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与装备业简介

2023-02-28

第一篇:设施农业与装备业简介

寿光设施农业装备发展现状调查

按照省、市农机局通知的要求,我局结合本市发展实际,对我市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并成立了专项调研小组,由局长带队深入我市设施农业生产一线,了解生产建设情况。通过走访农户,对当前我市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情况,查找出具体问题,认真加以分析,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下面就实际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概况

我市的设施农业装备主要应用在设施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方面,以种植业为主,特别是蔬菜种植和瓜果种植应用广泛。

到2009年底,全市设施农业占地80.16万亩,其中蔬菜设施占地80.03万亩,包括温室60.03万亩,大棚20万亩。蔬菜总产值达到78.08亿元。已经形成了蔬菜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随着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市的新型机械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温室光控设备达4.1万台(套)、二氧化碳施肥设备达2820台(套)、节水灌溉设备达3030台(套)、自动卷帘机达8.01万台(套)。而养殖业装备发展相对薄弱,目前,只有挤奶机6台,今后需要加快发展步伐。

二、我市设施农业装备发展目标

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我市的区域、资源、产业、市场、科技等优势,坚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增加农民收益为目标,以设施化、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为基础,提高设施农业装备建设标准,使蔬

菜生产上档次、上水平。使设施农业向生产、科技、生态、观光、休闲、高效等多功能、多层次于一体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我市设施农业装备发展不利因素

近年来,我市设施农业装备发展速度很快,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1、设施农业装备以农户为主,规模小发展速度不快。蔬菜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大,生产独立性强。而以农户为主的生产模式,使其形成规模化生产难度加大,造成各蔬菜基地菜农、生产管理、销售都是独户进行、缺乏组织、产品无竞争力、交通运输不便、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困难增加,为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2、设施农业装备落后,抵御风险能力弱。目前,我市的设施农业装备大多还是传统的、陈旧的装备设施,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受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影响较大。比如:一场大雪或者一场大风就会导致一部分蔬菜温室大棚设施装备被压塌或刮坏等现象,给种植户带来很大损失。

3、农民文化水平低,先进设施农业装备使用少。大部分菜农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先进的设施农业装备认识不够,而且先进设施农业装备价格高,导致了先进的设施农业装备使用较少,大多菜农还在使用传统的设施农业装备。这样,也给蔬菜产品上档升级、提高产品品质等带来不利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温室设施蔬菜生产向质量好、规模大、品牌硬方向发展的速度。

四、对设施农业装备发展的几点建议

1、不断推进设施农业装备规模化发展。针对当前的发展形势,结合农村城镇建设整体规划,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设施农业装备建设步伐,形成集中成片、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模式。并引导农民种植优良品种,发展订单农业,走规模化种植的道路。进一步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对高效、大型农业设施装备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2、不断完善设施农业装备基础设施建设。设施农业对场地排灌系统和交通运输等配套设施要求较高。特别是随着设施农业装备科技含量的进一步提高,要求更加完善和配套设施用地的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设施农业装备的正常运转,促进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3、不断提高设施农业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设施农业装备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建议出台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设施农业大户、大型基地新建设施农业项目进行补贴;金融部门出台和放宽对设施农业装备的优惠和贷款政策,要确保先进的设施农业装备得到广泛应用,逐步淘汰落后的设施农业装备,不断提高设施农业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浅析甘州区设施农业装备机械化发展

【摘要】设施农业装备机械化技术是利用设施工程手段,调节和控制环境因子,以创造和改善适合农作物生长和畜牧养殖的环境条件,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一种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方式。通过先进的工程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使农作物和动物获得适宜生长的光照、温度、湿度、养分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农业难以解决的制约因素,加强了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系统的生产力。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应用,大大降低了温室大棚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日光照射时间,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了温室作物生产的品质和产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通过分析甘州区设施农业装备机械化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为甘州区设施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主题词】浅析

设施农业

机械化

张掖市甘州区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是张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丝绸之路”的要塞。全区总面积42.4万hm2,总耕地面积6.4万hm2;甘州区深居内陆,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最高气温37.4℃,最低气温-27.8℃,≥0℃和≥10℃的年活动积温分别为2130-3600℃和

1240-3100℃,年平均降水量125mm,日照时数2900-3000小时,系太阳辐射高质区,无霜期153天,位于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上游,且地下水位低,具有丰富的光、热、水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设施农业的发展。

