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兹洛伊花园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菲兹洛伊花园范文

特洛伊

特洛伊城(Troy)遗址位于达达内尔海峡和爱琴海之间,现在这里山峦迭翠,流水潺潺,柑桔树和橄榄树漫山遍野,红瓦白墙的农舍点缀其间,展现出一派土耳其当地典型的乡村景致。当时间回溯3000多年的时候,这里却是充满杀伐和嘶喊,遍布残肢和鲜血的古战场,在荷马不朽的诗史《伊利亚特》中,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战争就在这里持续10年。

《特洛伊》虽然改编自希腊神话,但事实上在电影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神迹,它表现的完全是战争中的英雄和勇士: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和他俊美的二儿子王子帕里斯在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的宫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但是,帕里斯却和麦尼劳斯美貌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并将她带出宫去,恼怒的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迈西尼国王阿伽门农兴兵讨伐特洛伊。希腊联军的统帅阿喀琉斯和Priam最小的儿子,特洛伊年轻的国王赫克托耳逐渐成为在战争中成为双方各自的英雄。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希腊军队和特洛伊勇士们对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上妙计,让希腊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相,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20名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老国王和大多数男人被杀死,妇女和儿童被出卖为奴,海伦又被带回希腊,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

第二篇:特洛伊

<<特洛伊>>观后感

这是一个发生在3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历史故事。特洛伊的小王子帕里斯对斯巴达国 王梅内利奥斯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并私自将她带回了特洛伊,这使梅内利奥斯既嫉妒又愤 怒,他请求自己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的帮助,组成了希腊联军,向特洛伊发动了战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特洛伊之战”。

在这个片子里,有的人使为了贪欲权利而战,如阿伽门农;有的人是为了个人尊严而战,如梅内里奥斯;有的人是为了荣誉而战,如阿客琉斯;有的人是为了保卫祖国,守护亲人而战,如赫克托耳。

但不管怎样,我是非常讨厌战争的。当固若金汤的特洛伊城池被攻破,当看着亲人爱人生离死别时,我的心一阵阵难过。

为了荣誉,千万个人赴汤蹈火;为了爱,两个国家交战了;为了权利,一个国家将彻底毁灭。在权利和阴谋中,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曾经繁华美丽的特洛伊消失在了熊熊的战火中,最终成为历史的痕迹。

我想,就算没有海伦,这场战争还是会爆发的。海伦的存在只是让阿伽门农找到了借口,提前了战争的到来。阿伽门农是自私和充满野心的,他早就想打特洛伊的主意,只是苦于没有好的时机,而海伦让他找到了正义的理由—为自己的兄弟雪耻。

一般来说,战乱中最容易张显英雄本色。那么谁才是真的英雄呢?我觉得是赫克托耳。虽然影片的主角是阿客琉斯,但是,阿客琉斯更多的是一个勇士,而赫克托耳才是英雄。

在影片中,赫克托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对国家的忠心,对妻子的爱恋,对兄弟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无不让人感动。也许,他并不稀罕英雄的称号。在他心里,他更希望和平。但当一切别无选择时,他便拿起了武器,选择了战斗,选择了守护。

我一直在想,如果赫克托耳没有死在阿客琉斯的剑下,那最后的结局对他来说该是怎样的悲痛呀!自己忠于的国家一夜之间被烧毁,自己守护的人民在战火中被杀戮,自己敬爱的父亲死在了战争中。这一切对他来说太残忍了。但是,我相信如果赫克托耳没有死,他也敢于面对这一切的,他不是懦夫。

当然,在无情赫恐怖的战争中,我也感受到了美丽的爱情。

许多人都说,帕里斯和海伦的爱情是自私的,他们的爱情带来了战争,牺牲了千万条生命。当然,我并不否认这一点,个人的幸福不能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的。但他们的爱情也是执着的。就算成为了民族的罪人,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帕里斯始终都不曾放弃海伦。为了结束战争,帕里斯选择于梅内利奥斯决斗。虽然最后怯懦了,但我觉得,那并不是因为他害怕死亡,而是他不想丢下海伦,他怕将海伦交给梅内利奥斯,她会受到非人的折磨。也有许多人觉得海伦是红颜祸水,人们似乎总喜欢把这个词强加给美丽绝伦的女子。中国历史上也有过西。但她们只是一些可怜的女子。海伦只是想找一个爱她疼她的人,正如她所说的“我不需要一个英雄,亲爱的,我需要一个白头偕老的人”。

赫克托耳赫妻子之间的爱相对于帕里斯和海伦的没有惊心动魄,他们的爱更多的是温馨。他们之间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有时,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能理解对方的意思。这是长时间相处的心有灵犀.他们的爱就像一条小溪流,虽不似大海般波澜壮阔,但是一种温情,连绵不断。

