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工作相关制度

2022-07-06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开制度,制度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行动准则。你接触过什么样的制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务工作相关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教务工作相关制度

死因监测工作相关制度

死因监测档案管理制度

一、为妥善保管和利用死因监测资料,加强死因监测档案的管理,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死因监测档案包括死亡报告卡片、登记册、报表等监测的原始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库。

三、死因监测资料设专人负责监测档案的管理,科室人员负责自身工作范围内业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四、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档案保管状况,注意防火、防虫、防潮、防鼠,保证档案的绝对安全。对有损坏的资料及时进行修复、复制。

五、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注意死亡个案资料的保密工作,不得擅自公布。绝密档案专柜保管。计算机录入需保密的资料要加密保存。

六、借阅、抄录、复印、备份监测资料必须出具有关单位证明,并由疾控中心主任签字批准。发生失密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当事人和管理人员责任。

七、死因监测工作的原始记录要长期保存,录入计算机的数据使用有效的方式备份保存,应有两套备份。

死因监测工作培训制度

一、为提高死因监测工作人员死因监测方面的业务素质,满足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本制度。

二、培训采取逐级培训的形式,县疾病控制中心负责对乡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培训,乡级以上医疗机构负责对本单位内部及辖区村级医疗单位进行培训。

三、对新从事死因监测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直报工作规范(试行)》等有关等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每年举办一起死因监测工作培训班,对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和厂矿医院的死因监测管理人员、临床医生和防疫医生有针对性地业务知识培训。

五、各乡镇卫生院以举办学习班或以会代训的方式,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辖区内从事死因监测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有关的业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每年至少对辖区从事监测的工作人员培训1次。

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科,派专业人员参加各乡镇的业务培训,对基层医生进行技术指导。

死因监测例会制度

一、为及时收集死因监测资料,了解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发现和解决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本制度。

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28日召开乡级以上医疗机构防疫例会,安排布臵监测工作,讨论死因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三、各医院每月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讨论会,提高死亡报告的填报质量。

四、各乡镇农村卫生工作站,每月组织辖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防疫人员召开一次防疫例会,收集、填写和审查上报的出生、死亡等监测资料,讨论死因监测相关事宜。

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人员,轮流参加各乡镇的防疫例会,了解死因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协调处理各方面关系。

六、例会应有签到,做好会议记录并妥善保存。

死因监测工作考核评比通报制度

一、为了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我县死因监测系统工作开展情况,依照国家死因监测点工作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考核对象为全县各级各类从事死因监测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考核采取平时与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三、平时考核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每季度检查辖区监测单位的二分之一,全年至少对辖区监测单位督导、检查2次;考核由县卫生局组织实施,考核采取百分制。

四、死因监测工作考核内容包括:组织管理、规章制度、资料管理、例会和培训记录、与相关机构协调工作完成情况。

五、检查、督导和考核应有详细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要在考核材料上签名。检查结果以简报形式上报和反馈,定期进行通报。

六、每次考核结果均计入单位年终考评成绩。对死因监测工作开展好的单位通报表扬,前三名给予物资奖励;对工作落后的单位通报批评,后三名单位主管领导做出书面检查,工作人员给予经济处罚。

死亡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死亡报告和死因统计工作的管理,提高死因报告工作质量,同时,为及时准确地发现诊断不明死亡病例,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特制定本制度。

1、所有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死因信息责任报告人。

2、凡在医院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经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必须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医学死亡证明书》上的调查记录栏内。

3、在家中或其他场所死亡者,由所在地的村医根据死者生前的病史、体征或医学诊断,对其死因进行推断,填写《医学死亡证明书》报至乡镇卫生院。

4、医院死因监测管理人员收到《医学死亡证明书》后应逐项认真审核,如发现有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必要时组织医院有关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采集病史。

5、对院内死亡病例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县级医疗机构要确定根本死因并进行死因编码)。

6、对村级上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监测人员应在30天内完成审核,并通过网络进行报告。

7、医院死因监测人员要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协助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8、医院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并对预防保健科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管理,充分发挥网络直报的优势,提高死亡登记信息报告质量,依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直报工作规范(试行)》等相关要求,制定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制度如下:

1、乡镇以上医疗机构为死因信息网络报告的责任单位,对《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2、医院死因监测管理人员收到《医学死亡证明书》后应逐项认真审核,如发现有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必要时组织医院有关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采集病史。

3、医院死因网络直报人员,收到《医学死亡证明书》后应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对院内死亡病例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对村级上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在30天内完成审核和网络直报。

4、在进行网络直报时要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民族、户口所在地、常住地址、主要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死亡地点、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或情况、根本死亡原因、最高诊断单位、最高诊断依据、填卡医生、填卡日期等信息。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打开“调查记录”栏,填写病人生前症状、体征、主要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等。

5、网络直报人员应保障网络直保系统有关设备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正常发挥。经常检查直报系统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网络直报人员应对网络直报系统的帐户、密码等资料妥善保管,密码每月至少更改一次,一般应在8位以上,应有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并严格保密。

