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修辞练习题

2022-06-26

第一篇:第六章修辞练习题

《现代汉语》第六章_修辞_练习(有答案)

第 六 章

修 辞

一、填空

1、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 、 、 、 四种,如“月亮像玉盘”,其中的“玉盘”是 ,“月亮”是 。

1、本体 喻体 比喻词 相似点 喻体 本体

2、比喻的基本类型有 、 、 三种,如“党是阳光”是 。

2、明喻 暗喻 借喻 暗喻

3、夸张分为 、 、 三类,如“巴掌大一块地,他也种上了粮食”是 夸张,“看到青青的秧苗,他就嗅到了面包的香味”是 夸张。

3、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 超前夸张 缩小夸张 超前夸张

4、对偶从结构角度分为 、 两类,从语义角度分为 、 、 三类,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 。

4、严对 宽对 正对 反对 串对 严对 反对 严对 串对

5、修辞格的配合有 、 、 三种方式,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 ,“那数不清的灯火就象千万颗星星飞上了天去”是 。

5、连续(连用) 包孕(套用) 复合(兼用) 包孕(套用) 复合(兼用)

6、“ 。

6、暗喻

7、“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

7、以作者代作品

二、单项选择

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 ) A、借喻 B、回环 C、比拟 D、借代

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 ) 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 )

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 )

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 。 A、仿词 B、夸张 C、双关 D、反语

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D、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7、“门前是一条河。”后面接下去最顺畅的一组句子是________。

A、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着弥勒佛。 B、山门里有一个穿堂。弥勒佛供在迎面。三面都裁着高大的柳树。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C、打谷场很大,就在河边。高大的柳树栽在三面。穿堂对着山门。迎面供着弥勒佛。

D、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面供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三、判断正误

1、夸张可以通过其他修辞格来实现。( √

)

2、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喻。( × )

3、“他一直是魂思梦想着打飞机,眼前飞过一只雁,一只麻雀,一只蝴蝶,一只蜻蜓,他都要拿枪瞄瞄。”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兼反复的修辞手法。( ×

)

4、修辞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选择华丽的词藻,准确地表达思想情感。( ×

)

5、一首《早梅》诗中又两个句子:“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树开”,有人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改诗比原诗更加生动准确。( √ )

6、“她是父亲唯一的独养女儿”这个句子从修辞角度看不正确。(√ )

7、句子成份易序的主要目的是要突出新信息。( √ )

8、散句一般都是短句,整句一般都是长句。( × )

9、两个不同的事物能构成比喻关键在于二者有相似点。( √ )

10、借喻就是借代,只是命名角度不同罢了。( × )

11、民谚“决策拍脑袋,行动拍胸脯,出了问题拍屁股”。其中“拍屁股”是比喻。( × )

12、古诗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中的“衣带渐宽”是借代。( 、√ )

13、“张大伯家的南瓜有地球那么大”。这句话中用了夸张辞格。( × )

14、“那座山上有数不清的杜鹃”,有两种意义,是双关。( ×

)

15、“雪莲花装点了北国,茶花染红了南疆”是对偶。( × )

16、“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句话辞格综合运用方式是套用。( ×

)

二、单项选择

1、B

2、B

3、A

4、B

5、A

6、C

7、A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四、综合分析

1、按要求变换句式。

(

(3)谁不知道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呢? (

四、综合分析

1、按要求变换句式。

(1)没有人会不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运转的呢。(改成肯定句)(1)谁都承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2)天上一弯月,地上灯万盏。(改成整句)2)天上一弯月,地上万盏灯。 (3)人人知道,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改成否定句) (4)虚心使人进步,而骄傲呢,则会使人落后。(改成整句)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指出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格。

(1)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象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

两个比喻前后连用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比拟连用)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对偶套比喻

(4)这种感情象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比喻兼排比 (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回环兼拟人、排比套比喻

(6)这就是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在究竟比乾隆时候光明:三明主义。 排比、谐音双关、仿词、反语、借代 (7)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染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对偶、引用、对偶套比喻、排比套反复兼双关和借喻、拟人