但最感人的是阿客琉斯和布鲁塞伊斯的爱情。一个是英俊潇洒、放荡不羁的“战神”,一个是倔强善良的“神的仆人”,当两人相遇时,命运的轨迹也发生了偏移,虽然这并没改变历史的前进,但是历史的轨迹因他们更清晰。

阿客琉斯是桀骜不驯的,他不为任何战斗,只为自己的荣誉而战。他逐渐被美丽善良的布鲁塞伊斯吸引,甚至为了她,决定放弃战斗,放弃他一直所追求的荣誉。在不羁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温柔的心。当他在满天的火光中疯狂的寻找布鲁塞伊斯时,我知道,他是彻底

沉沦。当他最后伤在帕里斯的箭下,临死时深情地对布鲁塞伊斯说:“在我充满战乱的一生中,你给了我安宁。”我相信,他的一生没有遗憾了,因为这一生他爱过,也被爱过。而所有的一切,就在那句“让他们说,说我生活在阿客琉斯的时代”落幕了。

如果当初特洛伊国王听从了赫克托耳的建议,不再对希腊联军穷追猛打,以致后来赫克托耳错杀了阿客琉斯的表弟,那么,战争也许就会在那时终止。如果特洛伊听从了帕里斯的建议烧掉了木马,那么特洛伊也许就不会被攻破,至少不会那么快。可是,这世界上没有“如果”,历史也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改变。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影片给人的感觉,它是经过导演、编剧、演员艺术加工处理了的,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历史。历史是公正无情的。如果我们想要更好的了解这一段历史,还是要我们通过史书查证的。

第三篇:《特洛伊》影评

《特洛伊》影评 考号26 简介:这是一次传奇性色彩很浓厚的战争,因为它不仅有关权力和荣誉,更加有关于爱情。在古希腊时代,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与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他们之间的爱情让斯巴达国王遭受到了耻辱,发动了特洛伊战争。而这场战争的灵魂人物是勇士阿喀琉斯。阿喀琉斯为了荣誉而加入了攻打特洛伊,当斯巴达的军队久攻不下最终撤回时,这场战争其实才刚刚开始…… 关键字:战争 权利 生命 爱情

我们生活在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艺术家们常以人类自悼的方式在艺术与生活的高度差中制造英雄,以激起我们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英雄梦。如《特洛伊》

《特洛伊》将古希腊意识流和现代价值观念进行了中庸调和,抽离了所有神话的成分,《特洛伊》将神的特性移驾到人的身上,进而直接将影片升华到了阐释“人的神性”的高度,使影片以更高的姿态为观众演绎人类永恒追求的两大主题——生命和爱情。

《特洛伊》以古希腊第一勇士阿喀琉斯为中心展开。不可牢笼的阿喀琉斯是唯一一个可以逃脱道德捆绑和成败约束的人,他崇尚武力,却不被战争所左右;他自负冷峻,却对挚爱体贴温柔;他眷恋生命,却又死之泰然。他的特性所迎合的不仅仅是年轻一代的叛逆或是中年一代的迷惘,他不局限于年龄困囿的旷达是人将自我观念独立于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价值取向。在写实的世界里,青春会逝去,梦想会幻灭,爱情会消散,阿喀琉斯作为一个神奇的精神载体,是我们无边的蹭蹬岁月里最具神性的安慰!

影片的另一个灵魂人物赫克托耳是影片中最具人性魅力的角色。赫克托耳是一个被宿命与悲剧,爱与血成全的凡人。他有这样一句对白:“我的一生只奉行一个信条,这个信条很简单:敬畏神明,忠于妻子,保卫国家。”但这不足以是这个温暖如亚麻色阳光的男人的完整写照。没有阿喀琉斯的神化披挂,赫克托耳的本色可以抽象到只有“完美”二字,一路的“完美”走来,就是赫克托耳的大义与大爱。赫克托耳慷慨赴死是整部电影最悲凉的桥段,尽管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的决战被誉为二零零四最精彩的打斗,但炫目而写实的动作场面不足以冲淡观众心中的令人窒息的无奈,赫克托耳的死亡仿佛给了“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最惨烈的诠释。阿喀琉斯的死太浪漫而富于传奇色彩了,因为

阿喀琉斯只是自然界的一道迂回,用以创造一两段不朽的佳话。而身负国家的赫克托耳之死才是英雄苍凉的瞬间崩塌,高古慷慨,给男人以梦里的呜咽。

电影以“人们总是在追求永生,渴望千百年后的人们依然记得我们的名字,记得我们的战斗多么英勇,我们的爱情多么伟大”开篇,将“永生”这个千古滥俗的话题讲述得悲壮而独步。正是因为追求“永生”,阿喀琉斯的一切个性顺理成章地成了使然,一切行动成为了自我实现的过程。而赫克托耳“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身的价值,使它在抗争的最炽烈的热点上闪耀出勇力、智慧和进取精神的光华,显示出自己的勇敢、技艺、智慧和健美”,让生命简单到只剩一支洁白的羽毛。《特洛伊》不以说教的态度,只是用一边流血,一边宽容着并肩踏浪而来的英雄给我们一种醍醐灌顶的大智慧,大超脱:生命因我们的热爱和敬畏而产生意义。

