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论读书笔记

2023-03-07

第一篇:土木工程概论读书笔记

社区概论读书笔记

杨懋春先生的《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是一部带有民族志意义的作品,该书取材自作者出生成长的故乡——山东台头村,作者凭着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超乎寻常的敏锐眼光抓住了传统农村社区个人依附于家庭,家庭连接成村庄组织,村际交往又依赖于各种家庭或家族和村庄组织这一逻辑架构,采用了逐级推延的分析方法,将研究目光聚焦于家庭这一初级群体和村庄这一次级群体以及村庄联合而成的村际组织范围,这是因为家庭、村庄、村际(市镇)这三个层次基本上涵盖了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的空间结构,同时又由于村内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占据了传统农村生民活动的大部分,因此杨懋春先生的这本书将家庭和村庄组织两部分内容作为全书的重点,动静结合地描述了山东台头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社会组织类型及其冲突与调试,重点突出家庭和村庄各类组织的构成,互动及其

一、全书的架构

本书共分十五个章节,以静态描述台头村的自然环境和产业构成开始,重点突出了台头村家庭这一初级组织的类型,内部关系,家庭的经济功能和初级礼仪功能和教化功能和家庭的发展历程,而后用三章的篇幅展开村庄组织的相关论述,同样是从村庄组织的构成类型入手,对村庄组织的形成,领导人的选择和各种冲突矛盾逐一予以阐述和分析,最后以少年天喜的故事作为案例收尾。最后有两个附录,一是台头使用的农具,另一个是日常的亲属称谓。应该说,此书较全面地描绘了台头的生活全景,特别是以家庭为核心的活动和以村庄为核心的活动是全书的重点也是亮点。

二、写作目的

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向读者呈现台头村的“整合的总体画面”,以促进文化理解,同时为乡村重建运动提供地方性知识。因此写作方法、全文的布局和行文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的。

三、该书的贡献

⒈长远性影响

书中的台头村是以世纪初叶到40年代为场景的,是当时旧中国北方农村的典

型代表,台头村的宗教信仰是西方文化和思想渗透的缩影,而家族和乡绅势力则是中国传统势力的象征,两者同时汇聚于台头村,正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大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中西方思想和势力交锋的缩小版。

本书凭着对战后乡村社区生活的整体性把握,形成了农村社区的“蓝图”大致可以勾划出40年代之前的中国农村的生活,因此杨先生关于台头村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当时背景下中国农村社区的基本状况,农村的婚姻形式、家庭模式、组织类型和人际关系网络以及潜藏在背后的深刻的经济文化根源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当前开展农村社区研究提供了背景资料。

美国农业部推广主任威尔逊对这本书所做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在我看来,杨博士的书将会做出巨大贡献,它有助于我们在机会和发展更高产、科学的农业过程中提供中国人可接受的援助,因为它给了我们一把理解和认识中国乡村文化的新的、科学的钥匙”1,并且该书出版不久就在美国人类学界以及中国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多次再版,并被西方许多大学的相关专业列为中国研究必读书目,可见杨先生著成此书已达成文化理解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

⒉研究方法上的开创性。本书采用了一个从小在此社区长大的并经历了所描述的大部分社区生活的参与者的视角并辅以回忆叙述的方法,保证了资料获取的真实性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社区研究的新方法,即依赖文化“边缘人”来获得关于社区无偏颇的事实和理论体系2。 正是杨先生这样的生于中国,熟知家乡文化的中国人类学家在西方接受正规严格的人类学教育后在导师的熏陶下,写出了他们关于家乡生活的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民族志作品,导引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潮流,之后很多中国自己的学者跟着他们的步履在更多更广的范围内开展了社区研究,因此,该书也可称得上是引领了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研究的开山之作。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主任、著名人类学家林顿亲自为之撰写序言,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该书代表了“社区研究的某种趋势:本土人类学的来临。”3之后有关中国农村社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顺着他的实现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研究,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土生土长的学者开始了针对自 1

