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范文

2022-05-15

第一篇:读书记范文

读书记36——《天幕红尘》

今天,雾很大,木子还是早早到了表哥家,舅舅舅妈都不在家。走进表哥家,来到表哥房间,看见凌乱的床,和床上一本红色封面的书,书名叫《天幕红尘》,作者是豆豆。木子依稀记得豆豆是写《遥远的救世主》的,这部书被拍成电视剧《天道》,表哥说他看了三遍,让木子也看,木子看得很认真,虽然看得不是很懂,但是多看几遍也就懂得大概了。

这时表哥在电脑前正写着读书记,木子有些奇怪,表哥一直想写《天道》的观后感,看了三遍,原书也看了,都一直不敢写,怎么这部豆豆后面出的书又敢写了呢?于是木子拿起《天幕红尘》看了起来。看了近三个小时,表哥找木子聊天,表哥说,感觉怎么样?木子说,先让我看完。

表哥说,今天你是看不完了,我都看了一天多。木子笑了笑,又低头看书,心里想,那是你。

木子这几年在家没事儿就看书,现在四五个小时看完一本30万字左右的现代小说已不是问题了。木子想表哥对他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年前,不知是自己这几年真的有所长进,还是表哥落后了。这几年木子差不多把表哥的书都看了个遍,还在书店借了买了不少,可是表哥……看着表哥书桌上那布满灰尘的一堆书,木子想“书非借不能读也”原来是真的。表哥书桌上的书无非是想对人说,我爱读书,真正读了多少?木子疑惑地看了看一本本裸露出的封面上那一层厚厚的灰尘,继续看书。

时近中午,木子终于放下了书,揉了揉有些酸胀得眼睛,发现自己来了连口水都还没喝呢!表哥有些疑惑有些欣喜地看到木子翻完最后一页放下书,说,走带你蹭饭去,于是拿了了个红包就往楼下走,木子喝了口水赶紧跟上。

吃饭回来,表哥问木子,怎么样?

木子说,好吃!

没问你饭怎么样,是书!说完瞟了瞟床上的那本书。木子说,还不好说,要不你先说说吧。

表哥严肃的脸上立马露出点儿得意的笑容说,好书!然后开始贩卖他高明的看法了。

《遥远的救世主》讲的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其实是讲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靠不要等,要靠只能靠自己。靠属于弱势文化属性,这样休想要翻身。就如人们说教师的待遇低,那要看你是什么类型的什么层次的教师,这咒骂那呼吁想全体待遇都提高,都是靠,你混迹在最底层就别怪人家给你少。任何行业都一样。并且,我们常常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把自己所在的行业看得太重要,若你真那么重要,人家亏待不了你!说你是祖国的园丁你还真信了,那就是你的悲哀!真正重要的部门都不要这些口号,你听过军队被称作什么吗?况且教师真要是祖国的园丁,那也是优秀的教师是园丁,一般般的不糟蹋花朵就不错了!木子听到这儿,说,那你觉得自己是不是?

表哥说,不是。

木子紧接着说,你啰啰嗦嗦说了那么多就显得你是园丁,人家都

不是。

表哥点了点头说,看来还真不是什么话都能公开说的啊!好在咱是众生,是小人物。要真是个人物了,舆论都会把你埋了,就像书中的丁元英和叶子农。所以遥远的救世主不在别处,就是自己。表哥接着发表他的宏论。当然这里面还有关爱情,现在和你还说不清楚。木子有些不屑,想我也快满十八岁了,这要在旧社会,爹都当腻了!不过那么多书看过来发现,爱情是个很难解的题,就是表哥自己也未必清楚,还是别难为他了,这样想,木子感觉好多了。

木子看着表哥装着思考的样子,很配合地问,那《天幕红尘》讲的是什么?

