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扶贫工作总结

2022-07-09

无论是刚进职场的我们,还是成长路上的奋斗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吸取他人与自身的教学,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我们自身的工作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用于记录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业扶贫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林业扶贫工作总结

某县林业局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xx 县林业局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20 年我局的精准扶贫帮扶工作,严格按照县扶贫办的要求和部署,突出工作措施,注重结合创新,强化氛围营造,确保了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一、精心组织部署,细化责任分工 局领导高度重视,把精准扶贫工作一项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精心研究,周密部署。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之初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中层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相应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责任分工等方面的具体内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联系、协调帮扶村村委,联动开展扶贫工作。截至目前,我局共结对贫困户 23户,其中欣荣村 14 户,广荣村 4 户,隆源村 5 户,按照一人一户原则将扶贫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干部到位率 100%。按照贫困户所在村,我局将帮扶干部分为 3 个工作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具体负责与各帮扶村委的联系协调和帮扶干部的组织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点,力求取得实效 一是积极开展政策宣传。结合实际对下村干部职工进行集中培训和动员部署后,各结对帮扶干部采取入户调查宣讲的方式,就扶贫政策知识为结对贫困户逐户进行了讲解,大大提高了贫困户对中央和贺兰各项强农惠农富农等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水平。通过讲解、互相交流,

让群众充分了解扶贫工作相关政策,全面激发群众的致富热情。同时,为贫困户发放用工信息等宣传材料 200 余份。

二是主动解决实际问题。按照自身工作职能,结合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积极主动联系协调,改善生态移民村绿化条件,先后实施欣荣村、广荣村村庄绿化 3000余亩。先后投资 4 万多元,支持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壮大经济实力。积极开展贫困户青少年结对帮扶活动,签订结对帮扶协议,结对子、交朋友,定期入户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

三、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我局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关于扶贫各方面的工作要求,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活动,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落实工作责任。严肃查找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将《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纳入全局党组中心组学习,每周工作例会组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会上交流讨论。二是对专项治理中查摆出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限,确保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将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扶贫资金及物资真正发挥效用。此次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我局未发现有涉及扶贫领域政策、项目、资金违纪违规的现象发生;一名党员干部出现对待工作不尽心不尽力的问题,局党组按照规定对其进行约谈。

四、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采取定期不定期随机抽查、明查暗访等方式对扶贫干部到位、进村入户调查开展工作、扶贫成效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要求我局干部

在开展扶贫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明工作纪律,实行干部入户签到制,在入户调查过程中,认真做好扶贫台账及相关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做到保证人人到户调查,数据真实有效。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干部职工下基层调研服务时间不充足,走访调研不深入细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深度、宽度和力度不够,结对帮扶的效果还不够理想;二是部分干部职工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缺乏对基层情况的深入了解,应对农村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三是有些问题超出了我单位的解决能力范围,仅靠干部自身或一个部门无法解决,解决问题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我局不能及时推介宣传亮点工作,缺乏挖掘、总结、推介典型的意识,没有与工作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的单位进行交流,未发挥好以点带面示范作用。五是在入户调查过程中,部分农户长期不在家,为我局开展扶贫帮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的只能利用手机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但对其收入等信息采集、政策宣讲仍比较表面化,不能及时掌握。

第二篇:XX县林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XX县林业局

一、XX县林业生态扶贫总体情况

(一)贫困基本情况。XX县是甘肃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也是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县内有2个深度贫困乡镇和80个深度贫困村。党的十八大以来,XX县严格按照中央、省委推进移民搬迁的决策部署和武威市委实施移民搬迁工程的要求,坚持县级领导包村包组推进移民搬迁拔穷根责任制,坚定不移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截至2017年底,已开工建设黄花滩移民区12个移民点和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有力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进程。2017,经市县验收和省直行业部门比对反馈,全县减贫3919户1.64万人,贫困人口下降到3.66万人,贫困面下降到10.47%。