更多的人乐意将《特洛伊》定义为爱情片而不是战争片。《特洛伊》表现爱情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第一次打破了爱情片用时间堆积,用承诺安抚的模式和用阶级属性的差异与际遇的纠结作矛盾推进的枷锁,阿喀琉斯与布里塞伊斯的恋情被演绎地简淡大气,宁静缱绻,毫无扭捏的小女子之态。没有长久的相聚,没有缠绵的对白,阿喀琉斯的爱情洁白如同父爱的札记。

在影片的结尾,阿喀琉斯在弥留之际一面忍受利箭穿心的痛苦,一面还要微笑着安慰痛哭流涕的布里塞伊斯:“不要紧,我没事,走吧,特洛伊在沦陷。”这在表现形式上颇似《泰坦尼克号》,但其寓意非《泰坦尼克号》所能及,杰克的遗言是“我一生最幸运的事是登上了泰坦尼克号,最幸福的事是认识了你(露丝)。”全然一副热血青年抱定了必死信念的姿态。而阿喀琉斯的遗言是:“我戎马一生,终于在你(布里塞伊斯)身上找到了宁静。”坦然而深邃。同为生死离别,《泰坦尼克号》所体现的依然是属于热恋之人的儿女情长,而《特洛伊》已然让铁蹄之下的戎马恋不再拘泥于儿女情长所包含的小情小爱,真正实现了杜拉斯所谓的“爱情之于我,不是一饭一蔬,不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英雄的壮举。”我们没有必要去怀疑冷兵器时代的爱情的可成立性,电影这种从自然走向无穷的艺术所创造爱情故事的价值就是让我们去唏嘘不已。

注释:资料来源于

http://i.mtime.com/113574/blog/2813567/

第四篇:观《特洛伊》有感

——浅述构图美与希腊神话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电影《特洛伊》。一个个恢弘壮阔的战争场面不时的闪过脑海。展现了沃尔夫冈·彼德森巧妙妙的构图方式。

当《特洛伊》用现代技术向世人展示成千上万名古士兵战斗的奇景时,我不得不感叹,传奇"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的"特洛伊之战"的宏大和悲壮,还有什么是现代科技所不能做到的呢?当史诗与现实零距离的时候,到底是复述传奇呢?还是又在书写一段传奇呢?数万士兵的前进与对峙再到相互冲击,茫茫碧海上的千帆争舸,凌空回转的不可思议的长镜头,不得不让人称奇。出海时,镜头由近及远,海面上出现几只战舰,缓缓拉远,战舰数目逐渐增多,木色的战舰与天蓝的海面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军万马的气势不言而喻。本片避免了由于虚拟摄影产生的梦幻的感觉,而力求更多的细节表现。影片聪明地将更多镜头对准了局部人群的战斗,以此来烘托整体战场的激烈,同时又能突出个体人物的英雄形象,可谓一举两得。

在观看本片的同时,我不得不感叹东西方神话的不同。雅典希腊似乎与我印象中的中国神话有存在很多不同,希腊神话中神的形象均是与人类十分接近的,其集中了所有美的特点,男人有健硕的体魄,女人有美丽的容貌。而中国神话大多是以动物为载体的神,例如孙悟空、猪八戒等。

在精神层面上,古希腊神话的诸神是入世的。神的存在是为了人,人是目的,而神是手段,希腊神话的多人信仰没有导致人听命于神、人的命运完全由神来决定,而是权利、义务、交换。在古希腊人的意识中,几乎不存在什么权威。他们自己去奋斗,去拼搏,去维护自己的家园。这种以人为本,包蕴不断追求奋斗,不断超越内涵的人本精神与中国神话截然不同。 在道德层面上,希腊诸神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也有人的七情六欲等需要,有正直勇敢的,也有奸诈狡猾的。因此,希腊诸神具有强烈的世俗性特征。

希腊人推崇的是一种暴力美学,神之间的战斗都与传统意义上的战斗很接近,而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神拥有常人没有的超能力。神多以英勇无畏的形象示人。这是中西文化的差距。 本片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将大场面用到极致,巧妙地再现了《荷马史诗》中的神话故事。也如实的反映神话代表的文化背景。很容易让人在内心里比较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别,进而上升到文化艺术上的思考,古希腊人认为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去求知、去创造,他们充分相信自己。这对来说我们是一种启示与指导。

