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优化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语文作业优化范文

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沛县龙固中心小学 张金秀

一、课题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应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本文针对传统作业出现的种种弊端,从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个性化、实践性、拓展性等方面去反思现状并根据调查到的几种弊端分析出相应的对策,对语文作业优化设计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措施。课题总体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 并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方式。课题研究的重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创设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作业兴趣。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其作业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发现,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阶段,学会创造性学习。课题的研究主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二阶段:规划设计阶段。第三阶段: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操作阶段。第四阶段:结题推广阶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教学班中实行“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课题背景 语文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 1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成性评价内容。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但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都必须富有人文色彩,同样也要求我们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富有人文色彩。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还是传统的一本课本、一套辅助习题,课外是配套的同步练习,强调知识的巩固,这种作业方式给学生带来的是低效的、低层次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不做作业、 抄袭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这种现象是非常司空见惯的,经过问卷调查:语文作业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阶段,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以下六个方面的质量问题: 一是目标不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是体系不全,作业设计中知识、技能训练点的排布相当零散和重复,不少训练点的选择和时序安排缺乏科学性 三是渗透不广,将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割裂开来,放着无比丰富的语言矿藏不去采掘,就语文练语文,忽视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四是层级不高,在知识、技能、智力三个训练层次中,第一层次耗时过多,

二、三层次相对薄弱,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 五是对象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六是形式不活,抄词、组词、造句、填空、问答、作文,老面孔唱主角,千题一面,缺乏创新,如此单调的刺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现在农村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评价单一,作业量与质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导致作业的实效性差,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际上,“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把语文 2的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帮助学生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基于此,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我提出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作业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实效性,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三、研究构想

(一) 研究内容 1.优化作业形式的研究 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机械化的事情,人们往往容易厌倦,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尝试改变作业的形式,注重灵活多样,听说读写并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优化作业内容的研究 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四个结合,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3、变换作业评价的研究 作业的评价,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教师采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综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逐步实现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二)研究对象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预试阶段和正式实施阶段,将年级组的几个教学班的学生及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和材料 准备阶段:本课题以调查分析为主要方法辅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对象以龙固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为落脚点,分布到各个班的课内外作业设计中去。 实施阶段: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个案跟踪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外的作业设计中。根据两位对照班教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不同作业进行对比比较,结合课题研究,进行分析和对策归因。保证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让作 3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并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对几个典型的好、中、差学生建立个案,跟踪研究,以观察此研究的效果。 总结阶段:以经验总结法为主。这阶段将以论文,结题报告等形式对这一研究作总结,同时展示学生作业实践、比赛活动等照片。

(四)实验原则 1.全体性原则 本实验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全体学生都收益。 2.全面性原则 实验的操作过程首先从作业设计开始,但作业不是唯一的目的。在这个实验中,作业设计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在优化作业设计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主体性原则 这项原则就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采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和读写兴趣,作业成为学生的需要。 4.激励性原则 抓住学生的积极心态充分发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做作业的快乐中去。

