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文荐读第一期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廉文荐读第一期范文

廉文荐读1

读书与思廉

读书思廉,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几年来,不少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读书思廉活动,但成效并不明显。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解决好读什么,怎么思,如何保证党员干部思廉进而践廉的问题。

书籍浩如烟海,并非开卷有益,读书思廉应有选择地读。高尔基在《在人间》中写道,“书籍使我变成不易为种种病毒所传染的人”。我们要选择的正是这种书。读书思廉,正面引导的书籍自然必不可少,那些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书籍更必不可少,尤其是一些选录腐败案例的书籍,深刻揭示腐败分子从堕落走向毁灭的人生轨迹,给我们提供了警示:丧失信念,就会迷失方向;滥用职权,就会埋下祸根;不慎交友,就会陷入泥坑;偏废学习,就会走向误区。选好一本书,如同选对一位良师益友。因此,在挑选书籍时,要突出思想性,有利于筑牢拒腐防变思想根基;通过丰富的内容,多样的题材,使自己涉猎更多的知识,增强知识的储备,从而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读书思廉,重在读,就是要选好学习方式。在这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世界里,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已经少了,整天处在各种应酬和迎来送往之中的人多了。偶尔有点空闲,读书也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或猎奇览胜,休闲娱乐;或泛泛而读,不去精读细琢。除非上级要求或集体组织活动,要查看读书笔记,才能用心去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作为党员干部,不应人浮于事,要坚持读书看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在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目录,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目录,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

用,才能积累大量的材料,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读书思廉,贵在思,就是要认真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学有所思,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行。思的方式不同,思的结果迥异。因此,读书应当择善而从,见贤思齐。具体地讲,在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上,就要由远拉近,破大为小,由表及里,多提几个为什么,以此搞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掌握观点,把握精髓,明白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应该怎么做,做什么。也可通过对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的学习与思考,感悟出自己的为好官做好人之道,只有这样,读书思廉才能发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读书思廉,难在践廉。知易行难。读书是件累事,多少人不屑为之;思廉是件难事,多少人嗤之以鼻;自觉践廉更是难上加难,多少人能出淤泥而不染?必须有严密的规章制度保障、坚强有力的检查监督,读书才能成为一种好的习惯,把思廉进而践廉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作为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仅要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要对书本内容咀嚼消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自己读书受益。看到书中名言警句,笔录之,心思之,脑记之,身行之;看到书中廉洁人物,照照自己,寻找差距,虚心学习;看到书中腐败典型,常思贪欲之害,多想想辛勤养育自己的父母双亲,多想想厚爱自己的妻子儿女。纵观古今,读书最忌思贪、羡腐,看到腐败分子穷奢极欲、花天酒地,心理失衡。“后继”者学贪官的结果,虽然可能比“前腐”者手段更隐秘,却仍免不了与“前腐”者一样覆灭的结局。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坚持读书,勤于思廉,做到知行合一,才有利于自己悟出为好官做好人的真谛。

读后感: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明确了一些道理。

1.读什么书?“书籍使我变成不易为种种病毒所传染的人”。我们要选择的正是这种书。

2.怎么读书?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才能积累大量的材料,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学而不思则罔,读书思廉,贵在思。读书应当择善而从,见贤思齐。 4. 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坚持读书,勤于思廉,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篇:廉文荐读文章

小节与大节

小节与大节是关于领导干部工作和生活作风的老话题,而笔者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来看,腐败分子的罪行虽有不同,但他们的堕落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从生活细节的逐步放松开始,小节不断失守而导致大节沦陷。因此,紧盯生活的细节,对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证明,任何人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生活工作“小节”会逐步演化成日后的“大节”。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住着简陋的窑洞,周恩来同志睡在土炕,彭德怀同志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美国作家斯诺从这些小事中观察到,共产党人有一种“兴国之光”的伟大力量。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一生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保持小节的道德楷模。他心中只有群众,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群众,惟独没有自己。