表哥终于等来了木子的提问,表扬似的说,这个你也应该知道,里面常讲的四个字是……

见路不走,木子不等表哥说出来抢着说。

表哥说,对。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既然有路,后面的人们就习惯地走,而不会思考这是不是我要走的路,或我是不是也应该这样走。

所有的人都这样走吗?那怎么会有新的路出来?木子问。

当然也有另辟蹊径的,标新立异的,以不走原来的路来显示自己的不同。

难道这就是见路不走?木子问。

表哥说,不是。见路不走不是一定走原来的路,也不是一定走不一样的路。

那走什么样的路?木子对表哥的故弄玄虚有些不耐烦了。是走适合自己的路,表哥一字一顿地说。

木子说,就这么简单?

嗯,就是这么简单。看似简单……

其实不简单。木子又抢着回答。他看透了表哥的伎俩。

表哥有些不舒服地看了木子一眼,接着说,就像美国的民主,说白了就是点人头数,这个他可以点,也可以说这就是民主,但是他对别的国家的民主制指指点点,这就不对了。如果我们也跟着起哄,便是见路就走。

那我们为什么不学习美国呢?木子想到了自己国家新闻里常常报道的腐败问题,窝火地问。

美国的文化是没有根的文化,他们好比是拼盘,当然要让西瓜菠萝西红柿都有发言权。中国的文化是两千多年来儒教主导的文化,这个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这就好比一个西瓜,你要它又酸又甜又苦又辣,这还是西瓜吗?

那中国应该走什么路?

走尊重事实尊重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路,走符合自身利益的路,不管它叫什么名字,对于西方,既不照抄也不抵制。

说到这里表哥意识到这个话题扯得有点远了,不是他所能驾驭的。于是往回拐说,就像你,你初中读到初二就不读了,一直留在家也不去打工,我相信你不是标新立异,这种生活你也不抱怨,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这就是走你自己的路。这就是不矫情不折腾安定的幸福的生

活。当然这很容易让人说成是不思进取,但重要的是看你自己怎么看。木子才发现自己活得如此幸福。问,那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表哥终于诚实地说了句话,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这本书里说,人活着就是为了比别人更高贵,不管是经济地位上的还是名望学识上的,这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人类迷失方向的诱惑。

有不是这样的人吗?

有,他就是觉者,不是众生了。

那你是觉者吗?

当然不是,特别是看了这本书后,发现里面的人物即使不是觉者也超越众生往那里靠近了,如果他们都是众生的话,我就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了。木子赞同似的点点头……

回家的路上,木子知道表哥只讲了这本书的皮毛,要想知道更多,必须自己多看几遍。 比如说,里面的爱情……

第二篇:许金芹读书记

读书记

大高镇中心小学许金芹

正津津有味地给学生上着课,突然接到朱校长的电话说下课后去他办公室。什么事呢?管他呢?快考试了,还是上课重要,我继续投入地给孩子们讲解如何写这次作文。下课铃一响,我就急匆匆来到朱校长的办公室。原来是让我交读书笔记参加镇上的读书活动评比。“哎!”我感叹道,“哪有时间静心读书呢?这次活动我不想参加了!”朱校长是我的中学语文老师跟我说话比较直率,接着就训上了,“我不是经常对你说有空就抽时间读吗?你上学时可是最爱学习的,现在怎么这么不思进取呢?”我真的没时间,我一一向他列举自己一天所忙,他也笑了,是啊!在家是家庭主妇,洗衣做饭带孩子,在学校除了上课、批改作业、备课,还要精心准备各项比赛活动。自戚主任来后,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步入正轨,老师们干劲十足,可是也感觉忙了累了,想想自己的孩子也在这儿读书,感觉这样忙碌也是应该的。于是我就回家找我的读书笔记,找我闲暇时读的那几本爱书。拿着这几本厚厚的书我随意翻着,又情不自禁地读起来,是啊,开卷有益,我是个不爱看书的人,但这这几本书一拿起来我就想看。其中的三本我以度过多遍。它们是尹建莉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高万祥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蔡林森的《教学革命》下面我就跟大家交流一下读这三本书的感受吧!也许您也会爱上这几本书的。