四、研究过程与做法 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课题实施的有条不紊,我将实验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立课题组 2.选定实验班 3.做好课题研究前的测试与信息搜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拟定测查低年级学生有关作业情况调查表;教师问卷表,以及学生进行各项作业掌握情况观察表和评分标准,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测试,并按统一标准逐一评分,进行统计分析。 4.实施细则、计划 4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实质性阶段,针对上述情况,我对实验组进行控制实验,本实验按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教育目标与要求逐步加深。 第一阶段:共四周 总的教育目标是进行理论学习,对学生作业进行心理分析、找到作业设计的切入点,激发他们的作业兴趣;收集资料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活动中为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的材料有:美国学者库柏在 20 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的专著《家庭作业》它对作业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学者吴也显的著作《教学论新编》它把教材分成三个系统:课题系统、图象系统和作业系统等相关书籍使老 《小学语文教学》等同时,师们掌握必备的实验理论知识,另外:如《江苏教育》我还从网上下载与课题相关的一些教学案例和研究论文等学习,帮助尽快进入实施阶段。 学习方法: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活动,写学习体会 1—2 篇,推动活动步步深入,使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阶段:共三十周,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丰富作业内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1.调查归因找准切入点的处理 1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设计一份学生作业问卷调查表,并将调查表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现状。 2罗列该课题涉及到的理论书籍,并学习在学习后写一份学习心得体会或相关论文。 3收集资料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去增强好奇心,兴趣感;克服他们对作业的厌倦、畏难心理。 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多采取激励性、赞美性语言)在学生的作业批改中体现作业评价机制。 4对实验班学生的作业评价不定时地加以抽查。 2.作业形式体现多样性的处理 对作业形式的多样性进行罗列概括并根据各种形式,对学生作业进行对应性 5 指导。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个性化作业 1分析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超市型”作业。确定作 业的基础题和选做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 验。 2根据主动性原则,重视学生的个体经历、体验与感悟及交互。引导学生 自己“创造”出习题,在初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 3与学生一起梳理单元重难点,让学生编一份单元习题。 4举办学生的个性化作业展 3.挖掘教材资源,设计实践性作业 1布置与学生所学有关联的作业,让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将教材与各种补充阅读配合起来,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即学中求广型作业设计。要求选好一本与课文内容相配套的课外读物。 2在儿童掌握了课文内容之后,指导学生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新知识触类旁通的解决相关作业。即学后迁移式作业设计。 3在解决学生的疑问时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出新的问题。让他们在孜孜不倦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磨砺学习意志。即学后设疑式作业设计。 根据以上操作确定由之相关联的课文进行作业设计案例分析并在初期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相应指导。 4.作业内容突出趣味性的处理 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达到作业内容的趣味性 1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在实验初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即设计绘画式作业。 2在课堂教学中给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课文内容让儿童选择喜欢的角色去模仿、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续编故事、演课本剧等形式的作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寻求家长的配合,检察督促。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在课外玩。 5.作业方式力求兼容性的处理 6 1加强作业设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教了《一株紫丁香》布置学生给老师唱一首《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等作业。 2在作业完成进程中,提倡合作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各方面的力量更出色的完成作业。 3设计一次最佳创作业性作业展 6.作业评价强调多元化的处理 改变传统作业评语教条化的形式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在批改作业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评语的形式,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肯定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 1学生自评。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业做出客观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的得失,树立自信心。 2小伙伴评价。同伴互评,学会合作,互勉互助,共同提高。 3家长评价。让家长参与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做出激励性的评价 4初步确定各项评分标准。 5创造条件,开展最佳评委奖。 6不定时的对实验班学生作业评价进行抽查

五、实验研究的效果和作用

(一)初步总结低年级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操作方法: 1.改变作业内容,创造性的布置多元化作业 2.以优化作业设计为核心,落实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策略 3.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拓展作业内容的资源和空间的策略 4.多种媒体优化组合,实现学习情趣化和生活化的策略 5.激发兴趣,引发想象,激活创作的策略

(二)总结出作业优化设计的相关评价指标 设计者 册数 时间 课 题 评价指标 得分 教育性

1、 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 15 方式,为学生的作业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7

2、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0 教学性

3、 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启迪学生思维,有效 15 地帮助学生突破作业难点和进行拓展创新性的 学习。

4、将作业与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学生今后的 15 学生任务加以联系有大语文教学观 科学性

5、教会学生作业设计的方法,能通过教学自行设 10 计一份作业。

6、 根据认知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合理安排作业量15 趣味性 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分析学生作 20 业的兴奋点,找寻有效地激发学生作业兴 趣的方法。 评价意见 总分

(三)促进了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提高 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基础的作业类型,一方面作为一种情感的激励工具,它的交互性和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诱发学生奋发进取,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具有超文本、重基础的特性,创设启迪思维的各种作业情境,学习者可以按照自身的学习兴趣选择作业内容,满足个人需要,也可以依据能力和水平自定学习速度,满足个人的发展。 事实证明,虽然实验的时间不长,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的差距在语文识字量上、识字方法上及由此引发的阅读能力等方面已经有所反映。尤其是在发散性作业和能力题中反映出来创造性思维火花,是无法用分数来衡量的。

