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入门范文

2022-06-16

第一篇:社会心理学入门范文

心理学入门书籍(汇)

心理学入门书籍(汇) ....................... 1

心理学导论 ............................. 1

心理学史 .......................... 2

工具书 .............................. 2

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 .................... 3

弗洛伊德 ............................. 4

荣格与荣格学派 ........................ 4

近年来,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追求幸福的现代人不时需要求助于心理学,国内心理学的高等教育与研究也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背景下,“心理学”图书——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通俗的,出版量非常巨大。应一些朋友的需求,现介绍一篇心理学入门书籍导读文章,以供心理学爱好者作为阅读参考。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最好从一本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入手。

《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是另一本美国著名心理学教科书。本书译自原著最新修订的第9版,并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员组织翻译。这两本书都是大部头,但写得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同时其内容又都包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信息,实为心理学爱好者最佳的入门书。

《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下)是在英国心理学家M.W.艾森克主持下由众多专家参与完成的。这本名著侧重对欧洲心理学的发展与贡献做介绍,因而可以给读者提供另一个视角。

《普通心理学》这本由孟昭兰主编的教材自1994年第一版问世后,迄今已多次印刷,是深受欢迎的国内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

台湾张春兴著的《现代心理学》

崔丽娟等著的《心理学是什么》对普通读者而言亦是一本很不错的入门读物。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导论》这本由B.R.赫根汉所著的心理学史详细考察了心理学的起源,对西方各种心理学思想及流派做了全面描述。

在国内,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的专著《西方心理学史》可基本代表国内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水平。

张春兴著《心理学思想的流变——心理学名人传》则从心理学名人传角度入手,介绍了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流变。

而墨顿·亨特的《心理学的故事》是把心理学名人作为故事中的人物,以故事的形式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讲得生动有趣。

上个世纪还出过几本这类书籍,如黎黑的《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波林的《实验心理学史》(商务出版社,1981年),柯瓦奇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商务出版社,1980年)等。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方面,可以阅读《中国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作者按照对历史上心理学思想家或及其著作加以剖析的方式详细描述了中 国古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并对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发展史及其背景作了深入的分析。《心理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此套书共五卷,其中

一、二 卷是中国古代及近代心理学思想史。

工具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由300多位专家、学者编纂而成,内容全面,书中关于中国心理学史、汉字心理学等方面的条目,突出了中国特色。 而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杨治良和黄希庭三位教授领衔编纂的《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则是目前为止国内收词规模最大、内容最新的一部心理学专科辞典,可以反映出心理学前沿动态。新世纪版《国际心理学手册》(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由世界多国的著名学者共同完成,可反映国际水平的权威性工具书,是献给2004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的一份厚礼。 心理学的分支

心理学理论研究涵盖面很广,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基础心理学分支,如感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等等。在这些分支中,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系统探讨人性的心理学分支,普通人比较感兴趣。

在这方面,《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内容新颖而全面,引人入胜。

译著《人格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作者使用了人格研究专题为结构的布局,很值得推荐。

发展心理学是一般读者感 兴趣的另一心理分支。这方面既有比较全面的论著《人生发展心理学》(学林出版社,1997)与《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也有仅取 人生发展某一阶段的论著,如孟昭兰著的《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等。岳晓东著的《少年我心——一个心理学者对自我成长的回顾与分析》一 书记述了作者中小学的一些往事并加以心理分析,是一本独具特色的读物。

智力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在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引 进了两本可反映最新智力理论进展情况的学术名著:《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2001),《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 (2001)。世界畅销书《情感智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则拓宽了智力的内涵。

情绪心理学方面有辽宁人民出版社引进的 《情绪心理学》(1987)与国内著名心理学者孟昭兰著的《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可做推荐。意识心理学方面一本综合性的新作是人民出版 社推出的《意识与大脑——多学科研究及其意义》(2003),另外《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动物有意识 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等都是很好的科普读物。在记忆心理学方面,既有一些如何提高记忆的通俗读物如《记忆术:心理学发现的20种记忆妙 法》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相信你会对PSYTOPIC同样感兴趣,网址是Psytopic.com ,这次点击不会浪费您的时间。这是Psytopic的指纹密码:aHR0cDovL3d3dy5wc3l0b3BpYy5jb20v,您可以凭这个指纹在google搜索到我们的网站。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等,又有专著如《记忆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此外还有一本非常耐读的关于记忆的科普读物《找寻逝去的自 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此书对人类记忆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翔实而富有趣味的阐释。

