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三圆课件

2022-07-15

第一篇:苏教版初三圆课件

苏教版5年级上册圆的认识

1,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看可那这些生活中的画面,其中隐含了一些平面图形,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 生:能,金字塔是三角形。圆盘是圆形的。

师:哦,金字塔的一个面是三角形,圆盘的正是圆形的。

生:书架的侧面有一些梯形,栅栏的缝隙形成了平行四边形。

师:说了这么多咱们认识的平面图形,说明大家的观察都非常仔细,那么在这些图形中,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圆没有角。

师:为什么没有角?

生:圆没有边/只有一条边围成。师:对呀,圆不像其他图形那样有着直直的边,它的边是怎样的? 生:圆的边是弯曲的。

师:看来,圆确实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没有角,边是弯曲的,所以我们认为他是一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圆的世界。(板书:圆的认识) 2,画圆技巧提炼

师:要认识圆,咱们首先要画一个圆,想一想,你准备怎样画圆? 生:用圆规,依照一个圆形物体的边缘去画。

师:哦,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你们评价一下,哪种方法更好些? 生:圆规画圆更加方便些,可以调整大小。

师:是呀,圆规是我们画圆常用的工具,老师带来了一个大号的圆规,观察我在黑板上画圆, 思考我是怎样画圆的? (教师示范画圆)

好,下面请你们用圆规在纸上尝试画一个圆,边画边思考,怎样画,又快又好?

(学生画圆,教师捕捉学生生成的基础性资源在白板上呈现:1,成功画圆,2,失败画圆) 师:我们来看这两位同学画的圆,比较下,谁的圆画得好? 生:第一个圆。

师:恩,这个圆是画得又快又好,肯定有一些技巧,谁来介绍一下? 生:捏住上方,固定针尖,略微倾斜,用力适中,旋转一周。 师:那第二个圆,大胆猜一猜,可能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生:他是捏住了圆规的两只脚画。 师:哦,是这样么(展示),这样画会导致什么? 生: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师:对呀,其实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画圆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运用刚才大家提到的技巧,再画一个圆,快,只给你10秒钟。 (学生第2次圆规画圆) 师:怎么样,成功了吗? 生:好了。

师:同学们,我还有另一种在纸上画圆的方法,瞧,旋转纸张一周,是不是也得到了一个圆? 生:是的。

师:哦,那如果我用这种方法在黑板上画圆,你觉得合适吗? 生:不合适,因为黑板不能转动。

师:是呀,不能转动,圆是画不出来的,看来,我们还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画圆的工具。 3,操场画圆:

师:那同学们有没有见过体育老师在大操场上画一个大大的圆呢? 生:没有。

师:想象一下,他可能是怎么画圆的?

(学生思考) 师:来说说看? 生:大圆规。

师:有那么大的圆规嘛,恐怕只有巨人才能用这样的圆规…… 生:以一只脚原点,手上拿着铲子,然后旋转一周画。

师:恩,这是你的想法,如果这个圆要足够大,你的手不够长,怎么办呢,再想想? 生:两位同学合作,一个拉住绳子的一端,另一个拉紧绳子转一圈。 师:他的想法,你们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看来咱们都想到一块儿去了,让我们一起来看段视频,看看体育老师画圆有什么技巧? (学生观察视频) 师:有些同学会心的笑了,看来你们的想法和体育老师的做法,是不谋而合啊。说说看,都有哪些技巧? 生:要用力按住绳子的一端。师:哦,这一端上有一个小朋友用木棍用力压着,这个木棍能不能晃动?生:不能。师:还有什么技巧吗?

生:绳子要拉直,不能松……师:对了,要画大圆就得用一个很长的绳子,要拉紧蹦直了转动,这个技巧很重要。

4,空中画圆,聚类分析

师:刚才体育老师露了一手,我心里也痒痒呢,也想露一手给大家瞧瞧,你们想看看我的本事吗? 生:想。

师:注意观察,不要眨眼哦,(教师示范空中画圆)是一个圆吗? 师:想想,汪老师在画圆时,有哪些技巧? 生:手不能抖动/绳子不能有弹性。

师:你们观察得都很仔细,看来,无论我们在哪里画圆,要成功都要注意一些技巧。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展示四个情景图,指着屏幕)在黑板上画圆,在纸上画圆,在操场上画圆,又在空中画圆,这几次画圆,尽管画圆的地点变了,画圆的工具也各不相同,但是它们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思考一下,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生:他们有一个中心点/支点/固定的点。(板书:定点)师:除了定点,还要定什么? 生:都要有圆心。师:你能结合这四次画圆,说说什么样的点是圆心么? 生:都要确定一段距离。师:哦,把这距离确定下来,不变了,也就是定长。(板书:定长) 师:还缺少了一个什么动作? 生:还要旋转一周。(板书:旋转一周)

