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期末复习

2022-07-04

第一篇:检测技术期末复习

信息技术学科 期末复习计划

2012-2013学年下期

复习内容:

五年级:PHOTOSHOP 空间博客 网络学习

二、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

2、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有所用的快乐。

三、复习重点、难点:

五年级: PHOTOSHOP 空间博客 网络学习

四、复习方法

1、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观察,多练习,争取在家中进行练习。

3、重点指导学生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4、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五、复习内容及安排

1、整体梳理各单元知识点2课时

2、巩固练习2课时

3、综合测试1课时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推荐)

现代教育技术

这个是美院老师划得重点(就是传说中的出卷老师之一,说有三套卷子,和我们北院是相同的考题),然后他们班委的总结。可能也不是很具体,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注:因为这门课老师在划重点的时候划得真的很不重点,这是她说的会考的,有的很模糊,所以我觉得大家自己看书理解会比我整理好一点,红色的是重点。题型有判断20*1分共20分、单选10*1分共10分、多选9*2分共18分、名词解析4*4分共16分、简答题和

论述题共36分,)

第一章

教育技术的定义:广义: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型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两大类。狭义: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传播技术和系统技术。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论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视觉教育阶段

2、视听教育阶段

3、视听传播阶段

4、教育技术阶段

1972年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定名为教育技术,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1、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2、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3、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日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现代教育技术的四大理论基础:

一、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视听教学理论

三、传播理论 传播:是一种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即达到信息共享。

教育传播:是通过对教育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传播规律的一门科学。

四、系统科学

爱德加.戴尔提出了视听教学理论,并提出了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经验之塔”理论中最重要的是电视和电影,对教育技术的影响很大。 (传播理论中最有名的)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中的五大要素:传者、信息、媒介、受着、效果

教育传播的特点:教育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 第二章

媒体:也称为媒介,是信息传播过程中承载信息、传播(或交流)信息的任何物质工具。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多媒体:由单媒体复合而成,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多种物化的信息传递工具和手段即媒体的简单组合。二是指能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

教学媒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作为承载教育信息的工具,则被称为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迅速而产生的一批新型教学媒体,利用电子技术等现地技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传播媒体。如广播、电影等相应的组合系统,如多媒体综合教室等这些媒体被引入教学领域,被称为现代教育媒体。 教学媒体的分类:P40 教学媒体的共性: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能动性 教学媒体的个性:表现性、重现性、接触性、参与性、受控性(此处要看书P42表2-1会问的问题如那个媒体的参与性最强)

教学媒体的发展过程:

一、口语语言媒体阶段

二、文字媒体阶段

三、印刷媒体阶段

四、电子媒体阶段

五、数字媒体阶段(P43-49自己看看它们的优点) 教学媒体的著名观点:

1、麦克卢汉的媒体观,“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强调“媒介即是信息”,用独特的见解区分了冷媒体和热媒体,成为了教学媒体功能的经典学说。

2、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等(P49-53)

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和要求下,选出一种或一组适宜可行的教学媒体。

选择教学媒体的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 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

2、依据教学内容

3、依据教学对象

4、依据教学条件

教学媒体编制的传播效果原理:

1、共同经验原理

2、抽象层次原理

3、重复作用原理

4、信息来源原理

5、最小代价律原理

教学媒体利用的ASSURE理论:P61-66(自己看书吧,不好总结,也可以说能力不够)

重点

一、分析学习者特征,我们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分析:

1、一般特征,是指他们的年龄、年级、工作类别、职务类别、文化程度、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

2、起始点能力,在准备一个教学的具体内容时,教学者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的实际上都已经做了两个假定;其一是假定了在所要教学的领域里,学习者还不了解、不掌握什么,这就是教学要交教的内容;其二,是假定学习者都掌握了,熟悉了哪些东西,他们正是学习者能够听懂教学内容的基础。

3、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指一组心理特征,能够决定一个人在学习环境中的知觉与学习环境的互动和对环境的反应等。

二、陈述教学目标:所谓目标因该包含行为、条件、和程度三个层次的含义,再加上行为的主体,也就是学习者,一共四个要素。我们称之为“目标的ABCD”A、听众 B、行为 C、行为条件 D、行为的标准

