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

2023-02-12

第一篇: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的道理,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道德基石。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另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

【活动准备】

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资料。比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汇总整理资料。

2.分门别类制作成册或放到班级微信群里共享。

3.寻找身边讲诚信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4.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诚信如诗,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说诚信吧!

二、活动指导

(一)“信”的含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出于《论语》,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说明孔子对“信”的重视。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

据《论语》记载,弟子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一要“足食”,就是要有足够的粮食;二要“足兵”,有足够的军队;三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弟子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在孔子看来,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治国如此,其它事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什么事都办不成,无论大事小事都是如此。

什么是"诚"?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是一种美德。《名人名言》∶“诚即天道,天道酬诚”。言行须循天道,说真话,做实事,反对虚伪。意思为诚实。

什么是“信”?

《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基础)守信(具体表现)。“诚”,就是诚实无欺、诚信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信为立世之源以下行为什么不诚实?诚乃做人之本 这是作弊行为,成绩是虚假的

医生的“谎言”: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还不知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接诊的医生说:“你的病并不严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 医生该不该告诉病人实情?医生的“谎言”是否背弃了诚信? 温馨小提示:

诚实并不意味着说出全部的真话,公布自己全部的秘密。善意的谎言不同于愚人的谎话。在某些情况下善意的谎言比实话实说更有效所以交往中一定要把握好诚实的分寸。

(二)诚信大调查。抢答:

1、我不经意说的一个谎话被同学揭穿了。( A ) A.诚恳地承认错误。 B.另编一个谎话遮掩。 C.恼羞成怒。

2、我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里扔皮球时把玻璃窗打碎了。(A.主动找老师承认。 B. 把责任推到同学身上。 C.拒不认错。

3、我因为上课经常说话,老师让我请家长到学校来。(A.通知家长到学校。 B.能拖就拖,尽量不请。 C.老师提醒几次才请。

4、我保管的班级钥匙不慎丢了,同学们纷纷抱怨。(A.主动认错,承担责任。 B.推到别人身上。 C.找很多客观理由。

5、把同学借给自己的字典搞丢了。( A )

A A )))

A A.向同学认错,及时主动赔偿。 B.推卸责任。 C.拖很久才赔偿。

6、昨天因故没有完成家庭作业。( A ) A.向老师承认,找时间补。 B.不交作业。 C.抄同学的。

7、假如你是推销员,明知你推销的商品有缺陷,你应对顾客 ( A ) A、讲清商品的真实情况 B、只讲优点,不讲缺陷

C、什么也不说,由顾客自己决定

8、拾到他人钱包,你会( B ) A、据为己有

B、找到失主,交还钱包 C、交还钱包,索要报酬

9、与风趣聪明的人相比,你更愿意和说话算数的人交朋友。( A )

A.是 B.不是 C.有时 【友情链接】

天上人间说诚信 盘古说:“诚信是我开天的巨斧。” 女娲说:“诚信是我补天的五彩晶石。”

孙行者说:“诚信是王母蟠桃园里熟透的桃子。” 孔已己说:“诚信是我站着喝酒时的长衫。” 牛顿说:“诚信是我的三大定律” 爱因斯坦说:“诚信是我的相对论” 愚者说:“诚信是伪君子的假惺惺” 智者说:“诚信是人类闪光的金子” 哲人说:“诚信是世间万物的源泉” 妈妈说:“诚信是做人的准则” 老师说:“诚信是成长的基准” 朋友说:“诚信是交友的基础”

三、活动任务

1.“引经据典话诚信”。各组分别搜集。 (1)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

(2)根据以上材料,分类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3)组长做好记录。 2.“环顾身边觅诚信”。

(1)认真观察,善于发现。诚恳地访问,细心地倾听。讲故事,说感想。

(2)访问父母、老师等长辈,虚心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事例,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

3.“班级演讲说诚信”。

(1)围绕“诚信”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3)课代表及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组织好班级演讲会。

四、成果展示

(一)展示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

1.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2.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4.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7.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8.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10.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