一、甘州区设施农业装备机械化的现状。

止目前,全区拥有高效日光温室1492.6

hm2(其中:连栋温室4.8hm2,

塑料大棚1191.2hm2);拥有大棚卷帘机3936台

,

中耕机1672台

,节水灌溉机械195套,机动喷雾(粉)机720台,这些机械为甘州区设施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发展极不平衡,高效日光温室配套的卷棚机和节水灌溉(微滴灌技术)已经普遍推广应用,耕整地机械化技术主要依靠微耕机作用,其他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应用,成为我区设施农业机械发化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我区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二、甘州区设施农业装备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和倾钭政策资金的带动,甘州区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依托国家补贴资金的扶持,大棚卷帘机、保温被、微耕机等设施装备机械得到广泛的普及应用,为提高我区设施农业装备机械化,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设施农业装备

机械发展极不平衡,还不能适应我区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区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施农业发展极不平衡。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地区对发展设施农业配套机械化技术认识明确,积极性高,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机械化程度明显低;二是机械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群众对大棚卷帘机、保温被、微滴灌设施、微耕机认识明确,积极性高,应用广泛,但是对其他先进适用的技术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还没有普及应用;三是行业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设施种植业和设施林果业机械发展快,设施养殖业机械化发展慢。

2、设施农业装备较差,技术含量较低。目前所有装备均依靠近两年来国家补贴资金购置,主要是大棚卷帘机、保温被、微滴灌设施、微耕机等机械,农户对装备认识程度不高。尤其是在种植业中的机械种植、移栽、高性能植保、温控、补光、通风,养殖业中饲喂、废弃物处理等先进、适用、高性能的机械没有得到普及应用。

3.扶持资金少,影响和制约了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发展。由于财政补贴的标准偏低,农户的资金不足,负担过重,群众积极性不高,一些科技含量高,性能优良的机械设备得不到普及应用,使用我区设施农业装备机械化科技含量得不

到提高,产品质量、数量均有影响,制约了设施农业向高层次发展。。

4、由于大棚质量低,影响了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全区有一部分大棚属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设备简陋(低矮、强度低),不适应机械作业,影响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5、群众对发展设施农业机械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在设施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中,目前大部分植保机械基本上全部采用手动喷雾机,作业效率低、质量差、对环境和果蔬污染严重,群众对高性能、先进适用的植保机械(机动喷雾机、超低量喷雾、烟雾机等)还存在抵触情绪,不肯增加投入,给设施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同时,影响了我区设施农产品的品质和销售。

三、对甘州区设施农业装备机械化的思考与建议。

当前,面对中央对农村的诸多好政策,甘州区设施农业装备机械化的发展,尤其是如何突破设施农业发展“瓶颈”,加快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我们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配套扶持政策。我区设施农业机械起步较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要想加快发展,亟待政策扶持。为了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应首先明确界定设施农业的范围和重点,同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解决设施农

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用地、信贷、保险、技术、机械装备等各方面的难题。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支持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提高生产水平。在资金投入上,要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把争取国家扶持、农民投资、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金融部门充分发挥投资主渠道作用,采取国家投入、财政贴息贷款、引进资金、农民自筹等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加大对设施农业装备机械化的投入力度。

3、农机部门充分发挥作用,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目前,甘州区对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农业装备呈现出高科技含量、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对设施农业装备机械机械化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在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方面区农机部门要充分行使职能,发挥技术权威,根据甘州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先进、适用、新型的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技术。首先要摸清甘州区的实际情况,根据甘州区的产业特点,选择先进、适用于设施农业装备机械产业的作业机械,重点推广应用专门用于农业设施内作业的耕整地、播种、移栽、收获、灌溉、施肥、植保、加温、通风、补光、节能等农业机械设备,以及专门用于畜牧养殖业设施内的饲喂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机械设备。同时,应加大先进适用的设施和机械装备的引进和改进力度,进一步推广适用我区的先进适用的设施农业机械

