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写法指导

2023-03-21

第一篇:新材料作文的写法指导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写法指导

作 文 辅 导 方 案

y℡小翔执笔

(一)

——

中考作文复习

——如何写好开头

引言

“写好中考作文的两个基本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

中考高分作文偏重于真情实感,如上文所说“真实才能动情,妙语才能煽情。”而第一点需要练习,第二点则需要积累。

高分作文=真情实感+语言表达(而真情实感最重要的体现便是细节描写。) 最后一点,语文学习重点的办法便是阅读+积累,

开头(介绍)

如果把作文比做人,开头就是脸,先不讨论外在和内在美,你说,假如一个人连基本的外在都没有,谁会有心情去看你的内在,不管内在有多美,先被打了五折,那么,你离xx不远了。所以,一个好的开头是有多么多么重要啊!!!!(本人在开头挺小白的,教不了你们太多,自己领悟吧,不管怎么说,开头这种东西就算不出彩,也不要一看到就被人踩死啊!)

现在进入正文,我来介绍几种常见开头:

第一式:思绪飘啊飘„„(回忆式开头)

一般记叙文采用这种开头的情况偏多,我们就先来说说回忆式开头。文章通过对某件事的回忆来表达某种主题或思想感情,从现实到回忆的过度就尤为重要。要求过渡自然,又不能与中心脱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第一段结束加上思绪不禁飘到了远方(之后,不管你思绪飘到了哪,结尾要点一下你的思绪要飘回来啊!)还有一系列的句子,像是:那件事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无法忘怀;只要一想起那件事,我便久久不能平静and so on.我们来看看例子:

1.窗外,朦胧的月光照在那棵老树上,仿佛磨去了老树干上的创痕和岁月留下的沧桑。面对此情景,我的思绪又飘向了远方„„ ——《那棵树》

这是一个典型的回忆式开头,精彩的是,结合了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动人的气氛,为下文的会议作了很好的铺垫 。对文体做了很好的诠释,巧妙设下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正是我们该学的。假如是你,对于《那棵树》你会写下怎样的开头呢?

2.又是落叶时节,片片金黄的树叶幽幽的自枝头飘落,坠入大地的怀抱,化作春泥,等待着生命的又一次轮回。 拾起一片枯黄的落叶,感受落叶季节那隐隐的心跳,任思绪在脉络中延伸„„ ——《记忆深处的那片落叶》

并不是最后一句都是思绪飘到了远方,稍作修改就变得更加意味深长,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每一种开头都要使用得融会贯通,关键是要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方式才能不落俗套,新意这种东西很重要的。

2

第二式:环境引入(经常也用于回忆+抒情)

上文两个例子也是环境描写的好例子,环境描写可以很好渲染气氛,能让改卷老师感受到你的语言功底。一般来说,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作为你作文的开头。譬如说,看着阳光,月亮,月光,星星,树木,绿草,小花,水滴,公园,清晨漫步,刮风下雨,季节变化„„(一个人在享受自然的时候总会发生感慨的,也可以和事件有极大的联系,譬如说你要写的那天刚好也是阳光灿烂,风雨雷电,也有美丽的花啊草啊,也是在某个季节,也是在某个公园,思绪就很容易飘到那一天,合情合理。)如何巧妙运用这类开头,就要靠自己的积累和 语言的功力了,多练习也是中不错的选择。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睡觉前躺在床上,自己想个作文题,问问自己要为这篇作文写怎样的开头。下面我们看看例子:

1.冬季,雪花翩然飘向大地,窗外是一个粉妆玉砌的童话世界,眼前是一片晶莹的白,我的思绪也如同轻灵的雪花,舞动起来。

作文题目是《财富》,小作者写了雪花纷飞的冬季里妈妈关爱自己的一件事,通过这件事感悟到伟大的母爱是一笔最大的财富。开篇描写了特殊的自然环境,渲染了气氛,为后文对人物的描写,事情的记叙做了铺垫。

2.夜好静好静,月光悄悄洒进我的房间,我躺在床上,想着白天的事情,久久不能入睡。

作文题目是《我做的对》,小作者写的是有一定朗诵水平的自己在朗诵比赛的复赛中被淘汰了,心情不好,但当进入决赛的同学需要帮助练习时,自己经过思想斗争,毫无保留地去帮助同学。同学在比赛中胜出,自己在分享别人的快乐的同时也慨叹自己做的对。文章开头只一句话,描写了“静静的夜”,“悄悄洒进房间的月光”,营造了一个恬静的夜晚,一如小作者“做对了”后那颗坦然、满足、平静的心境。

第三式:开头点题

这一类的开头需要根据不同的文题进行变动,根据作者要描绘的事例进行更改,所以,作者对文题的理解就变得相当重要,所以省题加构思是极度必要的。这类开头可结合各类开头进行描写,但最重要的便是要将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想法和主题相挂钩,做到点题很重要。有一种抽象的理解就是将你所理解的主题进行扩写(看不懂就忽略它吧)。现在看例子吧:

1成功时,我会听到妈妈的声音:“孩子,你是我的骄傲!”失败时,我会听到妈妈的声音:“别灰心,下次一定行!”骄傲时,我会听到妈妈的声音:“你还可以做得更好!”„„

作文的题目是《声音》,小作者紧紧围绕“声音”两个字开篇,“声音”一词出现三次,每一次还都直接写出了“声音”的具体内容。让读者感受到成长中的小作者在关键的时候总会得到来自妈妈的赞扬、鼓励、提醒的声音!显示了审题和遣词造句的能力。

2生命是一段牵挂的行程,即使是一把伞,也是父母对儿女一份暖暖的爱。在人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是可以淡忘的,但是有些东西却无法忘却,譬如这生命中的伞。

这是一篇课外阅读《生命中的伞》的开头,作者紧紧围绕自己的题目中“生命”和“伞”开篇,强调了一把蕴含父母之爱的伞令作者终生难忘,开篇点题,引人深思。

第四式:哲理开头(不建议使用)

这种开头很多中学生驾驭不了,却又有很多中学生喜欢使用。个人最反感这类开头,这样的开头一旦与你所要表达的主题不符,就容易出现偏题之感。以下例子,我就不多做点评了。以下是例子:

1日子一叶一叶地从生命之树飘落,不经意间,才蓦然发现岁月已给它套上了16圈年轮。

好沧桑的开头,现在就写这个你是有多老啦,正青春的同学!!

2它曾是千年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名一钱;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身恪守的行为规范,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它太简单,简单得哑哑学语的孩子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它就是诚信。(《千年的呼唤》)

第五式:排比句开头

这种开头很受大家喜欢,但是重点是你要排比也要看看主题对不对啊,比如说题目让你写自信的力量,你却写自信,这就不好了吧。还有,你怎么也要凑个三句啊。没三句排比排个毛啊,还有,排比句式开头要有总结的,要点题的啊!看例子吧:

1母亲,您是一股清澈的甘泉!我是一棵绿油油的禾苗;您是早晨的太阳!我是一株刚冒出嫩芽的小草;您是湛蓝的大海!我是一条小小的鱼儿„„妈妈呀!请接受女儿的这份爱!

文题为《„„笑了》,小作者写自己为妈妈做了一件事情,看到了妈妈欣慰的笑。在开头中使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直抒胸臆,赞美了妈妈,也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恩之情。为什么我觉得它偏题了啊啊啊啊!!!!不过,排比完要稍微总结下,排比的字数不要太多,不然读起来很烦哦!

