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社会实践方案

2022-07-29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学社会实践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中学社会实践方案

中学生社会实践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贯彻党教育方针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锻炼中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落实上级和我校的具体工作要求,特制定《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时间

2008年1月底至2008年3月(以元旦、春节期间为重点)

三、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校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我校按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各班级对此项活动要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周密安排,扎实做好此项工作。

2.安全第一,强化纪律。各级班级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活动前要具体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详细讲解有关安全事项,确保统一组织、统一行动、纪律严明。

3.活动结束,要求每名同学认真感悟,写出体会。

四、活动主题

参观煤矿 感悟人生

五、参与主体

八年级全体师生

六、活动内容

依照煤矿提供的参观路线图,参观煤炭的生产过程,体会伟大的祖国资源辽阔,感悟工人的伟大和辛苦,教育学生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 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 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指导教师;

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 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三、注意事项: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

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

2、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工厂、乡镇企业„„),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3、 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5)村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6)乡村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7)当地资源状况调查

8)中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中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7月4日

下发《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暑假社会实践工作。

7月5日——7月9日

学生6—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每班至少4组),推选出组长自主选题,自己聘请1—2名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或家长),初步制定《小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7月10日—8月23日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9月5日前 各班向学校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

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2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每班4份,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

4、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9月初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1 、 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3、 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

4、 举办“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

5、 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并在校园网上交流。选送10份送学校参评。

第二篇:中学生社会实践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贯彻党教育方针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锻炼中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落实上级和我校的具体工作要求,特制定《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时间

2012年1月底至2012年3月(以元旦、春节期间为重点)

三、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校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xxxx”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我校按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各班级对此项活动要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周密安排,扎实做好此项工作。

2.安全第一,强化纪律。各级班级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活动前要具体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详细讲解有关安全事项,确保统一组织、统一行动、纪律严明。

3.活动结束,要求每名同学认真感悟,写出体会。

四、活动主题

参观煤矿 感悟人生

五、参与主体

八年级全体师生

六、活动内容

依照煤矿提供的参观路线图,参观煤炭的生产过程,体会伟大的祖国资源辽阔,感悟工人的伟大和辛苦,教育学生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 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 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指导教师;

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 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三、注意事项: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

2、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工厂、乡镇企业……),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3、 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5)村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6)乡村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7)当地资源状况调查

8)中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中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7月4日

下发《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暑假社会实践工作。

7月5日——7月9日

学生6—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每班至少4组),推选出组长自主选题,自己聘请1—2名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或家长),初步制定《小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7月10日—8月23日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9月5日前 各班向学校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

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2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每班4份,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

4、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9月初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1 、 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3、 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

4、 举办“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

5、 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并在校园网上交流。选送10份送学校参评

第三篇:中学科技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探索和活动能力,增加同学们的生活体验信息,xx中学园艺社决定与xx文学社联合组织部分学生成员于XX年4月23日外出xx生态农庄等处开展科技摄影、参观走访和观察自然环境活动,同时邀请团支部部分教师带队指导,请有兴趣的同学踊跃报名参加。

一、科技实践活动主题(或者课题)

1.观察有科学价值的事物和现象,拍摄有科学研究意义的瞬间相片,观察和认识豆科植物资源,采集样品带回学校或家里栽培种植。

2.观察和研究生态农庄及周围的环境状况,观察和认识野生百合科植物,探索百合科植物的开发利用价值,采集样品带回学校或家里种植。

二、科技实践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从来没有看见过的陆生野生植物和水生野生植物。

2.拍摄代表自然风景、植物生长环境、动物生活环境以及代表自然特色和风景特色的科技相片,对这些相片进行处理和加工,一方面可以作为我们活动的档案材料(例如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可以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参加摄影竞赛。

3.观察生态农庄、生态树林、生态竹林布局的科学性,研究生态情况。

三、外出活动时遵循的原则

1.能够自觉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来去的路上一律服从带队老师的安排和指挥,在活动期间一律听从讲解员的指挥和安排。

2.必须具备安全第一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换句话说,在来去的路上和活动期间不得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3.爱护公物和野生植物,特别注意森林防火,因此,除了允许野炊的地方外不得在野外随意用火。

