。

第三阶段为实践期,护生已能独立完成一般急诊病人的接诊、分诊及一般的急诊处理,带教老师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加强对护生的指导,提高护生的应急抢救能力。

2 PBL式带教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新途径[1]。PBL可以通过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成为独立的学习者[2]。在急诊急救护理中,选择问题的原则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能在护生刚接触临床急诊急救时就被过多的问题围绕,使他们失去继续探索知识的信心,认为自己很难掌握急诊急救的有关知识。根据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原则将疾病的概念,病理知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知识在自己先学深,学精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问题,同时穿插临床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的失误,对忽略的知识点及以往护生反映较多的问题进行讨论。我们在护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相应的问题引导护生思考,鼓励每位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激发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使护生围绕问题,在思考讨论中完成问题的解答学习。这既巩固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应急能力等。临床带教实践表明,PBL带教可以明显提高急诊护理教学质量[1]。

3 PDCA循环式带教

PDCA循环是美国统计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一种标准化、科学化的工作程序,它反映了提高工作质量和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3]。(1)制定带教计划(P)。各带教老师根据要求制定的带教计划,结合急诊特点及护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把总带教目标分解成态度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等分目标,制定出每周的学习内容,使周目标层次符合认知、理解、分析、综合的智能发展规律。(2)实施带教措施(D)。选择优秀的带教老师,除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业务素质之外,还应具备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以适应实施目标教学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带教方法,概括总目标、分目标安排的内容及护生的接受能力,选择灵活多样的带教方法。(3)检查带教质量(C)。检查阶段是对教、学双方是否按计划执行及其执行的效果作出客观的评价。带教老师每周不定期抽查上一周的目标措施落实情况,了解目标的可行性,及时调整带教方法,把一切不利于目标完成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促进总目标的完成。(4)总结带教效果(A)。每实习完一个护理单元, 由护生、带教老师对双方作出总结评价,带教老师评价可通过每周评、出科评、终结评的方式对学员的德、勤、绩、能作出全面评价,表扬优秀,指出不足,帮助护生达到教学目标。

4 护理理念学习

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护理理念不断涌现,为使护生能够接触到护理学科的前沿,培养现代化的护理理念,除进行传统护理技能和理念培训外,在不同时期穿插教授最新的护理理念。现阶段主要有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循证护理[4], 运用现有的最好的科学依据来指导对病人的治疗,使传统的经验主义的护理模式向依据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转变。中医护理则是在中医医疗事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针对中医治疗的护理模式。包括整体护理,辨证施膳指导,拔火罐,针灸推拿等。人文护理,护士不仅进行疾病护理,同时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所进行的教育[5]。

5 方法融合

以上所涉及的带教方法都是临床常用的方法,各有优势,但如何能够在急诊这样工作任务重,带教时间少的环境下应用呢?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加以融合,既节省了时间,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核心就是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指定目标并加以引导,分阶段进行考核,总结经验。具体来说就是专病专教,发散思维,触类旁通。针对某一患者,由老师进行规范化护理操作,学生首先进行观摩,操作完毕后,老师提出引导性问题,由学生进行讨论,老师总结,并留有一些问题供护生查阅文献,再次遇到此类患者时进行实时考核。

我们就以临床较为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带教为例。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正确的诊断,及时地处理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而这一切又与护理密切相关。这一疾病的特点突出了一个急字,所以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做到训练有速,配合默契,才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而恰恰这一点也制约着我们在具体的护理操作中对护生进行实时带教,除考虑病情紧急外,也要考虑患者情绪及家属的心理,不至于因带教而带来一些不必要

的麻烦。所以急性心梗病人的初步带教计划应该是让学生观摩老师的操作,在带教老师的举止言谈中学习,带教计划的实施必须选择优秀的,够专业的老师进行,尽量给学生最规范最标准的示教。患者的初步处理完成之后,集中对护生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带教。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急性心梗的护理目标--配合医生使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然后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围绕心梗的疾病特点和护理特点进行。例如,(1)心梗病人为什么必须紧急处理,依据是什么?(2)遇到心梗病人时,护理人员通常进行哪些护理准备?(3)应该从哪些方面教育患者减少急性期心脏的负担?(4)如何在生活中减少急性心梗的发作? 通过这些问题基本可以将心梗的初步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安全护理。患者最初步护理完成之后,就可以带学生进病房进行实时带教,这个过程也是给患者本人及家属进行宣教。宣教内容主要包括:心梗病人必须进行氧气吸入治疗,这可以增加心肌供氧,改善病情,急性期的心电监护上要注意心率的变化,有心律失常,血压,血氧饱和度降低发生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因为心梗后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并发症。特别要交代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所谓绝对卧床并不是在床上一动不动,而是肢体所有需要做功的活动都由陪人协助完成(同时示范翻身等动作),避免加重心脏负担。饮食上注意清淡,流质,辩证施膳理论可以在此充分利用,患者急性期处于气滞血瘀期,食物宜活血化淤清淡为主,切忌肥甘厚腻,防止再次引发真心痛。务必保持大便通畅,如发现黑便时,考虑应激性溃疡,应及时报告医生。如果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应给予镇静催眠药物,减少因焦虑兴奋引起的心脏负担增大。虽然有些患者此时并未感觉明显不适,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不遵医嘱而下床活动,情绪激动,抽烟,便秘等情况,随时有生命危险,这些务必重视。此时的药物治疗上以改善心肌血供,抗凝及对症治疗为主。以上讲这么多就是让我们大家,让患者,让家属,让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这个病的特点,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充分重视,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的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当天带教结束后,老师指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解决带教老师提出的问题,结合问题回忆病人自接诊直到处理完毕的每一个细节并尽可能找到循证护理的依据。此后由带教老师抽时间结合病人进行理论考核,实践考核需带教老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核,并做到放手不放眼,保证护理质量。

这个病例的带教中我们融合了目标式带教,PBL带教,PDCA循环式带教,期间融合穿插了循证护理,中医辩证护理等思想,使整个带教过程有理有利有节,提高了带教效果。当然我们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切不可将所有的带教方法在每一例病人中全部笼统运用,否则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特别是很多临床带教老师还不能灵活运用这些模式,不能更新护理理念,给各种带教方法的综合实施带来困难,相信只要坚持,我们会取得更好的带教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玉芹,宋敏,王会.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05,26(5):496.

[2] 刘景业.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在英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9,20(1):7.

[3] 解晨,赵杰.PDCA循环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1997,8(12):14.

[4] 冯先璋.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J].实用护理,2001,17(6):1.

[5] 宋立华,张香琴,王咏梅,等.22所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65-66.

上一篇:建筑类设计院名录下一篇:兼职社会实践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