一、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教师,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工作,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这本书是作者联系自身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女儿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她以一位家长的身份和研究者的角色,把抽象的教育原理用日常行为讲出来。她对一些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之深和操作之精辟,我认为这本书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教育学素养,内容写得不仅通俗,而且非常专业,看了这本书后,该书似乎开始影响我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下面是我节选的几段内容,感觉很有道理,与大家共享。

1.对幼儿及儿童的教育

有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以自认为是对的方法去教育和关心孩子,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只是强行把自认为对的道理说给孩子听,孩子不听,就一遍一遍的重复教育,时间一久,孩子也会觉得厌倦。在“如何提高爱的质量中”所阐述的是家长在教育幼儿时要用“活”的方法,而不是灌输给幼儿死板的硬道理,可以告诉幼儿为什么要这么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说,否则他永远都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另外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孩子一时间有可能达不到你所要求的,那就要降低一些要求,让孩子慢慢的去学会并达到要求。

2、把学习变成轻松的事。

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能变得轻松愉快。我们在儿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好方法,不要想当然地用坏方法去教孩子。幼儿的最佳学习状态是在游戏中显现出来的,应该把孩子的乐趣放在首位,学习放在第二位,想办法保护幼儿的兴趣,树立他对学习的自信。和生活结合的学习效果更好,源于生活的教育无处不在。就像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斯认为,“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关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使所有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3、为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文中阐述了幼儿说谎的事例。说谎对于幼儿或成年人来说都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习惯,儿童说谎的原因有两个:一时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就像家长在生活中为了对孩子达到某一种教育目的,用一些谎话来哄骗他,或是家长出于成人社会里的某种掩饰需求,经常会说些虚饰的话,虽说并无道德上的不妥,只是一种社会交往技巧,但如果被年龄尚小的孩子注意到,也会给孩子留下说假话的印象,教会他们说假话。墨子就染丝这件事比喻教育上的影响,“染于苍则老,染于黄则黄,所

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甚也。”所以如果孩子出现说谎的毛病,家长一定要首先自我反省,对于我们教师也一样,作为一名教师要为人师表、恪守自律,这一点对于幼儿教师更为重要,因为幼儿期的教育非常重要,教师的言行举止会被幼儿所模仿,如果教师缺乏道德修养,言行举止不规范,也会影响幼儿的行为发展。幼儿说谎的另一个原因就会是“压力”,所以家长在教育幼儿目的的同时放宽要求,不要对幼儿过于苛刻,不容许幼儿犯错,不尊重孩子,那样会让他们情绪紧张和不平衡,为了逃避处罚而说假话。

4、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如果家长能领悟到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些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办法自然就有了。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或是其他客观方面的原因,必须要和孩子经常分离,把孩子放在爷爷或奶奶处,让他们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或平时工作太忙,很少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不常关心他,增强他的失落感。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上一代祖辈,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损害不会立即呈现,但孩子不会白白作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多烦恼和不和谐。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把他当做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做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不要以成人的知识嘲笑孩子的无知,不要以成人业已成熟的思维方式批评孩子想法的幼稚可笑,每一种和儿童相处的细节,都是一场德行教育,也是一场心理健康辅导。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时,我们必须做的正确。其书内还有很多教育智慧,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学习去改变自我。

二.读《优秀教师的必修课》有感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的作者高万祥是一位喜欢读书、思考的校长,是一位鼓励和引导教师读书、思考的校长。本书对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成就优秀教师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书中结合作者近30

年从教的经历,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教师的事例,从阅读、观察、思考中,作者总结提炼了优秀教师在专业修炼、职业提升和事业追求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的9件事。其实作者所提出的9件事,也正是教师职业攀升的9个台阶,也正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9个生命密码。

第一件事,读书修身,读书致远。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人,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生活在书籍中的人。应该是渊博如一座图书馆的人。