装备。

4、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采用专题、专项的讲座、现场展示和试验示范等形式,对从业人员中事业心强、从事本专业、在本专业具有一定经验、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进行短期培训,重点围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设施农业机械化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专业互补,从而提高全区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5、进一步探索设施农业发展新模式,提高设施机械水平。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实现土地集中连片,克服农户单一经营抗风险能力差、技术水平低的不良因素,大力推行股份制农业、生产经营协会等形式,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销售。努力发挥现有销售市场的潜力,由政府部门改造、提升或新建专业性、规模化、高知名度的农产品销售市场。抓好推介、宣传,积极向外界发布销售信息,引进外来客商,解决农民的销售关。同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增加种植户、养殖户的收入,带到全区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许吉明】,男,196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农机工程师,1986年7月毕业于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1992年考入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农机化分院进修,多年来一直从事农机推广与培训工作,曾经多次承担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配套项目、省列保护性耕作项目、设施农业配套机械化技术项目、以及区列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项目、畜牧养殖机械化项目等众多项目;并多次荣获甘肃省农牧厅及农机局、张掖市和甘州区农机局农机推广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员、甘州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特派员。

第三篇:设施农业简介

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设施农业涵盖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设施食用菌等。在国际的称谓上,欧洲、日本等通常使用“设施农业(Protected Agriculture)”这一概念,美国等通常使用“可控环境农业(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Agriculture)”一词。2012年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占世界总面积85%以上,其中95%以上是利用聚烯烃温室大棚膜覆盖。我国设施农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面积利用太阳能的工程,绝对数量优势使我国设施农业进入量变质变转化期,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设施栽培是露天种植产量的3.5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世界人均面积40%,发展设施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有效技术工程。

1设施农业概述

设施农业简介

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设施农业是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的核心设施就是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环境安全型菇房。关键技术是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覆盖材料,做到寒冷季节高透明高保温;夏季能够降温防苔;能够将太阳光无用光波转变为适应光合需要的光波;良好的防尘抗污功能等。它根据不同的种养品种需要设计成不同设施类型,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从种类上分,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 设施园艺

设施园艺按技术类别一般分为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阳棚)四类。国际上塑料农膜占整个覆盖面的97%,我国占到98%,其他为玻璃/PC板覆盖。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有两条道路:一是引进国外具有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并具备人工升温温、光照、通风和喷灌设施,可进行立体种植,属于现代化大型温室。但是不仅没有普及开来,高成本甚至难以实现商业运营。另一条道路是我国农技推广部门推动农膜生产企业和农民联手,从塑料大棚和拱棚开始,逐渐发展为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形成快速发展,形成总面积达到其他国家总和的5倍以上。在辽阔的大地上种养了品种最全的设施种养成果。其优点在于采光时间长,抗风和抗逆能力强,主要制约因素是建造成本过高。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玻璃/PC板连栋温室在防抗台风等自然灾害方面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是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塑料连栋温室以钢架结构为主,主要用于种植蔬菜、瓜果和普通花卉等。其优点是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具有防雨、抗风等功能,自动化程度高;其缺点与玻璃/PC板连栋温室相似,一次性投资大,对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高。一般作为玻璃/PC板连栋温室的替代品,更多用于现代设施农业的示范和推广。②日光温室的优点有采光性和保温性能好、取材方便、造价适中、节能效果明显,适合小型机械作业。天津市推广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其采光、保温及蓄热性能很好,便于机械作业,其缺点在于环境的调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主要种植蔬菜、瓜果及花卉等。青海省比较普遍的多为日光节能温室,辽宁省也将发展日光温室作为该省设施农业的重要类型,甘肃、新疆、山西和山东日光温室分布比较广泛。③塑料大棚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温室,农户易于接受,塑料大棚以其内部结构用料不同,分为竹木结构、全竹结构、钢竹混合结构、钢管(焊接)结构、钢管装配结构以及水泥结构等。总体来说,塑料大棚造价比日光温室要低,安装拆卸简便,通风透光效果好,使用年限较长,主要用于果蔬瓜类的栽培和种植。其缺点是棚内立柱过多,不宜进行机械化操作,防灾能力弱,一般不用它做越冬生产。④小拱棚(遮阳棚)的特点是制作简单,投资少,作业方便,管理非常省事。其缺点是不宜使用各种装备设施的应用,并且劳动强度大,抗灾能力差,增产效果不显著。主要用于种植蔬菜、瓜果和食用菌等。

