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医观后感范文

2022-05-21

第一篇:仁医观后感范文

妙手仁医观后感

在本月党的群众路线学习中,我们共同观看了电影《妙手仁医》,令我感触颇深。片子的男主角本·卡森博士以前是单亲黑人家庭的苦孩子、学校里的差生,今天世界著名的神经外科、脑外科专家„„电影直接把卡森的一生在荧屏上展现出来,似乎并不恢宏、也没有高调,却非常激励心志、感人肺腑。

卡森并不是从小就聪颖过人。小时候他曾经是一个门门都很功课都很差的差生。别的孩子嘲笑他笨,他自己也觉得自己笨。但是他有一个永不放弃的妈妈。虽然卡妈妈自己不但大字认不了一箩筐、而且深受抑郁症病魔的折磨,但她坚持,也一定要她的孩子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卡妈妈的口头禅就是“Yes you can”——“别人能做的,你也能做,只是你能比别人做的更好”。是她用帮人打扫清洁挣来的钱供两个孩子上学;是她关掉儿子在看的电视,带他们去图书馆借书;是她在去医院住院之前,还要求儿子在她回来前把乘法九九表背下来。读中学时有一次他在激愤之中拔出坚刀用力向同学的肚子捅去,如果不是同学的皮带扣奇迹般地挡住尖锋将刀子折断,他就已闯下杀死人的大祸。回到家里,惊魂未定的他一把抱住一本圣经,大声向上帝祷告:“主啊,求你把我的坏脾气挪去,求你„„”当年卡森在医学院读书最怕化学,那些化学方程式他怎么也记不住,而一次化学考试对他至关重要,宕掉他就拿不到奖学金了。考试前的晚上他连夜恶补,直到累极而睡着。梦中他见到鼓励他的妈妈,还见到化学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化学方程式。第二天考试,那些化学方程式赫然出现在考卷上。卡森顺利考过,他亲历了一个神迹。再后来卡森经常面临医学上的挑战,要做极其艰难、以前没有人做过、风险极大的脑外科手术。在一次为头颅相连的双胞胎施行的极高难的头颅分离手术前,卡森经过苦苦钻研制定了创新、大胆的手术计划。手术前他给来自德国的双胞胎的父母解释了手术的方案和危险性,最后说“你们需要祷告”。双胞胎的妈妈问卡森,“医生,您祷告吗?”卡森说“是的,我祷告,我每天都祷告”。手术及其艰巨,两队外科医生人马奋战了22个小时(其中一个小时还需要停止双胞胎的心脏以免流血过多),手术终于成功完成。精疲力竭的卡森来到记者招待会,把他视为英雄的人们可能不知道,他妙手救治了两个双胞胎,但他自己却刚刚经历妻子难产、他们自己的双胞胎不幸没有救活的伤痛,卡森回到家里默默流泪„„

看了这部电影,我认为卡森之所以能成功,应归功于卡森母子两人对上帝的信仰,如果没有对上帝的信仰,这位被丈夫欺骗、伤害和抛弃的黑人母亲也许早就放弃人生自杀了,何谈把孩子培养成才;如果没有对上帝的信仰,卡森也许跟黑人区的其他一些青少年一样沦落街头甚至监牢。我觉得人不能没有信仰,正如影片播放后李君书记说的有了信仰,人才有了畏惧之心,懂得“人在做,天在看”,做事情才不会肆无忌惮;有了信仰,人才有了心灵支柱和依靠,才不会漫无目的的生活。我们信仰共产主义,通过影片的观看,更坚定了我的信仰,也使我懂得了信仰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我会更加坚定我的信仰,并为之奋斗终生。

第二篇:2013感动中国人物仁医胡佩兰

2013感动中国人物

2013感动中原人物

仁医胡佩兰退休后连续20多年出诊看病彰显人间大爱

一生最大的愿望是让穷人都看得起病,开药便宜有效,很少超百元„„1月22日凌晨5时30分,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持了70年、98岁的“医生奶奶”胡佩兰耗尽了最后一丝心血,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弥留之际牵挂的依然是病人,临终只留下一句话: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感动中国2013十大人物

【颁奖词】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感动中原2013十大人物

【颁奖词】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虽是垂暮之年,她仍是杏林馨香的兰,人间不老的松。

1、 举办“感动中国”、“感动中原”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2、 “感动中国”、“感动中原”人物身上彰显了哪些道德力量?(3分)

3、 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向这些模范人物学习?(3分)

第三篇:【安全观后感】 安全观后感

如果各位观看了一部安全教育片段,大家有什么感想呢!想要了解相关安全内容,那么一起来预览以下安全观后感范文文章吧!

