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2022-07-07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问题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问题教学模式”的背景

1、“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最早的提出者是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90年代以来教育工作者对“马氏”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进行了学习,借鉴和改造,形成了现代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题策略为重点,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

2、“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就是基于国外的研究成果、我国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我们以往取得的研究经验提出来的。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设计理论都把问题解决作为建构性学习的基本策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对此问题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提出了抛锚式教学。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目前,国内三大课堂教学改革名校—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和东庐中学一样,都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扬弃与否定,构建起特色鲜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从其经验分析可看出:“先学后导,以学定教”是他们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二、“问题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哲学依据 :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

1 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问题导学过程重知识的探究,重体验,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心理学依据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至于应当如何学习则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正如他所说,“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一般能根据“问题导学”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具备初步的预习能力,这就为我们采取“以导为主”实施导学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中学生的思维批判性、独立性还很不成熟,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与成人相比,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也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思考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教师给予适时、有力的指导,这为教师的导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3、学习理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

2 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导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4、教学理论:两千年前的孔子倡导的“循循善诱”可以认为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最早理论根源。诱即引导,循循善诱出自《论语·子罕》,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问题导学教学中的导即开导、启迪之意,导学不是传统教学意义上的辅导教学,这里的导学是以问题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对学生的导思、导读、导练的过程。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学生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尝试。同时,学生的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尝试的任务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编排的,所以学生具备成功的条件。在尝试成功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成绩。

5、教学最优化理论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问题导学模式”改变了课堂上教师垄断课堂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3 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又要减轻学习负担,用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6、建模理念 :建模理念认为没有主体性,就没有创造性。在导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目标让学生去确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过程让学生去探索,方法让学生去寻找。其次,教学过程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问题导学、互动探究、小组合作、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导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7、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即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由于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观点适应了当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逐渐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8、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迎合 4 了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基于以上认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问题情境,我们将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整合为“问题教学模式”。

三、解读“问题教学法”

1、问题教学法是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

2、问题教学法的教学重点比较明确,教学内容比较集中,并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

3、“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其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四、“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是:

(一)课题引入。

(二)展示问题。

(三)边读边议。

(四)答疑解惑。

(五)练习小结。

(一)“课堂引入”。通过课堂引入,安定学习情绪,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沟通师生情感,明确教学目的,启迪学生思维,确定全课基调。高尔基曾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去寻找它。”

(二)“展示问题”。展示问题是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教学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创造性、导向性。

(三)边读边议。边读边议是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按照老师所展示的问题和要求,自己阅读教师指定的素材,或自己观察,或自己实验,或是讨论交流,尝试回答有关的问题。

(四)答疑解惑。答疑解惑是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并按课标和考纲的要求进行讲解或补充。

(五)“练习总结”。练习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要通过“练”,找准“讲”的内容,使每一次“练”和“讲”都有目的、有成效。练习要做到先练后讲、讲练结合、精练精讲,做到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总结要及时,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会的,通过梳理,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总结方法规律。

五、“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做法

(一)变“教案”为“导学案”或“学案”。改变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确立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变“教案”为“导学案”和“学案”,将“两案”建设成“导学”的有效载体。

(二)变“教学”为“导学”。改变“以教定学”的教学策略,确立“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学策略,变“先教后学、师讲生听”为“先学后教、生学师导”。

(三)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效实行自主式教学方式、合作式教学方式和探究式教学方式,科学运用讲授式教学方式。以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大英国志双语学校

2014年9月

第二篇:“对话课”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新课改实行已经几年了,高中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升学压力等诸因素的限制,中学生的主体性、独创性在很大程度上还仍然遭受着某种束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仍处于低迷状态。针对这一现象,根据课改的要求,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课所独具的“语言和心灵交流”的独特优势,大胆尝试,开设了一系列有别于常规的“对话课”,试图从一定程度上打破迷局。结果我惊喜地发现,只要选题得当,准备充分,这种“对话课”课堂上学生们次次反响热烈,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对话课能真正达到感染学生、发掘学生心灵世界中潜藏的自由精神、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下面就将我的“对话课”的方方面面(定义、内容、操作程序等)介绍给大家。

一、什么是“对话课”