(8)足以纪念鲁迅的,是鲁迅自己的文章,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对于仇敌的认识与战斗。 排比兼反复

(9)在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土里的竹根。(9)回环、顶真、层递

(10)风失去了雨前的野性,轻轻地抚摸着草根;水珠在草尖上闪光,象粒粒珍珠在闪耀;朵朵野花开得那么娇丽,红的似火,黄的似金„„( ) (10)朝日不如残阳,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点儿萤火,一闪一闪的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10)拟人、比喻、对偶套比喻

(12)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又是多么高尚啊!(12)拈连、通感、对比兼比拟

(13)于今,汉匈一家,情同兄弟,兄弟之间,不就要长命相知,天长地久吗?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13)顶真、比喻、反问、回环

(14)他品味着香醇的酒味,品味着众人的甜蜜的笑声,品味着新的生活。( )

(15)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

(16)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 ) (17)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 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岳,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18)何等动人的篇章!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雪岭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

(19)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3、指出下列两组中两个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归纳出它们的区别。 (1)①正是这些剥削阶级留下的臭垃圾阻塞着我们的去路„„

②一间阴暗的小屋子里,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一东一西。东边一个是马褂,西边一个是西装。

3、指出下列两组中两个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归纳出它们的区别。 (1)比较这两个例句我们就可以发现①是借喻②是借代。区别:

A、构成的基础不同。构成借喻的基础是相似点,即要求喻体跟本体有某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跟本体有某种联系,如借体是本体的局部、形象上的特征、穿着、商标、产地、作者等。例②就是以穿着来代表人,“马褂”代表穿马褂的人,“西装”代表穿西装的人。

B、借喻着重在“喻”,用喻体来打比方;借代着重在“代”,干脆用借体称代本体。 C、借喻往往可以改变成明喻或暗喻,借代却不能换作明喻或暗喻。

(2)①大门朝东,对着大车路。大车路前面是一片沙滩,沙滩的尽头,横着一条小河。小河的那边又是沙滩„„

②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

(2)第一个句子使用了顶真,第二个句子使用了回环。它们的区别表现在:

A、回环一般由两项构成,形式为A—B,B—A;顶真大多不只两项,形式为A—B,B—C。

B、构成回环的两项只是语序不同,词语相同或基本相同;顶真所关涉的几项是前项之尾和后项之首的词语相同。

4、指出下列句子中修辞不当之处。 (1)此处禁止小便,违者罚款。

(2)若同时抽中不同级别的奖项,只以最高级别兑奖,不准兼中兼得。

(3)我们不禁要问:难道陶忠琦同志和唐兰同志是死后方始具备了工程师和共产党员的条件吗?为什么非要在死后追认,而不承认于生前呢?

4、指出下列句子中修辞不当之处。 (1)“违者罚款”中“违”的是什么,要罚多少款,都令人不解;另外,说这句话的人是否有话语权也是值得怀疑的。 (2)“不准兼中兼得”中,“不准兼得”是组织者可以控制的,而“兼中”就不是组织者所能控制的了。再说,“不准”这个词很不礼貌,改成“不能”较好。 (3)“而不承认于生前”与“在死后追认”,在音节、句式结构上不对称,应改为“而不在生前认可和接纳呢?”。

5、指出下文修辞上的问题。

(1)慈悲而残忍的金苍蝇,展馥郁的安琪儿的黄翅,晻,颉利,弥缚缔弥缔。(译法国波特莱尔的名诗《死尸》中的句子)

(2)一早醒来,抬头往窗外一望,是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天空像一块刚被洗刷过的白板一样地清洁,万里无云。 (3)这帮人,斗地主,分田地,当兵打仗„„全是硬汉子。即使是从山崖上跳下来折断了手脚,也不会哼一声。

修辞·参考答案

2、指出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格。 (1)(2)(3)(4)(5)(6)(7)(8) (11)排比、顶真、反复、比喻 (14)排比、拈连、通感 (15)比拟套比喻

