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一生的八个习惯

2022-11-19

第一篇:改变你一生的八个习惯

七个习惯改变你一生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觉得有价值并对你的生命价值、最高目标具有贡献的事情;要少做紧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别人认为需要立刻解决的事。

【习惯一:别指望谁能推着你走】

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原则。我们常说:“我不会„„,因为遗传„„”、“我迟到,因为„„”、“我的计划没完成,因为„„”我们总是在找借口或是抱怨,在不满中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正是人能主动积极地创造、实现梦想,来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所以,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自主选择应对外界环境的态度和应对方法;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我们虽然不能控制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客观现实做何种反应。积极的涵义不仅仅是采取行动,还代表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并且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习惯二:忠诚于自己的人生计划】

我们经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将这个书面计划称之为“使命宣言”。任何一个存在的社会组织都需要“使命宣言”,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也不例外。“使命宣言”需要阶段性地评估以及持续修正和改良。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对。为什么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习惯三:选择不做什么更难】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觉得有价值并对你的生命价值、最高目标具有贡献的事情;要少做紧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别人认为需要立刻解决的事。消防队的最大贡献应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于到处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则。有效能的人只会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点管理。先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自己掌握住重点并时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左右。要想集中精力于当前的要务;就必须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牵绊,要勇于说“不”。

【习惯四:远离角斗场的时代】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给了每个人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并非自己之失。因此,“双赢思维”成为人们运用于人际领导的原则。我们从小就参与各种比赛、考试,培养了一种你赢我输、你死我活的竞争心态。试想一下,谁又甘心在竞赛中认输呢?树立双赢思维就是要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寻求互利,以达成双方都满意并致力于合作的协议计划。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

【习惯五:换位思考的沟通】

如果一位眼科医生为病人配眼镜,他先摘下自己的眼镜让病人试戴,其理由是:“我已经戴了10多年,效果很好,就给你吧,反正我家里还有一副。”那么,谁都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如果医生还说:“我戴得很好,你再试试,别心慌。”在病人看到的东西都扭曲了的同时,医生还反复说:“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那就真叫人哭笑不得了。我们常说遇事要将心比心。因此,“知彼解己”是交流的原则。这位医生尚未诊断就开处方,谁敢领教?但与人沟通时,我们常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妄下断语的毛病。因此我必须强调:“了解他人”与“表达自我”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才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要改变匆匆忙忙去建议或解决问题的倾向。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习惯六:1+1可以大于2】

统合综效是对付阻碍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途径。助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则消极、不合逻辑、情绪化和不自觉。不设法消除阻力的后果就等于向弹簧施加作用力,结果还是要反弹。如果将双赢思维、换位沟通与统合综效原则整合,不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助力,“统合综效”就是创造性合作的原则。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许多自然现象显示: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不同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相互缠绕,土质会因此改善,植物比单独生长更为茂盛;两块砖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单独承受力的总和。这些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但也有例外。只有当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

【习惯七:过着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基础,所以有规律地锻炼身心将使我们能接受更大的挑战,静思内省将使人的直觉变得越来越敏感。当我们平衡地在这两方面改善时,则加强了所有习惯的效能。这样我们将成长、变化,并最终走向成功。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有永远的经济保障,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K. 以上这七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前三个习惯在于我们本身,确立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着重于如何进行个人修炼,由依赖转向独立,实现“个人成功”;第

四、

五、六个习惯,即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都将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前六个,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通过培养这些习惯,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的变革,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第二篇:【改变命运的八个关键词】

1、忍耐:不是胆怯懦弱。 2.、放弃:除了生命,没有什么不能割舍。

3、压力:想开了就是天堂。

4、豁达:生命本身就是幸福。

5、执着:在枯叶凋零的时候等待春天。

6、放纵:驾驭自己是一生的功课。

7、感恩:懂得回报是可贵的品格。

8、释怀:将心事交给清风。

第三篇:推荐书籍——高效能人士的八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八个习惯

好的习惯终生受用,这是我们教育孩子时经常说的话。那么成功人士是否是因为有好的习惯才成功?掌握并执行,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走向更大的成功。解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高效能人士的第八个习惯》两书,感觉很有收获,介绍给大家共享。