第六式:„„(加油寻找属于你自己的开头方式哦)

总结:以上归纳的几种开头,想要驾驭它们就要多练习多积累,将它们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写开头方式。加油哦,同学们,做做接下来的练习吧,熟能生巧哦!

开头(练习)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练练笔吧。不要求多空闲时做一题,做完你可以来找我面批哦,免费滴。

一.文题《那是一本 笔记本》补好题目,事例自己想,为它写一个合适的开头。 二.《我会记得》 三.《那件小事激励着我》

四.《 的风景》 五.《爱,还要会爱》

4 运用细节描写使内容充实起来

如何做到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最重要的就是细节描写。将你的真情实感渗透到你的细节描写中。我们来说说何为细节。在百度百科中,对细节是这么描述的:①不容易起眼的小环节,小事,需要细心去做的事。 ②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很显然,这就是细节。

现在来说说怎么做到细节描写吧, 最简单,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将一个东西仔细刻画。通俗的说就是把一个东西写的无比无比具体。例如: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人的外貌,心理……事无巨细,能做到这点,你基本就成功了。话不多说,看例子:

一句话:妈妈叫我去睡觉。

细节刻画后:忽然听见耳膜一振,一串细细的脚步声,那么脆,那么轻,生怕打扰了我。这声音再也熟悉不过了,它承载了数不尽的爱,奔走在两扇门之间。“吱”,门轻轻的开了,母亲走到我身边,轻轻的说:“不早了,睡吧,别累坏了。”“要睡你去睡,没看我正忙着么!”我没好气的说,似乎能把所有闷在心里的气全部发泄。母亲无语。随后又是一阵脚步声,还是那么轻,那么脆,不同的是那声音越来越远了。

又是一个人独处,唉,我怎么能那么跟妈妈说话呢?这样妈妈会伤心地。我眼前一阵模糊两滴泪落在眼前的书上。

这时,又响起一阵脚步声,只是比刚才更轻,更脆……这回,母亲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放在我的书桌上说:“孩子,喝茶吧,提提神别累坏了身体。”

这便是同学们需要提高的地方:会细节的刻画,把一件普通无比的事加上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就会变得无比生动,你会明显感到真情流露,表达感情,心理描写极为重要,我们能向这位小作者学习的便是他的细节描写,在看别人的作文时,不应该注重内容,因为素材只是自己的,否则便是抄袭,我们看作文能学到的只是,写作的方法而已。

一句话:我流泪了. 细节刻画: 我不经意的看见父亲的脚流血了,我想:“那应该是被玻璃划破的吧?”泥水不断像虫子一样往里渗透,腐蚀了父亲的脚,也腐蚀了我的心。我扭过头去,偷偷地擦去脸上的泪,笑着扶着父亲回家去。

有些辞藻需要积累,只有积累好的语言才能适时的表达自己心中所想,要做到胸有成竹不容易。

细节描写(练习)

请根据文题和所给的话进行细节扩写,加油啊,童鞋!! 一.题目《微笑面对生活》一句话:我失败时死党给我鼓励。

二.题目《面对缺陷》一句话:我感到同学们嘲笑我的牙齿很奇怪。 三.《万里飘香》一句话:冬天我吃奶奶的烤红薯。

第二篇:[初二语文]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写法指导

“中秋”话题作文指导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特别是近年来将这个节日定为法定假日,更为青少年了解传统佳节提供了好的机会。

1、 同一个话题,在审题时应注意从不同角度立意,要独出心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切不可泛泛地写流水内容,以免让人读来无味。

2、 要突出特定情境,就要调动各种写作手法,特别是景物的描写,以“月”为主要描写对象,可尽情地渲染烘托。

3、 要以情感人,那么就应该从自我的角度来感受这个节日,以真情实感来表现节日的感受,让记忆的浪花传递出中秋的内涵,让情感的笔触描绘出团圆的深情。

中秋的记忆

凉爽的秋风吹走了夏日的浮躁,让我们尽享天高云淡风清的熏陶,让五谷给我们带来丰收的喜悦。沉浸在这秋高气爽之中,我知道,中秋节快到了。

我深深的陷入了对中秋佳节的期盼,去年中秋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

夜已深,月正圆,一份感激涌上心头。那是一份亲情,那是一份至爱。我愿将这份情与这份爱收藏在怀,化作一份动力,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中秋的记忆很深很深,同为那份记忆中有爷爷对我的一份激励。

那年中秋

中秋节的夜晚特别的宁静,无聊的我与父母一起漫步在静悄悄的江畔,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圆圆的月亮在头顶跟随……

一样的月亮,一样的地点,一样的宁静,使我想起了那一年的中秋。 ……

一阵开门声将我拉回了现实,哦 ,是爸爸妈妈回来了。我静静地递上两杯水,看到他们眼中的欣慰,我突然发现我是如此的幸福。是爷爷跟我说的话让我感受到身边的幸福。

爷爷啊,月圆之夜,此时的你在天堂做什么呢?

记忆中的红豆沙

又是一个中秋节,又到了阖家欢聚的日子,看着那轮明月,我想起了儿时的那份月饼。

小时的记忆大都是关于外婆的,仍记得外婆家那张又大又舒服的床,仍记得外婆那精湛的厨艺,还有那令我回味多年的红豆沙馅……

……

随着岁月的流逝,姥姥的身体再不如从前那么硬朗了,外婆牌的月饼我也好久没有吃到了。如今,又值中秋佳节,但我却没有了从前的那份兴奋之感。

看着那些被精美包装后的月饼,我全无当年的那种感动,依旧还是金灿灿的外皮,依旧还是香甜的红豆沙。卖相比姥姥做的完美,味道也比姥姥做的好。但它却没有外婆的爱。

每每吃到这种月饼,我就会有深深的落寞……

一个人的中秋节

皓月当空,稀疏的星星三三两两的散落到天边。今夜的月亮如玉盘般皎洁、明亮。一阵风吹来,吹走月亮四周的浮云,掀起了她神秘的面纱。

……

在这万千思绪中,我不禁有了一丝倦意。起身回到屋中,我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我与家人围坐在桌旁,一起说说笑笑,一家人其乐融融。我一直在笑,笑的是那样美,那样甜……

中秋赏月

当桂花的清香弥漫整个宁静的夜空的时候,当淡淡的月光轻轻地洒在我肩上的时候,我坐在摇椅上,默默的凝望着夜空中的那一轮中秋明月。

……

此时,爷爷,你在干什么呢?是否与我在一起赏明月呢?远在异乡的我,现在正在想念着你呢!你是否也在想念着我呢?