4.考虑到要在生态农庄、xx沙滩和烈士墓等处需要活动接近一天的时间,因此,自己事先买好中饭吃的东西。在吃中饭的时候,照样保持环境的卫生,不得随意乱扔垃圾。

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一)第一次活动时间:XX年4月23日。

(二)第一次活动地点:xxxx生态农庄、沙滩等处,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去子胥村参观学习。

(三)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以及完成的作业

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2.社会实践活动调查研究报告(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

4.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记录。

5.最好每人带一只花盆,在基地内种一植物带回来

五、活动时间和带队老师。

1.带队老师:xxx等。

2.XX年4月23日上午8时30分在学校门口集中出发。

六、活动后的作业:

1.撰写调查报告和观察报告,题目(主题)根据自己的观察信息自拟。

2.整理和处理自己拍摄到的相片。

3.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科学、合理性的研究性学习资源。

xx中学园艺社、xx文学社

XX年4月

活动方案材料

(二)

同学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果然重要,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问题是什么样的知识才能够转化成力量呢?事实说明,自己走进自然和社会进行实地考察和探究,把体验性的信息转化成理论知识,通过这个途径获得的知识才能够转化成力量。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能够提升我们的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在学校相关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xx中学园艺社决定与xx文学社联合组织一次规模比较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贯彻党教育方针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锻炼中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落实上级和我校的具体工作要求,特制定《xx中学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要求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发现的社会问题,成为同学们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途径。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1)改传授式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方式,把惟有书本作为我们的学习资源拓展到把自然和社会作为我们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二、活动目的

1.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内的人工栽植的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探索种植这些植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内和基地周围野生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探究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价值。

3.调查和认识一定量的豆科植物、百合科植物;

4.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内的山体蓄水情况和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探索水库、养鱼塘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研究其能量的流通方式;

5.探索生态种植和养殖的方法,研究生态种植的模式。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

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指导教师;

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参观整个生态农庄和500米之外的溪流、沙滩。

2.参观、访问、考察(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池塘蓄水……),例如场地外的养鱼池塘野生鱼生殖情况等。

3.自然和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山林植被的蓄水情况和基地用水状况调查与研究;

(2)关于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内垃圾科学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3)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内养殖的动物调查;

(4)交通路线的设计和交通安全问题的研究;

(5)山体、山谷、耕地、溪流等的环境情况调查;

(6)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如果使用农药和化肥的话,对基地以及基地周围环境的影响调查与研究。

(7)基地内以及周围的环境资源调查与研究;

(8)飞入基地内的昆虫、鸟类的调查研究;

(9)水生生物的观察研究和水中食物链、食物网的探查研究;

(10)在种植的蔬菜植物中,探索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种植方式,进而种植出真正的绿色食品;

(11)基地内可以作为蔬菜开发利用的野生植物的调查与研究;

(12)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内养鸡、鸭等利用鸡鸭消灭害虫同时又由鸡鸭给作物提供肥料和提供饲料的生态养殖方式研究。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五、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一)第一次活动时间:XX年4月23日。

(二)第一次活动地点:xxxx生态农庄。

(三)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和完成的作业

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2.社会实践活动调查研究报告(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

4.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记录。

5.每人带一只花盆,在基地内种一植物带回来。

六、活动实践和过程安排

注意:参加外出活动的同学与4月22日下午3点30分在科技楼

二楼办公室开会。

1.活动时间(如果天气不好的话,延期开展):

XX年4月23日上午8时30分时正在学校门口集中。不能够按时到的同学做自动放弃处理。

2.活动过程安排:

从学校出发到xx生态农庄,在那儿进行观察和采集活动,后吃中饭(野餐)。中饭后进入优美的山谷进行拍摄活动,之后到旁边的苗圃活动。

下午3时30分回家。

五、参观活动完成必须完成的作业。

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内和旁边树苗苗圃的植物、动物种类,生态环境,撰写片断性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上交作业统一打成电子文稿上

