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全生产标准化

2022-10-04

第一篇:安徽省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徽省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申报资料

目录

一、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材料

1、关于申报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文件

2、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创建单位评价结果(JGJ/T77—2010)

3、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创建单位评价结果 (JGJ59—2011)

4、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申报表

二、创建单位申报材料

1、创建单位向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文件

2、创建单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文件

3、创建单位自评结果(JGJ/T77—2010)

4、创建单位对所建工程检查结果(JGJ59—2011)

5、创建单位对所建工程现场照片

6、创建单位所建工程现场管理人员任命和人员证书(复印件)

7、创建单位相关资质证书(复印件)

三、创建工程申报材料

1、创建工程基建手续

2、工程开工报审表、开工报告、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

3、创建单位近几年效果说明(资料图片)

4、创建单位工程办理职工意外保险证明资料

5、创建单位工程建设单位四项费用支付票据

6、创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

7、创建工程监理单位相关资料和现场人员证书(复印件)

四、创建工程监理单位资料

五、创建企业近见年荣誉资料

第二篇:关于印发《安徽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申报考核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安徽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申报考核办法》的通知

(信息时间:2011-5-24 )建质〔2011〕131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委(城乡建委),广德、宿松县住房城乡建委(局):

自2006年以来,我厅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质„2005‟232号), 认真组织开展了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在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广大建筑施工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 效,提升了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监管水平,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为我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0‟89号)文件精神,在总结我省近年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征询各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意见,我厅对原《安徽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小区工程)申报考核办法》(建安„2006‟221号)文件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1、《安徽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申报考核办法》

2、《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申报表》

3、《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小区工程申报表》

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二 附件1:

安徽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申报考核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0‟89号) 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行为的规范化、安全防护的标准化和 安全管理的秩序化,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我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平稳,我厅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特制定《安徽省建筑 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申报考核办法》。

一、申报范围

(一)申报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的工程,省辖市单体建筑面积需达10000平方米或市政工程造价在5000万元(含)以上的在建建筑工程,其他县(市)需分别达到8000平方米或4000万元以上(使用先进技术、施工安全有特点的可适当放宽)。所谓“建筑工地”,是指一处正在发展建筑项目,进行土木工程的地点,其周边范围常设置大门门头,用围挡或围墙进行封闭,限制人员及物料、机械和车辆的进出,有施工单位安排专人值守,所有人员进入要登记、戴安全帽。

(二)申报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小区的工程,建筑面积达到50000平方米的小区或组团。

二、申报条件

(一)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建筑施工企业制定的项目示范工地创建方案;

2、建筑施工企业按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自查自评合格;

3、总承包单位和工程分包单位应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且在有效期内,“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均持有效证件上岗。

(二)申报创建工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申报创建工程基本建设手续齐全、程序合法,办理了建筑施工许可证和安全报监;

2、申报创建工程均应严格遵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等安全生产规范和规程,并建立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系统;

3、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和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等在工程施工的重点时段和关键环节实行了考勤打卡制度及打卡考勤记录;

4、依法办理了工伤保险;

5、申报创建工程未被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通报批评,无不良行为记录。该工程在施工期间未发生重伤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申报企业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

6、申报创建工程须通过市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验评合格,且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或《安徽省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待出台)检查达到86分以上(含86分);

7、创建工程的监理单位资质和监理人员资格合法有效,积极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安全监理材料齐全,无不良行为记录。

三、申报材料

(一)施工企业申报材料

1、施工企业向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文件(主要包括:企业简要概况和安全生产自我评价情况,申报创建工程简要概况及自查自评情况等);

2、施工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正式文件(文件中应明确创建工作目标、措施);

3、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申报表;

4、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施工单位申报光盘材料(主要解说相关创建情况和创建过程)。

(二)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材料

1、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荐文件(主要包括:工程简要概况,施工总承包和分包单位名称及项目经理姓名,建设单位名称,监理单位名称及总监理工程师姓名,创建工程的简要安全生产情况等);