消防安全观后感大全

一、电器插头在使用时,要插好,不要超负荷使用。

二、要随时检查电线是否破损。

三、使用电器若需要离开,一定要关闭电源。、

四、不可以在床上吸烟。

五、未灭烟蒂不可以丢入垃圾筒,或随手乱丢。

六、炉火附近不可以放置可燃物。

除了这些,每年还是有很多人死于火灾,这都是人们没有足够的自救意识。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从安全通道逃生;发生火灾时,可以从窗口打手电、扔一些小物件、大声呼叫来求救;如果被围困在高楼上,千万不要跳楼,可以用手机打119来求救;如果被烈火围困,可以跑卫生间,用湿毛巾、毯子,塞住门缝;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浴缸里放满水,然后跳进水里,等待救援。

安全观后感范文

安全生产教育观后感

看了这部影片后,我的感触很深,想想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有许许多多的小隐患,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却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伤害。比如:家中有许多的电器插座,如果放在小孩容易碰到的地方,就会造成触电;阳台、窗台旁有较低的桌子、椅子,小孩就容易爬上去,如果这时窗子开着的话,就容易从窗口摔下去一旦我们发现了这种安全隐患,首先要告诉家长,并提出建议,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懂得自我保护,按照自己的判断去做每一件事,时时刻刻不能忘记一句话:生命是第一!

每个人的一生是不同的,有人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而有人一生确实坎坷的。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安全教育》影碟,我们兴奋极了。影碟开始放了,我沉浸在了影碟的世界中。碟片是以卡通形式制作的,采用了知识问答的形式。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一小段短片,接着,一行行题目与选项排列在屏幕上。然后有两人一一作答,同时进行教育解释。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火灾的逃生》了。

正如人们常说的功亏一篑,如果在发生火灾时没有科学的自救方法,很可能将宝贵的生命白白断送在火海之中。事实表明,火灾时被浓烟中有毒气体呛死的并不比被火烧死的少。因此,火灾逃生在穿越有浓烟的走廊时,要俯下身子前进,因为,在近地面处浓烟较少,可能还能够呼吸到残留的几丝氧气。

还有几个知识要点,比方说,擦车时不能用汽油擦发动机等地方,要注意装修时的安全隐患等等。看了这部影碟后,我不仅知道了火灾的危险性,还知道了怎样预防火灾和火灾逃生自救的方法。其实火灾也不是那么让人毛骨悚然,无人幸免的天灾,只要掌握了自救方法,还是有可能从死神的手中挣脱出来的。

生死只在一瞬间,防患于未然最重要。

关于煤矿安全片观后感

一: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这是警示片中屯兰煤矿的安全副矿长的话.我想,这里面包含着三层意思:

第一,安全技术的提升和安全设备设施的完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应该一直坚持本质安全的理念,从设计、评价、生产等各个环节对安全技术和设备设施进行不断的更新、改进、完善;

第二,安全意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个员工,从他进入工作现场开始,就应该灌输和具备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培训应该一直进行,并且要从针对性和有效性上着眼。不能只走形式,只注重签名和台账;而作为领导,更应该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说着安全,做着却不安全,殊不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作为员工个人,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习应急处置和应急器材操作的意识,对同事提醒的意识都应该时刻谨记;

第三,往大里说,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是企业执行的起点还是重点?往小里说,企业的规章制度是现场执行的起点还是终点?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我对安全管理的一个原则是合规-有效-简单。我们所有的安全管理,首先应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因为这是一个基础,能从普遍性上防止事故的发生。即便这些标准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麻烦,也应该执行;其次,安全管理不应该止步于合规,合规只是一个基础,很多东西还不能与本企业充分结合。所以,我们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寻找有效的管理办法,让现场的设备设施时刻有效的发挥作用,让我们的教育培训、隐患整改、安全检查,应急演练等各项工作起到应有的实际效果,不走形式。再次,合规与有效都做到了,还要兼顾简单的原则。因为员工还有生产任务,领导还有其他管理工作,如果安全工作复杂且缺乏可操作性,那么员工是不愿意接受和主动执行的,领导也会应付了事的。

二:本质安全,可靠度不是100%

本质安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单位的本质安全如果真的重视,真的在设计时合规并且从实考虑,那么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肯定大大降低。而这一点,恐怕绝大部分企业目前还做不到。很多工程或设备,从设计时就带着硬伤,一路积累,还没使用或生产,就已是伤痕累累了。(这个说法纯属本人臆测,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如果不属实,可忽略。)

