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法律援助办法

2022-08-06

第一篇:常州市法律援助办法

理办法杭州市法律援助业务档案管

杭州市法律援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

法律援助业务档案是法律援助中心履行法律援助职能,为贫困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的真实记录。它体现了援助机构的基本职能和社会作用。

为加强法律援助业务档案的归档和管理,根据《档案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法律援助业务档案(简称业务档案)是指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时所形成的文件材料。

第二条 业务档案卷宗材料由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员负责整理,法律援助中心(简称中心,下同)统一归档。

第三条 中心收到承办律师办结的案件基本材料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要求的,按统一要求格式进行归档,材料不齐全的,退回补充。

第四条 业务档案的立卷归档具体要求

一、业务档案分为诉讼和非诉讼二类,诉讼类包括刑事(含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代理、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类包括代书、谈判、调解、仲裁代理和其他非诉讼业务。

二、业务档案实行一案一卷,一卷一号。

三、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员(简称案件承办人员,下同)承办业务用的各种证明材料、往来公文、谈话笔录、调查记录等,必须用钢笔书写、签发或打印,要求字体工整、清晰,并一律采用A4纸,原件非A4纸的,应粘贴在A4纸上。

四、业务案卷必须使用与A4纸同样大小的纸张。

第五条 业务案卷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排列顺序

一、案件承办人员接受指派开始承办案件时,即应同时注意收集保存有关材料,着手立卷的准备工作。

二、案件承办人员应在案件办理完毕后,即全面整理、检查办理该案的全部文书材料,要补齐遗漏的材料,去掉不必立卷归档的材料。

三、对已提交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部门的证据材料,应将其复印件或副本入卷归档。对不能附卷归档的实物证据,承办律师可将其照片及证物的名称、数量、规格、特征、质量检查证明、保管处所等记载后归档。

第六条 业务档案内归档材料应按照诉讼程序的客观进程或时间顺序排列。具体顺序为:

一、刑事卷

1、侦察阶段:

刑事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

刑事法律援助公函;

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的委托协议;

会见犯罪嫌疑人函;

会见犯罪嫌疑人笔录;

其他材料(取保候审申请书、控告、申诉申请书等等)。

2、审查起诉阶段:

刑事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

刑事法律援助公函;

刑事辩护委托书;

会见犯罪嫌疑人函;

会见犯罪嫌疑人笔录;

相关证据材料复印件(起诉意见书等);

其他(提请调查取证申请书、律师调查材料等)。

3、审判阶段:

刑事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

刑事法律援助公函;

刑事辩护委托书;

起诉书(上诉书、抗诉书);

阅卷笔录(主要证据材料复印件);

会见被告人会见证明;

会见被告人会见笔录;

律师调查记录(证据材料);

出庭通知书;

出庭笔录;

辩护意见(代理意见、辩护词、代理词);

刑事判决书、裁定书、(上诉书);

其他。

二、民事代理

民事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

民事法律援助公函;

授权委托书;

委托代理合同;

起诉状、上诉状或抗诉书,答辩状;

阅卷笔录(材料复印件);

询问当事人谈话笔录;

调查材料(律师自行调查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

诉讼保全申请书和法院裁定书(证据保全申请、先行给付申请);

出庭通知书;

出庭笔录;

代理词;

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

三、行政诉讼代理

法律援助中心指派通知书;

法律援助公函;

授权委托书;

委托代理合同;

起诉状、上诉状或抗诉书,答辩状;

阅卷笔录(证据材料复印件);

询问当事人谈话笔录 ;

律师调查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和证人证言);

出庭通知书;

开庭笔录;

代理词;

行政判决书、裁定书。

四、非诉讼案件

法律援助中心指派通知书;

授权委托书;

委托代理合同;

中心介绍信及相关的其他手续;

询问谈话笔录;

委托人提供的证据材料;

律师收集调查的材料;

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或草拟的法律文书,具体办理的法律事务活动的记录等;

各种非诉讼文书;

第七条 终止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案件承办人仍应按上述各类业务排列顺序立卷归档,卷后应附上终止法律援助的相关依据。

第八条 法律援助业务档案装订要求

一、业务档案的装订要求按统一格式,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逐页编号,页号位置打在正面右上角。卷内目录统一电脑制作。

二、装订前要进一步整理文书材料,对破损材料要修补、复制,复制件放在原件后一并立卷,对字迹难以辨认材料应当附上手抄件,主要外文材料要翻译成中文附后。需附卷的信封要平放,并保留邮票。

三、装订案卷使用棉线绳,三孔钉牢。

第九条 法律援助案卷应在案件办结后十五日内整理立卷装订,交由法律援助中心档案管理员统一归档。

第十条 档案保管员接收档案时应当进行审查,对不符合立卷规定要求的,可退回立卷人重新整理,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

第十一条 档案管理员对归档档案应在案卷封面左上角加盖“归档”章。

第十二条 对已接收的案卷,按类别(分诉讼和非诉讼)、保管期限、年度顺序排列编号,绝密案卷单独编号。

第十三条 同一案件由于审级改变或其他原因形成几个案号的案卷,应合并保管,合并保管的原则是按时间顺序形成的后卷随前卷保管。

第十四条 档案管理员必须编制《案卷目录》和必要的检索卡片。

第十五条 借阅档案必须履行一定的审批和登记手续,限定借阅期限,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归还的应办理延期手续。