2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 译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娥满,李立.经典民族志有什么样的”叙述者”?——《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的例子.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第34卷

3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序言

己家乡或者更大范围的社区研究,中国进入了社区研究的“古典时代”1,这对于中国人类学界来说无疑是里程碑式的跨越。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符合农村实际的文章的。

在生活水平那一章小麦和肉成为评判生活水平的标准是比较恰当的,是和华北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相贴近的,是和当地人们的饮食习惯相对应的,同时餐食的丰盛程度又是因时节而异,农忙时节体力消耗较大食物丰盛一些,逢年过节难得休闲食物也好些,揭示了中国北方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食物供应短缺必须计划着消费的经济状况。同样在家庭作为礼仪群体那章,作者详细描述了家庭的祖先祭祀仪式,故去亲友丧葬过程以及元宵节、二月

二、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重要节日,详细描绘了春节的家庭性活动的规矩仪式过程,让读者在“亲历现场”的过程中感叹他对中国生活的熟悉程度,我自身也长在农村十几年但是对于这些仪式的过程和功能性意义的熟悉和理解真是自叹不如啊。

⒊对于村庄的明天的描述具有前瞻性

作者在后续阶段增补了他对村庄明天的憧憬,这一章也是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的。

作者对台头村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判断——“新文明终究战胜就的传统生活方式”。2

⑴、家庭组织不断弱化,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随着新思想不断浸入台头村,年轻人已经采用了新思维,对旧的生活方式失去了浓厚的兴趣,家庭观念将慢慢淡化,家庭规模缩小,几代同居的联合家庭将减少,代之以夫妇式的核心家庭;同时离家在外的年轻人很可能在谋生地定居下来形成人口地区间流动。

⑵、村庄管理组织将继续是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并行。

在村庄管理上,作者认为,“如果传统的对村庄生活的社会控制完全由一系列法律取代,也是不幸的”3,只有将法律体系的优点和舆论道德的优点结合起来才会形成一个符合农村社区的熟识性和伦理性要求的管理体系。事实也证明作者

2潘守永.重返中国人类学的”古典时代”——重访台头,中央民族大学包(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29页 3 同上

的判断是准确的。

⑶、理想的农村社区模型

杨先生认为将来中国农村社区将会朝集镇和周围农村构成的中心向外辐射的社区联合方向发展,形成一个“兼有自然优点和城市生活乐趣的理想的农村社区”。1

人口因素是第一因素。作者首先考虑了理想社区的范围大小,人口因素是第一位的,“在中国,一个有效的农村社区应该具有辐射三四英里的范围,因为只有达到能支持20000到30000人口的土地才有实行乡村社区重建的必要”2。

作者第二个考虑的因素是交通,能为周围的村庄提供农具租赁,信用借贷,信息沟通的集镇成为这类社区的核心。

作者还大胆地提出了农村工业的想法,并且由农民合作经营,“最适合的办法是把更多的村庄组织起来,合作开设工业”3,事实上中国工业合作社正朝这一方向发展。可见,作者的高瞻远瞩的预见性和判断力。

最后,作者认为“农村工人白天在集镇工厂工作,晚上回自己家里”的工作地和居住地相分离的模式,一方面看有西方逆城市化的影子,而另一方面则比较贴近中国实际。

⑷、小结

在这一理想模型中,农村社区不再局限于村内家庭组织、村际间的联合,由集镇带领的周边村庄的整体,不仅可以发展农业还可以发展简单的工业,但是农业仍然是社区的主要产业,工业只是为农业提供器具和销售途径的市场,为农业提供辅助性帮助,改变不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理想模型打破了原有农村社区封闭自足的状态,社会流动已成为可能。同时工作和居住地相分离模式对于当前减轻城市人口压力或许有些帮助。

2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47页 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44页 3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47页