师:虽然画圆的情景不同,但都要固定一个点,展开一定的距离,然后旋转一周。

5,揭示圆的半径,圆心概念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固定的点叫做圆心,用字母0表示,确定的这段距离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板书:圆心,半径)

师:回顾刚才画圆的情景,你能找到它们的圆心和半径吗?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生:针尖是圆心,两脚之间的角度是半径。师:是距离。 生:手按的地方是圆心,绳长是半径。 生:手握的地方是圆心,绳长是半径。

师:说得着好,请你们在自己刚才画的圆里,表示出半径和圆心。 (学生画半径)

师:画好了吗?有的同学还在继续画,他画了不止一条半径呢。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半径了吗? 生:圆心到圆的边边上这条线段。 师:(教师示范画半径)哦,是从圆心出发,只到圆内,要超出圆外吗?正好到圆周上的这段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对于半径的研究,你们还有其他补充吗? 生:半径可以画无数条。

师:哦,为什么在这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

生:因为圆周上有无数个点,连接圆心和圆上的线段可以画无数条。师:那么这些半径都相等吗?生:相等。

师:恩,这是你的想法,其他同学呢,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不是像大家推测的那样? (学生观察动画)

6,探索圆的直径,以及各部分的关系。

师:同学的发现是正确的,观察这一条特殊的线段,这条红色的线有一个新的名称,你们知道吗? 生:直径。

师:如果给你一张圆纸片,你能不借助于工具,找到直径吗? 生:能,师:动手找一找。 (学生折纸)

师: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生:对折后,折痕就是直径。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对折后,两个半圆完全重合,说明直径所在的直径,就是圆的什么? 生:对称轴。

师:瞧,又有新的发现,圆还是轴对称图形呢。你可以继续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圆的对称轴,直径,半径,圆心,他们有着怎样的联系,你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有直径无数条。师:哦,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直径,说明对称轴也有无数条。 生:直径是有两条半径组成的。师:是哪两条半径组成的?

生:这两条半径都要在一条直线上。师:对呀,这说明直径是两条在一直线上的半径构成的一条线段。(板书:D=2R)

生:我还发现两条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师:看来,直径还必须要经过圆心。

师:同学们有了这么多新的发现,现在你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说说,什么是直径吗? 生:通过圆心的的一段距离……

师: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周上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 7,两圆位置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了解了画圆的原理和圆的基本构造,其实圆规就是根据圆的特点来设计的。 师:现在你能更熟练,准确地用圆规来画圆了吗? 生:能。

师:请你在同一张白纸上,画两个圆,想一想,这两个圆怎么画?

(学生画两个圆)师:一边画,一边思考,这两个圆的圆心和半径可以怎么安排?体会圆心和半径的有什么作用?

师:观察这两组圆,为什么有的圆大,有的圆小,同一个圆心却可以画两个不同的圆? 生:半径越长,圆越大;半径越短,圆越小。

师:这说明半径有什么作用?

生:决定圆的大小。(板书。大小)

师:再看这两组圆的大小一样,是什么原因影响了他们的位置关系呢?关键在哪里? 生:圆心。

师:这说明圆心决定什么?

