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创新项目

2022-07-05

第一篇:机关党建创新项目

党建创新项目

附件1:

全县基层党建创新“乡镇党委书记项目”

1、创新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

责任人:金乡街道党工委书记高广民

目标要求: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全覆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在农村全面落实,农村新型居住形态加快形成,把农村社区基本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型社区。创新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有效整合党建资源,健全社区服务功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加和谐的幸福生活。

工作措施:①统筹设置村居社区党组织,成立莎岭社区、春秋社区、高尚社区、刘庄社区、金宇社区、金府社区、金山社区、金西社区、真武社区、金河社区和十里社区,共11个社区党总支。②对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健全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探索建立各类功能型党组织,实现农村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③高标准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活动场所,完善配套设施,拓展服务内容,努力满足党员群众需求。④实行集中办公,加强对社区事务的管理,提高社区综合服务水平。⑤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社区党组织协调委员会、民情工作室、党员民情联络户“三位一体”的为民服务新格局。⑥发挥农村社区党组织优势,整合公共服务、文化等各类社会资源,吸引群众向社区中心聚集融合,形成新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⑦建立党建工作台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党内活动健康发展。 完成时限:2011年12月

2、推行基层党建分级负责制

责任人: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鱼山镇党委书记)张化峰

目标要求:像抓经济项目一样抓党建,实行两委成员包保责任制,创新方式方法,根据工作领导小组安排排出具体责任人,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专人抓、专人管、专人推进、专人落实。

工作措施:①党委书记抓党建全盘工作,采取与县委点题相结合的方式在年初确定党工委党建目标、任务。②党工委、党委委员结合分管工作,年初精心确定各自的党建创新课题、制定目标,在党(工)委会议上专题研究后,把课题细化、量化、分解,排出进度表,同时,成立以政工书记为组长的党建监督考察小组,将党建工作纳入到两委成员考核内容,坚持一季度一考核,半年一小评,年终有总评,做到考核有标准,检查有依据。③基层支部书记作为具体实施责任人,深入群众、职工中调查,积极配合好党(工)委委员的专题党建工作,按要求落实,并认真加以实施,工作成绩将纳入基层支部书记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

完成时限:2011年12月

3、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 责任人:马庙镇党委书记童方明

目标要求:把提高村级工作规范化水平作为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重点,建立以制度管人,按规范办事,从源头稳定的长效机制,提高村级组织的执行力,激励村级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创先争优,为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工作措施:①加强组织领导,高标准打造村级工作规范化阵地。成立领导机构,镇驻地新建群众服务中心,所有村设立服务场所。②规范村级决策,实行民主治村。借鉴沂源县南麻镇经验,全镇所有村建立实行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对重大事项,实行“七步走”决策,推进科学规范的民主治村。③加强村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促进村级干部照章理事。建立落实村务“四项规范”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因农村事务管理不规范引发的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④加强矛盾调处规范化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建立以党员为主的村级“三层”调解网络,完善镇综治维稳体系,强化村支部和党员抓稳定、促和谐的主体意识。⑤加强村干部管理规范化建设,激发村干部内在活力。建立和完善村级工作和村支部书记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建立实行“三位”一体的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村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和农村党建任务目标落实。

完成时限:2011年12月

4、拓宽渠道选配村党组织书记 责任人:羊山镇党委书记刘保才

目标要求:创新选任方式,拓宽来源渠道,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破解“选人难”和“后进村转化难”问题。

