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干部名单

2022-12-04

第一篇:国务院国资委干部名单

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规则的通知 发布时间

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规则》的通知 发布时间 : 2006年11月22日

文章来源 : 国资委办公厅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

国资发[2006]197号

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规则》的通知

各厅局,直属单位、直管协会:

《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规则》已经国务院国资委第44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九日

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成立中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发 [200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28号)和《国务 院工作规则》、《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规则。

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科学发展观,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

三、国资委坚持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 离,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四、国资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需要, 制定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有关规定,及时修订和废止不相适应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有关规定,不断提高依法监管企业国 有资产、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章 职责任务

五、国资委主要职责:

(一)根据国务院授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对国资委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推进国有企业的现 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二)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通过法定程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

(四)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监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拟订考核标准;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

(五)起草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依法对地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六)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六、国资委党委主要职责:

(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决定在国资委监管企业的贯彻执行。

(二)讨论和决定国资委的重大问题。

(三)负责国资委监管企业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负责国资委监管企业的领导班子建设,协助中央组织部做好中央管理的企业领导人员的有关管理工作。

(五)负责国资委代表国家派出的监事会监事的管理工作。

(六)监督检查国资委监管企业领导人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情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七)完成党中央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根据国资委“三定”规定,国资委设立各职能机构(以下称各厅局)。各厅局按照各自职能开展工作。

八、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依法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正。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遇有突发性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九、加强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协调性,根据国务院工作部署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要求,研究战略发展规划,确定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做好年度工作安排,并认真执行。

第三章 领导人员

十、国资委领导人员(以下简称委领导)由下列人员组成:主任、副主任;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委员。

十一、国资委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领导国资委工作,是第一责任人。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按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主任委托,负责其他方面工作或完成专项工作。

十二、党委书记主持国资委党委工作,党委成员根据集体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十三、主任、党委书记出访、出差外地一周以上或在京脱产学习一个月以上时,由主任、党委书记指定一位副主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国资委、国资委党委工作。

第四章 会议制度

十四、国资委实行主任办公会议、党委会议、专题会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制度。

十五、国资委主任办公会议由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召集和主持,委领导参加,秘书长、副秘书长列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研究讨论和决定国资委重要工作,落实国资委主要职责;

(二)讨论审议国资委制定公布或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公布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三)讨论通过上报国务院的重要请示、报告,以及发送中央企业、地方国资监管机构和有关部门的重要文件;

(四)研究国务院交办的有关重要事项;

(五)通报和讨论其他事项。

国资委主任办公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有需要可临时召开。根据会议内容可安排有关厅局负责人列席会议。

十六、国资委党委会议由党委书记或党委书记委托的副书记召集和主持,党委成员参加。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定和重要会议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的意见和措施;

(二)讨论决定国资委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人事任免事项;

(三)讨论通过上报党中央的重要请示、报告,以及发送中央企业党委(党组)和有关部门的重要文件;

(四)研究党中央交办的有关重要事项;

(五)通报和讨论其他事项。

国资委党委会议要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有需要可临时召开。根据会议内容可安排秘书长、副秘书长及有关厅局负责人列席会议。

十七、提请国资委主任办公会议和党委会议讨论的议题,由分管委领导协调或审核后提出,分别报主任和党委书记确定。会议议题和召开时间应提前通知有关参会人员。会议纪要由办公厅(党委办公室)负责起草,会议主持人签发。

十八、因故不能出席会议须向会议主持人请假;请假人数超过半数,会议可暂缓召开;讨论人事任免事项,请假人数超过三分之一,会议可暂缓召开。

十九、专题会议由委领导主持召开,专题研究解决有关具体工作事项。会议组织工作由有关厅局负责,办公厅(党委办公室)协助。会议纪要由有关厅局起草,办公厅(党委办公室)审核,会议主持人签发。

十、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由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主持,出席人员为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 委领导,监事会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各厅局主要负责人;列席人员为直属事业单位、直管协会、监事会各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根据会议需要,邀请中共中央、 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提出在中央企业的贯彻落实意见;

(二)总结和部署中央企业的年度工作和阶段性工作;

(三)交流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有效做法和经验;

(四)讨论和通报其他工作事项。

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

二十一、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由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主持,出席人员为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主要负责人,委领导,秘书长、副秘书长,各厅局主要负责人;监事会主席列席。根据会议需要,邀请中共中 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提出在国资监管系统的贯彻落实意见;

(二)总结和部署国资监管系统的年度工作;

(三)交流国资监管系统的工作经验;

(四)讨论和通报其他工作事项。

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

二十二、国资委实行年度会议计划制度,各厅局根据工作职责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工作会议要列入会议计划,由办公厅(党委办公室)统一归口管理。按照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要减少数量,控制规模,严格审批。尽可能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等快捷、高效、节俭的会议形式。