第十六条 原案件承办人因工作需要,可以调阅原承办案件已归档的案卷。

第十七条 外单位或当事人要求借阅法律援助业务档案的,应出示调卷申请,经主任批准,办理好借阅登记手续。

第十八条 凡涉及国家机密或个人隐私的业务档案,以及当事人要求保密的档案,一律不得借阅和查阅。特殊情况必须查阅的,需报同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第十九条 凡经批准允许查阅的档案,可以摘抄或复印所查阅的内容,但密级档案不在此列。

第二十条 对查阅或借出的业务档案,由档案管理员负责催还。返还时如发现案卷被拆、文件材料短缺、涂改、增删、污损等情况,应立即向中心领导汇报并及时追查。

第二十一条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保守国家机密和当人事秘密。不得违反制度向任何人提供档案和扩大利用范围,不得向他人泄露档案的内容。

第二十二条 业务档案的保管期限规定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凡属于需要长远查考、利用的业务档案,列为永久保管。

凡属于长时期需要查考、利用,作为证据保存的业务档案,列为长期保管,保管期限为二十年至六十年。

凡属于一般时间需要查考、利用、作为证据保存的业务档案,列为短期保管,保管期限为五年至十五年。

第二十三条 业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案卷归档后的下一年起算。

第二十四条 业务档案的具体保管期限,参照《法律援助律师业务档案保管期限表》(见附件)。

第二十五条 档案室的档案目录登记簿、档案移交登记簿、档案销毁登记簿、档案检索卡片列为永久保管(提供相关蓝本)。

第二十六条 对于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应定期进行鉴定。鉴定工作由中心主任、档案管理员和律师组成鉴定小组共同进行。

第二十七条 经鉴定,对仍有保管价值的案卷,应采取提高保管期限档次的办法延长保管期限。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应登记造册,连同销毁报告一并报同级司法行政机关,经书面批准后予以销毁。

第二十八条 为防止遗失和泄密,销毁档案应由两人负责监销,监销人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第二十九条 档案库房应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鼠、防虫、防光、防污染。室内要保持清洁、整齐、通风。

第三十条 档案库房要专用,不得存放与档案无关的物品。严禁在库房內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三十一条 随卷归档的特种载体档案,应单独存放,防止磁化,并根据保管期限定期复制。

第三十二条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和清点,对于破损、虫蛀、鼠咬、字迹褪色的档案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并进行修补和复制。发现案卷丢失的,应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并积极查找。

第三十三条 档案管理人员因岗位变动或调动工作时,应做好档案移交工作,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法律援助律师业务档案保管期限表

一、刑事档案:

(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永久保管:

1、危害国家安全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上,普通刑事犯罪判处十五年以上的案件;

2、反映一定的社会历史情况并有代表性的或有重大影响或对律师业务研究有重大参考价值的典型案件;

3、重大涉外案件;

4、对案件的定罪量刑,律师有重大不同意见的案件;

5、其他需要永久保管的案件。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长期保管:

1、危害国家安全判处有期徒刑不满五年(包括判处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免予刑事处分及缓刑)的案件;

2、普通刑事犯罪判处五年以上不满十五年有期徒刑的案件;

3、一般涉外案件;

4、其他需要长期保管的案件。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短期保管:

1、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给予其他刑事处罚的案件;

2、其他需要短期保管的案件。

二、民事代理档案:

(四)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永久保管:

1、房屋、土地、山林、水利(水面)等不动产权益纠纷案件;

2、反映一定社会历史情况有代表性的案件;

3、在本地区以上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4、诉讼标的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案件;

5、较大的涉外案件;

6、对律师业务研究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案件。

(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长期保管:

1、诉讼标的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案件;

2、一般涉外案件;

3、疑难的离婚和离婚涉及子女、财产的案件;

4、赡养、抚养案件中需要长期供养生活费的案件;

5、在本地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6、缺席判决的案件;

7、宣告失踪、死亡的案件;

8、其他需要长期保管的案件。

(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短期保管:

1、一般民事案件;

2、其他需要短期保管的案件。

发布部门:杭州市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04年04月01日2004年04月01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实施日期:

第二篇:〈杭州市就业援助证〉管理办法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杭州市就业援助证〉管理办法》的通知 杭劳社就[2009]190号

各区、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杭州市就业援助证〉管理办法》已通过市政府法律审查,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三日

《杭州市就业援助证》管理办法

根据《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市委〔2009〕10号)精神,为加强和规范《杭州市就业援助证》(以下简称《援助证》,附件1)管理,现制定本办法。

一、申领对象和条件

(一)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杭州市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以下统称就业困难人员),经本人申请,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核准,可发放《援助证》,并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

1、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即城镇居民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人员均处于失业状态且无经营性或投资性收入的人员。

2、困难家庭人员,即纳入市、区两级救助圈的家庭成员。

3、4050人员,即男50周岁以上、女40周岁以上的人员。

4、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并连续登记失业1年以上的人员。

5、有一定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

(二)就业困难人员的身份以认定时为准,《援助证》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三年(其中距法定退休年龄

不足5年的人员,有效期限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有效期满后处于失业状态的,可以重新申请,经认定仍符合申领条件的,其有效期限重新计算。

二、申领发放程序

(一)申请。申领《援助证》的,由本人向户籍所在社区(村)劳动保障服务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杭州市就业援助证申请表》(附件2),并提供下列相关资料:

1、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和1寸证件照2张;

2、《失业证》或《杭州市残疾人就业援助认定表》;