随着蔬菜农药残留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安全型温室建设成为无毒农业、设施农业、蔬菜标准园建设的核心设施。使用这种设施可以生产出没有农药污染的蔬菜瓜果,是今后设施农业重点发展的对象。 设施养殖

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①水产养殖按技术分类有围网养殖和网箱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方面,围网养殖和网箱养殖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网箱养殖具有节省土地、可充分利用水域资源、设备简单、管理方便、效益高和机动灵活等优点。安徽的水产养殖较多使用的是网箱和增氧机。广西农民主要是采用网箱养殖的方式。天津推广适合本地发展的池塘水底铺膜养殖技术,解决了池塘清淤的问题,减少了水的流失。上海提出了“实用型水产大棚温室”的构想,采取简易的低成本的保温、增氧、净水等措施,解决了部分名贵鱼类越冬难题。陆基水产养殖也是上海近年来推广的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方式,但是投入成本高,回收周期长,较难被养殖场(户)接受。②在畜牧养殖方面,大型养殖场或养殖试验示范基地的养殖设施主要是开放(敞)式和有窗式,封闭式养殖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开放(敞)式养殖设备造价低,通风透气,可节约能源。有窗式养殖优点是可为畜、禽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但投资比较大。安徽、山东等省以开放式养殖和有窗式养殖为主,封闭式相对较少;青海设施养殖中绝大多数为有窗式畜棚。贵州目前的养殖设施主要是用于猪、牛、羊、禽养殖的各种圈舍,以有窗式为主,开敞式占有少部分,密闭式的圈舍比较少。黑龙江养殖设施以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养牛和养猪场为主,主要采用有窗式、开放式圈舍。河南省设施养殖以密闭式设施为主。甘肃养殖主要以暖棚圈养为主,采取规模化暖棚圈养,实行秋冬季温棚开窗养殖、春夏季开放(敞)式养殖的方式。

自2008年开始,随着动物疫病的不断增加和疫苗难防问题的日益严重,随着空间电场生物效应的发现以及空间电场防疫自动技术的发明,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的建设就成为集约化畜牧业的建设重点。 水产养殖设施

在水产养殖方面,设施养殖更多地集中在育苗方面。增氧、实时灭菌、促生长等技术装备多集中在育苗室。其中对水产养殖效益影响最大的技术问题就是水体的实时灭菌消毒,介导鱼礁水分微电解灭菌消毒技术装备在育苗池内的防病效果理想,以介导鱼礁水分微电解灭菌消毒技术、空间电场空气净化防疫技术设施为核心设计的环境安全型育苗场正在试验示范,其成熟的技术成果将对水产养殖业产生重大影响。

2设施装备编辑

设施装备的应用情况

在设施园艺方面,覆盖材料是至关重要的,聚烯烃温室大棚膜的流滴、消雾、耐老化、防尘抗污功能,据定了设施的太阳能利用率。再就是搭建骨架,用竹片或竹竿做骨架,每个骨架用水泥柱或木桩做支柱;钢架大棚,采用钢管搭建大棚,目前普遍用连接件代替焊接技术来固定钢管。塑料连栋温室以钢架结构的为主。玻璃/PC板连栋温室以透明玻璃或PC板为覆盖材料的温室,这类温室的骨架为镀锌钢管,门窗框架、屋脊为铝合金轻型钢材。

温室设施内使用的主要装备包括物理植保技术装备或其他喷雾植保机械、物理增产技术装备、耕耙与灌溉类机械装置、湿帘降温系统等。其中,物理植保技术装备包括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臭氧病虫害防治、色光双诱电杀虫灯、防虫网;而物理增产技术装备包括利用空间电场生物效应制造的空间电场光合作用促进系统、烟气净化二氧化碳气肥机、补光灯、滴灌系统等;耕耙机械装置包括微耕机、微滴灌装置;其他喷雾植保机械包括机动和手动施药器具。温室设施外使用的机械装备有草苫(保温被)卷帘机、卷膜器等。在生产作业中,机械耕作比较普遍,其他生产环节大多是人工作业。 在设施养殖方面,环境安全型畜禽舍是建设重点,其中的防疫装备包括空间电场防疫系统、等离子体灭菌除臭系统,而生产辅助设备土要有喂料机、喷淋设备、风机、冷水帘以及粪便处理设备等,大型养牛场还配备了自动挤奶、杀菌、冷藏等设备。大型鸡、鸭、鹅饲养场还配备有自动孵化设备。