所谓“对话课”,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对话的形式进行心灵交流与沟通的一种课内的语文活动课,是老师顺应学生倾诉或探求的欲望,选取合适的专门话题,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适当引导、点拨,学生自由展开对话、交流的一种新的专题活动课形式。

二、从哪些方面去开掘合适的“对话课”话题

第一,从班级、学校生活中开掘话题。

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采,如各种讲座、英语角、运动会、书法赛、小制作、搞劳动、文艺演出等,老师可以从这些生活中挖掘谈话材料。高一学期开学伊始,我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我发现他们(尤其是那些平时一贯怕苦怕累的学生)训练时头顶烈日、口干舌燥,不但没逃跑,反而很认真。据我了解,他们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支撑到倒下为止。我想一定有什么力量使他们变得如此坚强。军训后上课的第一周,我就以“我谈军训感受”为题展开“对话课”。

第二,从校内、校外及家庭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开掘话题。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时代,喜欢QQ、喜欢打游戏、喜欢探索电脑等,我开展了以“QQ文化伴我成长”为专题来开展对话课。学生们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但毕竟处在同年龄段,有着许多共同的话题――父母矛盾、代沟、如何看待贫穷或财富,等等。校外的生活五彩斑斓,也可以引导学生适当涉猎,如:暑假很长,我在放假前夕即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或打工,或学艺,或踢球,或干农活,或旅游,开学后,我以“暑假生活回放”为专题来上对话课。

第三,从贴近学生兴趣的某些生活化课文内容中开掘话题。

教材选取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不同的时代,又赋予它们不同的内涵。尤其是那些生活化的课文,学生读起来亲切,感兴趣,甚至学完后意犹未尽,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文本内容中引申出话题来共同探讨。我教必修3中的《项链》之前,调整教学计划,先引导学生学习了《守财奴》这篇小说,学生对葛朗台的敛财、守财的金钱观、人生观极感兴趣,紧接着引导学生探究《项链》,小说中主人公玛蒂尔德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付出的十年代价使学生惊诧。我趁热打铁,针对学生的金钱观、消费观、价值观,以“金钱是什么?”为题上了一堂“对话课”。

第四,从国内外重大事件中开掘话题。

学生不仅仅要学书本知识,而且要关心身外大事。我们的学生经常看报、看电视新闻、收听广播,男生们更是经常在宿舍里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我就引导他们把争论的焦点移到课堂上。如2008北京奥运、台湾局势、中日关系、美国总统选举等。

第五,从学生共同的心理盲区开掘话题。

由于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的熏染、父母亲望子成龙的迫切欲望、家庭的分裂等原因,当代学生心理上普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伤人或自残的恶性举动,有些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就是针对当代学生这种欠健康或渴望交流、沟通的心理。我认为广大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不忘适当安排“扫盲”。如:今年的一次周记批阅中,我发现有个学生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班上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现象的忧郁――出双入对堂而皇之谈恋爱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而且很多同学认为不谈恋爱就是赶不上时髦,就是无能。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种亟需引导的不良心理,于是以“中学生恋爱之我见”为题展开对话,尽量把他们扶到正轨上来。

以上五点,仅仅是我开展“对话课”的话题来源的几个方面,其间有交叉、重合之处也无关紧要。其实,只要是能开启学生心扉、打开学生话匣子的,都可以纳入话题,教师们完全可以从更多、更广的角度入手。总之,“对话课”的话题越贴近学生,或者越被他们所关注,就越能为他们所理解、所接受,使其精心准备,踊跃参与。

三、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对话课”

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确定范围,拟好话题,明确目标。

“对话课”是一种专题活动课,不是漫无边际的闲聊。因此首先要确定交流的内容与范围,并给这堂课拟出一个生动、新颖的标题。如前面提到的《暑期生活回放》、《我谈军训感受》、《金钱是什么》等。

第二步,布置学生围绕话题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临场应变能力偏低,信心不足,让他们做好相关的准备、深入思考甚至写好谈话稿,做有备之战,他们谈起来就会充满自信、语言流畅,并闪烁着思想的火花。