传董小平老师的ftp的地址是ftp://

参考资料——调查报告范文。

空调是“温室效应”的帮凶。

8月19日,我们在房间空调的散热器旁边、冷气吹出处各挂上一支温度计,再于客厅里(不开空调)里放一支温度计,读出三支温度计的起始温度,再每过半小时读一次温度(我们从中午12时开始),数据记录于下表。

表四:使用空调时的温度变化对照。

12:0012:3013:0013:3014:00备注

散热器前38.0℃42.1℃45.2℃47.6℃50.4℃12时空调开到20℃档

出冷风处33.0℃30.1℃27.4℃26.1℃25.7℃

客房内33.0℃34.0℃34.0℃34.0℃34.0℃

根据上表数据推断出:

1.空调在制冷的时候,有更多的“废热”排放到大气中;

2.在使用空调时,有一定量的“温室效应”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去。

综合以上信息得知,空调是“温室效应”的帮凶。

除空调等生活用具外,煤气灶、冰箱以及其他家用电器等也是“温室效应”的帮凶。

xx中学园艺社、xx文学社XX年4月

七、外出活动时遵循的原则

1.能够自觉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来去的路上一律服从带队老师的安排和指挥,在活动期间一律听从讲解员的指挥和安排。

2.必须具备安全第一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换句话说,在来去的路上和活动期间不得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3.爱护公物和野生植物,特别注意森林防火,因此,除了允许野炊的地方外不得在野外随意用火。

4.考虑到要在山谷内活动接近一天的时间,因此,自己事先买好中饭吃的东西。在吃中饭的时候,照样保持环境的卫生,不得随意乱扔垃圾。

第四篇: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

一、实践内容:高一级新生军训

二、实践时间:安排在2011年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时间1周。

三、实践地点:紫金县武装部国防军训基地

四、社会实践的目的

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6、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

五、组织管理形式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德育处统一负责实施。年级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一般以班级形成的小组为单位开展,每个组推举小组长一名,根据活动项目聘请指导老师1-2名,根据活动项目的需要可聘请校外人士充当指导老师。

六、活动实施的过程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规,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每班推荐最好的一个活动小组参加级组的社会实

践活动成果汇报。

3、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评。

七、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2、评价内容

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②活动的选择与活动设计评价;

③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④活动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评价;

⑤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情况。

3、评价方法

实施档案袋管理。学生建立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里面应装有能反映小组和个人活动过程的种种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提供核实方法或途径(如实践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具体考评方法如下:

评价内容:A、 学生个人自评(撰写军训小结);B、 班主任和教官初评,进行等级认定;C、 教务处、德育处审核。

考核等级:从活动态度和活动收获等方面进行考核。活动用时合计不少于7日;活动态度和活动收获可进行定性评价,使用“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等描述性语言。

4、评价学分认定程序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主任或导师初评、等级认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终评--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学分认定--教导处登记学分。

八、奖励

对于那些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强,有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精神的学生个人或小组,他们付出了努力且有了丰硕的收获,等级认定为A者,学校给与表彰;对于

三项活动评价均获A等的学生,学校给予专项奖励;如果社会实践成果经专家认定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科学价值或实用价值,学校给予特殊奖励。

第五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使得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且也更加要求学校加强同社会、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品质。这一切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急

切需要一种更新的、更有活力、能给社区和学校,给自身的持续发展,能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能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以他们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进一步发挥实验中学的学科课程的优势,并使实中学生既有比较深厚的学科知识,又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拟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年级、科目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在原开展的基础上,为体现活动的连续性和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拟分别安排: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二年级:信息、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和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数不仅要确保,而且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时间,抓住学生年龄小,喜欢动,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因势利导,尽可能多安排活动,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打好基础。

初二年级,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初一基础上提高内在质量和层次。

初三年级,结合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实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课内学习和课外知识运用的整合,开设学科活动课程和开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科目:所有学科

教师:全体教职工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活动课程中三大板块的基本目标是: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活动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教育)都可以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学生人格。

3.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并能运用所学到的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对自己同步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每位学生发展提供活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力争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可以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制订“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方案”,也可以以个体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因此,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而这些目标与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所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同时要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展开探究。

