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明天教案范文

2022-05-29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鲁迅明天教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鲁迅明天教案范文

读鲁迅《明天》有感

作品描写了单四嫂子丧夫之后,恪守妇道,把儿子看做自己的希望。三岁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在宝儿垂死之际,单四嫂子心乱如麻的时候,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却在咸亨酒店里喝着酒唱小调,打她的歪主意;何小仙面对着急的单四嫂的求医却显出一副慢条斯理,不紧不慢的样子。而同是妇女,似乎有同情心的王九妈,也终于被证实并非出于真情。“有古风”的人们,在办丧事时,凡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单四嫂子一顿饭,对她无异于雪上加霜,而明天,等着单四嫂子的又是什么?

《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通过对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描写,展示了一副令人震悚的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作者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种种迹向,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美的事物被毁灭,丑的事物甚嚣尘上,而众人对此漠然处之。这里美的事物实质正是被丑的事物的冷漠所杀。

小说以写鲁镇上的一些古风开头,不上一更,大家都关门睡觉了,夜半三更没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酒店做的是服务生意,按其职业性质,理应日落而作,日出而熄。唯这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生,日出而作,日落而续。所以,只有她家的灯光是突兀的,其它的门都关上了,唯她例外。这一强烈对比的写法,有力地反映出了鲁迅生活的时期那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凄象。

邻里人之间的冷漠与麻木、对贫弱者的袖手旁观。不仅仅是在小说所写的年代,直至今天,所谓文明进步的社会,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公交车上面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很少有人主动让座,老人摔跤后,没有人敢主动去帮助„„我们的生活条件是进步了,但是人们的素质呢?还有多少人可以向雷锋一样做好事不留名,大公无私?从小我们在学校学习着要争当做好人做好事,可是,面对着当今社会的现实时,我们感到的是迷茫,一直向往的,被歌颂的精神,到了真正应该去做好事的时候却要左顾右盼,不知道该不该做,难道这是教育的错误吗?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麻木、对贫弱者的袖手旁观罢了。

那些腰缠万贯的人,似乎很少有真正出于善心而向贫弱者布施的。鲁迅的时代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咸亨酒店的掌柜和食客们,他们更多地愿意把闲钱花在吃喝玩乐上,而对贫弱者的救助却不生一念。在帮办单四嫂子的儿子丧事时,他们银两照收,全不顾一个贫弱者的生死存亡。为了治好儿子的病,用尽了所有办法,最后寄希望于何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视贫弱者的生命如草芥,最后没能挽救宝儿的小生命。何医生、贾家药店和单四嫂,何医生开的药,一定要到贾家药店才卖得到,正正是一个三角点关系,这是不折不扣的为富不仁。

儿子死了,一直相信明天一切会好起来单四嫂,等待她的明天会是怎样?《明天》让我们看到了过去人们的冷漠,也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反思。

第二篇:鲁迅明天读后感

明天代表着新生,代表着希望。谈到明天,我们往往是畅想美好的心愿。然而贫苦无助的单四嫂子盼望明天病儿的情况能出现好转,但“明天”带给她的却是绝望,是丧子的更大不幸。

《明天》写的是一个孩子死去、母亲失去希望的故事。故事的时间简单而集中:三个晚上两个白天。第一个晚上写守寡的单四嫂子守护生病的儿子宝儿,期盼天明宝儿的病会好一些;第二天单四嫂子带宝儿去看病,结果下半天宝儿便病死了,到晚上单四嫂子守着宝儿的尸首痛哭直到天明;第三天下午宝儿出葬,到晚上单四嫂子一个人在“太静”“太大”“太空”的屋子里思念自己的宝儿,想做一个见到儿子的梦……但即使做了这样的梦,又怎样呢?宝儿已死,守寡的单四嫂子,在一般人看来,甚至在她自己看来,还有什么希望呢?

小说的开头,说鲁镇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都关门睡觉了,夜半三更没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酒店做的是服务生意,按其职业性质,理应灯火通明。唯这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生,日出而作,日落而续。所以,只有她家的灯光是突兀的,其它的门都关上了,唯她例外。

这当然不能用中国妇女传统的勤劳来诠释,这恰恰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凄惨的景象。这灯光不仅闪耀着一个贫苦人家的艰辛,更闪耀着邻里人之间的冷漠与麻木、对贫弱者的袖手旁观。他们冷漠于扶弱,导致不忍视弱,所以他们都早早地关上了家门,尽管未必真的睡觉。