生:圆的位置。 (板书:位置)

师:看来,圆心和半径对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圆心和半径的不同,两圆的位置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后到了初中,我们会进一步研究两圆的位置关系。 8,欣赏

师:今天我们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了,汪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圆,给大家一起欣赏下。 (学生欣赏)

师:瞧,食品、工艺品中,圆的应用很广泛……自然界中蕴涵了丰富的圆,圆形小花,荡漾开的水波涟漪就是由许多个同心圆构成的。从古至尽,圆就是受到建筑学家的青睐。而具有咱们中国人民民族特殊的剪纸和窗花,更是将圆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看,冬奥会上,伸雪和赵红博两人优美的舞姿在冰上画起了一个又一个圆。

师:欣赏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各抒己见)

师:是呀,圆无处不在,咱们中国人与圆是有着不解之缘的:过年,要有合家团圆的气氛,祝福恋人们婚姻美满,要说花好月圆。做人要讲究智圆行方,讲话要字正腔圆。正因为有了这个圆,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生活更为圆满。

第二篇:苏教版直线与圆单元测试(A级)

一、填空题(共70分)

1、已知过两点A(4,y),B(2,-3)的直线的倾斜角是135°,则y=_______。

2、过点(3,1),且斜率是4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3、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___________;

4、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平行的直线方程________________.

5、直线与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_;

6、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平行,则m的值为______________;

7、圆心为A(2,-3),半径长为5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

8、点(0,2)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是_________;

9、空间两点P(3,-2,5),Q(6,0,-1)间的距离PQ为________;

10、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坐标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

11、以线段A(-4,-5),B(6,-1)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

12、设直线过点,其斜率为1,且与圆相切,则

13、经过三点A(-1,5),B(5,5),C(6,-2)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束光线从点出发,经x轴反射到圆上的最短路径是

二、解答题

15、已知半径为5的圆过点P(-4,3),且圆心在直线上,求这个圆的方程。

16、已知△ABC的顶点坐标为A(-1,5),B(-2,-1),C(4,7),求BC边上的中线AM的长和AM所在直线的方程。

17、求过两条直线和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

18、已知直线与,则当为何值时,直线:

(1)平行?(2)垂直?(3)相交?

19、求过点A(2,4)向圆所引的切线方程;并求出切线长。

20、已知圆C:,直线。

(1)求证:对直线与圆C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若直线与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求直线的方程。

第三篇:苏教版掌声课件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掌声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来咱们班听课的老师真多,让我们用掌声来欢迎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它代表着欢迎,饱含着祝福,这掌声还曾经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去聆听掌声背后的动人故事。板书:

21、掌声

二.新课:

(一) 创设情境:

1、师范读,同学们用心感受这个故事,看看这篇课文中的掌声是给谁的?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把掌声送给我。

2、课文中的掌声是给谁的?这看似平凡无奇的掌声里,却蕴涵着非常伟大神奇的力量。

3、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来信)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从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精读第1自然段:

1、自读第1自然段,原来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残疾儿童,板书:忧郁、自卑)。

2、这段文字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同情)练读,指名读。

3、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身患残疾的小英。那时的她不爱说话,不和同学接近,孤零零坐在教室一角!把她的痛苦、孤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齐读。

(三)精读第5自然段:

1、可是后来,这样一个忧郁、自卑的女孩却变了,变成什么样了? 读第5自然段:现在的小英是个怎样的女孩?你从哪里看出来?

2、是啊,她和小伙伴嬉戏玩耍,奔跑说笑,快乐得像只小鸟,甚至还学习跳舞,完全忘记了自己残疾,腿脚不方便,把自己融入集体中,现在的她多么自信,多么乐观。(指名回答并板书:开朗、自信)

3、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那么你们能把她的活泼开朗读出来吗?生齐读。

4、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分组读

1、5两段。)

5、现在的小英和原来判若两人,此时她最想说的是——(指向大屏幕上的来信)大家再一起读。

同学们,是掌声给了她力量,是掌声给了她勇气,是掌声改变小英的生活。掌声居然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我们和小英一起走进那次难忘的演讲课中。(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看看当时的情景。

(四)体会掌声:

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同学们一共给了小英几次掌声?请你用“——”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课件示句子:(1)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2)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1、体会第一次掌声

1)大家为什么会给小英鼓掌呢? 读2——4自然段,当老师请小英上讲台讲故事时,小英的表现是什么?把描写小英表现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 课件示句子,同桌的同学一起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填空: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在大家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3)再读三句话,从我们填进括号的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小英怎样的心情?说你感受深的词语,同桌互说。指名说,补充。

4)引导理解:为什么低下头?(她害怕别人看到她的缺陷,一直害怕别人注视的目光,自卑忧郁)