不同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注意些什么(如果“要注意些什么”是指注意缺点的话就再说吧!自己看书P67-72几乎全部都要记,所以太多了我就不列在这里了,重点是看看,优缺点和教学应用方法,)

多媒体学习:是指学习者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信息的学习。 (特别注意)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三个假设:

1、双通道假设:双通道假设就是指人们进行认识加工时对视觉表征和听觉表征的材料都有相应的信息加工通道。

2、容量有限假定:人们进行认知加工时是需要消耗认知资源的,而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每个信息加工通道上一次加工的信息数量也是有限的。

3、主动加工假设:是指人们为了对呈现的材料与他们的经验建立起一致的心理表征会主动参与认知加工。 多媒体设计的两种观点:

1、以技术为中心的设计取向(重点是这个)

2、一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取向 核心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人类认识能力”。 多媒体设计的原则:(要求是可以解析各大原则,能表达出具体内容)P79-82

1、多媒体认知理论原则:网络课程中词语和画面组成的呈现将比只有语词呈现的学习效果好,简单来讲就是要求在网络课程中最好是图文结合,特别是要描述那些复杂的关系或某些事物复杂的原理是,当文字和画面共同呈现时,学习者学习时将减少认知资源消耗,比较容易形成文字和图像的心理模型并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

2、空间接近原则:书页或屏幕上的对应的文字与画面临近呈现比隔开呈现时能使学生学得更好。

3、时间接近原则:对应的文字与画面同时呈现比继时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

4、一致性原则:是指与教学的一致性,它要求剔除无关的文本、画面和声音当无关的材料被排除而不是被包括时,学生学得更好。

5、通道原则:(好长自己去看吧)

6、冗余原则

7、个体差异原则:个体差异原则所关注的是教学设计对个体的效果。 影响多媒体学习设计的因素:

1、学习者特征,学习者的许多特征影响了多媒体学习的效果,如(1)、学习者的先前知识经验(2)、学习者的视觉空间能力(3)、学习者的学习能力(4)、年龄{第一点我觉得还是看书比较好,因为这点是特别要注意的,它涉及到了问答题,如何影响多媒体的设计,如何影响学习效果的,内容太多了P83-84}

第三章

信息化教学的定义: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

信息化教学的特征:

1、技术层面: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2、教育层面,信息化教学具有以下特征:教学内容多媒体化;教学资源全球化;教学过程个性化;教学活动合作化;学生学习自主化;教学管理自动化;教学环境虚拟化。

教学模式:是指在相关教学理论与实践框架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是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发展

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在书上的P97-98(内容比较多,看书理解理解就好了吧!)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类型:

1、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2、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重点)

3、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4、个性化教学模式

5、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

6、基于概念地图的教学模式(这里的具体内容自己看是吧,重点看P102-106)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是运用系统方法,在综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的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绩效的过程与方法。

特征:请看书上P122表3.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呈现在以下方面:

1、主要学习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2、教学设计过程呈现出(1)递归的、线性的(2)强调问题与情境的设计(3)侧重学生学;

3、教学设计目标则是侧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学习目标的制订中学生可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制订中;

5、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课程整合:是对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诸多要素作系统的考虑与操作,强调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和策略:

层次:

1、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见P143表3.9)

2、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写作工具;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见P143表3.10)

3、全方位课程整合,分为三个层次,课程内容改革;教学目标改革;教学组织架构改革(见P144表3.11)

策略:

1、从技术角度进行课程整合

2、从学习方式角度进行课程整合

3、从课程文化角度进行课程整合

4、从学习者特征角度进行课程整合

5、从教学内容角度进行课程整合 第四章

多媒体教学课件定义:也被称为多媒体教学软件,是指根据教学的意义与教学目的要求,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与超文本结构组织并展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过程,并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存储与运行的一种教学软件。

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他又被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缩写CAI)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分类:

1、按组织方式分类:固定型结构、生成型结构、智能型结构。

2、按内容与作用分类(主要掌握)分为课堂演示型;个别化交互型;操练复习型;资料工具型;教学游戏型;(各种类型的意思自己看书P165-166) 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工具介绍:(了解)看书上的P166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

一、多媒体课件整体设计原则:

1、符合教学对象,即以特定的读者为对象。

2、符合教学大纲,即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3、符合教学原则,即编制的内容应该是完整的、严谨规范的。