月亮啊!你如此千年万年地陪伴着多少人啊!我只能对你说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又是中秋月圆时

夜,静的深邃,月,洒下点点光辉,月光透过树枝,透过窗纱,透过心田,略带暖意,包裹着我那颗思念的心。

中秋的雨滴,那是相思的眼泪…… ……

又是中秋月圆时,忆起外婆心中的那份思念,思念我,还有她心中的那片故土。中秋的雨,是相思的泪。

第三篇:作文写法指导

高考优秀作文写法指导

整理 乔玉霞

【考情分析】

我们分析过不少因审题偏离命题方向而被低评的作文个案,从中发现:如果让这位写走了题的学生进行申辩,初听起来还真觉得他们思路确实有“道理”,但如果他们的写作思路是正确的话,那么阅卷者都得耐心地听一听考生自己的想法,当然,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高考,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再说,他们的思路偏离了命题的主线是硬伤,其申辩往往都是繁琐论证,东拉西扯,表面上也说得通,但实际上十分勉强。

那么,那些写偏了或写走了题的作文,究竟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为了简明起见,我们从分析“命题材料”开始。命题材料可分为三大类(“三大类”并不是有绝对界限的,三者之间或有交集,或有并集):

2017年高考语文卷已经有25个省市加入到“全国新课标卷”的行列中来了,只有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仍在坚持自主命题。今年的命题一般都会保持与去年的相承性,仍然会沿袭上一年的命题的模式。为了更清楚地明白“三大类”的材料特点,全国新课标一定会沿袭“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模式,其命题材料应当是“时事类”,而自主命题的省市或仍然会沿袭自己的命题模式,或倾向于全国新课标模式作一定的改变。总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模式将是主流模式,采用这个模式命题的机率很大。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概念一出,打破了宿构、套作、文艺腔的美梦,写法也开始由阐述高蹈的哲理走向务实而理性的思辨,由崇尚华丽修辞走向言从字顺的逻辑推理、论证。 【技法指导】

无论作文材料是何种类型,以不变应万变,以作文新概念——“任务驱动型作文”去写作,应该说是一个最稳妥的写作方式。实用的、操作性强的、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方法就是:

一、界定关键概念,扼要确立总论。任何观点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成立,任何观点都必须依赖关键概念,而关键概念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义界定。

二、分解总论内涵,理论联系事例。我们可以把总论分解成二三个分论,分论就是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提纲,纲举目张。整篇文章固然要有引论、本论、结论,分论段同样也要有引论、本论、结论。

三、运用逻辑思维,致力分析论证。在每个分论段里,都必须具备观点句、诠释句、事例句、分析句、总结句。如此“完型”,才能思维缜密,说服力强。

四、结尾回扣总论,不能简单重复。显现“豹尾”,或促人奋发,或引人共鸣,或给人启迪,或催人深思,或发人深省。精短有力,言短意长。 【名师示范】

做一个老实人才是最聪明的

关于如何看待“老实和聪明”的问题是关系到“学会”如何“做人”的大问题。我认为只有做一个老实人才是最聪明的。这里的“老实”指诚实守信、规规矩矩;这里的“聪明”是耳聪目明,有明察事理之义,而不同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小聪明。(引论)

诚信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李白诗云:“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诗人以“五岳为轻”极言侠客“然诺”之重。其实,说“诚信”分量比大山还重并不为过,因为诚信乃人立身于世之根本。孔子就说过“民无信不立”,人没有信用就没有办法立足于天地之间。任何人立身于世都应该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否则纵使你有过人的天赋,也会寸步难行。而诚信要体现于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韩非子说的“小信诚则大信立”就是这个意思。商鞅的“移木立信”就是以“小信”赢得了百姓对变法的“大信”,从而取得变法的成功。可见,诚信是为人之本的理念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基本理念。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他人的信任,而又由于他人的信任又赢得他人的真诚,这种微观上的个体间相互信任的累积便形成宏观上的社会信任,人人都做“崇尚诚信”的老实人,便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最重要保证。(本论一)

规矩做人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观点句)诚信待人的人都能够做到规矩做人,不能失信于人本身就是他们的一种自我约束,一个不容逾越的道德规范。外则待人以诚,内则敬畏规范,做人做事无愧于心,内心自然平静安宁。(诠释句)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吴兰玉,因为丈夫和儿子治病而欠下五万元外债。在父子俩相继去世后,这个年过六旬、无依无靠的瘦弱老人用漫长的九年时间,靠拾荒还清债务。虽然有许多债务当时并没打欠条,虽然有些人当面撕掉欠条明确表示无需要再还,但她还是坚定地踏上了漫漫拾荒还债之路。(事例句)因为她知道,欠债就要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她知道只有还清债务她才能彻底直起腰来,才能换来余生的释然与坦然。(分析句)要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本来就是一个人立身于世的内在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光明磊落,淡泊宁静,才能让自己成为天地间一个幸福的存在。(结论句)(本论二)

而自作聪明的人常常反被他的小聪明所误。重庆大学副院长刘洪彪教授,被曝光博士论文涉嫌剽窃之后,受到免职与撤销博士学位处分。不守规矩,逾越学术道德红线,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现实社会所充斥的“瘦肉精”“速成鸡”“毒奶粉”“毒胶囊”都是那些鼠目寸光、唯利是图、自作聪明的人的“杰作”,他们终逃不过破产潦倒的命运。约翰·雷说过“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不能老实做人,为了眼前之利,而失去别人的信任,是愚蠢而非聪明的。(本论三)

周恩来总理说过:“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我深以为然。(结论)

赏析

这是名师安杨华就2015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题而写的下水作文。这篇范文首先就对命题材料中的关键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把“老实”定义为“诚实守信、规规矩矩”,

1 以免将其理解诸如“踏实、专注”等等(当然也可以如此定义);把“聪明”定义为“明察事理”,以免将其理解为诸如“机敏、机智”等等(当然也可以如此定义),但在他的这篇文章里不作那种理解。如此界定其关键概念的目的,是为民便于读者明晰论者的观点。总论的提出具有统摄全文的作用,紧接着建构分论段,分别从第一段中的两个关键概念“诚实守信”“规规矩矩”分解总论的内涵(

二、三段)并加以论证,第四段仍然是针对第一段的关键概念“聪明”,用现实事件为例子加以论证。主体论证部分都是“完型”,即观点句、诠释句、事例句、分析句、总结句齐备而有序,展现出逻辑力度。结尾用周恩来的话回扣总论,具有强大的权威说服力。 【佳作展示】

做一个聪明的老实人 老实,就是实诚、善良、踏实、忠厚;聪明,就是机智、敏锐、灵活、伶俐。老实也罢,聪明也罢,在很大程度上是天赋的,所以,聪明人不必自傲,老实人不必自卑;聪明者固然人见人爱,但老实人更是可敬可靠。做人,不必一定要太聪明,人们不是常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吗?

老实人应当通过勤学苦练,使自己变得耳聪目明;聪明人需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才能更加聪明,千万不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天生老实的人,用不着自卑。俗话说得好:“笨鸟先飞。”相信,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一样可以变得最聪明。(引论)据说,曾国藩天生比较笨。有一次,窃贼到他家里行窃,想等他入睡了再偷。哪知窃贼都听得能背诵了,可曾国藩还在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窃贼不耐烦了,从房梁上跳下来骂他独具蠢笨如牛,接着背了一遍给他听,然后得意洋洋地走了。贼不可谓不聪明,然而他只是个贼;勤学苦练的笨小孩,不可谓不老实,最终却成了震古烁今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理学家。(本论)他虽然天资愚钝,但老老实实学习,一样成为大学问家。(结论)

反过来,天生聪明的,千万不可自恃自傲,更不可耍小聪明,唯有踏实、勤学才有成就。(观点句)聪明是天生的,知识与才干却是后天得来的。努力学习才会获得知识,勤奋历练才会增长才干。(诠释句)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就能作诗,连同县的秀才也惊叹不已。然而他的父亲“不使学”,结果短短12年之后,方仲永就“泯然众人矣”了,实在可悲、可叹。(事例句)他虽然天资聪慧,但没有老老实实地学习,而被他的父亲用在了“利基然”的小聪明上,(分析句)最终沦落为普通人。(总结句)

而被誉为“数学家之王”的高斯10岁就发现了等差数列,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倒是不断进取,最终取得了110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成果。音乐神童莫扎特他3岁就能弹奏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但他没有因此而恃才傲物,而是勤学苦练,短短35岁的生命里,其音乐创作的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远,令无数音乐家难以逾越。他们虽然天资聪明,但老老实实地学习,最终成了学界精英。