二十三、国资委会议原则上不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人出席,确需邀请的须报国 务院批准。除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和有明确要求的会议外,一般不邀请中央企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国资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确需邀请的须报国资委主任批准。

二十四、办公厅(党委办公室)负责有关会议议定事项的督办工作。

第五章 公文审批

二十五、国资委办公厅(党委办公室)负责公文统一管理和重要公文督办工作。

二十六、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中央领导同志批示件和交办事项,要根据内容与分工,分别报 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或其他委领导阅批。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各中央企业、各地国资委主送国资委的公文,按职能分工分送有关厅局研究处理,厅局研 究处理的结果意见,要报分管委领导审定;重要公文呈送委领导阅批。

二十七、各厅局起草公文应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符合《国家行 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国资委有关公文处理的具体要求。各厅局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拟定的公文进行严格把 关,办公厅对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商有关厅局修改或退回主办厅局重新办理。

二十八、各厅局主办的公文必须经本厅局主要负责人审签后报出,主要负责人离京期间,由主持 工作的负责人审签。以国资委、国资委党委、国资委办公厅、国资委党委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公文,呈报委(厅)领导签发前,必须送办公厅审核,并经办公厅领导审 签后报出。凡涉及法律法规方面的公文,必须经法规局审核、会签。

二十

九、公文的签发,实行权责结合的原则。

(一)以国资委、国资委党委名义报上级机关的公文,分别由国资委主任、国资委党委书记签发。

(二)以国资委名义公布的规章、决定和命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方针、政策,公 告,人事任免事项等经国资委分管领导审核后,由国资委主任签发。其他公文,由国资委主任签发或授权副主任签发。以国资委办公厅名义制发的公文,由办公厅主 任签发或授权副主任签发,重要公文核报国资委主任或副主任签发。

(三)以国资委党委名义公布的决定、规定,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工作部署, 人事任免事项等由国资委党委书记签发或授权副书记签发。其他公文,经国资委党委书记授权,可由其他党委委员签发。以国资委党委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公文,由党 委办公室主任签发或授权副主任签发,重要公文核报党委书记或副书记签发。

十、国资委要进一步精简公文,加快网络化办公进程,提高公文办理的效率。国资委、国资委党委制定的可公开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应及时公布。

三十

一、国资委要重视公文办理的时效性,严格办文程序,提高办文效率。

第六章 公务活动

三十

二、办公厅(党委办公室)负责重要会议、活动的组织协调,根据会议、活动的要求,按规定程序协调安排委领导及厅局负责人出席。委领导出席地方、企业的 会议、活动,要本着精简规范的原则。厅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与业务相关的会议、活动,须报主管委领导批准同意,同时送办公厅(党委办公室)备案。未经批准不得 参加。

三十

三、办公厅(党委办公室)对重大会议、活动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及时通报,对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要及时组织传达。

三十

四、国资委调研工作由研究室负责归口管理,委领导调研由办公厅(党委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各厅局要加强调研成果的应用和共享,避免重复或无序调研给企业增加负担。

三十

五、各厅局要重视企业和地方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和地方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具体意见和建议,有关厅局要认真研究,实事求是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并及时沟通和反馈。不能如期答复的,要及时向企业或地方解释说明。办公厅(党委办公室)负责重要事项的督办工作。

三十

六、委领导一般不以个人名义为部门、企业和地方的会议、活动等发贺信、贺电,不题词。因特殊情况需要发贺信、贺电和题词,一般不公开发表。

三十

七、主任离京出访、出差和休养,应事先向国务院办公厅报告,由办公厅(党委办公室)通 报其他委领导;其他委领导离京出访、出差和休养,应由本人事前向主任报告,并由办公厅(党委办公室)通报其他委领导。各厅局主要负责人离京出访、出差和休 养,需事先向主管委领导请示,经批准后,送办公厅(党委办公室)备案。

三十

八、新闻宣传工作由宣传局(党委宣传部,下同)负责归口管理,委领导参加有关活动的新 闻报道,新闻单位采访委领导或以国资委、委领导名义发表文章,由宣传局审核后报委领导批准。重要会议、活动的新闻通稿,由宣传局报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和主管 委领导审定,如有需要,报主任或党委书记审定。

三十

九、国资委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对宜公开的信息要及时通过国资委网站和有关媒体公开报道。凡以国资委名义公开发布的各类规章和文件,须送宣传局统一组织对外发布。各厅局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以国资委名义接受采访、发表文章。

十、外事活动,按照外交部和国资委外事工作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章 工作决策

四十

一、国资委要建立健全研究、决定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四十

二、重大决策,必须以基础性、战略性研究或发展规划为依据;根据需要听取监事会主席意见;完善专家咨询制度;经过研究、咨询、中介机构的论证评估和法律分析;与相关部门充分协商;对涉及企业、地方和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先应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征求意见。