在食用菌生产方面,环境安全型菇房已经成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建设的重点。其中,空间电场灭菌防病和促进食用菌生长的技术装备是其配置的重点。

在水产养殖方面,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利用聚乙烯网片制作的网箱,配备的设备主要是增氧机。介导鱼礁水体微电解自动消毒技术正在进入试验示范阶段,它的发明对集约化水产品养殖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经营分析编辑

投入构成

从设施园艺各种类型比较来看,玻璃/PC板连栋温室成本最高,投入也最大,塑料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温室大棚次之,小拱棚和遮阳棚投资最少。玻璃温室的投资成本在600-800元/平方米,PC板温室的造价在700-1000元/平方米。温室主体加上周边道路、加温等配套设施造价在1000元/平方米左右,塑料连栋温室以钢架结构的为主,造价在60-100元/平方米之间;日光温室按建筑材料不同,造价在40-150元/平方米不等。竹木大棚的材料及工本费在10元/平方米左右;钢管大棚,设备投资成本高,造价25元/平方米左右。因此,世界上聚烯烃温室大棚膜覆盖设施园艺占总面积的97%,我国更高达98%,其他为玻璃和

PC板。聚烯烃膜在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仅占总成本的1/20左右,却起到最关键的作用。成本最高依次为骨架-保温墙-保温被等。 经营状况

从各省调研情况来看,设施园艺的投入产出比很高,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山东省设施栽培平均效益是露地栽培的5倍以上。一座日光温室的毛收入可以达到17000元,实现纯收入10000元左右。一亩塑料大棚的毛收入为6000元,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据浙江省测算,小拱棚、遮阳棚的年投资回报率达153.42%,塑料大棚的年投资回报率为70.88%,低于平均水平。相对而言,标准节能日光温室每亩平均投资10720元,每年每亩折旧费3050元,虽然亩产值高达9185元,但扣除折旧及直接生产成本费后,每亩的年净收入为4510元。根据各省统计数据测算,密闭式养殖设施的单个养殖设施年产值1.55万元,单位面积年产值742.94元/平方米,人均年产值2.89万元。有窗式的单个设施年产值为1.93万元,单位面积年产值为674.02元/平方米,人均年产值1.69万元。开敞式的单个设施年产值为1.18万元,单位面积年产值为238.47元/平方米,人均产值1.67万元。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进行测算,设施养殖中密闭式年投资回报率最高,达到38.02%,而其主要类型的有窗式和开敞式的年投资回报率分别为17.57%和27.91%。

4政策措施编辑

发展战略

各地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有差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分别针对不同类别设施农业的发展要求,科学规划了本地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但是技术推广和市场营销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很多成熟的蔬菜基地没有额外补贴,农民自己购买高端的覆盖材料,取得良好的效益。有些地方政府大力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多数效果很好,但也有政府包办购买材料搭建设施,也不乏购买到劣质产品,这样就达不到理想效果。2012年我国设施农业面积5796万亩,农业部规划2020年我国设施农业面积7500万亩,这个规划是稳健可行的。中国设施农业面积已占世界总量的88%,量的绝对优势必将转化技术含量的提高,中国设施农业技术引领世界发展的时代已为时不远。在重视补贴设施栽培的同时,应当重视覆盖材料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将一年期覆盖的温室大棚膜转换成多年覆盖;鼓励生产长期无滴无雾的镜面膜;鼓励研制长效防尘抗污染的高性能功能膜。这样农民就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即便补贴少一些甚至没有补贴,农民积极性仍会很高。 扶持政策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制定了设施农业的财政、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对农户贷款贴息和补贴也逐年增加。天津市还将温室卷帘机、微耕机、物理农业机具等设施农业产品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对农民购买设施农业产品实行补助政策。部分地方政府对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用电、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财政投入。上海市采取了“政府扶持、社会多元投入、企业运作”的模式,例如由松江区农业委员会下属的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主体,引进上海部分园艺公司等参与市场、基地的建设和经营,建成了“松江浦南万亩花卉基地”、“华东花卉交易市场”等。但对于改革开放初期拟定的三大农资产品化肥、农药、农膜中的农膜扶持太少,农膜若能将目前农技推广中心拟定的温室透光率从55%提升到80%,将能够多生产50%以上的果、蔬、禽、蛋、肉,相当于增加了数千万亩土地的产量。但现在科技发展规划、政府扶持项目中都没有农膜的目录。 科研和推广