一句话,做人就做一个聪明的老实人。只要后天勤奋努力,再老实的人也能变得聪明无比。这样的老实人,也才能成为真正的聪明人。

评点

这是四川一考生的实战佳作。这篇佳作的写作方法与安老师不谋而合。开篇即对关键概念进行界定:“老实,就是实诚、善良、踏实、忠厚;聪明,就是机智、敏锐、灵活、伶俐。”且对这两个关键概念作了辨析,于是在第二段中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提出文章的总论。第三段用事例对“聪明人”“老实人”进行辩证分析,说明两者可以转化,其前提是“老老实实学习”。第四段用事例证明,聪明人如果不老老实实学习,反被“聪明”误。第五段阐明何为真正的聪明——老老实实学习。事例翔实,论证讲究逻辑性,思维缜密,有很强的说服力。结尾回扣总论,但没有简单重申,仍然是用辩证的方式凸显了其中心论点。略有不足的是,选例不新,没有现实性很强的例子,但即便是旧例,考生对其进行的理性思辨还是令人感到非常新颖的。

30则绝妙素材带你领悟做人之道和作文之道

凤凰网有个佛教栏目,其中的“一日禅”,和“般若讲堂”我常读常感动。感动之余,想到与同学们分享。不是为了传教,而是希望同学们可由此“悟道”。一要悟做人之道,其中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对待我们当下要面对的高考以及将来要面对的生活。二要悟作文之道,其醒目的标题、隽永的语句、鲜活的比喻、生动的事例,都值得借鉴;其和风细雨诱人向善的文风更值得学习。(刘友禄)

1.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

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大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

2.真情本无语,尽在真心

缘分,不是偶然,要心向心;朋友,不是随兴,要诚对诚;感情,不是儿戏,要惜对惜;相识,不是新鲜,要真对真;懂得,不是随便,要忠对忠。真情本无语,尽在珍惜,尽在真心。

3.笑人等于笑己

人生不易,不要笑话别人。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唱的曲。再风光的人,背后也有寒凉苦楚;再幸福的人,内心也有无奈难处。谁的人生都不易,笑人等于笑己,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最穷无非讨饭,不死总会出头。谁的人生十全十美,谁的生活没有薄凉,谁敢保证一直都是人生得意。

4.修炼在“心”

2 任你再高贵,抑或再卑贱,不过修炼一个“心”字。心静者,必登高,然后可以望远,俯瞰众生心愈清;心和者,必仁爱,然后可以济人,包容万物心愈慈;心慧者,必淡泊,然后可以平坦,笑面冷暖心愈安。心若静,得到不长奋,失去不久悲;心若和,得到不狂妄,失去不嫉恨;心慧者,得到终失去,失去亦重来。

5.幸福从内心的“安祥”中来

一个人,无论他是什么地位,过哪一种阶层的生活,只要他的内心非常安祥,就可以过得幸福。而一个拥有了很多物质享受,但内心纷乱的人,生活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惩罚,因为拥有的越多,他的欲望也就越多,他的痛苦自然也就更多。因此,幸福从何而来?要从内心的“安祥”中来。

6.发现错了,止步就是进步 总是很难改正自己的缺点,人,也总是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有时,明知错了,却欲罢不能,一错再错,把握正确的方向,坚守自己的原则,世界上的诱惑很多,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快乐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发现错了,一定要止步。

7.你若不恨,苍天有暖

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做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你若不疑,人间不寒;你若不离,世界不远;你若不恨,苍天有暖;你若不语,四海升平。

8.微笑是最祥和的语言

心灵若是堆满垃圾,心胸容易狭隘;心灵若是一尘不染,心胸则无限宽广。微笑是最祥和的语言。用爱面对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心中就不会堆积烦恼,世间的纷争也会减少。

9.心静则清,心定则恒

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心清了,才能照见万物的实性。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珍惜的;汲汲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停下来,笑看风云;坐下来,静赏花开;沉下来,沉静如海;定下来,静观自在。心静则清,心定则恒。心境平静无澜,万物自然得映;心灵静极而定,刹那便是永恒。

10.抬头与低头

抬头需要底气,低头需要勇气。抬头,就是要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只有昂首前行,相信自己,不退缩,不逃避,不懈怠,不轻言放弃,坚持到最后,才有资格迈进成功的大门。低头,不是谦卑,而是平和;不是怯懦,而是宽容。能抬头是勇者无畏,敢低头是大智若愚。

11.人生没有绝望,只有想不通

我们时常会觉得心累,就是心不能静,气不能和,想的太多,要的太多,争的太多,心太强,不平和。其实人生很简单,容得下别人,忍得住闲气,让得了别人,受得了委屈。人生没有绝望,只有想不通,人生没有尽头,只有看不透。新念何必理旧梦,一朝一夕皆来生。转个念就是希望,回个头就是来生。

12.静能生智

人心越宁静,越能客观地认识世界。常常,不是没能力看透,只因心太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能生智,智者之所以不惑,除了学问,更重要是心静。想要把这个世界看清,先要沉淀自己的心。心乱一切乱,别让一颗小石子击碎心智。

13.有缘才能生存

结缘的方法有很多种,你同别人讲几句话,是语言上的结缘;电梯间里对陌生人点头微笑,是心灵上结缘;别人不认识路,你指给他,也是一种结缘;别人遇到困难,你伸出援助之手,更是结缘。在世间要有缘才能生存,有些人步步难行,那是因为他结缘不广;有人做事方便,那是因为他善缘甚多。

14.人生就像半杯水

谁都渴望完美,但不如意却十之八九。人生就像半杯水,很难有完满的时候。同样的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缺少的那一半,有的人看到的是拥有的那一半。幸福与快乐的秘诀就在于:要看到拥有的那一半,并享受已有的那一半。

15.打开幸福之门的四把钥匙

打开幸福之门有四把钥匙: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口中有德,说话要留有余地,不对他人施加“软暴力”;目中有人,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将心比心,坦诚相待;心中有爱,在心田种下爱的种子,并小心地呵护它成长;行中有善,人到哪里,就把爱带到哪里。

16.有了曲折和故事,我们的生命才会精彩

使人成熟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让我们感谢过去吧,它会带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未来。生活从来都是波澜起伏的,命运从来都是峰回路转的,因为有了曲折和故事,我们的生命才会精彩。有时候,哭泣,不是屈服;后退,不是认输;放手,不是放弃;沉默,不是无话可说。

17.别让心绪打结

闭目静想,自己是否因心浮气燥搞砸过很多事?是否常被环境、被人影响?是否常为小事生气?懂得以智慧、慈悲来处理问题,心就不会经常打结。心若能清明自在,不管任何境遇,都可以保持平静、稳定、自主、自在的心境。心里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心里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

18.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世上美好的东西数不过来,我们总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实即使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只能吃三餐,一次只能睡一张床。欲望太多反而会成累赘,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富足,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19.懂得低头才能出头

适时低头,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理智的忍让和忍耐,不是无条件的迁就,而是有意识的谦让和迂回,是一种巧妙的人情达练。俗话说:“懂得低头才能出头。”

3 有时候稍微低一下头,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从容,是一种竞争的避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留有一点存在的机会,才会有出头的可能。

20.让别人快乐是慈悲

快乐不是奢侈品,而是日用品。容易满足的人,总是活得简单快乐;欲望过多的人,往往过得愁容满面。快乐和烦恼,只能来一个,你拉着一个不放,另一个自然不会来。让别人快乐是慈悲,让自己快乐是本分。