(二)展示与“诚信”有关的成语典故。

一诺千金

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誉。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打败刘邦,项羽兵败自杀,刘邦悬赏捉拿季布。但是由于季布深得人心,始终捉拿不到他。后经汝阴侯滕公的说情,刘邦才撤销通缉令,并封季布为中郎,不久又改封河东太守。当时有一个人叫曹邱生,专门喜欢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员,他听说季布一夜之间由阶下囚变为天子的重臣,特地让人介绍去见季布。季布一见曹邱生,脸上便露出厌恶之情。而曹邱生不识相地弯腰作揖,惊喜地对季布说:“我听楚人说过:得到百斤黄金,也抵不上季布的一名诺言。”接着曹邱生又说:“你的名声如此之大,难道与我到处宣扬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话后非常高兴,认为他的名声之所以这么大,原来与曹邱生的宣传有关。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诺千金”,用来比喻重视诺言,说话算数。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商鞅立木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于是就在首都的集市南门树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做到的人就给他十金。百姓们认为奇怪,没有一个人敢去搬动木头。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有一个人搬动了那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用这个方法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商鞅公布了法令。

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三)展示与“诚信”有关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的魅力》。

诚信无形,却可以经天纬地;诚信无色,却可以耀人眼目;诚信无味,却可以在上下五千年、纵横海内外散发出醇厚的芬芳。无形、无色、无味的诚信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近年来,诚信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且不说商场上尔虞我诈,也不必说黑心棉,民工米,就是哪一天你扶起一位摔倒在路边的老人,说不定你就惹上了麻烦和官司。

多年前,一位北大新生入学,他提着大包小包,在偌大的北大校园里不知所措。情急之下,他看见一位穿着布衫的长者,便把行李往他身边一放,说道:“师傅,麻烦您帮我看着点啊!”一个多小时后,这位新生办完一切手续回来,发现那位长者依然为他守着行李,寸步不离。在第二天的新生入学大会上,他发现,昨天为他守行李的长者正坐在主席台的中央。他就是当代著名的东方语言学家、教育家、散文家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事后,这位学生说道:季老身上透出的人格魅力将改变他的一生。是啊,诚信就是如此征服着人心。然而,诚信的魅力不止于此。

一位社会学家就“为什么我会成功”在一千位成功人士中做过调查,结果出乎人们的想象,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自身有才华。他们中绝大多数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诚信”。其中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企业家说:“高深的理论我不懂。我只知道,诚心诚意对待我的每一位客户,诚信诚意对待所有与我合作的人。”诚信使他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我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塑造人格、修养品德的重要时期,我们怎样对待每一位同学,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怎样面对每一堂考试,都是诚信对我们的考验,假如我们在学生时代就随意糟蹋自己的诚信,用虚假的学业和虚伪的态度是难以在将来的竞争中立足。季老一诺千金,幼小的华盛顿坦然承认自己砍了樱桃树,这些以诚为公,以诚立业的事例无不说明诚信这种人格力量在人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让诚信使我们的人格闪光!

五、研讨练习

班内决定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与其中的两个环节。

(1)【认识诚信】请写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名字,并简单概述。 示例:①立木为信。商鞅变法时,为了树立威信,下令在城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重赏。终于有人站出来并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重赏了他。

②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逗妃子笑,点烽火,戏弄诸侯,结果当敌人来犯时,再点燃烽火,其他诸侯不来救援,自己失败丧命。

(2)【评说诚信】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逸)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示例:司机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当今社会诬陷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司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依然心存善念,救助老人,是值得肯定的。(或:司机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人要常存善念,司机在救助他人之前,不应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应以救人为先,急人之所急。)

3、【漫画鉴赏】阅读下面的漫画,说说其寓意是什么。

示例:这幅漫画讽刺了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的社会现象,意在呼吁人们以诚待人,打造诚信社会。

4、【拟写座右铭】请你以“诚信”为主题给自己写个座右铭。要求紧扣主题,起到激励、惊醒的作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示例一:诚信犹如宝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示例二:诚信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诚信是事业成功的阶梯,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5、【读故事,谈感想】

“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千古。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儿子在一旁哭闹着也要一起去。妻子朔:“你在家呆着,我回来了杀猪烧肉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妻子马上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哄哄小孩玩的。”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龄小,不懂世事,处处学习父母的样子。今天你欺骗他,是教他说谎话、欺骗别人。”妻子听了很后悔,于是和曾子一起杀猪烧肉给孩子吃。

【提示】

围绕“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知错能改也很可贵”三点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友情链接】 中学生如何做到诚信?