第二件事,仰望星空,自我反思。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人格特征便是具有反思意识、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反思自我,要时时怀着一种敬畏感,仰望自己心中这一片教师天职的星空。

第三件事,教育科研,拯救自己。一个优秀教师和一个平庸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有没有科研追求和科研能力。

第四件事,大爱圣心,大德厚生。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具有“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和责任心”的教师。教师事业成功和生命的灿烂之花,一定盛开在这种大爱情怀之中。

第五件事,一流口才,莲花巧舌。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口才的背后是学识、教养、自信和自我实现。

第六件事,我写我心,我思我在。写作是实践和思考的结晶。中国最好的老师,一定是最能写作的老师。魏书生如此、李镇西如此,钱梦龙如此、窦桂梅也如此。还没有哪一个老师课上得非常得好,不会写作的。名师都是著作等身。

第七件事,生活教育、注重细节。“如果我们不能做伟大的事情,那就怀着一颗伟大的爱心,去做好平凡的小事。”特蕾莎修女的话,为“细节决定一切”的行为理念作了最好的注释。

第八件事,家校沟通,必有我师。好父母其实一定是真正的好老师。家校沟通和合作的过程,也是教师接受教育和熏陶,从而不断优秀起来的过程。

第九件事,调整心态,享受快乐。教师是最光辉的职业,也一定是最快乐的职业。为什么咱们大多数教师时常不开心,经常愁眉苦脸,甚至牢骚满腹,为了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就想发火,为了别人的一句什么话,非要争足面子,喋喋不休。原因何在?除了客观因素,便是自己的心态。

也许我们做不了魏书生、李镇西、钱梦龙、高万祥、窦桂梅那样的名师,只要咱们按照这九件事的提示去践行,我们也可以做优秀的教师,退一步说,做不了优秀的教师,我们也可以做快乐的教师,至少在自己原有的专业基础上,水平有所提升,教出学生的学业质量能有更大的进步。不过,话又说回来,你的专业水平提升了,你的学生学业进步了,你也就快乐了,下一步你也就优秀了。

三、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有感

去年暑假,我就拜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好书,受益匪浅。现在我们一直使用这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这本书一直放在我桌上,有空就读,读后就思,思后就学。越学越精通。

蔡林森在书中总结了他几十年的经验成果——“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先学后教”教学理念,还具体说明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思想细节和操作方法,让我对课堂教学的形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教师都在寻找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先学后教”确实是实现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能及时、准确反馈教学信息,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学生读书后,进行自我学习和检测,这样就暴露出了问题,通过后教能够当堂解决学生自学中暴露的问题。而我们平时的课堂,老师按照预先的教案进行讲解,学生按照课时的内容听讲,当堂可能效果还可以,但是课余作业有些学生就不能够独立完成或者干脆不写。这样,就做不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节课都遗留一点问题,日积月累,问题就堆成成山了,也导致一部分学生放弃了学习。

“先学后教”的可贵之外,就在于让学生走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先进行探索和体验,然后发现问题,最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先学”一开始就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成为“后教”的依据及重点。这种教学法能唤醒每个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有了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堂训练”,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和课余作业,达到“堂堂清”,老师亲眼目睹学生做作业的全过程,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更正,有目标的进行个别辅导,达到“日日清”,这样,既保证了学习效果,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我们平时一般把作业放在课余,有部分学生抄袭答案应付,这样的作业效果可想而知。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运动时间,有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培养特长,达到全面发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优等生通过自己看书、练习,做对检测题,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给别人做讲解,做别人的老师,不仅能使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也能帮助后进生的问题当堂解决,当堂达标,力争一个也不掉队。这样就保证了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达到了提高,真正面向全体,让人人学好。

总之,读了蔡林森的书,我收益颇多,让我对课堂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蔡林森先生的“先学后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构建高效课堂的模式,当然,我们无论学习了哪些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或方法,都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适时适度地来运用,在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来尝试,不断改正、补充、完善、提升。