工作措施:(1)全面摸排全镇村级党组织队伍状况,重点掌握无书记或有书记但能力差、工作长期落后被动等“后进村”情况。(2)成立书记挂帅的“ 项目”课题组,探索完善“两推一选”、“两推直选”、“双向培养”、组织整合、跨村任职、下派任职、公选任职等模式,因村施策:①围绕“优势互补”,拓宽能人名人“跨村任职”渠道。采取村与村、村与社区、村与企事业单位等成立党总支或联合党支部,打破地域、行业界限选拔能人、名人担任党组织书记;或者实行异地交流任职。②围绕“优势优先”,拓宽机关干部“下派任职”渠道。按照自愿报名、择优选派的原则,通过推荐、测评、考察、遴选等方式,从机关选派最优秀的党员任村党组织书记,任职期间享受双薪待遇,任职期满考核合格的提拔重用。③围绕“优待优选”,拓宽社区支书“公选任职”渠道。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社区党组织书记。采取个人自荐、民主推荐、组织推荐产生初步候选人,能力素质测试、结构化面试产生正式候选人的方式,差额直选村党组织书记。(3)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坚持动态选配,形成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长效机制。

完成时限:2011年12月

5、实施村级党建目标量化管理 责任人:胡集镇党委书记张思宝

目标要求:通过推行村级党建目标量化管理,明确职责任务,完善奖惩机制,使村级党组织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工作措施:①针对各村实际情况,按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创先争优活动、工作实绩“五大方面”设置工作目标,实行量化考核。②按照“抓书记、书记抓”的原则,党委书记与村级党支部书记逐一签定《村级党建目标量化管理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③把党建目标量化考核与综合考核、经济目标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对各村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④对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分别给予村和村支部书记一定的物质和经济奖励,对村级党建目标量化不达标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与年终村干部工资、效益工资发放挂钩,由党委书记对其训诫谈话。

完成时限:2011年12月

6、推行村级党务事务“四三二”工程 责任人:卜集乡党委书记李峰

目标要求: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的自治作用,实现村干部与村民分享权力、调动党员群众积极性、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工作措施:①“四议”即:村支委会提议。对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村内重大事项,村党支部在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方案。村“两委”会商议。村党支部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讨论完善村党支部提议方案。党员大会审议。由村党支部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审议村“两委”会议商议的方案,在党员中充分酝酿和审议后,再进行表决。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党员大会通过的审议方案,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表决。②“三公开”即:决议事项公示。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表决通过的决议事项,要张榜公示,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实施结果公布。经民主决议的重大事项的实施结果,要张榜公布,告知全体村民。评议结果公开。对实施决议事项的结果进行民主评议后,现场开票唱票,现场统计票数,现场公开评议结果,并张榜公开。③“二监督”即: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理财小组负责对“四三二”村民自治工作法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事中监督,就是对民主决议事项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具体要做到“三跟”:跟进度、跟程序、跟疑点。事后监督,就是对民主决议事项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具体要做到“三查”:查财务、查绩效、查作风。

完成时限:2011年12月

7、推行“公推公选”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机制 责任人:高河镇党委书记王正申

目标要求:创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机制,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打造一支符合标准、群众基础好、党员认可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工作措施:实行“公推公选”的方法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主要采取群众推荐、党员票决、党委备案三个步骤进行。①群众推荐。基层党支部应根据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确定吸纳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并报经上级党委同意。经上级党委同意后,由党支部牵头,组织召开全体在职干部职工(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从有入党意愿且已正式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的人员中,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初步人选,由党支部进行公示。②党员票决。对经过群众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初步人选,由支委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公选”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选。③党委备案。公推公选结束后,党支部及时填写《“公推公选”入党积极分子情况登记表》,并报上级党委备案。并确定2名正式党员为培养联系人,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如实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写实纪实簿》。

完成时限:2011年12月

8、完善村干部绩效考核督查机制 责任人:化雨镇党委书记白占德

目标要求:通过对各村党支部的督查指导,特别是对村支部书记的督导考核,充分调动各支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全镇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工作措施:①修订完善《化雨镇村班子及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作为对村干部各项工作督查考核的依据。②把全镇全年的每项工作任务量化分解到各村党支部,采取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督查结果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定期通报与不定期通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主动性,促进村级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③平时督查考核加减分与村干部“双述双评”结果相结合,最终形成村干部享受绩效补贴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完成时限:2011年12月