(二)林业生态扶贫的地位和作用。我县地域山川沙各占三分之一,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条件恶劣。林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林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精神文化水平,对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共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林业生态扶贫的做法与成效

(一)生态护林员

2018年,全县公开选聘生态护林员894名,其中续聘594名,新聘300名,选聘人员均为建档立档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发放补助资金8000元。目前,各乡镇、各林业工作站已按要求完成生态护林员前两个季度的考核、培训工作,根据考核结果,共发放上半年劳务报酬214.56万元。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任村级草原管护员176名,每人每年发放报酬2000元。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全面加强对森林、草原灾害,非法占用、破坏森林、草原行为的监督管护,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二)重大生态工程项目

1.退耕还林。2017年以来,在南部山区移民迁出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6.97万亩,其中,2017年完成4.37万亩,2018年完成2.6万亩。组织农户在生态移民迁出区坡耕地中集中连片栽植沙棘、柠条6.2万亩,在沙区乡镇严重沙化耕地中集中连片栽植枸杞0.77万亩,工程建设涉及12个乡镇31个行政村4120户退耕户(其中贫困户1707户),每亩补助资金1200元,现已兑付补助资金2185万元。目前,正在组织开展2018年县级检查验收工作。在《新一轮退耕还林信息管理系统》中将退耕户中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个进行标注,建立退耕还林工程贫困户受益台账,确保贫困户及时享受补助资金。

2.三北防护林。自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我县严格遵循“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的林业建设方针,突出“节水、治沙、造林、防污”四个重点,坚持山、川、沙综合治理,相继完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各期建设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累积完成投资771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538.4万元,省级投资7.9万元,市级配套资金2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170.7万元。累计完成人工造林76.95万亩(保存面积60万亩),封山(沙)育林(草)98.8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1.3%提高到了现在的12.2%。

3.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全县共区划界定的公益林面积为110.8万亩,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为74.41万亩。按林种分:有林地1.3442万亩,灌木林地73.0728万亩;按权属分:国有54.8376万亩,集体3.2356万亩,个人16.3338万亩。工程涉及16个乡镇和13个国有、集体林场(站)。2004年以来,我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累计完成投资6654.5万元,其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6533.5万元,公共管护资金121万元。补偿资金重点用于公益林管护人员劳务补助、补植与抚育、防灾减灾、资源监测、档案管理、管护基础设施、验收培训以及个体、集体的经济补偿等方面。每年积极与国有林场、乡镇、林业站签定管护合同,聘用管护人员,通过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强化日常管护,填写巡护日志,使我县国有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至今未发生森林火灾,人员盗伐事故发生。集体和个人公益林面积共19.56万亩,涉及农户5321户,其中涉及贫困户920户3667人,在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群众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对助推我县精准扶贫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林业产业扶贫情况

将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培育富民产业有效结合,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优质梨、枸杞、红枣为主的经济林。2013年以来,以贫困村组为重点区域,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经济林5.92万亩。2018年,以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和绿洲小城镇为重点区域,新建枸杞基地1.4万亩。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精准扶贫相结合,积极探索发展沙产业,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9号移民点发展梭梭接种肉苁蓉5300亩。

(四)其他扶贫方式

组建家庭林场4个,重点发展经济林产业,积极开展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等工作。在实施防沙治沙、防护林建设等项目过程中,按照就近原则,累计吸纳项目周边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参与埋压草方格、栽植苗木、灌水施肥等工作,贫困群众通过参与防沙治沙、防护林建设获取劳务报酬。

三、林业扶贫的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

(一)林业扶贫的政策创新和模式机制创新

一是以促进经济林提质增效为目的,通过补植补造、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对黄花滩生态移民区2016年以来建成的2万多亩经济林进行全面抚育管护,目前,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保存率达95%以上。二是推广“合作社+管护+贫困户”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参与林木管护,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

