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讲话翻译范文

2022-06-17

第一篇:温家宝讲话翻译范文

温家宝总理历年记者招待会经典古诗文翻译(汉英对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One prospers in worries and hardship, and perishes in ease and comfort. We will have to be mindful of possible adversities and be prepared for the worst.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I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rve my country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 regardless of fortune or misfortune to myself.

“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抒。”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produce, there are very few people who consume, and people work very hard to produce more financial wealth and people practice economy when they spend. In this way, wealth is accumulated.

2004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The strong pass of the enemy is like a wall of iron, yet with firm strides, we are conquering its summit. My way ahead is long; I see no ending; yet high and low I’ll search with my will unbending.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In security, we should never forget the dangers and in times of peace, we should always beware of the potential for chaos.

2005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We must be sober-minded, cautious, prudent especially when the situation is getting a little better.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Even a foot of cloth can be stitched up; even a kilo of millet can be ground. How can two blood brothers not make up?

“行百里者半九十。”

If a journey is 100 miles, travelling 90 is half of it.

2006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

To think about where danger looms will ensure our security; to think about why chaos occurs will ensure our peace; and to think about why a country falls will ensure our survival.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A just cause enjoys abundant support, while an unjust one finds little support.

2007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To win distant friends, one needs, first of all, to have good relations with his neighbors. To avoid adversity, one needs to ease animosity.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Go and ask the thawing land, go and ask the thawing river.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A thousand sails pass by the wrecked ship; ten thousand saplings shoot up beyond the withered tree.

第二篇:温家宝讲话

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2010年04月01日09:10 来源:《求是》

八、大力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也一直在向前推进,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其标志就是打破了过去完全由国家经办的体制,调动了社会积极性。但是总的看,我国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开放仍然相对滞后。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政府责任不到位和包揽过多同时并存,该管的没有管到位,该放的没有真正放下去,发挥市场机制、社会资本和民间组织的作用不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社会事业发展的活力不足。这种情况制约了社会事业发展,也制约经济发展。当前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公平,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有关,也与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滞后有关。我们必须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充分认识加快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从我国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的历程和经验看,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开放,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在工作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把维护社会事业的公益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责。社会事业涉及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普遍公共利益,公益性是其基本特征。社会事业的公益性一旦受到损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权益就得不到保障,社会就会失去起码的公平和正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保障公共利益。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到位。为此,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社会事业特别是涉及基本民生方面,包括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等,都要建立健全保障人民基本需求的制度,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强调一点,就是保“基本”需求的标准,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随着经济发展、财力增强而逐步提高。既不能滞后也不能超前。滞后了,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有效保障,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积累社会矛盾;超前了,财政压力过大或无力支撑,反而不可持续。也就是说,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愿望超前和能力滞后永远是一对矛盾。要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社会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把应该由社会和市场发挥作用的真正交给社会和市场。社会需求总是呈现多层次和多样性。怎样确定政府的责任范围、划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这是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当前各方面反映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包揽多,社会资本进入难。政府把责任和保障面定得过宽,不仅会降低保“基本”的能力和水平,还会影响社会各方面参与发展社会事业的积极性和活力。各项社会事业都应当区分“基本”和“非基本”。“非基本”的社会事业交给社会和市场,通过发展相关产业,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政府要履行监管责任。现在看,政府办了许多应当交给市场和社会办的事。使用公共资源办高档服务,满足少数人的需求,会加剧分配不公和社会不满。少数人的需求也需要满足,但应当交给社会和市场。这次新医改的最大特点,就是区分“基本”和“非基本”,政府主要保“基本”,包括基本保障、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药物,强调人人有基本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药卫生服务。高档的、选择性的、个性化的医药卫生服务要逐步交给社会办,由市场调节。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都要这样做。对此,思想要解放一点,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在社会事业所有领域,都要进一步放宽准入,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为社会资本开辟更大的投资空间,利用社会资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政府集中力量办好该办的事情。