第三步,课堂操作。

课堂上,老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常常处在引而不发的推动之中,适时提示、诱导学生展示观点,畅所欲言。“对话”过程中,教师要敏锐、灵活,始终不失大方向,抓住学生思维因势利导,适当加以点拨、深化。以《暑期生活回放》为例。“对话课”伊始,我先讲述了自己在暑假两个月中的某些亲历和感受,以此诱发学生倾吐的欲望。课堂气氛随即活跃了,学生或诉说、或想象、或质疑、或探讨,我面前展现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张张无奈的面孔„„有个学生谈到假期失去父亲的伤痛,泣不成声,我赶紧轻声安慰他,并引导他该如何应对变故,挑战自我,肩负起责任,走向新的生活;有个学生谈到她暑假去工厂打工的体验时,倾诉了压抑在心中的委屈心情,同时以切身体会告诫同学:一定要学好知识,充实自我,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否则很难立足于社会„„我随即告诉学生,当今社会是“知本家”的社会,一定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平时要多参加活动,培养综合素质,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准备。

第四步,活动后,师生及时进行总结。

学生总结课前课后的自我变化――心理变化、思维与认识的变化等;老师总结目标的实施情况,总结课堂操作的成功和有待改进之处。师生共同总结,就能不断完善这种新的课堂形式,“对话课”的路子就越走越宽。

四、“对话课”的效果

“对话课”开展至今收到很好的效果。课堂之外,常常有一群同学围住我,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老师,我认为这样的课很好,以后可以多让我们搞一些”、“老师,这节课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东西,心胸开阔多了”、“老师,我还有一件事要说”,有学生单独找到我,告诉我他下次一定鼓起勇气站起来说;有学生在周记中特意告诉我,她从同学们的讲话中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父母的辛劳„„

学生的反应坚定了我继续探索“对话课”这种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信心和意志,我意识到,这种课对老师很重要――它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可以把生活和社会带进课堂,推动作文教学,等等;我更意识到它对学生更重要――学生是何等渴望心灵的释放与交流!我们老师平时给学生说心里话的机会太少,尤其是就某一专门问题集中在课堂上讨论就更少。

要特别提醒一点,“对话课”毕竟是活动课,限于学生学习精力等因素,一学期不宜开展太多。个人认为,一个月或两个月一次较为合适。

高中语文新课标一如既往地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之外,更强调了“人文性”的要求,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要“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我认为,“对话课”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这些要求,很好地实现了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它鼓励学生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可以做出各种文化探究和个性化诠释,究其本质,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尊重,是其向善本性的一种释放和张扬,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更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价值观的升华。“对话课”营造了民主气氛,尊重了学生主体,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充满阳光、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的优越环境。

广大同仁不妨放胆一试。

周玲,教师,现居广东南海。

第三篇:“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左权县示范小学以“让学生拥有快乐童年,让教师品味快乐人生”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实现我校“打造示范精神,培养合格人才,构建快乐校园”办学目标的主阵地。为此,我校本着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快乐课堂的教学改革目标,全面开展创建快乐课堂活动,力争用2年的时间初步形成具有示范小学特色的快乐课堂教学模式。现结合示范小学课堂教学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打造快乐课堂”为主线,以快乐课堂教研活动为突破口,力求真正建立起“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课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我校师生快乐办学目标的实现。

二、具体目标:

工作目标:创建“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状况的根本性改变。在专家引领下,积极探索,构建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通过教研活动带动全校教师走进“创建快乐课堂”的行动之中,让教师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实现“创建快乐课堂”的目的。进一步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方式与学生评价制度,建立符合课堂教学改革要求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三、快乐课堂的含义

把快乐引进课堂,寻找每一个教育主体生命与学科快乐的学习活动共鸣点,通过教学艺术特有的感染力,审美化改造课堂;通过人文化之美营造,情感化课堂;进而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醉心其中,达到课堂参与的质疑,学习过程的体验和目标达成的收获,实现快乐课堂最优化。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课堂无权威”、“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人看待,着意保护他们的童趣、童真、童心,爱护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允许他们“胡思乱想”、“胡说八道”,只要能学会方法,抓住要点,言之成理,教师即应予以肯定,为孩子的禀赋的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快乐课堂上,没有博古通今的老师,不见唯唯诺诺的学生;教师虚心求教,认真听讲;学生侃侃而谈,旁征博引。这不也是一种绝妙的授课方式?教师隐主导于无形,学生品自信于其中,讲课者积极扩大内充,听讲者随时准备上阵,如此群情激奋的学习状态,不正是老师渴望的“愤悱”状态么?授课如此,“不亦乐乎”?