四十

三、重大决策要集体讨论决定。

四十

四、各厅局、直属事业单位、直管协会、监事会各办事处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国资委的重大决策,确保政令畅通;有关部门要及时跟踪和反馈执行情况,加强督促检查,提高决策贯彻的有效性;要注重提高行政效能,增强工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第八章 作风纪律

四十

五、国资委领导要做学习的表率,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不断充实新知识,丰富新经验。国资委要定期组织经济、科技、法律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专家讲座,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集中理论培训,鼓励和提倡干部自学。

四十

六、国资委工作人员必须坚决执行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内部提出, 在未重新作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委领导代表国资委发表讲话或文章,以及个人发表涉及未经国资委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及事项的讲话 或文章,事先需经国资委主任或国资委党委书记审定,必要时可提交国资委主任办公会议或国资委党委会议研究讨论。

四十

七、国资委领导及各厅局领导要带头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自觉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四十

八、国资委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国资委有关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认 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各级领导要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关系、谋私利;在国内出差和调 研,要减少陪同人员,简化接待,轻车简从。

四十

九、国资委工作人员要规范监管行为,增强服务意识。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程序和时限积极主动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坚持原则,不得办理;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行为,要严肃查处。

第九章 工作监督

十、国资委要自觉接受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接受全国人大的工作监督和执法监督;接受全 国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项监督;遵守党章及党内各项规章,加强党风廉政 建设,自觉接受纪检部门和党员的监督;加强内部监察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自觉接受企业的监督,保障和维护企业对国资委工作提出批 评、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五十

一、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委领导及有关厅局负责同志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协调处理重大群体性上访问题。

五十

二、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重视新闻媒体报道和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对重大问题,要积极主动地查处、整改,并分层次报告,各厅局向委领导报告,国资委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五十

三、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便于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

第二篇: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同志讲话摘要

2010年8月24日,全国国资委系统财务监督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积极改进和强化财务监督工作 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讲话,现在由我将孟建民副主任的的讲话摘要传达如下:

他首先对2003年以来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取得成效进行了回顾。他说:国务院国资委和各地国资委成立以来,统计评价和财务监督战线的同志们,以高度的责任感,把握工作主动,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点,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3年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确立以来,通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经营实力大大增强,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一批国有企业不仅成为国内行业排头兵,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强影响力。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其成效大体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指导企业开展危机应对工作。 二是突出降本增效,财务预算管理功能进一步提升。 三是强化风险防范,推进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四是夯实财务基础,深化财务决算管理功能。 五是提升监督实效,进一步强化重大财务事项和总会计师职责管理。

孟建民副主任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提出了五点设想,他说:

为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总结近年来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经验,分析未来财务监督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下一阶段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企业建立规范、稳健、高效的集团化财务管理体系为工作目标,以做实账本、改进绩效、提升质量、管控风险为基本任务,以夯实基础管理、管控重大事项、防范财务风险、推动管理创新为工作重点,不断提升财务监督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针对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围绕下一阶段财务监督工作总体思路,各级国资委要统一思想,把握主动,突出重点,合理安排各项工作。

一是要高度关注经济形势变化,着力做好出资企业财务状况跟踪分析工作。当前,国内外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多,变化快,影响深。及时、准确地把握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环境变化,是财务监督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出资人机构要高度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认真分析各种变化对出资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当前尤其是要做好高负债企业、效益波动企业、经营亏损企业、外向型企业以及产能落后企业的跟踪分析工作。财务分析要紧贴市场走势,体现政策变化,密切联系企业业务,力避就数论数;要探索建立针对性强、有效可行的财务状况分析评价和预测预警方法与体系,提高财务分析的时效性、前瞻性和准确性,突出监测和分析重点,及时揭示企业的潜在风险和管理短板;要健全财务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将财务动态监测信息反馈出资企业,切实用好数据资源,及时提供决策支撑。

二是要高度关注企业运行质量,着力提高财务资源配臵效率。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要把提高企业运行质量作为重点工作任务来抓。要强化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推动企业增收节支。重点突出成本费用的预算控制,以细化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定额标准与预算控制目标为切入点,尽力压缩成本费用的预算规模,严格控制预算外开支;积极推行物资集中采购和重要资源集中管理等方法,保障各项成本费用预算控制目标的有效执行,努力拓展盈利空间。要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提升企业现金保障能力。针对一些企业不惜牺牲现金流量扩大规模、经营利润与现金流入严重不匹配等情况,督促出资企业围绕现金流量管理,进一步细化资金预算安排,科学预测年度资金收支与余缺,对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的企业,要适当控制投资规模和支出规模,坚持量力而为,稳健经营。要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加快资金周转。针对部分企业产销衔接不畅、存货增加、回款放慢等问题,要督促企业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适当压缩存货规模,落实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尽力减少资金占用,提升运行效率。要加大低效资产处臵与整合力度。督促企业加强多年不分红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转让与处臵,加大对微利、亏损、非持续经营子企业的清理力度,减少资源占用,减轻财务负担。