4、符合人的网状思维模式,即交互性要强。

二、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原则:

1、一致性原则,是指一个课件的屏幕界面让用户使用之后应该有整体上的协调一致感。

2、适应性原则

3、灵活性原则

三、多媒体课件颜色搭配原则:

1、文字颜色少量原则

2、背景色简洁高雅原则

3、颜色情感一致原则

4、色彩含义统一原则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过程:

1、确定选题

2、脚本创作(重点)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

文字脚本:是按照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描述多媒体教学的每一环节、每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等。

制作脚本:将根据课件的文字脚本描述课件系统结构和教学 功能设计,并为课件制作的之间蓝本。(由教学设计者操作)

3、素材的准备,(1)有声音素材(一班运用的格式,WAV格式MIDI格式和MP3格式等)(2)静止图片(一般格式:BMP、JPG、GIF、TIF等 )(3)视频图像(一般格式:AVI、MPE、MOV、Dat等)(4)动画(GIF、SWF)

4、课件制作

5、课件测试与修改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案例的分析(问答题)(从设计制作和评价有关)自己看书P177-196 第五章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定义: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

1、处理技术数字化

2、呈现多媒体化

3、传输网络化

4、资源建设可操作化

5、教学过程智能化 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原则:

1、准确性、精简性、

应用合适的语法原则:重点是或与非,(见书上P202的详解)

最常用的文件处理工具有:wps文字处理器、Adobe Photoshop,简称PS、声音处理器:windows系统本身提供的录音机、Goldwave、cool Edit、cake WALK等、动画处理工具:3DSMax、AutoCAD、cool 3D等

可以再网上下载的文件格式有: 文本:TXT、DOC、PDF、CAJ 图片:JPEG、GIF、PNG、SVG 音频:WAV、MP

3、WMA、RA、MID、APE 动画:GIF、SWF 视频:AVI、MPEG、MOV、RM、ASF、WMV、MKV、FLV、F4V 文本、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的下载技巧:自己看书P205-217 第六章

这章要了解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技术

剩下的章节都自己看看书,我觉得书是最重要的自己看着办哦……

老师说

2、

3、

4、

5、

6、

7、8章都有可能出问答题,但具体的题目没有告诉我们。

第三篇:数控技术期末复习精简版

程序编制的步骤:零件图纸、图纸工艺分析、计算运动轨迹、程序编制、制备控制介质、校验和试切。首件试切:查看程序单和控制介质是否有错,还可知道加工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数字控制: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控制的一种自动控制技术。伺服系统:接受数控装置来的命令,将信号进行调解、转换、放大后驱动伺服电机,带动机床执行部件运动。脉冲当量:一个脉冲使数控机床工作台所产生的位移量。控制轴: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的轴。联动轴: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可以同时控制其运动的轴。插补:零件轮廓线型已知点,进给速度、刀具参数、进给方向等,计算出中间点坐标值 。插补的实质:“数据密化”。刀具或工件的移动轨迹是小线段构成的折线,用折线逼近轮廓线型。插补方法分类:按插补输出标量分数据脉冲增量法和数据采样法;按插补算法规则分逐

5、 效率高。缺点:启动特性欠佳、控制复杂;应用:进给驱动。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即: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步进电机失步的类型:

一、控制脉冲频率高,此时转子的加速度小于步进电机定子旋转磁场的速度;

二、控制脉冲频率低,此时转子的速度高于步进电机定子旋转磁场的速度。步进电机步距角的计算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反映步进电动机定子绕组的通电状态每改变一次,转子转过的角度。它取决于电动机结构和控制方式。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的分类与工作原理步进电动机可分为三种:反应式步进电动机、永磁式步进电动机、混合式步进电动机。数控机床的精度主要有哪几种加工精度、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交流伺服电机的种类包含同步型(电磁式、非电磁式)和异步型(三相、单相,鼠笼式和绕线式)。调速方法:步进电动机功率驱动系统包括开环系统和反馈补偿闭环控制系统。驱动控制器由环形分配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环形分配器负责输出对应于步进电机工作方式的脉冲系列。功率放大器则主要将环形分配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使输出脉冲能够直接驱动步进电机工作。主运动的传动形式:由动力源、传动元件和主轴构成的具有运动传递联系的系统成为主传动系统。带有简单变速机构的主传动系统,通过皮带传动的、电机直接驱动的。

