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四季说课稿

2023-05-01

第一篇:一年级语文四季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说课稿:《笋娃娃》说课稿

——《笋娃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笋娃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笋娃娃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时的情景,热情赞美了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课文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从土里“钻”出来、从草丛中“冒”出来、从石块下“探”出来等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意思。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奇特,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但同时又存在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点。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三、设定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根据教材,我从三个方面设计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并将其整合起来: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体会感叹号作用的基础上,读出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初步体会感叹号的用法。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勇敢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四、教法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根据教材的特点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立足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在活动中读,在表演中说,在想象中背等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探究感悟读书的过程。

五、学法指导

叶圣陶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我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动画效果,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对问题讨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边朗读边表演从而理解从土里“钻”出来,从草丛中“冒“出来,从石块下”探”出来等在特定语境下动词的意思。

六、教学思路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集中,特点鲜明、语言优美的特点,我力避繁琐的分析,从激趣导入,以题质疑——以境促读,境中生情——以读代讲,培养语感——角色表演,内化感悟——课外延伸,拓展升华五个方面引导学生在较大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达到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1、激趣导入,以题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本课一开始我就呈现课题:笋娃娃。以题质疑:“小朋友,我们见过布娃娃、洋娃娃。可是,你见过笋娃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朋友立即叽叽喳喳,提出了许多例如“笋娃娃是谁的娃娃?”“他长什么样?”“他在哪生长?”“笋,我知道,它是一种植物,怎么叫它娃娃呢?”等等充满智慧的问题。我相机播放课件:在绵绵的春雨中,满山的翠竹,白胖胖的笋娃娃钻出来了,活像一个个嫩生生的娃娃。激起学生对笋娃娃的喜爱之情。

2、以境促读,境中生情

“一阵春雨唤醒了春笋,他们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吧!”我利用动化视频,配以悠扬的音乐和质感的朗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的感性认知。看到小朋友聚精会神的神情,我及时引导学生与教材互动:“小朋友,你们现在就是一个个可爱的笋娃娃,让我们钻出来、冒出来、探出头来吧!”刹时,小朋友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蹲或站,或蹦或跳,我相机笑道:“孩子们,跟我一起来做,好吗?”课堂内,孩子们和我一起兴趣盎然地变成了一个个正从土里钻出来,从草丛中冒出来,从石块下探出来的笋娃娃们。孩子们深切地体验到春天里,春笋们的生机勃勃。

3、以读代讲,培养语感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读出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引导孩子们通过初读——讨论——品读——赛读的方法来理解。孩子们在读清、读通课文后再讨论以下话题:(1)文中具体写出了几个笋娃娃出来的情景?(2)他们是怎样出来的?(3)各自什么心情?通过热烈的讨论,孩子们很快体验到竹子妈妈和出来的笋娃娃们高兴、自豪的心情以及为遇到困难的笋娃娃鼓劲时兴奋、着急的心情。“你们真是太棒了!你们觉得用什么语气读出他们这种心情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试一试,好吗?”我鼓励孩子们大胆体验,然后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有语气、有重音地朗读。“我想你们会比老师读得还好。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得最好就勇敢地读给大家听,老师的小红花等着你来拿哟!”在我的鼓舞下孩子们信心十足,一个个像小表演家一样尽情地展现自我,课堂内书声朗朗。

4、角色表演,内化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出幼儿园的大门,步入小学的课堂,他们喜欢游戏、活动。因而,在孩子们充分理解了课文后,我问小朋友:“你们现在最想用什么独特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笋娃娃的喜爱?”孩子们有的说想站起来大声朗读课文;有的说想用动作来表现笋娃娃的可爱;有的说想回家在土里种上笋娃娃,每天给他浇水;还有的说要把笋娃娃画下来„„我根据教学实际与孩子们的特长提议他们分工合作表演课本剧。然后请全班小朋友评议:谁表演最大方,最逼真;谁说话的语气最恰当;哪一组合作最默契。通过热烈的评议,孩子们再次体验到钻、冒、探等动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再次感受如何有语气地朗读不同情境的语句,从而突破重难点。同时小朋友通过讨论、表演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口语交际训练。