而时下,个别党员干部总是以侥幸的心理对待来自权力、金钱、美色等各方面的诱惑,以“就干一次,下不为例”自我安慰、为自己开脱,或以“小打小闹,不成大错”、“多吃一点,多占一点,不算什么”作为借口,管不住小节。殊不知,堤坝一旦决口,如不及时堵塞,就有可能一溃千里;一旦有了第一次的行为不慎,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无以挽回,不但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痛苦,而且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古语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善不扬,大善难至”。每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从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中深刻领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哲理,在平时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管好自己的小节,时刻约束自己,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彭翔)

欲望像条河

人的欲望就像是一条河流。

它平静时,是一道风景。两岸有碧绿的野草,有含笑的花朵,有清风明月,还有朗朗阳光。它静静地流淌着,去浇灌土地,去滋润绿禾。浪花的美丽是它心头涟漪的美丽,浪花的欢笑是它被清风撩动的欢笑。“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这是怎样的诗情画意呀!它是一首流动的诗,它是一幅鲜活的画。谁的人生不愿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呢?

但它有时会变得汹涌。风雨袭来,雷电在云层上滚动闪烁,一条本是平静而美丽的河流,变得不安,变得骚动。于是便有浊浪,便有泥沙泛起。就像庄子在《秋水》中描写的那样:“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在这样洪波涌起,浊浪排空的险势下,哪怕有一小小的蚁穴制造管漏,都会有毁堤的危险,乃至洪水寻隙而出,大堤被毁,如果不及时堵救,汹涌的河水就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奔突,一发而不可收。

人啊,你的欲望像是一条河流,那只有在堤岸的约束下,才能去寻找大江,去归向大海的深远和壮阔。人啊,欲望像是一条河,就应当为它设防,防止它泛滥决口,吞没良知和理智,为所欲为。

但愿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谨防贪欲困于身,不让邪念扰于心,保持心境平淡,让清新的阳光,和煦的清风,闪亮的星辰,冉冉升起的曦月,伴随我们的一生。

(《党的生活》反腐倡廉版 作者:杲继普)

学会放弃

你不是想登上耸入白云的峰巅吗?那么,你就不能背负太沉的重负,就要舍得放弃。放弃是为了一种高度,放弃是为了领略顶峰的无限风光。

春天放弃花朵,是为了果实累累的金秋;船舶放弃温暖的港湾,是为了到达理想的彼岸;小溪放弃鲜花簇拥的林间,是为了辽阔和壮观。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你怕失去群星吗?那么,你也会失去太阳。

余秋雨先生在《废墟》一文中写道:“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人类就是在不断的放弃中发展到今天的。

放弃是一种境界,放弃是一种理智。

别把痛苦当作包袱,把它放弃掉;别把仇恨放在你辎重的车上,把它放弃掉。人在路途,轻装简从,多么轻松,多么自在。

握有重权,你还要更多的金钱,还要美色,你不觉得累吗?权力、金钱、美色,如果总要占据你的贪欲之心,那只能成为你脚踝上的镣铐,你不是在走向天堂,而是在走向地狱。

人在顺境时,如果把船舶装得太满,那也有沉舟的危险;人在逆境时,学会放弃,那也能冲破重重险浪到达胜利的目标。鸟的翅膀放弃沉重的分量,才会在自由辽阔的天空翱翔;蝌蚪放弃累赘的尾巴,才会变成轻松跳跃的青蛙。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人呵,你连一把黄土都带不走,你还能带走沉甸甸的黄金吗?