死亡信息核实补充制度

一、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管理,提高死亡报告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等相关要求,制定死亡贪睡核实补充制度。

二、县疾控机构要及时审核辖区内医院上报的《死亡报告卡》,对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无法编码的《死亡卡》的死亡病例要通知报告单位进行核实调查。

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负责死亡报告的医生,对上级认为死因填报不清、急诊死亡及来院时已死亡、无诊疗记录或病史不详的个案等需要核实的个案,需查阅原始资料,必要时进行入户调查。

四、县疾控中心每季度到县公安、殡葬管理部门、妇幼管理部门、劳动局社保中心等单位查抄死亡信息,反馈给辖区卫生院,由卫生院进行数据核对,及时进行查漏补报。

五、各乡镇卫生院每月到辖区派出所、计生站核对死亡信息,及时反馈给村卫生所进行死因调查,进行查漏补报。

第二篇:血库相关工作制度

血库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1. 输血科(血库)主任(副主任)职责

①在医院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输血科(血库)的行政管理及业务技术工作。

②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有检查,有总结,定期向上 级主管部门汇报输血工作情况。

③督促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临床输血的需求。大力提倡成分输血,提高临床输血治疗水平和指导临床输血的水平。

④负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考核。负责安排进修生和实习生的临床教学。

⑤制定科研计划,检查进度,总结经验,学习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快实现输血技术和设备现代化的步伐。

⑥认真做好管理工作,大胆探索,勇于改革,不断提高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⑦经常与各临床科室保持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⑧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 2.主管技师(主治医师)职责

①在主任的领导下,参与医、教、研各项日常工作。

②协助主任督促各级人员严格遵守各种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差错事故。

③负责经常检查血液质量,做好血液贮备工作。

④指导和参与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血液出入库登记和发血工作,解决业务 上的疑难问题。

⑤根据“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具体负责室内质控工作。

⑥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反应情况和输血感染相关疾病,并做好记录。

⑦负责进修生、实习生的教学工作。

⑧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输血技术动态,创造条件开展新的技术项目,提高业务水 平。

⑨负责做好各种资料的记录、统计和总结工作。 ⑩参加本科值班。

3.检验技师(医师)职责

①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技师指导下,参与本科医、教、研各项日常工作。

②参与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血液保存、血液出入库登记和发血工作。

③参与指导和培训进修生、实习生工作。 ④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参加科研工作,开展新业务并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⑤负责药品、器材的申领和管理。 ⑥负责做好本科各项登记统计工作。 ⑦参加本科值班。

4.检验科技士职责

①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技师指导下担任科内各种日常工作。 ②负责血液出入库登记、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

③负责贮血冰箱的保养和管理、血液贮存和血液质量检查。 ④定期负责贮血冰箱的清洁工作,定期鉴定超净工作台无菌情况(细菌培养)。

⑤负责科内各项目登记统计工作。 ⑥参加本科值班。

5.血库组长职责

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和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协助科主任负责血库工作和血库值班人员的业务指导工作。

2、严格执行贮、供血技术操作规程,在血液入库、贮存、发放的各工作环节中,认真核对其品种、数量、规格、型别、外观质量等内容是否符合标准,避免差错,要做好各项登记及微机输入,票据打印,统计及各种资料的收集存档工作。

3、负责血库贮血,消毒设备的保管和维护,负责将血液、新鲜冰冻血浆、机采血小板按保存条件要求分类存放。每天至少四次检查冰箱温度及运转情况并记录,随时检查、发现、解决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4、负责对用血单位的供血和预定登记工作,要求服务热情,动作快捷,手续严格,清楚明确,检查血液若出现肉眼可见的凝块、溶血、脂肪血、血袋渗漏、可疑细菌污染情况之一都不得发出。

5、负责指导送血人员严格履行血液的运输标准,按要求进行血液的包装和保温,负责收集临床单位的用血情况信息反馈,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尽快予以回复。

6、严格履行交接班手续,负责指导值班人员除要将不同血型、不同品种、不同采血日期的血液分类存放外,对未复检血、待查血和已复检可发血一定要严格区分,分别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7、每天进行一次紫外线照射和含氯消毒剂的表面消毒,每周一次进行贮血冰箱的清洁消毒,并记好消毒和温度记录,检查温度报警装置时刻保持正常,做好废旧血液的审批报废登记和污物处理工作。

8、每月初的第一个工作日对上月的入库和个单位用血数量,报废血数量进行统计,打印明细统计表报送主管领导及财务室。要加强业务学习,断提高服务质量。

血库值班人员岗位职责制度

1. 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技术,自觉严格遵守院内和科内各项规章制度,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2. 坚守工作岗位,不离岗,不脱岗,不在工作时间办私事。 3. 主动配合临床各科做好全院医疗抢救供血工作。掌握贮血、供血情况,及时向血液中心预约补充。

4. 积极开展成份输血,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确保医院成份输血率达90%以上。

5. 遵守本科技术操作规程,准确迅速地完成日常工作。

6. 承担输血医学教学任务;配合临床开展科研工作及新试验项目。 7.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危急、危重病人用血应优先处理,优先供给。