5、课外延伸,拓展升华

从课内到课外,着力课内,着眼课外,针对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和独特体验,我在课末提出:你们愿意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笋吗,愿意到课外书中阅读有关竹子、竹笋的知识吗?了解了、观察了以后,我们可以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唱一唱。课外,孩子们的收获是丰富的,表现是精彩的。尤其是对绘画感兴趣的孩子交的作品色彩鲜艳,想象丰富:有《顽强的笋娃娃》,《欢笑的笋娃娃》,《春雨中的笋娃娃》等等。《我以顽强的笋娃娃》这幅画为契机笑问:“小朋友,竹妈妈和她的孩子为石块下的笋娃娃加油,你们最想为谁加油?”。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一些孩子不约而同提到要为班上的“小调皮”加油,希望“小调皮”能按时完成作业,希望他不再打别人„„调皮的李辉居然脸都红了。此时,我深切地感受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七、教学体会

1、通过本课教学,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教学内容相融和,栩栩如生的课件画面加以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给学生创设一种全新的教学意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使抽象的语言活生生的表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空前高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地培养。

2、在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充分利用语文的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能实现课内外的联系,使学生在较大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我相机开展了说、写、画、唱等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并要求学生到课外书中查找资料,给学生创设多种语文实践的环境,达到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第二篇:小学语文 《四季》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四季》这篇课文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2课,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美的大自然,从而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使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用游戏形式复习11个生字

2.朗读感悟课文,体会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对课文学习和防写诗歌的兴趣. 3.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感知四季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下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2.教学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播放"找朋友"歌曲,师生拍手.师问:小朋友听出了是什么歌儿了吗 好,老师就来和大家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等会儿老师拿出一张拼音卡片,请小朋友赶快找到生字宝宝来认一认.但是,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为了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印象,我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认词语"的识字游戏.(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时间和机会,让生字和他们一次次见面,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识字,激发了他们的识字兴趣,这样就达到了巩固识字的目标了).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引出课题. 和生字交上朋友后,我首先带领学生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师说:大自然可神奇啦!她有四个非常可爱的女儿,可以让花儿变红,草儿变绿;可以让太阳变成火球,晒得我们直淌汗;可以让红红的果实爬上枝头;还可以让世界一夜之并且晨变得一片雪白,请小朋友来猜猜这是哪四位小姑娘呀

引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我这里有几幅美丽的四季画儿,谁来给它们找一找家呢 (帖画) 设计意图:(学习兴趣具有强大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课文.以上环节通过有趣的游戏,美丽的图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语文与生活沟通.) 2.朗读课文

师问: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请小朋友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 (1)学习课文:有一个朋友也很喜欢春天,他还给春天写了一句话呢:草牙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2)品味语言:"草"和"草牙"比较,"草牙"是什么样啊 正因为尖尖的草呀牙只有春天才有,所以草牙说:"我是春天

(3)美读加深:尖尖的草牙在对小鸟说的时候是什么表情 请你也带着这样的表情来念一念. (4)多读评价:请同学们也来做小草牙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分读等多种形式读. (5)拓展表象:小朋友们,春天除了草牙尖尖外,还有哪些景物呢 谁能像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也给春天写一句话啊 (我们就写了一首关于春天的诗,写诗就是这么简单啊,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自己写得诗吧!)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美度家深,评价强化,并通过图画表象支撑,进行言语图式拓展的训练.这样学生不但知道春天的美丽,更学到了句式,工具性与人文性比翼齐飞. 在接下来的三个季节里,我让学生合作学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来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知道荷叶(圆圆)→夏天;谷穗(弯弯)→秋天;雪人(顽皮)→冬天.让学生上台做做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唱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体验基础上练习说话,为学习文本句式打好基础,进而再通过品味言语与动作演示相结合) (三)课间活动

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学习持续时间比较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我就让学生休息休息,一起来唱首歌《春天在哪里》,用声音来表现出对四季的喜爱. (四)再读课文

在唱完歌曲后我又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比赛, 我将学生分成四组:春草组,夏禾组,秋谷组,冬雪组. (五)拓展练习

我们用歌声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用朗读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用动作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接下来拿起画笔画一画喜欢的季节,并在旁边写上关于这个季节的小诗. 板书设计: 草芽(尖尖)→春天 荷叶(圆圆)→夏天 谷穗(弯弯)→秋天 雪人(顽皮)→冬天

(回归整体,美读升华,表演强化.活话课文,转换言语,迁移运用.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升国旗》说课稿

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一年级语文《升国旗》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升国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学生已经学习了拼音和识字后的第二篇课文

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

以及升国旗时学生应该怎样做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要求学生有热情的朗读

背诵课文及学会本课生字、词

并且美观地书写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

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的拼音

也为今后的课文朗诵打下扎实的基础

全篇课文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写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第二句写国旗升起的情景;第三句写升国旗我们怎样做 整篇课文句字简结明了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国旗的热爱之情

第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部分生字和初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完成余下的生字和细读课文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