下学期我们学校要打造书香校园,所以读书势在必行,我们不但提倡和指导学生读书,自己更应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书是提升,读书是修行,读书使你会看到另一个美丽世界。

第三篇:读《大姐书记陈超英》有感

近日,我认真研读了《大姐书记陈超英》一书,深受教育、深受感动、深受鼓舞,她心系群众、牢记责任、迎难而上、执着奉献的高贵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学习、发扬光大。

“天地生人,生一人必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陈超英的人生旋律洋溢着真诚和善良,洋溢着热情和美。在人生的舞台上,不论是身为女儿、妻子、母亲、姐妹,还是作为领导干部、同事、朋友,她从来没有亏欠过自己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而且每一个角色都演绎传奇,留下一串长长的故事,一言、一行、一事真真切切,无不令人为之动容。

陈超英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写满了“爱”,看上去虽然琐细而繁复,却像星星之火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于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乃至“工作对象”,她总是毫不迟疑地付出自己的温情。在面对贫困农民工、退休职工遗属等弱势群体时,陈超英不仅给予无私的帮助,并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予人以尊严。她说“不能让老实人受罪”,“不能让能干的人吃亏”,不知疲倦地向他人、向社会传递着爱和温暖。

都说陈超英同志是在平凡中创造了伟大的不平凡。然而平凡的我们,却让日子如流水般逝去,依旧在平凡之中平凡着。倘若每天面对桌案上的文件,只做份内之事,工作能有几许生机?倘若每月安享着所得薪水,不求提高工作能力,人生能有几回拼博?生命就在我们一日复一日的安逸中流逝,而陈超英的精神则是在这样一个容易忘却责任、忘却信念的时代,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点亮了希望。

作为中建三局的一名干部,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学习陈超英先进事迹,我将从以下方面学起,从而提升自身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

首先是要学习她心系群众的宝贵品质。作为一名国企干部,她心中时刻想的是群众,急群众所急、忙群众所盼,从来没有个人的利益,有的是集体的利益、群众的利益。陈超英同志坚持当群众的贴心人,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当不被群众理解时,依然耐心细致地劝导、解释,最终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尊重、爱戴,被尊称为“大姐书记”。

其次是要学习她牢记责任的道德情操。爱企业如家,视员工如友,她所做的每一件细小琐碎的事情,都折射出了她始终如一的责任担当。当企业效益不好时,她依然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甚至更加努力地工作,发挥了模范作用,凝聚人心。当有更好的选择,可以回北京工作时,她不为所动,毅然留在了企业,陪伴员工走过低谷,踏上坦途。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深入一线,深入困难职工家庭,访民情、解难题,真正做到了对企业好,对职工好。

再次是要学习她迎难而上的精神意志。陈超英同志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不畏难,敢于啃硬骨头。面对矛盾,她总能挺身而出,不推诿、不逃避。面对企业的困难,她殚精竭虑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传递温暖、凝聚人心,面对工作中的难题,她想尽办法,协调关系、解决纠纷,不怕辛苦、不怕麻烦,最终把问题解决了,群众和企业得到实惠。为了工作长途奔袭,从不叫苦,没有埋怨。用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还将会鼓舞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生命如花历经风吹雨打,热情似火淬炼了光辉人生。她的点点滴滴感人事迹将被世人传颂,而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持之以恒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我想,每一个年轻人都愿意接过超英同志的旗帜,传承超英精神,让敬业奉献、无私博爱之旗永远迎风飘扬!