三是要高度关注企业财务风险,着力强化企业风险管控工作。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财务风险管控成为当前财务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外已发生多起因过度依赖负债经营、财务风险防范化解不当而导致严重财务危机的惨痛案例。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要高度关注企业财务风险,着力做好高负债企业风险管控工作;要研究建立和完善企业债务风险评估监测体系,有效识别和预警企业债务风险;要根据企业债务风险程度实施分类监管,将企业财务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分别实施不同的监管措施;要加强对高负债企业的重点监测和控制,逐户明确债务风险控制目标,采取限制非主业投资、控制对外并购等有力措施,确保实现债务风险控制目标;要有效引导企业加强债务风险管理,客观评估风险程度和财务承受能力,创新融资方式、控制债务规模、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有效防范债务风险;要加强对企业担保、抵押、诉讼等或有事项管理,严格控制企业新增对外担保,防范或有风险。

四是要高度关注会计信息质量,着力做实企业账本。近年来,国有企业通过清产核资、执行新制度和新准则、加强财务基础管理等工作,会计信息真实性明显提高。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盈利水平下降,资产减值因素增加,少数企业迫于经营压力加大,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有所抬头,应当引起高度关注。会计信息质量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基本体现,也直接影响到出资人监督管理工作效果,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基本任务。要进一步加强财务决算管理,推动出资企业规范执行新准则,统一会计标准,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夯实资产质量;强化财务决算审核和审计质量评估,开展财务决算抽查审计,核实企业会计账本,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及时反馈财务决算反映的问题,督促企业及时整改,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实效;加强企业财务状况影响因素的事前监督,探索做好会计政策、合并范围、投融资、资产重组等重大财务事项的备案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财务信息公开,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

五是要高度关注财务管理体系创新,着力提升企业财务集团化运作水平。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适应后危机时期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将推动财务管理体系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努力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在全面预算、内控机制、资金集中、财务信息化、总会计师委派等财务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要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融合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完善预算编制方法,优化预算管理流程,强化预算执行监督,落实预算考核责任,充分发挥预算的引导与控制作用;要高度重视企业的内控机制建设,组织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体系,拓展内部审计工作领域,创新内部审计工作组织方式,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推动内部审计从价值保障向价值创造转型,增强企业的自我“免疫”能力;要坚定不移地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加强内部资金融通,推进企业加快建设财务公司、共享服务中心、现金池、结算中心等资金平台,支持企业通过发债、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等直接融资方式,调整融资结构,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加快推进所监管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与建设内容,将财务信息化作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推动流程再造、提升管理绩效的重要工具,努力实现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的集成和共享,为资源优化配臵和精细化运营管理提供实时的信息支撑;要将总会计师职责管理作为实现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做好所监管企业总会计师职责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企业推行子企业总会计师委派、轮换、述职、评估等制度,切实提高总会计师的履职能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最后,孟建民副主任对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提出来五点要求。他说: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各级国资委应当在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企业实际,探索新方法,理出新思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

一是要不断改进和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是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面对后危机时期复杂的经济环境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更加迫切和重要。各级国资委要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结合出资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强化财务监督职能,完善财务监督工作体系。要尽快改变仅仅停留在报表布臵、收集与审核工作的局面,积极推动财务预决算管理与企业运行分析预测、重大财务事项管理的有效结合。同时,承担财务监督、考核分配甚至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等多项职能的地区,要注重各项工作统筹兼顾,投入足够的精力,切实保障财务监督工作深入有序开展,使财务监督工作每年都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统计工作体系。当前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任务繁重,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工作意义重大。经过各级国资委的共同努力,我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反映国有资产分布结构和国有企业运行状况的数据库,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多年来各级国资委为国有资产统计工作付出的辛勤努力。在当前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各方面对国有资产统计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的要求更高。各级国资委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依赖思想和畏难情绪,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统计工作体系。一是尽力提升数据实效。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数据时效是统计工作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各级国资委要主动适应新要求,尽力提前财务快报报送时间;国务院国资委也要尽早反馈全国汇总数据。二是尽力拓展数据范围。目前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国有资产总额已占到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的73%,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状况基本能够代表全国国有企业运行态势。但目前月度财务快报统计范围不完整,地方省级监管企业统计资产只占到全部地方国有企业资产的49.6%;有25个地方报送了部分地市监管企业数据,但由于数据不全、缺乏代表性以及口径不可比等因素,至今只能汇总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数据。各地要采取措施,力争建立覆盖全地区国资委监管系统企业的月度快报统计体系。三是提高数据分析利用效率。要在数据分析方法和水平上狠下工夫,通过运用先进的财务分析、评价方法,提升数据分析水平;通过建立运行预警体系、定期汇报制度、信息报送与公开制度,深化对数据的利用。