小英愿意走上讲台讲故事吗?为什么?小英害怕同学们嘲笑她走路的姿势,不愿意站起来,但老师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小英拿不定主意,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犹豫)

尽管从教室的一角到老师的讲台,只有短短的几步路,可是要走完这几步路,对于小英来说该有多难啊。每走一步,小英的内心都在痛苦地挣扎。这种复杂的心情使得她的动作(生:慢吞吞的),她的眼圈(生:红红的)就快哭了。就在全班同学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腿脚不方便的她(一摇一晃)地朝讲台前挪动。同学们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

这些句子直接描写了小英的表现,体会小英内心的那种自卑、痛苦和无奈。

齐读大屏幕上的三段话。

这不足十米长的教室,对小英来讲,好象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长。怎么也走不到头。一秒钟过去了,两秒钟过去了,五秒,十秒,四十秒小英终于站定了。

5)那一刻小英的心情怎样?(紧张,不安),此时他多么需要——大家的鼓励。 播放掌声、看课件引读: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就在小英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

6)小英这时候太需要大家的掌声了,这掌声是多么地及时啊。(指图)你们看,当掌声响起的时候,小英感动了,小英流泪了。

这时候,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在掌声中对小英说些什么呢?

小英,你别害怕,我们大家支持你!”

小英,我相信你一定能讲的很好!”

小英你是我们的骄傲,勇敢地去讲吧!

这掌声里包含了什么?(同学们给他的支持,给他的鼓励)板书:鼓励

小英又会想些什么呢?(没有笑话我,鼓励、支持我,一定要讲好,不辜负。)

2、体会第二次掌声

1)课件示第二次掌声:第二次掌声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来的?同学们为什么鼓掌?

2)小英没有辜负同学们的期望,以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讲述了他童年的动人故事,当他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出示图片(播放掌声)。这掌声里包含了什么?板书:称赞。 你想怎样称赞小英?

3)在掌声中,她内心多么激动呀!无数的话语在小英的心头涌动,她想对大家说什么呢?她觉得再多的语言也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感激,(指图)你们看,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4)就在这节令小英终生难忘的演讲课上,同学们用掌声表达了对小英的鼓励、称赞,表达了对小英的爱,对残疾人的爱,让我们在这浓浓的爱意中,把感动表现在脸上,溶进声音里,读第4自然段。

3、再读小英的信:

是啊,多么可爱的同学,多么美妙的掌声,就是这充满鼓励、满含夸奖的掌声使小英从一个忧郁孤独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女孩,(看课件)小英从教室的角落里走了出来,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在同学们的搀扶下他走得越来越稳。

课件示信:她把万语千言全都融进了她的信中,并把它作为一生的宝贵的财富来珍藏——来,咱们一起走进小英的内心世界,再读一读她的来信吧!

4、情感深华:

1)指板书:对于小英来说掌声是鼓励、掌声是称赞,掌声还是什么?(关心、爱护、尊重、夸奖、爱)板书。。。。。。

2)老师想送你们一首小诗:课件,齐读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 能唤起人们的勇气!

掌声是一朵芳香的花, 花香能够使人振奋起来!

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 能给我们带来一缕阳光!

掌声是一把钥匙, 可以打开勇气的大门!

掌声是一片宽阔的海洋, 能把害羞淹没!

掌声是闪闪的星星, 能把孤独的黑夜照亮!

3)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出示句子: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4)听歌曲:同学们有一首歌,名字就叫《掌声响起来》让我们来静静地欣赏一下,在歌词中,你听到最多的是哪两个词?(掌声爱)

是呀,掌声是鼓励,是尊重,是关爱。多一份掌声,多一份爱的鼓励,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孩子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充满了艰辛与坎坷,生活中需要我们互相的帮助,我们渴望真诚的鼓励.送出你的掌声,你也将赢得更多的掌声。

5)齐读第7自然段(课件)

(五)总结

1、你觉得在我们身边,还有谁需要我们的掌声,你想把掌声献给谁?