8. 值班者每天询问输血反应情况,发现较严重的反应时,应立即追查原因并与临床科室一起做好病人的救护工作。

9. 值班者负责本科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好冰箱,烘箱,离心机及门、窗、水、火、电等的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10. 认真做好交班记录,要求书写交班内容完整,字迹清楚,签名规范。

临床输血工作制度

1、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2、临床用血包括使用全血和成份血。不得使原料血浆,除批准的科研项目外,不得直接使用脐带血。

3、临床用血应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其用血应由指定的血站供给。但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除外。

4、经治医师给患者施行输血治疗前,应向患者或家属告之输血的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输血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并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无家属签字或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5、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输血日期前交血库备血。

6、经治医师在申请输血的同时应对受血者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Rh(D)血型、肝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抗体(HCV)、梅毒螺旋体试验(TPPA)、爱滋病抗体(HIV)。

7、血库收到输血申请单与受血者血样后,要逐项进行核对,并对供 受血者血样复查ABO血型,RH血型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 配血。交叉配血包括:全血、各种红细胞液及浓缩血细胞。机采 浓缩血小板血浆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8、配血合格后,填写《输血记录单》,并由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发、取血双方要对输血进行三查七对一确认,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方可发出。

9、血液发出后,受供血者血样应在2—6冰箱保存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10、输血前和输血时都应有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并再次确认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11、临床取回血要尽快输,输血过程要先慢后快,严密进行观察,疑为输血反应立即停输,查找原因并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返给血库保存。

12、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贴在病历上。

13、血库每月5日之前统计,上报血站。

临床输血流程

输血申请→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交叉配血→血液入库、核对、储存→发血→输血。

一、输血申请:

1、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熟同种异型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的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术前自身储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储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6、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取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输血科(血库)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

签字,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

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主治医师和人员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填写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时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学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 双 方进行逐项核对。(三查七对一确认:三查:病人标本,供血者标本及血袋,配血报告单。七对:姓名,性别和年龄,床号,病案号,血型,输血单,诊断。一确认:病人与配血报告单相符)。

三、交叉配血:

正定型 、 反定型、Rh(抗D)、抗筛检测,交叉配血为凝聚胺法。

四、血液入库、核对、储存:

1、全血成分血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 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形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输血科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二十年。

3、按A,B ,O ,AB,血型将全血血液成份分别储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 内,并有明显标识。当贮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和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4、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清理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 〈8cfu/10分钟或〈200cfu/mm为合格。

5、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 到输血科(血库)取血。

6、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实验结果、以及保存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7、出现有血液,血袋等质量问题一律不得发出。 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A、血袋有破损,漏血。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B、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C、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D、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壮物或粗大颗粒。

E、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限不清或界限上出现溶血。

F、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G、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8、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度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9、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血袋送回输血科 (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10、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五、发血:

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持《取血单》到输血科 (血库)取血。

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确认发、取血时间签字后方可发出。

3、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度冰箱,至少七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4、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六、输血: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由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份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A、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B、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6、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作以下核对检查:

A、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B、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

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

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C、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D、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血浆结合球蛋白的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并检测相应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E、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液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浆做细菌学检验。

F、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G、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7、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给输血科(血 库)保存。

8、输血完毕后,医务人员将《输血记录单》贮存于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工作交接班制度

1. 准时交接班。

2. 交接班时仔细检查试剂是否在保质期。 3. 登记水浴箱.冰箱温度。

4. 核对保留标本是否过期,过期的弃于专用垃圾桶。 5. 详细介绍用血情况,预定用血情况。 6. 查看登记情况。 7. 查看水电情况。

工作环节交接班制度

一、 血库交接班时间为夏季8:00~18:00,冬季8:00~17:30,值班人员必须按时交接班(特殊情况除外)。

二、 交班内容包括: 1手术备血情况。

2库内储血情况(包括成分血,全血的各型存储量等) 3设备状况(温度是否稳定,电源是否完好。) 4消毒情况纪录

三、 交接双方必须同时在场,确认以上内容符合后,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

血库耗材领取制度

一、 每月由组长根据使用状况派专人领取物品。并保存好领取物品的清单。

二、 领取物品时注意积压不要过多并做好物资财产的清点工作。

三、 各种物品领回后分类保管,做到帐物相符。

四、 要以节约的原则审核低值易耗物品的领取,可领可不领的物品坚决不领。

五、 严保库房安全,注意防水防火。

库房管理制度

1. 库房内的各种物品应分类存放,保管人员必须严守职责,严防损害变质,做到帐物相符。

2. 采购的物资必须经库房保管员严格验收后才能入库,单据手续必须齐全后才可入帐结算。

3. 保管人对库存和管理的物资财产按性质,用途分类分项,对保管的物资数量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以防物资短缺或积压。领用物品应填写领料单。

4. 随时作好清点工作,对报损物资填写报损报废单,经办理报废手续后消帐。

5. 管理人员要作好登记工作,定期向各科室通报消耗物品的应用情况。

6. 危险物品的管理:

(1) 凡强酸强碱.剧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都必须按有关规定购进,存放,使用和管理。