3、属困难家庭人员的,还需提供困难家庭证明复印件;

4、属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中高校毕业生的,还需提供毕业证书复印件。

(二)受理、初审。受理申请的机构要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报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审核。

(三)审核、公示。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应在4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后将人员名单在申请人所在社区(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四)认定。对公示无异议的,报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在4个工作日内完成认定手续。

(五)发放。经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核准后,由受理机构将《援助证》发放给申请人。

(六)备案。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在每月10日前将上月《援助证》发放清单上报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备案。

三、证件使用和管理

(一)证件使用

《援助证》是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凭证。《援助证》采用实名制,限持证者本人使用。持证者享受政策后,政策执行部门要及时在《援助证》上进行标注。

1、《援助证》上“享受扶持政策情况”页,应填写享受扶持政策项目的名称、标准及经办部门。

2、《援助证》上“就业情况”页,应填写单位招用、从事个体经营、创办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申报灵活就业、从事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等内容。

3、持证者被单位招用的,办理就业登记时,由负责就业登记的机构收回《失业证》,同时在《援助证》“就业情况”页“就业(失业)情况”栏加盖“已就业”印字,并在“单位名称”栏记录录用单位名称。《援助证》由用人单位保管。

持证者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应及时将《援助证》发还给本人。持证者办理失业登记时,由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在《援助证》 “就业情况”页“就业(失业)情况”栏加盖“已失业登记”印字。

4、持证者从事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的,应由服务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到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协议备案手续;申报灵活就业的,应由户口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到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协议备案手续。办理协议备案手续时,由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收回《失业证》,在《援助证》“就业情况”页 “就业(失业)情况”栏加盖“已从事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服务”、“已申报灵活就业”印字。《援助证》由其服务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保管,其中,灵活就业人员由其户口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保管。

持证者失业后,《援助证》应及时发还给本人。持证者办理失业登记时,由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在《援助证》“就业情况”页 “就业(失业)情况”栏加盖“已失业登记”印字。

5、持证者从事个体经营、创办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由相关部门在《援助证》“就业情况”页 “就业(失业)情况”栏填写相应情况,并加盖公章。《援助证》由本人保管。

持证者所经营的实体歇业、注销后,应凭歇业或注销证明到户口所在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资料登记手续,再按规定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办理失业登记,并由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在《援助证》“就业情况”页 “就业(失业)情况”栏加盖“已失业登记”印字。

(二)证件管理

1、已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含已办理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手续)的就业困难人员,其原持有的《援助证》自行失效,持证者应主动把《援助证》交还给发证机构。

2、持证者户口迁出本市的,其《援助证》自行失效,持证者应主动将《援助证》交还给发证机构。

3、《援助证》应妥善保存,不得涂改、撕页、转借。

4、失业人员隐瞒已就业事实或提供虚假证明领取《援助证》,经查证属实的,由发证机构收回其《援助证》,并由相关部门追回已领取的再就业扶持资金。

5、凡符合《援助证》申领条件并领取《援助证》的人员,无正当理由,持证期间累计三次拒不接受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或街道、社区提供就业岗位的;转让、出租、出借或变相转让、出租、出借《援助证》的;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由发证机构收回其《援助证》。

6、对用人单位或个人伪造《援助证》骗取再就业扶持资金的行为,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7、对领取《援助证》的人员实施动态管理。各级要建立失业人员基础情况档案和再就业情况数据库,随时掌握失业人员就业情况和享受扶持政策情况。

四、新老《援助证》衔接

(一)2009年7月1日起,需申领《援助证》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申领对象和条件执行。

(二)2005年12月31日前核发的原《援助证》(A类)和《援助证》(B类)一律作废。

(三)2006年7月15日以来发放的《援助证》(以下简称原《援助证》),应当在2010年3月31日前办理换领新证手续,逾期不办理的,其证件自动失效。

1、持证者被单位招用的,由单位统一到单位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办理,办理时需携带:原《援助证》、持证人员1张1寸证件照等材料。

2、持证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申报灵活就业以及未就业的,由本人到户口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

障管理站办理,办理时需携带:原《援助证》、户口簿复印件、1张1寸证件照等材料,其中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还需要携带营业证照及复印件。

3、持证者从事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服务的,应及时向服务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提供1寸证件照1张,由其服务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负责办理。

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应在受理之日起1个月内审核完毕,并将新《援助证》发放给申请人。

(四)办理换领新证手续后,其证件有效期自新政策生效之日起顺延3年,即延长到2012年6月30日止,其中,2014年6月30日前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其证件有效期可延长至其法定退休年龄之日。

五、发放要求

(一)申请人要如实填写相关申请表格,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发证机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发放《援助证》。

(二)严格《援助证》的审核发放。要建立《援助证》的审批、发放、管理责任制。对发证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有关规定擅自发放《援助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各级经办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确定专人负责,搞好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按照规定条件,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做到既要坚持标准、又要应发尽发,同时做好新老《援助证》的衔接工作。

(四)各级经办机构要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宣传政策、讲解政策,对不符合条件没有予以认定的申请人要做好政策解释和劝说工作。

(五)对发证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区要及时上报,认真研究解决。

六、其他

(一)关于城镇零就业家庭的认定程序

1、申请。

符合城镇零就业家庭条件的家庭,可按照自愿原则,向户籍所在社区(村)劳动保障服务室提出申请城镇零就业家庭认定,填写《杭州市城镇零就业家庭认定申请表》(附件3),并提供户口簿复印件、失