【社区概论作业】

读《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姓名:杜柳喆

学号:0612798

专业:社会学

第二篇: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刘天阳

建筑10002班

012100622020

3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身为建筑学的学生,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还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意义,让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该书讲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地理环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经济制度及其影响;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古典书籍以及其文化内涵。总体来说,该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到最后有所收获,证明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中国文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非是亘古不变的,其中,在某些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剧变。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思想与文化也是不同的,而各个文化的背景,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总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到共和国时期。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文化不断的发展,消退,融合,也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一种反应。

夏商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时期,也是科技的起点。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奠基和基础,也即是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前提存在;而商朝是夏朝文化的发展与升华。在这个时期,人们已大量使用青铜器,史称为“青铜时代”,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文化上,夏商时期注重对鬼神的崇拜,国家的政治行为与国王的行为,都需要向鬼神祭祀,故而该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神本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浪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因为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再加上礼崩乐坏,宗法制度被破坏,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使当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与发展。其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百家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这六家: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最后让以法家为优的秦朝灭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实行“大一统”这一措施。他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统一了度量,统一了车的宽度与形制,统一了对中华大地的管理模式,同时还统一了思想,通过焚书坑儒的方式将异己的思想排除在外,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由于秦始皇的专制残暴统治,使四海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开创了汉朝时期。

汉朝兴起,汉武帝为了统一人民的思想,接受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让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文化上占领着统治地位,甚至于对接下来历史当中的中国人的思想起到了深刻的影响作用。如果说西方的人的行为准则是受基督教的影响的话,那么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大都受的是儒家的思想。与此同时,经学兴起,成为了汉朝到清朝的官方哲学。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不断地动荡,混乱,但文化上却进入了繁荣的时期。首先是玄学的兴起,玄学主要研究的就是宇宙的本质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门学问深刻地反应了人们对自身情感的追求。同时,人们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便促使了道教的兴起。而道教也是中国第一个本土宗教。与此同时,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也传入到了中国,并很快地生根发芽,被本土化成为中国两大宗教之一。于是,中国文化便形成了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为中国文化的多元化起到了促进效果。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文化上进入了气势恢宏,史诗般壮丽的盛隆时代。由于唐太宗在文化上推行了开明的举措,致使文化上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同时,

唐王朝又吸收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思想,使文化上更加具有了多样性。在这个时期,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都达到了极度的发展,例如诗歌,散文,绘画,书法,同时又出现了许多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骚客,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

北宋时期,由于国家内忧外患,又处于相对封闭的阶段,便产生了理学。其中心思想便是“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应当克制自己的欲望,并且努力地提升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而与此同时,士大夫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便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宋词这一诗歌体系,同时也诞生了像苏轼,辛弃疾这样的词人。同样的,宋朝的市井文化也得到了展现。

然而在这个时期,来自北方的草原民族却变得异常强大,他们不断地与宋朝这个农耕民族产生矛盾与冲突,最后让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族入主中原,占据中国,元朝便是这样产生的。在元朝,戏曲文化得到了发展,历史上被称为元曲。元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与不公,表达了人们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代表作有《窦娥冤》、《西厢记》。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中国文化由盛转衰。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对反对自己统治地位的人们进行扼杀,使人们对文化艺术上更加小心翼翼,不敢表达过激的思想。同时许多书籍被封为禁书,乾隆皇帝更是禁书150000多部。然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小说这一文学体系。代表作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这四大名著。

然而在这一时期,西方的进步文化思想传入到了中国,其中就包含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思想,这极大地撼动了中国的封建统治。直到清朝末年,鸦片战争爆发,外国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科学文化的落后与西方科学文化的优秀之处。至此,西方的文化在中国占据半壁江山,从此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兴起。鸦片战争最终用火与血的形式,令中国走向了蜕变与新生。

孙中山就是受西方思想的浪潮,提出三民主义,共和思想,并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到了民国中期,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列主义思想,从此中国便开始了红色革命。最后,在毛泽东的领导,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进入崭新的时代。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建筑也随之发展与改变。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明星一般璀璨的建筑,它们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很好的印证。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工艺技术,同时也反映了朝代的兴衰背景。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例如商代的都城,西周的王城,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建造的都城都是这些工艺技术的体现。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著名的建筑有长城,其建造目