21.当下付出,明日花开

愿意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吃亏多了,总有厚报;爱占便宜的人,定是占不了便宜,赢了微利,却失了大贵。再好的东西,你也不可能长久拥有,不必计一时回赠,莫如常怀怜悯之情,常施援助之爱。别以为成败无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

22.随缘自在,便是晴天

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它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沧海桑田,我心不惊,安稳自然。随缘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23.做事可以赶,但不可以急

花开自有花落时,人生最大的障碍,不是困难,而是自己的内心。心若急了,神驰,意乱,景衰,一辈子无论走多远,也都没什么韵致可言。环境可以乱,心灵不能乱;做事可以赶,心不可以急。

24.勿让解释成为借口

有时候语言会显得苍白无力,说的再多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解释反而成为别人的借口。干脆不说,在承担中,用行动来证明事实。人生中哪能事事如愿,我们需要的不是表面的应付和虚伪的承诺,关键在于正直善良。用平静的心态面对过程,转变别人的认识,最终得到理解和信任。用宽大的胸怀面对一切,你将在经历中学会面对,在苦难中得到提升。

25.心中有岸,生活才会有渡口

一个人,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弃希望也只有自己。怨恨、嫉妒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无论成败,我们都有理由为自己喝彩!跌倒了,失去了,不要紧,爬起来继续风雨兼程,且歌且行。擦亮你的眼睛,别让迷茫蛊惑了自己。只有心中有岸,才会有渡口,才会有船只,才会有明天。

26.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痛苦与欢乐都是心灵的折射,就像镜子里面有什么,决定于镜子面前的事物。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负担,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心犹如漏斗。复杂的心爱计较,简单的心易快乐。

27.岁月,总有许多遗憾要弥补

用单纯的眼光看待人生,你将少掉许多莫名的烦恼;用幸福的脚印丈量生活,你的步履会轻盈洒脱;用感恩的心去面对帮你的人,你会发现人间有许多无私与美好;用宽容的心去面对伤你的人,你会觉得他们其实也都不容易。人生,总有许多沟坎要跨越,岁月,总有许多遗憾要弥补,生命,总有许多迷茫要领悟。

28.耐得住寂寞,才能升华自己

我选择善良,不是我软弱,因为我明白,因果不空,善恶终有报应;我选择宽容,不是我怯懦,因为我明白,宽容了他人,就是宽容自己;我选择糊涂,不是我真糊涂,因为我明白,有些东西争不来,有些不争也会来;我选择平淡生活,不是我不奢望繁华,因为我明白,功名利禄皆浮云,耐得住寂寞,才能升华自己。

29.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鹰,不需鼓掌,也在飞翔。小草,没人心疼,也在成长。深山的野花,没人欣赏,也在芬芳。做事不需人人都理解,只需尽心尽力,做人不需人人都喜欢,只需坦坦荡荡。坚持,注定有孤独彷徨,质疑嘲笑,也都无妨。就算遍体鳞伤,也要撑起坚强,其实一世并不长,既然来了,就要活得漂亮。

30.气度决定格局

心量太小,难成大器。只要我们的心量不断扩大,现实世界对我们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直至忽略不计。气度决定格局,一个人能经受住多大的打击,才能干出多大的事业。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己,让烦恼变成大海里的一滴水。内心强大,则世界辽阔。

第四篇:材料作文的写法

中考材料作文写法指导

材料作文是常见作文题四种形式中的一种(另外四种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材料作文的特点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经典考例】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宽它的宽度。

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依据材料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确定中心,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2002年江苏南京市中考作文题)

2、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这里有温暖关爱,这里有友谊信任,这里有拼搏进取;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周围充满了阳光雨露,充满了亲情友情,充满了合作竞争。

请你根据提示所提供的内容,选取其中的一个方面或将几个方面有机的联系起来,自拟题目作文。

【写作策略】

写材料作文,审题和领悟非常重要,可以从3方面做起:

首先,要看清要求(如拟题要求、文体要求、文字要求、内容要求等),看懂文字材料。这是快速审题的第一步,对整篇作文的立意、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明断是非优劣,通过阅读材料要迅速判断出材料所提供现象的属性,是与非,正与误,优与劣,以便确立自己文章的中心。

再次,挖掘深意,有的材料作文内容比较复杂,主旨比较“隐蔽”,在这种情况下,深入领会材料就成了关键。

对如何写好给材料作文的具体建议是:

写给材料作文要注意合理使用所给的材料,不能避开材料,另起炉灶。

若拟写记叙文,则应先对材料内容加以分析,再由此联系与材料相关的人或事,如果觉得实在不好把握,可以以这样的形式开头:“读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或‘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或“在我的生活阅历中,也有这样一个人(或‘曾遇见过这样一个人’)„„”。结尾处,再用恰当的议论将所叙的人或事与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较,用画龙之笔点明中心即可。

若拟写议论文,对所给材料可以从以下角度使用:

1、从中引发观点,一般来说,可用下面的写作思路:

开头引述材料→认真分析后,确定论点,→具体论证→结尾照应开头(材料),深化中心。

2、用做文章的论据。对于做论据的材料的使用,需要考生精心剪辑,决定取舍:有时材料过于简单,就需要扩充内容,着重在证明的论点上加以充实;有时对论据材料可完整地抄录引用;不宜全文照抄,可用自己的语言对论据作概括引述;有时可以将材料穿插在阐述 1 或评析之中。

3、用做联系实际的参照“标志”;

4、用做拟制标题的话题,如“从„„说开去”、“„„给我的启示”、“„„教会了我做人” 、“论„„”等。

5、用做照应开头的结论,议论文要做到结构严谨,因此在结论部分有必要用所给材料内容来照应前文(包括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

总之,写材料作文必须抓住“要害”即关键。写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角度”的选择,只有命题意图领会了,切入点找好了,或记叙或抒情或议论就不难了,当然,运笔最好是在自己有经历、有体验、有感悟的内容方面进行。

复习指导:高考材料作文写作技巧

所谓材料作文,是要求写作者根据所给的一段文字或图画等具体材料,按照作文命题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它的特点是读写结合。写作者要经过阅读材料、理解分析、提炼主旨、联想想象、筛选甄别、文字表达等步骤,才能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材料作文的类型有:根据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例如2005年中考作文题。

材料作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是:

1.要读懂材料。认真阅读材料,理清材料思路,明确材料指向,归纳材料要点,把握材料寓意,最终提炼写作中心。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也是考场作文能否及格的第一步。

提炼中心练习。阅读所给文字,归纳写作要点: 小时候妈妈经常教育我们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别人对你的恩情,这才是做人的根本。”现在我也用妈妈这句话教育我的孩子,希望他做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激的人。2002年6月的某一天,儿子放学回来,一进门就说:“妈妈,我们学校要给受灾地区捐款,这一次我捐100元。”“为什么?”“因为这次受灾地区有陕西省,我很担心周至县枣春小学的孩子们,还有我住过的老乡家是否被水淹了。妈妈,他们会被水淹死吗?还有那些可爱的小狗。”说着说着儿子的眼圈红了起来,我也被他感动了,于是从包里拿出100元递给他。他所说的地方是他2001年随星星河记者团采访过的地方。

这则材料只要找到点题句——希望儿子做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激的人,即“感恩”,中心内容就迎刃而解了。

2.要联系实际。确定写作中心后,内容构思是要选择切入点,从身边小事、眼前情境、街头见闻等入笔,徐徐展开生活画卷,联系作者的学习、生活实际,写实事、抒真情、谈看法、说体会。

