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023-04-27

第一篇:预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预防应急预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出现,为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就有必要提前进行细致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突发事件预防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突发事件预防应急预案1

预防和应急措施 :

1、宣传教育

(1)、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加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利用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师生家长讲解防溺水安全知识,争取师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2)、加强宣传工作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主动、及时、准确地发布有关部门防溺水安全的信息,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正确的安全防溺水教育。

2、预防措施

(1)对学生加强游泳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到江边玩耍,不得私自下江、河游泳,如确须到游泳场游泳的,必须要有家长带领。

(2)让学生掌握有关防溺水、自救等知识,在紧急情况下,会进行简单的处理。

(3)组织学生游泳活动,必须做到认真、周密,通过活动,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预警制度

(1)、建立“学校安全工作联络员”制度,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每日的监控工作,发现有溺水事故时第一时间内层级上报有关信息,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瞒报。

(2)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故,应在第一时间内报警、组织施救。

(3)如有伤者,应及时送就近医院救治。

(4)通知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救护。

(5)组织调查、上报,处理相关事宜。

4、应急反应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要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启动应急工作预案,做好本单位防溺水安全预防工作,落实各项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突发事件预防应急预案2

一、指导思想:

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为出发点,以责任重于泰山为基本原则,特制定防溺水突发事件预案,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进行紧急疏散全校师生,使安全事故损失限制降低到最低范围。

二、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校长为事故应急处理临时指挥最高负责人;各主任为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负责人;全体教师负责第一现场抢救工作和疏散协调稳定工作;办公室负责与上级或有关部门紧急联系或求援事宜;体育、校医教师专门负责临时救护工作。

三、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当发生安全事故时:

1、事故发生时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值班人员一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集结疏散,一边以最快速度将发生事故信息传递到办公室和防溺水领导小组。

2、防溺水领导小组人员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听取事故情况汇报,召集领导小组应急处理会议,马上按工作职责到现场指挥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全力组织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到安全区域,对受伤人员展开救援救护。

组织施救及学生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具体如下:

(1)、全校用校园喇叭发出紧急集合信号。

(2)、用校园喇叭进行现场指挥疏散。

(3)、各班主任立即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

(4)、疏散地点一般以学校操场或周边高地处为集结点,以遇紧急情况,直接疏散出校门。

(5)、自救时根据事故性质向xx、交警、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

(6)、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四、突发事件后处置方法

1、班主任教师与家长联系、沟通尽量在学校门口或者以电话方式解决,必须来校解决的班主任要通过门卫将家长引进校门。

2、来访人员门卫要认真审查,进行登记,经学校领导或被访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校园。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加以阻止,不得放行。

3、学校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做好伤患人员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伤患人员家属取得联系,做好对家属的安抚解释工作。

4、校医室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5、安全小组负责灾后的善后处置工作,及时调查灾情损失情况,伤亡人员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灾后现场处理、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及重建等工作。

五、学校安全常规管理及疏散措施

1、每周值日教师要严格按照值勤制度值日。

2、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遵守秩序、礼貌谦让、爱护同学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救自护的教育和训练。

3、学校每月开展一次防安全事故预演,提高自救能力。

4、学校要不定期的对学校设施,尤其是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整改。

第二篇: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维护我校教育教学稳定局面,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将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及时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

二、工作原则

处置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做到早发现、早布置、早处理,尽量把事态平息在萌芽状态。对已发生的校园重特大事故,严格按"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认真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保障校园教学与生活秩序稳定。

三、适用范围

发生或可能发生在头道中学突发事件适用本预案处置。

校园突发事件包括:发生在校园内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由人为或自然灾害引起,具有突发性或难以预见,对师生人身安全造成严重损害、校园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的各类突发事件。

(一)安全事故:地震、台风、洪水、山体滑坡、火灾、建筑物倒塌、交通事故、群体拥挤踩踏、游泳溺水、户外集体活动发生意外等,致师生重伤、死亡。

(二)公共卫生事件:群体食物中毒、环境污染中毒、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不明病因等,致师生重伤、死亡。

(三)社会安全事件:在校师生与当地群众发生群体纠纷、学生之间较大规模纠纷、非组织的政治性群体聚会或游行、学生各类自杀死亡、因教学改革或拖欠教师工资等原因引发的教职员工集访、教师体罚行为致学生死亡或伤残或病重住院、严重影响校园教学秩序或群众生活秩序的其他突发事件。