(四)培养和锻炼了骨干教师,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在实验中通过理论培训、教学模式分析、优秀课例观摩、互评式评课、交流设计方案、集中座谈和个别访谈等多个层面和多种形式的培训,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和实践,转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识字教 8学生活化教学技能,使大部分教师基本掌握了有效性作业设计的方法与课堂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在开展研究时我们重点抓住两个整合点。一是作业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即作业设计转向多元化;作业内容既有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又有发散性练习。二是作业设计有效性与学习方式的整合。即在作业优化的条件下把有意义的作业内容、完成作业途径和种类作业方法训练融合在一起。我们以作业设计为突破口启动《低年级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实验中期,研究课案逐步趋于完善,徐方迪老师写的《凸显课程理念优化作业设计》在县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市级三等奖。 老师们正是在一次又一次案例研讨中品尝到实验的乐趣,初步摸索出低年级作业优化设计的一些规律性方法和策略,它们是: (1)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利用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创设启迪思维的各种问题情境,促使个体思维趋于活跃,并在群体思维中发生撞击,进行意义的建构,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3)借助作业设计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己见,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作业兴趣,设计各项个性化作业,体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趣味性 (5)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和反馈的机会经过近半年的磨练,教师们感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感到自己研究能力强了、创新意识强了,驾驭课堂能力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对实验研究的信心大大增强了。

六、结论与反思 此课题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在教学班中实行“作业优化设计”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设计有效性使学生有主动完成作业的愿望,作业完成效率高。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完成自己喜欢的作业特别是对于成绩落后生。 2.作业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有意识地完成各项实践性作业,在学习中主动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每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进步。他们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学会创造性的学习。 9 3.对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方法,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4.作业设计有效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对于接受能力中上水平的学生效果相对显著。 5.教育个体性的差异,作业设计有效性也并非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会有 明显积极的效应。 我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通过一年的研究也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 步的研究、探讨,主要问题有: 1.优化设计地评价比较费时。 2.学生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极分化。 3.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有效性,改变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学会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和生活的人。

第二篇: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53-01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巩固、补充、延续和发展。设计合理、有趣的作业既可以为学生减负,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要使语文课外练习作业升值,精心设计是关键。 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提倡以下做法:

1.增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可以生成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业设计首先要具有趣味性,使学生一看到作业就有实现它的"冲动"。比如,在教授《蜜蜂引路》这一课时,课文提到有关蜜蜂带领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路线方法时,我们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以上内容 flash 动画,这样可以把专业的抽象概念直观化,使学生在课下或以后遇到此类的试题时也会迎刃而解,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另外,还要注重作业形式化的多变,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解放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开花。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听、说、 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形式结合在一起。为了能很好的落实这一点,作业设计分为自主性作业与观赏型作业。总之一句话就是我们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用心。

1.1 自主性作业。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新课程标准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作业的重要原则。

1.1.1 自主选择。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受不了"的现象。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树立"弹性"意识,为各类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自由选择作业。如学完《葡萄沟》一课,我设计了以下作业:(1)抄写词语,读读每个词语所在句子;(2)摘抄课文中的妙句佳段;(3)学完这课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这一类型的作业设计,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有了广阔的选择空间,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主动发展。

1.1.2 自主设计。教师从绞尽脑汁设计题目中摆脱出来,让学生设计题目,不仅贴近儿童生活,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教学《泉水》一课时,学生设计了如下作业:(1)把自己喜欢的一段话背下来;(2)谈谈你对"泉水特点"的理解;(3)积累有关优美语句。这样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舞台,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展示,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 “观赏型”作业。“观赏型”作业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赏内容或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鉴赏活动。一方面巩固、运用、深化所学知识,促进向能力转化,另一方面可增强文化积淀。