的便是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南北政权广建佛寺,一时间佛教寺塔盛行。据记载,北魏建有佛寺三万多所,仅洛阳就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同时还大兴石窟寺,重要的石窟有敦煌石窟,龙门石窟。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此期间,建筑技术更有新的发展,木构架已能正确地运用材料性能,建筑设计中已知运用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朝廷制定了营缮的法令,设置有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管理营造的官员。例如佛教建筑佛光寺大殿,就是当时建筑技术发展的体现。 从晚唐开始,中国又进入三百多年分裂战乱时期,先是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和十个地方政权的割据,接着又是宋与辽、金南北对峙,因而中国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建筑也从唐代的高峰上跌落下来,再没有长安那么大规模的都城与宫殿了。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布局、建筑技术与艺术,都有不少提高与突破。在建筑技术方面,前期的辽代较多的继承了唐代的特点,而后期的金代,建筑上则继承辽、宋两朝的特点而有所发展。在建筑艺术方面,自北宋起,就一变唐代宏大雄浑的气势,而向细腻、纤巧方面发展,建筑装饰也更加讲究。与此同时,在北宋时期,朝廷还颁布了《营造法式》,这是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是一部完善的建筑技术专书。颁刊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官式建筑的管理。

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其间除了元末、明末短时割据战乱外,大体上保持着中国统一的局面。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已届尾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因此建筑的历史也只能是最后的发展高潮了。在此期间,许多建筑佳作得以保留至今,如京城的宫殿、坛庙,京郊的园林,两朝的帝陵,江南的园林,遍及全国的佛教寺塔、道教宫观,及民间住居、城垣建筑等,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光辉华章。

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璀璨与美丽。中国文化包含着中国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在艺术诗歌绘画方面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历史背景与人民生活的重要反映。在此期间,中国文化经历了萌芽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鼎盛时期,到最后的衰败时期,是中国整个历史背景发展的体现。同时,中国的建筑的发展也是文化兴衰的重要体现,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建筑的风格走向,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与中国建筑是密不可分的,两者都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瑰宝。一方面,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繁荣昌盛表达深深地赞美,为之自豪,同时也深深地感觉到了交在自己肩上的重任,即为中国文化的复兴贡献一份力量。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儒家思想,能尊老爱幼,懂礼义廉耻;另一方面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明白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就是由无数同胞抛头颅洒热血换

来的,时时刻刻不忘记奋斗,不忘记革命先辈们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同时,我们应当把复兴中华文化作为我们的己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让我们的祖国与民族傲立与世界民族之林。时刻牢记近代中国所受的屈辱,以此为动力更加用功地学习与工作。同样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生,要将中国的传统的文化与建筑的设计二者结合在一起,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用在建筑设计的理论上面去,同时还要好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为设计的行业努力做出贡献。

第三篇:室内设计概论读书笔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室内空间设计的概念与定义。室内设计已逐渐成为完善整体建筑环境的组成部分,使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它受建筑设计制约较大,是对建筑设计的继续、深化、发展以及修改和创新,它综合考虑功能、形式、材料、设备、技术、造价等多种因素,注重视觉环境、心理环境、物理环境、技术构造和文化内涵的的营造,是物质与精神、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感性并重的一门学科。

室内空间设计是人类历史发展出来的,通过科学技术与美学的紧密结合,为提高人的便利性与舒适性,协调社会活动与发展文化,并提高建成环境品质的综合设计行为。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装潢设计、装修设计的不同。具体从以下方面理解:(1)室内空间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环境的一门实用艺术。(2)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对建筑空间进行划分的二次设计。(3)室内装饰、室内装潢是着重从外表的视觉意识的角度来探讨、研究并解决问题。而室内装修则突出工程技术、施工工艺等方面,是指对建筑工程完成之后,进行的各个界面、构建等的建筑工程。(4)室内空间设计既与人们所认同的建筑设计体系相区别,还与大众认可装饰、装潢、装修等概念对空间所坐的工作与设计改造不同。