第三,由政府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也要深化改革、提高绩效。在服务提供上,应该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购买服务的机制。要逐步做到凡适合面向市场购买的基本公共服务,都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不适合或不具备条件购买服务的,再由政府直接提供。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立非营利性公益服务机构。各类社会机构和企业愿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只要具备资质、符合条件,就应当鼓励进入。政府择优为人民群众购买服务,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就会逐步形成有序竞争和多元化参与的局面。这样就能有效动员和综合利用社会资源来加强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事业单位改革也是下阶段必须努力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事业单位改革与社会事业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公共管理和服务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这项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随着形势发展,一些事业单位的职能和属性已经发生变化,即使仍然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新形势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中央准备近期下发一个文件,进一步推动这项改革。主要是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积极稳妥地对现有事业单位分类进行改革。将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将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改制为企业;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要强化公益属性,继续保留,但要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完善财政支持政策。今后不再设立承担行政职能和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一定要在做好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确保改革中公共服务得到改善,社会事业得到加强,社会保持基本稳定。

(本文系温家宝同志2010年2月4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发表时作了个别修改。)

第三篇:温家宝总理讲话赏析

讲话稿,是个性鲜明、极具特色的应用文体式。讲话者在特定环境,面对特定的受众,以口头语言演说或答辩,表述个人及其所代表的集体对某些问题的观点。“答记者问”是一种问答形式的讲话。为了达到让人信服的目的,讲话前要做缜密的研究,撰写讲话稿,形成文本。讲话后,再对记录及讲话稿予以修改、润色、公开发表,即是应用文章。

近读

温家宝总理几次面对中外记者的讲话,观点鲜明,事实具体,理正情浓,意趣隽永,平易质朴,睿智幽默,引诗据典,文采斐然,读后印象深刻,颇受教益。

事实具体 证理服人

讲话最忌抽象空洞、言之无物。讲话者照本宣科,索然无味;听者精神涣散,昏昏欲睡。只有用经过筛选的、有针对性的古今中外的事实,来表现意旨,才有说服力,才能生动感人,才能活跃会场气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加深印象,强化效果。温家宝于2003年11月23日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采访时,为说明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与合作历史久远,举了两个事例:“19世纪60年代,中国数以万计的华工参加了美国横贯东西部大铁路的修建工作。他们不顾严寒、饥饿和待遇菲薄的恶劣条件,当别的建筑队伍都撤下来的时候,只有中国这支队伍坚持到底。最后一根枕木是由4位华工铺上的。无数人为这个工程献出了生命。1991年伊利诺伊州曾经专门派人到上海用3000个道钉做了个纪念碑。他们说,中国筑路工人的最大贡献就是沟通了美国东西部的大通道,并由此推动了美国的统一,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温总理先说中国华工在140多年前为美国经济建设和统一所做的贡献。为了说明友谊与合作是相互的,又举出美国曾支援中国的一个事例:“上个世纪,1942年5月到1945年的9月,美国派年轻的飞行员组成‘飞虎队’,飞越著名的‘驼峰’航线,支持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那是世界上著名的艰难航线,美国几年间大约损失了500多架飞机,美中两国飞行员牺牲了1500多人。因为山谷里的飞机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人们称之为‘铝谷’。它记载了中美合作的历史。”他用准确、具体、生动的,极有针对性的历史事件,通过唐尼的报道,向美国政府和人民宣传了中美两国过去的美好合作历程,唤起美国领导者与人民对中美两国源远流长的互助友谊的珍惜。事实,只有事实才能产生震撼力,才能说明道理。