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时蓉华著的《现 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是比较流行的教材之一。教育心理学方面已有了一本相当出色的引进书:《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2004),人民邮电出版社引入的是原著第7版。宗教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以《宗教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内容最为详尽。 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西方现代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和学说,迄今为止,多途径研究仍是现代心理学的现状。这其中以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出版社,1995),是弗洛伊 德本人对其前期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精要总结,可以作为了解弗洛伊德本人观点的最佳入门。《释梦》(商务出版社,2001)是弗洛伊德最有影响力的经典著 作,为深入了解弗洛伊德之必读。近年来翻译弗洛伊德著作最成规模的是长春出版社的《弗洛伊德文集》(2004)全八册。

弗洛伊德的传记可以看欧文·斯通的《心灵的激情》(上、下)(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该书属于传记小说,内容翔实而且可读性强。另一本比较注重阐述弗洛伊德思想的传记是由高宣扬编著的《弗洛伊德传》(自华书店,1986),这是繁体版,不容易买到。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 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 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荣格与荣格学派

《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 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是荣格几篇文章的合集。《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三联书店,1991),《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贵州人民出版 社,1987)出版时间都较早。前者是荣格的演讲集,是了解荣格前期思想的不错的入门书。

荣格传记以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辽 宁人民出版社,1988)为最佳。《荣格的生活与工作——传记体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98),作者芭芭拉·汉是荣格的女弟子,仰视的成份多了些。另 有刘耀中著的《建造灵魂的庙宇——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评传》(东方出版社,1996),温森特·布罗姆著文楚安译的《人与神话》(新华出版社, 1997)可作参考。

第二篇:电子琴入门指法和五线谱入门初学必备

首先要说明几个问题:

一、我再次声明我不是电子琴老师。

二、为了电子琴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提供一个学习的地方。

三、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在此发表此类帖子主要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广大的电子琴老师多多批评指正及多发表此类文章为我们广大的电子琴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服务。谢谢大家多多支持!!!!!!!

关于音乐基础一类的帖子我在本论坛发表过多篇文章,在此不再重复。

一、五线谱:用来记录音符的五条横线叫五线谱。

五线谱可以用我们的手来比较。

这样比较我想大家一定比较清楚了。

二、认识新音符

三、手的练习

右手练习

左手练习

双手练习

以上谱例中的数字都指的是指法。

关于音符弹奏时值的问题请看http://oldbbs.cndzq.com/Show.asp?id=942&BoardID=14&TB=1

这里:上一讲我讲了5个音,即:do、ra、mi、fa、so。这一讲我们来学习新的音符。

一、新音符

新音符在键盘上的位置:

学过这些音符后我们就可以弹奏基本音阶了。

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基本音节怎样弹。

右手基本音阶弹法: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顺向时,当do、la、mi弹完后,大指要穿过3指来弹fa。逆向时,当do、xi、la、so、fa弹完后,3指要跨过大指弹mi。

左手基本音阶弹法:

左手的练习方法和右手刚好相反。及顺向时,当do、ra、mi、fa、so弹完后,3指要跨过大指弹la。逆向时,当do、xi、la弹完后,大指要穿过3指来弹so。

基本音阶在键盘上的位置:

三、乐曲练习:

以上两课的练习方法以断奏为主,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注意。

上一讲我讲了5个音,即:la、xi、do。这一讲我们来学习高八度的音符。

一、新音符

新音符在键盘上的位置:

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两个八度音阶怎样弹。 右手两个八度音阶弹法: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顺向时、弹xi时是用的4指,弹高一个八度的do时是要用右手的大指穿过弹xi的4指来弹do。逆向时是4指跨过大指来弹xi。 左手两个八度音阶弹法: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顺向时、弹高一个八度的do时是用的大指,弹高一个八度的ra时要用左手的4指跨过大指来弹ra。逆向时是大指穿过4指来弹do。 双手一组音阶弹法:

两个八度音阶在键盘上的位置:

三、乐曲练习:

这次练习主要用《拜尔》钢琴练习里的第

12、

13、

14、

15、18条。这里我就不一一做图了。

前几课我们学了高音谱表及其音符。这一课我们学习低音谱表及其音符。 本节课还将学习和弦

一、新音符

二、左右手音阶练习

由于前几讲我们已经知道了音符及音阶的指法,所以这讲我没有标注这些练习的指法。望大家原谅。

三、学习和弦前的左手预备练习

四、新和弦

1、C和弦及其转位练习

2、F和弦及其转位练习

3、G和弦及其转位练习

4、G7和弦及其转位练习

五、新和弦的连接练习

从和弦的连接练习上看我们就会发现在电子琴曲子中和弦是否采用转位应该看和弦前后连接的情况。

六、乐曲练习

各种版本的电子琴教材都可以采用,这里我就不制作了。如果大家有强烈需要的话,有时间我将制作几首。

上一讲我们讲了C大调的音阶及和弦练习,这一讲我们来学习A小调的音阶及和弦练习。

一、A小调的音阶

二、A小调的和弦练习

三、和弦的转位练习

四、C大调及A小调琶音练习

注:任何曲子里类似这些练习的指法都是一样的,所以曲子里的指法是有规律可查的。只要练好这些基本练习,就能掌握指法规律。

五、乐曲练习

2004-12-26 15:44:47 上传 下载附件 (92 Bytes)

该曲练习要注意有两个地方的同音换指。

上一课我们讲了C大调及A小调的音阶及琶音练习,这一讲我们讲G大调音阶及琶音练习。

一、G大调音阶练习

二、G大调音琶音练习

注意指法

三、G大调左手常用和弦练习

四、和弦的转位练习

五、换指练习

这里要注意的是同音换指及顿音

六、乐曲练习

这首曲子要注意的是连线地方的奏法及双指、双音的奏法。 在此我所标记的fa、la用的是

1、3指,弹奏时可用

1、2指。

七、其他练习

现在大家可以加入《哈侬》指法练习。

《哈侬》练习是一种模进练习,在以后的乐曲中有类似的模进可以采用这样的指法规律。

《哈侬》指法练习的谱子,在此我就不做了,大家可以买到此书。

上一讲我们讲了G大调的音阶、琶音极其和弦练习。这一讲我们来进行e小调音阶、琶音极其和弦练习。

一、e小调音阶练习

二、e小调音琶音练习

三、e小调左手常用和弦练习

四、和弦的转位练习

五、乐曲练习

注意曲子中的指法规律。有些大跨度的指法可按此规律。

这一讲及下几讲我们主要是来学习乐曲。乐曲的学习主要以《全国电子琴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第三套曲集为主,其目的也是为希望考级的朋友们以帮助。 从这一讲开始我将为大家提供用Overture软件制作的谱子,这样大家下载后用Overture软件打开谱子时即可以看见谱子又可以听到曲子的演奏(当然是软件自己演奏的)。在用Overture软件制作谱子时,一是由于水平的原因、二是制作上和读谱上的原因,我不可能把全部的音色制作进去,这一点请大家原谅。

在这里请大家下载Overture 3.0.2 汉化版软件,本论坛有下载这个软件的地址。 Overture 3.02 http://www.popiano.net/dp.htm (流行钢琴网汉化版)

乐曲练习一《全国电子琴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第三套曲集第一级钢琴曲《小白菜》

ikYHJZxT.ove (8 Bytes, 下载次数: 1594)

乐曲练习二《全国电子琴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第三套曲集第一级钢琴曲《荡秋千》

FUM0TCfZ.ove (14 Bytes, 下载次数: 865)

注:今后我不再提供图片乐谱,只提供Overture软件制作的谱子。大家用Overture软件打开谱子后,可以用A4的纸对谱子进行打印。

第三篇:导游入门

导游入门(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导游入门(英语)

英文名称:A Brief Course for English Tour Guide

先修课程:

理论学时:28实验学时:

总学时:28总学分:1

适用专业:二年级以上具有四级英语水平,并对旅游感兴趣的学生

培养目标:综合运用所学英语言知识和导游专业知识,熟悉旅游活动各个环节,

培养实际导游能力。

考核方式:考试+论文

课程简介:(要求200字左右)