(二)提高林业资金等扶贫政策的成效

为实现我县贫困户早日脱贫,我县瞄准精准扶贫,坚持民生第一,从造林绿化、产业发展、资源管护等方面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积极探索创新林业扶贫资金使用方式方法,大力争取林业扶贫资金,按照相关政策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加大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力度,加快涉林贫困户资金支付力度,通过选聘贫困户管护林木,吸纳贫困户参与治沙造林和发展林业产业获得收入,每年约解决800多贫困人口就业脱贫。

(三)林业扶贫政策和机制创新的典型案例

2018年,我县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精准扶贫相结合,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开发、集中治理、集约经营”原则,引用《濒危中药材肉苁蓉人工栽培试验及产业化开发的研究》和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肉苁蓉人工接种及梭梭种植的产业化”技术成果,结合本地区沙漠治理的实践经验,由XX县漠缘林业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内蒙古梭梭肉苁蓉研究所科研成果,采用梭梭肉苁蓉种植一体机在西靖镇兴民新村北侧已平整耕地完成梭梭接种肉苁蓉5000亩。项目于3月21日组织施工,止目前,共完成梭梭接种肉苁蓉5300亩,栽植梭梭苗木600多万株,点播肉苁蓉种子125千克。其中9号移民点完成3500亩,2号移民点完成1600亩,黄花滩社会福利中心完成200亩。项目建成后,可为周边群众提供近300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15000元,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

四、林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近年来,我县先后在南部山区安排实施了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重点防护林、新一轮退耕还林、森林植被恢复、造林补贴试点等重点生态工程,累计在南部山区移民迁出区完成人工造林及封山育林61.09万亩,目前,南部山区可实施人工造林的地段主要为农户搬迁后的剩余耕地,且大部分属基本农田,任务落实难度较大。二是全县涉林龙头企业整体水平不高,生产规模小,缺乏深加工能力,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高,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后劲不足。三是上级部门下达的生态护林员建设项目,未将生态护林员的日常管理、业务培训、档案建立、巡护设备等相关费用列入其中,生态护林员开展日常工作的经费缺乏。四是全县公益林管护面积和退耕还林面积较小,补偿标准较低,农户享受到的补偿资金较少,加之公益林不能转让、抵押,生态补偿和退耕还林惠及贫困户的范围窄、覆盖面小。

五、完善林业扶贫政策的建议和保障措施

(一)今后三年林业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和工作打算。 今后三年,我县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认真学习省、市关于生态扶贫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扎实推进生态扶贫到村到户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加快项目实施力度。全力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祁连山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等林业重点项目,推动深度贫困地区生态恢复治理。

二是加强生态护林员日常监管。紧抓人员选聘续聘、林业资源管护、劳务报酬兑现、业绩评价考核等关键环节,组织扶贫、林业、农牧等相关部门对各乡镇生态护林员项目实施情况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规范项目运行,提高项目实施效率。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护林员的日常管理,做好培训、考勤、考核、立档等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的作用,保护生态环境,助推脱贫攻坚。

三是加大退耕还林工程项目争取力度。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将符合条件的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纳入国家级公益林范畴,让贫更多困户获得生态扶贫项目带来的实惠。进一步创新扶贫模式,通过项目扶持、产业融资等方式,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带动激发贫困户发展林业产业的内生动力,实现自主脱贫。

四是动员社会资本投入林业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充分利用南部山区闲置土地资源,按照“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思路,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基地”等形式,引导贫困户将林木资源使用权入股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在南部山区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产业,让更多贫困群众获得财产性收益。

(二)政策建议。

一是实现生态护林员进退机制的有序衔接。县林业局聘用的生态护林员中,部分由于异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迁户搬离了原居住地后,不便于认真履行护林职责。为此,建议出台生态护林员进退机制,实现生态护林员进退机制的有序衔接,确保森林资源保护和易地搬迁脱贫都不受影响,助推脱贫攻坚。

二是林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虽然林业局争取了相关政策,在退耕还林上积极努力,但林业产业发展周期较长,短期内不能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此,建议相关部门要积极向中央、省、市争取项目支持,加快发展一批林下种养殖项目经济实体,补充林业产业周期长的短板,增加林农经济收入,助推脱贫攻坚。

