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单位创建验收汇报

2023-02-16

在我们的工作中,无论是与上级进行沟通,还是与上游客户进行交流,汇报是必不可少的。汇报是否能简明扼要的抓住重点,关系到工作效率,也关系到个人晋升以及与客户合作的成败。那么,你懂得如何写好一个汇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示范单位创建验收汇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示范单位创建验收汇报

创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检查验收汇报材料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 (2010年8月10日)

尊敬的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各位领导和专家:

在这骄阳似火的盛夏时节,贵会各位领导和专家冒着酷暑、不辞辛苦莅临煤城铜川,对我公司创建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在昨天和今天上午各位领导、专家到我公司供应处、下石节矿、王石凹矿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实地考察之后,今天又在这里专门听取我公司创建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工作汇报。首先,我代表铜川矿业公司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和全公司21万职工家属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贵会长期以来对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下面,就我公司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内涵,以及我们争创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我们铜川矿业公司(铜川矿务局)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旗下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1955年在原同官煤矿的基础上成立, 1998年从原煤炭部划归陕西省管理。现有8对生产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5.04%、71.8%。矿井分布于铜川、焦坪两个自然矿区,井田面积174.23平方公里,保有地质储量9.11亿吨,可采储量5.73亿吨。另有辅助单位15个,代管社区6个。截止2009年底,在册职工24856人,离退休人员36694人,职工家属21.7万人。公司党委下设28个基层党委和直属党总支,共有基层党(总)支部392个、党员9716名(其中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5293名),各级纪委、工会、共青团组织健全。经过55年的发展,原煤年产量已由建局初期的30万吨提升到目前的1000多万吨,逐步成为一个集矿井设计勘探、施工、开采、机修、火工为一体的大型煤炭工业基地。公司建立55年来,累计生产原煤3亿多吨,上交税金45亿多元,为陕西省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近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

自2006年元月公司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组建以来,我们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及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安全、稳定工作为重点,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强化管理,加快发展,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矿区形势保持稳定,实现了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全面进步,企业呈现出“五增三降一改观”的良好局面。

“五增”:一是原煤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06年至2009年连续四年达到千万吨;二是销售收入从2005年末的22亿元提升到2009年的46.59亿元,增长了一倍多;三是资产总额从2005年末的39亿元增长到了120亿元(含柠条塔矿),增幅超过两倍以上;四是企业效益稳步增长,2006年至2009年补贴前分别实现利润9311万元、1.1亿元、1.58亿元和2.96亿元;五是职工收入从2005年的1.67万元,增长到 2009年的4.2万元,增幅达一倍多。

“三降”:一是原煤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连续四年都控制在了0.5以下,杜绝了瓦斯、煤尘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安全形势稳定好转;二是群体上访事件、赴省进京上访数量显著下降,矿区稳定形势创近年来最好;三是单位能耗大幅下降,实现了在2005年末的基础上下降20%的节能目标。

“一改观”: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9.5亿元,有计划地实施矿井基础建设管理、井下安全治理、技术装备更新及生产生活环境改造,百里矿区面貌焕然一新,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观。

在生产发展、效益提升的同时,以实施文化铸魂工程、打造“三型六化”企业品牌、建设铜煤文化大局为目标,充分张扬企业文化的精神活力和价值引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蓬勃发展。2006年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创新先进单位,2009年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百佳”贡献单位。

三、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确立背景和深刻内涵

1、我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回顾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2005年正式启动,2006年全面铺开,2007年重点推进,2008年完善改进,2009年总结强化,2010年持续提升六个发展阶段。经过为期五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了以实现安全与稳定“双零”目标、打造“三型六化”企业品牌、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三大治企理念”为指导,以创建“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为载体,以建设铜煤文化大局为目标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2、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确立背景

我公司企业管理模式的确立和形成,既是基于对公司现实情况的深刻分析,也是对煤炭行业特点和煤炭企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就企业的现实情况而言,我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原煤炭部所属的93个统配煤矿中的36个特困企业之一。长期以来,虽然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坚持不懈的努力,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四多”的严峻形势仍然困扰着我们:一是富余人员多,而且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富余人员过多,一方面生产技术骨干流失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二是历史欠账多,现有8对矿井,多数都是计划经济时代在煤炭紧缺的情况下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三边”矿井,无论生产装备还是生活设施欠账都很多,矿井现代化程度低,职工生活困难;三是安全隐患多,北区矿井(指焦坪矿区)自然灾害严重,东区矿井(指铜川矿区)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生产压力大;四是不稳定因素多,一些历史的、现实的、显现的、潜在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激发群体性事件。特别是2004年陈家山煤矿“11.28”事故的发生,严重挫伤了矿井的元气、干部的锐气和职工的士气,一度使工作陷入了低谷。就煤炭行业的特点而言,煤炭企业属于典型的高危行业、艰苦行业,要确保企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抓好安全、稳定两件大事可谓至关重要。就煤炭企业发展的趋势而言,只有依托企业文化,切实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努力建设安全稳定、充满活力的和谐富裕新矿区,实现企业改革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才能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基于以上认识,2006年元月,公司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组建后,面对“四多”严峻形势的挑战和陈家山矿“11.28”事故带来的阴影,紧密结合煤炭行业特点,把握煤炭企业发展趋势,在深入调研分析、反复思考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确立了以实现安全与稳定“双零”目标、打造“三型六化”企业品牌、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三大治企理念”为指导,以创建“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为载体,以建设铜煤文化大局为目标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使之成为我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的显著特色和奋斗目标。

3、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深刻内涵

我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安全与稳定“双零”目标、打造“三型六化”企业品牌、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其中,安全与稳定是推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和根本基础,“三型六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载体和主要内容,快乐工作、体面生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三者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不可分割、相辅相成。

安全与稳定“双零”目标的确立,是公司党政审时度势,深刻分析煤炭行业特点、企业内部条件和陈家山矿难事故,将抓好安全生产和矿区稳定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经过反复思考研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实现安全与稳定“双零”目标,即:安全工作实现矿井无死亡、地面无重伤,从零开始,到零结束;稳定工作实现无越级上访、无群体上访,从零开始,到零结束。实现安全“零”目标,是我们将安全定位于企业的根本和关心职工生命与健康的“天”字一号工程的高度,突出安全这一煤矿管理的永恒主题,表明了我们抓好安全工作的坚定信念,是我们自我加压,在安全管理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关爱职工、尊重生命的决心和承诺,符合公司21万职工家属的共同愿望。实现稳定“零”目标,是我们将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大事,作为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作为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坚实基础,反映了广大干部职工渴望在安定团结的发展环境中,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美好愿望,同时,实现稳定“零”目标,也是我们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是公司党政向全社会的郑重承诺。