(《党的生活》反腐倡廉版 作者:杲继普)

第三篇:廉文荐读(2016-5)

工作安排不合意,就可以“撂挑子”? 是党员就要遵守纪律服从组织

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去年年底,湖北省荆州市纪委通报了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副站长邓某违反组织纪律的典型问题。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领导班子成员会议安排邓某负责某公司3号线的环保监测验收工作,但邓某拒不服从工作安排,懒政怠政,导致整体验收工作非常被动,社会影响恶劣,受到免职处理。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干活挑三拣四,对工作成效不关注,对任务和待遇却有自己的“小九九”。比如,认为没有“实权”的部门是“清水衙门’,,觉得当副职“比别人矮一截”,嫌弃偏远地区环境差,感觉干脏活累活“有失身份”,等等。一旦组织安排他们去这些不合自已心意的岗位、部门工作,他们总会拿出种种借口跟组织讨价还价,达不到自已满意的结果就闹情绪、撂挑子。

党章第二章第十条,将“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列在民主集中制“四个服从”之首。“四个服从”是党的团结统一的组织墓础,是一项墓本组织原则,每位党员都必须遵守、执行。党章第一章第三条“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明确:“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提出,每个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都必须按照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来处理个人问题,自觉地服从党组织对自己工作的分配、调动和安排。如果认为对自己的工作分配不适当,可以提出意见,但经过党组织考虑作出最后决定时,必须服从。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党员服从组织提出要求。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他再次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对组织坦诚,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使命、受到严格组织约束的公民,入了党,就要放弃一部分普通公民享有的自由,就要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回顾党的历史,服从组织安排,在组织需要的岗位上不懈奋斗是无数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

1934年9月,罗荣桓调任新成立的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而军团长和军团政委都曾是他的下级。不少同志认为组织这样安排不公平,罗荣桓却说:“我们参加革命,为的是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为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不是为了当官。今天我领导你,明天你也可能成为我的领导。不要论资排辈,要服从组织的决定。不应该计较地位高低,更不要随便散布不满情绪,以免影响团结。”

“共产党员,党说要去哪里,就去哪里。”怀着这样的信念,当组织要求去“三个蚊子能妙一盘菜”的福建东山时,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第五大队第三中队党小组组长的谷文昌第个举手。到了东山,他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带领东山人民苦干14年,终于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当接到“隆玻水库总指挥’,的任命时,谷文昌依然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和民工一起吃住在工地,苦活累活抢着干,奋战一年后建成水库,让当地人民结束了缺水缺电的时代„„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忠诚于党、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的共产党员,我们的党才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无穷的战斗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当前,我们党已拥有8800万党员,试想,如果每个人都对党组织的安排拈轻怕重、挑三拣

四、讨价还价,那么岂不成了吵吵嚷嚷的自由市场?谈何凝聚力和战斗力。

服从是本分;不服从,就要面对纪律的裁量。针对不服从组织行为,《党纪处分条例》第七章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拒不执行党组织的分配、调动、交流等决定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并强调,“在特殊时期或者紧急状况下,拒不执行党组织决定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今明两年是省市县乡四级领导班子换届之年,必然会涉及一些党员干部的进退留转,对每位党员干部来说,这都是一个现实的考验。只有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抱定“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的决心,认真执行党的决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完成党的任务,才是一名合格党员应有的本色。

怎样防止成为阳奉阴违的“两面人”? 言行一致是对党忠诚老实的重要体现

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两面人”,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党内,都是被人鄙弃的对象。

党内的“两面人”什么样?有人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勾画了党员干部中“两面人”的八副“脸谱”,不一定完全准确,却也能描绘几分---- 表面信仰马列,背后迷信“大师”;表面标榜看齐,背后妄议中央;表面五湖四海,背后拉帮结派;表面勤奋吃苦,背后享乐奢靡;表面廉洁清正,背后疯狂敛财;表面任人唯贤,背后任人为钱;表面政商“亲清”,背后勾肩搭背;表面爱国爱党,背后全家移民。

“两面人”危害严重、影响恶劣。如苏荣、五敏、卢子跃等,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亵渎组织威信、伤害群众感情、污染政治生态。

