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教案教学设计

2022-08-05

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及学生情况等,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染病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传染病教案教学设计

传染病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区分常见的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2、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知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分别是什么。

3、掌握传染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其预防措施。。

4、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与病人相处等

二、重点、难点: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一)、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师:有句话叫健康快乐,有健康才会有快乐,但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病痛的折磨,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从小到大都得过哪些病?并判断一下会不会传染。 生: 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近视眼等。 [师生互动]

师:根据你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下列疾病中,哪些病是传染的?哪些病是不传染的?”。 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这些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出示数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的特点以及怎样预防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特点

师:传染病的特点:提示有句广告词叫“得了灰指甲,一个……” 生:传染俩。 师:这说明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生:具有传染性。

师:其次,传染病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在一定区域暴发,传染病和穿服装一样,一个人穿黄色的,最后越来越多的人穿黄色的服装,那么黄色就成了(学生“流行”)色,所以传染病还具有流行性。

(三)、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身上带有传染性疾病菌的人和动物称为传染源。如病人、病畜禽、老鼠等。 2.传播途径:细菌或病毒从传染源转入其他人或动物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等。

3.易感人群:容易感染上某些病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儿童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四)、传染病的预防

1、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在不同季节里发病率有高有低,以夏秋季比较多发,这与苍蝇活动频繁、繁殖加速、人们接触生冷饮食、瓜果蔬菜较多有关。

预防肠道传染病,要认真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保护水源,搞好厕所卫生,严格粪便和污水处理,消灭老鼠、苍蝇、蜘蛛等有害动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瓜果要冲干净、不吃变质的饭菜等卫生习惯。

2、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是病原体通过空气飞沫、灰尘使人吸入后而发病,病人咳嗽、吐痰时可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进入空气和灰尘中,再传给他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百日咳等。其中流行性感冒发病率最高,流脑的死亡率最高。

患呼吸道传染病后就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吐痰、闷气、流鼻涕、喷嚏、流泪等,有些还能使人出疹,如麻疹、水痘、风疹、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期主要在发病期,病愈之后,传染性就很快减弱。但也有例外情况,如白猴、流脑、百日咳等,病愈后仍有较强的传染性。

儿童少年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年龄,如麻疹、水痘、流脑、百日咳患者几乎全是6个月—15岁儿童少年。

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春季发生,因为在冬春季气温较低,从们在室外内活动时间相对增多,人群聚集可加速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另外,在冬春季节大气寒冷,人体受凉后抵抗力下降,也是容易发病的一个因素。

预防接种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水痘、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他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病人隔离治疗,教育学生不乱吐痰、擤鼻涕,咳嗽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教室每天要开窗2次,每次10分钟通风换气。这样可以使室内空气中病菌减少80%左右。还可用食醋熏蒸教室、宿舍,以杀灭空气中的病菌。

3、怎样预防虫媒传染病

通过昆虫而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传染病。如蚊子可以传播疟疾、乙脑,虱可传播斑疹伤寒。在中小学中常见虫媒传染病有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疟疾、班疹伤寒等。

虫媒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吸血昆虫活动和繁殖高峰季节也是虫媒传染病的发病高峰季节,有利于吸血动物生存的地区。例如,传播疟疾的蚊子在高温、潮湿的地区和季节能大量繁殖和生存,因此,我国南方比北方更易发生疟疾流行,夏秋季比冬春季发病率要高。 怎样预防虫媒传染病呢?

应该彻底消灭蚊子、虱等吸血昆虫。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时检查治疗,充分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具体来讲,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是接种乙脑疫苗。而控制疟疾传播的重点是彻底治疗病人和可疑病人。对于班疹伤寒和回归热,则以来灭虱为重点。

4、怎样预防经动物传播的传染病

动物中一些传染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传染给人类,如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炭疽等。鼠能传染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病,狗、猫、狼能传播狂犬病,家畜、禽类除能传播上述疾病外,还可以传播快乙型脑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这些经动物传播的疾病叫动物源性传染病。

预防动物源性传染病的要点是杀灭有害动物,如消灭老鼠、杀死并深埋病狗、病猫。搞好畜、禽圈卫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如被狗、猫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五)、课堂小结

概括总结:传染病预防的几个措施

1、要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和合理的休息,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并注意防寒保暖。

2、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加强教室和活动场所等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

3、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4、要到卫生条件合格的地方用餐,更不能在路边摊头的大排挡去吃。

五、课外活动安排:

反思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要预防传染病,我们还有哪些陋习要改?