9、推行“五位一体”整治软弱村党组织机制 责任人:霄云镇党委书记姜开德

目标要求:转变思维方式,找准帮扶对象,创新工作方法,改善组织机制、细化治理方式,搭建以强带弱、挽弱为强、强弱共进的基层党建循环平台。

工作措施:①广泛考核,区分强弱。健全完善《霄云镇农村基层组织考核管理办法》,每年年初,镇党委根据上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结果对全镇农村进行大排队,把排在最后十名的村作为本的重点帮扶对象。②因地制宜,分类施治。对镇排查出的问题村及煤矿驻地村实行“五位一体”工作法,即:由镇两委领导带头分包、管区书记对口帮扶、管区总支到村蹲点、包村干部驻村整治、镇委书记经常联系。③配强班子,加强交流。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对后十名的村按照“三高三强”标准,配足人员,配强班子,同时,选出前十名的村与后十名村进行“一对一结对子”,加强沟通,增进交流,总结推广优秀村的先进思路和经验。最终,在全镇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完成时限:2011年12月

10、实施农村党员“双带”工程 责任人:司马镇党委书记杨舵己

目标要求:通过农村党员“双带”工程的实施,激发广大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的勇气和干劲,发挥党员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更多的农村群众发家致富。

工作措施:①通过举办培训班、远程教育等形式加强对农村党员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党员的致富本领。②实行机关党员干部联系农村党员制度,提供信息技术,帮助农村党员创业致富。③协调金融部门为党员创业提供低息贷款,破除党员创业的资金短缺瓶颈。④健全工作机制,激发党员创先争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群众奔康致富。

完成时限:2011年12月

11、实施村党支部书记素质提升工程 责任人:兴隆乡党委书记刘明亮

目标要求:通过素质提升工程,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责任意识浓厚,工作经验丰富,作用发挥突出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工作措施:①强化选贤任能。严格按照“两推一选”程序和组织意图选拔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必要时采取异村任职、党委直接任命等形式,把事业心强,有志于村级事务管理的优秀高素质人才纳入党支部书记队伍,及时调整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支部书记。②强化教育培训。开展党务、村务、增收致富、矛盾调解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开展走出去等方式学习外地经验,开展支部书记经验交流学习内部经验,提升支部书记思想素质、责任意识、能力素质。③强化管理监督。严格制度约束,完善对支部书记工作督查管理机制。督查情况作为支部书记能力素质考评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党务村务公开,完善监督体系。④强化考核奖惩。针对各项工作进行目标责任考核,考核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群众评议和领导干部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奖优罚劣,促进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成时限:2011年12月

12、实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四项建设工程 责任人:王丕镇党委书记许刚

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扎实开展“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年”活动,落实好“四项建设”,探索出一条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突破之路。

工作措施:①抓好组织建设,各企业都要成立党支部,将镇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镇党建统一管理体系。②抓好制度建设,完善好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建指导员工作体系,建立企业台帐,实行月报制度,进行动态管理,确保党建工作任务全面落实。③抓好阵地建设。按照“四有”(有活动场地、有活动设备、有党旗党徽、有党报党刊)标准,建立完善党员活动室,阅览室等活动阵地,积极构建“党员职工活动之家”,配备《支部生活》等党建读物,为党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④抓好示范点建设。以“学先进,比贡献,当先锋”为主题,创建党员“先锋岗”,确定党建基础较好的华盛木业为“创先争优”示范点,抓点带面、点面结合、全力推进。在报纸、电台、信息上宣传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促进全镇非公有制企业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

完成时限:2011年12月

13、推行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 责任人:鸡黍镇党委书记李中文

目标要求:建设基层党建网络平台,逐步实现基层党组织党务办公、党员学习教育和服务管理信息化,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工作措施:①建立基层党建网站,以此为平台,建立网上党支部,实现党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②开设“党员论坛”,组织全镇党员在线学习;开展党员群众在线评议党组织和党员,结合创先争优,积极开展评先树优活动;发布计生、就业、医疗、社保、物业服务等信息,实现在线查询和在线办理。③建立“党员在线问答”,加强与党员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党员遇到的困难。