党章规定,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两面人”的实质,恰恰是言行不

一、表里不

一、心口不一,阳奉阴违,对党失去忠诚的政治品质。虽然典型的“两面人”在党内只是极极少数,但其危害应引起足够警惕。每一名党员都应该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看一看自己是否存在言行不一的问题,是不是有“两面人”的苗头和倾向。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标准。”对于党员来说,入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对党忠诚老实是应有的觉悟。但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有的党员干部嘴上说遵守各项纪律,但外出该报备不报备,干了什么、去了哪里,谁都不知道;有的对组织不襟怀坦白、遮遮掩掩,甚至如四川省委原副书记、省长魏宏等人,在组织谈话和书面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不珍惜组织多次给予的教育挽救机会;有的见风使舵、巧言令色,“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不少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有个误区,认为只要没贪没腐,说点虚话、做点虚功不是什么大问题,无关大碍。此类现象果真“小事”吗?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总书记特别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在看似一些“小问题”上心口不一,反映的是党章意识薄弱、纪律和规矩意识不强,本质上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如果不给予重视、不及时改正,久而久之就可能成为“两面人”、完全背离党章要求,丧失作为一名党员的条件。

能否做到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非但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事业兴衰的大问题。党员干部对党忠诚老实,党就能保持团结统一,就有凝聚力、战斗力;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开展工作就更有说服力,就能更好地带动人民群众,凝神聚力共同推动改革发展。这决非抽象的理论说教,试想,没有无数个如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一般的共产党员,光明磊落、表里如一,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对党和人民的李业真负责、真付出,哪来今日中国的辉煌成就?

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不是大而化之的总体印象,而是明确具体的时时李宰。从八小时之内到日常家居生活,从树立“四个意识”、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到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组织老实交代问题,等等,都要做到坦坦荡荡、老老实实、实实在在。

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也是明确的纪律要求。《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不报告、不如实报告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有些行为根据情节、性质,还属于政治纪律的约束、惩戒的范围。如周本顺、余远辉等,一边信誓旦旦大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边“在重大问题上发表违背中央精神的言论”,严重违反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跟党装“两面人”,最终把自已装了进去。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党员干部面对组织和群众,是牢记自己党员身份,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还是言不由衷、心口不一,欺上瞒下、阳奉阴违,甚至当内心惶惶的“两面人,,?这道选择题应该不难回答。

看到同志身上的缺点、错误,你能坦诚指出吗?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

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相信很多人对民主生活会上的“表扬与互相表扬”记忆犹新。一些党员袍着“批评领导怕被为难、批评同事怕失人缘、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的思想,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搞好人主义、形式主义,使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削弱了党内监督的实效。针对在管党治党建设党中存在的问题,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每位党员必须继承并身体力行、发扬光大的党的优良传统。为此,党章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之一,就是“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在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早在1929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党内和革命军内的各种矛盾,后来将其视为“同志间互相监督,促使党和国事业迅速进步的好办法”。邓小平同志强调:“在党委会里面,应该有那么一段时间交交心,真正造成一个好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空气。”《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规定,各级党委或常委都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一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从我做起、身体力行。陈毅同志就曾毫不讳言地说:“要是我看着你们犯错误,不帮助,我还够得上一个共产党员吗?我要对党负责。”面对言多必失、小心行事的劝告,他说:“我要是害怕这些,我这个共产党员的晚节就会发生问题,就靠不住了!要是我心里有话,不讲出来,就不老实。”

可以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批评和自我批评使我们党团结了同志、克服了困难、解决了矛盾,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证了党的肌体健康。 今天,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和任务下,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以及对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用好第一种形态的实践探索,“动真碰硬有辣味、红脸出汗触灵魂”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很多地方呈现,但也有党员干部不敢坦诚指出或大胆批评同志身上的缺点、错误。这实际上是党章意识淡薄、党员义务模糊、缺乏责任担当的表现,结果可能既害了自己又耽误同志,最终伤害的是党的事业。

那么,党员该怎么做?首先要通过学习党章,树立履行党员义务的政治责任感,这样可以生发出勇气,激励起自己的担当精神。当看到有同志经常和商人老板沉溺在一起时,当看到有同志经常出入高档娱乐场所时,当看到有同志准备大操大办孩子的婚宴时„„党员干部应及时提醒、大胆指出,这才是对同志的关心和爱护。即使有时批评有“辣味”、会“带刺”,使同志一时接受不了,也须坚持原则,不当老好人,不姑息纵容。只要实辜求是、出于公心、态度诚恳,不带个人恩怨、利害、亲疏,相信也能得到同志的理解和信任。当然,批评别人的过程也是检省自己的好机会。党员干部应借机“省身”,多问几个“别人身上的问题我有吗”,并敢于正视、积极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使批评和自我批评真正发挥防身治病的作用。