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积极推动各地政府,组织科技人员辅导菜农,结合高校、科研单位、龙头企业、示范基地,投资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提高设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种养的类别发展到:蔬菜、水果、花卉、禽畜、渔业、林木育苗、食用菌、中草药等方面,成为国计民生中不可缺少的设施。对设施内作物生长环境因子的研究正在取得突出成效,光、温、水、气、肥环境因子的优化步入世界先进水平;甘肃宁夏干旱少雨地区和沙漠地区的设施栽培更取得可喜成绩;结合设施覆盖材料的研制,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量将设施产量提升至露天栽培的5倍已成为现实。国产温室大棚膜技术已经达到国外流滴消雾持效期3年以上的水平;优化太阳光波的温室膜也已经试验成功;针对内陆地区雾霾较重研制的防尘抗污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屏蔽病虫菌可视光抑制病虫害繁衍的技术也研制成功;还研制出光催化杀菌养殖专用膜和夏季降温膜。这些技术将更快推动我国设施农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光温环境因子的优化加大光合作用进程,设施内二氧化碳就不够用了,农技推广技术人员研制用秸秆落叶生成二氧化碳,以弥补设施内二氧化碳不足。综合技术将使设施农业产量整体达到露天种植的5倍,我国18亿亩耕地将不再是令人揪心的红线。

5优劣分析编辑

政府政策

政府部门多头管理,设施农业涉及到园艺、畜牧、水产等多个部门,存在多头管理情况,这从体制上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协调有序发展;扶持资金投入不足,各省虽然都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但是扶持资金的投入仍显不足;设施农业标准化程度低,日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出台统一的设施农业标准;另外,很多企业只重视温室主体结构和配套设备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而忽视了温室的整体性及其配套产品的标准化。 设施农业技术

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专业设施农业技术人员缺乏,农户技术水平低,整体素质、服务水平与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药、化肥超标使用导致果蔬品质下降,动物养殖防疫、消毒设施落后,危及消费者的健康。 市场经营

设施农业的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较差;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外贸型龙头企业少,规模化花卉、果蔬类产品出口量少。广大农户规模小,设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户对市场的认知度不够,市场信息不灵,生产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不强;设施农业专业化组织作用相对较弱,大多数专业协会管理分散,主体地位不明确,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经营方式仍以个体农户为主,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6建议措施编辑

政府政策

建立健全设施农业管理组织机构,特别是健全设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形成稳定、统一的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制定设施农业建设标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政策;引导厂商企业、外资企业投资设施农业,推进产业化进程;积极争取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特别是覆盖材料进入政府补贴目录和鼓励科技发展目录;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汇集社会资金,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等,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建立果蔬产量评估机制和产销平衡机制,避免丰产坚守的现象出现。鼓励设施覆盖材料的研制向优化作物生长环境因子方向努力,做出能够调节温度、优化太阳光光波的高端覆盖材料,以保障我国设施农业尽快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 农业技术

研发推广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温室(棚)结构及其配套设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对环境污染清理和控制装备、农产品冷藏保鲜设备的推广应用。各地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包括技术培训和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完善监测系统,加强对设施园艺生产作业过程的监测和对设施养殖室(棚)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设施农产品的卫生质量监测,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市场经营

打造品牌战略和特色农产品战略,在引导设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序发展的同时,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饲料生产企业、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和吸引外资来开发设施农业,提高设施农业工业化水平;建立“国家——省——县”三级设施农业信息网络,加强设施农业产销信息的研究和利用;积极培育产地交易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促进产销的流畅和衔接,积极向外界发布销售信息,解决农民的销售难题。