新课程标准对一年级学生的要求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课文

朗读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

(二)学会文中14个生字

其中7个只识不写

认识二个笔画

(三)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我确定这样饿目标过

目的是通过训练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及识字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使知识和思想教育互相渗透

三、说学情

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基础

我校属偏远的乡村小学

幼儿教育相对缺乏

学生在朗读、识字等方面的能力都普遍较低

学生学期起课文来相对比较吃力

根据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

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与合作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通过教师的引入

文中的插图展示以及学生对现实中红旗的陈述

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朗渎促背法"让学生通过范读、个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法 以读促背

并从读中领悟思想感情

(三)"红促写法"让学生自主读贴描红

训练美观书写

学生平时学习课文

习惯于老师讲

学生听

在学习上存在较强的依赖性

这节课我让学生通过观看插图和联系实物回答问题;朗读课本、尝试背诵;美观书写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进行:

(一)情境引入

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

教学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

首先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

每个星期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

老师板书:生国旗

你知道这是一面什么样的旗帜吗?上面的星星叫什么

又代表什么?"红旗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

这就把课文中的抽象事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

这样可调动起他们表达的欲望

激活课堂的活跃气氛

接着我补书讲述

帮助学生更深认识国旗

激发学生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二)细读课文

领悟情感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重要的训练

为了让学生把握有感情地朗读

我先范读课文

再这样引导学生:"国旗代表着祖国

此时你应该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读?"学生已经了解了国旗

也激发了对国旗的感情

这是要求学生把这种感情融入到字里行间

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

然后我组织学生独立朗读、小组朗读、全班朗读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流露出对祖国的感情

接着我提问:"升国旗时

你还听到了什么?看到什么?"学生跃立欲言

课堂气愤再次高涨

学生发言时老师板书:国歌声中

高高升起

我紧界着引导:"五星红旗升得多高啊!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上

你能读出来吗?"学生尝试有感情朗读第二句

指名读

集体评: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有没有感情?谁再来试一试?通过比较朗读 让学生逐渐掌握有感情朗读的方法

教学第三句时

我让学生找出能表达热爱国旗的词语(立正;敬礼)老师板书:立正敬礼 再指导学生朗读

(三)朗读促背

再悟情感

在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后

我这样引导学生背诵:"同学们已经能有感情地朗读了

现在我们来尝试背一背

好吗?"师指导背诵并带上动作表演;这更能引发学生背诵的动力 并再次通过动作表露出对祖国和国旗的热爱之情

(四)指导书写

在一年级教学中

书写也同样重要

让学生养成认真美观地书写

教师责无旁贷

我先范写生字

说明每个生字的书写规格

楼着学生独自读贴

说说关键笔画、描红

最后按要求在田字格上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

(五)知识延伸

加深情感

在学生通过朗诵课文对国旗的热爱后

我又设计了最后一个问题:"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了国旗的一些知识 你们想知道更多有关国旗的知识吗?"那就回家回你们的爸爸、妈妈 好吗?把课堂的知识延伸到是生活上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感情

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六)好的板书可以体现文章的中心 使学生一目了然

因此

我根据课文内容

紧扣升国旗的情景

<升国旗>说课材料稿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说课稿:比尾巴

《比尾巴》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比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十课。是一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课文抓住各种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

八、鸟 ”。学会写“云”,学习新笔画“撇折”。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3、情感目标:了解一些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问句。

三、学情分析:在孩子们眼里,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他们天生就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感到新奇和新鲜,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校门,自控能力较差,表达能力还很稚嫩,语言也不丰富。因此,课堂上不能死板的进行教学,要设计灵活多样、新颖的活动,激发起学习欲望。教学中,以游戏“为动物做裁判”活动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增强课堂情趣。

四、教学理念:

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写字、朗读为主,培养阅读能力。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通过展示动物图片,各种游戏,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激发学习热情。课堂上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充分的自渎、朗读、对读„„让学生在读中认字,感悟理解课文,理解字词,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针对学生喜欢游戏这一特点,我创设了去动物王国为小动物做裁判这一环节,让学生在上课开始就对这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识字教学这一环节中,我主要采用多种读、认的形式,使学生学会自学。同时,设计了游戏“猜一猜”,让学生在玩中学,从中巩固12个生字的认读。

本课教学难点是读好问句。教学中,我首先范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再让学生模仿读,从中体会问句的读法。当通过各种形式认字,确定学生已经扫清生字了,我再引导学生认识问句,体会问句的读法,最后达到读好问句的目的。

为了使“为小动物做裁判”这一情境贯穿始终,在结尾处我设计了为跑掉尾巴的动物加上尾巴,说说动物尾巴的作用,说出比赛结果这些环节,使学生把自己当成学习主人,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和欲望。