打造“三型六化”企业品牌,是我们在2006年山东兖矿召开的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会上提出的建设“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这一“两型三化”目标的启发下确立的。所谓“三型六化”,即:安全高效型、稳定和谐型、学习创新型,“六化”即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行为规范军事化、井下治理工厂化、地面建设园林化。打造“三型六化”企业品牌是我们重视以人为本,推行文化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公司党政一班人跳出铜煤看铜煤,站在高处看铜煤,换个眼光看铜煤的一个共识。我们建设“三型六化”企业,目的就是以安全求高效,向安全要效益;以稳定求和谐,向和谐要稳定;以学习求创新,向创新要活力,通过“三型六化”建设,努力实现安全与稳定“双零”目标,把我局建设成为一个安全、稳定、充满活力的和谐富裕新矿区。

提出并确立“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的工作理念,是我们针对多年来矿区职工生活欠账多、广大职工渴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实际,基于人本思想的高度认识,始终坚持把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让职工群众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这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反映职工心声意愿、维护职工切身利益、体现人文关怀理念、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庄严承诺和奋斗目标。

四、打造“三型六化”特色企业文化品牌的主要做法

(一)实施文化铸魂工程,构建文化建设格局

实践证明,企业兴衰在于管理,管理活力源自文化。基于此,我们将实施文化铸魂工程,打造“三型六化”企业品牌,建设铜煤文化大局,确立企业文化“大创建”格局作为根本大事来抓。首先,着力构建的企业文化组织保障体系。在公司和基层单位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干部职工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了负责具体创建业务的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对企业文化建设长远规划、计划的制定,创建经费、资源调度、人力配备、检查指导、考核评估等工作的落实做出明确规定,为开展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基础和组织保障体系。其次,着力发挥领导班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制定了《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等8项制度和《创建“四好领导班子”目标和措施》等17个办法,全面加强领导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等工作,在领导班子中深入开展了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开展企业文化研讨,推进企业文化创新等活动,形成了“突出重点抓班子,抓好班子带队伍,带好队伍促创建”良好风尚,通过发挥领导班子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增强了干部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次,科学规划创建目标,确立持续升级、良性运转的企业文化创建工作机制。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改进,持续升级,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2005年出台了《创建学习型企业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2006年下半年,对企业文化建设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初步确立了“三型六化”创建目标。2007年出台了《创建“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五年(2007—2011年)战略规划》,制定了《创建“三型六化”学习型单位千分制考核评估办法》,确立了创建“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考核评估体系,形成了以“三型六化”为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2009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深入开展理论课题研究工作,推出了实现安全与稳定“双零”目标、打造“三型六化”企业品牌、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三大治企理念”研究成果。2010年又确立了建设铜煤文化大局的创建目标。在制定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从强化落实入手,坚持以研讨会探讨,现场会引领,推进会促进,表彰会激励,群众性创建工作助推等形式,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深入人心,文化铸魂工程落地生根的创建工作局面。

(二)培育文化建设团队,创设人才成长平台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培育人才团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我们首先从培育企业文化建设骨干人才队伍入手,分5批组织52人到兖矿、海尔等单位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考察学习,组织35人到湖南、新疆等地参加了企业文化管理师资质培训,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培育了必备的工作团队。其次,坚持把培训作为给予职工的最大福利,积极实施职工素质再造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了局安全教育基地,完善了各生产矿井四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在全公司各单位共建设、改造、装修学习室、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310多个,有力地强化了企业文化阵地建设。再次,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近年来共开展安全管理、工程技术、区队后备干部、班组长等各类培训班133期,培训人员23501人次,组织专业技术培训、资格培训46572人次。选派5名管理人员到日本学习了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选派144名中青年后备干部参加了国家“653工程”培训。举办大中专学生转岗培训2期,培训450多人,培训结束后将他们充实到各矿井采掘一线生产班组之中,使职工队伍的年龄、知识和学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第四,借高等院校之力,聚名人名家智慧,与西北大学联合举办了2期、164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研修班,大大提升了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投入130多万元,抽调公司政工岗位上的骨干力量,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2期、98名政工干部参加的政治理论硕士课程高级研修班,为公司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开办了铜川矿务局大讲堂,邀请全国知名的经济管理专家、高校教授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学者郎咸平、于丹等20多位知名人士来公司开坛设讲,达到了依托先进文化改善员工心理、心智和心灵,提升员工品德、品质和品位的目标。第五,按照“科学合理配臵、注重整体效能、不拘一格使用”的原则,确立了“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待遇”的人才工作思路,在矿区营造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目前,全公司共有技师、高中初级技术人员5218人,在人才队伍中涌现出了“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矿工”、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群贤等一大批优秀人物。

(三)确立多维文化载体,聚合强势文化力量

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引领激励人、规范约束人、培育塑造人的作用,确立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载体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这一认识,一是确立了企业理念文化支撑体系。在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共同愿景》、《第五项修炼》等企业文化管理书籍,明晰企业文化创建路径的基础上,相继编写了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安全文化手册和廉洁文化手册,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理念支撑体系。二是强化企业文化理念的传播和灌输。采取班前会诵读企业理念、唱矿歌,举办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比赛,组建企业文化辅导员队伍,建立单位、区队(车间)、班组、员工四级愿景体系,推行6S(整理、清洁、准时、标准化、素养、安全)职工基本行为规范等形式,达到了文化理念内化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全公司在矿区设立企业文化灯箱、牌板3000多块(个),建成大型文化广场10多个,兴建文化长廊、文化墙40多处,营造出了文化新风扑面来的浓厚氛围。三是突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培育本质安全型员工”主题,推行了“四位一体”开工验收制度、“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习惯性违章心理研究、安全应急演练、警示教育、征集安全生产“金点子”、亲情感化话安全、评选安全生产明星、举办群众性安全文艺演出等活动,使安全文化关注人的健康、珍视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四是编制了《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廉洁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在全局建设了诸多廉洁文化景观、廉洁文化教育室,深入开展了廉洁文化“进班子、进区队、进班组、进岗位、进家庭”创建活动,在领导干部中形成了廉洁从政的清风正气。五是系统总结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结集出版了公司“三大治企理念”研究成果《铸魂》一书。分“决策篇、理论篇、实践篇、优秀征文”4个篇章,编辑印发了《铜川矿业公司企业文化成果汇编》,拍摄了《辉煌的乐章》、《崛起》等展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六是大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宣传推介。在公司内部形成了一报、一刊、一网、一站(矿工报、铜煤画刊、公司网站、电视站)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平台,在《陕西日报》、《当代陕西》等省内权威媒体上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果进行了全面展示。承办了中煤政研会第一学组研讨会,陕西省廉洁文化建设座谈会,对外界展示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七是开展了以“读经典著作、品人文精神”为主题的万名职工读书活动,在全公司各单位兴建了诸多职工书屋,为干部职工提供了学习、享受先进文化的精神家园。八是投入100多万元,组建了西北地区设备先进、阵容强大、以工人为主要成员的铜川矿业公司百人工人军乐队。举办了迎奥运万名职工健身活动,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群众性大型文艺汇演等活动,充分展示了公司企业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势冲击力。

