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制度体系构建步骤

2023-01-12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开制度,制度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行动准则。你接触过什么样的制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流程制度体系构建步骤》,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流程制度体系构建步骤

如何构建高效的企业流程管理体系

目前,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将只抓住市场机会、业务第一的指导思想,转变到市场把握与内部管理相结合、重视内部管理建设上来。只有坚持流程的持续优化,才能在运营效率上超越竞争对手,创造竞争优势。

企业如何向管理要利润?方法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重新审视流程、强化流程管理,在流程上构建企业的竞争力。然而,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流程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单个流程还需要规范、总结与完善;②流程管理业务体系没有形成;③流程管理的组织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但根本原因在于后面两个。流程管理的组织体系与流程管理的业务体系不建立起来,单个流程的优化就没有方向,也不能完成企业的主动行为,自然难于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由于很多企业没有把流程管理视为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管理手段,因此在这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那么,企业如何建立高效的流程管理体系呢?流程管理体系包括方面:流程体系规划、流程设计体制、流程实施与评审机制、流程改进体制。这四个方面一脉相承,体现了管理的PDCA循环。

1、 流程体系规划

首先,流程体系规划要考虑为使企业能够有效地规范、管理并支持业务发展,提升利润空间,企业需要那些流程。其次,为了便于流程管理,在做流程体系规划时,还需要建立分层分级的流程体系,明确流程之间的上下游及接口关系、识别基于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关键流程进行重点监控等。因此,流程体系规划可以参考下面几个原则:

●完整性将企业的重要活动纳入流程化管理,形成完整的文件化流程体系。目前,大多数的企业的流程体系建立以ISO9000质量体系为基础,其他方面涉及不多,一些重要的业务活动尚未纳入规范化的流程管理体系。另外,很多企业缺乏规划方面的流程,企业虽然变大了,而现有的流程体系仍然保留着小企业的特性,多着重于事务性操作,层次不高,缺乏大企

业需要的战略牵引,影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范围清晰 流程间的范围(起点和终点)明确,串起来能够形成完整的业务链,既没有断点,也没有相互交叉(既没有真空地带,也没有重复管理)。给流程界定一个清晰的范围,可以避免流程活动的相互交叉,提高流程的可操作性。例如,有些企业的流程,将规划工作与日常操作方面的工作合在一个流程当中,它们的性质不同,时间跨度也不同,责任部门、责任人也不同,将它们一一界定清楚,在实际的运作当中就不会出现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

●层次化、结构化流程体系按价值链进行结构化设计,建立分层分级的流程体系,使得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上下游关系、支持关系)明确。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是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方面有层次化的文件体系,而企业层面的流程层次化,结构化并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是散见于流程说明中,整个流程体系的逻辑关系并不清晰,这是造成部门间接口不清,相互扯皮的一个重要原因。

●认识关键流程基于阶段性战略目标识别企业的关键流程,便于重点跟进与管理。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基于阶段性战略目标去主动识别企业的关键流程进行重点管理,这不仅给很多企业缺乏明晰的战略有关,也是没有将流程管理提高到支持战略实现的高度的表现。

2、流程设计机制

这个阶段,需要把握规范化和优化两个原则,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规范化流程输入和输出明确;节点完整;活动规范明确(5W2H),便于经验积累和推广;有流程图、流程说明、表格。通常完整的流程包括三个部分:①流程图——理清活动范围以及活动间的逻辑关系,便于总体把握,也使流程改进小组能够从整体流程的角度,而不是从职能部门的角度看待问题;②流程说明——具体阐述流程图的各个活动的操作细节以及输入输出,便于工作经验积累和推广;③表格——流程实际运行于表格中,流程信息的传递靠表格记录。

●职责清晰流程角色分工和职责清晰。设计流程绩效指标:设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以判断流程运行绩效,并从战略的角度确定流程的关

键绩效指标。很多企业的考核指标是从职能考核的角度设立,而没有从流程的角度区建立、跟踪、考核流程的绩效。从本质上讲,所有的绩效都是依附于流程的或者说是在流程中产生的,从流程的角度设立的绩效指标,才能促使大家放弃部门本位主义,促使大家关注流程产出(过程产出、最终产出)角度去整合设计绩效指标,并选择与阶段性战略目标相关的指标作为KPI.●适应性 流程要适应企业的战略发展要求和实际运作要求。很多企业的流程还没有体现战略的要求,没有将战略实施的关键因素融入到流程当中,从而变成员工的日常操作行为;还有些企业战略变了,而流程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新的关键成功要素没有体现在流程中。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流程的适应性。另外,不要企盼用统一的流程去管理不同的业务,这样只会使流程从一开始就处于失效状态。