第二节. 室内设计相关专业知识。

室内设计相关知识中,室内材料学、室内声学、室内色彩学和光与环境属于室内物理性学科的一部分。同时,建筑与室内结构学、环境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也是室内设计专业不能了解的室内设计相关知识。

第三节. 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

(1) 现有的条件与考查。(2)方案的概念与形成。(3)方案的明确与深化。(4)方

案的全面深化。(5)设计的确认与实施。

第二章. 室内设计的发展史。

第三章. 室内空间设计。

第一节. 室内空间的概念及标准。

一实用是指满足使用功能,即创造出是生活更加便利的环境。经济是指在选择和实用材料时,设计方案应自然,经济,仅靠高档和昂贵的材料并不能形成好的空间设计,要根据使用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尽量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发挥最大的空间效益。美观是要求空间要

满足一定的精神和审美要求,利用空间的各种艺术处理手法是我们的眼睛以及感觉器官获得审美上的享受。独特是指根据人的个性化要求,利用空间形态对人的心理反馈作用强调某种现象,向空间的使用者和体验者传达某种信息,使空间具有深刻的形式内涵。

二室内空间以建筑

三室内空间与人的感受

(一) 空间的属性

1. 开敞与封闭

2. 动态与静态

3. 公公与私密

(二) 空间形式个性化

1. 结构空间

2. 交错空间

3. 隐喻空间

4. 迷幻空间

第二节室内空间的设计基础

一.室内空间的设计元素

室内空间设计的元素可归结为抽象的点、线、面、体、光、色、质等。

二.室内空间的形式法则

(一)尺度

尺度与比例是非常相近的两个概念,都用于表示物体的尺寸或形状。比例是物体本身的一个部分与另一个部分或一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学关系;而是尺寸是某物比照参考标准或其他物体时大小的相对关系。

(二) 平衡

平衡分为轴对称平衡、中心对称平衡与非对称平衡三种类型

(三) 韵律

韵律是表达动态的重要手段

(四) 强调

为突出空间的主题或中心,必须强调其中的关键部分,也成重点表现。没有重点的空间单调、呆板而且乏味,但重点过多则容易难辨主次、喧宾夺主。

(五) 统一与变化

第三节室内空间的组织

一室内空间的限定

(一) 水平限定

(二) 垂直限定

二室内空间的组合

(一)室内空间的组合关系

1.包容实空间2.穿插式空间3.邻接式空间4.由过渡空间连接的空间

(二)空间的组合方式

1.集中式组合

集中式组合是一种稳定的向心式的构图。集中式组合的形式相对紧凑,具有相对规整的几何图形,在一个限定范围和空间容积中,作为实体形式。

2.放射式组合

放射式组合是一个外向型平面,向外伸展到周围环境中。中心空间通常也是规整的。

3.链式组合

链式组合的特征是“长”,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同时意味着运动、延伸和增长。

4.组团式组合

一些具有类似的功能,功能、形状、朝向等共同的视觉特征空间,通过紧密连接使各个空间之间互相联系,形成团装组合。因此灵活多变,增加和变换某个局部不会影响其组合特点。

5. 网格式组合

三.空间的序列

第四节室内空间的规划设计

一. 空间规划过程

(一)前期准备

第四篇:《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提及中华民族漫长5000年历史中最重要的时期,莫非中国近代那风云变幻的60十年,即1840年—1919年这段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无论是社会、政治,还是文化领域哦的变革都在风起云涌,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引发的量变叠加产生了质变。这关键的60年不仅本身十分重要,更是对以后直至今天的中国历史都起着决定性影响。这短短的60年中,中华民族带给世人无数次叹息和惊喜。

龚书铎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便是用客观而冷静的口吻,细致地记录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为中国进步在文化上所做的种种努力,看似平静的文字下,暗藏着这几十年中华民族的挣扎以及斗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大致了解一百年前中国知识分子的事迹以及中国近代文化各个方面的具体特征,给自己以前对这段时期不够完备的历史知识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同时,这本书也给了我许多思考。