2.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活动的关键,首先要启发学

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科合作

的方式。第四,在课题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从指导方式而言,要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所有学科老师均要参与指导,每位老师都要参与一二个课题的指导工作。每学期末(每学年),都应上交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过程资料。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等领导要亲自参与。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每周为初

一、初

二、初三各3课时。上级已对课时安排有指导意见的,则按上级的指导意见,其余的则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因此安排一些分散课时。例如课题研究、社区服务等可以几个课时一起进行,也可以分散课时进行,也应允许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

4.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要结合德育教育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环境保护宣传,敬老爱老,文艺宣传、科普宣传活动等。

5.信息、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要扎实有效开展。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网络,充分发挥实验中学传统项目(如天文观测、科技小发明、剪纸等)资源,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科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6.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活动课程整合,才能发挥出活动课程的活力。艺术课要尝试和社区的科普宣传、文化艺术表演整合。物理课中的电学原理要和电工知识,电器安装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化学知识要和社区的保护环境相结合,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也可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性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如钢铁锈蚀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土壤结构的调查等)。语文、政治等文字学科的学习和信息技术教学结合,通过网络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探究增大空间。(如校园内标识用语的调查,校园内安全问题的调查等)。

具体基本步骤:

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理念引领阶段,

(二)选题、筹备阶段(包括人员的产生及分工、活动的内容、商讨各小组应该完成工作任务和步骤及要求、提出活动开展的申请。)、其中:

1、选题:教师围绕“自主、合作、发展”这一课题指导学生选定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可以一个人选取一个项目,也可以几个人或一个备课组或一个班级选同一项目。选定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拟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申请:教师在第六周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申请表上交给项目组,由项目管理小组对申请表中的实施时间和实施过程进行抽查,第14周后不再受理。

(三)实施阶段:

1、召开开题会;

2、、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做好资料的记载;

(四)、整理资料:方案或计划;相关调查、统计、记录表格;访谈记录;日记;相关音像资料;调查报告(包括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等)及其他相关资料。

(五)考评由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评估。

(六)上报评估结果。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以

“校本评价”为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重视学生的声音,应强调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但考虑到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学年的学生和老师评价初定为:

(一)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达标要求:

1.能参加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有所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3.活动过程中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4.在活动中能提出有创意建议。

良好要求:

1.自觉参与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面明显拓宽,能力有所提高

3.在活动中能取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4.成果数量增加并获校级奖励。

5.在活动中敢于创新,主动关心他人。

优异要求:

1.积极主动参加活动。

2.在活动中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3.参加校、市级竞赛展示或获校、市级好评。

4.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

5.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注重过程的活动,对教师的评价也很难有具体明确的方式方法,本学年在以前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初定为:

(二)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老师考评

达标要求:

1.有活动课程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2.所辅导的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

3.有一定的活动组织与辅导能力。

4.有研究精神,写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5.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反映较好。

良好要求:

1.有一定特色的活动计划与总结。

2.所辅导的学生合格率高。

3.有较强的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

4.有论文在校、市级上交流,发表。

5.学生的评价高。

优秀要求:

1.能独立组织公开示范活动。

2.所辅导的学生各方面发展较好,有学生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

3.团队精神强,能主动同其他老师研究、设计方案,探讨有效指导。

4.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三)对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指导和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活动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1.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

3.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活动目标。

4.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

5.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

6.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7.活动气氛活跃、愉悦。

8.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

9.在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

每学年末对综合实践活动对照评价表进行考评,对荣获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了一定的调控加分奖励;

申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以一二年级老师为主。三年级老师也可参与。本学期一二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该项计为0分,三年级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计满分,三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按平均分计。

五、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

1、领导小组:

组长:赵大进

副组长:陈文东李文忠

成员:向长富武月娇

2、组织实施和考核机构:

项目负责人:陈文东

成员:向长富武月娇王运雄、王作友

3、职责

(1)项目负责人负责拟写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督促和指导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对项目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考评。

(2)项目组成员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供学习所需的理论文章,定期召开教师会议。记录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活动过程,参与对本组教师的项目考评。

(3)收集整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调查报告必须用word文档。提供学校网站录入。

上一篇:支行行长述职报告下一篇:政协民主监督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