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得如何,是衡量党内政治生态的“温度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就必须保证每一名党员都能正常履行这项义务,敢于、善于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对此,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这方面有明确的纪律保障。其中,第七十一条就把对批评进行阻挠、压制,或将批评材料私自扣压、销毁的行为,或者对批评人打击报复的行为,作为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并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作出处分规定,情节严重者将被开除党籍。

【每期一言】充无欲害之心,不忧不惑不惧;行可以告天事,曰清曰懊曰勒。----清·程矞采

第四篇: 廉文荐读心得体会

文/简凡

一盏明灯,一卷荐书,静读细品,心潮澎湃,浪起云涌。

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一直以来,自己都努力践约着这一信条。为职虽说低微,却也时时警惕言要慎行要正。人生其实很简单,就是痛苦与幸福两件事。短短几十年,何苦要让自己痛苦呢?许昌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国华,收受贿赂千万余元。使我等为之惊讶。日食不过三餐,夜宿不过八尺,他这又是何苦呢?身居要职,这是人民的信任与厚爱。赋予他的荣耀与权利,更是一种重托。任何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就是对职责的亵渎,对公平的贱踏。言行无愧于心,才是大丈夫所为。如果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为所欲为,无视法规。必酿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今日,他触翻了人生的航船,正是他自己亲手设置的暗礁,使他人生的航标驶向了黑暗。

官场所谓的潜规则,其实就是一张窗户纸。只要轻轻一点,便就破了。玩游戏的人,心里都明白清楚得很。如果跟着进去玩游戏,必是要时时提心吊胆,日日如履薄冰。这样的生活,食无味睡无安,给自己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实为是得不偿失 。

贪欲之念,有时是因为相互攀比使得膨胀。欲速则不达,便生出许多邪念。故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常常惦起脚尖来看看众生,我想,平衡点不难找。看看我们西部,看看我们山区,还有多少上不起学的儿童,还有多少住着泥巴墙的老百姓。想想汶川的同胞,海地的兄地,又能说活着不是一种上帝的恩赐,不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吗?

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有他的风骨与操守。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口计生委主任兼总支书记,饮酒过度而死亡。听起来,并不稀奇。这样的偶然,或许民间时有发生。但是,作为一名国家干部,没有自制自克的能力,与低佣俗为伍,显得这个人的骨头太轻飘,太轻浮了。完全没有一个国家干部,所应有的厚重与踏实的立体风度。更可笑的是,竟然官官相护,把这样一个毫无风骨的人,堂而皇之冠以英雄的美名,誉为典型的以身殉职的好干部,成为学习的楷模。啼笑皆非,令人不齿。他们县委的班子,看似与乌鸦一般黑了。而这黑是隐藏不了罪恶的,人民雪亮的眼睛,俱有无比的穿透力,可以从黑暗中,用一只巨手来抓住你。权力来自于人民,归随于人民。你终究要还这笔债,得到应有的制裁。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少说话多做事。应为人民多做好事,多做实事。不要象哲人那样,整日夸夸其谈,想入非非。如此华而不实好高骛远,终究是虚度光阴,害人害己。

第五篇:《清风长留天地间》——廉文荐读

腐败,是人类权力史上与生俱来的痼疾,也是国际普遍关注的社会话题。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为官清廉、堪称“中华民族脊梁”的清官,至今为人传颂。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可以明智。那么追寻清官的心路历程,在他们悲壮与悲怆兼有的经历中,或许能找到造就官吏清廉自守的若干历史规律,从而启发我们今天如何建设廉洁文化,减少贪腐现象的发生。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李小红著的《中国反腐败史话·清风长留天地间:清官的悲怆历程》给笔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全书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前人在长期的反腐败实践中积累下来的重要遗产,忠于历史、追求真实,以史为鉴、雅俗共赏。在这些清官中,最让笔者感慨良深的是“四知”却贿、清白传家的“弘农杨氏”杨震以及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南包公”海瑞。