习惯一:主动积极

自我审视的习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为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和外在的环境来做出决定。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主动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发挥人类特有的四项天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由内而外来创造新的天地。积极主动者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而不是选择被动的逆来顺受,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积极主动的心态使你从生不逢时的自怨自艾中解脱出来,面对现实,不再一味地埋怨和等待,从自身开始积极的思考和行动来创造新的未来。

习惯二:以终为始

自我领导的习惯。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他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习惯三:要事第一

自我管理的习惯。要事第一,是你的梦想的组织和实践,是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和组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一定要把实现你的目标的要事放在第一位去思考和处理。

习惯四:双赢思维

人际领导的习惯。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和资源,而非你死我活的敌对式竞争。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都要从互相依赖的角度来思考(是“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共同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资讯、力量、认可和报酬的分享。

习惯五:知彼解己

交流的习惯。当我们舍弃说教,改以了解的心态去倾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强彼此的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和认可,进而放开心扉,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顺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认识自己更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的关系,则能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

创造性合作的习惯。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基础,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实践协同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建设会扬弃敌对的态度(1+1=1/2),不以妥协为目标(1+1=1),也不仅止于简单的组合(1+1=2),他们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1+1=3或更多)。

习惯七:不断更新

自我更新的习惯。锯用久了会变钝,锯齿不再能锯断木头,刃不能有效地锯东西。人们需要自我更新,从而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不断更新是指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精神、心智、社会情感)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习惯八:找到你自己的心声并且激励他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声

追求卓越的习惯。在这个全新的知识时代里,我们必须在取得高效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这样才能够不断发展,持续创新并且做这个时代的领路人。这个人类历史全新的时代所需要的就是——卓越。卓越的具体表现就是实现自我,积极参与并做出重大贡献。在今天的社会里,如果你想要获取更高层次的才干和动力,你必须具有更多的习惯,那就是应该找到自己的心声并且激励他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声。

第四篇:初中生养成好习惯的八个方面

1、讲究个人卫生:不买零食,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随地吐痰,要勤洗手,勤洗头,勤换衣袜,勤剪指甲,早晚要刷牙漱口,大小便入池,要用卫生纸。

2、仪容仪表要规范: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刘海不过眉,不遮眼,不化妆,不染指甲,不穿高跟鞋,教学区内不穿拖鞋,校服要干净,佩戴红领巾要整齐。

3、谈吐要文雅:不说脏话,不骂人,不起哄,不嘲笑挖苦别人,课间不吵闹,路队部喧哗,就餐要安静,要讲普通话,见到老师要问好,要轻声细语,温文尔雅。

4、举止文明:不追逐打闹,不抽烟,不喝酒,不躺在草坪上,行走时不勾肩搭背。上下课时举止要轻,不可影响他人,上下楼梯脚步放慢,靠右通行。接递物品时,要双手接递。

5、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不在黑板上、墙壁上、课桌上、厕所里乱涂乱画,不踩踏校园内的花草,要认真值日,经常擦拭讲台、窗台、墙壁。个人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6、尊敬师长:课堂上不随意说话、打闹。听课要认真,课间时间不随意进出教师办公室,有事找老师要在门外喊报告,得到批准后才可进入。在校园内见到老师(认识或不认识)都要打招呼。不顶撞老师,不直呼老师姓名。

7、团结同学:互相帮助。不与同学发生口角,遇事语气要和缓,解释清楚,争执不下时,可寻求老师帮助。更不能与学生发生争执而动手打人。

8、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在家的时候,不要顶撞父母,要听父母的话,多陪父母说说话,不要只顾自己玩游戏或与同伴外出玩耍。给父母做顿饭,替父母打扫一次房间,父母下班回家后,给父母端杯热水,揉揉肩膀。