四、构建快乐课堂的人力保障

为加强领导,保证我校创建快乐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特成立开展快乐课堂建设工程领导机构,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指导和组织全校各学科创建快乐课堂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人人关心课堂教学、人人服务课堂教学、人人研究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

创建快乐课堂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二梅 全面指挥打造快乐课堂的实施工作。

副组长:赵 峰 负责起草示范小学打造快乐课堂实施方案,在校长的领导下,根据既定方案组织实施,及时收集反馈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 成 员:郭兰娥 郝瑞珍 韩美华 马旭辉 霍美华 关美琴及各年级组长(职责是组织实施落实、监督检查、评价)

五、创建快乐课堂工作的主要内容

开展“快乐课堂新模式”的创建活动。在全校开展 “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课堂模式的创建活动。创建快乐课堂需要有扎实有效的“课前”、“课中”、“课后”等重要环节作保证。学校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引导和促使全体教师在以上几个环节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拟创建快乐课堂“334教学模式,确保快乐课堂创建工作的稳步推进。

快乐课堂“334教学模式”简介如下:

“334”是指“三环节、三策略、四评价”。

(1)“三环节”是指快乐课堂教学分为“质疑、体验、收获”三个环节。“质疑”是快乐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我们要求教师在上课伊始能引发学生的疑问,吊起学生的胃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认知的理论使我们明白,学习是一种实践,把学习中产生的经验进行概括、归纳、抽象等可上升为知识,这就是体验。它是一种过程——是学生在亲历亲为中全面发展的过程;又是一种结果——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感知和知识。心理学分析表明,通过体验得到的知识的含金量是直接获取知识的3倍。所以要想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快乐学习,就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体验”环节中,学生在“质疑”环节的引擎作用下,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经历着探索的艰辛,体验着一次次成功的喜悦。老师在学生的“悱愤”之时稍加“启发”,教学的知识势如破竹。被学生牢牢掌握。学生在体验中建构知识,学的开心,学的快乐。“收获”环节中,教师设计学习内容的检测,收获精心教学播种成果,学生经历质疑的困惑,在体验探究中豁然开朗,在教师设计好检测题的天平上度量自己的得与失,那都是收获。学生感慨流泪,分享主人公的酸甜苦辣,眉飞色舞,惊奇于科学的奥妙,数学的深邃,艺术的魅力。

(2)“三策略”是指快乐课堂把“有趣”、“自主”、“成功”做为快乐课堂教学的三项策略。“有趣”:要求老师的语言人幽默风趣,情境的创设在有趣,环节的设计有趣。“自主”:强调在每一节课中,学生一定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成功”:要求在每一节课中,要让学生有不同的成功体验,成功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体现 ,只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有所收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快乐。

(3)“四评价”是指快乐课堂把“乐学”、“乐问”、“乐思”、“乐评”做为快乐课堂的评价的四个方面。我们彻底改变了注重教师教学的评价方法,形成了侧重评学生的“乐学”、“乐问”、“乐思”、“乐评”的课堂教学评价法。“乐学”——由评老师的讲解精彩度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乐问”——由评老师提问的精彩度变为评学生提问的喜爱度;“乐思”——由评课堂的活跃度变为评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思维度;“乐评”——由评老师的基本功变为评学生的听、说、读、写、评能力度。

六、构建快乐课堂的实施步骤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反复开会讨论,学校实施快乐课堂建设归纳为20字,分四步走:理念变观念 → 观念变模式 →模式变方法→方法变文化

1、研究校情,找准切入点 (2012年4月)

学校行政领导班子集体智慧共同研究我校校情,总结学校教师的教学风格,我们发现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共同的几个问题:

1、课堂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2、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

3、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

4、教师强行灌输知识,胁迫学生学习等等,最终形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因此,要想让学校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那么课堂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找准学校进行高效课堂研究的切入点,我们反复地开会研讨,最终将生本理念下“334快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为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抓手。

2、宣传发动,统一思想

(2012年6月)