第四篇:读《习总书记用典》有感

阳春四月中旬,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渴望刷爆朋友圈,第二十个到来“世界读书日”之际,读书为我打开了一个个真实的世界,古今中外,异域风情,伟人平民,真知灼见,穿越千年时光的隧道向我走来。

荆山西北清晨,耳畔响起清脆的鸟鸣声,拨动了生命的心弦,行走在21世纪中国大山深处的新农村沿河大堤步行道上,小河潺潺,玉带环绕,放眼向周围层峦叠嶂的山川河流看去,顿感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神清气爽,全身心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回到电脑桌前,人民读书会四月的书单如约而至,感觉眼前一亮,感谢人民网读书频道人民读书会书友读书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冲一壶春茶,静一静心神,任凭茶叶在水中渐渐舒展它的身姿,品茗春茶入口散发着浓浓的花香气。

随之,端坐电脑桌前,打开电脑网页,接转读书页面,点击红五星进入网上书页,细细拜读《习近平用典》,知悉该书由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主持编写并作序,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组织撰写解读文字。

人民日报社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用典》,脉络清晰,一目了然,释意精准。总书记引用的经典名句,每句都标有引用的场合,配有解读、原典、释义。

我学习得很慢,初学感觉我对散落于经典中的金句有了全新的认识,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同志们用功甚巨,勘正了我对经典真意的认识;学习第二遍,感觉总书记,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思考的如此深邃;学习第三遍,感受到了我们红色中国领袖真挚的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境界和担当精神,取舍之间彰显执政风格,读懂当前时政,这是细细拜读而能得到的高境界和深刻的认识。

就这样慢慢读着,结合现实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生存环境想着,灵感的火花让我醍醐灌顶,豁然贯通,《习近平用典》就像品茗的的春茶,氤氲着浓浓的花香。经典如同祖国一山山生长千年的老茶树,在中国智者五千多年来悉心的栽培下,长出了嫩嫩的春芽,总书记今天从生长千年的中华经典老茶树上采摘出嫩嫩的春芽,人民日报社又将他炒制成素朴的章句和汇编装桢成高雅的《习近平用典》,才让大家有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起学经典、思经典、用经典。经典越读越明,智慧越用越多,茶香越品越浓,让人一时不知究竟是书香还是茶香,也许两者已经交融在了一起。一时间让我感觉走进了经典的宝山,尚需多采撷,一定不可空手而归。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习近平用典》无疑从经典和现实的来龙去脉上为我们作了深入浅出地阐释,交给我们一把读懂当前红色中国的“金钥匙”。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总书记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以“适当的引经据典”阐明透彻的思想。他引用过的经典名句,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均有参考价值。《习近平用典》内涵丰富,学习这本书,是读懂中国这本大书的“金钥匙”,大家读懂了这本书,也就找到了认识当前中国的源头。读这本书好像在听总书记讲他对中国过去、现在、未来的价值取向、路径、行动。如谈领导干部修身:“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习近平同志曾经提出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自省意识,是要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检身若不及”。这些经典在总书记讲话中频现,总书记信手拈来,意到境成,指导“治世”,把古人治理智慧应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在现实实践中自然生成自己的治国理政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在解读、原典、释义上真是下了一番功夫,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点出了总书记引经据典的场合。解读,这句简洁隽永的古语,折射出不断更新自己、主动适应时代、积极推动发展的向上朝气,沉淀为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精髓。这样的观念,表现于文字,潜藏在心灵,塑造着气质,决定着命运。在历史的关键节点,这样的创新意识往往会迸发出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果真是原汁原味。释义,这句话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词,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古之圣人,欲养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洁体,如《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点清这句话的来龙去脉。十八大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笔锋一转,切入现实,直接党的群众路线。感触深的是有时候真是较真,如辩证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孔子是从“有为”角度出发。老子所谈的却是“无为”,主张为政不在言多,其所说的“守中”的“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不是儒家所谓的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这样的大手笔,瞬间就让读者把儒道两家观念不同弄的清晰明了。

中国何以强,缘有共产党。总书记植根中国大地,贯通古今智慧。他一手伸向历史汲取营养,一手伸向实践的大地上从人民群众那里汲取巨大的物质力量和治国理政智慧。两束火花的碰撞,倒逼破解中国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金钥匙”就被习近平同志找到了。