7农业产业化浪潮来袭 设施农业将迎大发展编辑

“中国农业正处于一个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朝阳行业中,面临着农业产业化大发展的新浪潮。”人大代表林印孙在人大会上说,怀揣“三农”梦想、想在农业产业化领域有所作为的企业,一定要紧跟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人大代表林印孙是正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他表示,正邦集团致力于打造农牧业和种植业“两条产业链”,构建农资网、粮油网、肉食品网“三张网络”。同时,重点投资产业链的“两端”和抓准关键的“两翼”,“两端”即投资上端育种、基因和生物技术类企业以获取核心竞争力;投资下端渠道、贸易及品牌,以掌控渠道终端市场优势。“两翼”即整合人才和资本,打造农业产业资本平台和行业精英创业平台。农业产业需要大批优秀企业和精英人才去开拓,需要大笔资金投入支持。正邦正担负起做行业组织者的角色,着力把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升至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团结联合更多的投资者、创业者、合作伙伴和农户,共同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

林董事长对农业发展的分析十分到位,正邦的战略方向清晰明了。同为农业服务企业领袖的京鹏科技田董事长十分赞同林印孙代表的观点。田董事长在公司3月总结会上重述了林总在人大会议的发言,他表示林总的发言正是他想说的,他们对农业发展方向的观点不谋而合,京鹏科技作为温室行业代表企业响应正邦,一起努力推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

据了解,京鹏科技是农业科技领域最早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其在通州研发基地已经成功攻关大型植物工厂、京鹏智慧温室、智慧菜园等尖端技术项目,致力于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最完善、最环保的配套服务装备与发展模式。

有业内专家分析:“由于政策的导向,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下,农业示范园区的大力推广及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济体的出现,必然会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推起一阵波澜,因为农业示范园、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这些农业经济体生产经营规模化,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环保等社会效益。他们相对农户经济实力强,会积极采取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这样会给农业配套产业带来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农业科技领域的设施农业和无土栽培。”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中国将出现大批量的新型农业经济体,即农业示范园区、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这将是一次农业产业化的浪潮。在此产业化大潮下,农业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尤其是设施农业必然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

第四篇:乌什镇南关村设施农业基本情况简介

乌什镇南关村位于乌什县城以南城乡结合部,由维吾尔族、回族、汉族、柯尔克孜四个民族组成。下辖五个村民小组,226户农民,共1047人,总耕地面积1100亩,人均占有耕地仅有1亩。

2002年,南关村结合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实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地缘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村集体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采用村集体拨一点、银行贷一点、种植户筹一点的办法,建成大棚90座;2008年7月,总投资达500万元(其中400万由县财政拨付,100万由农民贷款)的设施农业项目正式启动,通过几年时间努力改造和新建,目前南关村大棚(日光温室)发展到了153座,总面积223.2亩,年收入随着种植水平的提高逐年在增加。目前日光温室种植户收入超万元的日光温室达17座,收入在1.5万元达11座。

去年我镇争取设施农业示范点建设项目招商引资,争取衢州对口援建乌什县农业援助资金720万元,正在修建的145座日光温室将于5月底全部投入使用。

近年来,南关村在加强做好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引导种植户科学管理,实行集中育苗,分散管理的办法,有针对性的做好种植引导工作,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引进优质种植品种,同时积极吸引外来技术人才,带动当地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特别是原阿克苏种植户郭贵海2010年落户南关村后,南关村实施农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由他带来的日光温室立体栽培模式、一茬三收模式、黄瓜嫁接技术、西瓜套种技术等在南关村得到了大力推广,温室辣椒、西瓜、莲花白一茬三收栽培模式,不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光照资源,解决了冬季果菜生长慢、无经济收入的情况,又填补了春季叶菜在短期内生长上市的空白。此类日光温室仅莲花白、辣椒、甜西瓜经济效益分别达到了1500元/座、13000元/座、效5000元/座。

第五篇:国外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发展趋势

2007-6-7 11:08:00点击次数:3111类型:转载编辑:lijin

国外农业装备的水平和特点,主要以经济发达的美、日、德、法、英、意大利、澳大利亚、荷兰、以色列等为代表。这些国家在农业生产、农作物种植、土地经营规模、农民经济收入、社会化服务体系、自然条件以及使用的农业装备和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典型性。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促使美国在本世纪40年代领先世界各国最早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60年代后期,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更加提高,达到了从土地耕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等全过程机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从种植到收获各环节的全面机械化。当前依然在种植业、工厂化畜禽饲养、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平。高度机械化水平,科学有效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1987年美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达到了55300美元,是当时其他发达国家的4倍,居世界第一位。农业机械化有力地促进了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农产品出口大国。