(2) 对危险物品要做到保管条件适宜,领发使用按规定,手续齐全,按规定严格管理并详细登记。

7. 严保库房安全,管好水,电,暖气设备,注意环境温,湿度,作好防鼠防盗工作。

8. 不许无关人员进入库房,更换管理员时要作好清查与交接工作。 新入院及进修人员输血知识培训制度

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的精神,我院医务科、输血科制定了“新入院及进修人员输血知识培训制度”如下:

一、 凡新入院及进修人员在入院期间由医务科进行输血知识培训;

二、 了解当前临床输血的新进展;

三、 了解国家有关输血的政策法规;

四、 了解成份输血的优点;

五、 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及输血病例的正确书写;

六、 了解我院有关临床输血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

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1. 根据血库工作特点,人员结构制定培训计划,鼓励各级技术人员的在职学习。

2. 采取请专家讲授和选派业务骨干进修学习等多种途径,使大家不断掌握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3. 每次培训.进修都要记录,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和考评提供依据。

4. 对新分配的毕业生和新调入人员,上岗前必须先在各科室轮训,经考核后方能正式上岗。

输血文案保存管理制度

1. 注意文案是否填写完整,缺无的要及时联系当事人填写完整。 2. 按时间和病区分类保存。

3. 最好能建立索引,以便方便查阅。注意保持输血文案的清洁干燥,防止霉变,虫蚀,火灾。

4. 输血文案每年年终进行彻底整理归类,送病案室保存。 5. 执行保密制度,未经批准不得随意翻阅.抽取和更改资料内容。 6. 借阅输血文案要认真做好登记。

污物处理制度

1. 按操作规程存放各类废弃物品,不许随便摆放和倾倒。 2. 对一次性用品用过后毁型存放,所有固态废弃物品必须放垃圾专用袋内,防止散落。

3. 废血的处理:要在特殊容器内用1~2%的含氯消毒剂浸泡6小时以上再行处理。

4. 废液的处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放入消毒液浸泡6小时以上稀释排放。

5. 正确选用各类消毒液和污物处理措施,由于工作疏忽造成污染者,要依情节予以处罚。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

1. 医务工作者应恪守职业道德,严守“医德规范”和“医务人员行为规范”。文明行医,依法行医。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力,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意思与秘密。 2. 检验科开展性病检测项目(如:梅毒、淋病、艾滋病初筛实验)工作人员有义务保护患者隐私。检测出“阳性”结果时应慎重报告,与主管医生或患者本人沟通,了解病史,确认与临床相符再做出报告。

3. HIV抗体的检测工作不同于其他的临床项目,应严格检测程序和结果判定。对HIV抗体阴性者如近期有高危行为或有急性流感性症状等情况,为排除“窗口期”的可能,建议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连续两次。

4. 初筛“阳性”结果,不能出具报告,更不能告知受检者,但应逐级上报医务科,保健科,并及时将血样送确证实验室。 5. 实验室操作人员应妥善保存实验记录,严格保密,未经上级行政部门许可,不得行无关人员或单位提供任何检测情况或被检者个人情况。

6. 对HIV抗体确认阳性结果,要以机密级报告,反馈。再对阳性者告知检测结果时,要先做好法律、医学,生活等方面的咨询。 7. 凡是引起患者家庭或社会较严重后果的传染病或性病:如淋病、梅毒、艾滋病等检测呈阳性的患者在发出检验报告前要严格核对并进行复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发报告。

8. 由临床科室发检验报告时要有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亲自交给临床医生,并瞩其要保护患者的隐私。

9. 必要是要由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亲自将检验报告发给患者本人,当患者询问时,要耐心的向患者解释,不要歧视患者,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受侵害,向患者解释时要避开其家属或其他亲属。

艾滋病登记和报告制度

1. 按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进行HIV抗体的筛查,登记与报告。

2. 严格按HIV初筛实验室工作规范标准进行献血员和采集血液的初复查筛查,对初筛阳性者严格履行登记呈送报告程序和保密制度。 3. 血站只具有HIV抗体的初筛实验室检测资格,无全出具抗HIV阳性报告,也不得向受检者宣布初筛阳性的检验结果。

4. 对于经初复查试验阳性者必须将血样(包括血袋)连同填好的HIV检测确认试验送检单尽快呈送市CDC中心做确认试验。送化验单包括具体的OD值和CUTOFF值及所用试剂的名称厂家批号和有效期。送检化验单必须有一名直接操作人和一名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负责人签名。

5. 对送检的HIV初筛阳性者的个人资料单独存放,对HIV抗体确认试验室发回的确认阳性结果只报告主管医生及性病艾滋病管理处责任人处理。

6. 每月5日前按统一表格将上月HIV抗体检测数报告属地管理机构。 7. 每年对HIV的全部检查情况汇总上报并存档。

第三篇:园区工会相关工作制度

工会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凡属重大问题由委员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履行自己的职责。

一、工会职能

(一)、维护园区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

(二)、动员和组织职工关心、参加和支持系统改革。积极完成工作任务。

(三)、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

(四)、教育和帮助全段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首先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路职工队伍。