四、校园突发事件级别

校园突发事件按其影响大小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性、重大、特大三个级别。

(一)一般性校园突发事件

在个别校园发生,致师生重伤,或对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和生活秩序、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由学校为主可以进行处置,或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协同所在地教育部门可以协调解决的校园突发事件。

(二)重大校园突发事件

在个别校园发生,致师生伤亡,或对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和生活秩序、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危害,需由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市教育工委、教育局与学校共同参与处理的校园突发事件。

(三)特大校园突发事件

发生师生死亡3人以上,或对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和生活秩序、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特别重大危害并产生恶劣影响,出现跨学校甚至向社会蔓延扩散的态势,或按有关规定应确定为特大级的紧急情况,需由市委、市政府或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协调当地党政及教育等相关部门处理解决的,或需报泉州市教育工委、教育局甚至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或教育部处置的校园突发事件。

五、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设立头道中学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略!

主要职责:

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工作责任制、校园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做到反映迅速、处置及时。

六、校园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1、发生校园突发事件,所有知情者有义务在知情后的第一时间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及相关人员。

2、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后,事发地学校应在第一时间或接报后5分钟内中心小学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和漏报。

3、中心小学接到重特大校园突发事件报告后15分钟内向市教育局报告。

4、对传染病暴发和流行、非法组织政治活动等重大紧急情况,应当坚持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及时有效处理,防止事态蔓延或扩大。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各级党政、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举报事发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漏报或不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的失职行为。

七、校园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学校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实行校长责任制负总责。

1、处置工作环节

一是事件发生前,要立足防范,超前工作,掌握主动;二是事件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依法办事,注意方法,及时果断处置;三是事件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防止出现反复。

2、事件调查与定性

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后,学校行政领导必须进入指挥状态,迅速赶赴现场,并对当事人(或目击者)详细问话,尽可能准确了解相关信息、数据并作记录。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可以报当地公安部门(或110)、安监、卫生等相关部门协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勘察,搜集事发(作案)有关材料、人证、物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事发(作案)线索,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及保卫(防范)工作的漏洞,根据情况对案件进行定性。

3、各类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

1)、一般性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事发学校立即启动本校应急预案进行处置,校长立即组织有关应急资源,采取相关措施妥善处理,严防事态扩大,避免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同时请求当地党委、政府及公安、安办、卫生等相关部门协同处理。在事故发生后的1日内,事发学校应按规定以书面形式将事故的发生、性质、处理情况如实报告市教育局。

2)、重特大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事发学校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将简要情况迅速报告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同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学校校长要在第一时间迅速赶赴现场指挥,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控制现场动态与发展,并在2小时内传真续报事故详细情况与现场处置情况。

八、预防和处置保障措施

1、层层建立责任制。各校领导对本学校安全负责,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校部门安全负责,各班级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安全负责。

2、建立防范长效机制。各校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要立足防患,牢固树立"防患先于处置"的思想,杜绝对校园安全隐患认识不足、长期忽视的麻痹思想,超前工作,掌握主动,建立防范非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长效机制,为校园打造安全屏障。

3、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各校应对阶段性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及时布置校务工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系统的分工责任。

4、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各校必须根据实际,按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应急单位、应急人员、应急资源救援档案库,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各种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增强和提高师生防范各类突发事件的意识和应对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九、事件调查报告

一般性突发事件,由事发学校为主组织调查,并负责上报调查结果;重特大突发事件,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调查,并负责上报调查结果。

十、奖励与处罚

1、奖励。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或有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处罚。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玩忽职守者,逃避责任者,阻碍执行公务者,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们隐瞒、缓报、谎报情况者等,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报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集安市头道镇中学

2013年3月

第三篇:预防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预防突发性公共事件

应急预案

为确保我XX在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时能够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提高预防、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工作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妥善处理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事件,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制定本预案。

一、职责分工

(一)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领导组主要职责

1、领导组组长主持召开领导组成员紧急会议,通报信访情况,听取各有关单位的情况汇报,研究决定是否启动信访紧急预案,安排部署、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突发性公共事件。

2、及时上报并发布信访信息,视情请求有关部门支持与配合。

3、及时赴上访现场,做好政策解释和劝阻工作。

(二)突发性公共事件领导组成员工作职责

1、处理日常的来信来访工作。

2、对集体上访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政策解释和劝返工作。

3、加强与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林业局信访领导组的沟通与联系,对上级交办的有关案件进行督办、督查,并严把结案质量关,随时向领导组报告工作和结案情况。