文以载道,汇以兴邦。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列出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阅读“书单”,囊括近百部外国经典名著,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中华经典是文明的精髓。《习近平用典》选用的是经受住了千年岁月洗礼和现实粹练的精髓,闪耀着中华古典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传承经典就是传承流淌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血脉,活用经典就是借用前人的智慧为破解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借鉴。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文明能量总是刚柔并济绵绵而悠长,经典滋润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觉醒。 《习近平用典》让我们常读常新,因为我们每天生活着的世界、每天早晨升起的太阳、世界上每天生活着人们的思想都是全新的,只有人类对美好世界的探索永远不变,人类文明在永续传承中喷涌创新出辉煌灿烂的光焰,一刻也没有停止发展前进的指针。 学习经典,把脉中国,掌舵人生。今天的中国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路上阔步前进,又将迎来一个万祡千红的春天!

第五篇:读《习总书记回信》有感精选

2017年度新战士 杜家乐

读《习近平同志致南开大学入伍新生》后有感

(杜家乐)

泱泱华夏,赤子之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个和平却不安宁的时代,有无数评分的人展现出了自己伟大无私的已面,南开大学的8名大学生穿上军装,投笔从戎,毅然决然地踏入军营。他们付出的是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奉献的是无悔人生,就像总书记在信中说的那样,他们是值得鼓励与称赞的时代先锋队,用自己的学识与才能去报效祖国,他们是值得肯定的,他们都是祖国的骄傲。

他们是时代的领军人,即将加入军队与我们并肩作战,他们是榜样,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知识,充实自身在学识与技能上的缺失,我们将是战友、是兄弟,一起在保卫祖国、奉献青春的道路上浴血荣光、越走越长。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批人,他们正值青春年华,他们站在人民的身前,脸上是灿烂的笑容。

2017年度新战士 曲鹏冲

用热血为国封疆

(曲鹏冲)

小引:参军报国是一种义务吗?不,那是一份梦想。

古有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弃笔从戎报国志;今有南开学子“暂别校园,投身军营”携笔参军爱国情。从校园到军营,这并不是简单的环境转换,而是梦想的一种升华。正如总书记在回信中说的那样:“南开学子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是的,在这个喧闹纷乱的当今社会,总会有那么一群有志青年依然选择坚持自己的梦想。纵使青春短暂,即便年华将逝,他们也不忘初心,将青春献给祖国,把热血洒在疆场。或许对于他们来说,“弃笔从戎”并不一定是一种豪情,但“报国参军”定然是一番壮志。

同样是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同样是入伍参军的热血青年。我对南开八名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感同身受。虽然从小我就有身穿军装的愿望,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我迟迟未将梦想付诸实现。记得那是一个阴沉的午后,“南海争端”掀起了全国守卫疆土的热浪,唤醒了我心中那沉寂已久的从军梦想。又是一个沉霾的清晨,“萨德问题”再次引发了华夏捍卫主权的狂潮,点燃了我心中早已按捺不住的报国热血。我不想再等待,祖国需要我;我不想再徘徊,祖国需要我。这个世界并不安定,党和人民应当捍卫。七尺之躯,怎甘安逸度过,铁血之志,必当投身报国。都说当兵苦,但那又何妨,苦难当头,方显男儿本色,这一副铮铮铁骨,祖国若要,给她便是。满腔热血任她洒,忠心铁骨凭她打。