第四篇:洁净燃烧技术期末总复习题

第一部分

1、循环流化床锅炉在额定负荷下运行时,以下区域是什么流动状态:

–(1)二次风口以上区域;快速床甚至密相输送状态

–(2)二次风口以下区域;可能是湍流床甚至是鼓泡床状态 –(3)立管内: 移动床状态 –(4)回料阀内:湍流流动状态

–(5)尾部烟道内:典型希相气力输送

2、简述广义流态化范围内,各种气固流动状态的流动特征和存在的条件;

---1.固定床(移动床):床层固体颗粒整体相对于器壁产生移动,床层颗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2. 鼓泡流化床:鼓泡流化床,超过临界流化风速的空气以气泡形式流过床层,床内存在明显的密相界面。散式流化床,当流化风速超过临界流化风速后,床层会随流化风速增大而继续膨胀,床内基本无气泡产生。一直到流化风速达到一个临界速度Umb后,床内才产生气泡。节(腾)涌流化床,当流化风速或床层高度增加时,气泡尺寸也随之增大。如果床截面较小而又较深时,气泡尺寸可能会增大到与床直径或床宽度相差不大的程度,此时气泡会以节涌的形式(类似于一个运动的活塞)通过床层。

---3. 循环流化床:湍流床,湍流床的运行风速会高于细颗粒的终端沉降速度,而低于粗颗粒的终端沉降速度。快速流化床,气固之间具有最高的滑移(相对)速度;固体颗粒具有成团与返混

现象;固体颗粒之间混合良好;床内已不存在明显的密相界面,但床内仍呈现上稀下浓的固体颗粒浓度分布

--4. 密相气力输送:单位高度的床层压降沿床层高度不变。

--5. 稀相气力输送:增大风速,单位高度的床层压降上升;而在密相气力输送状态下,增大风速,单位高度的床层压降会减小 --循环流化床的条件:⑴合适的床料颗粒物性;⑵运行风速大于颗粒终端沉降速度;⑶足够大的颗粒循环速率;

3、简述鼓泡流化床临界流化风速和床层压降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的作用。

--鼓泡流化床临界流化风速:保证床内颗粒充分流化。

--床层压降:判断料层是否处于流化状态,确定锅炉运行时静止料层的厚度和所需配的风机压头大小。

4、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传热过程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1 / 8

气体速度、固体颗粒流速、平均颗粒粒径、受热面在炉内的布置高度、受热面在炉内的横向位置、受热面的外形尺寸。

各种运行或设计因素对炉内传热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颗粒浓度而使炉内传热发生相应变化

•传热系数随受热面布置高度增加而减少;

•在炉膛下部区域,传热系数随流化风速升高而降低; •在炉膛上部区域,传热系数随流化风速升高而增加;

•传热系数比纯空气对流要高,但低于相同流化风速下的鼓泡床传热系数。 此外,床料颗粒粒径减少,或床温升高,都会使传热系数上升。

5、简述煤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烧的一般特征。

•挥发份的燃烧-在给煤口附近有较多的挥发分折出和燃烧; • 大颗粒煤的燃烧-燃烧同时在炉内和高温分离器中进行; • 细颗粒煤的燃烧-在炉内一次性完成

6、循环流化锅炉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调节锅炉负荷?

1.固定床料调节:通过改变炉内固体颗粒密度分布曲线,改变传热系数。 • 调节炉内

一、二次风量比 • 采用烟气再循环

• 改变炉内过剩空气系数

• 设置外置式流化床热交换器

2.可变床料的调节:通过调节炉内床料量来调节传热系数。

在炉外设置床料中间仓

在炉外设置床料再循环仓

当负荷增大时,需要提高固体颗粒在炉内比例;

当负荷减小时,需要提高固体颗粒在循环系统炉外部分的比例。

7、简述煤中的硫在炉内是如何变为SO2的?SO2又是如何被脱除的?