4、按时参加局领导小组会议,并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1

5、及时了解全市涉及林部门的稳定工作情况,研究提出做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突发性公共事件信访办公室主要职责

1、传达领导组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

2、及时掌握信访接待进展情况,收集信访信息并向领导组领导报告,提出接访工作建议。

3、按领导组领导指示与有关单位联系,通报有关情况,请求公安等有关部门支持。

4、负责群体性突发事件和信访工作信息发布、代领导组草拟向市委、市政府和市林业局的信访接待报告。

二、制度保障

(一)把群体性突发事件和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主要领导应定期听取信访部门的工作汇报,认真研究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合理化建议,过问本单位疑难信访案件的处理情况。

(二)坚持群体性突发事件和信访领导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要明确本部门信访工作的重点单位、重点问题并组织力量深入调查,提出解决方案并跟踪落实。

(三)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和信访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把群体性突发事件和信访工作作为考核各级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坚持群体性突发事件和信访领导责任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阅批群众来信、亲自处理重大信访问题的制度。

(五)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不负责任、失职、处置失当而引发大规模群众集体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六)坚持下访工作制度,转变工作方法,由上访变为下访,深入基层,广泛宣传XX政策,倾听XX对象的呼声,摸清潜在的上访苗头,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七)坚持信息通报、预测排查制度,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普遍性、突出性问题,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发现群众集体上访苗头,要及时就地化解。

三、应急措施

发现重大信访苗头或事件发生后,启动本预案,并开展以下工作:

(一)立即召开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和信访领导小组会议,通报上访情况和接访情况,分析研究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及对策。

(二)立即将上访情况和接访情况向市委、市政府或市林业局报告,请求有关部门给予帮助和支持。

(三)对已发生的群众集体上访,一定认真对待,做到有访必接,防止矛盾激化,把上访群众稳定在当地。

(四)通知上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根据职责和任务,立即赶赴上访现场做好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

(五)对问题复杂、规模较大的集体上访,有关领导一定要亲自出面做工作,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六)坚决劝阻集体赴京、赴省、赴市上访,对已进京、进省、进市

的集体上访群众,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尽快将他们接回,做好疏导工作。

(七)对自身处境艰难,失去生活信心,有轻生或危害社会倾向的特殊人员要耐心开导,稳定他们的情绪,并积极联系有关方面解决问题。必要时,报请有关机关采取应急措施。

(八)对多年上访的老户,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在摸清主要问题的前提下,采取请上来或走下去的方式,与当地有关方面共同研究解决,想方设法把他们稳定在当地。

四、车辆、通信保障

院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和信访工作专用车辆要随时保持车况良好,油料充足。有关科室和人员在接到信访通报后,移动电话要保证24小时畅通;值班电话要坚持24小时值班,随时掌握各方面信息并上传下达。

第四篇:预防接种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背景

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进入21世纪,随着疫苗的种类和使用量不断增加,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频率有所上升,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为保证预防接种实施的安全性,改善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的

发生死亡、罕见、原因难以确定的,群体性的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预防接种副反应时,迅速查明原因,实施救治,采取控制措施,消除不良影响。

三、概念

预防接种副反应是指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具体可分为五类:

1、疫苗反应:预防接种副反应可因疫苗固有性质引起,在正确接种时诱发;

2、接种程序错误:由疫苗储运、准备或接种实施过程中失误导致;

3、偶合症:因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4、注射反应:可因受种者对注射的恐惧和疼痛而非疫苗引起的生理或心理反应;

5、不明原因:有些事件的发生原因可能难以确定。

四、启动条件

发现死亡、罕见、原因难以确定的,群体性的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预防接种副反应时,即启动本预案。

五、处置程序

1、报告

接种单位发现死亡、罕见、原因难以确定的,群体性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预防接种副反应时,应在2小时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对事件进行调查核实,并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调查

接到报告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即核实,组织调查。必要时,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给予知道或者参与调查。

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调查应由临川、流行病、免疫规划、实验室检验等有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副反应调查小组完成,接种单位应给予全力协助和积极配合。

⑴ 核实报告

收集患者病史(或临床记录)中的资料;根据病史和书面资料详细核对病人的反应情况;获得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遗漏的细节;查明需要包括在调查中的任何其他病例。

⑵ 收集资料

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病例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预防接种史;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措施和治疗结果等;接种同批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其他人的情况。