2、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申报创建工程考核的材料(包括对企业进行评价的结果和现场检查评分表);

3、申报创建工程施工企业的申报资料。

四、申报程序 施工企业在创建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二分之一时即可申报(“示范小区”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主体工程封顶后不再申报。

(一)企业自查自评合格后上报创建工程所在地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考核;

(二)创建工程所在地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以文件形式上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三)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在5个工作日内,从“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专家库”(另行公布)中随机抽调专家(每组不少于3人),组成评审考核组,对申报创建工程进行现场评审考核,并及时将评审考核结果报送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质安处会有关处室按10%的比例组织抽查;

(四)经审核和抽查合格的报分管厅长审批,并在我厅网站公示5天无异议的,我厅授予“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荣誉称号,并下发文件进行公布(我厅门户网站同时公布);

(五)评审考核和抽查不收费。

五、相关奖惩措施

(一)获得“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荣誉称号的建设工程,由我厅颁发标牌;

(二)获得“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荣誉称号的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给予承建工程的施工和监理单位按工程总造价的一定比例实施奖励。

(三)“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作为申报省级优质工程奖“黄山杯”、国家级优质工程奖“鲁班奖”和“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的条件之一;

(四)创建“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的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重要依据;

(五)获得“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工程在竣工前,如发生因工死亡事故或其他与其荣誉不相符的情形,取消已经公布的荣誉称号,并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

六、附则

(一)广德和宿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参照本办法中的市级管理权限执行。

(二)本办法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二)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安徽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示范

工程管理指导意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落实参建各方质量责任,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保障工程实体质量,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安徽省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考评暂行办法》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

安徽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省级示范工程)是指工程建设程序合法,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规范,在管理人员配备、材料使用、工艺方法、施工环境、质量控制等方面实行标准化管理,工程实体质量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第三条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省级示范工程的创建申报、监督管理、检查验收等。 第四条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省级示范工程的管理。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具体实施。

设区的市和省直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创建省级示范工程的管理,所属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第五条

省级示范工程依据《安徽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验收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另文印发)。

第二章 示范工程申报 第六条

省级示范工程创建申报主体是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可与其联合申报。

第七条

申报省级示范工程的项目,工程施工总包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后1个月内向工程所在地设区的市、省直管县创建主管部门报送创建计划;在完成主体结构工程量一半以前,经工程所在地设区的市、省直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向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申报。经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审查,符合申报条件的名单由厅质量安全监管处在网上发布公示。 第八条

申报省级示范工程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基本建设手续齐全,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规范;

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健全;

3、工程实体质量和观感较好,在全省达到领先水平;

4、应用施工现场关键岗位广域网络考勤系统(IFA)和工程质量检测系统(IMT),考核合格。

第九条

申报省级示范工程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安徽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申报表》;

2、创建示范工程计划和创建方案;

3、已开展的施工质量标准化工作总结;

4、设区市、省直管县创建主管机构对工程的评价、检查评分表和同意申报意见。

第三章 示范工程管理

第十条 在创建省级示范工程过程中,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应严格质量管理,加强过程控制,认真执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并按照《实施细则》进行自查、自评。

第十一条

工程所在地创建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创建示范工程项目的过程检查和监督管理,规范和促进工程创建工作。在房屋建筑工程标准层首层钢筋验收时,设区的市、省直管县创建主管部门应组织检查组,按照《实施细则》进行检查评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过程检查节点由检查组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第十二条

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应加强对省级示范工程的监督指导,视工程进展情况,对申报省级示范工程项目进行随机抽查。

第十三条

省级示范工程申报后因故停建、缓建的,设区的市、省直管县创建主管部门应及时向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书面汇报,说明原因及预计复工时间。

第四章 示范工程验收

第十四条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在申报工程完成结构工程量一半以后,主体结构完工前,组织验收组进行现场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五条

验收组由5至7名专家组成,专家从省建设工程质量技术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与申报工程参建单位有关的专家应回避。