谦虚坦诚 情系人民

文如其人。一个人的真实感情,在其讲话与文章中必然会自然流露。虚伪和矫饰虽然也能遮掩一时,但一经推敲、验证,就会真相毕露。文章不是无情物,应用文也是如此,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广为流传。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的讲话中,开头就自报家门,坦诚地叙述了自己的身世:“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段话明确表示自己没有显赫的家族,没有权势的背景,没有复杂的裙带关系,但却暗示自己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艰苦的磨炼,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个普通人,一颗平常心,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由此媒体才对他冠以“人民总理”、“平民总理”的亲切称号。

谦虚是一种美德。他说:“上届政府在朱镕基总理的领导下,忠实地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人民是满意的。我们现在的全部工作都是在前任的基础上开始的。前人给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摆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还要我们进行开创性的工作。我总记着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与时下某些继任者,下车伊始就全盘否定前任的工作,摆出一副只有他才能挽巨澜于既倒,救黎民于水火的作秀姿态是迥然不同的。

人民的总理就应该时刻牵挂着海内外的同胞骨肉。 2 0 0 3年1 2月温家宝在美国会见华侨华人时动情地说:“祖国想念你们,你们肯定也想念祖国,借用泰戈尔的一句诗:‘无论你走得多么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黄昏时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这是华侨、华人、留学生和祖国的关系。”他还说:“你的眼睛里为什么总是饱含着泪水?芽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倾诉了他的拳拳深情,旅美北京同乡会会长说:“温总理贴近老百姓,讲贴心话,我们听了非常高兴。”

“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不是只写在墙上的标语,而应该落在实处。了解人民的欢乐与忧愁,洞察百姓的艰难与困苦,才能解民之忧,助民为乐。“公子笙歌醉玉楼”,高高在上,酒绿灯红,再高吼几声“为人民服务”也是骗人的假话。温家宝在谈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说:“比如中国的劳动力有7亿4千万,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亿3千万。中国每年新增劳

动力1 0 0 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 4 0 0万;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亿2千万。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国1 3亿人口有9亿农民,目前没有摆脱贫困的3 0 00万左右,这是按每年人均收入6 2 5元的标准计算的。大家知道,这个标准是低水平的,如果标准再增加2 0 0元,农村贫困人口就是9 0 0 0万。……如果要我说

现在的心情,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有千钧重。”此后,他在美国又补充了1个数字: 中国还有6 0 0 0万残疾人需要供养。这些情系人民、为天下之忧而忧的话我们读后心情也有些沉重。温家宝以具体的数字,实话实说,客观全面,对比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指出了我们面对的巨大困难,让人们居安思危,知难而进。一组枯燥的数字,流淌出的却是沉甸甸的亲情,传达出一任政府总理肩负的责任。这正是应用文融情于事,寓情于理的特点。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文章撼人心。

坚持原则 绵里藏针

讲原则,辩是非,不一定非得拍案而起,咄咄逼人。温家宝说:“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他对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旗帜鲜明,但表达则比较委婉,形成了他讲话的极具个性的风格。关于台湾问题,他对《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说:“台湾是中国神圣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任何一届政府都不会放弃和平统一祖国的立场。”“中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祖国的统一。我想你大概熟悉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他在演说中曾经说过,一个‘自相分裂的家庭是站立不住的’,他还说过,美国由各州组成的‘联邦乃是永久性的’。我们不希望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因此我们不放弃和平的努力。”这段话表明了对台湾问题的坚定不移的原则立场,尤其是引用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话来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绝对不容分割的道理,绵里藏针,请君入瓮,不显山、不露水地表现出千钧压顶之势,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以柔克刚的说理方法,让人颔首称是。

关于美国对中国某些纺织品的出口设限问题,温总理举重若轻,小中见大:“为了价值仅4亿至5亿美元的纺织品,在未同中国事先商谈的情况下,单方面公布这样的限制措施,应该说十分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不知道你是不是注意到了国际的反应和专家的反应,这种决策甚至影响到美国市场。我要用中国的一句话,‘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应该用登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战略眼光来看待我们的经贸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关系。……而不要动辄制裁和限制。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损害两国的利益。我希望纺织品问题能够通过双方协商妥善加以解决。”中国政府总理的宽容、大度,反衬出对方的小气、狭隘。登高望远,挥洒自如,在不经意间,表明了鲜明的立场和灵活协商解决的方法,大国风度尽在其中。