首先召开中层以上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旨在动员、宣传,形成共识,然后,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提高认识,明确方案。要求每位教师就如何构建快乐课堂写出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3、教师培训,掌握技能

(2012年9月—2012年10月)

快乐课堂能取得怎样的效果,教师的理论储备和技能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校在进入快乐课堂实际实施之前将采用多种形式对教师从理论、意识、具体操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培训。我们首先学习了快乐课堂理论知识,然后请有这方面经验的老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与探讨,并且不断派教师外出学习率先实行快乐课堂学校的先进经验。

4、层层推进,分布落实 (2012年10月——2013年6月)

快乐课堂虽然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但对于我校实际情况来说,的确是个新思维、新方向,推行起来不能盲目冒进。学校领导通过会议讨论决定采用试点先行、以典范促模仿、以成果带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普及方式推进本次教学改革。为此,我们选择了八名老师做为快乐课堂的第一批实验老师。在推进快乐课堂模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分以下以个层面进行:

(1)年级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研究快乐课堂导学案如何编写、使用、及使用后反思与提升,作业如何选编,预习作业的设计等。

(2)年级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研究授课流程,分学科对快乐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3)教研室和教导处要出制度,定要求,给老师压力,让教师能真正参与到快乐课堂教学的研究上来。并以制度强求教师对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克服教师的惰性思想。

(4)抓好课型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究 “预习课、新授课、复习课”三种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形成快乐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

1、预习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质疑能力。教师精心设计自学导案,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自学意识及质疑能力,为新授课做好准备。

2、新授课: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作为新授课主要任务,教师精心质疑或引导学生质疑,围绕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易混点组织学生自主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在收获中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3、复习课:通过设疑激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练习讨论,指引学生思考释疑;通过点拨归纳,引导学生体验总结和揭示规律的过程;通过专题训练,增强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理清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一个成功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6)所有的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作出如下要求:

①充分研读教材。教师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教师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能够细读当前所教年级教材,吃透教材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使教师在快乐课堂中处理教材得心应手。每个教师每学期在学校至少上一节快乐课堂的展示课,并接受一次学校组织快乐课堂的随机检查。

②尝试快乐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高质量落实快乐课堂的教学模式,使“334”教学模式在每一节课中有体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程序、备作业的常规要求。在此基础上,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帮助学生进行快乐学习。

③优化作业设计。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从“减负”的层面上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过多压力。使每一节课下来后学生身心愉悦,真下体验到“快乐”课堂的魅力。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④教师要不断的锤炼基本功。过硬的基本功是教师高质量的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快乐课堂更要求老师有过硬的基本功,要有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多才多艺的教学技巧,及“读、做、写、讲、说、评”六项技能都是快乐课堂教学的基础。学校定期组织进行专项培训,把锤炼基本功日常化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来,每学期召开一次教学基本功大比武,为快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打基础。

七、构建快乐课堂的保障措施

1、实施学校行政随堂听课制度。

快乐课堂领导组及时汇总其他人员听课情况进行点评,至少两周详细点评一次。将评价等次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对课堂教学不合格者,指出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一周后重听随堂课。

2、加强教师培训。

以课程改革为重心,以构建快乐课堂为突破口,对教师进行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基本功能力培训。充分发挥研训教一体效应,促进教师发展提高。

3、教导处充分行使职能。

教导处对教师快乐导学案,教师的上课、布置作业、导学案使用等教学常规进行监督检查,月月检查,月月公布。

4、学校跟踪小结。

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听课、评教、考试、教学常规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教情、学情,每月进行一次总结,并在实验教师会上通报近段时间的教学常规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和学校的具体要求。

5、建立快乐的教学反思机制。

学校要积极引导并大力推行教后反思,要求每个教师每课、每单元教学结束后写出“学生你快乐吗?”,“老师你快乐了吗”的教学反思笔记。把写教学反思,记录反思问题,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学校每学期要对教师的快乐教学反思笔记进行一次检查并于每学期对全体教师的快乐教学反思笔记进行展评。