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凯斯万国公司、福特公司(拖拉机)等大型跨国农机公司生产的农业机械生产率高,性能先进,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高,制造质量好,使用可靠,方便、舒适性好,为世界先进水平。在本国和世界使用广泛,深受用户欢迎。

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保持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美国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美国工业如机械、化肥、航空航天等方面为农业提供了大量农业机械、化肥、农用飞机等先进生产资料和装备,使农业几十年以来一直成为主要出口产业。美国高度重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械的推广和使用。经过长期努力,目前实施保护性耕作(按作物残茬覆盖量达到30%为标准计算)的比重,大豆已达到30%—40%、玉米25%。实际屯地表作物残茬覆盖量小于30%而接近标准的土地耕作面积远大于上述数。为了适应农业保护性涯作技术的需要,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凯斯万国公司等农机厂商,已向农业提供了大量保护性耕作用的少耕、免耕农业机械。

近几年,美国在谷物联合收割机、喷雾机、播种机等农业装备上开始采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监控作业等高新技术。农业出现了向精准农业方向发展的趋势。

二、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人少地多的国家,农牧业发达,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澳大利亚的重要农作物为小麦、甘蔗,其次是大麦、燕麦、棉花、水稻、牧草等。澳大利亚的小麦、水稻、大麦、燕麦、牧草等作物早在1970年左右就实现了生产机械化,至今保持着高度机械化水平。甘蔗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农作物,甘蔗从农田建设、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装卸等各环节都使用机械作业,每个农业劳力年均生产甘蔗4000t。澳大利亚的甘蔗机械化程度超过了90%,其中甘蔗收获机械化占99.9%。甘蔗收获主要采用切段式收获,甘蔗段用大型拖车、重型汽车和火车(远距离)运往糖厂;植保采用飞机喷施农药和除莠剂,用大型喷灌机灌溉。

澳大利亚牧业发达,全澳有农牧场17.8万个,其中农牧结合的2.7万个,纯牧业8.4万个,全国耕地4680.6万公顷,草地4250.6公顷。牧草和小麦轮作,围栏放牧,通过草场改良增加载畜量。牧草从种植到收获全部使用机械。牧草播种采用圆盘开沟播种机、免耕播种机,用机动喷雾机和农用飞机喷农药、除草剂;牧草收获采用收割、搂草、压扁、打捆联合收割机,也有部分使用割草机、指轮或滚轮搂草机、压捆机进行分段作业的地区。

澳大利亚农业机械化的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高,广泛采用大功率轮式拖拉机(最大367.7kw)配带宽幅,联合作业机组进行作业,如配套施肥播种机宽达21m。

三、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个人少地多,农牧并重的发达国家。其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产值大致相等。加拿大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马铃薯,畜牧业以肉牛、羊、猪为主。加拿大每一个农业劳动力年均生产的农畜产品,粮食高于10万kg,肉类高于4000kg,牛奶高于1.6万kg。这么高的农业劳动生产机械的特点是与粮食生产及禽畜饲养高度机械化分不开的。加拿大农业机械的特点是粮食生产和畜类生产机械与设备配备成套性强,田间作业机械从拖拉机到农机具及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大部分为大功率、宽幅、高效机具。这和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基本相似。

加拿大在农业上采用夏季休闲水土保持耕作与冬季秋雪管理的机械化作业。其耕作技术正向保护性耕作技术方向发展。适应耕作技术的变化,近年来普遍推行双列圆盘犁和偏置式圆盘犁耕作。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双翼铲中耕机、翻转式中耕机或双翼杆式中耕除草机防治杂草并增施肥料。与美国的免耕法不同的是,加拿大每隔六年左右都将土壤深耕一次。深耕大多采用有壁犁,该犁既可翻动表层土壤以可疏松犁底层。休闲地耕作常用圆盘耙或弹齿耙,有的地块则用联合作业机进行一次性覆盖镇压。

加拿大的大草原地区采用积雪融化措施来补充旱地土壤水份。积雪的机械化管理主要是用联合收割机形成不同茬高、用开沟犁开出积雪沟,用来将冬季降雪积存,防止大风刮出农田。春季根据需要用农用飞机或机引机械喷洒草木灰,将积雪融化,使土壤蓄水增墒。

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美国北部地区相近,皆属高水平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上一篇:手术室副护士长竞聘书下一篇:深圳市人事局局长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