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安全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

摘要: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频现,其在应对技术变革层面胜任力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议题。参照美国、欧盟等陆续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研究较为认同信息素养即能力这一概念,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界定为大学生发展中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理解、选择、运用、评价、反思、创造能力。基于对境脉理论和学习者特征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视角,本文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教育支持维度来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困境表征及教育支持路径。首先,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教育比较、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和验证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个省份12所大学近2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而对60余名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和教育支持的相关维度,构建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构想,注重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验证。研究发现,在信息素养现状方面,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教育成效不显著,具体存在的六个方面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等。在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教育支持影响因素,个人特质具体是指信息行为极易受到个人特质影响,且不易受大学教育影响而转变;外部环境则囊括大学、网络、社会三方,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大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相应教育项目和举措不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未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估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等。基于以上发现,归纳得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项实然困境:其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理念滞后;其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其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多元主体缺失;其四,大学生信息素养政策大学供给匮乏。立足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三个原则构想,分别为“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原则”、“教育环境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原则”、“教育环境的系统化与长效性原则”,同时从大学生个体、大学本身、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出发,遵循微观到宏观、外促到到内生、泛化到专业、单主体到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以内生为核心、大学为重点、网络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四条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价值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发展;信息素养;能力构成;教育支持

学科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频现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缺乏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信息

二、素养与素质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

四、教育支持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发展

一、媒介素养

二、数据素养

三、网络素养

四、信息素养

五、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政策文本研究

一、时代性标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研究

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政策研究

四、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理论研究

一、基于境脉理论视角的研究

二、基于学习者特征理论视角的研究

三、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启示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路线

第二节 测量工具编制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评价指标

第三节 调查数据搜集

一、问卷预测与检验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三、调查对象概况

第四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特征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表现

一、大学生信息理解能力

二、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

三、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

四、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能力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一、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

二、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

四、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

第五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特质与信息素养教育

二、外部环境与信息素养教育

三、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维度影响情况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困境

一、信息素养教育支持重视不够

二、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

三、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支持体制机制不完善

四、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大学供给不充分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关系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互动模型

二、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基本思路

一、教育模式从外促到内生

二、教育环境从泛化到专业

三、教育主体从单主体到全维度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原则构想

一、教育模式的个性化、精准化原则

二、教育环境的专业化、规范化原则

三、教育体系的系统化、长效性原则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实施路径构想

一、以内生为核心,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自我支持

二、以大学为重点,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水平

三、以网络为依托,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制机制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治理生态圈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上一篇:现代陶瓷造型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中国安全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