(16)明喻、夸张兼对偶

(17)排比套比喻连用 (18)比喻连用

(19)排比套比喻、反复

5、指出下文修辞上的问题

(1)在法国人眼中,因为苍蝇在叮食物时,大胆得不顾性命,从而把它比作勇敢、善战、坚强者;然而在中国人的心里,苍蝇却代表者着肮脏和丑恶。译者没有考虑修辞的民族性特点,这样的译法是不可取的。

(2)在天空晴朗无云这点上,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性。但仅说明这一点不说明天空“碧蓝色”这一重要信息是不够的,。此外用“白板”作喻体,没有准确描绘出天空的真实色彩,而且喻体缺少美感。

(3)夸张失当。从山崖上跳下来,是说一种很严重的后果,应该是在跳之前没有任何畏惧。跳下来,很可能就是一个死,自然是不会哼一声了。

第二篇: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 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进攻,中国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 )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A、第二十九军 B、第十九路军 C、第二十六路军 D、第二十五军

2、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 ) A、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B、东北抗日联军 C、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D、保卫中国同盟

3、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 ),呼吁一致抗日。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D、《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4、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 )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

A、《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国同胞书》 C、《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 D、《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5、日军在( )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被迫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治华”和“以战养战”的策略。

A、1937年10月 B、1938年6月 C、1938年10月 D、1939年1月

6、1940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将军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A、张自忠 B、张治中 C、张灵甫 D、张发奎

7、在战略相持阶段,( )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A、运动战 B、阵地战 C、地雷战 D、敌后游击战争

8、1938年9月至1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这次全会上,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 )这个命题。 A、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抗日战争时期的顽固势力是( )

A、城市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地方实力派 D、国民党亲英美派

10、1941年5月,毛泽东做了( )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

A、《反对党八股》 B、《整顿党的作风》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

11、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中共领导人是( )

A、王明 B、陈独秀 C、王稼祥 D、周恩来

12、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 )

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七大

13、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战役是( )

A、忻口战役 B、淞沪战役 C、豫湘桂战役 D、枣宜会战

14、1944年9月,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中共代表是 ( )

A、周恩来 B、郭沫若 C、王明 D、林伯渠

15、( )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A、1945年8月14日 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9月1日 D、1945年9月2日

16、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B、它使中国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D、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7、“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 ) 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8、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是在( )

A、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时 B、“何梅协定”签订后 C、瓦窑堡会议期间 D、西安事变发生后

19、“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共同点是( )

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背景是面临民族危机 ③以青年学生为先锋 ④始于北京后扩大到全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皆有各阶层广泛参加

21、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 )

A、广州——武汉——南京——重庆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 C、广州——武汉——重庆——南京D、广州——南京——重庆——南京

22、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

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本占领区都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 D、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23、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

A、晋绥根据地 B、冀鲁豫根据地 C、苏南根据地 D、晋察冀根据地

2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人民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凇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25、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其对华经济掠夺的总方针是( )

A、对矿业、钢铁工业等部门实行“统制”B、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 C、控制中国的交通命脉 D、将沦陷区经济变为日本的经济附庸

26、下列关于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 ②英美支持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 ③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27、下列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在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B、实行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8、下列文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是( )

A、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 B、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 C、中共“八七”会议的决议 D、中共遵义会议的决议

29、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

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实行“三三制原则” C、开展整风运动 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30、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

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历史

二、多项选择题:

1、侵华日本的严重暴行有( )

A、大屠杀 B、掠夺中国的资源 C、迫害劳工 D、在中国进行细菌战 E、推行奴化教育

2、抗日战争时期防御阶段正面战场国民党组织的会战有(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桂南战役 E、武汉会战

3、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为主要作战对象,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士,表现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为国捐躯的有( ) A、佟麟阁 B、赵登禹 C、谢晋元 D、李宗仁 E、张治中

4、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

A、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 B、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C、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D、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5、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实行的对华政策是( )