6、开展一系列活动,确保快乐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

①以“四课”为载体,提高教师执教快乐课堂的能力

学校将深入开展“四课”活动,即:推门课、达标课、示范课、教学开放课。推门课不定时进行;每个学期每一位教师进行一次快乐课堂达标课;请第一批实验老师每月进行一次快乐课堂示范课;每学期进行一次快乐课堂教学开放课展示。

②、2013年6月启动“示范小学快乐课堂开放周”。

学校将在2013后6月面向全县教育同仁及家长进行首次快乐课堂的开放周展示。

③、启动“课堂教学“六项技能”能力提升行动”。

每学期举行一次“六项技能”比赛活动,通过比赛提高老师的基本功,为快乐课堂教学的推进打基础。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快乐课堂实践研究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创新工作方式,创新教师教学考核机制;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快乐课堂为目标,为我校构建快乐校园的办学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深化课程改革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质量

强力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在今年的“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上,永城市教育体育局提出了“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目标,下发了“关于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强力推行‘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通知”。根据市教体局工作安排以及“通知”要求,结合我学校的实际情况,特拟订演集一中“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思想基础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命。”然而当今我市的课程改革进展比较缓慢,发展不够平衡。穿新鞋走老路;满堂灌一言堂;重知识轻能力;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比较普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依然停留在形式上。

国家实施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创新事关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大计,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改革当中去。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强化五种意识:“不改革就没有生机和活力;不改革就没有创新和发展;不改革就要被时代潮流所淘汰;不改革的教师就是不称职的教师;不改革的领导就是无作为的领导。”只有强力的改革欲望,才能产生无穷的改革动力,只有坚强的改革决心,才能克服艰难,取得成功。

二、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是教研室在学习借鉴外地成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所形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该模式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至少应确立以下两种理念:一是“教”为“学”服务,教师要把“教”落在为学生“学”服务的基点上。二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和丰富的潜能。教师通过提供信息、点拨启发、讲解释疑、查缺补漏,主动与学生合作,给学生创造动手和实践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共同探索事物真相,寻找规律。

三、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和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构建有效、高效课堂,使我校全体教师在

课堂教学改革的征程中,能够勇立潮头,锐意创新。学校结合“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实际,决定从2010年3月起,利用三个学期的时间在全校强力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把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形成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改的重心,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努力形成教育创新的良好局面。

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提高认识(2010年3月)

1、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永城市教育体育局“关于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强力推行‘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通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召开强力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动员会,深入进行思想发动,端正态度,明确任务,将“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实施意见纳入到学校管理制度汇编;通过学习宣传达到自觉运用目的。

3、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河南省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广泛深入开展“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学习研讨,利用校报、展板、黑板报等方式重点宣传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课改标兵及教学新秀典型事例,榜样示范。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0年4月—2010年7月)

1、学校各年级、教研组制定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工作计划,统一认识,明确目的。

2、以各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专题讨论。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工作中心,组织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以爱育爱”、“以学论教”,树立新的教学观和质量观;学习各项教育教学规范;学习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和身边优秀教师的有效做法。

3、运用生成提升:自觉运用“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实践。通过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汇报课、研讨课、课例设计、教案评比、案例分析、教学心得等多种形式,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阶段:查找问题,边整边改阶段(2010年9月—2011年2月)

1、对照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查找自身在常规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深入分析成因,确定需要整改的共性问题和改进目标。

2、广泛征求家长、学生对任课教师及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

3、实事求是写出自查报告,找准抓住查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阶段:总提高推广阶段(2011年3月—2011年7月)

1、根据评议反馈情况,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整改内容具体分解,将责任到人,一项一项抓落实,以巩固前期工作的成果。

2、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开展“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活动,表彰“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召开学生“进步奖”表彰会,让有进步的“问题生”与三好生一样上台领奖,激励教师、学生爱学习、勤钻研、讲奉献,将争先创优、典型引导落到实处。

3、推广运用。

五、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推进措施:

(一)强化教改意识,加强组织领导

深入学习教学改革理论,深入理解国家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学习借鉴外地教改先进校的成功经验,强化教改意识,树立“教学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工作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名单附后)。确保“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发挥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单兵作战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在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流程”的基础上,对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都要依据“四环节循环教学流程”,按照“个人备课—小组说课—讨论研讨”的程序,共同确定教学方案。