三是要努力搭建国有资产“大监督”格局。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监督力量由多个部门和多条战线共同组成,统计评价和财务监督战线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开展有效的出资人财务监督工作,必须积极探索搭建“大监督”格局,形成监督合力。一是要加强与政府审计部门工作的协调与配合。政府审计部门是国有企业财务审计的中坚力量,充分利用政府审计手段和审计成果,可以有效地发现企业财务管理漏洞,提高出资人财务监督效率。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加强与审计署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他们对中央重点骨干企业的审计成果,督促企业整改落实审计意见,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要加强与委内监事会、纪检监察等相关机构的协调配合。国资委内部各职能机构根据分工分别承担前、中、后台不同的监管职责,出资人财务监督要与相关职能机构形成联动机制,形成监督合力,不要各自为阵。国务院国资委评价局近年来通过加强与监事会的信息沟通和工作配合,与国资委纪委联合处理重大财务违纪违规事项,与相关厅局配合确认经营成果、开展工资管理和国有资本收益清算以及规划投资监督,使财务监督和其他有关出资人监督工作有效联动,共同推进。三是要指导好出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经济运行的自我“免疫系统”。要积极指导出资企业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查错防弊、监督评价与服务咨询功能,促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四是要认真组织做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根据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2010年将重点开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小金库”是企业财务内控缺失、资金管理存在严重漏洞的典型表现。各级国资委要充分认识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作为2010年下半年财务监督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按照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实施办法》规定,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做好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和整改落实四个阶段的各项工作。各级国资委要以“小金库”清理工作为契机,积极推动企业全面排查企业在财务与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类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希望各级国资委参考国务院国资委有关通知精神,认真做好出资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加强与国务院国资委的工作联系和沟通,并及时向国务院国资委抄报有关工作文件、工作简报、工作报表和工作总结。

五是要继续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财务监督与国有资产统计工作的逐步深化,对财务监督和统计评价工作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专业素质、知识结构、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高度重视职工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招聘和选拔业务能力精、责任意识强的专业人才充实工作队伍,优化队伍结构。要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培训,使干部职工及时掌握国家最新颁布的政策法规,了解财务监督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新进展、新变化,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统计评价和财务监督战线的同志们要不负重托,努力做到能吃苦、善学习、精业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勤勉尽职。

第三篇: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今年1—4月,全国国有企业收入和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7.5%;累计实现利润总额8274.5亿元,同比增长24.8%。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万亿元,同比增加1.3万亿元,增长18.6%,已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49.9亿元,同比增长18.1%,主业盈利贡献明显增加。 在6月2日国务院国资委举行的国企改革吹风会上,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向媒体介绍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他说,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上下同心、锐意进取,从勾勒蓝图到层层落实,各项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当前,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改革试点全面铺开,重大举措迅速落地,调结构转方式大力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总体呈现良好态势,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据彭华岗介绍,各中央企业和各地紧紧围绕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有序开展公司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放大了国有资本功能,提高了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实现了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截至2016年底,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2%,其中,东方电气集团、中广核、上海贝尔3家企业全面完成了公司制改革,中国国电、中国一重、中国铁建、建筑设计集团、中国航信、武汉邮科院、华侨城集团7家中央企业二级及以下子企业全面完成改制。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改制面超过90%。

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截至2016年底,中央企业集团及下属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含参股)占比达到了68.9%,上市公司的资产、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在中央企业“总盘子”中的占比分别达到61.3%、62.8%和76.2%。省级国资委所出资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合并报表范围内)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达到了47%。中央企业二级子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到了22.5%。截至2017年3月底,126家省级国资委监管的一级企业集团层面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行业和领域,选择19家企业开展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实现了向社会资本放开竞争性业务。越来越多的竞争性企业在混改中进一步调整股权比例,促进企业形成了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国资委已经明确了10户中央企业子企业作为员工持股首批试点,目前正在稳妥有序开展审计评估、确定外部非公有资本股东等工作。其中,国机集团所属中国电器院参与持股员工和民营资本股东已按要求完成出资入股,占公司总人数30%的453名员工通过有限合伙企业持股平台持有公司22%股份,入股金额共计7799万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17年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以及到2020年国有独资、全资公司全面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等目标任务;从理顺出资人职责、加强董事会建设、激发经理层活力、完善监督机制、坚持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规范了各个治理主体的权利和责任,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

截至目前,102家中央企业中建立规范董事会的达到83家,占比超过80%;中央企业外部董事人才库已经达到417人,专职外部董事增加到33人。各省(区、市)国资委所监管一级企业中有88%已经建立了董事会,其中外部董事占多数的企业占比13.1%。