第五篇:读《特洛伊》有感

论《特洛伊》的女性悲剧色彩

战争,本身就是悲剧的,是以牺牲众多人的生命作为代价的,当希腊人用木马计片区特洛伊人的信任,特洛伊的悲剧就由此开始了。这场悲剧的战争也带了许多悲剧性的人物,尤其是女人。这里以三个女性为例说明女性的悲剧命运,揭露战争给女性带来的迫害。

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海伦,虽然不是这场战争的主角,但却是个关键性的人物,先是被抢夺,然后是被保护,最后又被抢夺回去,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对于这场战争,海伦是无罪的,即使要定罪,那也只是她的美貌引发了这场战争。她只是三位女神因为虚荣心争夺金苹果后许下诺言的悲剧角色,让帕里斯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海伦。作为最美丽的女人,所有人都倾慕她的容颜,战争的开端是因为她,战争结束后希腊人因为她的美丽也原谅了她的不忠,但是在两邦相战中,带来的必然是双方人员伤亡惨重,帕里斯的冲动带来的是特洛伊城的毁灭。海伦的丈夫墨涅拉俄斯为了报复多妻之仇,帕里斯为了守住自己的情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不惜牺牲众人的性命。表面上看好像都是为了一个女人的战争,其实是两个男人为了自己虚荣心和私心,对女人的欲望而战争。海伦在特洛伊与帕里斯相爱,后来重回到丈夫身边,虽然丈夫重新接纳了她,但可以想象以后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在她丈夫死后就被赶到了罗德。海伦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非自愿,她都已经成为了男权社会的色欲的对象。

卡珊德拉是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女儿,,是希腊神话中拥有语言能力的女先知,当她告知国王特洛伊即将面临灾难时,国王和所有特洛伊人都不屑一顾,不相信她,觉得她是个“疯女人”,由于她预见的全是灾难和祸害,而且总是和王室的意见相左,她父亲都觉得她很厌烦。后来特洛伊城破后,她逃进雅典娜神殿,抱着雅典的神像求助,却被埃阿斯粗暴地抢走,后来又被阿伽门农抢走,沦为阿伽门农侍妾的卡珊德拉预感到自己即将遭到戕害的可悲命运,卡珊德拉“发现 ”了摆在自己面前、无法逃避的悲惨结局。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完全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女性的声音总是被淹没在男人的话语世界中销声匿迹,不被认可,即使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无法改变这一切,最终连自己的命运都要受到男人的掌控。

伊菲革涅亚是阿伽门农的大女儿,因为阿伽门农得罪了狩猎女神

阿尔忒迷斯,使得希腊船只无法出航去特洛伊,所以他骗自己的女儿前来,献祭给狩猎女神。当得知真相后,伊菲革涅亚苦苦哀求他的父亲放过她,可是阿伽门农还是忍心的要送她去献祭。为了解救希腊,伊菲革涅亚勇敢地牺牲自己,后来女神对她产生同情,用牝鹿代替她祭祀。战争必须要用众人的鲜血换的成功,但是这场战争只是为了满足墨涅拉俄斯的个人私欲,英雄们的牺牲虽然可以给自己换来荣誉,却永远的失去了生命,是不值得的。阿伽门农为了战争的胜利,竟然可以出卖亲情,拿自己的女儿的生命作为代价。这时的伊菲革涅亚已经成了希腊男权社会的物品和拥有品,女性的生命的不到尊重,可以当做牲口般来祭祀。女性总是不自觉也不自愿地被卷入男权社会的利益纠纷中,最后被利用和牺牲。正如伊菲革涅亚在哀求他父亲时所说:“我为什么要牵涉进海伦与帕里斯的事呢?为什么帕里斯来到希腊,我就要死呢?”这里,伊菲革涅亚实在向他的父亲反抗,向整个逼迫她死的社会反抗,但是最终还是被淹没于强大的男权社会中。

所谓文明人的残暴行为 --在欧里庇得斯悲剧《特洛伊妇女》中描写了希腊人摧毁了特洛伊后,把所有的妇女捉来准备分配给各个将领和战士们做奴隶。特洛伊的王后赫卡柏也不能幸免,她倒在地上渐渐地醒来,痛哭自己的悲惨的命运,痛骂海伦。是的,所有的妇女都是男人的奴隶,都是男人的财物。欧里庇得斯在这个剧本里深刻地揭露了希腊人在攻陷特洛伊城邦后所犯下的滔天的罪行,这些悲惨的景象令人发指。难道这就是一向标榜自己是文明人的应有的作为吗?妇女和男人就有不一样的区别吗?

上一篇:歌唱活动背景范文下一篇:干部作风检查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