(四)文化与管理相融合,管理与文化共促进

实施企业文化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鉴于此,一是紧密围绕安全生产这一煤炭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强力推行安全“零”目标管理,使现有8对生产矿井综采机械化程度达到80%,其中5个矿井的采掘机械化初步达到100%。8对生产矿井中5对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水平,3对达到二级质量标准化矿井水平,有效遏制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实现了企业的安全发展。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27亿元,更新老旧杂淘汰设备585台(套),投入资金9500多万元,实施了矿井节能改造。先后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完成科研项目40多项,实施新技术推广项目5项。由我公司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高瓦斯油气共生易自燃厚煤层放顶开采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生了显著的科技价值和经济效益,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予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二等奖。三是将有效、创新、实用作为企业文化于企业管理的结合点,大力推行了精细化管理。王石凹矿推出了 “人、事、物”三要素精细化管理模式。供应处确立了以员工SC行为规范为基准,以4E标准体系为支撑,以4卡闭环考核,现场管理看板为载体的“三工转换五星级管理”精细化体系,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四是在巩固精细化管理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各单位深入开展了流程管理框架设计、流程管理图表制作、流程管理试点工作,召开了公司流程管理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三是切实强化班组建设工作。从安全质量、材料控制、技术培训等多方面全面强化班组基础管理工作,深入开展评选优秀班组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班组进行经济、政治、精神上的综合奖励,班组的战斗力明显提升。四是将军队严明的纪律、细致的管理、标准的行为、优良的作风引入企业管理,在全局实施了准军事化管理,有效提高了职工的执行力和服从力。深入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工作,充分激发了职工在逆境和困难面前团结协作、挑战极限的团队精神。五是广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单位、区队、班组、家庭、员工等系列创建活动和评选效益明星、首席员工、道德模范、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进”社区等活动,全局涌现诸多省级文明单位、“双十佳”矿井和全国“十佳矿嫂”高桂凤、全国首届“百名优秀母亲”李晓宁、民间书画艺术家张谷田等模范人物。

(五)倡导人文关怀理念,实施惠民利民工程

建塑企业文化的最终目标就是促使职工实现人生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义。创建中我们始终将提升职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实现企业改革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提高职工收入。坚持每年都按照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幅度调整了职工岗位工资。对全局各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实行了专业技术职务补贴,提高了井下津贴、夜班津贴和班中餐标准,促进了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的同步增长。二是尊重关爱企业功臣。每年都要组织劳模、优秀区队长、技术尖子和一线优秀职工外出考察学习、旅游观光。2010年又推行了职工荣誉性疗养和阳光型健康疗养,分期组织1860名职工赴省外进行疗养,使企业功臣树立了“劳动光荣、矿工伟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三是关爱离退休职工。以创建学习型老龄单位为目标,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公司内部老年大学,开设诗词赏析、养生保健等13专业,建成中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人文化协会219个,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营造出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良好环境,公司被省国资委授予“陕西省助老明星企业”称号。四是整合企业文化资源。组建了书法、绘画、乒乓球、羽毛球等文体协会,成立了腰鼓队、扇子舞、太极拳等文艺团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建设工作,使职工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五是先后投入资金9亿多元,对基层各单位的供水供电管网、职工住宅、矿区公路和“两堂一舍”等公用设施进行了改造,实施了矿区供暖、天然气进户等民生工程,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矿容矿貌明显改观,职工家属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六是关注职工健康。先后复查鉴定疑似职业病患者2190多人(次),对有接尘史的职工、劳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646人进行了健康检查。七是积极推进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落实。按照国家政策,对长期中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或未参加基本养老统筹,且无力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职工每人每月发放480元养老补贴。坚持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每年春节拿出200多万元对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进行救助。八是牢固树立“稳定就是最大的政治,稳定就是最大的和谐”的理念,强力推行稳定工作“零”目标管理。确立了“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掌控,变不断追究责任为不断创新管理,变盯死看牢为长治久安”三个转变的新思路。健全完善了信访稳定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重信重访专项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形成了信访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全局赴省进京集体访大幅度下降,矿区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地方经济发是企业义不容辞的使命和义务,这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铜川矿业公司奉行不悖的原则。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近年来我们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总计捐款218万多元,并投入大量资金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重大庆典活动。与此同时,积极参与铜川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投入数百万元在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朱村、瑶曲镇上石节村、庙湾镇春林村、贺家庄实施了道路修建、学校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等惠民工程。今年又按照省委要求,积极参与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承担了对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烈桥村、袁家山等6个贫困村的帮扶工作,并投入资金,组织力量积极参与了铜川市当前正在开展的,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为主要内容的“三创”活动,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由于我公司的努力和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我们也取得了诸多荣誉,连续多年被陕西省煤炭工业局评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科技创新工作被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煤炭工业局、陕西煤炭协会授予多项荣誉,被省委组织部等部门授予“陕西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陕西省发挥老干部优势先进集体、老干部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被国家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亿万职工迎奥运健身活动先进单位,被陕西财富发展战略委员会评为五星级钻石会员单位,被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公司领导班子被省企业工委评为好班子、被省煤化集团评为“四好”领导班子。

虽然近年来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同行业先进企业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发展征程上,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公司“三大治企理念”为指导,坚持实现安全与稳定“双零”目标管理,创建“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打造“三型六化”企业品牌,建设铜煤文化大局目标不动摇,切实按照公司“十二五”规划目标,力争在2015年使企业产值达到150亿元,职工年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煤炭产能达到2400万吨目标,并大力加快正在实施的总投资8.5亿元的PVC项目、投资150亿元的航汽铝工业园区项目和皮带机生产线等项目,实现煤与非煤同步发展,努力推进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大发展、大繁荣。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第二篇:创建“科普示范单位”工作情况汇报

利辛县科普示范单位建设项目情况汇报

——安徽华洋橡胶有限公司

安徽省华洋橡胶有限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坐落于利辛县工业园区核心地带,距离横贯大江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仅40多公里,与横跨京珠、京沪高速的南洛高速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公司主要以研发、生产、销售自主品牌的“洋轮”、“锦洋”牌丁基胶内胎为主,产品型号达60余种,拥有核心技术专利16项,市级科技成果1项。公司是专业生产自行车、儿童车、电动车、摩托车等丁基内胎的橡胶企业。公司是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理事长单位,国家商务部AAA级诚信企业。公司现有固定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并拥有国内一流的内胎生产线,日生产能力达10万条。公司现有职工500名,其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60余名。