第三篇:XX县林业生态扶贫工作情况报告20180705

林业生态扶贫工作情况报告

州林业局:

根据《x州林业局关于上报林业生态扶贫有关材料的紧急通知》(〔2018〕—x),现将XX县林业生态扶贫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林业生态扶贫的做法与成效

(一)林业生态扶贫工作情况

根据《x“五个一批”脱贫政策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县林业生态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一个专项方案;《县林业精准脱贫工作规划》、《县林业产业扶贫工作规划》两个专项规划;《县退耕还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x县生态护林员实施方案》、《x农村能源建设实施方案》等多个项目实施方案,形成“1+2+N”行业扶贫政策保障体系,为十三五行业脱贫攻坚和年度精准扶贫提供保障。重点开展了以下林业扶贫工作:

一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全县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生态公益林万亩,按事权划分为:国家级公益林万亩,省级公益林万亩;按权属划分为:国有公益林万亩、集体公益林万亩。根据《x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按照集体部分10元/亩的标准,每年兑现集体部分补偿资金万元。项目涉及8个乡(镇)x户建档立卡户,补偿面积x亩,补偿资金万元。并于2017年启动天然商品林停伐保护工作,建设规模x万亩,其中国有天然商品林面积万亩,集体和个人天然商品林x万亩。集体和个人天然商品林补助标准为每年每亩10元,涉及6个乡镇建档立卡户户,面积x亩,补助资金万元。

二是生态护林员聘用。2017年,全县聘用建档立卡户全县共聘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护林员x人,总投资万元(国家专项投资万元,县级自筹万元),2018年,全县共聘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护林员人,报酬为x万元/人.年。其中:第一批人(投资万,其中国家生态护林员专项资金万元,县林业局筹资x万元)、第二批x人(县级涉农整合资金万元),目前已经完成聘用。

三是新一轮退耕还林。2014—2017年,上级共下达x县退耕还林x万亩,补助标准为每亩补助1500元(从2017年度开始,省级每亩增加种苗造林费100元),分三次下达。目前,完成2014—2016年万亩的造林任务,其中:2014年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户,面积亩;2015年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户,面积亩;2016年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户,面积x亩。2018年上级下达x县退耕还林x万亩,任务向、、x三个贫困乡倾斜,下达计划x万亩,占计划数的x%,并力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四是农村能源建设。2016年上级下达我县片区太阳能热水器台、节柴改灶x眼,项目补助资金万元,除满足项目区群众需求外,扶持建档立卡户实施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台、节柴改造x眼;2017年度,全县计划实施太阳能热水器安装x台(x石漠化片区500台;全县精准扶贫户x台)、节柴改灶x眼(x石漠化片区100眼,全县精准扶贫户x眼)。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缺乏林业产业项目支撑,县级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依托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项目,引导林农发展杉木、核桃、香椿等经济林木,培植林业产业,提升经济效益;对项目不能覆盖的地区,林业局无偿提供苗木给予扶持,扶持林业产业发展。

二是坚持基地建设与抚育管护并重。根据x县贫困村大多位于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留守务农人员结构性特征明显,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等实际,针对产业基地建设零星分散,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的问题,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提质增效等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由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统一规划,项目通过招投标后,统一由施工队按设计组织施工,解决农村劳力不足、基地建设零散等问题。

三是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扶贫。在生态护林员、公益林护林员、石漠化护林员等公益林岗位安置中,岗位向建档立卡户倾斜,转移农村劳动力,通过就近就业脱贫;积极扶持企业、合作社参与林业生态扶贫。与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农业产业合作协议,完成4000余亩土地流转面积,通过支付林农租金,返聘贫农困户入企务工,让贫困户“红酬双收”;x县凯明李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发展会员x人,发展以花红李、香脆李、半边红李等为主的李子种植x余亩,营建优质李子种植示范基地x亩,2016年至2017年,吸纳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x 户人,种植规模达410亩。x县x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x0余户,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300户以资金、土地入股,发展千金桔、鹅柑、沙糖桔、清香蜜桔等柑橘品种x余亩, 2017年合作社实现产值近万元,被授予x州2017年“扶贫先进合作社”称号。