业人员的失业证。家庭成员不在同一户口簿的,还需同时提供家庭成员关系证明。

2、受理、初审。

受理申请的机构要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报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审核。

3、审核、公示。

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管理站应在2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后将人员名

单在申请人所在社区(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4、认定。

对公示无异议的,报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认定,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认定手续。经认定的城镇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可以直接申领《援助证》。

实行城镇零就业家庭退出制度。被认定的城镇零就业家庭中有一人实现就业的,不再作为城镇零就业家庭对待;零就业家庭成员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或街道、社区提供的就业援助服务的,不再作为城镇零就业家庭对待。

(二)失业企业军转干部申领《援助证》按杭州市人事局、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工作的实施意见》(杭人〔2004〕203号)执行。

(三)遗失《援助证》的,按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杭州市国家税务局、杭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规范〈杭州市就业援助证〉信息转记工作的通知》(杭劳社就〔2006〕200号)执行。

(四)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杭州市就业援助证〉申领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杭劳社就〔2006〕132号)自2009年7月1日起废止。

(五)萧山区、余杭区和各县(市)可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篇:杭州市法律援助经费实施细则

关于印发《杭州市法律援助经费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杭司〔2010〕113号

各区、县(市)司法局,市法律援助中心,市律师协会、市公证员协会:

《杭州市法律援助经费实施细则(试行)》已经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本《细则》施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市局。

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杭州市法律援助经费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法律援助经费管理,加强对法律援助经费的监督,保障我市法律援助事业顺利发展,根据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浙江省法律援助条例》、《杭州市法律援助条例》、《浙江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法律援助经费,是指通过财政年度预算、转移支付资金以及依法接受社会捐赠取得,专门用于支付提供法律咨询、承办法律援助案件人员补贴的费用。

第三条

法律援助经费由法律援助机构管理使用,应当专款专用。

第四条

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应从有利于案件处理、节约经费、降低成本角度指派法律援助案件。案件补贴实行“谁受理、谁指派、谁发放”的原则。在本市范围内,不受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所在行政区域限制。

第五条

法律援助经费的使用范围及标准:

(一)刑事案件

1、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服务,每案补贴1000元;

2、审查起诉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刑事辩护服务、为被害人提供刑事代理服务,每案补贴1200元;

3、审判阶段为被害人提供刑事代理服务,每案补贴1200元;

4、审判阶段(一审、二审、再审)为被告人提供刑事辩护服务,每案补贴1500元;

5、为自诉人提供刑事代理服务,每案补贴1500元。

(二)其他案件

1、行政案件每案补贴1500元;

2、劳动争议案件每案补贴1600元;

3、民事案件、经济仲裁案件每案补贴1800元;

4、听证案件每案补贴1000元;

5、代书、调查取证法律援助申请按一份诉状一个案件、一个调查取证地(被调查单位)一个案件的原则受理,代书每案补贴200元(其中起诉状、申诉状每案补贴300元),调查取证每案补贴500元;

6、公证案件每案补贴300元;

7、司法鉴定案每案补贴600—1200元(其中1200元以下的鉴定费按实补,1200元以上的鉴定费按1200元补);

8、翻译费。受援对象涉及聋哑人、外国人等需要翻译的,每案另补翻译费300—600元。

(三)法律咨询

法律服务人员参加法律援助机构安排的法律咨询活动,每人每次补贴100元。法律咨询

包括:

1、法律援助机构窗口法律咨询;

2、市信访局法律咨询;

3、随领导接访、下访法律咨询;

4、法律援助机构安排的其他法律咨询活动。

第六条

异地办案以承办人单位所在地为判断依据。

犯罪嫌疑人羁押地、案件受理机构所在地(公安、检察、法院、劳动仲裁、经济仲裁机构所在地等)、审判地及证据调取地有一地不在承办人单位所在区县(市)的(杭州市本级以六城区为限)、杭州地区的、省内的,属跨区县(市)、跨地区、跨省办案。跨区县(市)办案的,刑事案件每案增补300元,其他案件每案增补400元;跨地区办案的,刑事案件每案增补600元,其他案件每案增补800元;跨省办案的,刑事案件每案增补900元,其他案件每案增补1200元。

需异地调查取证的,承办人应事先向案件指派机构申请。

第七条

实际办案成本高于案件补贴的案件,由案件办理机构向案件指派机构提出申请,并附上支出费用原始凭证,经指派机构审批,据实补贴。

第八条

承办人按不同程序(包括劳动仲裁、经济仲裁、行政复议)再次承办同一案件的,第二次起案件补贴按70%发放,再审案件不在此列。

承办人在并案审理中为同一当事人提供两种以上服务的(辩护、刑事代理、民事代理),按其中最高的一案发放补贴。

承办人同时承办多个并案审理案件的,分段计算发放补贴案件数。10件以内按2件折算,第11件至第100件按15件折合1件计算,第101件以上按20件折合1件计算。一个承办人经折算后的案件补贴数最多不超过10件。

第九条

法律援助案件承办过程中,因承办人原因造成案件重新指派的,案件补贴不予发放。

法律援助案件被终止的,承办人尚未提供实质性服务或虽已提供实质性服务但因承办人原因终止的,案件补贴不予发放。

法律援助案件非承办人原因终止且已提供实质性服务的,按下列情况发放补贴:

1、承办人已至看守所会见刑事被告人的,补贴500元;

2、承办人已至法院阅卷的(含刑、民),补贴300元;