A、速战速决 B、以战养战

C、以华制华 D、重点进攻解放区战场 E、加强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

6、毛泽东科学预测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包括( )三个阶段。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进攻 D、战略撤退 E、战略反攻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反对投降势力 E、联合所有势力

8、毛泽东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著作是(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改造我们的学习》 E、《论持久战》

9、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及其人民的支持和援助,它们有( )

A、苏联 B、美国 C、英国 D、加拿大 E、法国

10、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有( )

A、民族团结是力量的源泉 B、民族精神是奋进的动力 C、综合国力是自立的保证 D、反对侵略是生存的权利 E、共产党领导是美好未来的前提

三、判断改错题:

1、华北事变以后,国民党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此共产党必须坚持“工农共和国”的口号。

2、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

3、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实行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

4、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是民主革命的重要时期,因此抗战时期也必须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5、抗战爆发后,英美政府采取了坚决支援中国抗战的立场。

四、简答题

1、简述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2、简述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及其溃退的原因。

3、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5、抗日战争中形成了哪两个战场?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5、日本在中国占领区是如何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BABACADBDC ;11-20 ABCDDCCBDA; 21-30 ADDDDACBB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E

3、ABC

4、 ABCD

5、BCD

6、ABE

7、ABC

8、ABC

9、ABCE

10、 ABCE

三、判断改错题:

1、答:此观点错误 华北事变以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的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这时党提出了“联蒋抗日”的口号,后来,党又适时地提出“逼蒋抗日”的口号,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主张和平解决,使事变得到妥善解决,十年内站基本结束,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

2、答:此观点正确。

3、答:此观点正确。

4、答:此观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联合和团结最广大的人民,应该停止地主土地的政策,而是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便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得到实惠,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有利于保障根据地的社会稳定。

5、答:此观点错误 抗战爆发,美国对日本一度奉行绥靖政策。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美国采取两方面政策,一方面向中国提供援助,另一方面又向日本大量出口战略物资。

五、简答题

1、简述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事变的发生: 1936年12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前来督剿红军的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意义: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2、简述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及其溃退的原因。

作用: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但是,这些抵抗没有达到维护领土的目的,国民党正面战场溃败、中国迅速丢失大面积国土。原因:(1)中日国力和军力对比的悬殊。(2)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将希望单纯地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3)国民政府在战略指导方针的失误。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3、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1)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2) 对抗战在全局上逐渐趋向消极,保存实力;同时又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制造了反共“磨擦”事件。(3) 对外蒋介石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4、抗日战争中形成了哪两个战场?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1) 中国抗日战争形成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2) 两个战场是战略上的相互配合的关系。

5、日本在中国占领区是如何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的?

(1)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自1895年开始,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日本驻台湾总督掌握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权。(2)对东北的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的殖民统治。1932年3月建立的伪“满洲国”听命于关东军司令部,次长都由日本人担任。 (3)扶植汪伪政权1938年12月,中国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日本的操纵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上述地区实质上成为是日本的独占殖民地。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答: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死战争,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夺中国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到了惨重破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

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答: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答: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三篇:第六章 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习题与答案

一、多项单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

A.生产力水平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

D.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

)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

6、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保持社会稳定 C.保证社会公平

D.坚持依法治国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是(

) A.人才

B.科技

C.教育

D.管理

8、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实施的对外开放战略是,坚持(

)

A.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结合

B.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相结合 C.国内技术和国外技术相结合

D.“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9、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

)

A.实现“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实现“四个现代化”

D.实现共产主义

10、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下列选项不是原因的是 (

) A.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独立的社会形态

B.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C.在这个阶段需要对资本主义进行补课

D.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D.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E.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

)

A.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B.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 C.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精神财富

D.夺取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武器 E.我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

3、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农业问题

B.农村问题

C.就业问题

D.城市问题

E.农民问题

4、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坚持(

)

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B.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 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E.基本纲领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

) 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B.商品经济不发达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

E.消灭剥削、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权分化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 (

)

A.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道路

C.人民民主专政

D.共产党的领导 E.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是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E.坚持改革开放