此外,还需要调查疫苗、稀释液、接种器材情况,预防接种过程以及服务情况。

⑶ 分析与讨论

根据调查和收集的资料,分析反应是否因疫苗固有性质引起,还是由于注射本身引起的;疫苗生产、储运、接种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差错;受种者是否偶合某种疾病发病等。 调查组成员应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在专家讨论组时应充分发表意见,互相交流,逐步达成共识。专家组成员未经允许,不得以个人名义以任何方式对外公布调查结果。

⑷ 初步结论

根据调查后掌握的信息,分析导致事件发生的可疑因素,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建议。

3、控制

⑴ 发现预防接种副反应,应立即组织有资质的医务人员积极诊治患者。

⑵ 在调查尚未结束或查明确切原因之前,任何人不得公开调查信息或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

⑶ 调查期间,调查小组要根据事件发展状况决定是否暂停接种某种疫苗直至暂停接种门诊运转,同时组织人员开展必要的精神安抚和宣传工作。

⑷ 调查结束后,按规定报告调查结论,并提出处理意见。对有争议的预防接种副反应处理,参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4、预防

通过分析时间上的关联性、流行病学分布、接种疫苗至出现症状平均间隔时间及趋势、报告发生率与预期发生率的比较等资料,发现和识别任何预防接种副反应增加的征兆,找出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的主要原因,提出控制或降低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的方法和措施,为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六、效果评估

实施应急处理预案后,新发病例显著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数降至与往年同期相近或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时,可转入常规监测。

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总结,并从报告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原因判定和采取措施的正确性等方面评价应急处理的效果。

第五篇:校园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

校园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预 案

为避免或减少在突发情况下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构建我校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将预防和处置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结合学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组织领导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精神,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责任明确、有效防范、制度落实、措施果断、沉着应对”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的工作。

(二)成立职教中心安全工作及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我校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作出决策,协调解决预防和处置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并按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上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保卫处(值班电话42751501,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

二、工作原则

处置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做到早发现、早布置、早处理,尽量把事态平息在萌芽状态。对已发生的校园重特大事故,严格按“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认真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保障校园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与生活秩序稳定。

三、适用范围

发生或可能发生在我校的校园突发事件适用本预案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包括:发生在我校校园内或者我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由人为或自然灾害引起,具有突发性或难以预见,对师生人身安全造成严重损害、校园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的各类突发事件。

(一)安全事故:地震、火灾、建筑物倒塌、交通事故、群体拥挤踩踏、游泳溺水、户外集体活动发生意外等,致师生重伤、死亡;

(二)公共卫生事件:群体食物中毒、环境污染中毒、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不明病因等,致师生重伤、死亡;

(三)社会安全事件:在校师生与当地群众发生群体纠纷、学生之间较大规模纠纷、非组织的政治性群体聚会或游行、学生各类自杀死亡、因教学改革或拖欠教师工资等原因引发的教职员工集访、教师体罚行为致学生死亡或伤残或病重住院、严重影响校园教学秩序或群众生活秩序的其他突发事件。

四、校园突发事件级别校园突发事件按其影响大小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性、重大、特大三个级别。

(一)一般性校园突发事件

在我校校园发生,致师生重伤,或对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由我校为主可以进行处置,或区教委等有关部门可以协调解决的校园突发事件。

(二)重大校园突发事件

在我校校园发生,致师生伤亡,或对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危害,需由区委、区政府协调解决,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与我校共同参与处理的校园突发事件。

(三)特大校园突发事件

发生师生死亡3人以上,或对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特别重大危害并产生恶劣影响,出现向社会蔓延扩散的态势,或按有关规定应确定为特大级的紧急情况,需由市委、市政府或市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协调相关部门处理解决的,或需报区教育工委、教委甚至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育局或国家教育部处置的校园突发事件。

五、校园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一)发生校园突发事件,所有知情者有义务在知情后的第一时间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及相关人员。

(二)学校建立健全校园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设立24小时值班联系电(023427378

42、02342725250),及时发现校园潜在的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后,学校要在第一时间或接报后15分钟内向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和卫生、公安、安监等相关部门报告,不隐瞒、缓报、谎报和漏报。

(四)对传染病暴发和流行、非法组织政治活动等重大紧急情况,坚持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及时有效处理,防止事态蔓延或扩大。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各级党政、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举报我校漏报或不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的失职行为。

六、校园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我校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实行校长责任制,负总责。

(一)处置工作环节。

一是事件发生前,要立足防范,超前工作,掌握主动;二是事件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依法办事,注意方法,及时果断处置;三是事件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防止出现反复。