煤中硫的存在形式:黄铁矿硫、有机硫和硫酸盐硫。SO2的生成:S+ O2= SO2 燃煤矿物中含有CaO + 石灰石在炉内煅烧产生CaO。 .SO2的吸收:CaO + 1/2O2 + SO2 = CaSO4

8、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高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1) 分离器不能捕集的细粉在炉膛内一次通过时的燃尽率;

(2) 炉内能否布置下全部蒸发受热面;

(3) 返料机构料腿一侧能否建立起足够的静压头。

2 / 8

(4) 脱硫所需最短气体停留时间;

(5)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尾部烟道是否有足够高度布置全部对流受热面; (6) 炉内蒸发受热面能否产生足够的自然水循环动力。

9、CFB锅炉炉膛内主要有那几种受热面?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膜式水冷壁管 --------主要蒸发受热面 翼墙管 -----额外受热面以增大蒸发容量 Ω管受热面------二级过热器

10、 为什么布风板必须具有一定的流动阻力?

一定的阻力对稳定流态化质量是有利的

当布风板下面的气流静压分布不均匀时,具有一定阻力的布风板产生一个均压作用,使流过布风板的气流速度处处相等,从而在炉内产生均匀的流化状态;

当炉内流化着的床料随机性地出现气固流动不稳时(如出现沟流等不正常流化状态),布风板能依靠自身的阻力,及时消除炉内不稳定流化状态。

即当炉内某处出现沟流时,由于沟流处的流动阻力很小,大量的气流会从沟流处短路穿过床层,若布风板具有一定的阻力,则会随气流增大,沟流处布风板阻力急剧 上升,从而阻止更多气流从沟流处短路并最终导致沟流现象消失。

11、 简述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烟气携带固体颗粒切向进入圆筒形旋风分离器,并在分离器内形成向下的旋涡流动。在离心力作用下,烟气中的固体颗粒被抛向分离器筒壁,并沿壁面下滑进入连接分离器的立管中。烟气旋转到接近分离器锥体底部后,由于旋转速度降低,离心力减弱,在引风机抽力作用下,烟气携少量的细小固体颗粒沿分离器中心轴线反向旋转上升,最后从分离器中心筒流出分离器。

12、 循环灰回送装置是怎样将循环灰从低压处送往高压处的?

在来自高压风机的高压风的作用下,回料阀内处于流化状态,立管内处于临界流化状态。从旋风分离器分离下来的循环灰,进入立管后,形成一定的静压头,在此静压头作用下,立管内的高温循环灰不断流入回料阀中,回料阀中的呈流化状态的物料高度不断上升,当这一高度超过回料阀出口高度时,高温循环灰就自动溢流进入炉膛。

13、大型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什么要采用水冷风室和水冷布风板?水冷风室和水冷布风板是如何构成的?

14、 为什么大型CFB锅炉要采用外置式流化床热交换器?

通过调节进入外置式换热器和直接返回炉膛的

循环灰流量的比例,实现床温控制和汽温控制的要求。

与不带外置式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相比,外置式换热器使燃烧与传热分开,大大

提高了床温、汽温调节和锅炉负荷调节的灵活性。它尤其有利于锅炉受热面的布

3 / 8

置特别是

再热器的布置,易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 ①加大炉膛温度的调节范围 ②增强锅炉燃料的适应范围 ③更好的低负荷汽温特性 ④避免在炉内布置大量受热面 ⑤有利于再热器的保护

15、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方式有哪几种?其工作原理有何不同?风道燃烧器与启动燃烧器的作用有何不同?

• • • • 风道燃烧器+启动燃烧器+床枪(高坝电厂) 风道燃烧器+启动燃烧器(宜宾电厂) 启动燃烧器(南川爱溪电厂) 风道燃烧器+床枪(300MWCFB)

16、简述135MWCFB锅炉的布置特点、烟风流程、过热蒸汽流程和再热蒸汽流程。

第二部分

1、 在不同的氧化率时,吸收塔浆液池中的浆液会出现什么现象?

影响晶体尺寸的主要因素:氧化率

a) X<0.15:析出可溶性亚硫酸钙和半水硫酸钙; b) X>0.9:在浆液晶核上析出石膏;

c) 0.15

2、解释下列术语:

(1)强制氧化;通过向反应罐中鼓入空气,将可溶性亚硫酸盐和重亚硫酸盐转变成硫酸盐,并以石膏的形式析出。

(2)抑制氧化;要使SO2 的氧化率低于0.15。在这种条件下,由反应式

和式

4 / 8

生成的所有硫酸盐都会以可溶性亚硫酸钙和半水硫酸钙的形式析出

(3)双膜理论

当气体与液体相互接触时,即使在流体的主体中已呈湍流,气液相际两侧仍分别存在有稳定的气体滞流层(气膜)和液体滞流层(液膜),而吸收过程是吸收质分子从气相主体运动到气膜面,再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气膜到达气液两相界面,在界面上吸收质溶入液相,再从液相界面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液膜进入液相主体。

3、 FGD系统浆液中的高浓度氯盐是如何形成的?它对FGD系统的运行有何危害?