第二篇:传染病教案

传染病的知识

主讲教师:农彩月

授课地点:学校打教室

授课时间:2016年5月15日

2016年5月20日

教学目的:

1. 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2. 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3. 学会用显微镜观察病原体的装片。 教学重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教学设计:

本章教材所讲述的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属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 与保持和增进身体健康关系密切,因此,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本章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达到真正保持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教具准备:

教师自制“流行性感冒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 实验材料用具:

显微镜、蛔虫卵装片。 教学方法:

讲述、谈话、实验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如 病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一有机会就会侵入人体,就有可能使人得传染病。例如,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可能会引起流行性感冒;痢疾杆菌侵入人体可能会引起细菌性痢疾。那么,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怎么样才能预防传染病呢?这就是我们在这一章要学习的内容。 第十三章

传染病

一、传染病的概念

首先,我们来学习传染病的概念。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想一想,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提问:你所知道的传染病在哪些?

回答: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沙眼,癣„„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龋齿、阑尾炎和心脏病是不是传染病?为什么? 回答:不是。因为这些病不会传染给别人。 提问:既然大家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哪些病不是传染病,那么请问,究竟什么是传染病呢? 回答:可以从要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的病,就叫传染病。 讲述:准确地说,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提问:传染病有什么特点呢? 回答:会传染。 讲述:对。我们把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如上面提到的龋齿、阑尾炎等)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传染病之所以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下面我们就以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流行性感冒为例,来研究一下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请同学们看挂图(教师出示自制的“流行性感冒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边指图边讲述)。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了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现在请大家结合上述例子和挂图,认真思考后回答老师的提问。

(一)传染源

提问:什么是传染源?

回答: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

讲述:不错。在刚才讲的例子中的传染源是人,但有些传染病(如狂犬病等)则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的,因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繁殖,并且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蝇、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的人。

(二)传播途径

提问:什么是传播途径?(回答:略。)

讲述: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提问:你知道传染病主要有哪些传播途径? 回答:空气传播,饮食传播。

讲述:除了同学们说的以外,还有水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三)易感人群

提问:什么是易感人群?(回答:略。)

讲述: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传染病,以及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那么,怎么样才能预防传染病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的内容。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候,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传染病? 回答:预防接种,把患传染病的人隔离起来„„

讲述:人类在与传染病进行斗争的长期过程中发现,在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够使传染病的流行终止。因此,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也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三、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第一个方面是控制传染源。由于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已达到最强程度。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第二个方面是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德行,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二)切断传播途径

第三个方面是保护易感者。对这一条同学们可能都有体会,我们从小到大,进行过许多次预防接种,这都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易感者的作用。易感者也应注意不要与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的能力。

(三)保护易感者 另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也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积极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臭虫等传播疾病或患病的动物,对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提问:开始爱国卫生运动对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有哪些作用?(回答:略)

讲述:有三个作用:第一,通过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可以清除一部分病原体和传染源(患病的动物),起到控制传染源的作用;第二,消灭苍蝇、蚊子等传播疾病的动物,起到切断有关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作用;第三,减少人体感染疾病的机会,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起到保护易感者的作用。因此,我们都应积极参加政府或学校组织的爱国卫生运动。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2. 怎么样预防传染病?

引言:那么,我们人类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呢?