根据今年4月印发的《关于开展落实中央企业董事会职权试点工作的意见》规定,国资委将把中长期发展决策权、经理层成员选聘权、经理层成员业绩考核权、经理层成员薪酬管理权、职工工资分配管理权、重大财务事项管理权等6项权利授予企业董事会。此次试点在2014年试点的基础上有了不少突破和亮点。比如,董事会可以在主业范围外确定1~2个新业务领域,进一步明确了选人用人中党组织与董事会职责定位,董事会决定经理层成员业绩考核结果和薪酬结构与水平,董事会制定本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决定工资分配事项等等。

据彭华岗介绍,国资委还将根据试点情况适当扩大试点范围。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效果明显截至2016年底,中央企业集团及下属企业中,由董事会市场化选聘和管理的经理层成员约占5.1%,其中,中央企业二级企业中,由董事会选聘和管理的经理层成员约占7.4%。省级国资委单位所出资企业及下属企业中,通过市场化选聘并管理的经理层人员占14%。招商局、中国建材等50多家中央企业和上海、广东等20多个省级国资委在二三级企业探索实施了职业经理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方面,2016年以来,国资委会同有关方面连续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中央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文件,探索建立长期激励约束机制。部分中央企业持续推进以价值为导向的市场化收入分配改革,实现了职工收入随业绩变化能增能减的改革目标。比如,中国节能将“清洁能源发电量”与“利润总额”设置为工资增长与经济效益联动的复合指标,工资增幅重点向经营、效益倾斜,向基层一线企业倾斜。

中央企业落实三项制度改革,特别是在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方面,克服各种阻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中央企业集团总部人员在岗人数由2015年的2.77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2.64万人,同比下降4.6%;总部人均管理资产由2015年的17.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9.1亿元,同比增长11.1%,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2016年,中国一重各级中层领导干部全部“起立”,通过市场化选聘和个别调整,由320人缩减为190人,淘汰率40%。近三年,中铝公司共计分流安置员工7.92万人,用工总量压减40%。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效果凸显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原有2家试点的基础上,扩展到了“2+8”共计10家,即诚通集团、中国国新2家运营公司试点,和国投、中粮集团、神华集团、宝武集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8家投资公司试点。37家省级国资委中,有21家改组组建了52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彭华岗介绍说,从试点的效果看,主要凸显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功能定位逐渐清晰。经过逐步摸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侧重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侧重提升商业类企业的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根据《指导意见》有关精神,未来中央企业将主要分为三类,即实体产业集团、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二是效果逐渐显现。试点探索了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在组织调整、战略管控、业务发展、分类授权等重要方面取得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试点充分激发了企业的内在活力,10家试点企业2016年实现利润总额2450亿元,较上年增加765亿元,同比增加45%,远远超过央企平均水平。三是关系逐渐理顺。国资委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所出资企业的关系不断理顺。从出资人监管的体制看,正在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由管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向价值形态的国有资本转变,有力推动了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推动了企业活力的增强。中央企业兼并重组的“五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吸收合并、共建共享,推动了15对28家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已经调整到102家。彭华岗介绍说,重组以来,各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内部整合,重组红利逐步释放,经营业绩实现新突破,内部协同取得新成效,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行业影响力达到新高度,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下一步,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推进力度,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目标,加快深度调整重组步伐。“一是继续推进中央企业集团层面重组,深化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加强重组后的整合效果评估。稳妥推进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等领域重组,探索海外资产整合,集中资源形成合力,更好发挥协同效应。二是推动中央企业以优势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为平台,加强企业间相同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鼓励中央企业围绕发展战略,以获取关键技术、核心资源、知名品牌、市场渠道等为重点,积极开展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质量品牌提升。支持中央企业之间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联合开发等方式,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三是发挥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支持中央企业转型升级、重组整合、创新发展,引导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去的积极成效在瘦身健体、体质增效方面,国资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步伐,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央企业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开展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中央企业累计减少4240户,压减比例8.13%。按照三年压减20%的总体目标,2017年要减少法人单位8%。

2016年完成 171 户“僵尸企业”处置和 249户“特困企业”治理任务,实现减亏增效 512亿元、妥善安置富余人员12 万人,对中央企业实现收入和效益恢复性增长、扭转效益下滑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6年中央企业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019万吨,完成率141.7%,分流安置职工33126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3497万吨,完成率109.9%,分流安置职工41945人,超额完成年度“去产能”任务。2017年,中央企业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目标任务595万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目标任务2493万吨,其他涉煤企业逐步退出煤炭行业,通过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整合煤炭产能8000万吨。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资委职能转变4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正式印发。该方案明确了国资委管资本的重点职能,划清了国资监管的权责边界,提出了职能转变的具体举措,标志着国务院国资委从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迈出了历史性、实质性的关键一步。目前,国资委内设机构调整已经完成,整合了6个厅局、新成立4个局、进一步完善定位并更名5个厅局,形成了以管资本为主的组织架构。国资委还系统梳理了国资监管职能,拟取消、下放、授权工作事项43项,进一步聚焦管资本职能,其中包括取消监管事项26项,下放监管事项9项,授权监管事项8项。中央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关于完善中央企业功能分类考核的实施方案》已经正式印发,根据中央企业功能定位和发展阶段,突出不同考核重点,科学设置了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及权重。国务院国资委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权力和责任清单,目前已经形成初步成果。