第五篇:作家不会告诉你的八个秘密

几年前,我看着那些作家的文章,总认为他们跟我不同,毕竟,人家的作品情节紧张,语言流畅,不像我,总是在草稿阶段不断受阻。他们的博客可是有成千甚至上万的读者啊。他们是名符其实的作家。说实在的,我担心我永远都不能成为那样的作家。

但是随着我深入涉足写作领域,我意识到我的想法跟现实不符。作家——无论什么层次的作家——有着你我一样的挣扎。

我将逐一列出这八个秘密。所有的作家都知道,但你永远不会听到他们承认的八个秘密。

一、写作不易啊

写作容易: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盯着一张白纸,直到眼睛盯出血。(GeneFowler)

这很神奇——不仅仅是写作,任何事情只要你在行,都会很容易。知名作家,包括我在内,的确有些段落写起来比较流畅。

事实是,尽管写作已经很难,一些类型的确比其它类型写起来更难,我在之前的“为什么小说如此难写”中提到过。但不管哪种体裁都会遇到这同一阻碍—如何开始。鲜有作家,尽管是经验丰富的作家,能够一次性完成伟大的框架。

提示:开始总是很难的,当你发现坐下来写作很难,这并没什么大不了。如同锻炼身体一样,一旦开始,就会变得容易。

二、我们都在拖拉中挣扎

只有一种人,需要一杯水的频率比晚上哭闹的小孩需要奶嘴的频率还高,那就是在写作中的作家(MignonMcLaughlin,《第二个神经质的笔记本》)

我听一些作家谈论起此事,经常以自嘲的口吻——我们拖拉。这个问题不专属于写作新手,就算是杂志专栏作家,比如,JaneWenham-Jones也公开承认她写作时的挣扎(尽管她已经有几部小说和非小说类书籍出版,还有许多短篇小说和文章发表。)

拖延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洗好碗,给花园除完草,整理好书桌,削好铅笔,你把能干的都干了,除了坐下来写一个字。

定期写博客、日志——但是你从未抽时间来完成一部小说、回忆录或者一些大篇幅,意义深刻的著作。

第一种拖延形式我认为相当无害。因为要让自己开始还是很容易的,有许多方法可以让自己“赶紧干“。第二种更加有杀伤力,因为欺骗自己说还没有准备好写一些长篇幅,复杂文体是很容易的,尽管这个计划被一再推迟了好几年。

提示:盯紧你的写作,你是否在拖延?现在开始有何不可?

三、我被写进我的故事里

一定程度上所有作家都把自己写进作品中,尽管这违背他们自身的意愿(歌德)

不论你愿意与否,你所写的每一件事都在刻画你是怎么一个人。甚至你选择哪些应该写(决定哪些事是值得写的)都是意义非凡的。

不止这样。作家(尤其是好作家)有意识地从他们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提取素材。你了解小说家的话,你不难在他们的作品中发现自传的元素。如果你熟识某位作家,你会发现他的作品中大量涌现他的童年记忆(好的抑或坏的),人生经历,所受的创伤和拥有的梦想。提示:从你的过往中挖掘故事,可以是一些很小的事,只要情感真挚。将他们运用到你的写作中,这将使你的作品焕发生机。

四、首稿还是手纸?