完成时限:2011年12月

第二篇:党建工作创新项目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教育局党委年度工作计划和《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广大党员教师中掀起“岗位创先争优,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热潮,关注课堂,决胜课堂,向课堂要质量,以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科学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体现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示党员教师的风采,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领导小组:

组长:赵振强李文东

副组长:邸玉杰

成员:周国强张增辉王伟王春艳曹立红邱莹

三、工作目标:

1、加大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法更新,增强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普遍提高。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3、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点、教师特点、班级特点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通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促进课堂教学实现高效、优质、轻负。

4、学校领导班子引导广大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学习高效课堂的理念,共同探讨制订符合我校校情的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5、教师通过一年半时间,教学能力大幅提升;通过实验和探索,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基本要求及主要措施

1、积极引导党员教师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把注意力兴奋点汇聚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上来,把个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以此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

3、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实施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通过学习、展示、交流、合作等策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能力的持续提高,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5、每学期安排任课党员教师人人上一节教研课,组织专门听评课小组,多人对一人,把脉会诊,指导教师扬长避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6、所有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教材、合理使用教材,部分教师能够创造性使用教材,各教研组建立起长效的教材教法学习制度。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者意图,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7、做到规范备课: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媒体、备程序、备作业。

8、优化教学策略,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

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

9、坚持教学反思研究,形成自觉审视、反思自己教学的习惯,不断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

10、学校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实行推门听课,无规律的突击检查个人教案,教研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教务处要为教师提供实践高效课堂教学的专业支持和服务。努力构建与高效课堂教学相配套的目标考核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1、学校广泛开展各学科高效课堂达标和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每学期安排2-3名市区骨干党员教师做面向全校在职党员的示范课,每节课确定一个示范主题,课后组织听课党员讨论会,由主讲教师说课。听课党员交流听课收获。

12、邀请市区专家现场听、评课,并指导青年党员教师如何听、评课。

13、坚持开展高质量的校本研修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加强教师间的对话交流,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促进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4、组织各种活动,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创新活动形式,创设良好的氛围,为党员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展示课堂教学能力的平台;

15、提高党员教师对开展此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努力方向;树立典型,总结其成功经验并推广;

阜新市第九中学党支部

2013年4月10日

党建工作创新项目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阜新市第九中学党支部

2013年4月10日

第三篇:党建工作创新项目案例

抓党建求突破五个抓好促发展

——市发改局强化党建工作新举措

市发改局党组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和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作用,确保“转型升级调结构,奋力拼搏争百强”的目标实现,提出了“狠抓党建求突破,五个抓好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新举措。

一、以素质强局,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中认真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理念,整合学习资源,发挥学习效能,努力提高机关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本领。一是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在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潜能开发的同时,更加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体智慧的整合,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素质建设,增强班子成员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形成群体共识、产生协调一致行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培育学习新理念。把学习能力引入党组织建设之中,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培育终身学习、团队学习、互动学习、反思学习、快乐学习、学习工作一体化等学习新理念,引导党员干部逐步掌握共享信息、敞开交流、真诚互动、提问反思等学习方法,建立健全导学、互学、督学的学习长效机制,努力营造乐学、勤学、善学、比学的浓厚氛围。三是积极构筑多元学习平台。大力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注重讲学习与讲政治相结合,讲学习与促进思想解放相结合,讲学习与抓好当前工作相结合,讲学习与加强作风建设相结合,坚持组织学习与个人学习、请进来与走出去、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 (即党员干部每周参加一次集体学习,每月写一篇学习心得,每季举办一次学习心得和理论调研成果交流,每半年写一篇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每年表彰一批学习型先进个人),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和各类在职培训,不断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二、以业绩兴局,抓好服务经济建设