《明天》这部作品深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灵魂的暗淡。嫂子丈夫死了,靠纺纱养活自己和三岁的宝儿,她之所以还有忍受煎熬的勇气,唯一的力量就是源于儿子。当宝儿天真地说“妈!爹卖馄饨,我长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时,她那悲苦、寂寞、凄凉、破碎的心便感到无限的温暖,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使尽浑身解数。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一个压轴法子——寄望于何医生。但宝儿还是免不了毙命的厄运。这也许是司命之所属,非医药所能挽救。最终儿子的离去就彻底地打碎了她的梦想,也将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在封建社会,寡妇的生活是十分可悲的,不管她们怎样挣扎,都逃离不了社会加予她们的枷锁。单四嫂子的悲剧令人窒息,悲剧原因大概如下:第一,神经的麻木。几千年的封建礼教麻木了她的神经。她唯一明白的,就是把宝儿抚养大,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以养老送终。可是在生活贫苦的情况下,一个刚刚三岁的小生命是何等的脆弱。然而当宝儿死了之后,她什么也想不到,也不可能想到,“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太大的房子四面包围着她,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她,叫她喘气不得”。第二,世人的冷漠。“还有些古风”的鲁镇,人们之间没有关爱,愚昧、麻木、无知、冷漠、损人利已成为社会的通病。当单四嫂子因孩子陷入凄苦时,她没有得到任何同情和帮助,而是风刀霜剑紧相逼迫,迷信、庸医欺骗了她纺纱的可怜积蓄,害了她儿子。“动过手开过口的人”吃了她的丧家饭,使她既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又耗尽了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可怜的钱物,她在精神和物质上都陷入绝境。这令人心寒。

当整理完宝儿的装殓后,王九妈掐指推敲,终而没有想出缺少什么了。但真的没有缺少什么了吗?死者长已矣,而活着的人呢?这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

鲁迅通过王九妈等一系列贪婪、庸俗、自私、势利者形象,说明世界的冰冷,人与人之间道德的缺陷。同时也说明黑暗的社会不改变,明天绝不会带来希望,要想明天带来希望的现实,唯有“扫荡这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种时代”。

第三篇:鲁迅教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人教版《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教案

乐东中学

杨育东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评价鲁迅。

2、思考怎样看待像鲁迅作品这样的“经典”的问题?

3、了解这篇回忆录的艺术特色。

一、导语:

七十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位斗士、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心胸狭窄、不知宽容、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这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仿佛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那么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在中小学,普遍存在着老师怕教、学生怕学鲁迅课文的现象,“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则由来已久、流传甚广的校园民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鲁迅课文的头痛。鲁迅的一生,是在同旧中国专制统治势力的坚韧抗争中,不断地被被诬蔑,历尽艰辛度过的。他说过:“我一生中,给我大的损害并非书贾,并非兵匪,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乃是所谓‘流言’。”鲁迅生活的几十年里,生活、学术、政治,各方面的流言,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横加罪名,恶意传播,连年不断地袭扰着他,严重地伤害他的身心。流言的阴影,围困笼罩了鲁迅的一生。这些流言并没有使鲁迅的历史价值稍有减损,相反,更使后人看到鲁迅的伟大。检点历史,是对鲁迅最好的纪念。

二、介绍鲁迅生平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 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三、整体研读课文。思考回答:

阅读课文后,你认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具体事例加以体会。

1、人之子的鲁迅

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2、人之夫的鲁迅

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3、人之友的鲁迅

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

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

4、 人之主的鲁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

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平等待人的老人

5、 生活之主的鲁迅

潇洒、轻松、极富生活化、幽默、风趣、好玩、

四、小结:

鲁迅不是神仙。鲁迅与我们是最为贴近的。细读鲁迅,你会感到它仿佛是针对当下中国的问题在发言,而又具有历史的高度和深度。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并正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的青年,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

过去,人们把鲁迅复杂化了,今天我们要把复杂的鲁迅简单化,也就是还原一个可亲可爱、可敬可学的鲁迅。

鲁迅应该是个非常有趣的人。“在厦门大学教书的时候,鲁迅对我祖母深怀思念。不料,却有头猪当着他的面啃相思树叶。鲁迅一时气极,就和那头猪展开了一场搏斗。”而周令飞还曾听父亲说起,鲁迅50多岁定居上海的时候,曾经一路转着圈踏着华尔兹的舞步入座吃饭,逗引得满桌哈哈大笑。“夏日的深夜,他喜欢开着窗子伏案写作。有时候,看到有人溜到自己楼下的墙角里来尿尿,他就会用橡皮筋和纸团做成弹弓,弹在那人的屁股上。”