首先在宏观方面,该书很好地向我展示了一个研究历史以及其他学科的角度。该书在前言中就提到,研究和撰述文化史的两个问题。第一是如何定义文化,因为广义文化的概念几乎无所不包,作者选择按照狭义文化来撰写。事实上,无论是何方面的历史研究,都需要事先为自己的研究核心下好定义。马克思·韦伯说过,研究不是停留在自在之物本身,而是我们去赋予其意义。社会科学如是,人文科学更应该如此。为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赋予准确阐释应该是研究的第一步。第二个问题是用什么体例来撰写该书。在面对整体综合和具体领域分门别类两种体例的选择时,作者选择了将它们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与社会政治和经济互相作用,文化自身各个具体领域也是互相影响渗透,需要有宏观的宗论,也需要具体领域的阐述来展示各个方面的特点。这样的布局,让读者既可以整体把握,又能深入各个不同层面,条理清晰。

同时,作者将文化史放在社会整个政治经济大背景下论述,接着再对文化各个细分领域各个击破,有学者评价其“宏观不空,微观不琐”。这也给我提供了一种研究新闻传播演变的思路。众所周知,新闻学,特别是传播学,都不是简单的可以独立研究的学科,它和其他各个学科的融合性很强,其中许多理论也是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借鉴或演化而来,因此,研究新闻传播的演变,必须要将其跟社会大背景,以及其他领域的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弄清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其次,这本书的几乎每一部分内容分析都一遍遍向我强调了,评价历史事实和人物需要

客观公正,在摆出史实时,也要有正反两方面,评价时也应站在历史的角度而非仅仅从当今角度出发,否则历史真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第三章中提到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些观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数千年吾国国学之精粹,各取其长,进而参考东西各科之新理,以求其是”。这和我们当今大力弘扬的文化观点是同质的。

从微观上面来看,该书让对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加深了认识,以前仅仅从中学课本以及不多历史的资料里了解中国近代史,所知的事件和人物都相对片面,该书对许多历史事实和人物进行了较为客观、平均的介绍,让我现在对其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比如,以前单单知道,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虽然每次总是有保守派的阻力,但很快便被历史的潮流推翻,这一时期的大体趋势是逐渐远离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西方文化。而这本书在《近代中西文化问题的论争》这一章节中,还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近代中国的国粹思想,“国粹派”的观点之一——对孔子和儒学不是作为胜任和圣经来崇拜,而是作为历史人物和文献典籍来分析研究,至今都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这本书的理论性较强,但由于是关于历史研究的内容,也有着丰富的历史史料作为证明和补充。个人认为,该书与自己以前读过《西潮·新潮》的正好互为补充,一个偏重于宏观上理论性的介绍中国近代文化,一个是以个人的视角和经历记录中国的近代化。它们结合起来为我细致的描绘了中国近代的几十年的景象。

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知识面还相对狭窄。中国近代文化包含的内容太多太复杂,可研究的地方太多,这同时也是它吸引人之处。读这本书,个人还感觉该书的内容体系比较有特色,但中间的理论分析更多是对各家观点的总结,完全是自己提出的观点不多。不过也可能是由于它是教科书的原因,给我们足够方面的史料和部分专家的理论分析,让我们对这段文化史形成一个清晰的体系,更多的内涵也是留给我们自己来思考。

第五篇: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读书笔记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读书笔记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

1.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基本构成。

概念:数字媒体艺术是指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构成:艺术层(视觉艺术和设计,后现代性),科技层计算机图形图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交互性,集成性,沉浸性),媒体层(大众传播,公共媒介,网络媒体,大众性,交互性,网络传播性),应用层(社会信息服务,数字娱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金融)。

2.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

一.主要以计算机作为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

三.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四.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

3.作为数字工具创作的作品范围。

.运用计算机,数字照相,数字摄像,扫描等手段创作数字图像;

.运用计算机和激光全息技术创作全息照相作品;

.运用计算机制作的二维和三维动画;