二、工会委员会的基本任务

(一)、严格执行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工会的决定,主持段工会日常工作。

(二)、代表和组织段职工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搞好换届选举工作和其它形式,参与段部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段领导的支持下搞好工会范围内一切事务工作。

(三)、参与和协调段内劳动关系和调解劳动争议。

(四)、组织全段职工开展岗位练兵、合理化建设,做好工会"三优一先",即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优秀工会干部、优秀工会之友、先进(模范)职工小家和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培养和管理工作。

(五)、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鼓励支持职工学文化、学理论、学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

(六)、监督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维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

(七)、搞好工会组织建设,健全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建立和发展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做好新会员的接收教育工作。

(八)、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管理好工会财务。

三、会议制度

(一)、定期召开工会工作,总结前段工会工作,研讨下段工作安排。

(二)、定期搞好换届选举工作。

(三)、做好代表大会预备会议议程和预备会前的主要准备工作。

(四)、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要坚持上级工会的审批制度。

(五)、工会主席主持日常工作,各委员要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同时要相互支持配合协作。

(六)、工会委员会由主席召集并主持,也可委托其它委员召集或主持。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的委员参加才能举行。

四、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一)、坚持合法原则。

(二)、坚持平等原则。

(三)、坚持协商一致原则。

(四)、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结合原则。

(五)、坚持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六)、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原则。

五、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一)、职工代表大会换届会议制度。

(二)、职工代表大会每年例会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

(三)、临时性会议制度:有重大事项需要尽快解决可召开临时性职工代表会进行处理。

(四)、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联席会议制度。

(五)、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必要时随时召开。

六、工会财务制度

(一)、全体工会会员应及时交纳会费。

(二)、依法管理好工会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三)、工会会费和工会活动经费的使用情况要每季度公布一次,并自觉接受会员的监督。

(四)、按照规定编制和审批预算、决算定期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工会委员会报告经费收支情况,接受同级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监督。

(五)、明确掌握经费开支范围(会员活动经费、职工活动经费、工会业务费、事业支出、其他支出和上解经费支出),不得乱支滥用。

(六)、严格执行经费预决算制度。

第四篇:血透室相关工作制度汇编

1、血液透析室工作制度

1、血透室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

2、保持血液透析室环境整齐、安静、舒适。严禁室内吸烟。

3、工作人员入科时及患者行血液透析前均应做术前四项检查,进入血液透析室须更换拖鞋、工作服,其他工作人员不得任意进入室内。

4、每日检查透析装置及水、电、透析液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有关人员解决问题,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5、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熟练地进行各种血液透析操作,血液透析机必须由指定的操作者进行操作。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机器运转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并做好透析记录。

6、透析室工作人员工作严肃、认真,严格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护士长、组长及监控员搞好护理质量控制,每月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未经专业培训,不得单独操作,严防事故发生。

7、对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及梅毒患者必须用专机透析、隔离使用。

8、隔离透析机建立隔离标识,透析后用物按隔离性质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登记。

9、做好科室物品、药品的管理。

10、按要求搞好消毒隔离工作。

11、接待患者应热情、周到,做好咨询和解释,耐心解答患者提问,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2、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1、血液透析室应环境整洁、安静,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与污染区。

2、工作人员从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进入,在更衣室更换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换专用拖鞋。非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3、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手卫生制度。操作过程中搞好自我防护,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戴手套,处理后洗手,上岗前常规体检并注射乙肝疫苗,建立定期体检制度。限制探视患者,诊疗和护理过程中控制人员流动。

4、透析器、血路管、穿刺针均采用一次性灭菌用品,不得重复使用。废弃的血液透析器、注射器等医疗垃圾按医院医疗垃圾处理规定执行。

5、保持室内整洁,空气新鲜,室内每天用300mg/L消毒水擦拭、拖地1-2次。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室内空气每班消毒一次,每次60分钟。

6、透析患者入室前应换鞋,所用床单、被套、枕套等一人一用一消毒。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1-2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地面、物体表面被血液、体液污染后随时用1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7、患者首次透析前必须做乙肝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等相关检查,透析期间3-6个月复查一次。

8、乙型和丙型肝炎、梅毒患者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使用专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有明确标识。

9、透析管道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重新预冲。

10、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管理规章制度。

11、透析废水排入医疗污水系统。

12、废弃的一次性物品按《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相关制度执行。

13、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对透析机外部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试消毒,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时,立即用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抹布擦试去掉血迹,再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试消毒机器外部。

14、每日透析结束后对机器内部管道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按不同透析机厂家出厂说明进行消毒。

15、对治疗室(血透准备间)及血液净化治疗区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消毒液、反渗水透析液进出口液等进行每月1次细菌培养监测,并记录。如监测不达标,则需及时整改。治疗用物按规定进行处理、消毒、清洗、灭菌。血压计袖带、听诊器每周消毒1次,压脉带一用一消毒。

3、血透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血透室质监控员为组员的质量与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2、质量与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责,负责科室医疗及护理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

3、血透室实行主治医师负责制,医护人员严格执行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操作流程及诊疗规范,定期培训并熟练掌握各种紧急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