3、承办人已会见当事人并制作询问笔录的(含未羁押的刑事被告人),补贴200元;

4、承办人已代书或调查取证的,参照本细则第五条相关标准发放。

以上补贴可累计发放。

第十条

根据法律援助服务阶段及案件服务方式不同,法律援助结案依据为:

(一)法律帮助案件。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服务的,承办人应提供会见手续及会见笔录。

(二)刑事代理案件。审查起诉阶段为被害人提供刑事代理服务的,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刑事代理意见书、刑事附带民事诉 状(当事人有刑附民要求的);审判阶段为被害人提供刑事代理服务的,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刑事代理意见书、法院裁定书或判决书;审判阶段为自诉人、上诉人提供刑事代理服务的,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自诉状、上诉状、刑事代理意见书、法院裁定书或判决书。

(三)刑事辩护案件。审查起诉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刑事辩护的,承办人应提供会见手续、会见笔录及刑事辩护意见书;审判阶段为刑事被告人提供刑事辩护的,承办人应提供会见手续、会见笔录、阅卷摘录(可有选择)、辩护词、法院裁定书或判决书。

(四)行政案件。为当事人提供行政复议代理服务,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代理词、

行政复议处理文书;为当事人提供行政诉讼代理服务,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代理词、法院裁定书或判决书。

(五)劳动仲裁案件。为当事人提供劳动仲裁代理服务,劳动仲裁机构不予受理的,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劳动仲裁申请书(当事人签名)、劳动仲裁机构不予受理通知书;劳动仲裁机构予以受理的,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代理词、劳动仲裁裁定书或调解书。

(六)经济仲裁案件。为当事人提供经济仲裁代理服务,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代理词、经济仲裁裁定书或调解书。

(七)民事代理案件。为当事人提供民事代理服务,法院不予受理的,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民事诉状(当事人签名)、法院不予受理裁定书;法院受理的,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代理词、法院调解书、裁定书或判决书;为当事人提供民事代理服务,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的,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代理词、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的人民调解书或调解笔录;为当事人提供民事代理服务,以和解方式结案的,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和解协议。

(八)听证代理案件。为当事人提供听证代理服务,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代理词、听证单位最后处理文书。

(九)代书、调查取证案件。为当事人提供代书、调查取证代理服务,承办人应提供询问笔录、代书文书(当事人签名)、调查资料。

(十)司法鉴定、公证案件。为当事人提供司法鉴定、公证服务,承办人(单位)应提供司法鉴定、公证文书。

(十一)终止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案件需要终止的,由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终止法律援助决定,终止法律援助决定书作为结案依据,并附终止理由。

以其他方式结案需提供的结案依据由指派案件的法律援助机构确定。

以上文书均可提供复印件,但应有相关单位的印签或个人的签名,辩护词、代理词由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盖章。

法律援助机构有权要求承办人进一步提供其他办案材料。

第十一条

承办人应当在法律援助案件办结后15个工作日内,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法律援助案件卷宗及结案报告并附结案依据。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核后,按照本细则相关标准确定具体的补助金额,从法律援助经费中支付。以下法律援助案件补贴不予发放:

(一)提交的卷宗不符合相关规定,经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

(二)不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

(三)故意损害受援人利益的;

(四)因承办人过失给受援人造成利益损失的;

(五)私自收取、索要受援人及其亲属的钱物或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六)因违法办案被受援人投诉,经查证属实的;

(七)其他违反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浙江省法律援助条例》、《杭州市法律援助条例》的行为。

第十二条

法律援助案件补贴及法律咨询费支出按照审批程序,由法律援助机构业务经办人填制法律援助案件补贴发放单(附件一)和法律援助咨询补贴发放单(附件二),交法律援助机构负责人进行业务核查,报司法局分管领导审批。其中法律援助案件补贴发放单为两联单,第一联粘贴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表(附件三)后归档,第二联及法律援助咨询补贴发放单交财务作为补贴发放依据。

第十三条

具有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管理)身份的人承办法律援助案件不享受案件补贴。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侵占、私分或者挪用法律援助经费。 违反法律援助经费管理规定的,依照情节轻重,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相应的责任。

第十五条

各区县(市)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参照此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本细则由杭州市司法局负责解释,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常州市2017年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 C )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的。

A. 1988

B. 1993

C. 1999

D. 2004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 )。

A. 依宪治国

B. 依法行政

C. 建立法治政府

D. 司法独立 3. 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具有不可争辩力,这在行政法上称为( C )。

A.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B. 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C.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D. 行政行为的拘束力 4. 我国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A )。 A.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B. 宪法>行政法规>法律>规章 C. 宪法>法律>规章>行政法规

D. 法律>宪法>行政法规>规章 5. 在国家行政机关的主持下,以当事人双方自愿为基础,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对争议双方的说服与劝导,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让互谅、平等协商、达成协议,消除争议纠纷的诉讼外和解活动,称为( C )。 A. 行政仲裁

B. 行政裁决

C. 行政调解

D. 行政和解 6. 行政强制执行由( A )设定。

A. 法律

B. 法律、行政法规

C. 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D.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 7. 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 D );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A. 十日

B. 十五日

C. 二十日

D. 三十日 8.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不包括( D )。

A.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 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 扣押财物

D. 没收非法财物

9. 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 C )。

A. 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B.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C. 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 D. 执行标的灭失的

10.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处罚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D )。