3.要力求出新。在文章观点无误的前提下,展开多角度的思考,突破思维定势,克服从众心理,独辟蹊径,力求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摄人心魄的好文章。还是“感恩”的材料,一位同学的作文是这样开头的:

family,家庭。F代表爸爸,father;a代表和,and;m代表妈妈,mother;i代表我,I;l代表爱,love;y代表你们,you。把汉语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爸爸和妈妈,我爱你们”。

那晚,我和一个语文课代表,为了帮老师查点什么,晚上八点左右,才在同学们的关心声与道别声中,走出了校门。也就在此时此刻,我才想起我忘记把晚归的事情告诉给这个世界上最爱我,最疼我,最关心我的人——我那恩重如山的家人。

4.要锤炼语言,巧用修辞,力求使文章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5.避免材料作文跑题的方法是要注意开头、结尾的写法,做到首尾呼应,反复点题。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七法

一、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基本立意

关键性语句是指所给材料的中心句和关键句。在区分这些关键性语句时,要注意联合复句、偏正复句或联合句群、偏正句群的辨识。

例1: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①在美国阿拉斯加一个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②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③十几年后,鹿群由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④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⑤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⑥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蓬勃生机。

这是个叙述性材料。纵观全段文字,⑤⑥两句是关键性语句,句⑤从反面说明错误做法导致的不良结果,句⑥用转折复句从正面指出恢复生态平衡所收到的良好效果,由此不难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二、分清叙述的主次,揣摩材料的主要倾向

一个材料,其叙述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常常具有多个叙述对象。因此在阅读材料时,我们一定要分清哪个叙述对象体现了整个材料的主要倾向,哪个叙述对象没有体现主要倾向。体现主要倾向的就是叙述的主要对象,反之,就是次要对象。把握了这个倾向,材料的立意也就不难搞清楚了。

例2:就下面短文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能够联系实际的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①山坡上有一棵巨树的残干。②据说它的存在已有400年了。③当初它只是一棵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④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由树皮往里吃,以它们微小的却不停止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在力量。⑤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碎的甲虫面前。

此材料叙述的对象有两个:大树和甲虫。依据句③中“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和句⑤两个关键性语句,可推断出材料叙述的主要对象是大树。历经400年,遭受14次闪电、无数次山崩和风雨摧残却顽强成长为大树的“它”,竟然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死的甲虫面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微小的错误,要防微杜渐。这就是材料的主要倾向和立意。

三、用由果寻因法或对比法确定材料的主旨,提炼观点

任何一个材料都要交代事情的结果,如果我们抓住这个结果,并由果寻因,常常会分析出材料的主旨,从而确立正确的立意。同样,有些材料是具有对照性的,如果我们在由果寻因的基础上,又根据材料的对比性特征,全面分析材料,就会对材料作出更加全面正确的分析,也就避免了片面性。

例3: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实验”。实验人员先把一个油锅加热,然后把一只青蛙扔进油锅。在这生死存亡关头,这只青蛙反应相当敏捷,它双腿一蹬,一跃而起,竟跳出油锅,安然逃生。

隔了半小时,实验人员又架起一只锅,注入满满的清水,然后把那只青蛙扔进锅里。这一回,那只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实验人员则悄悄在锅下面加热。青蛙并不在意,仍然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等到水不断升温,青蛙终于感到难以忍受,但它却再也没有那一跃而起的力量,只得葬身锅底。

青蛙为何能“安然逃生”?正是因为它有一种忧患意识,在生死存亡关头,能一跃而跳出油锅。同样也还是这只青蛙,却又为何“葬身锅底”?这是因为它满足“逍遥自在,恬然 3 自得”的环境,以致当危险悄悄袭来时,它“并不在意,仍然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同样是这只青蛙,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材料本身具有明显的对照特点。我们在由果寻因法的基础上,再运用对比法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得出这样三条结论:一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是处逆境要勇于拼搏,居顺境应头脑清醒,自强不息;三是及时自拔,犹未为晚,不以为然,则必将滑向灾难的深渊。

四、选择基本论点或立意

一个材料,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很可能会提炼出几个论点,但必须选择基本论点或立意去写。因为这个基本论点或立意最能全面概括或体现整个材料的主旨或倾向,我们只有抓住它们,才是找到了最佳角度,才能切合题意,不至于偏离主旨。

例4: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苏东坡少时读了一些书,觉得自己见多识广,颇有点飘飘然,竟不知天高地厚,很自负地写了副对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对联贴出不久,来了位白发老人,他将手里拿的一本书翻开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接过一看,书上的难字、僻字很多,有的根本未见过,顿时面红耳赤,深悔自己的狂妄与骄傲,他马上在门前对联上加了四个字,变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对这则材料,如果从苏东坡前倨后恭,立即改联这个角度去分析,可以提炼出:人应具有知错就改的勇气。如果仅从苏东坡题写对联和修改对联的角度去看,可以提炼出:少年苏东坡才智超人。但这两个立意只有前一个是基本立意,只有它能全面概括或体现整个材料的主旨,是最佳角度,而后者则是偏离材料主旨的。学生只有从前一个角度去挖掘,并在切合题意的基础上,在论证、结构和语言上下工夫,才能够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

五、多题一做要采用合并同类内容,剔除相异点,寻找相同点的方法

面对多个材料,如果只抓住其中一个去立意,那就违背了此类作文的做法,这一点务必加以注意。

例5: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然后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纯金。”

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这里第一个材料谈的是积累要长期坚持;第二个谈的是积累大有价值,绝不会徒耗时光和精力;第三个谈的是多积广积出成就。三个材料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它们的共性却是积累。于是我们可以这样立意:治学要注意积累。

有时,多题一做作文所给材料是一正一反的,但它们仍然有共同点。我们审题时必须抓住这个共同点,提炼出观点,并用正反对比论证法来作文。

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材料,确定立意

众所周知,哲学是分析一切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有效工具,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利武器。在给材料议论文的审题、立意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是准确立意,避免偏题、离题的好方法。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哲学观点: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度”的观点、内因和外因的观点、量变和质变的观点、现象和本质的观点、理论和实践的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等。

例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一身纯白、漂亮的毛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这个弱点,在它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往往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皮。

4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不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得套作、抄袭。

从材料的主要内容看,白貂执著于自己好干净、爱美丽的天性固然没错,但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却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度”,甚至当猎人以自己的智慧,利用白貂这个弱点将它擒获时,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皮”,这无异于将执著变成了固执。这种执迷不悟、抱残守缺的习性,束手就擒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再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生物已进化了几百万年,从体形、外观到思维、习性,都已发生巨大变化。而作为一个种群的白貂,身陷绝境却依然固我,其前途真是不妙。由此可见,这则材料的正确立意应该是:变通。在审题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度”的观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使对材料的分析科学而深刻,避免了错误和肤浅。

七、漫画议论文必须看准

必须看准漫画的题目,抓住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理清画面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整理,通过联想、引申和参悟,归纳出漫画所蕴涵的深刻寓意。

漫画是通过讽刺漫画、新闻漫画、歌颂漫画、抒情漫画、哲理漫画、寓言漫画和幽默漫画等形式,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以讽刺或歌颂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启迪人们去领悟深奥的道理。因此,在审题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漫画的特点——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以提高审题的准确性。

例7: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所给漫画的题目是“摔了一跤”。画面上画的是:一个孩子不慎踩了西瓜皮摔倒在地。站在孩子旁边,分别代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大人,同时发出“出事了吧!”的惊呼。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作文。