党组织服务中心、服务经济建设的战斗力,直接影响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发改部门工作实际,通过抓学习,促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抓教育,促干部队伍建设;抓结合,促中心工作开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争创一流业绩。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要求,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调度,保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较好地完成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二是坚持把争取项目、资金、政策作为推动××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省预算内资金的投向,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精心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带动力强的项目作为争取资金的载体,认真做到上有政策,下能承接对策,快速反应,立即上文,反复对接,努力争取更多的补助投资,提高××投资的资金有效供给。三是以“四导”(提前指导、耐心辅导、理性引导、服务主导)为内容,强化项目服务工作,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实施,保证投资持续增长,加强与项目单位、企业的沟通联系,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认真倾听项目单位、企业的呼声,及时发现并协助项目单位解决在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主

要领导亲自带队、分管领导协调配合,科室为单位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努力确保××市快速路道路改造工程、××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中医院住院大楼和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同时,抓好山力板带、雨润国际广场、华坤包装、凯祺制衣等重大项目的工作,促进早日开工建设并按期完成,以组织力量更加有效的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

三、以作风立局,抓好创先争优活动

按照“走前头”的机关党建总体要求,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推动机关作风建设。一是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规范推行机关党组织“目标管理”和党员“亮岗履职”工作,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有效的平台,激活了机关党组织建设的基础“细胞”,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争创佳绩。二是认真开展“争做优秀党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高举旗帜、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做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的表率,做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群众的表率,做改革创新、保持先进本色的表率。三是努力在谋划引领科学发展上争先。发展规划编制和项目策划工作是发改部门的重要职能,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从引领全市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创新的理念和前瞻的思维,科学谋划编制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进一步加大项目策划力度,使资源比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四是着力搭建党内关爱平台。建立

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在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中关心爱护党员同志,对困难党员定期慰问和帮扶救助,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和党组织的向心力。

四、以制度治局,抓好长效机制建设

巩固扩大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转变作风从我做起、群众满意是我追求”为主题,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一是切实健全新时期共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服务群众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能力提升机制,努力保持思想上、作风上、形象上、能力上的先进性,全面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行政能力。二是认真开展党性主题实践活动。把“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三走进三服务”为载体(走进企业、走进乡村、走进社区;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锤炼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以党性锻炼、改进作风、提高效率、优质服务为重点,建立健全问责问效各项制度,深入开展“五比”(比服务、比效率、比质量、比作风、比形象)竞赛活动和推行作风建设“五评”(自评、互评、抽查评议、社会评议、绩效考评)考核方式,促进机关作风改进和效能提高,树立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机关形象。四是打造和谐的机关文化。积极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和各类群体活动,活跃机关文化生活,陶冶机关干部职工的情操,以“有限的行政权力,无限的社会服务”理念,培养发

改人“博学善断、勇于创新、高效快捷、团结协作、融洽和谐、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组织的潜能,引导党员干部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效增强组织的凝聚力、集体的荣誉感和消除个人歧见,以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提高组织成员的执行力,达到统一思想和统一行动的良好效果。

五、以廉政督局,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活动

切实加强党的廉政教育,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学习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党性和法制意识,坚持做到知纪知法、守纪守法,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在思想和行动上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严格按照市纪委部署,在局机关开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十个全覆盖”活动,制订了查找各个岗位的腐败风险点,进一步完善用制度管权管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约束人和保护人的体制机制,强化制度反腐力度,提高制度执行效果。着力加强对局机关党员干部履行职责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着重加强对腐败易发的岗位的监督。充分发挥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保证权力运行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和监督之中,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保护干部,努力杜绝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第四篇: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总结

建立和发展党员志愿者队伍,是新时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创新性举措,实践并不断探索完善党员志愿者队伍、项目和机制建设,对于强化基层党员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意识,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极高的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今年4月,经xx镇党委结合本镇实际研究决定,选报《加强党员志愿者队伍、项目和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作为我镇2010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并获区委批准实施。半年多来,通过持续有效的探索实践,我镇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脉络渐成,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现就我镇实施该项目的具体措施、主要成果、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四个方面作如下总结:

一、项目实施具体措施

1. 优化整合,合理配置党员志愿者队伍结构。对全镇党员进行认真梳理和规整,充分发挥好机关、社区(村)、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的工作优势,按照“自愿参加、无偿服务、志在奉献”原则,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行业分布的党员志愿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编队,使党员志愿者队伍的组成结构更加多元化,配置更加优化。

2. 分类指导,重点突出党员志愿者服务特色。镇党委专门建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中心,根据不同阶段党政工作重点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由镇直机关及相关部门对各类志愿者分队进行专门对口指导,确保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有效、不走过场。

3. 强化支撑,保障党员志愿者活动长效开展。确保做到“四到位”,即成立组织到位,指导激励到位,建立台账到位,活动实施到位。目前我镇正在探索建立可行性强、全面完善的管理激励机制体系,努力搭建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工作平台,建立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党员志愿服务体系,保障党员志愿者活动长效开展。

二、项目实施主要成果

1. 网络基本健全,队伍不断壮大。以xx镇党员志愿者服务中心为依托,初步建立了镇党委统领,镇机关、村(社区)党总支主抓,各支部组织实施的三级组织网络,夯实了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的工作基础,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教育,激发广大党员主动参与的热情,并坚持以党员为骨干,以党内带动党外,推动党员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镇7村1社区共组建志愿服务队共9支,吸收志愿服务人员357人,其中党员129人。

2. 服务范围扩展,社会认同提升。本着“党政所想、社会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工作原则,根据志愿者的年龄、特长、兴趣爱好等情况,自下而上,分级分类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服务项目从最初的慰问孤寡老人、清洁社区卫生,发展到目前5大类共10余个子项目,服务范围涵盖了环境保护、扶贫救助、医疗义诊、抢险救灾、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正是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志愿者们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3. 载体不断创新,服务特色彰显。加大服务阵地建设力度,不断推进载体创新,是推进党员志愿者活动长效化发展的关键。我们在依托社区服务机构、敬老院等传统服务载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放式社会化服务渠道,以服务困难党员和群众为重点,开展结对帮困、结对助学、结对助老、结对助残等上门服务活动。同时,充分利用xx镇综合文化站先进电教资源,定期免费为镇、村居民提供文化娱乐、电化教育等服务,努力满足群众个性化精神需求。

三、当前存在的不足

一是党员志愿者队伍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目前,我镇党员志愿者队伍以离退休老党员为主体,总体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服务内容相对单一,社会力量尤其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力量未能广泛参与,服务宽度和深度的拓展空间有限,制约了党员志愿服务的有效供给。

二是党员志愿者服务制度体系有待探索完善。目前,我镇已建立起党员志愿者的吸纳、管理制度,但行之有效的培训、激励等配套制度仍属空白。在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中,成员的吸纳、培训、教育、考核、退出等程序随意性仍然较大,对党员志愿服务的有序健康发展有一定阻碍。

三是党员志愿者服务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资金主要来源于镇、村(社区)和有关部门的党建工作经费,用于提供志愿服务的资金没有相应的税收减免或其他优惠政策支持,影响到企业、个人对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支持,从总体上看党员志愿者服务仍难以建立起有效的融资渠道。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积极探索与社会有利资源实现平台共享、成果共建的工作模式,主动与高校志愿者协会进行双向合作,力争尽快挂牌建成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地,用大学生的人才优势为我镇党员志愿者工作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拓宽服务范围。

二是进一步完善党员志愿者服务的各项工作机制,逐步完善集志愿者的登记注册、培训教育、评价激励为一体的工作制度体系,着力搭建好社会服务和网络服务平台,为各项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努力破解资金难题,加强与社区、村共建单位、共建部门和社会公益团体的协同合作,整合利用各方资源,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务专项基金,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经费的开源节流。