五、艺术特色

1、以细腻的感觉捕捉传主的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出一位伟人性格的丰富性。

2、文笔浪漫而又抒情。

3、“我”是事件的见证人,也是事件的评论者。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四篇:鲁迅教案定稿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的一种——“回忆录”这种文体的特点,品味这篇回忆录的艺术特色。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的奉献精神。

3、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 学习本文多种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性格特色。

2、 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教学难点]

1、对“斗士、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的鲁迅到“平易温和”的鲁迅的认识转变。

2、由对鲁迅的新认识而思考怎样看待鲁迅的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鲁迅的文章。

2用简洁的语言谈谈对鲁迅的印象。(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冷峻等)

3教师引导:在中小学,普遍存在着老师怕教、学生怕学鲁迅课文的现象,“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则由来已久、流传甚广的校园民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鲁迅课文的头痛。一提起鲁迅,大家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但这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鲁迅曾尽其所能地帮助和教导过他们,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来到上海,曾和鲁迅有过一段很深的师生情谊,得到过鲁迅直接的关怀和提携。所以在1939年鲁迅逝世3周年之际,萧红满怀深情地写下了题为《回忆鲁迅先生》。本文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读过此文才感到:原来,深刻的社会批判者鲁迅,他的另一面是这样的平和。这也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二、介绍鲁迅生平

鲁迅( 1881 — 1936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881 年 9 月 25 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 — 1907 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 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 年 5 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 年到 1926 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 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 1921 年 12 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6 年 8 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 年 1 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1927 年 10 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9 年,儿子周海婴出世。 1930 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 * 。 1936 年 10 月 19 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956 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 Q 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 5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三、介绍回忆录的有关知识:

这是一篇“回忆录”,它是传记的另外一种形式。顾名思义,回忆录主要就是回忆的整理和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常常带着某些感情来叙述,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可能更加生动、亲切。但凡回忆录有两种形式:一种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或熟悉的历史事件,一种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事迹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即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学完之后,要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篇传记属于上述中的哪一种。

四、 作者简介:

萧红,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和萧军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另为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五、整体阅读(培养阅读的速度和归纳的能力)。

1、 全文以空行为标志,共有39节,为了学习上的方便,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这39节课文全部标上序号。 阅读提示

①注意这篇回忆录中所写的鲜活的鲁迅,并与自己印象中的鲁迅做比较。 ②这篇回忆录中哪些精彩的描写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③这篇回忆录是怎样捕捉和描写鲁迅的生活细节,表现鲁迅什么样的个性? ④阅读课文后,除了作家的印象,你觉得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具体事例加以体会。

2、这篇文章主要从哪些方面记述鲁迅的,请举印象深刻的一二例谈谈。 明确:可以概括为家庭生活、交友会客、个性习惯这三个方面

家庭生活:解释海婴为何亲近萧红、尝鱼丸、与保姆相处、房间布置 、病中家事(许先生的忧虑、忙碌,海婴的玩耍、问候)

交友会客:让晚走的客人坐小汽车并付车钱、和萧红开玩笑、特殊客人、看青年人的信、谈电影、谈公园、盛待客人、陪客人到深夜、谈踢鬼、病中请客

个性习惯:笑声明朗、走路轻捷、品评衣着、喜欢吃北方的饭、包饺子、外出装束、不随便放东西、不在意自己的手稿、吃茶习惯、瞪摩登女郎、包书、带病工作、枕边的木刻

3、举例教师可参考如下

事件或角度

表现的性格、品质

写作方法

第⑴节

鲁迅的“笑”

明朗、爽快、不掩饰真情

略写、细节描写

第⑵节

鲁迅的步伐

轻捷

略写、动作、细节

第⑶节

品评衣着

善解人意、知识丰富

正侧面结合、详写

第⑷节

夜谈和待人吃饭

友善、慷慨大方、尊重妻子

详写、细节描写

第⑸节

招呼来客

爱开玩笑

略写、语言及细节

第⑹节

久雨偶晴的造访

和蔼可亲

略写、语言及细节

第⑺节

和海婴嬉戏

善解人意、童心依在

语言描写、对比

第⑻节

冯雪峰来访

好客、真心待友

场面描写、语言描写

第⑼节

对青年来信的态度

关心、宽容青年

语言和对比描写

第⑽⑾节

指导青年看电影

善用革命和科学精神指导青年

语言(直引和间引)