导游员是旅行社的灵魂,是民间文化的使者,并能使游客从旅游活动中获取知识和美感。因此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的一个重要部分。外语导游员是指能够运用外语从事导游业务的人员。本门课程由概论、导游工作程序、旅游景点导游三部分组成,旨在通过在不同场景中导游活动的示范与演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英语言知识和导游专业知识,熟悉旅游活动各个环节、规范导游言语的特点, 使其基本具备规范化接待和服务的能力。并通过旅游资源的介绍,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类景观的基本内容以及相应的导游技巧。

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s to introduce learners the basic concept of tourism and qualifications of being a tour guide. It comprises three parts: general introduction, working procedure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It aims at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practical ability. Cooperation from the learners is appreciated and discussions promoted.教材:中国文化概要(英文版).马振铃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主要参考书:

1. 旅游英语教程 (英文). 王晓彤、杨树臣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2. 英语(全国导游人员资格登记考试系列教材)。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3. 英语导游翻译实用手册. 朱歧新、张秀桂著. 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主讲教师:李丽琼

撰稿人:李丽琼

第四篇:游戏策划入门

什么是游戏策划?

1. 有游戏有想法

2. 讨论想法的适用性和执行难度

3. 把想法变成大家都能看懂的执行方案

4. 跟踪方案,沟通各部分变成一个游戏中能展示的游戏功能

5. 检验成果是否符合预期设想

游戏策划怎么划分?

目前比较广泛的分类方法是按照策划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来划分:

1. 文案策划:也有的叫剧情策划,负责文职工作,故事背景和任务文案的内容

2. 系统策划:游戏中的功能模块设计和跟踪,比如装备系统,宠物系统

3. 数值策划:对游戏中功能模块,附属上合适的数值

4. 任务策划:有时这个工作也让文案兼职,主要在合理的故事背景下,增强玩家的代入感和劳动感

5. 副本活动策划:凝练游戏的精华,活动凝聚力的中心体现,需要最大程度体现游戏的特色和乐趣

怎么算游戏策划入门?

能够根据功能需求和制作原则,撰写细化的执行案;

执行案需要达到:美术、程序都能看懂策划设计的东西,和实现的办法;

需要跟持续跟踪开发,及时修改、添加策划案,并且留下详细的修改记录;

游戏策划入门步骤

1. 能读懂策划案,通过沟通和书面材料,理解作者的思想

2. 细心跟踪:根据已明白的策划案,及时和美术、程序沟通;解释和记录开发过程的难点,模糊点;及

时将开发人员和策划功能案的作者之间的信息互通

3. 能够初步的根据大纲,撰写细化的执行案

4. 根据功能需求和制作原则,独立的撰写细化执行案;

5. 能根据初略的需求,补充需求分析,完善功能需求和制作原则;

6. 根据游戏开发情况:分析得出新的功能需求

时间比较紧:就写这么一点,有兴趣的可以QQ联系。28550685附加信息:策划交流

第五篇:诗词平仄入门

对诗词平仄的认识

欲知平仄, 先悉四声。

其实我们于四声并不陌生,只是这里面有个差别而已。

在《汉语拼音方案》里,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符号,也就是我们自小学起就熟悉的俗称

一、

二、

三、四声的声调,如妈、麻、马、骂的声调。

但我们所熟悉的四声,只是现代汉语的四声,而格律诗词里使用的四声,却指的是古汉语的四声,这就是差别。也正因为这个差别的存在,所以在格律诗词里,平仄对于现在来说,最不容易掌握好。

古汉语里的四声(以下简称古四声),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在《康熙字典》的前面有“分四声法”的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虽然现在看来这样的分法不是很科学,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让现在的我们多少知道古四声的大概区别。

古四声与现代四声比较起来,是“平分阴阳,入声消失;上去仍在”。

“平分阴阳”,也就是古音里的平声在普通话里分成了阴平和阳平两种声调(也有变为去声的,如看:看守与看见),此处略过,后面再提。

“入声消失”,不是自推广普通话后开始的,最早应当是自宋朝以后,在当时的北方话里,已经没有了入声(细究元曲,就基本上没有入声了),而现在有些方言里,仍然保留了入声的声调,比如从1数到10,用上海话或者广东话说一遍,再用贵州(或者贵阳话)说,比较一下就基本清楚入声调的变化,江浙和广东等地的方言里还保留有入声的音调,而西南的方言(属于北方话语系)里,入声一律变成阳平音调了。比如