1、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

2、不欺骗老师、家长、同学,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学习要踏实,不能不懂装懂。

3、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尽力做到,没能做到要及时说明原因,表示歉意。

4、不要弄虚作假,自己无法办到的事不要硬充好汉、允诺别人。

5、未经允许,不随便动用他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6、拾到钱物及时送还失主,找不到失主时要主动交公。

7、关心、爱护集体,班级劳动认真负责。

8、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做了错事要及时改正,不隐瞒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不为了顾面子而将错就错。

9、提高自身防骗、自卫的能力,敢于同欺诈行为作斗争。

10、大力宣传本班、本校同学“诚实守信”的好人好事,严格要求自己,争当"诚信标兵"。

六、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篇: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1《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1 人无信不立

【课标要求】

1.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活动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难点: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突破措施:让学生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或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收获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准备】课件、学生自主搜集诚信的名言、故事、成语等资料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利用多种形式搜集知识的能力,也具备制作课件、博客等的能力,还具备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可以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做,他们既感兴趣,又乐于去做。

【导学设计】

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资料。比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汇总整理资料。

2.分门别类制作成册或放到班级博客、公共邮箱、网络论坛里共享。 3.寻找身边讲诚信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4.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诚信如今,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说诚信吧!

二、活动指导

1.“引经据典话诚信” 各组分别搜集。

(1)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

(2)根据以上材料,分类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3)组长做好记载。 2.“环顾身边觅诚信”。

(1)认真观察,善于发现。诚恳地访问,细心地倾听。讲故事,说感想。 (2)访问父母、老师等长辈,虚心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事例,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

3.“班级演讲说诚信”。

(1)围绕“诚信”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3)课代表及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组织好班级演讲会。

三、成果展示

(一)小组展示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其他小组可以补充。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1.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2.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4.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7.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8.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10.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

(二)小组展示与“诚信”有关的成语典故,其他小组补充。可以从反面举例子,请同学们一起讨论。

一诺千金

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誉。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打败刘邦,项羽兵败自杀,刘邦悬赏捉拿季布。但是由于季布深得人心,始终捉拿不到他。后经汝阴侯滕公的说情,刘邦才撤销通缉令,并封季布为中郎,不久又改封河东太守。当时有一个人叫曹邱生,专门喜欢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员,他听说季布一夜之间由阶下囚变为天子的重臣,特地让人介绍去见季布。季布一见曹邱生,脸上便露出厌恶之情。而曹邱生不识相地弯腰作揖,惊喜地对季布说:“我听楚人说过:得到百斤黄金,也抵不上季布的一名诺言。”接着曹邱生又说:“你的名声如此之大,难道与我到处宣扬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话后非常高兴,认为他的名声之所以这么大,原来与曹邱生的宣传有关。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诺千金”,用来比喻重视诺言,说话算数。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三)教师提供例子,让学生一起讨论,分析。

①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逸) 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 ,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②漫画评析(见课件)

(四)展示与“诚信”有关的演讲稿。小组分别展示。其他同学点评。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的魅力》

诚信无形,却可以经天纬地;诚信无色,却可以耀人眼目;诚信无味,却可以在上下五千年、纵横海内外散发出醇厚的芬芳。无形、无色、无味的诚信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近年来,诚信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且不说商场上尔虞我诈,也不必说黑心棉,民工米,就是哪一天你扶起一位摔倒在路边的老人,说不定你就惹上了麻烦和官司。