为了强化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资委分别以国资委党委会和主任办公会、分管委领导、监事会主席为主体,形成了领导决策、协调处置、监督报告“三个平台”,并设立了3个监督局,负责分类处置、督办和深入核查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调查,提出有关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形成监督工作完整闭环。此外,外派监事会监督和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力度也不断得到加强。

而从全国范围看,截至2017年3月底,河北、江苏、广东等18个地方出台了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方案。34个地方在分批取消下放出资人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截至2017年3月底,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比例已达90%左右。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据彭华岗介绍,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中央企业管党治党意识明显增强,抓党建、强党建氛围已经形成,党建基层基础工作逐步夯实,一些多年来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企业党建工作力量不断加强。中央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目前,中央企业全部开展了集团层面章程修订,已有3076家中央企业二三级单位实现了党建工作要求进章程;已有2490家设立董事会的中央企业二三级单位实现了“一肩挑”;实行了中央企业党委(党组)向国资委党委报告年度党建工作、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负责人向国资委党委述职、中央企业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三项制度;已有2636家中央企业所属二三级单位配备了专职副书记,91家中央企业集团总部党务部门编制达到了不少于同级部门平均编制的要求;中央企业政治巡视实现了全覆盖。 彭华岗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导向,始终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个核心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增强活力、优化布局、提质增效、防止流失、加强党建这五个重点,尽快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 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二OO五年三月十六日)

各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现就加强和推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基本内容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员工思想空前活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使中央企业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对跨国公司和国内各类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强做大的迫切需要;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凝聚力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

- 1文化,促进中央企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3.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企业素质,外塑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4.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客: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构筑中央企业之魂;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提炼各具特色、充满生机而又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依法经营,规避风险,推动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提高经营水平;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育“四有”员工队伍,促进人的全百发展;建立企业标识体系,加强企业文化设施建设,美化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

- 3确定企业文化建设项目;提炼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导入视觉识别系统,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的具体设计;采取学习培训、媒体传播等多种宣传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员工进行教育熏陶,使全体员工认知、认同和接受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并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在一定时间内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总结评估,及时修正,巩固提高,促进企业文化的创新。各中央企业可结合本企业实际,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步骤。

8.企业文化载体与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完善职工培训中心、企业新闻媒体、传统教育基地、职工文化体育场所、图书馆等企业文化设施。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手段,丰富和优化企业文化载体设计,注重利用互联网络等新型传媒和企业报刊、广播、闭路电视等媒体,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提高员工文化素养,扩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覆盖百。重视和加强对摄影、书法、美术、文学、体育等各种业余文化社团的管理引导,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广大员工识别和抵制腐朽思想、封建迷信、伪科学的能力,营造健康、祥和、温馨的文化氛围,满足员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注意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类人才,加强引导和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注重发挥有关职能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的作用,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合力,依靠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保持企业文化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 5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统一起来,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又注重社会效益的提高,实现政治上和谐稳定,经济上持续增长,文化上不断进步,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员工利益的协调发展。

11.重在建设,突出特色。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系统思考,重点突破,着力抓好企业文化观念、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的建设。要把学习、改革、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大力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围绕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基层实力。注重把文化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中,渗透到相关管理环节,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在激励约束中实现价值导向,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要从企业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出发,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出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在企业精神提炼、理念概括、实践方式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形成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独具勉力的企业文化。

大型企业集团要处理好集团文化与下属企业文化的关系,注重在坚持共性的前提下体现个性化。要以统一的企业精神、核心理念、价值观念和企业标识规范集团文化,保持集团内部文化的统一性,增强集团的凝聚力、向心力,树立集团的整体形象。同时允许下属企业在统一性指导下培育和创造特色文化,为下属企业留有展示个性的空间。在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的过

- 7注意强调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和人本管理,在管理方式上要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约束,制度标准与价值准则协调同步,激励约束与文化导向优势互补,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14.有机结合,相融共进。

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避免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割裂开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央企业广大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发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势,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牢固占领中央企业文化主阵地,通过良好的文化养成,不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坚持依法治企和以德治工相结合,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公民道德规范,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引导员工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选拔与宣传企业先进典型和英模人物,营造团结进取的企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展示中央企业的良好形象。