第⑿节

不游公园却勤出门

热爱、指导青年

对比、语言及细节描写

第⒀节

不请男佣却热待客

节俭、好客

对比、细节描写

第⒁节

不吝校样纸及坐车

礼让别人、宁亏自己

语言、动作、对比描写

第⒂⒃节

喝茶和抽烟

礼让别人、宁亏自己(节俭)

对比、细节描写

第⒄⒅节

昼陪客人夜加班

惜时、勤奋

环境烘托、细节描写

第⒆节

对“时髦”的厌恶

朴素、不张扬、爱憎分明

环境、衣着、眼神描写

第⒇节

对鬼神的不相信

富有科学精神

动作、心理、细节描写

第(21)节

品尝海婴的鱼丸

不轻易否定、有家庭民主思想

动作 语言、对比

第(22)节

包书也要亲自动手

对工作一丝不苟

对比、细节

第(23)节

简陋的居住环境

俭朴、勤劳、待人真诚

环境、细节

第(24)节

书房就是卧室

勤俭节约、爱书如命、惜时

环境、细节

第(25) (26)节 整个三层楼的寂静

喜静、勤奋工作

对比烘托 第(27)节

鲁迅先生病了

坦然面对疾病

对比、神情、语言

第(28)节

病中鲁迅的休息态度

惜时、忘我工作

心理、细节

第(29)节

病中鲁迅的待客之道

好客、平易近人、忘我工作

语言、神情

第(30)节

先生体质大不如前

一讲话就精神

神情、对比

第(31)节

妻子许先生的担当

工作如山、不得休息

间接描写

第(32)节

病中先生的饮食

别人重视、自己不以为然

环境、语言、间接

第(33)节

病情不断恶化

仍不忘工作(问刊物)、坚强

神情、细节、间接

第(34)节

病中的困顿

俭省、坚定

神情、间接、环境、细节

第(35)节

海婴的药瓶“玩具”

爱孩子、坚强

间接、语言、细节

第(36)节

病稍好转就会客

坚强、关心别人、乐观、平和

语言、细节描写

第(37)节

时刻伴随的小画

推崇个性解放、个性自由

细节、语言

第(38)(39)节

最后的时刻

勤奋不息

细节、避讳

六、 扩展阅读:请同学们利用

三、四天的课外时间,搜集下列作品阅读,加深对鲁迅平易温和性格的理解。

唐弢《琐忆》

阿累《一面》

林语堂《悼鲁迅》

周作人《关于鲁迅》

郑振铎《永在的温情》

孙伏园《忆鲁迅先生》

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

施蛰存《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

藤野严九郎《谨记周树人君》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七十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位斗士、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心胸狭窄、不知宽容、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这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仿佛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那么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据鲁迅的孙子周令飞回忆,鲁迅应该是个非常有趣的人。“在厦门大学教书的时候,鲁迅对我祖母深怀思念。不料,却有头猪当着他的面啃相思树叶。鲁迅一时气极,就和那头猪展开了一场搏斗。”而周令飞还曾听父亲说起,鲁迅 50 多岁定居上海的时候,曾经一路转着圈踏着华尔兹的舞步入座吃饭,逗引得满桌哈哈大笑。“夏日的深夜,他喜欢开着窗子伏案写作。有时候,看到有人溜到自己楼下的墙角里来尿尿,他就会用橡皮筋和纸团做成弹弓,弹在那人的屁股上。”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走近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二、研读课文

1萧红笔下的鲁迅是怎样的形象?从家庭生活、交友会客、个性习惯三方面分三组讨论交流试加以概括。 教师总结如下: 家庭生活

①人之父的鲁迅 一个疼爱了解孩子的好父亲

②人之夫的鲁迅 一个尊重体贴妻子的好丈夫(妻子对他:敬中有爱) ③人之主的鲁迅

一个美满幸福家庭的一家之主 交友会客: 人之友的鲁迅:

一个热情好客朋友众多的主人 一个温和宽厚、风趣睿智的长者 一个要求严格,教诲耐心的导师 一个和蔼宽厚平易近人的老人 个性习惯:

生活简朴 富有情趣

宽厚仁爱 幽默风趣

热情好客 善解人意

细致耐心 勤奋认真 坚强执着

3、读完这篇文章你觉得经典作品中的鲁迅与生活中的鲁迅有什么不同? 经典---冷峻 生活---平和

三、品味语言特色

讨论1:本文作者通过女性所特有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分组加以分析。

1、先请同学们品味下列描述性语言:

(1)第2节:刚抓起——一扣——同时伸出——不顾一切

准确生动地描写出先生的步伐特点。

(2)第4节第4段: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连用两个“嘱咐”“一定”,准确、生动地表现出先生好客、大方、关心爱护青年的长者风范。