1.2.1 知识卡片 。学完一篇课文,可以让学生用彩色卡纸剪出不同形状或画出不同图案,并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再用不同颜色涂画或书写,选出有特点的作品张贴在教室"小小展示台"里。可让学生自评、互相评,任课老师参评,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1.2.2 佳作张贴。 将学生的优秀练笔作文用稿纸誊抄后张贴在教室墙上,让全班学生和老师共同欣赏,既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1.2.3 欣赏图片。《北京亮起来了》《日月潭》等是介绍我国名胜古迹的,学完课文后,布置学生收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视频、录像等进行欣赏,并将有关图片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墙壁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

2.激发学生的兴趣,布置实践型的作业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使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玩等方式都可以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我提倡下列语文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盎然,乐做喜学。

2.1 课后续写。在学完课文以后,为了加强思想教育,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顺着作者的思路把课文再写下去。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内心体验,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2.2 观察体验。学课文之前或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布置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验,然后写成观察日记。如学完《找春天》一 课后,为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如:春风的柔美、春雨的细密、小燕子们的可爱......我给学生布置观察我们身边的春天,学生兴趣特别浓,通过观察学生不仅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而且在观察日记中有些同学把春天景色描写的特别美,还写到了春天的其他一些可爱的动植物,从中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那种无限热爱的感情。

2.3 画图想象。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画图想象学生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习。例如, 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学生从中也切实感受到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美好、欢乐意境。

2.4 排演课本剧。对于一些思想教育性很强,故事生动的文章,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学生编课本剧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的很好的机会。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制一些简单道具,为了表现人物品质学生就得认真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为了排好课本剧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等等。这项作业很花工夫,但学生对排演课本剧作业非常喜欢,例如学了课文《画风》后,学生就试着把这个剧本演一演,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语文教师应该转换自己的作业设计理念,变单一的知识学习为综合训练,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第三篇:优化作业布置 享受趣味语文

【摘 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堂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作为“课堂教学延伸”――作业,在形式上,依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学生面对枯燥、乏味的作业,一脸无奈。笔者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结合教学实际,在整体性、层次性等方面提出五条关于农村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外作业布置的对策。

【关键词】

口头性 整合性 实践性 探究性 层次性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堂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据调查,小学生大多喜欢上语文课,但却不喜欢做语文作业。这其中自然有许多原因,但其中一条就是作为“课堂教学延伸”――作业,在形式上,依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背背,默默,抄抄,写写;在内容上,仍然封闭僵化,远离学生生活,缺乏生命力。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紧锁的双眉,听到的是教师无奈的叹息。为此,我对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发现了以下策略:

1.布置口头作业,还语文教学姓“语”本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而传统的作业只侧重于“读”“写”的训练,这就导致了孩子们“说”的能力的下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认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在课堂上进行,而且也应成为作业布置的重要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第四组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小小新闻发布会》。那一单元学习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而那时伊拉克战争可以说是新闻播放的热点。于是我就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每天关注伊拉克战时的报道,跟父母进行探讨,要求对重点内容进行摘录。由于教师对新闻的重要性和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加上学生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因此,这个《小小新闻发布会》十分成功。那节课中,大家畅所欲言,激情高昂,打破了以往几个孩子“唱戏”的局面。据此,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个月布置类似的作业,同时内容更为广泛,交流形式更为多样,如:辩论赛、专题报道、学习沙龙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底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上进步更为明显。

2.布置整合性作业 ,实现课程资源有效整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意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在课堂教学,教师都能予以充分关注。其实在作业布置中也可进行学科整合。如:在上常识课时,教师往往会布置学生观察动物或植物,并进行记录。看着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的样子,你就可以布置本周的作文为:写观察日记。我就做过这样的尝试。一周以后,在孩子们上交的作文中,我欣喜地看到了他们笔下的动植物是多么的富有灵性。

又如在学习《翠鸟》一课时,文中的第一段话描写了翠鸟外形和羽毛色彩,这段话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课后,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孩子们画画翠鸟。学生在画翠鸟和涂色的过程中,其实就是把这段话进行内化和积累的过程。

这样学科整合后的作业,不仅能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还能使语文学科更富有生命力。