一、 人类常见的传染病

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这四类。下面就分类进行介绍。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类传染病特点的比较表。表中横线上的字,由教师随讲随填。 传染病类别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 发病季节 病例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粘膜,肺 飞沫、空气传播 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流行性感冒、百日咳、肺结核、猩红热等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饮水和食物传播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蛔虫病等 血液传染病 血液和淋巴 吸血昆虫传播 四季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体表传染病 皮肤和体表粘膜 接触传播 四季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癣等

(一)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貌岸然粘膜以后分引起的疾病。在前面所讲述的流行性感冒就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提问:你知道还有哪些病属于呼吸道貌岸然传染病? 回答:肺结核,百日咳„„

讲述:对。此外还有白喉、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即平时所说的流脑)等。

提问:这些病大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回答:冬季。

讲述: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此时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中的插图“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提问:为什么不要面对着别人咳嗽和打喷嚏?这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回答:有可能将病菌传播给别人;破坏环境卫生。

讲述:对。而且这还是两种非常不文明的行为。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以及戴口罩等,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二)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粘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等。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疾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回答:病毒性肝炎,蛔忠病„„

讲述:对。另外还有伤寒,脊髓灰质炎(即平时所说的小儿麻痹)、蛲虫病等。 提问:这些病大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回答:夏季。

讲述:这些 病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主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此时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中的插图“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因此,不喝生水,不生吃未经洗净的蔬菜、瓜、果,大力消灭苍蝇,饭前、便后洗手等,可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 提问:为什么我们应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讲述:人在劳动、工作、学习和大便时,手会接触到一些病菌和污物,为了防止病菌和污物等由口进入体内引起疾病,我们应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三)血液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是指以节肢动物(如蚊、虱、蚤、蜱等)为媒介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虫媒传染病,包括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即平时所说的乙脑)、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主要是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的(此时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中的插图“血液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提问:根据以上讲述,你认为怎么样才能预防血液传染病的发生呢? 回答:消灭吸血的节肢动物。

讲述:对,通过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将蚊、虱等吸血的节肢动物消灭掉,就可以预防血液传染病的发生。

(四)体表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过皮肤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接触传染病,如狂犬病等。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疾病属于体表传染病? 回答:沙眼、癣„„

讲述:对。另外还有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疥疮等。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皮肤和体表粘膜,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的(此时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中的插图“体表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提问:根据上面的讲述,你认为怎么样才能预防体表传染病的发生? 回答:不接触患病的人。

讲述:隔离病人,搞好个人卫生,不与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疯狗)等接触,可以预防体表传染病的发生。

提问:你们有谁见过病原体吗?

回答:没有见过病菌和病毒,但见过蛔虫。

讲述:好,现在请同学们做“用显微镜观察病原体的装片”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可以认识蛔虫病的病原体——蛔虫卵。 实验十二

用显微镜观察病原体的装片

实验:将蛔虫卵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时,沿一定的方向、顺序缓缓移动装片,逐步检查标本内的情况。

提示:开始可以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这时可以把光圈缩小些。找到蛔虫卵以后,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

提问:你所观察到的蛔虫卵是什么形状的?

回答:圆形,棕黄色;有的在外表上有一层波状的膜,有的没有这层膜。

另一学生问:老师,我看到一种卵,形状较长,淡黄色,外表的膜不规则,内部满是多角形的东西。这是蛔虫卵吗?

讲述:都是蛔虫卵。不过前面那位同学所看到的是受精的蛔虫卵;后面这位同学所看到的则是未受精的蛔虫卵。 小结: 动动脑

板书设计:

第十三章

传染病

一、 传染病的概念

一、 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易感人群

二、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者

三、 人类的常见传染病

传染病类别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 发病季节 病例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粘膜,肺 飞沫、空气传播 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流行性感冒、百日咳、肺结核、猩红热等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饮水和食物传播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蛔虫病等 血液传染病 血液和淋巴 吸血昆虫传播 四季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体表传染病 皮肤和体表粘膜 接触传播 四季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癣等

第三篇:传染病教案

传染病教案

第18章

第一节

传染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因

(2)使学生了解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

(3)使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三项基本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对内容的处理讲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具体传染病的分析,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与当堂表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关传染病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卫生防范意识,树立热爱、珍惜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因

2.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区分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教学过程

[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教师:

1、播放flash动画——健康歌

2、荷兰学者斯兵诺曾对健康做过精辟的论述: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健康的身体不仅是个人的需求,也是家庭和社会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是健康?1948年以前,人们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到了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字组成了所谓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最佳境界。

3、接着我们来一个广告“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 灰指甲是哪类疾病?