第十六条

检查验收按照《实施细则》进行评分,省级示范工程应达到80分及以上,并不得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有关强制性标准条文的情况。

第十七条

申报工程获得省级质量安全奖励,或在省级以上质量检查中获得表彰的给予适当加分,总加分不得超过3分。

第十八条

验收结束后,通过验收的申报工程在安徽省工程建设信息网和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技术网公示5天无异议的,报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定后,授予“安徽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创建示范工程”称号。

第十九条

通过验收的申报工程,所在地设区的市、省直管县创建主管部门应加强动态监管,发现存在以下情况的,应及时书面报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取消已授予的“安徽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创建示范工程”称号,并及时在网上发布。

1、工程未按图施工、未完成设计文件或合同要求的内容,存在明显影响使用功能的情况;

2、工程存在影响结构安全或正常使用功能的质量缺陷,或存在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

3、施工中发生质量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造成永久性质量缺陷的;

4、工程观感质量达不到好级评价的;

5、未取得市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或已开展优质结构工程评定的市级结构优良工程;

6、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考评结果未“达标”的;

7、受到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或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五章 示范工程的发布奖励

第二十条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后,未发现本指导意见第十九条所列情况,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文公布,颁发“安徽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证书。

第二十一条

获得“安徽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称号的,建设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参照《安徽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优质优先、优质优价”实施办法(试行)》(建标〔2010〕193号)的规定,给予等同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的奖励。

第二十二条

未获得“安徽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称号的,不得申报省级优质工程 “黄山杯” 奖,不推荐申报国家级优质工程“鲁班奖”。 第二十三条

省级示范工程创建的组织开展情况,作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及执业人员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指导意见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各市建设主管部门可依照本指导意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六条

本指导意见自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安徽省标准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2017版)

一、考试目的

通过对本考试大纲规定的标准化知识体系的学习和考试,检验应考人员对标准化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能力。

二、考试科目、时间和方式

本考试大纲是全省标准化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依据。考试科目为《标准化综合应用》和《标准化基础知识》,考试时间分别为上午150分钟和下午90分钟,考试方式为闭卷。

三、考试题型

(一)判断题:对于给出的每个命题是否正确作出判断;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全部正确的答案;

(四)简述(答)题:简要论述回答给出的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根据试卷所给出的材料,运用相关原理和知识,对材料后面提出的问题,作出正确解答。

四、专业知识层次要求

本考试大纲中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即要求能正确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熟悉即要求对有关专业知识具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即要求具备对专业知识的广泛认识。

五、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标准化概论

(一)基本概念

1.掌握GB/T20000.1-2014中标准、标准化定义; 2.掌握标准的对象和本质; 3.掌握标准化的本质和作用; 4.掌握标准的种类;

5.熟悉标准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标准化原理

1.掌握“统

一、简化、协调、优化”原理和标准系统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2.了解国际标准化发展历程; 3.了解我国标准化发展历程。

(三)标准化的形式

1.掌握简化和统一化的概念和原则; 2.掌握通用化的概念、目的和作用; 3.掌握系列化的概念和内容; 4.熟悉组合化的概念和内容; 5.熟悉模块化的一般概念和过程; 6.了解简化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7.了解通用化在工艺工作中的应用; 8.了解标准模块化的意义。

(四)综合标准化

1.掌握综合标准化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2.熟悉综合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3.熟悉综合标准化的特点; 4.熟悉综合标准化的一般程序。

(五)国际标准化

1.熟悉国家标准化、区域标准化和国际标准化的定义与作用;

2.熟悉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

2 3.了解主要发达国家的标准化工作概况; 4.了解国际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5.了解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形式和途径。

(六)标准信息管理

1.掌握标准信息管理和标准文献检索的概念; 2.熟悉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3.熟悉标准信息管理的内容; 4.了解国际标准分类法; 5.了解标准的版权及其管理。

第二部分 标准化法律法规及规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条文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办法》

1.掌握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对象; 2.掌握标准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 3.熟悉标准化工作的任务和管理体制; 4.熟悉违反标准化法的法律责任。