然而,我们的生产并不是完全的自动化,生产现场的人机界面仍旧很多。如果人有问题,再安全的设备,也能够出事故。我听说过一个案例:现场要检修一台轧机,这台轧机的就地操作为有一个防护罩升起按钮,防护罩升起时需要一个人一直按着按钮,防护罩升到顶端松开,进入罩内检修,等人出来,一直按着按钮,防护罩落下。这样做能充分保证一人监护,一人作业,而防护罩升起降落速度也都很缓慢。但是,员工为了贪图方便,用一个扳手压在按钮上,这样防护罩就会自动升起、停顿然后降落,他就可以一个人完成检修作业了。结果,不知什么原因,他上半身深入防护罩内检修,没有来得及撤退,被落下的防护罩挤压死亡了。从这起事故来看,设备的本质安全已经基本到位了,但是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我们的员工攻克了,在提倡创新的今天,不得不说是一个小小的讽刺。

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设备的本质安全就不是百分之百可靠的。我认为,本质安全是生产安全的前提,而现场安全是一个包含了人机料法环的综合的安全,其中只有人是最灵活的,也因而是最危险的。

三: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这个口号有几个企业敢喊出来?我记得以前去参观陈云故居时,看到的当年的口号是生产第一,分配第二;收入第一,支出第二;保证需要,是军队第一,学校第二,机关第三。当年有当年的特殊情况和经济形势,但现在呢?现在,虽然安全第一的口号叫了这么多年,但是真的落实的有多少呢?有些东西,太熟悉了就会忘记。屯兰煤矿出了特别重大事故,痛定思痛,大胆的喊出了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口号,我认为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也是一个理念的很大进步,尽管我们还不知道他们是否这样一贯坚持的做下去。在安全和生产的矛盾里,大概大多数企业秉承的还是生产第一吧?(纯属猜测)

安全,很多时候,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有时候让步于生产,有时候让步于效益毕竟,安全第一却不能唯一,企业是要赚钱的,而不是公益的。那么,如何做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呢?这个值得全国人思考。这个口号要真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大的代价。

四:安全工作,只能做到万无一失,否则一失万无

这是本片的最后一句话,我认为说的很漂亮,但也只是漂亮罢了。乱世当用重典,当年朱元璋惩治贪官时,对稍有贪污的官员就剥皮,内部充草,放在各衙门官员的座旁以示警戒。他几乎杀光了官员,以至于许多官员戴罪审案,完事以后自己也得赶赴刑场。这固然是一手杀鸡儆猴的绝招,但是,只能打的别人服气,却难以让人心服。一旦严打过后,一切反弹犹如暴风骤雨。我们现在的安全管理还处在严管的阶段,但是我们终究不能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

五: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这是所有安全员的心声,说出来多么的豪放又悲凉?什么时候,安全管理人员也能听取赞声一片?什么时候,安全管理工作也能成为受人尊重的工作?什么时候,安全管理人员不必畏首畏尾,大胆秀出自己的成绩,不再只背黑锅?什么时候,安全管理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专业管理人员一样,享有高待遇?什么时候,安全不再是安全员自己的事?什么时候,安全员也可以关了手机,睡个安稳觉?

我们期待着,努力着

第四篇:观后感_《八子》观后感例文

近日,XX 组织干部职工走进影院观看了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献礼影片《八子》,电影中感人悲壮的故事情节和不惧牺牲的奉献精神给全体观影干部职工上了一堂震撼心灵的党课,也让大家看到了“初心”和“使命”最真实的展现。

电影《八子》是根据赣南真实事件改编,以 1934 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在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将八个儿子先后送入红军,奔赴战场前线。但战火无情,兄弟中的六人陆续牺牲,仅剩的两个儿子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和全体战友浴血肉搏,直至弹尽粮绝。而这位母亲苦等了三十五年,没有等回一个儿子。

青山埋忠骨,血肉铸丰碑。120 分钟的观影匆匆结束,但是全体观影干部职工坐在位置上久久没有起身,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大家纷纷表示:电影中所展现的家国情怀和母子、手足之情让人感动,为了祖国和人民可以牺牲一切的信念让人震撼,在今后工作中,要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传承好红色基因,走好新长征路,为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7 月 29 日下午,我参加了大队机关组织的观看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献礼片《八子》。这部爱国主义电影改编自上世纪 30 年代的赣南地区,在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把自己的八个孩子先后送去当红军,奔赴战场一线,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真实故事。

在观影过程中,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正是由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为新一代有志青年,自己又是一名退伍军人,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观看影片,给我映像最深刻的感触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影片中,“大哥来当红军,就是为了你和娘