4、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人类疾病有充分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传染病及其预防。

(通过动画和广告语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为开展新课程奠定基础。)

[从生活经历出发,通过学生自我叙述,引出传染病的概念]

教师:课前我让大家对自己家的疾病情况作了调查了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记忆和向家长的询问情况把自己得过疾病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这些疾病是否传染,都有哪些症状?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回答,教师应给予适当提示,并及时纠正学生叙述当中的某些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说法,以免使学生对一些疾病产生错误的印象)

教师:同学们刚才提到的疾病中,一些是由于患者自身的组织或器官发生变化引起的,不会传染给他人。比如——

学生:近视眼、贫血、骨折„„

教师:而有些疾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等其他生物侵入人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例如——

学生: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教师

:像这样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引起的疾病就称之为传染病。知道了传染病的概念,我们才能更清楚地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5、2003年的那个春天是非典盛行的春天,咳嗽是非典的一个典型症状

那个人真的得了“非典”了吗?不一定

为什么人们对此感到如此地恐惧?

“非典”是一种可传染的疾病,由sars病毒引起,由于当时人们不了解,死亡率比较高,传播非常容易,属于传染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非常普遍的。

媒体展示

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6、介绍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的种类是非常多的,人们为了学习和研究的方便,将常见的传染病分成了几种类型。向学生介绍常见传染病的类型以及举例:

①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百日咳等

②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疾等

③血液传染病: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④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等

7、通过分析艾滋病的传播引导出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

在血液传染病这种类型中有一种叫做艾滋病。将艾滋病提出来与学生一起具体。让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有关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从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的病原体以及艾滋病的传播等方面介绍艾滋病。

艾滋病,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和确认。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它们又有各自的亚型。不同地区流行的亚型不同,同一亚型在不同地区也存在一定差异。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自发现至今,被感染的人数是逐年增加。学生分组讨论:下列哪些行为能传染艾滋病?

①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②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③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④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⑤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⑥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⑦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⑧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

⑨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

学生表述讨论结果。老师公布答案,②⑤⑦⑨这四种行为能传染艾滋病。与学生根据结果分析出这几种行为反映了艾滋病病毒到达健康人的途径。提出一种传染病要实现传播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①个体a

③个体b ①②③分别代表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①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②传播途径: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③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根据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让学生说出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艾滋病的传染源:艾滋病病人或hiv携带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几乎所有健康的人

8、学生讨论艾滋病的预防,引导出传染病预防的三个基本措施

由于艾滋病病毒的变异速度太快,到现在为止艾滋病没有办法被根治,我们能做的也只有预防。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艾滋病?提示从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进行讨论。

学生表述讨论结果,老师总结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提问艾滋病的这些预防措施是从传染病传播的哪个环节提出的?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断了,传染病就无法传播流行,就无法传播流行,就无法蔓延。由此,可以总结出传染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提问为什么在艾滋病的预防中不直接隔离艾滋病病人或者hiv携带者?艾滋病的潜伏期达到2—10年,在潜伏期不会向外散毒,并且隔离剥夺了他们的社会权利。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呢?尊重、同情、关心、帮助

针对不同的传染病,在预防上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三个方面具体措施的实施必须根据具体传染病的实际情况,比如sars的预防主要就是采用全方位预防;对于蛔虫病的预防主要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切断蛔虫卵的传播途径;狂犬病的预防主要是注射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9.拓展延伸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从很多年以前就开始了,随着新的传染疾病的不断出现,这场斗争必然会一直维持下去。因此对于人类自身要充分认识生命的宝贵,从现在做起,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增强体质,才能在这个充满“敌人”的世界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学生思考一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决心改正生活中的哪些不良习惯?今后你打算怎样做?学生表述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常见传染病的类型及其病因,通过对艾滋病详细的分析总结出了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希望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能真正成为

你日常生活中的一笔财富。最后祝每位同学都能健康成长!