四、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

- 9持和物质保障。

18.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

国资委要加强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针对中央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不断总结和推广中央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用丰富鲜活的案例启发、引导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要定期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文化建设专职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企业文化专业知识。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认真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操作方法和客观规律,搞好分类指导。各中央企业要加强对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定期开展检查,促进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有序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各中央企业要加强实践探索,逐步完善提高,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第五篇:2012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讲话

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

全面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在2012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邵 宁

(2012年3月24日)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对2012年全国管理创新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全国管理创新大会已连续举办了十届,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相聚一堂,分享管理成果,交流实践经验,启迪管理创新的思路,这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使得传统管理方式和手段无法或难以适应企业全球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的需要。这届会议以“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为主题,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大家对信息化引发管理变革的共识与期待。

就中央企业而言,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洗礼,特别是07-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磨练,在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站在全球的视野审视中央企业,我们会发现,中央企业在规模、装备、技术等硬实力方面和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已不是很大,但是在软的方面,尤其在管理方面,我们的差距比在硬的方面所显示出的差距要大得多。特别是一些企业基础管理薄弱、管理方面长期存

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做强做优、科学健康发展的瓶颈。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进一步做强做优的关键时期。与去年相比,今年我们面对的世界经济形势更趋严峻复杂,外部市场萎缩,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很大,经济运行仍将面临许多挑战。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央企业与国内其他企业一样要抓住改革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对标管理,挖掘潜力,突破发展瓶颈。在全球化背景下,做强做优企业,首先应从对标开始。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业一流企业对标,能够发现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找准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加上配套的考核、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管理的改善。前几年,不少中央企业通过开展对标取得显著成效。如中国移动通过十余年坚持与同行业世界一流对标,全面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金融危机时期面临严重亏损的中铝公司,积极与民营企业进行全面对标,找到了差距和不足,进而制定措施,认真整改,2010年实现了整体盈利。加强对标学习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世界一流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当抱有这样的态度:凡是比我们强的,都应该成为学习的标杆。对标不仅要注重硬实力的对比,更要注重对比软实力;不仅要注意指标的量化比较,更要比较蕴藏在指标背后的理念、方法、组织流程等的差距。要把标杆作为管理实践中的参照系,通过对标传导市场竞争的压力,促进企业发现短板、消除瓶颈,持续提高经营绩效。

二、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苦练内功,夯实发展基础。基础管理是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共性内容和重要支撑,是企业的基本功,也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没有扎实有效的基础管理,企业的各项管理不仅难于规范,也很容易流于形式。我们大多数企业并不缺制度,缺的是严格高效的执行。从严治企强调企业内部要形成纪律严明、政令畅通、管理有序、协调高效的运转机制,体现了管理的科学性的特征,也是企业管理最基本的要求。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中央企业在基础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必须苦练内功,固本培元,不断增强企业内在素质,夯实发展基础。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为提升管理提供动力保障和良好基础。

一流的管理是建立在先进科学的机制之上的,没有先进的经营机制,就不可能有一流的管理。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企业改革的主要对象,往往是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碍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和管理制度,改革的成果又最终体现在建立一系列新的管理制度上。因此,深化改革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加强管理的体制保障和环境基础。而强化管理,可以保证转换经营机制顺利进行,使改革的成果得以巩固和发展。在这次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中,中国中化集团拓展并整合事业领域,成功实现向产业服务型跨国企业集团转型;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主动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贯通,彻底改变产业链各环节小而散面貌,实现业务的一体化整合案例等,都是深化改革调整,整合资源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

四、进一步健全风险体系,消除隐患,防范经营风险。风险管理的本质就是“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近年来,在国资委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在风险管理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系建设、信息化和人才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非常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复杂的经济形势必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必须要有高度的风险意识,进一步加强对未来中长期所面临风险的全局性、趋势性研判,准确定位风险管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认真梳理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点,及时消除可能造成的重大隐患,抓住重点,突出创新,实现风险管理的整体提升。

五、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不仅成为企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且成为提升企业管理、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平台。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企业做强做优的必由之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过信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发展,实现了企业信息化从独立分散向集中统一的跨越式转变,使信息化成为企业经营、研发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协同推进信息化建设与流程再造、组织变革、管理方法变革、供应链管理,使信息化渗透到管理运营各个环节,这些经验都非常值得大家借鉴。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以深度融合和深化应用为重点,以确保信息安全为保障,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效率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

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管理和各项工作效率的飞跃式提升,改变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和面貌,使企业管理活动达到当今世界一流现代化发展水平。

女士们,先生们,2012年,是中国经济和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昨天,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动员会,在中央企业全面启动了管理提升活动,力争用2年时间,通过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加快推进中央企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为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这项工作也希望大家给予支持和关注。

最后,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在这次会议上有所收获!谢谢大家。

上一篇:高校毕业生代表发言稿下一篇:广西工农旅游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