能过上好日子”一句简单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者“为人民谋幸福”的XX 和 XX,这也是无数个杨大牛们在战场上一往无前、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动力和源泉所在,也正因为这个信念,才有了杨家八兄弟的壮烈牺牲、才有了三排战士老赵在敌人弹药库下平静地点燃炸药时的慷慨赴死、才有了三排战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直至全部阵亡的悲壮。这是需要多么顽强的革命信念,才能让他们为了胜利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相比之下,现在的幸福生活,自己在单位工作,所能做的真的是微乎其微,深深感受到作为年轻党员,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缺的就是崇高的奉献精神。

二是责任重于泰山,强烈的责任担当。影片告诉我们在那个战争年代,在部队里打仗不是闹着玩的,分分钟就会有流血牺牲,杨排长的弟弟满崽穿上了军装,他就必须和其他战友们一样,服从组织纪律,始终牢记一名革命军人的责任与担当。正是有了这份责任与担当,才能使三排在未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大部队主力能够突围成功,以一个区区二十人的小队伍,去阻击敌人的四台炮兵阵地,在当时他们本来可以过桥全身而退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炸桥,与敌人拼到最后。最终,经过一场恶战,成功炸掉吊桥,阻挡了敌军唯一的前进道路,给大部队争取了更多的喘息时间,但三排全体战士壮烈牺牲。此时,相信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无不内心动容,生与死的一瞬间,他们选择了同归于尽,正是因为他们崇高的革命理想摆在那里,相比之下,这个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否思考一下,在那种处境下,是否有一个共产党员该有的样子。

三是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当白发苍苍的杨妈妈在翘首盼望着八个儿子的平安归来,其实在她心中十分清楚,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这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与天下每一位母亲一样,对自己的孩子,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温暖的“小家”但是在为了拯救国家与水火,失去孩子的艰难抉择中,这位母亲毅然选择的是送他们去参军,去保家卫国,去换回更多小家的平安。我想那个年代,正是有那么多伟大的母亲,送儿子上战场,才换来今天的和平年代,岁月静好,历史不会忘记他们,那些牺牲的烈士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瞻仰,去缅怀。

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切感受到观看这部影片非常有意义,当前正值“不忘 XX、牢记 XX”主题教育开展之际,我们一定要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今后工作中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奋斗,不断拼搏进取!

前仆后继,死而后已。他们也许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却有着革命必胜的信仰。红色电影《八子》,讲述了举家参军为革命献身的故事,兄弟情与战友情辉映,殉道者与必胜心交织。7 月 9 日至 10 日,集团公司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分两批观看了该片,让党员们感受信仰的力量,感觉初心的可贵。

上个世纪 30 年代的赣南地区,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有位伟大的母亲,先后将自己的八个儿子送到红军部队参军,最后全部壮烈牺牲。这个影片的故事原型源于江西瑞金沙洲坝镇七堡村,一位叫杨荣显的老人将膝下八个孩子全部送上战场的最后光荣牺牲的真实事件。当时,正处于第五次反围剿时期,革命处于最艰难的时刻,影片集中体现老区人民在旧时代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理想过程中,呈现了红军战士舍生取义、敢于牺牲的博大情怀与崇高品格。

“八子参军“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可这却只是当年十万八千二百名有名有姓赣南烈士的缩影,它不仅代表了一群艰苦农民保卫家乡的勇气,更代表了这片热土为新中国、为现在的我们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战士们凭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不畏生死、浴血杀敌,而家乡的老母亲虽毅然决然送子参军,却每天在家门口望着路口等儿子归来,让人为之动容。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更没有人能真的不畏生死,先烈们能甘愿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冲锋陷阵,凭的不仅仅是热血豪情,更是为了心中的信仰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英雄向死而生是伟大的“涅槃”催生了伟大长征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从人民中走来。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为党永恒不变的初心。

看完电影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战争太过遥远,我们没有经历也无法真正的感同身受。两个小时的电影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一时的动容,但我们更应记住的是:今天美好的和平生活,是先烈们牺牲家庭,用伟大的生命打拼出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维护现在美好的生活。

历史不乏故事,当下需要感动。杨家儿郎虽已逝,情怀大义永留存;让我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再出发。

第五篇:毛泽东(观后感)影片观后感

重庆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报告书

姓名:何

学号:10804020307

专业:院系:汽车学院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仁医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仁医观后感04-26

仁医胡佩兰观后感07-13

仁医仁术仁心范文05-31

仁医网中医题库及答案04-21

观后感范文05-15

勇士观后感范文04-25

茶观后感范文05-16

风观后感范文05-16

恋观后感范文05-16

艾莫观后感范文05-18

上一篇:任职年感言范文下一篇:四大辞职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