二、主要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脱贫难度大,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万人,大多位于偏远贫穷山区,自然条件差,村级集体经济缺失,“空壳村”情况突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加之留守务农人员结构性特征明显,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脱贫难度大。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全县石漠化面积广、程度深,生态脆弱,林区通讯、交通等基础条件落后,林业经济建设还没有根本摆脱原始的、粗放的,低水平的增长方式。

三是林业产业发展程度低,基地建设零星分散,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林业产业经济实力、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柱产业,拳头产品,对全县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低。突出表现在林下中药材、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缺乏项目支撑和资金投入。

四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产业扶持项目主要是中央和省级投入,县级投入很少,产业开发规模小,经营粗放,特色经济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群众增收缓慢。

三、需要帮助解决的事项

一是生态护林员选聘。根据x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计划2018——2020年,每年选聘生态护林员x人,人均管护森林面积x万亩,单位投资1万元/人·年,合计x人次,投资合计x万元,恳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给予倾斜解决名生态护林员指标。通过该项工作,实现农户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可支撑x户建档立卡户脱贫退出。

二是林下中药材种植。县的森林资源丰富,对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具的很大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根据全县森林资源现状及群众发展意愿,x县计划发展重楼、苦参等林下中药材种植x万亩,其中2018—2020年发展1万亩,单位投资0.5万元/亩,项目总投资x万元。结合我县的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充分利用我县林地资源,充实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激发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产业发展带动扶贫攻坚,提高群众经济收入,调动群众自觉发展林业经营林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篇:林业方面调研组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海子滩镇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

开发工作情况汇报(林业组)

中共海子滩镇委员会海子滩镇人民政府

(2012年10月)

一、基本情况

海子滩镇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位于古浪县城东北105公里处,景电二期工程古浪灌区腹地,属石羊河流域之一脉大靖河下游地区。南邻直滩乡、裴家营镇,东连景泰县、内蒙古自治区,西接大靖镇,北靠腾格里沙漠。镇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640—1730米,地域广阔,呈长三角形,属温带大陆性沙漠气候,干旱多风沙、降水少,蒸发量大,光照资源充足。全镇国土总面积155.2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204个村民小组,6019户,26914人(非农业人口495户,901人)。耕地面积61941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2.23亩,主要农产品有优质小麦、玉米、葵花、洋芋等。镇域内现有支渠8条,斗渠119条,是古浪县主要的产粮和经济作物种植区,也是一个新型的井、黄混灌区和农业综合开发区。2011年,全镇人均纯收入4346元,人均粮食占有量429公斤。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四五四”发展战略,坚持“特色农业抓规模、发展经济抓项目、城镇建设抓设施、民营经济抓服务、劳务输出抓增收、协调发展抓统筹”的“六抓”工作思路,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海子滩镇林业工作初见成效。

(一)造林绿化成效显著。近年来,我镇认真做好造林绿

1化工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下达目标任务,现已完成农田林网580亩,通道绿化25公里,集中林权改革59026.3亩(有林地1561.2亩,宜林地57465.1亩),发放林权证1343本,退耕还林283.8亩,荒山(沙)造林38459亩。2012年完成义务植树15万株。

(二)特色林果业初具规模。近年来,我镇在稳步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同时,稳步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按照“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政策扶持引导,2011年完成生态经济林建设4636.5亩(其中枸杞4436.5亩,红枣200亩),今年,我镇完成生态经济林4450亩(其中枸杞3344亩,红枣781亩,皇冠梨325亩)。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经济林示范点9个(谭新村300亩枸杞示范点,元庄村200亩黄冠梨示范点,红沙滩村325亩枸杞示范点,上冰村150亩枸杞示范点,100亩红枣示范点,下冰村526亩枸杞示范点,草原井村300亩枸杞示范点)。