把掌声献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希望他们不要泄气,努力学习,成绩会进步。 献给老师,感谢老师为我们辛苦的付出。

2、对自己的缺点不足,甚至是缺陷,不应自卑,应该像小英那样鼓起勇气,面对生活,这样才能开辟出一片美好的天地。而对别人应当尊重、关心、宽容、鼓励,对别人多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六)实践活动:

给班里的一位同学或周围的一个人,写一句鼓励的话,或给予一次帮助。把爱转播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板书设计:

掌声

忧郁 ( 鼓励、肯定) 开朗自卑 自信

第四篇:苏教版变色龙课件

1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运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

3、凭借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4、体会文章表达、说明的方法,指导练写动物。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文、全面感知。

1、教师引入:神奇的大自然总是充满奥秘,形形色色的动物更为大自然增添了生趣,今天我们就要认识一只神奇的精灵—变色龙!

自读全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

2、教师指导读文,重点是

9、

11、

12、14段。

(二)细读文章、深入了解。

1、品读第9节: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课文描写顺序,朗读课文。

师:变色龙长什么样子?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变色龙的?

课件欣赏变色龙,并根据图画口述变色龙特点,谈内心感受。

2、品读第

11、12节:了解变色龙捕食本领高超,体会文章描写生动,用词精当。如“窥探”、“卷”、“绘声绘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默读文章,划出描写变色龙捕食神奇、迅速的词句,朗读并体会其中含义。重点体会文章用词的精当,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欣赏变色龙捕食经过,感受动作迅速。

3、品读第14节:了解变色龙变色的神奇,理解运用“名副其实”。

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探究变色龙变色的奥秘及原因。

4、交流读文感受及课外搜集关于变色龙的更多资料。

(三)统领全篇、学习写法。

1、默读全文,体会文章表达方法。

2、找出文中的过渡段,体会其作用。

3、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

(四)课外延伸、激发兴趣。

1、教师补充关于热带雨林及野生动物的资料,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2、学生交流课外搜集到的神奇大自然资料。

3、教师总结:这样一只神奇的精灵也需要我们的关爱!

(五)综合实践、培养能力。

1、制作变色龙卡片。

2、学写一种小动物。(二选一完成)

苏教版变色龙课件

2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变色龙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大自然是本绿色的课本,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许多动物都有自己特异的本领,今天我们一起认识其中的一位朋友。

2.带着你对它的喜爱,读课题

3.请你回忆一下,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哪三部分的内容?(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

(二) 发现变色龙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1-8自然段,边读边想: 想要发现变色龙,容易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自己读课文

3.交流(不容易)

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见到“怪物”,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4.那为什么如此不易被发现呢?

5.朗读句子,出示: “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6.是啊! 变色龙隐藏的这么好,怪不得很难发现啊!那我们发现时,该是怎样的惊讶,怎样的惊喜啊!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读课文1-8节,一人读中非工人,一人读小李,旁白一起读.看看谁能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出来!

7. 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课文1-8节

8.指名朗读,集体朗读(男生读中非工人,女生读小李.旁白一起读)

(三)端详变色龙

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个“怪物”,还把它好好地端详了起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9-15节,看看课文写了变色龙哪三方面的特点?

2.学生读书,交流

外形

捕食

变色

3. 你对其中哪一个特点最感兴趣,选择那个部分,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全班,帮助指导

5.交流

外形

(1)教师出示一张变色龙的图片,指名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第九节,其他学生看着图片

(2)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请学生结合其中的语言文字谈谈体会。

同学们,在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你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啊?(渗透观察顺序: 全身头身躯),在介绍它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时,也紧紧扣住了它的特点(身体的颜色、嘴巴的形状等等)

(3)是啊!看着这变色龙,真可以用第一部分中的一个字概括,板书“怪”

(4)朗读体会

捕食

(1) 指名学生朗读10-12节

(2)变色龙的样子“怪”, 那它捕食呢?你同样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板书:快

(3)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自己读读第12节,在相关的词语下面圈圈画画

(4)交流(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刹那间)

(5)哇!真是太厉害了!再送它一个字,既快又“准”,板书“准”)

(6)朗读第12节

(7)变色龙之所以能既快又准地捕获食物,靠的就是它那双奇特的眼睛. 读读课文11节,你觉得它的眼睛奇特在什么地方?

(8)交流(每只眼睛能单独转来转去产生立体感),看图片

(9)朗读11节

变色

(1)指名朗读第14节

(2)找出颜色的变化(绿色棕色浅灰色)

(3)它的颜色是依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你可以想象,它还会怎样变化吗?