3.布置实践性作业,拓宽学生生活视野

叶圣陶提出的“生活本源论”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破除以“书本为中心”的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中去。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尽量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亲切感、新鲜感,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三年级(上)有一个《寻找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我们临海是一个水乡古镇,而且人文底蕴丰富。于是我把学生们分成几组,通过走访,实地考察、收集资料等实践活动,获得了许多关于临海的资料。然后我们利用这些资料,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开展了临海民间故事会,参观桃渚古城,写写古城等活动,有个孩子在他的文章中写到:古城,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他见证了古城的变迁„„学生用拟人化的手法对古城进行的描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我们还可参与各类社区活动,了解家乡特产,参观自然景观,调查风土人情等实践活动布置作业。

4.布置探究性作业,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是指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进行探究,以丰富语文知识,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五上)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加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感悟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因此,我在前一天布置了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寻找“圆明园”的有关资料在课上交流,并进行评比。本以为学生会敷衍塞责,但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学生对这项作业极感兴趣,有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查找圆明园昔日的繁华,有的还在电脑上下载记录片《圆明园》,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它刻录在光盘上带到学校中„„。这些生动形象的资料,不但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有力地补充,而且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5.布置层次性作业 保证人人“练”有所得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布置作业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这点。布置层次性作业就可以避免好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

如《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中,了解文章主要描写方式――排比,并能感受这种方法的运用所带来的语言美,这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在课外对这个重难点进行巩固?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布置层次性作业。

精彩的内容,灵活的方式,将给孩子的语文作业带来全新的体验。但愿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勤于钻研,积极探索语文作业之路。那么,语文作业的质量必将不断提高,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必将激发,最终必将实现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高。

第四篇:浅谈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40-01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与语文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语文作业,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使语文作业走出泥沼,让它焕发出活力,已迫在眉睫。随着课改的深入,我对语文作业作了重新的审度,教师作业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和创新思维培养为目的,以灵活的方式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展示学生个性,重学生能力的作业。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循序热烈地进行着,而作业改革的力度却远远不够。以往繁多、重复、机械的作业形式应该有所改进,适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主题。笔者认为,重习题练习,轻知识应用;重练习结果,轻思考过程;重双基训练,轻课外所得;重统一训练,轻分层练习的作业设计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此我谈一谈自己初浅的认识。

1.关注现代语文素质,着眼启发智慧

按照社会对现代语文素质的需求,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解放学生的精神和心灵,尽情释放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作业(积累性作业、想象性作业、质疑性作业、应用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创作性作业、交流性作业、专题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中提高素质,启迪心灵和智慧。

1.1 读。语文教学得法课内,得益课外早成定论。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它使课内知识得以迁移到课外去。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课改对课外阅读量作了大幅度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把课外阅读作业做细做实,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如学了课文《孔乙己》,可以推荐《呐喊》;学了《范进中举》,可以推荐《儒林外史》……通过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1.2 问。"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引导学生养成多问的习惯,再组织每周最佳问题、质疑能手等的评选,让学生永远充满"?"。

1.3 评。学完课文后,让学生针对热点和其他问题进行相应的评论和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思考。

2.融入生活之河,强调动手实践

2.1 画――再现情境。为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应常常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凭自己的经验,动手画一画,在课文情境的再现中加深理解,获得新知。在教学古诗《山居秋暝》后,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情景学生是能体会得到的。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思维活动始终处于兴奋、活跃之中。

2.2 做――激发探索。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例如:学习完语文实践活动――动手做一份校报校刊一课后,我们就可以布置学生每一个人亲自动手做一份关于语文知识的手抄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2.3 养――体会特征。初中语文中有许多状物课文,在作业布置中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开展养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知识信息,获得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如我们结合一些课文,养小动物、花草、观察种子发芽等,学生兴致勃勃,得到了许多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

3.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促进学生发展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教师的教学应力求课上得有趣,作业布置得有趣,评价方式有趣,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从而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4.作业设计应有度