氯化物主要从烟气中进入FGD 系统,大多数石灰石/石灰湿法烟气脱硫工艺都以“闭环”方式运行。同蒸发的水量相比,由于随副产品排出水量很少,所以氯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浆液中积累下来,形成高浓度氯盐。

较高的氯化物浓度会抑制石灰石的溶解并降低浆液碱度,降低SO2的脱除率; 并加速系统设备尤其是不锈钢部件的腐蚀速度。

4、在强制氧化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当锅炉长期低负荷运行时,其水平衡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当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通过烟气饱和蒸发及副产品带走的水量会成比例减少,但泵轴/真空泵密封水及除雾器冲洗水则不会成比例减少。在这种工况下,有时要比工艺所需水量消耗更多的补充水,称之为“正水量平衡”。如果系统长时间维持负水量平衡,就需要一个应急水池进行短时间的紧急正水量平衡供水,必要时将水排入这种应急水池。当水量平衡为负时,将其作为补充水回收送回到系统中。如果系统长时间维持正的水量平衡,系统中多余的水要么排走,要么改变某些设定值以减少系统的供水量。

5 / 8

5、哪些煤质参数对FGD系统的运行性能有影响?它们会影响FGD系统的那些方面?

煤的热值与硫含量,-----临界参数

煤中的氯含量。-----高浓度的氯盐既影响浆液的碱度又影响其腐蚀性。浆液碱度会影响为满足所要求的SO2 脱除效率所需的液气比(L/G)和脱硫剂当量比。浆液的腐蚀性影响FGD 建造材料的选择和年运行费用。在这两种情况下,浆液中高浓度的可溶性氯盐对FGD 系统都是有害的。带有高浓度氯盐的系统要求一个较大的液气比(L/G)或脱硫剂当量比、耐腐蚀材料要求更高和较高的运行费用。

6、吸收塔中的雾化浆液喷嘴喷出的浆液直径过大或过小,对吸收塔的运行有何影响?

雾滴直径越小,一定量的浆液形成的表面积就越大,并且为达到一定的表面积所 要求的浆液量就越少;同时,更容易被烟气携带进入大气而不能被除雾器捕捉。

7、FGD制造商通常为石灰石FGD工艺提供哪5种类型的吸收塔 ?各有什么特点? • (开式)喷雾塔

开式喷雾塔可做成圆形或矩形截面。烟气通常从塔的底部流入,然后向

上流动

可使整个吸收塔横截面都笼罩在雾化液滴的作用范围内 可以调节浆液泵的投运数目来达到要求的脱硫效率 布置有除雾器

• 喷雾淋盘塔

只需采用较矮的吸收塔、较小的总雾化流率,就可获得较高的脱硫效率,同时减少了吸收塔塔体的建造费用,减少了循环浆液泵的功率消耗;

增加了增压风机功率;增加了结垢的可能性;如果安装位置太高,又可能又减少了吸收塔中雾滴的总表面积。

• 填料塔

可以采用低压大喷嘴;

单位填料表面积可达35-140m2/m3,远高于喷雾塔10-15 m2/m3 (估计值); 可采用较低的塔、较小的再循环浆液量,取得较高的脱硫效率。

• 双回路塔

对石灰石当量比(浆液pH值)、液气比及石膏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优化:

6 / 8

上回路高pH值(高过量石灰石、低L/G) 下回路低pH值(低过量石灰石、高L/G)

因此可在比单回路更低的过量石灰石、更高的石灰石利用率、更低L/G下运行。

尤其适用于生产商业石膏的强制氧化工艺。 上回路中氯浓度较低,可节省材料费用

• 鼓泡塔

浆液池可以设计得更紧凑; 石膏晶体尺寸更大一些; 除尘效果好;

8、吸收塔中为何要布置除雾器?除雾器是如何将烟气中的水雾清除下来的?