封建社会,贪官污吏盛行,官场上贿赂成风,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但也有个别官吏,为官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不同流合污。他们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景仰,他们的事迹千百年一再被人们传诵,”杨震四知“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段佳话。杨震,东汉时华阴人(即今陕西),家贫却学识渊博,人称”关西夫子“,以教书为业,直至五十多岁才出外做官。其为官,一向廉洁不贪,且敢于“同腐败作斗争”。当时汉安帝乱用公款民财供他个人享受,甚至大兴土木,给他幼时的奶妈盖华丽的宅院。满朝官员附合者甚众,唯杨震敢于上书加以劝谏,即使为汉安帝不喜、为群臣所嫉恨也不在所不惜。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先曾做过“荆州刺史”,旋即调任“东莱太守”,在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当地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史任内举荐的官员,听说杨震到来,当即准备隆重接待。到了晚上还悄悄拜访杨震,并且带着黄金十斤作为赠礼。可是杨震立即不讲情面地拒绝了,痛心地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还道他不过是假客气,故意推让,便笑嘻嘻地说:“暮夜无知者。”谁知杨震更生气了,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羞愧万分,只得带上原封不动的重礼,狼狈不堪地回去。这则故事千载之下读来,依然感觉痛快淋漓,大快人心,关键就在于杨震针锋相对的回答,表明了一种操守、体现了一种人格、展示了一种襟怀。 “杨震四知”的警语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今天的某些“人民公仆”,论廉政却比不上这位封建官吏,其思想境界、道德水准、为官清正程度相距不可以道里计。那些时有曝光的“贿选丑闻”、“跑官卖官”者,大都以为行事隐蔽,“暮夜无知”,因此心怀侥幸,贪婪无状。但其实,“欲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一则反腐败力度加大,“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违纪违法者终究会受到追究;二则有社会舆论的监督,老百姓心里也有杆秤。更重要的是,无论行贿者还是受贿者,也必然内心惴惴不安,深受良心的谴责。可见,“天知地知”是他律,“你知我知”是自律,为官者常思“杨震四知”,见贤思齐,必然对反腐倡廉,廉政自守大有裨益。否则,自以为暮夜无知,像许多落马的官员东窗事发后再来忏悔反省,则无论多么深刻诚恳,也只会令人感到可悲又可叹。

杨震就这样因为清廉自守而清史留名,而说起清官,就不得不提到有明一代的海瑞,他的名字可谓震古烁今,足以与历史上任何朝代的清官相提并论。他不但生活清苦俭朴,为官两袖清风,而且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不畏强暴,冒死谏诤,称得上中国古代清官的典范。

海瑞自号“刚峰”,特重个人节操,鄙视荣华富贵。在任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之职时,当地长官至儒学上香,左右教官皆跪迎,独海瑞长揖不跪,引起轰动。就职淳安县令时,他以身作则,饭粝羹藿,俸薪之外,分文不取,隆冬之际仍服一袭破敝的单衣。当时来往官员路过,必以各种方式索要财物,海瑞一反常规,从不招待,不惜得罪权倾一时的朝臣。嘉靖四十四年,海瑞把仅有的二十两银子托付给交往甚密的一位官员,冒死上著名的《治安疏》,直指世宗种种过失,言词激烈,世所罕见。虽然得以幸免于死,但被关进监狱。直至世宗驾崩才得以复出。后来他到应天府赴职,单车入官署,其清廉如此。当地豪门大族赶紧将来赭红色的大门漆成黑色,韬光养晦,生怕招惹海瑞。万历十五年,74岁的海瑞卒于官舍,其行囊中仅有俸银八两,葛巾一端,旧衣数件。