(二)《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1.熟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原则及程序; 2.熟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审批及发布流程; 3.熟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复审要求。

(三)《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安徽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1.熟悉地方标准的制定原则及程序; 2.熟悉地方标准的审批和发布流程; 3.熟悉地方标准的复审要求。

(四)《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1.掌握企业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对象; 2.掌握标准在企业中的实施;

3 3.熟悉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五)《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安徽省质监系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1.熟悉农业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程序; 2.了解农业标准的管理;

3.了解国家和安徽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立、管理及验收要求。

(六)《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实施细则》(国标委服务联〔2009〕47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试行)》(国标委服务联〔2013〕61号)

1.熟悉国家和安徽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的申请、管理及评估要求;

2.熟悉国家和安徽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的申请、管理及评估要求;

3.了解服务业标准的管理。

(七)《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安徽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1.熟悉国家和安徽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职责及工作程序;

2.了解国家和安徽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建及管理。

(八)《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 1.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 2.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程度和方法; 3.了解促进采用国际标准的措施;

4.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的名称及缩写。

(九)《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

4 年)》(国办发〔2015〕6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2017-2018年)的通知(国办发〔2017〕2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5〕45号)、《安徽省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行动计划(2015-2016年)》(皖质〔2015〕4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2017—2018年)的通知(皖政办秘〔2017〕168号)

1.掌握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总体要求;

2.熟悉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措施和3个实施阶段; 3.了解安徽省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2015-20

16、2017-2018年各项任务。

(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16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5〕60号)

1.熟悉国家和安徽省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2.了解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工作机制、标准体系、标准实施和保障措施。

(十一)《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发〔2015〕13号)

1.熟悉国家“十三五”期间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

2.熟悉安徽省“十三五”期间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领域、重大行动和保障措施。

(十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皖质办函〔2015〕117号)

1.熟悉在全国统一的“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我声明公开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信

5 息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2.熟悉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后企业承担的主体责任;

3.了解国家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的背景和意义; 4.了解安徽省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的时间节点及有关后续监管措施。

(十三)《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国质检标联〔2016〕109号)

1.熟悉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基本原则、制定主体、制定范围和统一编号规则;

2.了解团体标准的管理方式。

(十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6〕68号)

熟悉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

(十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6〕86号)

熟悉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

(十六)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的通知(国质检标联〔2016〕396号)

熟悉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十七) 习近平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 熟悉贺信主要内容

6

第三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一)掌握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二)标准编写规则和方法 1.掌握标准各要素的基本概念; 2.掌握标准编写规则和方法。

(三)标准结构 1.掌握标准结构的概念; 2.掌握标准中要素的分类; 3.熟悉标准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4.熟悉标准的层次。

(四)标准的编写

1.掌握标准内容的确定原则; 2.掌握标准内容的编写。

第四部分 企业标准化

(一)企业标准化概述

1.掌握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指导原则; 2.掌握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3.熟悉企业标准化机构设置形式; 4.熟悉企业标准化人员的要求;

5.了解企业标准化培训和企业标准化管理。

(二)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1.掌握编写企业标准的方法;

2.掌握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基本概念; 3.掌握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原则; 4.掌握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方法;

5.熟悉GB/T1549

6、GB/T1549

7、GB/T1549

8、

7 GB/T19273《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

6.熟悉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7.熟悉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

(三)企业标准体系的运行 1.掌握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的程序; 2.熟悉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的程序。

第五部分 标准化的运用

(一)综合标准化

1.掌握综合标准化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2.熟悉GB/T12366《综合标准化指南》。

(二)农业标准化

1.掌握农业标准化的对象、形式及特点; 2.熟悉农业标准体系构成; 3.了解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

4.了解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概念及管理。

(三)工业标准化

1.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要求; 2.掌握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 3.熟悉设计和开发阶段标准化、制造过程标准化、质量检验标准化和包装标准化;