多年前,一位北大新生入学,他提着大包小包,在偌大的北大校园里不知所措。情急之下,他看见一位穿着布衫的长者,便把行李往他身边一放,说道:“师傅,麻烦您帮我看着点啊!”一个多小时后,这位新生办完一切手续回来,发现那位长者依然为他守着行李,寸步不离。在第二天的新生入学大会上,他发现,昨天为他守行李的长者正坐在主席台的中央。他就是当代著名的东方语言学家、教育家、散文家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事后,这位学生说道:季老身上透出的人格魅力将改变他的一生。是啊,诚信就是如此征服着人心。然而,诚信的魅力不止于此。

一位社会学家就“为什么我会成功”在一千位成功人士中做过调查,结果出乎人们的想象,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自身有才华。他们中绝大多数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诚信”。其中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企业家说:“高深的理论我不懂。我只知道,诚心诚意对待我的每一位客户,诚信诚意对待所有与我合作的人。”诚信使他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事业。 我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塑造人格、修养品德的重要时期,我们怎样对待每一位同学,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怎样面对每一堂考试,都是诚信对我们的考验,假如我们在学生时代就随意糟蹋自己的诚信,用虚假的学业和虚伪的态度是难以在将来的竞争中立足。季老一诺千金,幼小的华盛顿坦然承认自己砍了樱桃树,这些以诚为公,以诚立业的事例无不说明诚信这种人格力量在人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当堂检测

教师出示中考链接题,学生做到练习本上,课堂展示。学生点评并做好笔记。

五、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教师结语。朋友们:让我们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让诚信使我们的人格闪光!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第三篇: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新人教版_26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领悟“信”的内涵。

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资料。比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汇总整理资料。 2.分门别类制作成册或放到班级博客、公共邮箱、网络论坛里共享。 3.寻找身边讲诚信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4.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一、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诚信如金,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说诚信吧!

二、活动指导 生成能力

1.【引经据典话诚信】(1)各组分别搜集,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观点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2)根据以上材料,分类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3)组长做好记载。

2.【环顾身边思诚信】(1)认真观察,善于发现。诚恳地访问,细心地倾听。讲故事,说感想。(2)访问父母、老师等长辈,虚心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事例,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

3.【班级演讲说诚信】(1)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内试讲。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2)小组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3)课代表及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组织好班级演讲会。

三、成果展示 达成目标

(一)展示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 1.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2.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4.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5.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6.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7.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8.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 (二)展示与“诚信”有关的成语典故

一诺千金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多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誉。

立木为信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百姓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扛。于是商鞅又说:能扛到北门去的赏金五十两。有

一人把木头扛到北门,商鞅立刻给了他五十两黄金,这件事即刻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 (三)展示与“诚信”有关的演讲稿(片段) ①诚信无形,却可以经天纬地;诚信无色,却可以耀人眼目;诚信无味,却可以在上下五千年、纵横海内外散发出醇厚的芬芳。无形、无色、无味的诚信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近年来,诚信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且不说商场上尔虞我诈,也不必说黑心棉,民工米,就是哪一天你扶起一位摔倒在路边的老人,说不定你就惹上了麻烦和官司。

②一位社会学家就“为什么我会成功”这一问题在一千位成功人士中做过调查,结果出乎人们的想象,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自身有才华。他们中绝大多数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诚信”。其中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企业家说:“高深的理论我不懂。我只知道,诚心诚意对待我的每一位客户,诚心诚意对待所有与我合作的人。”诚信使他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事业。 我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塑造人格、修养品德的重要时期,我们怎样对待每一位同学,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怎样面对每一堂考试,都是诚信对我们的考验,假如我们在学生时代就随意糟蹋自己的诚信,用虚假的学业和虚伪的态度是难以在将来的竞争中立足的。季老一诺千金,幼小的华盛顿坦然承认自己砍了樱桃树,这些以诚为公,以诚立业的事例无不说明诚信这种人格力量在人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人无信则不立,事无信则不成。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贯穿这一理念,告诫学生诚信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一个人只有讲诚信,别人才会尊重他,才会信任他。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回避自己的责任,诚实待人,讲求信用,言必信,行必果,因此我在这个方面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坚守一生。