一、

六、

八、

十、月、雪等等。

但入声的消失(相对于现代普通话而言),并不仅仅是转进阳平这一个声调里。就普通话而言,按王力先生的说法,是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

“上去仍在”,主要是从形式符号上来说的,部分字在上声和去声之间的变化,一般的不影响平仄关系,因为上、去声的字均同属于仄类声调。

综上所述, 我们可知以下粗略的古今四声对应关系:

古四声

现代普通话四声

阴平

阳平 上

上 去

阴平、阳平、上、去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说写格律诗词,如果用今天普通话的读音(即今韵或新韵)来写,一般要在题目后特别说明,否则用古声调来套格律,难免误会。如果是多音字,还得注意字义上的区别。

四声既明,平仄易懂。

平仄是诗词格律里的一个术语,只是一种符号象征,硬要探究这个词组的意思,那就权作“平和不平”(仄的字义为不平)解释。

作诗填词者把古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声为平类,上、去、入声为仄类。按照现在普通话的四声,则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有人把普通话的阳平也划为仄类,就阳平的个别字而言可以如此,因为今古音的变化,不排除有的字古音为上、去或入声,今音已变为阳平,但把普通话的阳平划作仄声我认为是不太妥当的。

格律诗句一般为五言、七言(言,代指字数),一般是两字一顿作为一个音节的节拍,节奏点在每个音节的第二字上。因此,一般地,五言诗有三个节奏点:第

二、四和最末一字;七言诗有四个节奏点:第

二、

四、六和最末一字。因此,平仄与节奏点有直接关系。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是“句中交替,句间相对,联间相粘。”

“句中交替”,意思是说,每一句子中节奏点上的字,除句末一字外,第二字用平类声调的字,则第四字用仄类声调的字,第六字又换平类声调的字;反之亦然。这样平仄交替,目的是使声音有高有低,灵动又悦耳。符合该标准的称律句,否则称拗句。

“句间相对”,意思是说,一对句子的上下句之间,句中节奏点上的字,除句末一字外,在声调上要相对。即如果七言句中上句节奏点上的字(第

二、

四、六字)在声调安排上是“平仄平”,那么下句节奏点上的字(相同位置,即第

二、

四、六字)在声调安排上就应该是“仄平仄”,反之亦然。符合该标准的称为“对”(即平仄相对),违反了则称“失对”。

“联间相粘”,我们知道,绝句一共四句,律诗一共八句(排律除外),按照两句为一联的说法,绝句第

一、二句组成一联,称为首联,第

三、四句所组称为尾联。而律诗除首联和尾联(第

七、八句)外,第

三、四句称颔联,第

五、六句称颈联。故“联间相粘”的意思,就是本联的末一句,与下一联的第一句,句中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声调,必须相同。这称为“粘”。违反了称为“失粘”。

粘对是包含在平仄中的,作用主要是使声调跌宕起伏多样化。

既知平仄,可看格式。

以这首七绝为例来看看格式:

欢歌唱罢舞翩跹

(1)平平仄仄仄平平 青海花儿与少年

(2)仄仄平平仄仄平 策马昆仑天路上

(3)仄仄平平平仄仄 冰泉玉树水晶妍

(4)平平仄仄仄平平

句中交替:

第(1)句中节奏点上的字“歌、罢、翩”的声调为“平仄平”。余不一一。

句间相对:

第(1)节奏点上的“歌、罢、翩”三字声调为“平仄平”,和第(2)句节奏点上的“海、儿、少”三字声调“仄平仄”相对。第(3)句和第(4)句也是相对。

联间相粘:

本联[首联<第(1)、(2)句>]的末一句[第(2)句]节奏点上的“海、儿、少”的声调是“仄平仄”,与下一联[尾联〈第(3)、(4)句〉]的第一句[第(3)句]节奏点上的“马、鞭、路”的声调是“仄平仄”,相同。

律诗的平仄同理,此不举例。

从上例中可以印证:

1、 上例的格式称为“平起式”,即第一句第一个节奏点(第2字)用平声字。同理,“仄起式”就是第一句2一个节奏点(第2字)用仄声字。

2、 上例的格式第一句最末一字用的是平声字,称为“平收”,有的又习惯称“平脚”,把头尾结合起来,称为“平起平收”式,有的又习惯称为“平平脚”。

3、 把头和尾进行排列组合,格律诗的格式有四种:平起平收、平起仄收(平仄脚)、仄起仄收(仄仄脚)、仄起平收(仄平脚)。要注意的是每一种格式全篇的平仄次序都不一样。

4、 首句用不用韵不强求,格律诗是偶数句必须用韵,且必须是平声韵(这也是前面介绍平仄节拍时多处提到“除最末一字外”的主要原因),韵位上的字还要不重复。奇数句末不用韵,且必须用仄类声调的字。

5、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句中第

1、

3、5个字可用平声字也可用仄声字,一般情况下可以说如此,但不绝对。特殊情况下一三五也是要讲究的。

6、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把头上两字去掉就是五言。五言格律诗无论是五律或五绝,同样得遵守押韵、平仄、对仗等格律。

平仄是格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平仄规则确立以后,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和(元)

曲。格律诗中平仄规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避免孤平。一般的说,就是除最末一字外,句中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孤平是格律诗的大忌。

二是句末避免三连平和三连仄。即句末三个字(术语称“三字尾”)不能连着都用平类声调或仄类声调的字。

三是写古典诗词不可因噎废食,毕竟抒情表意才是根本,如果出现拗句现象,可以采取本句自救、对句相救(术语称“拗救”)的办法弥补。不过拗救是一种技巧而非格律。

词的平仄:

可以说,词是长短句形式的格律诗,因为每个词牌都有固定的字数、句数和押韵、平仄等规则。由于词的形成与格律诗有密切关系,并且有些词是从格律诗演变过来,词到后来又与所合的音乐分离,以律句作词句无形中成为一种习惯,所以总的来说,格律诗的平仄规则,一般的,词也适用。

但差别也有:

一是在于因为词是“长短句”,在“粘对”上得因词牌的不同而灵活应用。

二是有的词牌中对平仄的要求比格律诗对平仄的要求还严格。

简单的说,是因为词与音乐分离了,为了保证分离后的词仍然具有音乐美所致。格律诗中,平类只平声, 仄类有三:上、去、入声,实际意味着凡是规定用仄类声调字的位置,上、去、入声三种字用哪一种都行。而在词中,规定用仄声字的位置,有的词牌规定更细,细到必须用上声或去声或入声;用平声字的位置还得分别阴平还是阳平-------平分阴阳最早即是如此而来。如李清照论词就说“盖诗文分平侧(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分五声,就是平分阴平、阳平,加上上、去、入三声。如此过细的规定,在〈宋词三百首〉里有迹可循,如周邦彦一改初期词只分平仄不问四声--------和格律诗对平仄的运用一样--------精密的运用四声平仄。但是这样过分的拘泥却又害得词不达意,既不如苏辛词,又不如婉约派。然而也因此形成并延续了一些词牌中必须分阴阳辩五音(唇、齿、喉、舌、鼻五个不同发声部位)的仔细。

词中避免孤平,一般的主要指五字句以上的词句,五字句以下除四字句比较特殊外,一到四字句其实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格律诗只限于

五、七言,最短的律句是五言,少于五字 的在诗中不作律句要求(六言格律诗虽有,但少见,在本文中不提)。

词不仅和格律诗一样要避免句末(三字尾)三连平和三连仄,而且还因词中有三字句,故三字句也得遵守避免三连平和三连仄的规则。

词中也有拗句现象。自从词和音乐分离以后,词句中的平仄一般就按律句来处理了,故词中凡是不合律的句子都是拗句,不能因为前人词中用了拗句,就当作固定的词的格式了,词也总得按照词谱的平仄格式来,否则和新体自由诗没什么差别吧?方文山的自由诗歌还一韵到底呢。

词虽然和音乐分离了,但由于词整体上也遵守平仄格律,故词的音乐美依然存在。由传统诗词特别讲究音乐美来看,是否可以认为,中国人的天性,本来就是乐天的呢?

平仄查询表

2011-09-02 17:36:46| 分类: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仄

智慧 | 标签:字号大中小 订阅

|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上一篇:税收筹划的概念范文下一篇:水泵房施工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