4.了解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标准化的运用。

(四)服务标准化

1.掌握GB/T2442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系列国家标准;

2.掌握服务规范和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的概念;

3.了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相关知识。 注:考生可根据所从事行业和工作实际,从

(二)、

(三)、

(四)项中选择掌握其中一项即可。

第六部分 与标准化相关的知识

(一)计量管理

1.熟悉计量概念及其特点; 2.熟悉法定计量单位及使用方法。

(二)合格评定

1.熟悉认证、认可的概念;

2.熟悉我国认证的类别和基本模式;

3.熟悉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 4.了解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质量管理

1.掌握ISO9000:2015版中质量管理的七项原则; 2.熟悉质量、质量特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3.熟悉标准化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4.熟悉质量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结构和特点; 5.了解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四)标准与国际贸易

1.熟悉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2.熟悉技术性贸易措施协定(TBT)中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的概念;

3.了解技术性贸易措施协定(TBT)的主要内容; 4.了解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的主要内容;

5.了解我国加入WTO有关标准化工作内容。

(五)标准与专利

1.掌握我国处理标准中专利问题的相关规定; 2.熟悉标准与专利的区别;

3.熟悉标准与专利结合的原因; 4.了解跨国公司的专利标准战略。

9

附件:1.题型及解答示例

2.参考书目

附件1

题型及解答示例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标准化法》规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

10

二、单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标准的必备要素包括封面、前言、名称和

。(A)

A. 范围

B.规范性引用文件

C.要求

D.术语和定义

三、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将正确的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不属于技术标准的有:

(A、B) A.生产管理标准

B.操作人员工作标准

C.产品标准D.检验和试验技术标准

E.基础设施和能源技术标准

四、简述(答)题

作为新任命的标准化负责人,公司即将制定一项新的产品标准,你准备如何完成任务?

答题要点:

1、调查研究、收集信息;

2、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3、编制标准送审稿;

4、审查标准;

5、编制标准报批稿;

6、批准和发布。

五、案例分析题(阅读以下案例,对所给出的问题,作出正确解答)

某饮料生产企业水果部分产品污染物限量超标。针对此问题,公司董事长高度重视,亲自负责,要求公司上下全力以赴在两个月内彻底解决。公司经过多方调研,由于涉及环

11 境、投入品和人员职责等多方面因素,决定采取综合标准化方法予以解决。

问题:如果公司安排你来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你该如何组织实施?

答题要点:从综合标准化对象的选择、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三个方面来回答。

附件2

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2+1):

【1】《标准化知识与实务》,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版;

12 【2】《标准的编写》,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版; ★在此基础上,考生可根据所从事行业和工作实际,从以下自行选择其一参考:

【3】《农业标准化培训大纲》,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版;

【3】《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版;

【3】《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版。

辅助参考书目(2):

【1】《标准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 【2】《标准化基础知识实用教程》,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版。

第五篇:安徽省高校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从“高度重视,积极谋划,积极开展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结合实际,深入调研,慎重制定公寓标准化指标体系”、“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安徽省高校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的进展情况;从“探索形成„分头负责、两头并重‟的学生公寓管理新模式”、“积极构建„六进公寓、多方育人‟的学生公寓育人新格局”等两个方面介绍了安徽科技学院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的特色做法;并从《高校学生公寓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立、目标、功能以及建设等方面谈了关于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学生公寓 标准化指标体系 创新

日前,安徽省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问题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安徽省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的进展情况

1、高度重视,积极谋划,积极开展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原有的高校后勤设施以及管理、服务方面已远远不能满足扩招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务院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战略,各省市为尽快解决学生住宿瓶颈问题,采取融资、委托建设等多种社会化方式建设学生公寓。在这种过程中出现了公寓建设标准不统

一、管理不完善、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促进高校学生公寓建设、管理、服务的健康发展,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问题的若干意见》。我省教育厅在要求高校贯彻落实《意见》的同时,于2002年在省会合肥采取融资的方式建成了“合肥高校学生公寓小区”,作为我省高校学生公寓建设的样板示范。在2003年暑假,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在示范小区举办了全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干部培训班,并要求省“寓专会”结合我省情况,制定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学生公寓标准化评估指标体系。2005年省“寓专会”将《学生公寓标准化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