博览群书 挥洒自如

学问,是长期读书学习不断实践积累的结果。日前教育的一大缺憾是文理分家,如同楚河汉界,不少学理工科的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知识知之甚少,甚至连一封求职信也写不通。而一些学文科的人又多偏重理论知识,死读书,读死书,缺少写作实践,动手能力较弱。而温家宝总理学的是地质专业,他却读了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史哲书籍。他曾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他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博览群书是一种乐趣。另外,由于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读书,而不是指派秘书抄录、生吞活剥。唐尼问他:“你一定读了很多有关美国的书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芽”他说:“谈到读了美国的书,我可以跟你讲一个故事,就是我见韩国总统卢武铉时,他说他的就职演说引用了林肯1861年的一段演说。我回去翻我书架上有关林肯的书,发现在同样的一段话下,我用铅笔画满了红线。林肯说,记忆的神秘琴弦,从每一个战场和每一个爱国者的坟墓,延伸到这些广阔国土上的每一颗跳动着的心和每一个家庭,它一定会被触动,它一旦被我们天性中善良的性灵所触动,必将奏出联邦的大合唱。我想林肯处理南北战争的态度影响了卢武铉,他希望朝鲜半岛南北和解。”温家宝娓娓道来,既显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又表现出他把知识化为自己的智慧,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才能。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面对众多的学者、学生,讲述中西文化,如数家珍:“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者流派。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和民主性的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中国的文明曾引起了西方一批著名学者和启蒙思想家的极大兴趣。笛卡儿、莱布尼茨、孟德斯鸠、伏尔泰、歌德、康德等,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过研究。贵国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哈佛人——爱默生先生,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我所以不厌其烦地引述这段话,是想说明,他在美国的高等学府,面对文化层次很高的受众,巧妙地回避用外交辞令直接宣传我国现行的政策和文明评价,而是以极其浓缩、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既有政治性,又有艺术性,获得了大家的好感和敬佩。

他在美国的招待会上,先即兴说了几句有风趣的话,随后换了一副眼镜,笑容可掬地说:“下面开始念我自己写的一篇东西?穴讲稿?雪。”这句看似随意的话,却明确告诉大家,讲稿是自己写的,而不是秘书捉刀。他渊博的知识,源自刻苦学习实践。读书,丰富了知识,充实了生活,应用于工作,事半功倍,也提高了他的文化品味,展示了一个政治家儒雅博学的风度和人格魅力。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还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他的讲话或主述、或问答,或长、或短,都构思严密、逻辑清晰,说明他在讲话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在讲话中为了活跃气氛,时不时说一些幽默的话让对方放松。他在任职记者招待会上介绍副总理吴仪时,说她“为我们今天的讲台增加了一点鲜艳的色彩”,会场上引发出会心的笑声。当解答完最后一位记者的讲话后,他微笑地对大家说:“实在抱歉,如果大家中午不吃饭的话,我们还可以再交流下去。”温总理的讲话,彬彬有礼,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一切应用文字,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时文,也应该是文采斐然的美文,这是应用文作者不懈追求的境界。温家宝的讲话堪为范例。

第四篇:温家宝总理讲话引用古文

温文尔雅,出口成章。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引经据典历来是记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北京晨报》盘点了9年的记者会,均历时2个小时左右,回答问题多则13个,少则11个。温总理的妙语连珠和诗意盎然令人印象深刻。

2003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我当总理后,我总默念着林则徐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朱镕基的继任者,当被问及与朱镕基的工作风格有何不同时,温家宝引用了这两句诗来回答。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温家宝在2003年的记者会上谈及两岸话题时,引用了于右任的诗句:“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2004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温总理在开场白中引用了两句诗。“有朋友问我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毛泽东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