五、教学流程:

第一、 设计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启儿童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上课前,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请大家跟随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小耳朵,摸摸你的黑头发,摸摸你的小圆脸,摸摸你的小尾巴”使学生多种感官得到刺激,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说出动物有尾巴,自己没有尾巴。接着,教师读出动物王国的来信:“中心小学一年一班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猴子淘淘,今天我与小伙伴进行一场特殊的比赛—-比尾巴,大家谁也不肯认输,都认为自己的尾巴最好。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愿意为我们做裁判吗?”,鼓励学生为比尾巴动物当裁判,从而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比尾巴”。强调“巴”读轻声。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 初步感知、认读生字。首先演示课件,出示六只小动物图片,使学生说出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了比赛。这时教师板书主要内容。然后鼓励学生谈一谈“你眼中这些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上面观察和练说的基础,学生要课文就不难了。为了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我首先进行课文的范读,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安排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生字。当学生对生字已掌握了,就检查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抽读„„使全体学生都处于读的训练当中。再让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同时教学新偏旁“八”“鸟”达到认字的目的。

三、 精读课文、理解词句。这一环节开始,充分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鼓励说:“刚才小朋友说的真好,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放进课文里,请你们用百灵鸟那动听的声音再读一读课文。”首先让其练读,再指名读、两名对读。让学生评一评。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结构:三问三答式,知道问句的读法,读好问句。接着指导读一二小节,找出反义词:长—短,用“好像”说话.然后指导学生摘掉拼音读文。通过师生对读等形式培养朗读能力。

第四、 指导写字。首先出示课件“云”让学生数出笔画数,再书空“云”交待新笔画“撇折”,最后在田字格中范写,指导学生练习书写,达到写字的目的。

五、 练习拓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过渡语:“动物王国跑出一群小动物,它们跑呀跑呀,高兴得连尾巴都跑掉了,聪明的小朋友,你愿意帮它门把尾巴找回来吗?”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起积极性。当学生画完喜欢动物的尾巴后,在进一步引导其说出动物尾巴的作用,达到联系生活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第六、 总结汇报。课堂结尾再一次提醒学生做一个认真公平的裁判:“聪明的小朋友们,知道这场比赛的结果了吗?”指导汇报。这时教师相机板书:长、短、像把伞、弯、扁、最好看,总结全文。最后鼓励学生:“:小朋友们学习认真努力,学会了12个生字,真了不起!”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灵活地设计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自学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认字、识字、写字和朗读训练为一体的教学目的。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上册《操场上》说课稿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操场上》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比多比少”的一节课。在此之前,学生们在第二单元学习了比较,其中包括比多比少、大小、高矮、长短与轻重等,这些比较的内容主要是从形的方面进行比较,比较直观,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解决减法问题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10以内的加减法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解决加减法问题,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图片观察和学生操作直观教具,初步了解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形象的比较,才能理解和掌握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难点的依据: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较抽,通过图片观察和学生操作直观教具,初步了解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评价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3—5分钟)

大课间时,我们的操场上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踢球的等,可真热闹。看!在这个操场上老师正在和同学们一起玩踢毽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操场看一看。

设计意图:通过在操场上进行活动的场景,在形象比较的基础上,以便学生可以用数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2、探究新知:(30分钟)

(1)小组合作交流。

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提供观察、动脑思考、交流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究。体现了课堂上生生主动学习、互相学习的浓厚的学习气氛。

(2)全班汇报展示。

请学生汇报观察的数学信息与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动手操作。

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能比较清晰地看出“多多少”与“少多少”。

教师有2人,就摆2个小圆片,学生有8人,就摆8个小圆片,让学生清晰地看出“多多少”与“少多少”是指哪一部分。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能形象地理解这一类问题的本质特点,指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学具进行分析。

(3)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所摆学具,列出算式并解答。

算式:8-2=6,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据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把实际情境和减法意义联系起来,并列出算式,不要让学生机械地套用比多比少的接替类型,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积累直观经验。

(4)完成书上44页试一试。

先摆一摆。再填空。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多多少”与“少多少”的解题方法。

3、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44页练一练第

1、

2、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练习解决比多、比少的减法问题。

4、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通过观察、操作,你们理解了有关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并能根据图意提出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能尝试解决问题。既锻炼了观察能力,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5、板书设计:

学生有()人,老师有()人。

学生比老师多()人。8–2=6

老师比学生少()人。

6、布置作业。

完成《课时达标》19页。

上一篇:院青协干事竞选演讲稿下一篇:园区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