第五篇: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课题方案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课题研究方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流向分布:大区域相对集中但小范围分散流动。流动党员流向在地域上、行业上相对集中,一般是从农村向城市、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兴山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目前全县流出党员218人,能证实身份的流入党员仅5名。流出省外的130名,流出至省内的88名,分别占外出总数的59.6%、40.3%。党员主要流向 等地。从行业上看,全县大多数流出党员分布在挖煤、建筑、饮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二)流动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但增幅随改革而波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党员的数量迅速膨胀。我县2005年底流动党员为137名,2007年流动党员数达218名,同比增加了59%。我县流动党员外出主要集中在几个时期,在农村科技发展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时期,农村出现大批剩余劳动力;国有集体企业普遍改制时期,使大量下岗职工党员外出;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而使许多党员干部离岗待退或提前退休后变成流动党员。

(三)党员构成:主体突出但结构日益复杂。身份,全县218名流出党员中,农村党员204名,占93.6%,明显占据主体地位,但近年来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的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年龄,全县流动党员仍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下者180人,占82.6%。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的149名,占流动党员数的68.3%。

(四)思想状态:主流突出但消极趋向也很明显。流动党员思想主流是好的,大多数流动党员党性意识强较强,迫切希望有个“家”。企业业主和群众多数认为流动党员的敬业精神强,影响较好。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教育管理的松懈和滞后,流动党员的思想防线正经受严峻的考验和冲击,整体思想水平存在明显下滑趋势,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日益淡薄,

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不断蔓延,流动党员不“亮证”。

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去向难掌握。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流入、流出无登记,以导致部分党员“来去自由”,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二)活动难开展。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不参加从业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与从业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很少。有的党员因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成为“隐性党员”。相当部分外出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没有发挥“双带”作用。

(三)管理难到位。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出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外出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有的地方党组织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在外出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外出前,既不向党

组织报告,外出后又不向党组织主动汇报思想,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致于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

(四)组织隶属关系难接转。一是不想转。因流动不定、不愿受监督约束、缘于利益顾虑不想转移,还有的认为用人单位对党员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不愿转移。二是转移组织关系程序复杂。目前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往往要经过“三上三下”,如一名农村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到县外,要经过村支部——乡镇党委——县委组织部——外地某县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委——接收党支部这样一个复杂过程,流动党员感觉费时费力,干脆不转。三是用人单位未建党组织,流动党员不知道党组织关系向何处转移,转出单位与接收单位缺少沟通衔接,党员组织关系是否实现转接存在管理上的脱节现象。

(五)身份难明确。一是流动党员的身份只是其本人说自己是党员,没有有关的证明材料,党组织难以确定其身份;二是有的党员在私营企业务工或给个体老板打工,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参与党组织的活动或不愿暴露党员的身份,成为“隐身党员”,不“亮证”。

(六)作用难发挥。一是部分流动党员认为流动党员将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视为负担,担心影响自己打工和

挣钱。二是一些流动党员感觉“报效无门”,有的想报效家乡,但苦于渠道不畅,缺少发挥作用的平台。三是一些流动党员长时间脱离组织,对自己放松要求,混同一般群众,放任自流。四是有的流动党员特别是一些企业下岗职工党员认为自己是改革的受害者,对党心存怨恨,思想抵触,牢骚情绪大,在群众中反而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三、指导思想

依托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以《流动党员活动证》为纽带,推行服务承诺制,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用党组织的真情关怀,吸引流动党员主动办证、亮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服务承诺”主要内容

就业指导。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政策咨询。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人事、劳动、工商、税务等方面政策咨询服务。

权益维护。根据诉求,协调司法等部门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流动党员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协调用工单位为流动党员办理养老、工伤、生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