2010年我公司成功申报省科普能力建设专项项目——利辛县科普示范单位建设,申报成功后,我公司在省、市、县科技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项目实施内容的要求,全面、有序地开展,各项目标任务指标均已完成,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实施总体情况

项目实施以来,我公司认真按照项目实施计划进行操作,

1严格落实项目目标任务。一是根据自愿原则,公司成立了13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并定期组织开展活动;二是在公司建立了科普活动室,活动室面积达46平方米,并配备了1台电脑和1台投影仪,方便职工上网学习科普知识;三是为科普活动室配备了1300多册科普图书、报刊、杂志等,配备了桌椅;四是在厂区建设了10米的科普画廊,并做到每两个月更换1次;五是举办各类培训讲座活动3次,培训人员600多人次。

二、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和效果

为了使科普示范单位建设项目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我公司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保障,认真抓好科普示范单位建设。在省、市、县科技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做好科普宣传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提高广大企业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明确项目建设的目标、对象和方式

科普示范单位建设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普进园区”活动为主线;以提高企业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经常开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科普活动;立足园区建设一所标准化的科普活动室,建设科普画廊,成立科普志愿者队伍。科普工作对象:立足于园区企业职工,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和农村居

民,采取集中培训、召开座谈会、开展科技活动周、发放科普资料、观看科普影音资料等形式,向企业职工和广大群众宣传科普知识。

(二)成立组织,切实加强对项目的领导

创建“科普示范单位”工作是我公司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的有利契机。因此公司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工作,及时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各部门经理为成员的创建小组,制订了《安徽省华洋橡胶有限公司关于创建“科普示范单位”的实施方案》。由研发中心具体负责科普教育工作的实施,保证科普教育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并取得实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公司环境对职工科学意识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公司从搞好科普宣传、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努力创造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一是布置厂区环境,突出科技主题,在各楼层及车间墙面张贴科学标语,增强职工崇尚科学、学习科学的意识;二是开辟科普画廊,向职工介绍科普知识;三是科普活动室,定期组织读书活动,观看科技光盘,请专家讲课,到车间、研发中心实地观摩;四是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组织科技竞赛,对成绩优异者给予重奖。公司在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也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充实和完善科普活动室、实验室、活动室等硬件配备,

为职工提供“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活动平台,做到了科普教育“环境化”。

(四)积极与科技部门互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公司积极与市、县科技部门沟通,联合开展各类科普活动。2011年,与县科技局合作,举办了2次专利申报工作进园区活动,收到了很好效果。自项目实施以来,共举办了3次科普知识讲座活动,极大地满足了职工对科学知识的求知心态。我们还与县科协、县安监局等单位联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另外,我们还利用节假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带领员工接近科学、拥抱科学生产,激发他们对科技,对科学生产与动手能力,这样既拓宽了员工们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科学生产的热情让员工树立创造未来科学生产的自信心。

(五)科普促进产学研,科技兴企保发展

科普活动的有序开展,使我们与高等院校结下了“姻缘”,促进了产学研活动。我公司多次邀请高校知名专家来我公司授课、讲座、还亲自到车间和研发中心指导工作。2011年,在科普活动的推动下,公司先后获得16项核心专利技术,1项市级科技成果。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918万元,实现利税400万元,增幅18%。目前,公司以对原有设备进行了自动化改造,产品配方也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生产成本稳中有降,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打开,订单不断

增大,预计2012年销售额将破亿,效益也将更加显现,科技为企业的发展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们在项目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离项目任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目标任务。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科普工作专业人员短缺,通常由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二是科普工作的群众基础还比较薄弱,企业员工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企业介入科普宣传的机制还没有形成,有些时候科普工作开展的范围和宣传力度不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公司将以实施此次项目为契机,加强与省、市、县科技部门的沟通,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宣传,营造浓厚的科普宣传氛围,从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定期邀请科普专家到公司开展学习讲座等活动,夯实企业的科技基础,继续把科普示范单位建设活动推向深入。

第三篇: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汇报

新乡市民政局

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汇报

市政府法制办: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高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在市法制办的指导下,我局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2010年,我局被纳入全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范围后,局党组高度重视,把创建活动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创活动情况纳入考核内容中,并多次召开专门专题会议听取和研究相关情况,加快完善制度建设、教育宣传、队伍培训等相关内容。根据领导分工,及时成立了以局长、局党委书记郜建军为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全程负责跟踪督导。局办公室及时印发了《新乡市民政局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实施方案》和《关于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活动责任分解的通知》,结合业务工作实际情况,将创建标准、责任进行了岗位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确保每个科室、每个局属单位、每个人,都有相关责任任务,形成领导、科室、单位、法制机构的合力推进,共同创建的良好局面。

二、认真组织实施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认真按照上级相关规定,推行和实施执法责任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每年对我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进行梳理规范,及时根据新的形势和新规定,对相关流程和内容进行充实完善。并相关行政管理项目法定职权及时分解到内设机构和执法岗位,以文件形式明确主管责任人、分管责任人、岗位责任人、执法程序、执法标准以及违法行为的追究措施。建立健全了相关配套制度,相继出台了《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和清理制度》、《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案卷评审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绩效考评制度》、《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责任目标考评制度》、《重大恶性案件报告制度》等文件,建立完善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责任制评议制度、内部考评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新乡市民政局行政执法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局考核对局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内部考评。通过检查,我局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做到了依法行政,行政执法工作程序规范、标准严格、公开透明。

三、加强行政执法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一)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

按照《新乡市民政局行政执法人员工作规范》的要求,我局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均为单位正式工作人

员,并经过执法培训具有《河南省行政执法证》,政治、业务素质较好,品行端正的人员。全年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没有出现执法人员无证上岗、无证执法现象。每年,利用执法人员换证时机,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培训。特别是今年9月份,我局邀请了省民政厅法制办监考,局领导亲自部署组织,全市民政系统包括局领导、局机关人员以及各县(市、区)民政局行政执法工作者共180人参加培训考试,取得了较好成绩,确保了民政系统行政执法证换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强了民政队伍的法律意识和理论知识。

(二)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 严格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4项行政许可、31项行政处罚、2项行政确认全年办理无违规违纪现象,无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情况。