8、党的基本路线是 (

)

A.党在一定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

B.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C.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

D.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E.基本纲领的展开

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

)

A.物质文明

B.政治文明

C.精神文明

D.实现现代化

E.生态文明

10、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

)

A.低水平

B.高水平

C.不全面

D.全面

E.发展不平衡

三、辨析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切进入社会主义必经的起始阶段

2、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3、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区域.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四、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2、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是什么?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3、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CDACB BCDBC

二、多项选择题

ACD ABD ABE ABCD ABCDE BCDE ACE ABCD ABCE ACE

三、辨析题

1、(1)此观点错误。(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1)此命题正确。(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为科技进步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也将对科技进步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也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人才,把人才战略提到强国战略的重要地位。

3、(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3)在这些矛盾中,居支配地位、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它各种社会矛盾,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是由社会生产落后造成的。

四、简答题

1、(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总

判断。(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的总认识和总判断。(3)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 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初级阶段,而非他国的初级阶段。

2、(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一个是立国之本,一个是强国之路,它们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之中。(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都要把握好这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坚持反对僵化和自由化这两种错误倾向。(4)自觉地、完整地坚持两个基本点,牢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成果。(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心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工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实现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五、论述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它包含了以下内容: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

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2) 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第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3、(1)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4)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第四篇:第六章无形资产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形资产的是(

)。

A.土地使用权

B.专利技术

C.高速公路收费权

D.企业自创的商誉

2.无形资产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 )。 A.摊余价值

B.账面价值

C.可收回金额

D.成本

3.由投资者投资转入的无形资产,应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假定该价值是公允的),借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其差额计入下列科目的是(

)。

A.资本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

B.营业外收入

C.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D.最低租赁付款额

4.企业购入或支付土地出让金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已经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的,通常通过(

)科目核算。

A.固定资产

B.在建工程

C.无形资产

D.长期待摊费用

5.伊诺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6月1日,以78万元的价格转让一项无形资产给A公司,同时发生相关税费4万元。该无形资产系伊诺公司于2007年7月1日购入并投入使用,入账价值为2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为8年。该无形资产按直线法摊销。转让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为( )万元。

A.46

B.38

C.49.3

3D.78.5

6.L公司于2008年1月30日购入一项专利权,用银行存款支付价款360万元。该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法律规定有效年限为9年。2009年12月31日,由于与该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因素发生不利变化,致使其发生减值,L公司估计可收回金额为175万元。假定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进行摊销。则至2010年底,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为(

)万元。 A.120

B.130

C.105

D.135

7.企业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形成的租金收入,计入(

)。 A.营业外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C.冲减营业外支出

D.主营业务收入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按期(月)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借方科目有可能为(

)。 A.管理费用

B.其他业务成本 C.销售费用

D.制造费用

2.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

)。

A.购买价款

B.进口关税

C.其他相关税费

D.可直接归属于使该项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3.下列有关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应于每个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B.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C.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

D.购入但尚未投入使用的、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不应进行摊销

4.对于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在开发阶段,满足下列(

)条件时,可将有关支出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A.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B.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C.有足够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支持

D.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5、下列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自用的土地使用权一般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B.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均应进行减值测试

C.无形资产均应确定预计使用年限并分期摊销

D.用于建造厂房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应计入所建厂房的建造成本

三、判断题

1.无形资产的成本只能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

2.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无论是否满足资本化条件,均应先在“研发支出”科目中归集。(

)

3.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在研究阶段发生的有关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资本化。(

)

4.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的,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

5.工业企业为建造生产车间而购入的土地使用权,应先通过工程物资核算。 (

)

6.出售无形资产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应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而出租无形资产属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出租取得的收入通过营业外收支核算。(

) 7.企业的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由于其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且其不具有实物形态,因而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 )

8.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使用该项资产,均应自其可供使用时开始摊销至终止确认时停止摊销。( )

9.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应当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中。(

)

10.企业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发生的相关费用,应该确认为其他业务成本。(

)