第四篇:预防传染病教案

一、 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传染病及其特点、认识病原体。

(2)以某种传染病为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

(2)通过让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 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与这本书的其它章节没有太密切的联系,但是通过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使学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为第三节人体免疫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本节主要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认识几种传染病。教参要求用两个课时讲完,但考虑到初中生物

的课时不够,所以我选择一个课时完成。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但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扫除几个概念障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而三个概念又和病原体这个概念紧密相关。由于时间所限,我用一些病原体的图片代替观察蛔虫卵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病原体。本节的难点是病原体的认识。

(三) 教学对象

1、 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患过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结膜炎等,了解这些疾病可传染,并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 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比较感兴趣,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理性方面的知识.

3、 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九十年代的学生都比较有个性,喜欢表达自己,不盲目相信老师,而对社会上出现的现象很关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参与进来,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带入课堂,在课堂中解决,从中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讲书本的知识.

(四) 教学策略

1、 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并分析视频、小品表演,分组讨论,小组间质疑、交流等多种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只以点拨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本教学设计的另一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将课堂知识带入生活,将生活中问题交给学生去分析解决。如本课时引入“艾滋病”的相关内容,即是这个目的。

2、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相结合,来达到教学目的. 3 、多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我不想说我是鸡》引入传染病的概念,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用《爱的奉献》这首歌结束这节课,使气氛温馨快乐.

4、 教学流程 [1]、引入

师: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得过流行性感冒,那么当我们患流行性感冒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难受. 师:如果动物得传染病,它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来看个视频,看看动物得了流行性感冒会怎么样?(播放《我不想说我是鸡》的视频) 生:(开怀大笑).恐惧、怕、无奈……

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 生:因为它会传染. 师:会传染的病,我们称它为传染病.它为什么会传染? 生:有病原体. [2]、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

师:好,下面我们给传染病下个准确的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些病原体在电镜下的样子。(多媒体展示细菌、HIV病毒、香港脚真菌、蛔虫卵)这些小小的肉眼难以辩认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就是让我们害怕的原因。

师:这些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生: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师:最近我们班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危机四伏,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我们的小品《病毒来了》.有请我们的演员上台表演. 生:(鼓掌) 师:看完这个小品,你知道流行性感冒病毒是怎么样从一个人身上跑到另一个人身上去吗?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具备哪几个环节? 生: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师:什么是传染源?常见的传染源有哪些? 生: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常见的传染源有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师:很好.要注意传染源是人或动物,而蛔虫是不是传染源呢?

生:不是. 师:非常好.蛔虫的受精卵是病原体,而蛔虫病的传染源是粪便内含有蛔虫受精卵的人.常见的传染源除了传染病病人,还有病原体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病原体携带者说的是体内有病原体的存在,但是该携带者并没表现出相应的患病症状.而一般情况下动物是不会传染疾病给我们的,但是有些特别厉害的病原体会从动物身上传到人类身上,如甲型H5N1流感病毒.刚才哪个小品表演谁是传染源? 生:刚开始就感冒咳嗽的同学是传染源. 师:很好.那么什么叫传播途径呢?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生: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师:刚才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哪个? 生:空气传播. 师:非常好.那么什么是易感人群?哪类人最易成为易感人群? 生: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老人和小孩最易成为易感人群. 师:十分好.小品里谁是易感人群? 生:后来患咳嗽的同学是易感人群. 师:非常好.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流行性感冒的三个基本环节的示意图.想想这三个基本环节是不是缺一不可. 生:是.