自新课改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在作业设计上远离了过度训练,重视拓展练习,开放作业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不少语文教师没有把握好尺度,抛弃了传统教学精华,片面强调新理念新方法,?囊桓黾?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语文教师要把握好尺度,训练有度,拓展有度,创新有度,渗透有度。

总而言之,创意的语文作业也不能脱离基础知识,从有限的课堂步入社会生活的大课堂。设计开放的、综合、灵活的作业,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性作业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

以上是我对语文作业设计实践的一点心得,可以说以前作业设计的主观盲目、随意与现在作业设计的优化效果是明显不同的。但还有许多好的设计还有待我们去探究,优化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待我们去解决。不过,我坚信:优化作业设计,必定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篇: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

以往,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偏向于布置一些抄写和巩固的作业,而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变薄弱了,因此,我们需要对语文作文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作业中也应该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对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改革做了一点尝试。在实践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条要求:

一、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作业设计方面,所谓“层次性”,是指作业的难度要有不同层次,对学生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初中阶段,阅读方面学生要继续培养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另外,学生还有一个扩大语言积累的重要任务:要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所以语文作业可分为四大层次:积累型作业、理解型作业、欣赏评价型作业、片段写作型作业。

积累型作业主要是在每学完一篇课文后对字词、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和各种表现手法及技巧等基础知识进行积累。

理解层次的作业主要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故乡》上完第一课时,可布置学生归纳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什么变化,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对于略读课文,可较多布置这类作业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欣赏评价层次的作业的答案一般是开放性的,重在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这个层次的作业有对一个词

语、一个句子、一段精彩文字的品味赏析,或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的理解或者评价,也可以对课文的某个重点进行综合性、探索性的研究。如学完《故乡》,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2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又如学完《出师表》,我设计了这样的选做题:搜集和诸葛亮有关的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主题,写一段话。

欣赏评价层次的作业能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容量的不足。该层次的作业还有助于落实课程标准中“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①„„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要求。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难以堂堂课都实现教师和全体学生、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而且由于学生个性的不同,有些学生不习惯于口头交流。所以该层次的作业给予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让学生表达他的独特思考,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作业设计要有“目的性”

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强调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要注意“精讲精练”。②所谓“精讲”,是指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程度的前提下,精选教学内容,加大传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所谓“精练”,是指要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去做最必要的和最需要的练习。课时作业要遵循“目标小而明确,题量少而精要”的原则设题,既让学生落实了教材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能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减少无用功。

语文作业要有助于落实课文的重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言语技能。“在中学阶段,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特别是他们的写作能力来说,言语技能是一个关键性因素。”

初中的学生已经开始追求语言的形式美,希望能锤炼自己的语言,他们会首先注意到句式的对称和排比。为了帮助学生锤炼具有对称美的语言,可以结合课文设计对联类的作业,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后,就《陈太丘与友期》这个小故事出一上联:陈元方严词拒友显少年智慧。这个上联较长,难度较大,但还是有学生在作业中对出了不错的下联,如:

司马光砸缸救友彰英才胆略

谢道韫拟雪为絮见才女风采

三、作业设计要有“开放性”

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作业要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养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最终达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想境界。

语文作业要向当代社会生活开放。教师应积极利用报刊、电影、电视、网络、戏剧、广告、民俗风情等资源来设计作业。例如可发动学生搜集优秀的广告语、校园流行语、经典的商店匾额分别编成

“集锦”,对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报刊病句、低劣广告等也编成“举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话语实践类作业,如学完《小石潭记》,让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句,给小石潭设计景点名称和广告语等。

语文作业要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开放。民俗风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宝库,蕴含了深厚的民族心理和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但学生往往习而不察。在端午、中秋、重阳、春节、元宵节等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可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节日的诗词、灯谜、对联、传说等,配上插图、解说等编成一本本小册子,从而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所以,语文作业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语文学习要“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课内长筋骨,课外长肌肉”。要提高“练筋骨、长肌肉”的功效,就必须重视作业的布置。作业设计既要讲究科学性,也要讲究艺术性、趣味性,值得我们不断研究探索、研究、实践、总结。

上一篇:英文企业简介范文下一篇:云雾山导游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