4、质监控员做好监控工作,反渗水质量检测,每周一次,检测反渗水的硬度、电导度,反渗水细菌培养每月一次,须达到合格标准。

5、透析液质量检查每月一次,检测透析液钾、钠、氯浓度,进行透析机比例泵校对,每月作透析液细菌培养,把好每一台透析机出入口关健部位的采样,杜绝感染的发生;

6、技师负责透析机和水处理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清洗消毒,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保证透析机及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转,水质符合质量标准。

7、水处理设备、血液透析机应严格按规定做好维护及消毒工作并记录。

8、物体表面、室内空气、消毒剂、透析用水、入出口透析液、医务人员手,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卫生学监测;透析用水每季度进行一次内毒素含量检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怀疑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必须及时查找原因、整改、复查。

9、急诊患者固定床位、专机透析,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0、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病人时,必须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并及时进行血培养,暂停收治病人,积极查找感染源,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血透室交接班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规定的工作时数与护士长派班制度。

2、值班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严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开关门轻)“十不”(不擅自离岗外出,不违反护士仪表范围、不带私人用物入工作场所、不在工作场内吃东西、不做私事、不打瞌睡不闲聊、不开手机、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馈赠、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十不准”(

1、不准迟到、早退、脱岗。

2、不准着装不整、甚至不着装。

3、不准乱检查或处大处方。

4、不准搭车开药、搭车检查。

5、不准与陪人争吵。

6、不准以衣貌取人。

7、不准私自收费和做有损医院利益和形象的其它事情。

8、不准擅自从事本身岗位职责以外的医疗活动。

9、不准在工作区吃东西,打瞌睡、闲聊。

10、不准在上班时间看电视或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3、按时交接班,提前做好交班前的准备工作,在交接未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4、掌握血透患者动态及病情与心理状态,保持血透的治疗工作准确及时地完成。

5、对患者实行逐个床头交接,如发现病情,处置交代不清须立即查问,接班时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5、新病人首次血液透析作HBV、HCV等实验室检查、病人登记和工作人员体检制度

1、血透室的医生、护士、技术人员每年接受HCV、HBV实验室检查,检测阴性者方可成为血透室的工作人员,并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申请进修的人员术前四项检查者均应为阴性。

2、工作人员患感染性疾病时应停止工作。

3、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必须行HCV、HBV、梅毒、艾滋病毒检查并进行登记。透析前医务人员要详细告知透析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患者或家属在血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名方能进行血透。

4、HCV、HBV阳性的透析治疗患者,采用专册登记、专机专用、床旁隔离。

5、长期透析病人每6个月进行1次输血前四项(HCV、HBV、梅毒、艾滋病毒)检查。

6、医务人员如被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液污染时,立即进行冲洗,用络合碘消毒并报告院感科备案,给予相应的治疗处理。

6、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制度

1、从事血液透析专业人员(医师、护士和技术人员)应参加血液透析专业培训三个月以上,取得结业证后方可上岗。

2、医院每年分期分批派医师或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参加有关血液透析方面的学术会议,学习结束返院后需在小组会议上传达会议精神,必要时进行专题讲座。

3、每月组织一次院感知识学习,非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缺席或请假。

4、血透室工作人员时刻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每人每年订阅有关血液透析方面的杂志最少一份,以掌握血液透析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

5、血透室工作人员要服从科室统一安排,积极参加医院和护理部、科室组织的每次业务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

7、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医护人员入血透室工作前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进入血透室工作。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

2、工作人员从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入室更衣。

3、进入工作区,先洗手,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4、医务人员操作中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要求,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戴手套,处理后洗手。

5、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如不慎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或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局部消毒。

6、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尽量避免被锐器划伤刺破皮肤,如不慎被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7、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

8、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不慎被乙肝、丙肝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8、血液透析室设施设备保养、维修制度

1、掌握血透机基本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操作规程,熟悉有关技术要求。

2、每半年对血透机进行维护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平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让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对设备进行维修后要及时登记,有据可查。

4、重大设备出现复杂故障,及时通知设备科帮助解决。

9、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和医疗文书管理制度

1、登记每位透析患者,并建立病历档案。

2、血液透析患者每次透析时有详细的透析记录,内容包括肝素用量、患者透前、透后体重、透析中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以及所做的治疗、护理记录。

3、透析治疗患者每次检查的术前四项等资料,保存原始记录,归入患者自己档案。

4、对终止透析的病人,档案资料归入病案室妥善保管。

10、血液透析室查对制度

一、医嘱处理与查对制度

1、医嘱开出后,应及时处理 ,并核对签名。

2、医嘱应班班核对。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书面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结束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二、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等。

(3)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保管。定期清点,分类保管,及时检查。确保产品外包装严密、清洁,无菌物品无潮湿、霉变、过期。

三、操作查对制度

1、进行透析操作前,仔细查对一次性透析用品的名称、型号、质量、效期,生理盐水的液瓶有无裂痕、漏水、瓶盖有无松动等。肝素无有浑浊变质,液体、药物是否在有效期内。

2、透析操作开始时,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治疗方式、治疗时间、脱水量、抗凝剂用量,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透析器、透析液及不同的透析方式,根据需要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如床栏、约束带等。