对这幅漫画,一些考生理解比较肤浅,有人写成了环保,有人写成了和谐。其实,画面内容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从青少年自我成长与教育的关系的角度,确定立意为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怀与教育;二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不恰当态度的角度,可确定立意为关心、教育孩子不可过度,不能溺爱。这便准确地理清了孩子成长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系。事实上,“摔跤”之类的挫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正确对待,适度引导,那放飞的风筝必会高飞而不断线。可见,正确理解画面内容,进行合理的联想、引申和参悟,对漫画议论文的审题、立意非常重要。

总之,掌握了以上七种技巧,对给材料议论文的审题、立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不妨一试

现在所说的材料作文是指2006年之后新出现的一种材料作文形式,它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称之为新材料作文或命意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新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从而引导考生把审题的注意力从关注话题本身,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因此,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一步。

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

5 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一、作文命题的三种主要类型 1.现实材料(含生活事实)

2.理论材料或哲理性材料(阐述道理) 3.寓言材料(寓理于事)

二、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1、高度的开放性:“四自”:自主确定角度,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2、严格的限制性:“三不”: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思路:

(一)压缩事件(或材料),从“写什么”入手审题。 材料1(哲理诗):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角度)。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分析:

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写什么”

露珠 枫叶-------红红地闪烁 荷花------泪滴似的透明

立意:① 相同对象(人/事/物)在不同位置(背景/环境)会有不同的形象(角色/价值)② 位置与形象(角色/价值)

(二)从“为什么”入手,追本溯源——分析材料 透明的露珠因为折射不同颜色而产生不同形象; 因为不同的位置产生的不同的色彩;

立意:③ 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观察/认识 ④ 学会选择(美丑/优劣/善恶) ⑤ 环境与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从其结果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怎么办”。 ⑥ 正面立意:适应环境

反面立意:坚守自我;不因环境(际遇)而失去自我 ⑦用人要用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

⑧提供人才成长的土壤,营造和谐的社会。 具体试题例如: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 6 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中心事件:乌鸦学老鹰捕羊,被牧羊人捉获。

事件:乌鸦模仿老鹰俯冲姿势,却因为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结果被牧羊人捕获,

1、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了自己叫什么的鸟。” 情感倾向是批评、否定,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立意:乌鸦之所以被捉,是因为它缺乏自知,不自量力,盲目模仿,做事没有脚踏实地。因此,

1、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脚踏实地,不能盲目效仿他人,亦步亦趋。

2、缺乏自知,盲目模仿,只能使自己陷于困境。

2、牧羊人的孩子 “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乌鸦: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情感倾向是肯定、欣赏。可以得出立意:勇敢与挑战困难的心值得肯定。

所以本文最佳立意:既要有敢于挑战自我的决心与勇气,也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他人必须先审视自身的条件,不可邯郸学步失去自我。

(四)抓住材料中不同对象的感情倾向审题 例如:

有一名英国登山者因为极度缺氧倒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这是一条登山者常走的登顶之路,几十个登山者从他身边走过,都不愿意耽误自己的登程。几个小时后,这个34岁的登山者就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传开之后,有人感到震惊说,以前只有经验最丰富的才能攀登到那么高的地方,不管认识不认识,除非会危及营救者的生命,濒临死亡的攀登者是不会不营救就被遗弃的。但也有人说:不管是公众还是登山者都要明白,人总是要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压力,要不,人们还以为这是花钱逛公园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一)故事梗概:登山者们不愿耽搁行程,放弃救助一位濒死的登山者。 材料观点:(1)有人震惊,认为不应遗弃这位登山者。(2)有人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压力任务,他们不救助无可非议;况且人总是要死的,登山不是逛公园,应知道其危险。

(二)根据关键词选择角度立意: 同意(1)应该救助 ——“为什么”

立意过程A:先分析——条件:处于困境、险境,遭遇挫折、失败;应取态度:人类需要相互关爱、援助;

结论:人应该要有悲悯情怀,当他人处于困境、遭遇不幸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引申:珍爱他人生命;要有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精神。)

立意过程B:材料中的现象反映现实人们道德的滑落,人心的冷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如利益追逐、土地争夺、宗教冲突等等,探讨怎样改变这种局面。

7 同意(2)不必救助 ——方法五:抓关键词 立意过程:先分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压力任务;应取态度:可以舍弃局部的、个别的利益,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以局部的牺牲换取更重要、全局的胜利;权衡利弊得失,如果不可为而为,损失更严重。

结论:权衡轻重,比较得失,要勇于做出顾全大局、舍弃个体的决断。(缺氧登山者的角度: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压力任务,不要祈望身处困境时一定能得到援手,更不要苛责他人;做事要预想后果,量力而行,对自己负责。)

同意(3)救助与实现自我

立意观点:即救助生命也不耽误自己的任务,取中间道路。

(五)从辨明关系入手。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也是依存关系。据此可立意为: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此立意即可。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最能体现学生阅读审视材料、辨识理解要点和概括提取观点的能力。而高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材料作文的议论写作能力不容忽视。所以,材料作文不能作为盲区留给学生,材料作文的立意训练需要加强。

因为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由此看来材料作文的审题就格外重要,下面是几种材料作文审题的方法,大家一起探讨

一、抓关键句法——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例:《鞋匠的好奇》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学生很容易找出这则材料体现主旨的词语“好奇”——材料三次用到这个词语,“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再加材料的

8 标题《鞋匠的好奇》,而抓住了关键词语的同学很容易明白本材料的主旨: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二、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

例: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立意)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 治标不如治本/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 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三、辨证关系法——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 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 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为

二、客观全面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从教授的言行上看,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言与行”“理论要联系实际”;从青蛙的言行看,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殊的哲理,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疑”“敢于挑战”;从其他动物的议论中可以提炼出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等。

四、联系实际法——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我们只要善于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便可挖掘材料含义。

例: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提示“无”与“有”

9 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材料作文审题清楚,立意就会有的放矢了。以下几种立意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 理清关系,辨明结果。

材料1:外界沙粒进入或人工将沙粒置入蚌壳内,蚌觉得极不舒服,但又无法排除沙粒。此时蚌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将沙粒包围起来,使之成为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的圆形颗粒,即珍珠。珍珠不仅成为蚌体内和谐的一部分,而且将其取出还可为装饰品。

仔细阅读分析材料可知,这则材料中心是围绕蚌与沙粒的关系来说的。继而可以找出蚌在对待沙粒的态度上是“没有怨天尤人”、做法上采取了“包围起来”。再进一步可知,沙粒变成了珍珠,结果是沙粒“成为蚌体内和谐的一部分”。不难看出,蚌对进入的沙粒开始觉得极不舒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采取了“包围起来”来设法适应,利用自己的特点改变了沙粒,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读悟到这里,观点就不难提炼出,可以这样立意:

1、学会适应,才能改变环境。

2、包容一切,才能发展自己。

二、体会对比,追根究源。

材料

2、一般的鱼有储气的鳔,便于上浮与下沉。在水中游动自如,鲨鱼无鳔,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避免下沉。鲨鱼少一个生存条件,却成为“水中霸王”。相反,一般的鱼虽然多一个生存条件,命运却不见得怎样好,有时还被鲨鱼吃掉。