2、结合实际,深入调研,慎重制定公寓标准化指标体系

随着安徽省“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双百”计划的实施(即到2010年全省达到100所高校、100万在校生),新建高校、民办高校激增,不同隶属关系和不同性质的高校间,经济实力差异较大,至使各高校学生公寓的基础条件很不一致。同时,随着我国近10年来,社会经

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需求的急速变化,学生和家长对公寓管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在省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指导下,省“寓专会”多次深入各高校,调研、了解公寓建设情况及学生住宿需求,在广泛征询后勤校院长、公寓管理服务人员和学生的意见的基础上,反复论证、几易其稿,于2006年形成了《安徽省高校学生公寓标准化评估指标体系》(初稿)。由于各高校相关人员对指标体系初稿内的“经费保障”等指标,意见分歧较大,为慎重起见,省后勤中心又要求“寓专会”继续就相关指标进行调研,论证修订。客观地说,由于我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兄弟省市相比,教育投入不足。省内皖北、皖中、皖南等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同时,要拿出一个能够指导、覆盖全省100多所高校,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长期指导性的指标体系,难度相当大。但再难也得做,于是再次结合我省各地物价水平、人力资源成本等情况,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公寓,进行细致的调研、测算和修订,拿出了较为科学的、得到大家认同的经费保障指标。并于2007年形成了《安徽省高校学生公寓标准化评估指标体系》(草案),印发到各高校继续征求意见。在此期间,为使其更加完善, 2010年下半年,“寓专会”又组织相关人员到北京、湖南等兄弟省市高校学习调研, 并组织开展了对部分高校的试评估。

3、安徽省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由于指标体系还需再次修改,所以,我省正式评估验收工作至今没有正式开展。但多年来的指标体系制定和修改过程,也是我省高校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的推进过程,各高校在参与修改完善指标体系的同时,纷纷按教育厅要求,以《指标体系》(草案)内容为指导,在新建和改建学生公寓时,都参照《指标体系》(草案)要求进行建设,在公寓管理服务上,也按《指标体系》(草案)要求进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例如,安徽大学、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新建学生公寓时,就聘请指标体系起草专家帮助进行公寓内部设施设计,并全部按照“421”标准建设学生公寓区;安徽工业大学、安徽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公寓(楼)区设有门禁、监控系统;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学生寝室内安装了空调;安徽财经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等高校,公寓管理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落实了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实现了公寓管理人员全部统一着装上岗;全省所有高校的学生公寓用品,都已纳入省教育厅组织的统一招标采购;等等。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省已成功建成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前瞻性、生均使用面积达标、家具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管理规范、学生满意的标准化学生公寓,基本上实现了公寓管理制度化、公寓服务便捷化、公寓供电智能化、公寓安全技防化、住宿情况信息化、养

成教育常态化。

二、安徽科技学院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特色

安徽科技学院坐落于淮河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凤阳,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里,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该校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本科办学,目前在校生15000多人。

该校虽说地处县城办学,区域经济落后,财力不足,在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上,任务重,难度大(如在用电供应上,必须拉专线;在用水供应上,必须自建大型储水池等等),但他们不等不靠,也和兄弟高校一道,积极开展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加大学生公寓条件设施建设力度,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安全包保责任制”,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尤其是在公寓管理模式创新和拓展公寓育人功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鲜明特色,受到了省厅领导和省内高校同行的充分认可。

1、在公寓管理模式探索上,探索形成了“分头负责、两头并重”的学生公寓管理新模式。学生公寓作为学校育人的第二课堂,如何处理好学生公寓的“教育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之间的关系,是后勤社会化改革后,高校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该校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学生公寓教育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分头负责、两头并重”的学生公寓管理新模式。