(3)还有4节倒3段:笑声冲下楼梯来:

一个“冲下”,把鲁迅先生“笑”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富有生命力,准确地表现出先生明朗、豪爽的性格。

(4)第12节倒2段:鲁迅先生上楼去拿香烟,抱着印花包袱,而那把伞也没有忘记,顺手也带到楼上去。

这几个连续动作,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先生记忆力强、不随便散置任何东西的品质。

(5)第19节倒3行:鲁迅先生一看她,就用眼瞪着她,很生气地看了她半天。等等。

一个“瞪”字,一个“看了半天”,十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鲁迅不喜张扬、爱憎分明,毫不掩饰自己情感的个性。

从上述品味中,可得出本文的语言特点之一是:以细腻的感觉捕捉传主日常生活的细节,描述性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细腻,表现力强,鲜明地表现了传主的性格特点。

2、 再请同学们品味下列对人物语言的描写:

(1)第3节中间——“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抓住了人物在特定时候的个性语言,生动表现了传主体凉他人、善解人意的心理世界。

(2)第4节倒2行——“我再吃几个吗?”

抓住人物瞬间的特有个性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尊重妻子的优秀品质,这在那个时代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3)第21节倒2 段——“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以加查看就抹煞是不对的。”

抓住鲁迅先生特有的口吻,准确、先生地表现了先生在家庭中的民主思想和态度。

(4)和36节——“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儿。”(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等等。

抓住先生特有语气,表现了关心、爱护青年的品质,也表现了先生平和、慈祥的音容笑貌。

从上述品味中,可得出本文的语言特点之二是:人物语言极富个性,言简意赅,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讨论2: 写此文,作者融入了很多感情,这也是回忆录的一个重要特点。任选文中你最感兴趣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

品味教材“思考与探究”第2题中的语言:

(1) (第3节中)对先生充满无限的崇敬之情。(特别是“全智者的催逼”)

(2) (第9节中)既有对先生帮助青年的敬佩,也有对先生充满爱怜、心疼的情感。

(3) (第14节)对先生充满喜爱之情。感受到了先生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具有人情味的形象。

(4) (第18节)对先生忘我工作既崇敬、又担忧的心情。

(5) (第39节)对鲁迅先生的去世充满无限的惋惜。(当然,这样的语言还很多,同学们还可再找出几例来品味。)

从上述品味中,可得出本文语言的特点之三是: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四、小结

1本文的语言艺术特色

2总之,萧红笔下的鲁迅是一个热情、幽默、平和、睿智而又深刻的形象,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性情中人。这与我们心中那个横眉冷对、不苟言笑的思想家的鲁迅是不一样的。

第三课时

一、理解本文结构及叙述角度的艺术特色

1、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明显感到,全文总共39节,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1)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教师及时予以点评;

(2)教师明确:

这种手法实际上是散文化的写作方法,即“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的特点。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许多生活的细节,随意写来,就象一些印象的片断回放,表面看来材料很散,但作者按时间的先后叙述,并用一根感情的红线把这些材料贯串起来,这些印象组合起来,突显出一个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鲁迅, 从而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

2、 本文的“传主”是鲁迅先生,却用很多笔墨写了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先生(可让学生找一找这样的段落),这是为什么?

(1)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教师及时予以点评;

(2)教师明确:

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因为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即本文采用了直接(或正面)和间接(或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双线结构。 3 、这篇回忆录的叙述角度有何特点?

作品中的“我”往往一身二任,既是事件发生的见证人,也是事件的评论者。

二、 能力拓展:

1、“深刻、伟大”与“平和”是如何统一在鲁迅身上的?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他的深刻与伟大,正如毛主席所给予的高度评价----(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是无与伦比的,但这是基于对他的伟大的文学、思想和革命成就而言的,是他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但这和生活中的鲁迅那种对亲人、对同志、对青年的平易近人、慈祥、随和的性格并不矛盾。无数事实证明,伟大的人物在生活中往往是很平凡的,正是他们的平凡,才使他们和常人能很好地相融,了解人类、理解人类的真谛,使他们对人类进行深深的思考,从而做出伟大而深刻的成就。伟人毛泽东的伟大与慈祥、平和,雷锋的平凡与伟大不都说明了这样的道理?

2、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应用:以本文事例为论据,可提炼出哪些论题或论点?