定期疏理行政审批事项,及时将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行政审批事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民政局窗口办理,撤销不能给群众带来方便且不必要在窗口办理的项目,提高政府效能。加强公示,及时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须提供的申请材料在群众办理事项地点公开公示,确保群众不走冤枉路。历年来,我局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均按照法律规定和市提高效率的时限要求,事项及时办结率达100%,民政窗口连年被市行政服务中心评为“优质服务红旗窗口”。今年,我们又根据工作实际和“三定方案”的变化,适时增加了“退伍返乡军人资格认定”项目。经过数次调整,目前,我局共有行政管理项目62项,在窗口办理行政审批项目为

13项。

(三)规范行政处罚,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规范。 制定下发了行政执法案卷评审制度,规范案卷内容、样式、标准等做到一案一卷,内容真实、资料齐全、证据确凿,案卷、材料、通知等文书上严格由本人亲笔签名,禁止使用电脑打字签名或代人签名,进一步增强了文书的法律性、严肃性和可靠性。

严格依法办案,严格按照相应程序进行调查取证,规范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做到处罚决定前下发书面事先告知书,明确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拟处罚的种类、数额,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利等。

(四)认真贯彻《河南省民政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制度》。 2010年,省民政厅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和相关制度下发后,结合我局实际,及时按要求对文件进行了转发,并组织全部执法人员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各县(市)、区主管法制工作的负责人、部分执法人员,邀请司法局法学专家和河师大法学教授就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的实施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提高了民政执法队伍素质,确保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落到实处。

四、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和行政复议行政工作 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及时公布撤销失效文件;认真完成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有关规定,完善了我局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和清理制度,规范性文件合法率达到100%。

2010年全年无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处罚案1起,按照行政处

罚程序办理并备案。

五、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通过开展普法学习、普法宣传、全员培训、议会代训等多种有效的形式,组织全系统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与民政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请省厅领导及专家进行依法行政、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和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的实施等进行专题讲座,把普法教育活动的针对性、经常性、多样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进一步增强了学习效果。局机关还自筹资金,购买了《民政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案例研究》、《公务员法律读本》、民政业务法律法规选编及相关法律书籍下发给机关干部职工,并组织集中辅导进行学习,确保了学习质量,提高了民政队伍依法行政意识。

加大法制宣传工作力度。一是通过网络进行政务公开,定期在市政府民政局网站将各种政策、业务事项等公布,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二是为积极配合《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六周年宣传,制作宣传展板进行宣传;全年共组织开展了民政法制宣传周、抗震救灾知识宣传一条街活动、禁毒宣传、反邪教宣传等14次户外法律宣传活动,共出展板120余块,横幅40余条,对民政业务知识的普及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受到了市领导的赞誉。

按照法制信息报送要求,积极报送法制信息,宣传我局好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2010年以来,通过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创建,全市民政系

统的执法局面有了新的变化,执法工作人员的认识和能力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此,感谢法制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将继续扎实工作,抓好工作落实,争取早日成功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二〇一一年元月十九日 6

第四篇:创建基层党建示范单位情况汇报11

关于创建机关基层党建示范单位的情况汇报

自开展创建机关基层党建示范单位活动以来,民政局党支部积极落实区工委、机关党委的各项指示和部署,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创建工作新机制,提高创建工作认识,夯实创建工作基础,打造创建工作亮点,提升创建工作成效,营造了深厚的创建氛围,推动了支部创建活动不断深入,支部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现将我支部创建基层党建示范单位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提高创建认识,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支部始终将创建作为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和团结力的重要抓手,将创建作为提高党员能力素质的基础平台,将创建作为树立民政机关和干部良好形象的主要活动载体,将创建工作贯穿于支部工作的始终,始终围绕推动工作抓创建,确保了支部党员人人知创建、人人讲创建、人人抓创建,推动了创建基层党建示范单位活动在我支部深入全面开展。

(一)组织领导到位。为进一步充实支部工作力量,我支部于去年5月进行了支部换届选举,新增了一名支部委员,支部书记由分管党建、机关和办公室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同时根据创建

1 工作的需要,成立了创建区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单位工作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宋庆仁同志任组长,李建军局长任指导员,全体机关党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支部委员樊荣同志任主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安排部署到位。今年我支部先后召开了一次支委会和支部党员会议,两次会议专题研究了创建工作。一是认真总结了前两年创建的成绩,查找不足。二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三是结合支部实际制订了《民政局党支部创建基层党建示范单位的实施方案》,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具体工作任务等,为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责任落实到位。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一个单位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支部委员几个人闭门造车就能抓好,关键是动员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将创建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我支部结合实际建立了创建工作责任制,将创建的主要内容具体分解成班子建设、机关作风、宣传学习、业务工作、制度建设等五大块18项,形成书记抓全面,支部委员分工抓,科室分片抓,党员抓自身,环环相扣、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宣传引导到位。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为创建造势,营造氛围。一是及时贯彻宣讲区工委、机关党委关于创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先后17次宣讲学习。二是积极参加各项党建活动。组织参加学习心得征文比赛,机关党员共撰写心得13

2 篇,向上推荐了一篇。参加“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演讲比赛,支部委员李莉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全区决赛。组织参加管委会合唱队及支部所在系统的合唱队。三是办好党建宣传窗(栏),今年先后2次更新宣传栏内容,目前支部共有3个宣传栏,覆盖了党务知识、党史、工作要点、政务党务公开、学习心得等内容。

二、夯实创建基础,建立创建长效工作机制

支部从抓党建的基础工作着手,从细节抓起,通过建章建制,促使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方法经验化,工作流程制度化。通过一些基础性的长期开展的党建活动,让创建工作具体化,增强创建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号召力。我支部先后建立起支部学习制度、服务承诺制度、民主评议党员、联系群众等22项制度,并整理成册。通过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创建的针对性,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1、完善学习制度,建立学习型机关

学习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从学习的时间、内容、纪律、考核等方面对学习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2次,严格学习的考勤,学习内容包括党务知识、会议精神、领导讲话、专业知识等,学习笔记不少于10000字,每年至少抽查2次。今年我支部已组织集中学习6次,先后学习了全国两会、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胡锦涛关于加强创新和社会管理的讲话等精神,并由支部书记上了2次党课,支部党员每人都撰写

3 了2篇以上的学习心得,通过工作例会、支部党员会议传达学习区主要领导讲话11次,学习文件15个。通过强化学习,一是确保及时领会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工作要求,二是及时了解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大局,三是加强了交流推动了工作,形成了支部集中学,个人业余学,主动学、全面学、相互学的浓厚学习氛围。

2、加大承诺力度,推行优质高效服务

一是加大政务信息的公开力度。局机关工作人员姓名、职务、分管工作信息,局机关科室设置、科室职责,各办公室联系电话以及监督部门电话等7项信息全部在局政务公开栏上进行了详细公布,同时所有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因此民政服务对象来办事时找什么部门找谁一目了然。我支部是全区第一个信息公布这么具体详细的单位,大大方便了群众,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二是公布工作流程,实行公开承诺。结合《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规范权力运行》等有关要求,对34民政职能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编制了民政权力运行目录,对各项权力名称、执行依据、工作程序等5项内容进行了公开,特别是对涉及了民生的城乡低保、五保、优抚等重点工作的办结时间、服务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作出公开承诺。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同期信访量下降了37%,未发生一起赴省的集访群访事件。