A. 公平、公正、公开

B. 公正、公平

C. 合法、公正

D. 公正、公开 11. 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对行政处罚管辖权发生争议的,应当( C )。

A. 由先受理的行政机关管辖

B. 由级别高的行政机关管辖

C. 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D. 由级别低的行政机关管辖 12. 在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的前提下,对公民当场处以( )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当场处以( )以下罚款或警告时,适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 B ) A. 50、500

B. 50、1000

C. 100、500

D. 100、1000 13. 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该期限从违法行为( A )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A. 发生之日

B. 立案之日

C. 查处之日

D. 举报之日 14. 行政机关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关于设定行政处罚方面的权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对较轻微的处罚有设定权

B. 经法律、法规的授权后有设定权 C. 经国务院授权后有设定权

D. 没有设定权

15. 某厂因污染事故被环境保护部门作出以下处理:(1)责令限期治理;(2)罚款5000元;(3)赔偿受污染单位损失6000元;(4)要求赔礼道歉。上述决定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B )。

A. 责令限期治理

B. 罚款5000元

C. 赔偿受污染单位损失6000元

D. 要求赔礼道歉

16. 当事人被处以罚款,但其确有经济困难,经本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 A )。 A. 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B. 适当减少罚款数额 C. 免除罚款

D. 变更行政处罚措施

17. 某县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国土局、某镇人民政府组成联合调查小组,调查处理县机关干部和城关镇干部违法占地建房问题。联合调查小组对县机关某干部李某作出了处理决定,没收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所建的楼房。处理决定是以四个单位联合发文的形式作出的,盖了四个单位的公章。李某不服,申请复议。本案的复议机关是( C )。

A. 县委

B. 县国土局

C. 县人民政府

D. 市国土局 18. 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发送的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 C )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A. 5日

B. 7日

C. 10日

D. 15日 19. 《行政复议法》规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处理期间,应当( B )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A. 停止

B. 中止

C. 终止

D. 不停止 20.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不包括( B )。 A. 对国务院部门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B. 对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C. 海关处理的案件

D. 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21. 行政诉讼中,被告某行政机关为使案件胜诉,在诉讼期间补充收集了相应证据,则该行为( C )。

A. 合法,因行政机关有权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收集、补充证据 B. 合法,因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 C. 违法,因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不得补充收集证据 D. 合法,因该行为属于行政机关的执法权限

22. 某市政府为了加强管理,经常制定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则这些规范性文件( D )。

A. 对于某些不是关系重大公共利益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B. 经法律的授权后,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设定行政许可 C. 经国务院授权后,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设定行政许可 D. 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23. 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 A )实施行政许可。

A. 其他行政机关

B. 其他国家机关

C. 有关企业、事业组织

D. 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社会团体 24. 下列哪种情况下行政机关无需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D )

A. 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B. 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C. 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

D.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致人损害的 25.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 D )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A. 故意

B. 重大过失

C. 重大失误

D. 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26. 《江苏省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满意度达( C )以上。

A. 80%

B. 85%

C. 90%

D. 95% 27. 《江苏省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实施方案》要求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 C )天。

A. 3

B. 10

C. 15

D. 20 28. 根据《江苏省行政程序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应当符合立法目的和原则,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 B.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行政程序中,依法享有申请权、知情权、参与权、陈述权、申辩权、监督权、救济权

C. 行政执法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D. 行政机关调查取证时,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说明调查事项和依据

29. 根据《常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规章的名称不能称为( D )。 A. 规定

B. 办法

C. 实施办法

D. 条例 30. 根据《常州市行政执法程序暂行规定》,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 A )日内向当事人送达行政执法决定文书或有关证照。

A. 10

B. 15

C. 20

D. 30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其内容是( AB ) A.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B.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D.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ABCD )。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3. 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下列属于法治政府衡量标准的是( ABCD )。 A. 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

B. 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 C. 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D. 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4. 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C ) A. 与抽象行政行为不同,具体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即生效 B. 行政强制执行是实现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力的制度保障 C. 未经送达领受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具有法律约束力 D. 程序合法性是具体行政行为生效的一个重要条件

5.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 ACD )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A. 城乡建设与管理

B. 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 C. 环境保护

D. 历史文化保护 6. 代履行的条件包括( ABCD )。

A.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 B.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 C. 当事人经催告仍不履行

D. 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7. 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 ABCD )。

A. 履行义务的期限

B. 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 C. 履行义务的方式

D. 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8. 行政机关实施的下列行政强制措施,遵守程序规定的有( ABC )。 A. 甲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负责人批准

B. 乙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派出了三名执法人员 C. 丙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出示了行政执法证件 D. 丁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未通知当事人到场 9. 行政机关实施查封、扣押时,不得查封、扣押( ABD )。

A. 公民个人的生活必需品

B. 公民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C. 公民个人的非生活必需品

D. 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10. 根据《行政强制法》,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ABCD )。

A. 强制执行申请书

B. 行政决定书及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C. 申请强制执行标的情况

D. 当事人的意见及行政机关催告情况 11. 下列哪种情形不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 ABD ) A. 多个行为违反了同种行政法规范的

B. 一个行为同时违反了行政法规范和其他法律规范的 C. 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了两个以上法律法规的规定

D. 当事人被处罚后不久,又重新实施与已处罚过的违法行为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的

12. 关于行政处罚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B. 七十周岁以上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C.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D. 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13. 有下列( ABC )行为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A. 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B. 受他人胁迫从事违法行为的