对于刚刚入伍的我来说,习总书记的一封回信仿佛也是在鞭策着我自己,它坚定了我的信仰,也放飞了我的梦想。它不仅是对我们爱国之心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报国之志的鼓舞。在这片红色大地上,若要一展才华,军营是最华丽的舞台;想要百炼成钢,部队是最难得的熔炉。新训期是军人打下基础的黄金时期,也是磨砺自我的重要阶段。我将铭记习总书记的嘱托,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担当,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征程上奋力前行,精武强能,百折不挠。敢于吃苦,不怕受累,在军营里挥洒豪情;绝不抛弃,永不放弃,在训练中磨砺自己。我自豪,因为我穿上了这身军装,听党指挥,让青春迎接那战斗的洗礼;我骄傲,因为我穿上了这身铠甲,忠于祖国,让生命经历那汗水的磨砺;我珍惜,因为我穿上了这身戎装,忠于人民,让人生写下无悔篇章。

哪一只雄鹰不是在空中翱翔,搏击长空,越飞越高;哪一柄宝剑不是在熔炉中冶炼,千锤百炼,越炼越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男儿的气节与梦想,在军营的号角中飘扬;男儿的热血与豪情,在部队的红旗上绽放。

2017年度新战士 刘超

心得体会

(刘超)

“志士渴饮匈奴血,八千里路云和月。”背刻精忠报国的岳飞医生都奉献给了大宋王朝;“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面对腐败的大清王朝,明知是死,邓世昌将军依然发起了最后的冲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主席用他豪迈的胸襟和伟大的智慧,打败了侵略者,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每当读起这些豪迈的诗句,总有一种参军保家国的冲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决然地报名,携笔从戎;天津消防,一支向着光荣革命潮流的部队,我我便在这支部队穿上了我梦寐以求的军装,要在这支部队开始我的军旅生涯。

今天,部队组织学习了一篇叫《习总书记给南开大学入伍新生》回信的文章,感悟良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四句话十六个字活用的当下,伟大的强军梦越发越近,中国在社会上的地位变得越发举重起来。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新生代的军人,我也决不负总书记的嘱托与期望,争取早日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争取早日炼成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部队的生活很充实,从早到晚的合理安排,让我的生活作息变得越来越有规律,“令必行,禁必止”铁一样的纪律让我越发感受到“军人”两个字的含义;未来很遥远,但是无论何时都忘不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职责,“携笔从戎保家园”,既然选择了军营,就是选择了担当,选择了奉献。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刻苦训练,争取早日考上军校,早日向江东父老传递我的喜报,也早日为守护祖国报效这片神州大地贡献我的绵薄之力。

参军保家国,立志战沙场。携笔投军旅,拳拳爱国心!

2017年度新战士 扈印航

读总书记给南开大学八名大学生回信之感悟

(扈印航)

近日来一封信在各个阶层广为传播,尤其是在军队之中。今天在班长的带领下我们认真学习读解了此信,看完这封信之后我感悟很深。这封信虽然内从不长但句句精辟,其内容引人深思,习总书记之重视尤为可见。近年来我国各方面发展飞快,已然成为世界之大国。祖国之强盛可谓国富民强,但这么一个大国没有一直精悍的部队是守不住的,只会成为别人眼中的一块肥肉。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国家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是一只不能保护自己的纸老虎,所以更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强大的重要性。我国现如今已然位列世界强国之林,兵强马壮,所以我们更要保证我们祖国的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先人用鲜血的生命打下的江山,到现在需要我们用知识、智慧与力量来保护我们的祖国。保家卫国不分边界,不分民族,我们生长在同一片天空下,56个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来捍卫属于我们的一方热土。然而作为现代化社会不同以往,不能再只依靠一腔的热血和满身的力量,更需要精湛的技术和充满知识的头脑,所以就有了不同时代的大学生投笔从戎,走进军营为祖国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另一片战场散发出自己别样的光芒,作为一名当代大学毕业走进军营的一名列兵,我在此呼吁更多有志青年奔赴军营,在这里开启属于自己的另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在这里体现出自己应有的价值。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觉得这句话不是很恰当。“当兵精彩一生,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才是对一名合格军人正确的理解。我会谨记习总书记的这一番话,继续坚持自己的理念,不负军队对我的培养,努力做好自己,做一名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上一篇:歌词啊范文下一篇:红楼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