三、打造创建亮点,增强创建活动的凝聚力

4 民政关系民生,核心在于为民,民政创建的亮点也就在于为民办实事。支部一方面是狠抓机关作风建设,树立务实为民的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同时深入基层大力开展民情走访活动,听取民声,知晓民情,从而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1、切实抓好机关作风建设

为切实推进支部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在工作中贴近群众,支部结合创先争优内容,按照创“五好班子”和争做“五个表率”优秀共产党员的要求,组织开展了以“转作风、作表率、树形象”为主题的机关优质服务活动,将作风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抓实抓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教育提高。让大家认识到作风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作风既是形式又是内容,作风就是效率,作风就是形象,良好的作风是融洽党群干群最好的办法。二是督促检查。完善请销假制度,严格考勤纪律,在考勤上做到“一卡一栏一本”,即上下班实行指纹打卡,外出一律在去向栏中登记,不定期抽查上考勤记录本。三是通报公示。考勤情况在每周一的例会上予以通报讲评,并在局政务公开栏中以正式文件张贴公示,今年有7人次受到局里通报批评。四是奖惩对现。对违反考勤纪律的一律实行包括通报批评、罚款、追究责任等在内的处分,考勤情况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推荐任用、奖金发放等事项挂钩。

2、深入基层走访融洽党群关系

5 在去年开展社会救助对象大走访的基础,支部组织开展了“下基层、访民情、送服务”活动,与民政对象结对子交朋友。掌握民政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听取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意见,了解群众对民政部门的诉求,消除误会,化解怨气,增进理解。今年支部党员共走访复退军人、五保户、特困家庭、老职工等各类民政对象890人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手册540份,排查不稳定隐患43个,化解集访苗头5次,处理群众诉求问题63个。特别是我们开展与参战退役人员交朋友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复退军人原定于6月10日到市委集访,要求就他们提出的四大问题作出答复。针对他们的诉求,我们认为不是政策没有落实、抚恤金发放不到位的问题,而是他们认为在感情上受到的关怀少了,在执行政策时的宣传少了,部分对象心中存有怨气。我们决定用半年的时间对所有参战退役人员进行走访,其中李建军局长下到三荷乡、西塘镇走访了李四尧、唐兵龙等5户家庭,问情况,听意见,解决困难,受到了复退军人的好评。6月10日,我区无一名复退军人参加到市委的集访活动。

3、切实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一是抓好日常救助。民政救助是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最基本的民生。支部党员干部扎实工作,确保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全区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1-5月,累计救助城市低保户8019户13784人,发放低

6 保金2247899元,其中2011年春节城市低保生活困难补贴432000元;累计救助农村低保户8754户9405人,发放低保金1019360元,其中2011年春节农村低保生活困难补贴313500元。城乡医疗救助85人243100元,临时救助 270人127000元。并结合走访民政对象活动对在册社会救助对象进行年审,目前已上户审核1385户,取消因生活改善、人员变动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125户179人。

二是做好节假日慰问。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先后发放慰问金(含物质)200多万元。其中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优抚对象一次生活补贴资金127万元;发放棉被220床,米100袋,油100壶;下拨冬令救助资金50万元。共计走访慰问各类困难家庭330户,其中城乡低保户69户,农村五保户41户,优抚对象52户,残疾家庭47户,其他特困家庭、低保边缘户121户。

三是搞好联点帮扶。支部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党员联系帮扶困难家庭活动,将支部党员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2-3人,由一名副局长(副科级干部)带队,联系一个村,帮扶2-3户贫困家庭。今年支部将三荷乡群贤村胡小适等10户列为帮扶对象,针对帮扶家庭情况,在生活上给予扶助,送去慰问金10000元,联系教育部门,为帮扶家庭子女上学减免学杂费2000多元,推荐2人参加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投入21000元扶助3户家庭进行了危房改造,通过向市慈善总会申请等途径为2户家庭解决

7 医疗费用5000多元。三年来,累计帮扶贫困家庭34户,解决生产生活资金近16万元,基本达到了“三无一有”的目标,即帮扶家庭生活有改善、子女无失学、居住无危房、无人员上访等。

四、提升创建成效,树立支部务实为民新形象

创建提升党建,党建推进工作。在支部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全区民政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1、争资立项实现新突破

截止6月15日,累计向上争取民政专项资金1530.974万元,同比增长57%,其中社会救助资金1013万元,优抚资金196万元,救灾资金58万元,社区建设资金100万元,其它资金163.974万元。1-5月份,累计向各乡镇、管理处下拨专项资金679万元,直接发放城乡低保金等423万元,同比增长45%,群众拿到手的各项补贴明显增长,生活状况有进一步改善。申报的福利院、救助站项目已通过省民政厅上报到国家民政部,项目计划投资金额增加到1500万元,预计该项目今年10月底前通过民政部核准,将成为我区民政事业最大的一个国家投资项目。

2、抗洪救灾夺取全面胜利

“6·10”特大暴雨让我局遭遇了建区以来最严重的洪水灾害,全区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灾害发生后,民政局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核灾上报灾情,及时组织转移安置,及时开展赈灾救助。支部党员都主动加班加点,克服个人困难,奋战在抗洪救

8 灾的第一线,确保了灾民有饭吃、有洁净水喝、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医疗保障,全区未因灾伤亡一人,夺取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救灾期间,累计报送灾情资料29份,报送信息资料15次,省厅协调2次,下到西塘镇茨木村、康王乡乌江村等37个村(居委会)核查灾情135处,协助处置险情23起,转移群众127人,累计调拨帐篷50顶、棉被300床,发放大米4500斤,食用油200件。为支援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积极响应区工委、管委会的倡议,6月21日在市政协礼堂举行了抗洪救灾募捐仪式,之前我局已上门向区内企业送达倡议书173份。目前已募集善款199450元。支部党员的优秀表现让全局救灾工作更加高效给力,得到了区领导和省厅市局的高度肯定。

3、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

涉军群体是目前维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支部在全面走访的基础上,重点抓了优抚安置政策的落实。今年已发放优待抚恤金846422元,为28名退伍士兵待安置生活补助费43680元,为18名城镇入务兵发放家属优待金57600元,为15名重点优抚对象报销医疗费用97800元,慰问56户困难退伍军人家庭,送去慰问金30000元。通过完善优抚医疗、住房援建、生活解困等措施,全区优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完成了2009年以来的29名城镇退伍士兵的安置任务,全部安置在区里公益岗位,人头经 9 费按26000元一年包干。光荣院已完成投资34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今年十月份将投入使用。