11、血液透析室设备设施及一次性

物品管理制度

1、血液透析机、水处理设备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

2、每一台水处理设备建立独立的工作档案,记录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使用的工作电压,水质电导度和各工作点的压力范围等。

3、水处理设备的滤砂、活性炭、阴阳离子树脂、反渗膜按生产厂家要求或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更换。

①石英砂过滤器:根据用水量每周反洗1-2次,一般每年更换1次。 ②活性炭过滤器:反洗周期为1-2次/周,每年更换一次。

③树脂软化器:阳离子交换树脂一般每1-2年更换一次。 ④再生装置:其再生周期为每2天再生1次。

⑤精密过滤器:过滤精度为5-10μm,一般2个月更换一次。 ⑥反渗透膜:每2-3年更换一次。

4、专人保管,专人维修。每一台血液透析机有独立的运行档案记录,每半年对透析机进行技术参数的校对一次(此项工作由机器的生产厂家或本单位专业技师完成)。所有仪器设备都要统一定位放置,不能随意挪动,以便随时查找,仪器上贴有统一发放的编码条,专业技术工程师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5、每次血透后核准透析机的工作参数,按照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消毒(化学消毒或热消毒)。

6、每个月对设备消毒剂进行检测,包括消毒剂的浓度和设备消毒剂的量与浓度等。

7、血透机每半年检修一次,平时发现的问题随时处理。维修后做好登记。

8、一次性物品由护士长到设备科领取、保管及使用,建立帐目,分类保管,定期检查,做到帐物相符,一次性无菌物品不得重复使用,废弃的血液透析器、注射器等医疗垃圾按医疗垃圾处理规定执行。

9、设备设施出现故障,及时通知设备科帮助解决。

10、抢救设备、设施执行“四定制度”,即定数量、定位放置、定人负责、定期检查。用后及时清点、补充、消毒灭菌,保持抢救物品完好率100%。每周清点一次,并做好记录。

11、凡因不负责任,违反操作规程,损坏、丢失各类物品者,根据医院赔偿制度进行处理。

12、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1、透析室物品表面和空气监测: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2、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

①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②对长期透析的患者,每3-6个月复查输血前四项1次,保存原始记录并登记。

③对于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④如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⑤对于暴露于乙肝或丙肝怀疑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在1-3月后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3、发现新发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其它传染病按照国家有关传染病报告制度报告相关部门。

13、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1、透析用水每天检测电导率,每周检测水的硬度和游离氯含量(<0.5ml/L),每月细菌培养一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

2、内毒素检测每3个月一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内毒素<2Eu/ml,以上检查结果和化验单应登记并保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4、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

5、透析液按要求配备,做好配制记录,有专人核查登记,浓缩B液在配制后24小时内使用。做好质量控制,取浓缩液样品1份,按倍比稀释倍数加透析用水34份,稀释成透析液,检测下列各项指标:①电导度:0.13-0.14s/m;②PH:7.1~7.3;③渗液压:280~300mmol/L ;④血气分析:PCO25.3~8.0kp(40-60mmHg) HCO3-30~35mmol/L。

6、透析液每批次进行细菌培养及溶质浓度测定,并登记检查结果,归档保存。

7、当疑有是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要求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出口液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

8、浓缩液配制桶,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1次,每周至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1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配制桶消毒时,须在桶下悬挂“消毒中”警示牌。配制桶滤蕊,每周至少更换1次。

14、患者抢救制度

1、科室备齐抢救物品,包括:抢救车、心脏除颤仪、人工呼吸气囊。

2、抢救车内物品放置有序,药品编号清楚,卡物相符。护士能背诵药品排列顺序,熟练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3、科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透析并发症的抢救处理措施及其它急救技术与流程。

4、透析过程中病人出现病情变化时,及时报告医生并组织抢救。在医生到达之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采取给氧、吸痰、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止血、配血及徒手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

5、患者在危急情况下,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抢救期间,专人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正确执行医嘱,详细做好抢救记录。

6、需请院内其他科室协助抢救时,应电话邀请。

7、及时与患者家属及单位取得联系。

8、患者离开科室后,做好床单位的终末处置与消毒。用后物品及药品及时补充。

15、药品管理制度

1、科室根据需要备有一定数量的抢救药品、生理盐水、肝素、尿激酶等药品,使用后应及时补充。

2、药品分类存放在治疗室、抢救车内,由护士长负责管理。

3、定期检查保存的药品有无变质、过期,发现变质或过期时立即拿出,不得继续使用。

4、抢救药品放置在抢救车内,定位存放,完好备用。

5、患者一般用药由护士在处方上签章,与药房核对无误后领取,按医嘱发给患者。

6、病人自备药品由医生开出医嘱,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的用法和剂量准确使用。

16、透析操作告知制度

1、患者透析实施提前告知。

2、操作前向患者告知操作的目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以及由此带来的不适或意外,取得患者配合。