师:很好.假如我们把患病的同学隔离起来,没有了传染源,那么就不会使易感人群患上疾病了;又假如我们把易感人群留在家里,不与传染病患者接触,那么易感人群也不会患传染病了;又假如我们在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起一堵密不透风的玻璃墙,那么传染源也不能把病原体传给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也不会患病.所以说三个基本环节是缺一不可的. 师:接下来让我们阅读书本110-111页的内容认识几种传染病,分组讨论几个问题:蛔虫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第一组的同学请讨论蛔虫病的三个基本环节,第二组同学讨论肺结核,第三组同学讨论病毒性肝炎,第四组同学给他们三组挑错. 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师:好了吗? 生;好了. 师:好,现在有请第一组的同学代表发言. 生: 蛔虫病传染源是粪便内含蛔虫受精卵的人,传播途径是食物传播,易感人群是卫生条件较差的人. 师:好,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发言,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生:完全同意. 师:好.现在让我们看第二组同学的成果,请学生代表发言. 生: 肺结核的传染源是肺结核病人,传播途径是飞沫和尘埃传播,易感人群是抵抗力低下的人.

师:好.第四组的同学代表请发言. 生:我同意他的说法. 师:第四组同学有没有其它的不同见解呢? 生:我有.易感人群是青少年. 师:好.现在有请第三组的同学发言. 生: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是病毒性肝炎病人,传播途径是饮食传播和血液传播,易感人群是健康人. 师:第四组的同学代表请发言. 生:同意他的说法. 师:好,这些同学回答得都很好.现在让我们看看正确答案. [4]、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般措施. 师:既然我们知道了传染病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呢? 生: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即可. 师:好.具体做法请看屏幕. 师:记得2003年中国出了件大事. 生:非典流行. 师:在非典流行期间,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非典.由于当时谁也不知道非典的成因.所以大家对它是束手无策.于是国家只好在源头上抓,先控制传染源.具体的做法就是对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体温检查.甚至去坐车回家都要接受体温检查.只要是体温偏高的人都送医院检查治疗,当疑似病例处理,当时隔离了不少人,

很多在隔离区的医生和护士都患上了非典,死在了抗战非典的路上.而学校很多都停课.全体人民只要知道哪里出现疑似病例都很担心,不敢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一定带口罩,家里用醋消毒,买板蓝根冲剂喝.那时候醋和板蓝根冲剂涨价得特别厉害,而且还常常没货.幸好后来发展了非典的成因,对症下药治好了非典.当时,国家也投入资金研究非典的疫苗,可惜的是,到现在市面上也难见到非典疫苗的身影,因为疫苗从研制到使用,最起码要八到十年的时间. [5]、回顾与思考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师:非常好.下面让我们做点练习巩固相关的内容. [6]、巩固练习

(1)、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B) A 近视 B 肝炎 C 贫血 D 龋齿

(2)、水灾过后要防止瘟疫爆发,注意饮食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B)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获得免疫

(3)、传染病的特征是( ) A 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 B 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

C 有的由病原体引起,有的是体虚引起的 D 都是由病原体引

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4)、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 A 全部三个环节 B 任何两个环节 C 至少两个环节 D 任何一个环节

(5)、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C) A 控制传染源 B 控制传播媒介 C 保护易感人群 D 切断传播途径

[7]、拓展延伸

艾滋病,又称爱滋病,是英文全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字头AIDS缩写的译音,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体液传播.这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淋巴肿大、厌食、慢性腹泻、体重减轻、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起病,逐渐发展至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性肿瘤、精神神经障碍而死亡。

师:相信大家都很想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现在请看资料,思考问题: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各是什么? 生: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和体液传播,易感人群是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 师:很好.请看相关的题目. (1)、下列途径不会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 D ) A 不正当的性行为 B 注射毒品 C 母婴传播 D 握手

(2)、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HIV(艾滋病),你应如何与他相处呢?

答:⑴.不歧视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携带者,与他们和谐相处。

⑵.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 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美好.下面我们一起唱《爱的奉献》.

第五篇::传染病预防教案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4、每人写一篇《预防传染病》文章;

5、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准备,数码相机拍整节课活动情形,以备存档展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红领巾:整洁,勤换洗。

6、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7、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8、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9、桌兜: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流感 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四、课堂总结:

上一篇:初三化学教案沪教版下一篇:传染病日常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