4、村委会换届选举平稳完成

今年是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因为竞争激烈,选情更为复杂,矛盾纠纷较往年更多。自4月份来,支部分成3个指导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局领导带领2名党员下乡难点村、问题村进行具体指导,采取下到农户家中,逐家逐户逐人谈话通气做工作等方式,先后处理了康王乡新和村、金凤桥管理处分水垅村等村群众来信来访23起190余人次。目前已有43个村完成了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135人。总体来看,此次换届选举较平稳,选举风气较正,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集访、宗族械斗等恶性事件。全部选举工作将在6月30日前完成。

5、残联工作稳步推进

全面启动2010年度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对39家企业进行了年审,年审应缴金额249122元,清理往年未缴残保金78333元。积极组织了2011年就业援助月活动,一百多名残疾人参加了就业招聘会,落实残疾人就业岗位7个。

回顾前期的创建工作,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提高和改进。今后,我们将围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党建水平,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10 忠诚履职,为开发区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创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汇报材料

**市质监局在被确定为创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后,以“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和谐化”建设为抓手,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为切入点,以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行ISO9001管理和执法监督“网格化”,全面规范行政行为,积极探索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法治观念全面增强,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执法形象大幅提升,部门作为更加突出。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湖北省文明单位”、“**市文明系统”,被市委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2009年被市政府评为“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三差”评选中再次被评为“十佳单位”。下面我就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以系统化思想统筹创建工作。

我们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稳步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局在被确定为创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后,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县市区局长和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大力营造创建氛围;先后召开4次全市系统法制工作会议,部署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迅速印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创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工作方案》和《检查验收评分细则》,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和要求;在创建过程中,注重检查督办和经验推广,市局每月召开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依法行政专题会议,研究、协调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加强监督力量。及时调整和充实法制机构工作力量,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强化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上的参谋和顾问作用。选派3名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法律专业人员充实到市局监督科,划拨专用经费,添置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等办公设施,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监督科充分发挥统筹、指导和协调职能,按照省局和市法制办的要求及时总结和报告创建实施情况,积极争取省、市法制部门和省局的支持,认真落实省、市法制部门和省局的各项安排部署,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促进了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健全法律学习制度,制定法律进机关和争创学法用法先进集体、模范公务员活动方案,认真落实法制教育计划,保证工作人员法规学习不少于3次,不断夯实依法行政的思想基础。一是领导成员带头学,局党组坚持每季度集中学习法律知识一次、议事决策前学习相关法规规定,率先做到依法行政;二是联系业务重点学,去年以来市局共组织5次法律知识和执法业务培训,组织2次执法人员法律知识考试并通报了考试成绩;三是取长补短外出学,适时组织执法人员外出学习取经,去年以来全市系统共组织246人次外出取经,选派116人次参加各类执法培训,积极寻求执法领域和手段创新;四是对照案卷评查学,执法机构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案卷评查“回头看”活动,组织办案人员对办结案卷进行整理归档,对照案审发现的问题,反思根源、落实改进、实现提高;五是结合需要集中学,每年春节期间都要组织为期10天左右的集训,学习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年初组织了7天“树三观、促三学”大讨论,去年邀请专家作了食品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行政处罚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专题讲座,邀请市政府法制办、市委党校、市检察院、**师院的领导、专家、教授,为工作人员讲授预防职务犯罪、依法行政、行政礼仪等知识;六是加强薄弱指导学,针对执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监督科在市局和县市局分别举办了5次法制培训班,以案说法,学以致用。通过持之以恒地普法教育,显著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

四是加强绩效考核。迅速组建绩效考核办公室,统一创建目标和工作目标,把依法行政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实行严格考核和奖惩,把是否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与行风评议、个人绩效结合起来,把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联系起来,突出依法实施处理处罚、依法处理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工作纪律、案卷评查和责任追究,合理设置权重,量化绩效指标,逐步完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目标考核办法,全面实行 “五定”(即定人、定岗、定职、定责、定工作标准)的责任强化措施,将绩效考核与个人政治、经济待遇挂钩,加大行政问责力度,确保权责一致、失责必究。

二、以信息化手段深化创建措施。

我们始终把创建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思路,深化创建措施。

一是管理思路标准化。按照“以管理标准化促进行为规范化”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全市系统大力倡导和推行标准化管理,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质监系统工作行为规范的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市局机关率先实行ISO9001管理并通过首次审查,开全省系统行政管理方式创新之先河,全市系统已有4个单位运作、4个单位申请认证ISO9001标准,严格做到常态运行、定期内审、持续改进,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效率大幅度提升。

二是管理手段网格化。市局投入大笔经费研发了质监综合监管平台,“一网打尽”行政许可、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检测检验、安全监察、行风建设等信息,强化信息交换、内部协调、风险预警和网上办理等功能,基本实现操作系统化、管理网格化、办公无纸化。通过加快完善管理和执法数据库,依法固定行政管理和执法的步骤与程序,把质监工作的法规要求“格式化”,在加强行政行为自律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行政行为的他律(软件)措施,加大实施行政行为的约束力,提升行政管理的有效性。

三是管理方式动态化。改变传统监管模式,把监管单元(对象)和法规要求结合起来,开发了综合业务监管系统,成功应用于产品质量、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等行政管理,效果非常明确。我们通过使用、检验和许可等途径,及时交换和刷新产品、食品企业和特种设备用户分布、类别、数量等监管要素信息,建立起辖区内比较完整的管理基础数据库,利用网络平台适时掌握监管单元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依法实施监管措施,增强了质监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促进了动态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了管理手段的革命性突破。

四是管理进程公开化。全面升级市局门户网站和12365投诉举报系统,推广应用质监工作综合管理平台,加强网络维护力量,开辟政务信息公开板块,明示公开内容目录、机构职责权限和办事程序指南,不断扩大网上业务办理范围,及时受理网上、电话投诉举报,迅速发布政务信息、质监公告和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要执法项目、重要许可事项、重点产品检测结果,着力提升政务公开的信息化水平。