.运用计算机产生的虚拟的艺术气氛,空间和环境

.运用计算机和合成器等创作音乐和声波艺术;

.运用计算机创作和编排戏剧,舞蹈;

.通过网络实时广播,数字互动电视,互动电影。

4.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的多样性。

.时空反转:数字媒体艺术借助图层,蒙板,通道和三维造型手段,,可以产生类似的时空的幻觉艺术,或是多重合理空间组合的不合理性。

.意识与潜意识:源于对超现实主义的理解,数字媒体艺术不但重视人类意识的思考,更重视潜意识的范畴,是一种超理性,超现实的艺术。

.气氛铺陈:许多数字媒体艺术家喜欢用色彩明度制造特殊的气氛效果或怪异的空间环境。.拼贴重组:源于对达达主义的继承与扬弃,数字媒体艺术家拼图组合不同质感或不同类型的物体与同一创作上,遵循非理性拼贴与矛盾并置的结构原则。

.制造矛盾与荒诞:数字媒体艺术家通过利用物体的比例,质感产生矛盾感,强调微观与宏观,产生视觉上的奇特感官。

.幻觉与真相:视觉上产生真实的物体造型,而实际却只是科技产生的幻觉影像,观者在真假,虚实之间游走。

.抽象的意象:将有机或无机物的形体结构重新组合成另一形态,形成另一种超现实的抽象意境。

5.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

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19世纪。

1956-1986年,数字艺术的启蒙与探索时期,该阶段对计算机图形图像的研究极大的推进了数字艺术实现的技术可行性。计算机编程对该时期的大部分电脑艺术创作至关重要。该时期的计算机产生的动画和图像仍在开发阶段的技术水平。20世纪70年代是开放计算机图像和三维计算机动画很有意义的十年。

1986-1996年,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和兴旺时期,在这一时期,数字媒体艺术软件从吴到有,其功能也日趋复杂。因此也吸引了许多可以非编程背景的艺术家参与进来,创作了大量的更具艺术美感的作品。这一时期,计算机的外周设备也被陆续研制和开发出来,这些技术进步有力的促进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进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成像技术在电影制作中大显身手,数码影片渐渐成为主流。1996-现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媒体和深入发展时期,最大的成就是互联网的出现和多媒体技术的成熟。这一时期的数字媒体艺术不仅形式多样,其内容和表现力也达到了和传统艺术相媲美的程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数码艺术的商业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也是数码艺术和传统艺术互相渗透的时期。

6.与现行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的优势。

.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受质量。

.数字电视广播改变了观众接受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本地交互)方式。.数字广播技术除了能够广播电视和声音节目以外,还可以提供其他形式的数据广播。

7.目前国内主要的多媒体产品设计。

.基于网络应用的多媒体数据处理以及交互式多媒体网站设计和制作。基于多媒体光盘,触屏一体机和公用信息亭等基于计算机硬件传播平台的多媒体产品开放与制作。.大型交互式动态网站建设和专业Flash、Shockwave多媒体网站设计。

.虚拟显示多媒体项目开放。

.企业形象多媒体光盘和产品展示介绍多媒体光盘

.展览会及商务演示多媒体课件。

.公司多媒体年报光盘、产品电子手册和交互多媒体说明书。

.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网络演示课件。

.多媒体数字视频DVD演示光盘。

.多媒体有声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光盘杂志。

.移动媒体(手机)多媒体软件开发。

8.网页设计的具体原则。

·面向用户的原则反馈信息和屏幕输出应面向用户、指导用户,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为目标。

·一致性原则是指从任务、信息的表达,界面的控制操作等方面与用户理解熟悉的模式尽量保持一致。

·简洁性原则界面的信息应当准确、简洁,并能给出强烈的信息显示。

·适当性和顺序性原则屏幕显示和布局应美观、清楚、合理,改善反馈信息的可阅读性、可理解性,并使用户能快速找到有用信息,为此要求:显示逻辑顺序应合理。

上一篇:土建监理年度个人小结下一篇:铁路护路工作感人故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