(二)事件调查与定性

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后,我校有关领导必须进入指挥状态,迅速赶赴现场并 对当事人(或目击者)详细问话,尽可能准确了解相关信息、数据并作记录。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可以报当地公安部门(或110)、安监、卫生等相关部门协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勘察,搜集事发(作案)有关材料、人证、物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事发(作案)线索,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及保卫(防范)工作的漏洞,根据情况对案件进行定性。

(三)各类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

1、一般性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我校立即启动我校应急预案进行处置,校长立即组织有关应急资源,采取相关措施妥善处理,严防事态扩大,避免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同时请求区教育工委、政府及公安、安办、卫生等相关部门协同处理。在事故发生后的1日内,我校应按规定以书面形式将事故的发生、性质、处理情况如实报告区教委。

2、重大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我校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将简要情况迅速报告区教育工委、区教委,及相关部门;校长要在第一时间迅速赶赴现场指挥,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控制现场动态与发展,并在2小时内传真续报事故详细情况与现场处置情况。

3、特大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发生死亡3人以上或确定为特大级的校园突发事件,我校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规定时限立即上报上级教育工委、教委,及相关部门;校长要在第一时间迅速赶赴现场指挥,采取应急措施。

(四)处置原则

1 、快速反应原则。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一个“快”字,信息上报快,部署控制快,预案落实快。

2 、现场指挥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人员要亲临现场,全面掌握情况,准确分析局势,果断做出正确指挥判断。

3 、设置警戒原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要迅速疏散现场周边人员,设置警戒,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 、降低损失原则。处置方法要妥当,要以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确保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为工作重点,力求做到尽量减少社会影响,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危害。

5 、基本装备原则。学校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电视监控、应急广播、防爆围栏、袖章标识、疏散标志、应急灯、对讲机、强光手电、电喇叭、消防器材及值班车辆等必要基本装备保障。

6 、协调配合原则。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要明确职责任务,按照预案分工,互相协调、通力配合,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置。

7 、追究责任原则。依据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中指挥部及各组织职能任务分工,划清权限职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给予相应处分;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因未能落实预案有关要求造成学校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要按处置突发事件预案职能任务分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七、预防和处置保障措施

(一)层层建立责任制。学校领导对我校安全负责,各处室负责人对本处室安全负责,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对本班学生安全负责。

(二)建立防范长效机制。我校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要立足防患,牢固树立“防患先于处置”的思想,杜绝对校园安全隐患认识不足、长期忽视的麻痹思想,超前工作,掌握主动,建立防范非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长效机制,为校园打造安全屏障。

(三)建立监测预警机制。我校应对阶段性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新情况、新问题(上、放学路上交通事故、夏季食物中毒等)进行认真研究,及时布置校务工作,组织会商预防,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系统的分工责任。

(四)建立紧急救援机制。我校要根据实际,按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应急人员、应急资源救援档案库,定期组织教职工开展各种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增强和提高教职工防范各类突发事件的意识和应对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八、事件调查报告

(一)事件调查分工。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的单位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迅速组织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并限期结案。一般性校园突发事件,由我校为主组织调查,并负责上报调查结果;重特大突发事件,由区教育工委、教育局协同其他相关部门组织调查,并负责上报调查结果。

(二)事件报告范围。重特大校园突发事件处置后,区教育工委、教委、我校要对案件的产生、处置情况、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家属抚恤及补偿、责任人的处理、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等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呈报上级机关。

九、奖励与处罚

(一)奖励。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处室和个人,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有特殊贡献的个人,学校将上报区教育工委、教委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处罚。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玩忽职守者,逃避责任者,阻碍执行公务者,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们隐瞒、缓报、谎报情况者等,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学校给予批评教育或上报区教育工委、区教委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附:组织体系

1、学校成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董庭富 (校长)

副组长:何华(副校长)、唐小川(副校长)、杨智强(副校长)、 纪大川 (校长助理)

员:杨家林(安全保卫处主任))、颜其均(教务处主任)、

唐建忠(总务处主任)、罗斌(就业办主任)、曾松(德育处副主任)、 林仕彬(招办办主任)、杨泽中(教科处主任)、何晓杨(办公室副主任)

2、成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组 长: 何华

员: 杨家林 曾松 林仕彬 颜其均 罗斌 唐建忠 何晓杨

杨泽中 段雄伟 张梅 周红美 陆伟

上一篇:油罐车驾驶员工作职责下一篇:员工敢于担当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