C. 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 醉酒的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14.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ABC )。

A. 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B. 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C.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 对当事人财产进行搜查并将搜查到的财产予以变卖

15.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ABCD )。

A. 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 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 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D. 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16. 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 BCD )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审查申请。

A. 国务院部委规章

B. 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D. 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17.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需要符合的条件有( ABCD )。

A. 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清楚

B. 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确凿 C. 具体行政行为的适用依据正确

D. 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 18. 行政机关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ABD )。 A. 在法定时限内提出答辩状

B. 在法定时限内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C. 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

D. 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 19. 以下属于行政诉讼证据种类的是( ABCD )。

A. 物证

B. 电子数据

C. 鉴定意见

D. 视听资料 20. 关于行政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是指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

B.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查原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一并审查复议程序的合法性

C. 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对原行政行为合法性共同承担举证责任,必须共同实施举证行为

D. 复议机关对复议程序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21. 关于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 )。 A. 张某向工商局提出的申请材料有错误,但可以当场纠正,工商局于是允许他当场纠正

B. 从事某种活动已经不需要行政许可,马某不知,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行政机关应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C. 李某向司法局提出行政许可申请,但是该行政许可不属于司法局职权,于是司法局即时作出不受理的决定,并告知李某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D. 王某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时,提出的材料不符合法律规定,但是行政机关并未当场告知,在5日内也未告知王某需要补正的内容,那么王某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22. 公民未经行政许可,擅自从事依法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行政机关应当( BCD )。

A. 批评教育后,为其补办手续

B. 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C. 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D.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3. 康某是有权要求国家赔偿的受害人,在请求国家赔偿期间内突然死亡。下列关于康某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 ) A. 转移给他的继承人

B. 转移给与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 C. 转移给他的近亲属

D. 国家赔偿请求权因康某死亡而消灭 24. 下列关于政府信息公开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 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制作或者获取的内部管理信息以及处于讨论、研究或者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一般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指应公开的政府信息 B. 行政机关向申请人提供的政府信息,应当是现有的,一般不需要行政机关汇总、加工或重新制作(作区分处理的除外)

C. 对一些要求公开项目较多的申请,受理机关可要求申请人按照“一事一申请”原则对申请方式加以调整,即一个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只对应一个政府信息项目 D. 政府信息已经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的,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5. 根据《常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关于听证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 听证会公开举行,起草单位应当在举行听证会的三十日前公布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B. 参加听证会的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有权提问和发表意见

C. 听证会应当制作笔录,如实记录发言人的主要观点和理由

D. 起草单位应当认真研究听证会反映的各种意见,在报送规章草案送审稿等材料时说明对听证会意见的处理情况及其理由

三、判断题(正确的描述请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打钩“√”,错误的请打叉“×”。)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 )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以司法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 )

3.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要求逐步推行行政执法人员平时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执法人员职务级别调整、交流轮岗、教育培训、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 )

4.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非针对特定人、事与物所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行为。( √ ) 5.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 )

6. 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 √ )

7. 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 ) 8. 行政强制措施原则上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但在必要情况下行政强制措施权也可以委托。( × )

9. 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时,在催告期间,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立即强制执行决定。( √ )

10.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现场笔录应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 )

11.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未依法履行告知程序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的,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 )

12. 行政处罚过程中,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但如果当事人的申辩理由不成立,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重当事人的处罚。( × )

13. 只要当事人愿意当场缴纳罚款,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应当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 )

14. 行政处罚过程中,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应当公开举行。( √ )

15.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 )

16. 行政复议申请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 )

17. 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 )

18. 行政诉讼中,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 )

19. 行政诉讼中,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此处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和副职负责人。( √ ) 20.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经审查认为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 √ )

21.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 )

22.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的可以收费。( × )

23.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被许可人的申请,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 )

24. 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时,应当递交申请书。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委托他人代书;也可以口头申请,由赔偿义务机关记入笔录。( √ )

25. 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 √ )

26. “两法衔接”机制,即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是指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执法机关探索实行的旨在防止以罚代刑、有罪不究、渎职违纪等社会管理问题而形成行政执法与司法合力的工作机制。( √ ) 27. 根据《江苏省行政程序规定》,行政合同是指行政机关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实现行政管理目的,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经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达成的协议。( √ )

28. 根据《江苏省行政程序规定》,委托行政机关与受委托的机关或者组织之间应当签订书面委托协议,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委托协议应当载明委托依据、委托事项、权限、期限、双方权利和义务、法律责任等。( √ ) 29. 根据《常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六十日后施行;但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规章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 30. 根据《常州市行政执法程序暂行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征用时,应当对被征用人和征用的财产和劳务等事项进行登记,向被征用人出具征用凭证。( √ )

四、论述题(请任选其中一题作答,30分)

1.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请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新形势下如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答题要求:

(1)观点明确,表述完整、准确; (2)不少于300字。

第五篇:常州市2018年市级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现行宪法自1982年实施以来,已经过( C )修正。

A. 三次

B. 四次

C. 五次

D. 六次 2. ( B )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A. 公务员

B. 国家工作人员

C. 国家领导人

D. 党和国家领导人 3. 国家监察委员会与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上级监察委员会与下级监察委员会是( D )关系。

A. 监督

B. 管理

C. 平行

D. 领导 4. 下列哪一事项不属于监察委员会依法可履行的职责?( C )

A. 滥用职权

B. 玩忽职守

C. 故意伤害

D. 利益输送 5. 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具有不可争辩力,这在行政法上称为( C )。

A.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B. 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C.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D. 行政行为的拘束力 6. 我国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A )。 A.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B. 宪法>行政法规>法律>规章 C. 宪法>法律>规章>行政法规