海瑞的清廉节操,使他的道德声名到达了巅峰。他的去世在南京掀起了哀痛的浪潮。据说当丧船行至长江之上时,身穿白衣冠,为海瑞送殡者夹立于两岸,长达百余里。但是,海瑞“不怕死、不爱钱”却在官僚阶层中引起非议,其刚直廉洁的风范使得整个官僚阶层自惭形秽,从而让其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由于他过分追求道德完善,并固执地将道德与世俗人情相对立,苛责他人,这是极不现实的。所以与他的道德建树相比较,其仕途可谓坎坷不平,一生多蹇,皇帝与权臣对他的态度是名扬实抑,根本不予重用。若论匡时济世的功绩,同时代的大改革家张居正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张独断专行,生活奢侈,有结交宦官,贪污受贿之嫌,于道德有亏,但其历史功绩却是不容抹杀的。海瑞身怀治国安邦之志,但仅仅“立德”,而未“立功”,反被视为“异类”,这是海瑞的现实困顿,也是其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

历史上这样的清官还有很多,在腐败成风的社会现实中,清官历来尤为人们敬仰。直至今天,仍有不少人把澄清吏治,救民水火的愿望寄托在一两位清官横空出世,树立楷模,从而扭转风气。其实这是相当靠不住的。历史上的封建王朝,虽然推行“官本位”,号称“学而优则仕”,而且“做官”与“发财”往往联系在一起,但官员的薪俸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根本矛盾是正常的报酬无法维系与其官职与身份相应的体面生活以及一家老小、仆役的生存需要。更有甚者,官还有薪水,吏却常常无薪可拿,故而官场上贪污受贿成风,腐败盛行,渐成惯例,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按正常薪俸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统治者其实也是心知肚明,但对此也无能为力,只好睁只眼闭只眼。所以,类似一般京官受收地方官员“冰敬”、“炭敬”居然形成了“制度”和潜规则。众多贪污受贿的官员中,虽然偶尔出现个把杨震、海瑞似的清官,终究无补大局。你清者自清,他浊者自浊,无法从根本上和制度上保障官员廉洁奉公。

建设廉洁,其中官员的廉洁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毕竟没有一个廉洁高效的官吏体制,一切都是空谈。可直到今天,官员的廉洁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少官员包括高级官员纷纷落马,案情触目惊心,反腐形势非常严竣。从历史的教训来看,根本的解决办法,除了官员自律,提倡清廉自守外,还要加强包括法律监督、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等多层级、全方位的督促体制的完善,形成强大的“他律”,让官员不能不廉洁。而从制度上根本加以约束,则是最为关键的,即一方面从源头上控制,确保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官员队伍,实现“高薪养廉”,使得从政的杰出人才获得相当的待遇,至少不致于因生活困顿而作奸犯科甚至铤而走险;另一方面加强监督考核的淘汰机制和惩罚机制,一旦发现官员不廉洁行为,立即从严处罚并驱逐出去,加大其不廉洁成本,让其因代价巨大而不敢触犯,否则会因触犯法律政纪而受到严惩,并且丢掉其优渥的待遇而得不偿失。目前,广东经济发达,处于全国前列,财政收入充足,具有“高薪养廉”的物质基础,因此,提高官员正常收入,同时建立官员自律与他建相结合的机制,从制度上根本上杜绝贪腐势在必行。 总之,与其寄望清官偶出,以个人的力量端正风气,不如建立“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廉洁体系,并且从制度上确保官员待遇优渥,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公仆”,这就是读清官的历程这本廉洁图书带给我们的启示。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廉文荐读第一期范文】相关文章:

廉文荐读范文05-16

廉文荐读好文范文05-29

廉文荐读文章04-26

廉文荐读心得体会04-11

读第三军团有感范文06-08

快乐晨读第八期范文06-13

佳作荐读一范文05-20

美文荐读一范文05-20

读第五项修炼有感04-09

读第三次浪潮有感06-26

上一篇:粮食收购合同书范文下一篇:炼铁厂应急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