四、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1.北方公司正在研究和开发一项新工艺,2009年1至7月发生的各项研究、调查、试验等费用120万元,2009年10月至12月发生材料人工等各项支出70万元,在2009年9月末,该公司已证实该项新工艺能够研发成功,并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标准。2010年1至6月又发生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场地设备等租金和注册费等支出210万元。2010年6月末该项新工艺完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要求做出相关的会计处理。(答案以万元为单位)

2. L电子有限公司2006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280万元购入一项商标权。该项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2009年末预计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1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另外,该公司2007年1月内部研发成功并可供使用非专利技术的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10万元,且一直(截至2009年末)无法可靠预见这一非专利技术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2009年末预计其可收回金额为170万元,预计该非专利技术可以继续使用4年,该企业按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计算2009年末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2010年的摊销金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3.S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至2010年无形资产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07年12月3日,以银行存款36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不考虑相关税费)。该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其他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该无形资产。

(2)2009年12月31日对该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对该项无形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45万元。减值测试后该资产的使用年限不变。

(3)2010年4月1日,S公司将该无形资产对外出售,取得价款275万元并收存银行(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

(1)编制购入该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07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及编制会计分录; (3)计算2008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4)编制该无形资产2009年年底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5)计算该无形资产出售形成的净损益; (6)编制该无形资产出售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4.甲公司有关无形资产的业务如下:

(1)甲公司2008年初开始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无形资产,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人工工资900万元,以及其他费用700万元,共计1 6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 200万元;2008年10月无形资产获得成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甲公司根据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判断,无法可靠预计这一非专利技术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

(3)2008年12月31日,经减值测试,预计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 000万元。

(4)2009年末,经减值测试,预计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800万元。同时有证据表明其使用寿命是有限的,预计尚可使用5年。

(5)2010年末,由于新技术发展迅速,该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预计其可收回金额为54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不变。

(6)2012年末,该项无形资产的相关产品已没有市场,该无形资产预期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008的有关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2009的有关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2010的有关会计分录; (4)编制甲公司2012的有关会计分录。 (以万元为单位,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第五篇: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

第六章 培训与开发

一、判断题

1.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时,一定要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出发去思考相关的问题,使员工培训工作构成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

) 2.企业是一个统一的组织,所以我们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要同时对全员进行同样内容的培训。( X ) 3.全员培训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职的各级各类人员所进行的培训,它是提高组织全员素质的必由之路。但是,在实行全员培训的同时,组织也应重点地培训一批技术、管理骨干,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 √

) 4.成人学习目的大部分是因为个人兴趣。( X )

5.培训内容的确定要坚持“满足需求,突出重点,立足当前,讲求实用,考虑长远,提升素质”的基本原则。( √

)

二、单项选择题

1.(C)主要是针对人员培训的实际效果而言的。效果和质量是人员培训成败的关键。人员培训必须讲求实效,不能只图虚名而流于形式。

A.考试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讲求实效原则

D.战略原则

2.(B)指在工作中直接对员工进行培训,它是通过聘请有经验的工人、管理人员或专职教师指导员工边学习边工作。 A.岗前培训

B.在职培训

C.知识培训

D.人员培训

3.(A)是培训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

A.讲授法

B.兴趣法

C.工作指导法

D.研讨法

4.(D)主要用于新进员工,也有储备多面手的备用人员,减少人员突然离职风险的作用。 A.研讨法

B.兴趣法

C.讲授法

D.工作轮换法

5.在职员工培训需求是指由于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在职员工的(B)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培训需求,通常采用绩效分析法评估在职员工的培训需求。