为了强化教师集体备课意识,使之成为习惯,避免流于形式,要通过举行研讨会、教研组长专题报告会、全员培训等形式,从细微处着手,让教师弄清各种课型集体备课的内容、形式、步骤,抓住一个问题一抓到底,力争彻底解决,以利于课堂教学,实现“严、细、实、恒”的管理目标。每次活动,分管领导都要亲自参加,由学科带头人组织实施。集体备课要落实到位,确保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三)改革评课标准,抓好听课评课

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是落实教改方案的主阵地,课前确定的方案是否切实可行,还存在那些问题和不足,必须通过课堂实践去检验,必须通过听课评课去发现。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能单纯的看上课的老师讲的怎么样,更要看听课的学生学的怎么样。对课堂授课的评价标准,要由传统的单一评教师所“教”,转为侧重评学生所“得”。

评价教师活动部分包括:教学设计运用是否合理、情景创设是否有针对性、处理偶发事件策略是否灵活、点拨是否适时恰当、激励性语言是否到位、综合测评的设计运作是否科学等。

评价学生活动部分包括:学生是否全面参与、学生参与次数多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怎样、

师生互动情况、生生互动情况、学生质疑答疑的科学性和准确率、综合测评的效果等。

在全校开展实施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听评课系列活动:

(1)示范课: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举行示范课。

(2)汇报课:参加各种外出学习行动的老师回校后要举行一节汇报课,并向本学科介绍外出学习体会。

(3)研究课:从5月份开始,用三周左右的时间,全体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人要至少讲一节研究课,同教研组老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其他教师随机听课。

(4)推门课:课改领导小组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随机推

门课。

(5)公开课:在研究课的基础上,各教研组推出1-2名

老师举行公开课。

(6)开展 “全员参与型课改竞赛课”活动。

(四)组织经验交流,做好教学反思

要经常研究、改进课堂教学。不同的学科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在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及时组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大家共同制定的教学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哪些有待改进,都需要及时反馈交流。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每一位教师每月要写一篇或教后感、或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或课例设计、或教学心得、或教改论文等(每周五例会交教导处)。从而达到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目的,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六、“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五个“突出”:

1、在教学目标上,突出“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清晰,面向全体学生。

3、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针对性强,突出启发引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4、教学评价上,突出信息多向交流、师生互动、评价及时、矫正有效。

5、在教学效果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乐学、会学,达成预定教学目标。

(二)吃透流程,灵活运用:

这四个环节在一节课中既可以整节课上使用,也可就某个知识点的教学使用,而且四个环节可以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同时,教师在具体环节中要注意结合学科实际,突出学科特点。

(三)要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一是将学生平时对学科的情感纳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中去;二是测评的内容在强化“四基”的基础上,体现能力培养,尤其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动手操作及思维空间大的内容。

(四)教师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由于“自主探究”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学生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业务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五)坚定教改信念,循序渐进开展:

对待每一项工作,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不要出现新的工作刚一安排,就考虑如何困难的问题,就先为自己找退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可以先求“有形”,再求“形似”、再要“神似”。最后达到“形神兼备”。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只是为推进教学改革提供参照,在实际工作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既要遵循模式,又要敢于变化模式,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第五篇:“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西吉三中“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办人民满意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促进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根据【西教体发(201 4)35号】文件“关于推进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西教体发(2014)35号】文件为指导,立足我校教学实际,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课程改革的抓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构建“生动.生成.生命”型的“三生课堂”,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校主要以实施“导学案”入手构建高效课堂。

二、实施班级及科目

为积极稳妥推进此项教改实验,摸索总结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决定此项教改在全校三个年级推广。参与教改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共五科。

三、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经过多次的培训学习和反复论证,在上学期,学校专门组织备教研组长进行了交流讨论,初步制定了我校打造高效课堂的计划,并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就„„导学案”的设计、备案、印制、

实施做了指导性培训和详细的说明。各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单位对每位科任教师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分工,利用上学期后期和寒假时间,各科任教师就自己承担的任务经过精心备课,开学前一周各备课组内交流讨论最后定稿并提前两周印制各学科的“导学案”。

2、实施阶段

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就实施“导学案‟‟的年级和科目已经全面开展,每周实施的情况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交流总结,查漏补缺,及时跟进。每两周教务处和教研组长联系,听取意见,及时总结和调整。