将进入烟气的雾化浆液除掉。如果不清除这些雾化浆液,这些雾化浆液就会在下游的烟道或烟囱中造成固体或液体物质的沉积,腐蚀下游设备、烟道以及烟囱内衬,并造成烟囱周围地区“下雨”(液体、固体或浆液的排放)。

当含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流经除雾器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波形板相碰撞而被附着在波形板表面上。波形板表面上雾沫的扩散、雾沫的重力沉降使雾沫形成较大的液滴并随气流向前运动至波形板转弯处,由于转向离心力及其与波形板的摩擦作用、吸附作用和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液滴越来越大,直到集聚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波形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除雾器波形板的多折向结构增加了雾沫被捕集的机会,未被除去的雾沫在下一个转弯处经过相同的作用而被捕集,这样反复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除雾效率。

9、除雾器为什么要多级布置?解决高效除雾与除雾器清洗的矛盾。 为什么第一级除雾器的正反面都要冲洗?超过95%的雾滴在第一级除雾器中被除掉。被捕获浆液雾滴的数量很大,从除雾器背面进行冲洗有助于防止浆液在叶片上沉积。当第一级除雾器叶片具有两个以上的转折或相当窄的叶片间距时,对第一级除雾器的背面进行冲洗就显得更加必要。

而第二级除雾器只需冲洗正面?通常不对最后一级除雾器的背面进行冲洗。

1、第二级除雾器的液滴负荷大大低于第一级除雾器

2、国外工业示范试验的结构表明,在3.0 至3.9m/s 的烟气速度下,冲洗水的10%至20%会进入到烟气中,然后直接进入下游烟道和烟囱中。这个水量很大,并有可能带来烟囱“下雨”的问题。

10、双回路吸收塔与单回路吸收塔相比,有何优点?为什么?45-46 双回路设计由于可对其不同的两个浆液循环回路分别进行工艺化学过程的优化。

7 / 8

另一方面,对双回路吸收塔,通过控制不同回路中浆液池的PH 设定值,在达到单回路吸收塔相同的脱硫效率条件下,则可既保持较低的L/G,又可采用较低的过量石灰石。

上部回路运行在相对较高的PH 值下,其浆液中有较大的过量石灰石。这样在达到良好脱硫效果的条件下,可使L/G 值和所需的泵功率减到最少。下部回路运行在较低的PH 值下,因此浆液中只有少量的过量石灰石。下部回路中的石灰石主要来自上部回路浆液池的溢流浆液。

由于固体副产品从下部回路中抽出,因此浪费的石灰石比单回路吸收塔少。 双回路吸收塔在应用于强制氧化并生产高纯度石膏墙板的工艺中尤其具有优势。当要求石膏副产品中的石灰石含量很低时,若采用单回路吸收塔,所需的L/G 值就高得多。

双回路塔的另一个优点涉及到浆液中的氯盐浓度。由于烟气中的HCl 比SO2 易溶解于浆液中,因此大部分HCl 被下部回路除去,即,使得下部回路中的PH 值较低。结果,吸收塔只有下部回路暴露在含有较高浓度氯化物浆液中。因此吸收塔上部回路可以采用较便宜的材料制造,在建造材料上可节约一部分投资。

8 / 8

第五篇:2013级《电子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云阳职教中心电子技术部

2013级《电子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情况,期末考试内容为现行教材的第八章到第十一章。范围包括教材上出现的内容、教材每一章后面的学习小结、学习评价(作业题),期中考试试卷,不考设计类的题目。

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作图与应用题,综合题。

重点内容

一、理解数字电路中

1、0的含义;

二、二-十进制表示方法及数制转换, 8421BCD编码;

三、基本门电路的逻辑表达式、真值表、电路符号;

四、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五、逻辑函数的表达方法。

六、数码管的类型、所加电平和正确显示;

七、会分析简单逻辑电路图写函数表达式;

八、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常识;

九、了解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十、基本R S触发器的功能;

十一、了解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

- 1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检测技术期末复习】相关文章:

1电工技术期末复习04-10

期末复习检测题范文06-14

期末复习检测一范文06-14

高一信息技术期末复习12-08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期末复习总结04-08

上一篇:家长给孩子的忠告下一篇:家长课程培训通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