我能一下子写好的东西只有超级超级糟糕的首稿。首稿就像小孩儿的草稿,你全盘托出,任其肆意嬉耍。只因你知道没人会看见,你知道你稍后会作修改。(安妮·拉莫特《群鸟相

依》)

简短,精炼的文章可能正是一次完成的。但大多数作家的首稿跟成稿读起来是大相径庭的。我记得J.KRowling描述她是如何完成作品的,在她的哈利波特系列之一中删除一个完整的角色,并删除了大量相关场景。

作为读者,只能看到成品。你没有机会看到拙劣的首稿,这个首稿是每一作家都必须经历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修饰润色好的成品。但是这些草稿,被埋或是被焚,所以那些笨拙的句子和过分奔放的段落将永逝于世。

提示:完全不用对初稿不好而感到担忧——特别是当你写的是小说。如果可以,拿作家的初稿跟成品比较下。诺,勇敢的DianeChamberlain在此发表了她的初稿。

五、文章都以不固定,待完成的状态存在

艺术永远不会完结,只有放弃(达芬奇)

当我们读一本,一篇文章,或者一篇博客,总感觉它是“固定的”。很难想象他们还能以其它形式出现。

然而,作家对于他们自己的作品可不这么觉得。这些作品是由许多想法东拼西凑而成的可能性很大。整篇文章——从章、节、段落——需要被调整,删除,增加,扩充。犹豫不定,甚至必须通过掷硬币来决定走向的情况时常发生。

正因如此,作家从未感到作品“完成”了,总有些方面有待调整。然而,每个作家都必须在某一时刻停手。

提示:以“完成”而非“完美”为目标。因为你永远不会觉得一篇文章以它应有的方式完成了。将其公诸于世,只有拥有了读者,文章才能被真正称为完成。

六、我迷,故我写

情迷狂书,不能自已;于疯狂内心中积此习成癖。(罗马哲学家尤维纳利斯,《讽刺集》,公元前100年)

作家不是正常人。大多数人(数量大得吓人)不喜欢写作。他们一年大概只读一两本书。他们当然不会了解有任何原因需要将想法写下来,不论是写一则博客,一篇日志还是一个故事。

如果你写作,一定是因为你对写作有一定程度的痴迷。一些作家谈论他们对于写作的“需要“,甚至笃信他们非写作不能活。我也是,如果生活中没有写作,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提示:接受作为怪咖的自己——甚至为此得瑟吧。挤出时间写作——当然,你将不为世人所理解,管他呢,他们又不是作家。

七、没钱可不行

除非是傻瓜,从未有人为金钱以外的东西而写作。(塞缪尔·约翰逊)

虽然很多作家是因为有点痴迷而从事写作,也存在很小一部分人,没有任何想法却将写作作为生财之道。毕竟,如果你可以以写作谋生,你在工作日就得跟文字打交道—而不仅仅是晚上和周末。

作家不必喜爱甚至同意自己写的所有东西。我就写过类似澳大利亚高校足球的文章,倒不是我对此有特殊兴趣,而是我拿人的手短。

靠创作挣钱不丢人。

提示:如果你想以写作谋生,那就关注市场。一些类型的文章(网络文章,特别是非小说类)的确比另一些(比如诗歌)赚钱。别怕尝试新类型:你可能超乎想象地喜欢这类写作,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将你的写作转变为真正职业的第一步。

八、与自我怀疑作斗争

这就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我变得越来越差,我的写作就是不像之前那么好了。每写一个新故事,我都坚信我丢了些什么——丢了创作的火花,原始动力,或者丢了观察故事,

讲述事实,发挥想象的能力。看着我的故事,感觉还有如此大的可进步空间。(杰西·莫里森。读者文摘,MFAConfidentialBlog)

你时常会遇到一些极其自信的作家,依我看,这种人不会很成功。好的作家总是充满自我怀疑精神,然后会变得越来越好,也越老越能发现自己作品中的缺陷。

自我怀疑可能具有毁灭性,它削弱你的写作能力。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与之斗争;但是,记住,你不是唯一一个遭受它的人。当你脑中有个声音说“谁要看这些个东西“,这并没有什么错。

提示:下次你再怀疑自己的时候,无论如何要坚持写作。在草稿环节将怀疑置之一旁,并把它留到编辑环节。

(文章来源:译言网)

上一篇:干部选拔任用学习体会下一篇:干部职工行为规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