这则材料中一般的鱼有鱼鳔,便于上浮与下沉。而鲨鱼无鳔,靠不停地游动得以生存。很显然是拿一般的鱼和鲨鱼进行对比,而重点是落在鲨鱼身上,我们要进一步思索,一般的鱼的多一个生存条件,为什么“命运却不见得怎样好”,甚至“有时还被鲨鱼吃掉”呢?相反,“鲨鱼少一个生存条件”,为什么却成为“水中霸王”呢?从对比中即可发现,鲨鱼少鱼鳔的确是少一个生存条件,但是只要“不停地游动”仍然可以生存,甚至成为强者。这不是人身上所要具有的顽强与拼搏精神吗?再从一般的鱼一方推想,它不缺什么,无忧无虑。这不真如人处于顺境中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弱点吗?至此,立意自明。这则材料我们就可以这样提炼观点:一个人可能条件欠缺,但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创造生存条件,可以变劣势为优势,出奇制胜,成为强者。从一般的鱼一方也可以这样立意:一个人身处顺境,要居安思畏,积极进取,才不会遭受失败或被时代淘汰。或一个人有优势,更要把握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时俱进, 否则优势也会转化为劣势。

三、抓住“词眼”,逐步推进。

材料3:毛毛虫有尾随的习惯。法国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毛毛虫在一个花盆边围成一个圆圈爬行,离花盆不远处放有食物。毛毛虫一个随一个爬了六七个小时,最后又累又饿而死。如果有一个毛毛虫破除尾随的习惯向其他方向爬行觅食,就可以避免惨剧发生。

这则材料谈得是毛毛虫的生活现象,文字通俗易懂。阅读时,我们除整体上把握材料的

10 总体意思后,应该抓住材料中重要的具有暗示性的词语,如“尾随”、“习惯”、“破除”、“避免”等。这些词语既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立意的突破口,又能进一步明晰我们的思维脉络。毛毛虫最终没有找到食物而饿死,“尾随”这一“习惯”是其致命的弱点。自然“破除”这一习惯,是“避免”死亡的根本方式,也是发展自己的有效手段。据此思维,我们就可以把这则材料的立意定位在这儿:

1、走出习惯的怪圈重在创新。

2、破除定势,勇于求异 材料作文立意虽难,但只要加强读悟、提炼,抓住关键词句,注意对比引申仔细揣摩,还是有法可循。我们应多加训练,平时多留意身边的一些社会的、自然中的现象,有意识的多角度地进行辨析训练,做到材料作文立意不偏离材料主旨,还是可以达到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只有不断练习才能审好题,立好意. 11

第五篇:新材料作文开头的几种写法

——文无定法,有章可依

记得上次质检作文学案上,李老师在谈到作文失误时,清一色的概要式开头,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学生只会这一种开头方式。是我们限制的太死还是我们给学生的太少,尽管文无定法,写作本身属于艺术创作,但是我们面对的是高考而不是投稿,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放的太开,在结合我们学生实际,就要交给他们几种可依的形式。今天别的不讲,单就新材料作文的开头探讨一下。

总的来讲,来头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出材料的中心意思或论点依据,作为全文的引子,并提出 中心论点或论题。

初学者叙述材料,往往复述过多,对不甚长的材料甚至全部照抄不不误;有的人则常虚构一些开头语,如:“我常看到一则材料等”,再叙述材料。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妥的,复述内容过多,势必造成喧宾夺主,编造一些开头语更是毫无意义。叙述材料的目的是为论点提供依据,因此叙述尽量要简明扼要,只要将自己的论点依据叙出即可。开头的方式是多样的,今天介绍几种最常见开头方法。

1、概要式

即将对材料有感触的某一角度用简洁的语言叙出,作为下文生发的基础。

基本思路:概括材料+分析材料+观点 如:年近九十的老愚公苦于两座高山阻塞交通,出入不便,于是动员家人“毕力平险”,虽有智叟的嘲笑、阻止,但他矢志不移,挖山不止,终于如愿以偿。愚公成功的关键在于他的毅力与恒心。

评析:作者抓住对原文感受最深的一点:愚公的毅力与恒心,用极简洁的语言将与论点依据叙述出来。

2、评述式

即对材料有感触的某一点用简洁的语言边述边评,提出论点 基本思路:对论点依据边叙边评+观点

如:如果一堆土,移之或许不很难,但太行、王屋而山“高万仞”;如果正年青力壮,挖山移土或许不是很苦,但北山愚公已年近九十;如果有现代化的工具,开石移山也许不是很难,但愚公一家“叩土垦壤,箕畚运与渤海之尾”。阻力重重,年老力衰,工具简陋,面对的却是两座大山,然而,愚公没有退却,凭着坚韧的 毅力与恒心,挖山不止,终于获得成功。可见,成功离不开毅力和恒心。

评析:作者抓住愚公的毅力和恒心这一角度,变出边评,将其材料依据叙述出来,自然的提出中心论点,值得提出的是这种评述式开头实质上是将述和议两部分结合在一起。

3、论点式

即开门见山的将全文的论点提出,然后引所依据的材料来阐述,作为支撑论点的论据之一。

思路:提观点+引材料+分析阐述 如: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志向,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终于成就大事。北山愚公面对两座庞然大物而不气馁,坚持挖山所依靠的不正是他的志向——要挖掉两座山——的动力吗?

4、感想式

即以抒情的笔调、感想的形式,写出自己对论点的依据或材料的某一意义点的评论。这种叙述方式很有感染力,能给人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 思路:描述感想(或评述材料依据)+观点 如:读罢《愚公移山》,愚公的形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仿佛看到:白发苍苍的愚公带着才七八岁的孙子等人每天挖山挑石,寒冬酷暑,刮风下雨,从不停止;面对智叟的嘲讽,愚公的回答掷地有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多么可贵的毅力和恒心啊!有了这种脚踏实地,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恒心,什么不能干

成干好呢?

5、问题式 即以全文着重叙述的问题或重点引申阐述的事例开头,在扣材料进行初步分析。

思路:联系现实提出问题+扣材料的初步分析+观点

如:现实生活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那就是立志者多而成功者少。古今中外,那个青年在青年时代没有理想?哪个人不想再有生之年干出点名堂?然而,多数人随着岁月的流逝,事业心随之减弱,青春渐去,志向渐失,终“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就我们学生吧,谁都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并立志去获得,但常常一碰到苦难或挫折,就灰心丧气,美好的理想随之变成空想。今天重读《愚公移山》,我明白了仅有志向决心而没有坚韧的毅力和恒心,那什么大志也比可能是现。和愚公相比,我们面对的苦难是在是不算什么,倘若我们有愚公挖山不止的毅力和恒心,那么我们面前的苦难就没有理由搬不走,我们的理想也定能如愿以偿。

作者现提出全文中心阐述的问题,然后扣材料进行分心。既提出论述的问题,有扣材料揭示论点的来由,既点中心论点,有引出下文的论述,下文只要做成分的展开就是了,而且给人气派大、材料新的感觉。亦不失为一种好的开头方法。 巩固训练:

读下面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谋市曾对十七名从各校评选出的三号学生进行过一项测试:考场门口,一把扫帚横在地上,一块抹布扔在旁边,十七名考生都从上面跨进跨出,没有一个人去理会。考场上,每个考生面前都放着草稿纸、铅笔、刀片,考生削铅笔,十七个人只有三人把铅笔削在草稿纸上,其他人都削在桌上、地上,考试完毕离开考场时,只有一人用草稿纸把铅笔屑包好,丢到废纸篓里。

这十七人在时事政治、演讲口才、美术、音乐、体育各项测试中都取得了好成绩。 提示⑴:这则材料有以下几个意义点可做论点:①要全面发展 ②细微处见品德

③要重视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的良好习惯,修养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写作时选取一种形式开头。

读下面材料,写篇作文

一位校长曾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如同猎人进入森林。我们应该教会他们使用猎枪,而不能老让他们带干粮。”

上一篇:县长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下一篇:宣传先进单位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