A.收入

B.效能

C.文凭

D.表达能力

三、多项选择题

1.企业员工培训的作用有(ABCD)。 人力资源管理

A.导入和定向

B.提高员工素质

C.提高绩效

D.增强企业文化力

2.根据培训的内容,我们将其分为(BCD)。 A.新员工培训

B.知识培训

C.技能培训

D.态度培训

3.职能培训指对经营及管理的各职能部门(业务、生产、人事、财务、研究开发等)所进行的培训,它有以下特点(ACD)。

A.强调培训的专业性

B.强调培训过程

C.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层次

D.强调培训的适应性和前瞻性 4. 员工的培训流程包括(ABCD)。

A.培训需求分析

B.培训规划

C.培训组织实施

D.培训效果评估

5.培训方式是采取企业内部培训还是外部委托的方式培训,亦或是与外部机构进行合作培训,具体选取哪种培训方式,主要从培训效果来看,但同时也要兼顾培训(BD)安排。

A.感受

B.成本

C.愿望

D.时间

四、简答题

1.培训与开发的定义

员工培训与开发是组织为员工灌输组织文化,理念,技能,帮助员工提高素质和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内在潜力的过程,是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使员工不断的更新知识,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使其适应新的要求,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培训是开发员工的潜能的有效方法之一,换言之:培训是开发的一个过程。

2.简述网络培训法的特点 网络培训法主要是指将文字、图片及影音文件等培训资料放在网上,形成一个网上资料馆,网上课堂供员工进行课程的学习。为很多企业所青睐,也是培训发展的一个趋势。

(1)网络培训法的要求。

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和网络培训课程资源,特别是网络培训资源往往需要同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同时,网络培训后需要进行效果的考试或考察,防止受训者“偷懒”行为。

(2)网络培训法的优点。

这种方式信息量大,新知识、新观念传递优势明显,而且使用灵活,符合分散式学习的新趋势,节省学员集中培训的时间与费用,学员可灵活选择学习进度,灵活选择学习的人力资源管理

时间和地点,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在网上培训方式下,网络上的内容易修改,且修改培训内容时,不须重新准备教材或其他教学工具,费用低。可及时、低成本地更新培训内容;网上培训可充分利用网络上大量的声音、图片和影音文件等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

(3)网络培训法的缺点。

网上培训要求企业建立良好的网络培训系统,该方法主要适合知识方面的培训,一些如人际交流的技能培训就不适用于网上培训方式。

3.怎样评价培训效果

(1)培训效果第一级:满意度,即学员在课程结束时对于课程整体设计和教授方式的满意情况。这仅仅是一个微小的开始环节,通过调查问卷就可以解决。而阻碍其公正性的因素很多:第一点,对于广大国内的学员来讲,大家通常趋向于满意。第二点,在过分追求授课满意度的前提下,有些课程设计会过分着重于课程本身的趣味性,学员感觉课程本身传授的十分完美,但是在实用上并不强;

(2)培训效果第二级:学习度,即学员是否真地掌握到传授的内容,这种方式比较直接,一般考试,面试和课程案例研究就可以完全测评出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对于试卷和案例分析的评分机制和标准的设计师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评审人员必须是了解此相关话题的专家。另注,由于企业培训与大学教育不同,学员很难针对于没有实际业务价值的案例进行演练,这就需要或者是高管团队强调本次学习的重要性或者在案例设计时兼顾必要的关联性。

(3)培训效果第三级:应用度,即学员多大程度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了。这项工作需要员工的直线经理对于课程本身的结构和内容有清晰地了解,以及能够知晓员工的确应用了培训所传授的内容。结构化的问卷或是面对面的访谈能够帮助直线经理滤清思路对员工的知识应用做出评估。另外,定期的心得体会分享和经验交流也能够帮助培训部门了解员工的技能应用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实际上有必要重新审视学员对于知识的理解,纠正偏差、校准方向、消除误解。

(4)培训效果第四级:绩效改善度,即学员多大程度的通过自己的知识运用提高了自身和组织的绩效,一般可以应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来回顾在培训前后员工的绩效变化程度。个人认为可以纳入公司正常的绩效考核程序。但也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于由于员工的工作内容较多,能力要求比较繁杂,内外部环境和资源的变化,以及员工的自主学习,员工在一段时期内的绩效提高并不一定是由于培训而直接产生的,个人认为在这中间植入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是很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如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培训与绩效提升的相关性。

上一篇:电力电子技术讲稿下一篇:读妈妈的味道后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