第四篇:人无信不立

人无信不立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毋忘立信,当必有成是我们立信的校训,孔子曾在《颜回》说过民无信不立,同样的我认为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那么他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诚实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我愿此生做一个诚信的人,手持诚信,开拓未来。

大凡中国人都知道商鞅变法南门立柱的故事。他的变法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变法能够成功的一大因素就是商鞅变法取得了百姓的信任。

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之初,为取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在国都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发出布告说,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便赏他十金。老百姓都觉得很奇怪,谁也不干。商鞅又宣布:“谁能搬到北门去的,赏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一汉子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搬了过去,商鞅立即送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他的诚信。接着便颁布了他的变法措施。尽管此次变法开始受到了许多阻碍,但诚信已深入人心,得到老百姓的极大支持,变法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终使秦国走向富强。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诸侯们见到烽火,带领兵将们匆匆赶到,知道这是君王为褒姒一笑的花招后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风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后来,酉夷太戎攻周,幽王再燃烽火但是诸侯却未到。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烽火戏诸侯,此等不诚信的行为只能导致亡国。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曾子杀猪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了,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想要跟着去,妻子就骗他说:“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妻子回来,见曾子正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你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是哄他的。”曾子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也会不讲诚信。”他果然把猪杀了。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未来很重要,家长们只能在平时教育孩子时讲诚信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只有讲诚信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孩子。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诚然,人无信不立,我们大学生们只有在平时讲诚信才能在未来更好的融入社会。

第五篇:人无信不立

“人无信不立”,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古信条,而今面临极大挑战。随着公众对社会诚信现状评价的走低,由诚信缺失引发的信任危机使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渴望诚信却又不敢践行诚信的怪圈。

针对这种现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诚信缺失已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现象分析 政务诚信缺失、商务诚信缺失、公共服务领域诚信缺失、部分公民诚信缺失、部分干部诚信缺失、社会生活中的诚信缺失。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严重信任危机,政府表态,不信;专家解释,不信;媒体报道,还是不信。政府、专家及媒体,这些曾经的权威声音如今让许多民众将信将疑,在一系列热点事件中,老百姓成了“老不信”。现在恐怕很难找到一个行业、职业为全社会所充分信任,商家、医生、教师、慈善组织、行业协会,无不处在信任危机的漩涡之中。信任危机的危害无处不在。

问题原因 诚信缺失成为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原因十分复杂。政府部门、企业、公共服务领域的诚信缺失,主要是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力造成的;而这些领域的诚信缺失,又造成了全社会对诚信的怀疑。

公众诚信缺失,有一个从失信受害者到加害者的心理过程。一方面,人们呼唤诚信谴责诚信缺失的不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在检验一个人诚信时却不愿站到道德高地。

当前一些人失信的根本原因在于,失信的成本很低。一方面,甄别失信的机制尚未形成,调查失信的难度大、成本高,使得失信者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通过失信赢得利益。另一方面,失信被揭穿之后的惩罚成本小。

解决办法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实行以德治国,必须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在诚信缺失成为普遍现象的条件下尤其如此。

诚信属于道德底线,诚信建设的首要问题是道德教育。构建信息和公开系统。政府的公信力是诚信社会的基石。一个良性的社会应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完整的诚信链条。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体系,推进中央和地方的政务公开以及基层的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以及党务公开,做到“公开是一般,不公开是个别(涉密)”,将办事的政策、程序、过程、结果公之于众,让群众明白,受群众监督,逐步增强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

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大量的失信行为,与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关。针对现有法规不痛不痒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政府、企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失信行为,不少触犯法律法规,在进行道德谴责的同时,要严肃进行法律、行政惩处,从法规上保证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受罚。其次要严格执法。一些失信行为,属于有法不依。解决这类有法不依的问题,需要行政、司法部门积极作为。

加强对失信行为的监管。一是探索建立公民、法人诚信档案。二是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构建政府、消费者和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加强诚信行为全程监管。

上一篇:人武部开训动员决心书下一篇:人社行风建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