二、发展目标

(一)基本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落实市委实施“三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的总体思路及县委“四五四” 发展战略,按照县委“四区七线”区域化布局,特色化突出重点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节水增收目标,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在大海路沿线地段建设生态经济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二)目标任务 通过政策扶持引导,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按照灌区“2105”发展模式及“设施农业+生态经济林”的主体生产模式,不断

2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实现户均2亩棚、人均1亩经济林、人均1亩口粮田的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大幅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到2016年底,全镇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28000亩以上,在大海路沿线100米至150米全部栽植经济林,实现人均1亩经济林的建设任务,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以上。到2020年,实现全镇基本脱贫。

三、存在问题

(一)造林绿化方面

一是道路绿化林带灌水困难,大部分林带只能靠镇政府拉水灌溉,而政府投入资金缺口大,专项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灌溉轮次缩减,致使林木成活率下降。二是绿化带集体林木管护跟不上,群众保护意识差,乱砍乱伐现象屡见不鲜。

(二)经济林建设方面

一是差别水价调结构效果不明显。我镇属井黄混灌,在井灌区征收的水资源费每亩差额不足以改变群众意向,黄灌区的高效作物没相应优惠政策,一些高耗水低效益的作物种植面积还比较大。二是“四区七线”规划中土地流转困难,因黄灌区为移民区,农户耕地基本集中,部分农户农田大多及全部集中在主线的100至150米范围内,种植经济林当年不能产生效益,将导致部分农户没有基本收入。另外规划区经济林套种作物存在轮作倒茬等问题,由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小,夏秋作物倒茬受限,因此影响了群众发展经济林的意向。三是林业产业化建设滞后。全镇林业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特色林果业初具规模,还未形成产业,林业经济效益还较低。四是受传统经营

3观念束缚,群众对林业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群众科技知识匮乏,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不能适应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要求。五是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四、意见建议 建议严格实行农业结构调整和水权使用、项目实施、资金安排、基础设施建设挂钩,将优惠政策及金融政策优先落实到农业结构调整的工作中。请求通过项目扶持,进一步加大经济林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防沙治沙工作中给予政策扶持,加快沙漠化治理。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服务,鼓励农户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使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双联惠民贷款额度,用足用活两项利好政策,鼓励群众发展生产,确保群众在特色林果业发展中生产性资金的投入。深入开展大算帐、大参观、大对比活动,组织群众参观学习,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种养能手现身说法,加速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高效节水,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化水权水价改革,给群众算成本帐、节水帐、增收帐,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开阔眼界,触动思想,转变观念。

第五篇:XX县林业局2020年扶贫日活动工作总结

根据《XX县2020年扶贫日活动方案》(X扶贫〔2020〕X号)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结合林业实际,安排布置了扶贫日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1、帮扶干部购买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平均每人按500元标准集中采购了鸡、鱼、和麻油等农产品,计27000元,同时采购了2200元的麻油、葛根等农产品对部分困难老干部进行慰问,营造人人参与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产业扶贫效果的持续巩固提升。

2、帮助结对贫困户实现一份“微心愿”。全体帮扶干部结合“扶贫日”活动,及时深入到贫困户家中,面对面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贫困户“微心愿”。

3、认领了XX乡100床棉被项目,计2万元,并于10月16日和XX乡扶贫办共同开展的认领活动。

4、与所“包保”的XX乡开展了一次脱贫攻坚帮扶座谈会。主要围绕开展结对帮扶以来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包括主要成效、做法,存在不足及问题。通过座谈沟通,对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更明确的帮扶措施。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扶贫日的系列活动,全局干部上下一心,积极参与各项帮扶活动,同时做好业务工作,从林业生产、生态保护和造林绿化等林业工程建设上,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上一篇:拉油罐车增加申请下一篇:陵园规划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