四、在运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坚持以下原则:

1·集体备课,一人编案。对平行班的同学科来说,集体备课是很重要的,每个课时教学目标的确认,重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情感价值的培养,训练习题的设计等等,通过大家的讨论形成共识后,由其中一位教师写成学案,并给全体师生印发到手,以备上课时使用。这项工作至少要有一至两周的提前量。这样做的好处是: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有老教师的丰富经验,有青年教师的超前意识,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对教学要完成的目标任务的遗漏也会降到最低程度。一人编案指一人手写“导学案”,将一学期所有教学任务按平行班教师的数量大致进行平均分配,每人承担若干课时的手写“导学案”任务并负责印制,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每个教师每天埋头

写教案的工作量,腾出大量时间研究学生和学案,而且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有些教师课前抄教案甚至课后补教案的现象。

2.精讲多练,当堂完成。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是病根,这种教学模式显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主宰学生而高唱“独角戏”。这“课堂文化”是基于“不知道文化”而生,即学生“不知道”,所以我才去教他,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限制了学生思维。“导学案”则倡导学生根据“学案”所设内容主动学习,并鼓励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共同探讨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去引导、指导、辅导学生进行活动。当讲才讲,精准点拨。要知道极短的点拨会产生更深的领悟。学生会的不讲,不会的精讲。时间分配上可大致遵循“三三制”的原则,即一节课三个十五分钟,前一个十五分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中间一个十五分钟教师点拨、精讲,后一个十五分钟进行训练,并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学案中的任务,当然这种分配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习题的设计必须考虑从易到难的层次性,下课教师要收走学案进行批阅,不准拖到课后,而且不再布置课外作业。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是紧张的,都在不断地思考和不停地活动中度过,而且如果注意力不集中的话训练题是完不成的,在步步紧逼的状态下学生主动完成7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而对于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在当堂就可通过个别辅导完成习题训练。这样就不至于使学生课堂上的大量时间被浪费,而课后又几乎要通过重新学习才能完成作业,尤其是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学生课后抄袭作业的

不良习惯,课堂效益显然提高了。

3.书不留白,案不留空。我们往往要求学生每学科要有笔记,以便记下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东西。其实冷静地去思考,这并没有给学生提供多少学习时的方便之处,相反,每学科一本笔记倒是给学生增加了好多负担,至少书包重了许多。而且不但不方便,倒带来了许多麻烦,复习时手里总是得带两样东西,课本和笔记,要是不小心笔记丢了,那麻烦可就大了。所以,不如减了笔记,让学生直接把要记的东西全部记到课本的空白处,这样复习时就方便了许多,只要人和书在一起就足够了,即所谓“书不留白”。老师的‘‘导学案”不能因为有了以前的集体备课,又有人提前印制完成,一到手就完事儿,必须在课前有一次二度备课,根据学情进行增删、加注、修改等,同时必须将留给学生的习题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而学生,我们力求学案上的习题必须当堂做完,下课老师收走批阅,此所谓cc案不留空*。

4.积累资料,长期保存。因为老师和学生共用“导学案”,又都是活页的,一课时只一张,所以很容易丢失。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必须做好装订、保存,以备今后复习时用。同时要求老师在下节课前必须将批改后的学案发给学生并进行反馈。学生可将原来的作业本变成“纠错本”来用,将错题整理到一起,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更重要的是彻底搞清课堂上留下的疑问和不懂的地方,让“纠错本”始终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留在身边,及时提醒自己。当一学期下来之后,“导学案”便集这门学科知识要点、习题训练、易错地方等于一身,装订成一本精致的小册子.老师和学生都会觉得它的分量的确是

沉甸甸的。

“导学案”的运用,本质在学生主动学习,关键在教师科学引导,核心在当堂完成训练,目的在提高课堂效益。我们要通过回顾我们学生时代的“满堂灌”老师而纠正我们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考取驾驶执照的经验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相信学生,放手学生,才能实现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才真正回归到了教育的本质所在一一素质教育的轨道。

五、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领导,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 成立高效课堂课改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 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014/3/25

上一篇:见习工作总结免费下一篇:教学楼施工进度图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