出自老子《道德经》。被问及政治体制改革时,温家宝说,社会主义好像是大海,只有吸收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才能使自己发展。社会主义又好似高山,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才能进步。

2005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这句大家所熟知的话出自《左传》。在温家宝的很多次记者会中,忧患意识贯穿始终。他提出,面前的路不平坦,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形势稍好,尤需兢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制定,温家宝在记者会上说,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引用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06年

形势稍好,尤需兢慎。

招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语出《全唐诗·泾溪》,意为在进入激流险滩时,因提高警惕而很少会有人跌倒;反而容易在“阴沟翻船”,在坦途中沉沦。说完“兢慎”,温家宝紧接着说出这句话。出自《新唐书·魏征传》,意为要通过深刻反思,保持头脑清醒,使局面转危为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两岸关系的问题时,温家宝说:“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古语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

下》。总理以此告诫台湾当局阻挠开放“三通”的领导人,不要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愿望。

知难不难

在回答香港记者“回顾1000多天施政历程”的要求时,温家宝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儒林外史》。

2007年

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有关民生的问题时,温家宝用诗意的语言说,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招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在回答日本电视台记者中日关系的提问时,温家宝引用了中国一句古话,“招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这句话出自《管子·版法》,大意为,要招纳远方的人们,就要先整治好国内;要避免祸乱的发生,在于消除人怨。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在回答央视记者关于反腐问题时,温家宝认为要教育每位干部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最早出自《荀子·哀公》,比喻人心向背对于政权巩固的重要性。

2008年

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连任总理的温家宝回顾过去五年经历时说:“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出自《明太祖宝训》朱元璋语,意思是,现在我们做的事,是对是错自有后人给予公允的评价。他还回顾了5年前刚上任时对大家立下的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并加上一句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来显示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在回答有关物价问题时,温家宝说自己也常上网关注社会热点,一边上网一边想一段话:“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句话是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演绎。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两岸经贸关系问题时,温家宝说自己脑子里总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其中前一句是宋代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中的两句。表达的就是对国家统一的希望。“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语出自鲁迅的《题三义塔》。

第五篇:温家宝两会讲话经典语录

(2012-07-06 22:31:40)

无论有多大的争议,温毫无疑问是最有文化的一个新中国总理,别的不说,单纯从学识和学习的态度来说,就让我们年轻人汗颜。虽然引用的只是只言片语,难免有拾人牙慧的嫌疑,但是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聊胜于无吧。想想中国古人真是可怜,好好的思想要依靠政治人物的偏好才能延续下去„„温家宝两会讲话经典语录

温文尔雅诗言志,赋到沧桑句便工。2012年,是温家宝在总理任上的第十年,也是最后一年。今年两会,他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答中外记者问。十年来的记者会上,温总理以诗言志,表达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复杂感情。我们摘录温总理引用过的诗句,重温他对这片土地的眷爱,重听一个老人对这个民族许下的誓言,也借此管窥我们这个国家十年来的风雨征途。

2012善始且善终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引自《素书》

2012年两会记者会,温家宝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作答。他引用《素书》诗句展望自己的最后一年任期。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揽权,也不越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在生死之间,以大义为先,义无反顾,不贪生怕死,即孟子所谓舍生取义,《素书》说,这样的人,可以称为人中之杰。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引自《孟子·滕文公下》

最后的讲话,温家宝需要对历史作答。他说,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为孔子语录,意思是我所做的事,后人肯定毁誉不一,但我认为对的,我就会做。温家宝以坚定的语气,表明自己对过去和历史评价的态度。

2011忧国不谋身

政如农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引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011年是温家宝任总理的第九年,在谈到今后两年的工作时。温家宝引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的名句明志:“我的任期还有两年,我深知这两年的工作不比任何一年要轻松。”