(1)学生思考、讨论、探究、合作、发言,教师点评;

(2)教师明确:

①伟大与平凡(论据: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②惜时(论据1:本文描述鲁迅白天会客耽误了的时间要在夜里补回来的事例;还有本文描述先生病重也不忘工作的事例。论据2:鲁迅名言——“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③说话应注意场合和分寸(论据:鲁迅先生不在容易引起别人尴尬的场合指出别人穿衣的不当。)

④中学生应该培养节俭的美好品质(或“人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节俭的优良品质”)(论据:本文中所描写的鲁迅,已在上海乃至全国成名,稿费收入也不薄,但本文中所见的鲁迅先生却十分节俭——12节中“鲁迅先生不戴手套,不围围巾,冬天穿着黑石蓝的棉布袍子„”的简朴穿著;13节中“这菜简单到极点”;16节中“鲁迅先生随时吸的是绿听子的便宜烟”;鲁迅对摩登女子的厌恶。)

三、课堂延伸

1、读北大教授钱理群的一篇文章,使学生明白鲁迅的地位及鲁迅经典作品的现实意义。

与鲁迅生命的相遇(钱理群)节选

我在北大上“鲁迅研究”课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大概是1985年第一次给81级学生上课,接着给8

2、8

3、84级学生讲,到现在为止在北大讲鲁迅差不多有15年多了。到2001年,用时髦的话来说,在新世纪的开始又来讲鲁迅, 一方面是因为我是研究鲁迅的,上选修课就只能讲鲁迅;另一方面,是去年以来(也算是世纪之交吧)关于鲁迅有两个信息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个就是鲁迅的作品不断的被评为“第一”:《中华读书报》上评选20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鲁迅的《阿Q正传》评为第一,听说《亚洲周刊》上评选20 世纪亚洲最有影响的作品 ,鲁迅的作品也是第一,据说因特网上选20世纪最伟大作家,鲁迅也是榜上有名。当然对这类投票也要作具体分析,相当多的人确实是出于自己的判断,另外也不能排斥从众心理,因为鲁迅太有名了,《阿Q正传》太著名了,好像我不选《阿Q正传》就显得我没有学问,有的人出于这种动机,也就选了《阿Q正传》。虽然不能太算数,但也能反映一些问题,就是鲁迅的重要性。还有一个现象,是去年在一些公开的报刊上以及在网上,有种种关于鲁迅的议论,我收集了一大堆。这些评说在我看来大概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过去对鲁迅争论的延续,鲁迅生前就不断有人对他提出非议,比如说一些年轻人觉得非得把鲁迅打倒不可,不踢开这块拌脚石自己就不能发展了;还有一些知识分子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说鲁迅“不宽容”、“心胸狭窄”等等,

二、三十年代就这么说,

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还是这番话,正是老调重弹,或者如鲁迅自己所说,是“老谱袭用”。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如今生活的时代和鲁迅的时代大不一样了,我们需要在鲁迅停止思考的地方继续往前思考,这样人们就有必要对鲁迅达到的和没有达到的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常常带有一定的批判性,我觉得这都是很正常的。以上两个围绕着鲁迅的“文化现象”,至少说明两点:第一,说明鲁迅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的遗产。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不喜欢他,你可能这样评论他,那样评论他,但你要是讨论、要谈论20世纪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思想,你就不可能绕过鲁迅,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存在。另外一点,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去年关于鲁迅的种种议论,我们就可以发现,人们对鲁迅的看法和他自己对现实生活,对现实思想文化界所提出的许多问题的看法是相关连的,这也就说明鲁迅的文学、思想具有当下性,也就是说他还活在现实生活中和我们一起对话。鲁迅的当下性,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1996年10月16号《光明日报》上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很有意思,题目叫做《鲁迅“论”九十年代文化》,鲁迅怎么还会活在90 年代呢?这篇文章写得很巧 ,作者把鲁迅当年写的文章照抄一遍,然后加一个小标题,譬如说,《鲁迅论某些报刊之增广“闲文”》,下面是鲁迅的原文:“七日一报,十日一谈,收罗废料,装进读者的脑子里去,看过一年半载,就满脑都是某阔人如何摸牌,某明星如何打嚏的典故。开心自然是开心的。但是人世却也要完结在这些欢迎开心的人们之中的罢。”——这是鲁迅30年代写的文章,但是我们读后的感觉却是鲁迅针对的就是90年代某些报刊上的文章。还有一个标题:《论出版社翻印之大量古旧破烂》:“‘珍本’并不就是‘善本’,有些是正因为它无聊,没有人要看,这才日就灭亡,少下去;因为少,所以‘珍’起来”。——这是鲁迅《杂谈小品文》中的一节,读起来好像也是在针贬当下的现实文化现象。鲁迅当年写的文章可以一字不动地在90年代发表,让你觉得他就是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在发言,这种“正在进行式”的存在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鲁迅这么有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推荐阅读