D. 法律>宪法>行政法规>规章 7. 在国家行政机关的主持下,以当事人双方自愿为基础,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对争议双方的说服与劝导,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让互谅、平等协商、达成协议,消除争议纠纷的诉讼外和解活动,称为( C )。 A. 行政仲裁

B. 行政裁决

C. 行政调解

D. 行政和解 8. 行政强制执行由( A )设定。

A. 法律

B. 法律、行政法规

C. 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D.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 9. 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 D );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A. 十日

B. 十五日

C. 二十日

D. 三十日 10.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不包括( D )。

A.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 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 扣押财物

D. 没收非法财物

- 1个单位联合发文的形式作出的,盖了四个单位的公章。李某不服,申请复议。本案的复议机关是( C )。

A. 县委

B. 县国土局

C. 县人民政府

D. 市国土局 20. 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发送的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 C )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A. 5日

B. 7日

C. 10日

D. 15日 21.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不包括( B )。 A. 对国务院部门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B. 对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C. 海关处理的案件

D. 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22. 行政诉讼中,被告某行政机关为使案件胜诉,在诉讼期间补充收集了相应证据,则该行为( C )。

A. 合法,因行政机关有权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收集、补充证据 B. 合法,因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 C. 违法,因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不得补充收集证据 D. 合法,因该行为属于行政机关的执法权限

23. 某市政府为了加强管理,经常制定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则这些规范性文件( D )。

A. 对于某些不是关系重大公共利益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B. 经法律的授权后,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设定行政许可 C. 经国务院授权后,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设定行政许可 D. 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24. 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 A )实施行政许可。

A. 其他行政机关

B. 其他国家机关

C. 有关企业、事业组织

D. 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社会团体 25. 下列哪种情况下行政机关无需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D )

A. 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B. 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C. 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

D.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致人损害的

- 3C. 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D. 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5. 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C ) A. 与抽象行政行为不同,具体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即生效 B. 行政强制执行是实现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力的制度保障 C. 未经送达领受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具有法律约束力 D. 程序合法性是具体行政行为生效的一个重要条件

6.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 ACD )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A. 城乡建设与管理

B. 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 C. 环境保护

D. 历史文化保护 7. 代履行的条件包括( ABCD )。

A.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 B.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 C. 当事人经催告仍不履行

D. 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8. 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 ABCD )。

A. 履行义务的期限

B. 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 C. 履行义务的方式

D. 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9. 行政机关实施的下列行政强制措施,遵守程序规定的有( ABC )。 A. 甲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负责人批准

B. 乙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派出了三名执法人员 C. 丙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出示了行政执法证件 D. 丁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未通知当事人到场

10. 根据《行政强制法》,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ABCD )。

A. 强制执行申请书

B. 行政决定书及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C. 申请强制执行标的情况

D. 当事人的意见及行政机关催告情况 11. 下列哪种情形不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 ABD ) A. 多个行为违反了同种行政法规范的

B. 一个行为同时违反了行政法规范和其他法律规范的 C. 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了两个以上法律法规的规定

- 518. 行政机关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ABD )。 A. 在法定时限内提出答辩状

B. 在法定时限内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C. 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

D. 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 19. 以下属于行政诉讼证据种类的是( ABCD )。

A. 物证

B. 电子数据

C. 鉴定意见

D. 视听资料 20. 关于行政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是指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

B.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查原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一并审查复议程序的合法性

C. 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对原行政行为合法性共同承担举证责任,必须共同实施举证行为

D. 复议机关对复议程序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21. 关于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 )。 A. 张某向工商局提出的申请材料有错误,但可以当场纠正,工商局于是允许他当场纠正

B. 从事某种活动已经不需要行政许可,马某不知,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行政机关应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C. 李某向司法局提出行政许可申请,但是该行政许可不属于司法局职权,于是司法局即时作出不受理的决定,并告知李某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D. 王某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时,提出的材料不符合法律规定,但是行政机关并未当场告知,在5日内也未告知王某需要补正的内容,那么王某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22. 公民未经行政许可,擅自从事依法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行政机关应当( BCD )。

A. 批评教育后,为其补办手续

B. 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C. 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D.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3. 康某是有权要求国家赔偿的受害人,在请求国家赔偿期间内突然死亡。下列关于康某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 ) A. 转移给他的继承人

B. 转移给与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 C. 转移给他的近亲属

D. 国家赔偿请求权因康某死亡而消灭

- 7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 )

8. 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 √ )

9. 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 ) 10. 行政强制措施原则上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但在必要情况下行政强制措施权也可以委托。( × )

11. 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时,在催告期间,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立即强制执行决定。( √ )

12.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现场笔录应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 )

13.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未依法履行告知程序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的,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 )

14. 行政处罚过程中,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但如果当事人的申辩理由不成立,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重当事人的处罚。( × )

15. 只要当事人愿意当场缴纳罚款,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应当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 )

16. 行政处罚过程中,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应当公开举行。( √ )

17.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 )

18. 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 )

19. 行政诉讼中,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 )

20. 行政诉讼中,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此处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和副职负责人。( √ )

21.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经审查认为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 √ )

22.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

- 9

上一篇:初中物理摩擦力学案下一篇:初中学生就读保证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