忧国不谋身。——引自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

美国记者问温家宝希望给后人留下什么“遗产”,温家宝笑言这个问题问得太早,“我的任期还有两年,我面临的工作还十分繁重。我应该像一个战士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天,做到忧国不谋身,恪尽职守。”

2010九死犹未悔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引自屈原《离骚》

温家宝开篇以屈原名句明志,誓言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因为,“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和起伏”。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引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二00九年十二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有外国媒体称中国代表团表现傲慢,温家宝在记者会中就这一不实传言做了正面回应,澄清了事实真相,直言自己问心无愧。

2009行动不坐等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欺人。——引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温家宝在2009年的记者会一开始就强调信心的重要性,“信心要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只要有信心,“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引自陆游《游山西村》

这一年的记者会,金融危机是无可逃避的主题。温家宝说,应对金融危机,除了信心,还要有行动。“我真希望中国经济能早一天复苏”、“要行动,而不能坐等”。

2008是非后人论

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引自《明太祖宝训》

2008年,温家宝开始了第二个五年任期,从03年上任时的“非典”到08年连任的南方雪灾,温家宝始终从容面对挑战,是非对错自交由后人去论,“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如今,温家宝第二个总理任期行将结束,历史将会如何评价?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引自《宋史·王安石列传》

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需要勇气、决心和献身精神。2008年,温家宝再次重申自己5年前的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同时引用王安石变法时的这句名言,表明改革的决心与勇气。

2007忧民之所忧

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引自艾青《窗外的争吵》

民生问题始终是胡温新政的重中之重,温家宝说,“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社会推进公平与正义”。至于何为快乐,温家宝引用艾青的诗句做了诗意的回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引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两岸关系是历年记者会被追问的焦点,温家宝在这一年再次表明对两岸和平与统一的信心,“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

2006兢慎以行事

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引自《新唐书·魏征传》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新的任务,需要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努力”,“今后的路还更长,更艰苦。形势稍好,尤需兢慎。”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引自《孟子·公孙丑下》

2006年2月,台湾领导人宣布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两岸关系跌入低谷。对此,温家宝指出,“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这种做法,违背了两岸和平稳定、互利双赢的大趋势,也违背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愿望,必将落得个失道寡助的下场”。

2005居安而思危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引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即使只剩一尺布,也可缝成衣一起穿;即使只剩一斗谷粟,也可做好一起吃;兄弟二人却不能相容。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温家宝在记者会中明确回应,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法律。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同胞兄弟何不容”?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引自《左传·襄公十一年》

记者会伊始,温家宝便以《左传》中的名句表达对国家的忧思。他说,“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灾难太深重了,这就培育了我们的忧患意识、生存意志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忧思表现在面孔上,愁容便成了温总理的标志。

2004上下而求索

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引自《管子·形势解》

高山不嫌弃小石块,才能成绩它的巍峨。温家宝以此回答记者有关政改的提问,“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才能进步”,“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最终也不能成功”。正如温总理引诗之喻:政改之难,难于积石成山。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引自丘逢甲《春愁》

2004适逢台湾大选年,有台湾记者问及温家宝对台湾大选及两岸关系的看法,温家宝用台湾诗人丘逢甲写就的28个字,表明对两岸统一的期盼与信心,“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2003不避祸趋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引自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2003年,温家宝首次以总理身份出席记者会,他引用林则徐的诗句以明心志,他说“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以此开启十年总理征程。与前总理朱镕基引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样,这两句诗亦有悲壮之感。

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引自《大学》

三农问题向来是中国改革的棘手问题,温家宝引用《大学》中的话来谈农村税费改革的方向,“一个县

12、13万人偶,吃财政饭的多达5700人,如果不精简,不减少人员,农民的负担不能得到彻底解决”。只是,减之者难。

上一篇:社联主席发言稿范文下一篇:我心中的小秘密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