三、以规范化运作完善长效机制。

我们始终把机制创新作为创建工作的动力,突出行为规范,加快建立依法行政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决策机制。局党组十分注重行为规范,逐步形成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在法定权限内作出、经合法性审查并严格实行事前听证、专家论证、公开公示、责任追究的决策机制,做到了依法决策、集体决定;不断完善决策过程的监督保障体系,增强监督措施的可操作性,保征决策合法、有效。先后出台了《重大决策听取社会意见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和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监督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在乳品检测等五大省级检测中心建设过程中,局党组始终按照依法决策的机制运作,反复进行可行性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科学决策,民主决定,保证了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二是完善应急机制。认真落实省局和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的规定和要求,结合质监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了部门应急预案,突出节日打假应急反应、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的技术性、可行性,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形成了比较完整、可靠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法律手段、技术措施能够及时、有效地投入。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及时出台规范性文件制订、审查和备案制度,明确制修订权限、程序以及时效、范围、措施等要求,按照立项、调研、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定的程序和以“规”字系列文件发布的规定制订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市法制办《关于建立全市政府法制工作备案管理机制的意见》,对我局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执法主体、执法案件、案件复议、法律事务和法制宣传等情况定期向市法制办报告和备案,杜绝了违法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及其它增加公民、法人和组织义务的情况发生。去年以来,我们加大清理内部规章制度的力度,对以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并上报了结果,列出了制修订目录,结合执法管理需要,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意见》、《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审查备案制度》、《行政强制措施程序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审理与法制监督工作的通知》等制度并汇编成册,进一步完善了规范性文件管理体系;明确界定执法权限。我们把梳理现行法规、明确执法主体和职权、审定执法依据、理顺执法关系、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准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按照总局和省局有关综合执法的规定,依法界定执法职责,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管理和执法职权明确到具体的行政岗位并通过市局网站向社会公布,做到权限明确、履责充分,杜绝了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着力提升案件质量。去年以来我们连续组织3次案卷评查和优秀案卷评比活动,抽查全市系统93份案卷,评出优秀案卷9份,通报了案卷不合格单位及其承办人员,以评促学,调动了执法人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半年和年终对执法人员分别进行了评议考核,把考核结果直接关联到个人奖惩、评优和晋级,强化了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以考促变,加大了执法责任的落实力度。

四是完善监督机制。深化内部监督,成立优化经济环境办公室,实行24小时政务值守,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接受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法制月报、季度依法行政例会制度,及时掌握系统执法工作动态和总结推广执法经验,分析依法行政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增强法制监督的针对性;加强普法教育和岗前培训,严格把关执法人员素质,力求文明执法、和谐执法;改进案审方式,通过视频审案、案例研讨等形式,把案审会变成研讨会、学习会,边审案、边分析、边说理,让执法人员旁听学习,对审理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采取集中剖析、跟踪督办、案例研讨等方式认真加以解决,案件整体质量逐步提升;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审理和法制监督的通知》等文件,从证据、程序、后处理和自由裁量权使用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明确和量化,加强了监管薄弱环节;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程序,在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监督科定期检查督办,强化了行政许可及其后续监管;在坚持首问负责制、主审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三级审核制的同时,严格实行案件查、审、决分离,加强对涉案物品处理、案件调查取证、强制措施采取、案件审理与送达以及结案归档等环节执行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加强执法过程监督。强化外部监督,在《中国质量报》、《湖北日报》、《**日报》、《**电视台》开辟专版专栏,广泛宣传质监法规和职责;重要工作和重大行动及时向省局、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请示汇报;定期走访市人大法、法制办、检察院、中级法院等部门,主动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积极开展“大回访、广纳谏”活动,去年12月我们分三批请进企业家、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采纳建议、问过于民,扩大外部监督范围;局长秦建英同志亲自走进**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节目,现场对话听众,倾听呼声,解决诉求;常年聘请12名依法行政监督员,随时征求意见,恳请他们对质监工作给予全方位、多层面监督。

四、以和谐化方式推进依法行政。

我们始终把创建与打造法治质监统一起来,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着力点。

一是改变执法方式。在巩固黄州城区执法一体化的基础上,统一归口稽查机构集中行使处罚权,合理划分市、县两级执法权限,定期对“综合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尽量减少执法层次和执法扰民,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密切执法监督机构与政府法制部门的联系,加强与工商、消防、农业、教育、交通等部门的协调,上下联动,内外配合,积极开展联查联办,执法效能逐步凸现;大力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在实行说理式执法文书的基础上,倡导“和谐执法、文明办案”和“起点公开、基点公平、终点公正”的执法理念,做到执法全程说理,办案“三个说清”(即说清行政相对人的违法事实和社会危害性,说清处罚依据,说清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救济途径和方法),做到以理服人,不以法压人,以能服人,不以权欺人,以德服人,不以罚唬人,争取了相对人的理解。

二是改善工作作风。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严守“六条禁令”,首创“行风跟踪监督卡”制度,加强对“行风跟踪监督卡”反馈信息的统计、分析,及时纠正执法和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行为规范的约束力。上半年全市系统共发出“行风跟踪监督卡”10712张,满意率达到99%,在实现行政行为适时、有效监督的同时,有力维护了**经济发展环境,市委书记刘善桥同志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市执法部门予以推广;坚持定期回访行政相对人制度,执法机构通过电话或上门回访等方式广泛开展民意调查,虚心接受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去年以来共回访行政处罚案件556件次,回访率达到21.3%;严格复议、听证制度,积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去年以来,我们及时受理了3起复议案件和5起听证案件,都在法定期限内组织审议和听证,实现案件无诉讼,赢得了相对人的信任,提升了部门公信力。

三是改进服务措施。兑现“六个一”承诺,认真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全面推行检验“一体化”、服务“一站式”的工作方式,发挥质监部门的技术优势,为招商引资企业排忧解难,为重点建设工程保驾护航,大力推进质量兴市战略,积极开展“节能计量进企业”等“五进”活动,上门培训食品监管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潜心夯实企业质量安全基础;扎实开展执法服务,真诚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家电暨农资下乡质量行”为契机,全面启动以下乡产品为主的七大类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和“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农资打假活动,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受理投诉,普法维权。“质量行”以来,全市系统出动检查人员2860人次,开展农资检查1098次,进乡村556个,抽样347个,查办农资质量违法案件89起,查获假冒伪劣化肥货值45.6万元,受理农民投诉举报42起,组织宣传活动45次,发放宣传资料12070份,服务措施和效果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同。

依法行政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只是依法行政工作的起点,我们不能有任何思想上的松懈,务必深化对依法行政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解决好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始终注重队伍建设,潜心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强化依法行政意识,着力夯实依法行政的思想基础;始终注重行为规范,不断加大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发挥法规、制度对行政行为的约束作用,充分体现依法行政的法治精神;始终注重环境改善,妥善解决经费不足与规范行为之间的现实矛盾,着力优化依法行政的前提条件。

总之,我们将在省、市法制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认真研究检查验收意见,再上认识、再加措施,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全面实现依法行政工作目标,力争早日把**质监系统建成人民满意、社会需要的政府职能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书法绘画比赛活动方案下一篇:首发审核财务知识问答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