学校设立副处级建制的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挂靠学生处,负责公寓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由学生处副处长兼任中心主任,有3名硕士研究生分别担任副主任,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范用工,吸引了一批本专科毕业生加入到该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队伍。提高了公寓管理队伍素质,突出了学生公寓的“教育管理职能”。维修服务、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属于后勤物业服务的工作,全部实行社会化托管,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道路,提高了公寓服务质量,突出了学生公寓的“服务职能”。

2、在拓展公寓育人功能上,积极构建了“六进公寓、多方育人”的学生公寓育人新格局。该校高度重视学生公寓育人工作,积极拓展公寓育人功能,构建了“六进公寓、多方育人”的学生公寓育人格局。

一是学工队伍进公寓。学生公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在每栋学生公寓楼配备1名专职政治辅导员。学工部和相关院系负责定期考核和评价公寓辅导员的工作成效。

二是校园文化进公寓。该校积极将学生公寓打造成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学工部、校团委和各学院定期以寝室、楼层为单位,开展公寓文体比赛、寝室才艺展示赛、寝

室设计大赛等公寓文化建设活动。

三是社团组织进公寓。学校将学生自律委员会、文明监督岗、勤工助学岗等建在公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生公寓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朋辈互育的作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

四是学风建设进公寓。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永恒主题。该校通过开展学习型寝室评比,学习型寝室风采展示和以寝室为单位编印考研学子和创业学子风采录等活动,进一步浓厚了寝室间互助互学、比学赶超、勤奋实践的学习氛围,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该校升研学生比率和成功创业毕业生比率与省内同类高校相比,名列前茅。胡锦涛总书记在亲切接见该校创业毕业生苗娟时,高度赞扬:“安徽科技学院出人才”。

五是安全教育进公寓。成立隶属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研室”,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安全教育必修课,1个学分,重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防火、防盗、防骗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六是党建工作进公寓。学校以公寓楼(群)为单位,成立11个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相应公寓楼(群)的不同学院所有党员均为该站成员,组建站务委员会,学生党员担任站长,所有分管书记和专职辅导员分别担任各站指导教师。学工部和组织部联合成立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和协调全校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工作。建立党员寝室挂牌、党员联系困难同学、信息报告、党员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征询等制度。经过扎实有效地工作,有效促进了该校党建工作的开展。

通过推进“六进”公寓工作,该校成功搭建了大学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自觉学习、陶冶情操、促进成才的重要平台,拓展了公寓育人功能,真正建成了“学校领导重视公寓,学工队伍常进公寓,思政教育落脚公寓,学生党员育在公寓,普通学生文明养成于公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三、关于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的深入思考

公寓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公寓后勤社会化改革,更新学生公寓管理服务观念,夯实学生公寓整体软硬件设施基础,依法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有效化解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提高高校学生公寓的整体管理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学生公寓育人氛围,构建安全、稳定、和谐、温馨的学生公寓环境。因此,在制定指标体系时,必须围绕以上目的,精心谋划、不断探索。

一是《评估指标体系》要符合省情,切实可行,具有前瞻性、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在使用《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评估工作后,要达到四个“有利于”的目标:一要有利于调动高校创建标准化学生公寓的热情;二要有利于极大地改善公寓的内外部环境,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普遍参与;三要有利于提升公寓管理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四要有利于把学生公寓真正打造成育人平台。

三是充分发挥《评估指标体系》的导向功能,对于在公寓管理上带有引导性、方向性的指标内容,设立附加指标,在评价时作为附加分计入总分,以此鼓励高校公寓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努力,促进学生公寓管理进一步上台阶、上水平。

四是对影响学生公寓管理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如把生均使用面积、公寓管理机构、公寓楼安全设计、公寓楼消防器材配备、安全管理效果等,确定为核心指标,在评估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是作为公寓标准化的建设者,必须具有超前意识,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探索,不断调整完善标准化指标体系;要不等不靠、自觉务实、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学生公寓标准化创建工作。(汪洋安徽科技学院学生处处长)

上一篇:安监执法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