学生自由阅读鲁迅作品

《狂人日记》

《灯下漫笔》

《野草》 《伤逝》

四、小结

鲁迅不是神仙。鲁迅与我们是最为贴近的。细读鲁迅,你会感到它仿佛是针对当下中国的问题在发言,而又具有历史的高度和深度。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并正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的青年,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 过去,人们把鲁迅复杂化了,今天我们把复杂的鲁迅简单化,也就是还原了一个可亲可爱、可敬可学的鲁迅。

五、作业:

1任选上述论点或论题一则写一篇短文。 2(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 (冷、热、第三只)眼看鲁迅

(人格评价、作品评价、地位评价、其作品应不应当撤离中学语文课本等。)

2). 鲁迅印象

六、补充资料

1、鲁迅与朱安

2、鲁迅与许广平

3、鲁迅与萧红

4、鲁迅与周作人

第五篇:鲁迅风筝教案

鲁迅风筝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鲁迅风筝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鲁迅风筝教案

1教材分析

本文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手段激情引趣,以情感角度切入,运用朗读教学,以多种形式的读将多种能力的训练渗透其中。把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解放其思想和个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设计时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亲情,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人物对话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完成角色互换。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获得审美的重塑与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2、合作探究,体会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自省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导读,创设情境

1、课前播放歌曲《三月三》,创设情境。

2、彩屏显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写的是什么情景?想到风筝,你们会有怎样的情感?(生谈感受。)可一想到风筝,文学大师鲁迅却感到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诗《风筝》,去触摸大师那颗敏感的心灵吧!

(用歌曲创设情境,为学生学习课文营造感情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二、初读,整体感知

学生活动(彩屏显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思考:本文围绕什么展开回忆的?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

教师:

指导复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清情节。

(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

三、研读,合作探究

彩屏显示: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2、文中所说的“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为什么?

(题1要让学生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要求学生要能联系所查资料,联系自身实际加以回答,体现新课程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张扬个性进行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历史唯物观。)

四、精读,理解人物

学生活动(彩屏显示):

朗读第

3、4段,说说你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体会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谁才是真正的悲剧制造者。

演读:一位学生表演哥哥,一位学生表演弟弟,朗读第

3、4段。要求所有第三人称均改为第一人称,并读出人物的感情。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真正体会人物的情感,以更好的理解人物。)

五、思读,质疑问难

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哪些困惑之处?

(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点,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中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特征。)

准备问题:

“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样理解?

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怎样理解结尾的句子?

六、联读,延伸拓展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择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把学生从课本引向生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七、小结,朗读课文

《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精神。它吹奏了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再次走进《风筝》的世界……(学生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与《满天的风筝》比较阅读(研讨与练习三)

板书设计:

我 风筝 弟

自责反省

浓浓亲情

鲁迅风筝教案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

⑵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

⑴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⑵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⑶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

整体感知课文,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1、导人: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2、检查预习:

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3、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⑴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⑵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⑶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4、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二、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1、问题探究:

⑴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⑵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⑶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2、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

1、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2、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3、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

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

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再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

二、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

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

三、合作探究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第一组:

⑴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

⑵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请你用自己话概括。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这时的小兄弟是怎样的处境?

⑶这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⑷通过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

教师小结: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第4题可放开让学生说,教师不一定给评价)

2、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⑴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⑵从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说说反映了什么主题?待我懂得游戏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⑶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第三组:(教师要重点指导第三组的问题,可由浅入深引导)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⑴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⑵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小结: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1“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四、体验拓展

1、请学生根据练习三准备的作业在全班交流。

2、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以上练习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后练笔中写)

3、教师小结: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五、教学小结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两节课下来,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鲁迅风筝教案

3教材简析:

《风筝》一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鲁迅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是继“人生”“自然”“科学”主题之后为培育有血有肉有感情之人而设的单元。在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审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从亲情角度去理解,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等等。我认为教材的“点”更在对“精神的虐杀”的觉醒与反思,所以教学时以此为要点,逐步挖掘开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对于像本文这样有深厚意蕴的散文诗,学生则容易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的现象。所以在教学时尽量考虑让学生扣紧文本、深入思考、合作探究,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感受,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

2、过程与方法: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

2、 难点:文章深层的思想情感体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3分钟)

1、 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放风筝》,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

放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吗?听到这首儿歌,是不是有童年重现的感觉?