让学生尝试着说说看,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4)看到这一幕,你还会说它是怪物吗?你会怎样称赞它?

(5)朗读句子: “变色龙, 果然名副其实.”

(四)放回变色龙

1.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样处置它?

2.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3.那作者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4.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数量少)

(五)结束课文

1.其实,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要保护.让我们人类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2.朗读全文。

第五篇:苏州园林课件及教案(苏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二十一苏州园林

叶圣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字词、文学常识、整体感知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严谨的说明结构。学习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课时】1课时

【预习导学】

.导入新课

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美,苏州什么美?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真是令人神往。的确,凡是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的。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他不仅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还有着深入的研究。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介绍,一起走进苏州园林。

2.作者链接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3.知识链接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轩榭(

)丘壑(

)嶙峋(

)栏杆(

)叠嶂(

)

池zhǎo(

)zhēn(

)酌lòu(

)空jiàn(

)赏qiáng(

)薇

【合作•探究•展示】

合作•探究•展示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是从_______角度,抓住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A.建筑学

B.园林历史

c.导游

D.欣赏者

特点: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

B.有代表性的园

2、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3、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二、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

(3)全班交流,存同析异。

三、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去掉“往往”好不好?)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学生朗读句子,悉心体味,思考。

四、研讨探究。

.课文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

3.课文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五、审美品味,表达训练。(二选一)

.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写一篇,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最好仿照苏州园林的写法)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说明文

a总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分说:1.布局—自然之趣

2.配合—自然美

(大处讲究)

3.映衬—图画美

4层次—景致美

.每个角落—图画美

2.门和窗—图案美

(细部注意)

3.屋室装饰—色彩美

b说明顺序:由大到小、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由概括到具体

c写作特点:围绕中心

有条不紊

【反馈检测】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池沼( )嶙峋( )着眼( )琢磨( )丘壑( )

镂空( )轩榭( )斟酌( )对称( )阑干(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

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

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

D.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

3.下列各组句子语意变化最不明显的一项是( )

4.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 )

(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 )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 )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 )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但是只要就B.尽管那么只有才

c.如果那么只有才D.如果但是只要就

5.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

湿沙层的水分足够( )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 )有充足的水分。

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

A.供给必需预告B.供应必须预告

c.供应必须预兆D.供给必需预兆

6.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

阅读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③

是重峦叠嶂,

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平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11)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A.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B.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

c.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体现了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

2、选文可分为两层,这两层之间的关系是[总分]。在假山的堆迭部分,文中“攀登时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迭的艺术效果。在说池沼的特点部分,文中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它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种些花草”。

3、对这段文字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分类别的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了假山、池沼各是怎样与其它景物配合的。B.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池沼是怎样与假山相配合的。c.用分类别的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了假山与假山、池沼与池沼是怎样配合的。D.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假山、池沼是怎样与游人互相配合的。

4.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假山、池沼,文中先介绍说明假山,再介绍说明池沼,重点说明的对象是池沼。

5、②句选词填空,依次应选填艺术、技术。

6.在文中横线上的“甲”“乙”处,应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是

A.既……又……

B.或者……或者……

c.不但……而且……

D.因为……所以……

7.本语段的中心句是

A.第①句

B.第①②句

c.第①④句

D.第句

8.本语段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9.第⑨句加点的“那儿”指代的意思是[池沼或河道的边沿]

0.对“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理解正确的是

A.平时经常看历史书,心里就知道自然界的高山深壑。

B.平时游览的地方多,对各地的奇丽风景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c.平时看的书多,游览的地方多,就会对一些险峻的地方久久

D.平时见多识广,所以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1.本语段是分项说明。课文中与它相呼应的语句是[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如在画图中”、“鱼戏莲叶间”加上引号的作用分别是

3、“大多引用活水“中的”活“的作用是(突出池沼的特点)

4、池沼安排的不同点是:一种宽敞,一种成河道

池沼安排的共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5、文中“又是入画的一景”指的是什么?([鱼戏莲叶间]

6、“艺术”和“技术”区别?[“艺术”时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7、“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中“往往”一次能否删去?为什么?[“往往”表示通常情况下是这样,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果删去与实际情况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上一篇:设计公司财务制度下一篇:锁具测试报告英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