3、告知后由患者或家属签字。

4、操作中关键环节要随时解释,尽量减轻患者痛苦。

5、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性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17、健康教育制度

1.对门诊患者及家属要进行一般卫生知识(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和肾病相关性疾病的防治知识、简单的急救知识等内容的健康教育。

2.针对长期透析患者做好以下知识的宣教

(1)医院规章制度,如查房时间、禁止吸烟、禁用电器、家属不得擅自进入透析间等。

(2)科室环境、作息时间、贵重物品的保管及安全注意事项、主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

(3)透析期间进行疾病知识及透析知识的宣教。

(4)相关检查、治疗、用药、内瘘的护理和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的指导。 (5)透析前准备及透析结束后注意事项的指导。 3.患者家庭的健康指导

(1)在家的病情观察、透析的间隔时间。 (2)有关饮食的注意事项。

(3)按时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功能锻炼。

(4)家属要关爱病人,给予心理安慰,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18、血液透析室风险环节管理制度

一、血液透析室存在的风险环节有: (一)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导致并发感染

1、血管通路感染(菌血症可占透析患者的80%,内瘘部位感染、深静脉置管处感染)。

2、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是乙型、丙型肝炎。据报道随着透析年限延长,发病率提高)。

3、结核感染(维持性透析患者发生率为6%,为一般人群的15.2倍)。 (二)由于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责任心欠缺导致的一些问题

1、由于错误估计长期透析患者干体重,导致脱水量不准确。

2、操作者不熟悉机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方法,当机器异常运转时没有及时发现或使用性能不良的机器。

3、在透析过程中,使用抗凝剂方法不正确或抗凝剂用量不足导致凝血。

4、在透析过程中,透析管连接不牢,透析器膜破损导致透析管路接口,透析器膜漏血。

5、在透析过程中,穿刺者经验不足、技术不熟,多次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导致内瘘狭窄、闭塞。

(三)血透治疗本身存在的一些风险:如发生低血压、空气栓塞、心脑血管疾病、透析失衡等并发症。

(四)其它环节:如透析过程中突然出现机器故障、停电、停水、火灾等。

二、风险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规范管理。

2、透析管路水处理及透析过程中各项技术操作均按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及无菌技术操作要求进行,透析用品一次性使用。

3、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

4、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内瘘穿刺部位的胶布固定法及静脉插管部位换药固定法,避免穿刺针脱落及插管部位感染。

5、透析过程中随时巡视,观察穿刺部位及插管部位有无渗血,位置有无移动。观察透析器有无凝血,肝素追加量是否准确注入。

6、透析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及患者的主诉,如心悸、出汗、头晕、耳鸣、肢体抽搐等症状,及时发现,汇报透析医师,及早妥善处理,避免各种原因引起的并发症。

7、注意患者透析前、后的体重监测,及时观察,准确计算患者的干体重,作为超滤脱水的有效参考指标,避免透析中失衡。

8、对透析管路及膜透析器进行彻底的透析前生理盐水冲洗,保证有效足够的透析器闭路时间,防止发生热原反应。

9、发生透析器破膜漏血现象时,应及时更换透析器。熟练掌握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以免多次穿刺导致内瘘和血肿闭塞,影响血透效果。

l0、严格区分乙肝阳性与阴性患者透析管路及透析器,乙肝阳性患者的透析用物单独隔离处置,并固定单独房间、机器。

11、新患者被列入透析规划前常规做全套肝炎病毒和肝功能、梅毒、艾滋病检测,以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对有感染征象者随时检查,乙肝易患患者接受疫苗注射。

19、接 诊 制 度

1.对来院就诊的患者及家属热情接待,耐心解释。

2.负责签署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滤过等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1)向透析患者及家属逐条讲解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和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 (2)介绍治疗过程中相关费用。

(3)门诊透析患者,透析完后需在门诊病历上做好透析记录。

3.初次透析患者做好登记,治疗前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项目的检测。 4.负责建立完善透析患者的病历。

5.急诊透析患者由透析时当班医生负责接诊工作。

20、防止反渗水二次污染制度

1、反渗水通过PVC或不锈钢管道和阀门供给透析机。

2、反渗水供应线路上不设开放式储水装置。

3、每周检查预处理水的硬度和余氯。

4、每月对配液系统、供液管道消毒,冲洗完成后对消毒液残留进行检测并登记。

5、每季度对水处理设备、反渗膜、供水管道消毒,冲洗完成后对清毒液残留进行检测并登记。

第五篇:门卫值班的相关工作制度

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特制定如下制度:

门卫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严守岗位,认真履行值班职责,语言要文明,待人要礼貌。

做好来访者登记工作。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出校门,对不听劝告、寻衅滋事者,应及时报警。

外来车辆须经校方同意后方可进入校内,并按指定地点停放。

严禁各种摊贩进入校园,禁止摊贩在校园大门前摆摊叫卖。

学员进出校门一律凭本人学员证。

每晚(包括所有节假日)22:30时关闭学校大门,22:30时后要进入校门的必须登记,累计三次者,交学校有关部门处理。

上一篇:集团党建工作汇报下一篇:教务处计划及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