风筝这个可爱的玩具,曾是许多人快乐童年的天使,给年幼的我们带来数不清的欢乐。可是也有一些小朋友,会因为一些看似正当的理由,无端地被剥夺了这专属于童年的纯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风筝》,和作者一同来追忆一段关于风筝的,伤心往事。

2、出示课题。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3、简介作者。屏显鲁迅有关材料,师生一同阅读。

鲁迅的文章,向来是寓意丰富、思想深刻的,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风筝》的教学,对于老师是一个挑战,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老师已经作好挑战的准备了,同学们作好准备没有?那就让我们来接受挑战第一关——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教学环节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出示听读要求:

1、 听清字音,划出生字词。

2、 边听边想:文章围绕风筝,回忆了一件什么事情?

3、 听的过程中,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精彩的或者不太明白的词句。

反馈:

1、 生字词教学

2、 概括课文内容: 围绕风筝,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弟弟喜欢放风筝,我不许他放,他偷偷地自己做风筝,快要做好时被我发现并毁坏,二十年后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想要讨得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完全不记得了。(文字提示学生回答)

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疑问,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出色,这些疑问能不能自己来解答呢?接下来要考验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学习环节:

三、教学环节二:研读课文,探究意蕴。(20—25分钟)

出示学习步骤和要求:(学生自读与合作探究用时5分钟,交流、梳理小能不能理解的问题2分钟,完成预设的两个问题15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课文意蕴,自我质疑、释疑。

2、小组内交流、探讨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预设:

1.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2.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由问题1“精神虐杀”引导进入第

三、四段学习:

1.“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对心灵造成巨大伤害)

2、我是如何“精神虐杀”弟弟的?(找相关的动作描写,并朗读。概括我的形象——粗暴)

弟弟的心灵有没有受到伤害?(找相关的神态描写。概括弟弟的形象——可怜)

3、 我踏扁的仅仅是一只风筝吗?(童心、快乐、创造力等。从第三段里找相关的神态描写,并诵读)

4、 我为什么要“精神虐杀”弟弟?(领悟到,出发点是关爱,是亲情)

5、 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写得那么粗暴,弟弟那么可怜?反映了鲁迅什么样的感情?(悔恨、自责——同样体现对弟弟的亲情)

问题2:为什么弟弟不记得了,我不觉得宽松,而是“沉重着”?(我无法原谅自己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想弥补而无从弥补,心里更加歉疚、自责)

小结:二十年的时光,变了的是对风筝和游戏的看法,不变的是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情深,浓浓的亲情。

四、教学环节三:感悟主题,体会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3—5分钟)

1、 从风筝的故事里,你看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

(自省精神 知错就改 勇于承担;关爱弟弟,手足情深)

2、你从本文中领悟到了哪些道理?

五、教学环节四:说说写写,拓展延伸。(5分钟)

说一说:

在跟家人和同学的相处中,你有没有被他人“精神虐杀”或“精神虐杀”他人的经历,至今想起有什么感受?

写一写:

给曾经“精神虐杀”过你或你“精神虐杀”过的人写一封信,真诚地与对方交流你的感受和想法。(课后完成)

六、课堂小结(1分钟)

二十年前,年少的鲁迅毁坏了弟弟的一只风筝;二十年后,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浓浓的亲情,鲁迅又还给了弟弟一只风筝。而这只风筝同时也送给了我们。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在误解和冲突中也蕴藏着亲情;也是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人要敢于自省,要知错就改,要勇于承担责任。

一边是严于律己,一边是宽以待人,拥有这样的一双翅膀,我们一定可以在爱的天空中翩翩起舞,爱的天空,将充满自由和温馨。

七、教学反思

1、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侧重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了,但对学情的把握还很有欠缺。导致的结果是课堂上给予学生熟悉文本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听一遍再快速地读一遍,对课文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究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后面的质疑和释疑环节学生很难做到自主发现、探究,原定的“生成性教学”体现得不明显,学生提问往往问不到点子上,释疑更难以把握课文意蕴。

2、整堂课的教学,事实上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得少。一是时间的限制导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深,致使很多问题最后变成了老师的讲解;二是老师心太急,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讨的时间,而是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环节匆匆抛出答案。事实上是理念上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表现。

综上两点,最大的问题仍是传统的教学理念未转变,仍是教师操控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上,应尽力的改变自己惯用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的学为基点,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不急,不躁,让学生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学习和领悟。教学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切的教学行为都应为了学生终身的发展而努力。

上一篇:励志的主持词范文下一篇:劳务派遣外派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