困难帮扶。对特困流动党员实行生活、创业、家庭

困难救助。

(二)、“服务承诺”主要措施

1、搭建服务平台。一是建立县、乡、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形成三级服务网络。抓好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落实阵地、人员、经费。在相关单位实行流动党员出入登记制度。二是成立关怀理事会。农村和社区成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关怀理事会在社区(村)无职党员中、社会工作人才中确定一批理事成员,为流动党员提供思想、工作、生活关怀服务,切实解决“流出党员外出之忧、流入党员居家之难”。

2、规范服务制度。一是服务承诺制度;二是分类教育制度;三是持证管理制度。

3、拓宽服务方式。立足主动服务、真情服务流动党员,采取三种不同方式提供服务。一是代理服务。服务站点都提供证照代办服务。二是上门服务。服务站点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书籍。三是专人服务。安排在家党员与流出党员、本地党员与流入党员开展“一联一”服务。

4、健全服务机制。推行服务承诺的过程中,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实行“四结合”。一是服务与持证管理相结合。承诺的五项服务,流动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享受。二是服务与教育相结合。抓好流动党员分类教育工作,实现教育和服务相互促进。三是服务与

发挥党员作用相结合。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四是服务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鼓励和引导非公企业招收流动党员,既解决流动党员就业问题,又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五、研究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一是构建县、镇、村三级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县、镇、村三级建立流动党员动态信息管理库。基层党组织为每个流动党员建档立卡,掌握党员各方面的情况;人才交流中心、劳动力市场和工商、计划生育等基层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信息资料库,配合搞好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实施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立双向互动管理体系。一方面,县内主要依托县流动党员管理领导小组、镇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三是建立镇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关怀理事会。建立健全关怀服务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青年的网络。四是延伸管理链,实施“红色阳光”工程,培养关怀外出务工青年和在校学生的网络。

(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基层党支部每季度将外出、外来流动党员登记情况上报上级党组织,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制度。实行在家党员和流动党员“一联一”结对。

三是建立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结合党员承诺制目标责任书,要求流动党员做出承诺,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四是建立规范服务管理制度。建立服务承诺制度、分类教育制度、持证管理制度。五是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关怀理事会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承诺服务体系。一是着力营造环境。对流动党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引导和保护党员合理流动。同时,通过劳动等部门,及时为外出党员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并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开展劳务输出。及时了解外出、外来流动党员的实际困难,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使流动党员安心务工经商。二是努力提供保障。为流动党员提供技能、物质等方面的保障,既提供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也及时与流入地党员组织取得联系,使流动党员外出有依靠。流动党员外出前,基层党组织指定专人进行行前谈话教育,重点引导党员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宗旨观念和党性意识。三是积极打造平台。加大对流动党员的关怀力度,通过开展“我为家乡献一策”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流动党员的家乡观念,激发他们回乡创业、发挥作用的激情和愿望,真正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各种商会、专业协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在外来流动党员中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诚信经营、守法致富、扶贫济困。四是积极吸收外来流动

党员参加所在地党组织的党员代表会议,推荐优秀外来流动党员进入企业(协会)管理层,把外来流动党员纳入各级评选表彰范围,切实保障流动党员的权利。

四、工作步骤

整个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1、组织调研阶段。对全县流动党员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准确掌握流动党员的数量、去向、来源、组织关系接转及个人基本情况等;建立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加强跟踪管理,实行定期登记和动态管理,逐步实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信息化管理。

2、组织实施阶段。召开专门会议,明确各相关单位部门的职责。选择2-3个乡镇和部分县直单位、企业开展试点工作。

3、总结阶段。认真总结工作做法和成功经验,查找不足,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并形成专题报告上报。

五、组织领导

成立创新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修武同志为组长,分管副部长杨四龙同志为副组长,抽调相关科室和相关乡镇、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将创新项目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强化流动党员领导小组相关

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定期通报和研究创新项目工作。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工作所需经费2万元。

加强对创新项目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和推动面上工作。对在工作中不负责任、推诿扯皮的,要对有关责任人给予教育帮助,情节严重的,要作出必要的组织处理。

六、课题研究人员

上一篇:机关党建工作要点下一篇:机关经费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