3、流程实施与评审机制

流程建立起来后,关键在于实施,需要树立起流程的权威性,以及建立起流程的持续评审机制,从而牵引流程的持续优化。流程的实施评审工作,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发布、培训执行流程发布后,要对相关执行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流程执行人员明确在新流程中的职责,执行规范的变化,及时掌握新流程所需的操作技能。

●树立流程的权威性流程建立起来以后,必须树立流程权威性,打造“重视流程、使用流程、管理流程”的氛围。流程要得到有效的执行,没有随意的破坏流程权威性的现象出现,企业全体员工形成按流程化规定的操作的习惯。

●建立评审机制(计划、方法、绩效测评)并实施评审这是保证流程持续有效的关键步骤。关键流程评审,由流程部门组织流程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其他流程评审,由流程主导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

●实施奖惩措施如何管理变革,包括流程管理变革,都必须要有制度支持,否则会不了了之。需要建立起一套制度,奖励在流程实施中提出有效改进措施的行为,惩罚不按流程规定执行的行为。

4、流程改进机制

针对流程实施与评审中收集到的流程缺陷,需要组织跨部门的小组进行流程的程序改进。不断,融入企业阶段性战略要求,融进先进的管理思想,进而消除管理瓶颈,使流程持续优化,持续有效,是流程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流程改进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体现战略流程必须能够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这样的流程才有效,否则就无效的,甚至会产生负面的效果。因此流程改进目标必须体现企业战略要求。

●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 流程改进必须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

●消除管理瓶颈 流程改进目标必须消除目前的管理瓶颈。

●标杆基准树立行业或相关行业的标杆基准,学习业界标杆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以标杆为基准设置流程绩效目标和提升计划;对标杆基准进行跟踪研究。

●协调平衡 流程改进时,应同时梳理和协调上下游流程和接口流程,确保流程间的协调和平衡。

●持续优化流程完成流程管理的业务体系构建之后,还必须保持流程的持续优化。例如按照流程管理组织体系的要求,组织跨部门的流程工作小组收集流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对流程进行评审,对问题流程或者适应性不强的流程进行持续优化,从而优化工作方法,解决管理瓶颈。只有坚持流程的持续优化,才能在运营效率上超越竞争对手,创造竞争优势。

第二篇:新高考制度下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要: 新高考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需要进行相应的课程制度建设来保障政策的落实。在新高考背景下,立足于学校课程制度,根据课程运作环节提出课程规划制度、课程实施制度、课程评价制度、课程管理制度、课程资源开发制度以及校本教研制度这六个建设维度。推进课程制度建设的策略是:坚持生态性原则、显性规范与隐形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以相应的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和新制度教育学理论为指导;精准把握学校现状,保证课程制度建设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克服集体无意识,重视学校的变革力量。

关键词: 新高考背景;

学校课程;

课程制度建设;

高考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推动考试招生制度的优化与完善是人民和国家的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它牵动着人民的心,关乎国家的人才选拔与培养。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性

文件,意味着改革工作的全面启动并开始试点。随着高考改革方案的推行,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以及普通高中教育新形势的要求,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下,2018年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它基于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规律,凝练出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为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针对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将其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和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核心素养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教材编写也在稳步进行中。考试招生制度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风向标,关于课程的理念与取向、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变化,而立于课程之外又贯穿于课程运行各个环节的课程制度正是这一系列课程变革的制度保障,相比传统的课程制度,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背景下,其内容更具鲜明的新高考特色和科技属性。

一、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一)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制度的内涵

“学校课程制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学校形成或制订的,结构严密、相对稳定、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都必须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是学校进行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与校本教研等一系列活动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运行保障。”[1]即代表着学校课程制度的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和运行机制。学校课程的正式制度就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规定、条令,“非正式制度包括影响人们课程行为的长期固定下来的习俗、惯例、文化观念、价值标准,其实施机制则是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2]结合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考试改革的形式与内容,以及基于增加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实现真正素质教育的改革目标,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制度是指学校在新高考的改革理念下,根据学校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校园文化制订的关于个性化课程规划、

分层走班制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精准化课程管理、立体化资源开发以及校本教研等一系列课程实践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运行保障,包括课程规划制度、课程实施制度、课程评价制度、课程管理制度、课程资源开发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

(二)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意义

1.

促进学校特色化转型。

“让家长知道学校通过怎样的手段和渠道来实现学校所有教师知道并认同的主张与价值取向这在学校转型中是非常必要的。”[3]对于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转型而言,课程特色化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渠道。它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分层化、课程开发的个性化以及课程管理的精细化。因而学校课程制度是保障课程特色化改革、促进学校特色化转型的制度基础。首先,课程制度明晰了学校分层走班教学的分层依据,调和了资源配备、学生兴趣、认知发展以及考试要求的矛盾与冲突。其次,课程制度从“法律”角度规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个性化、多样化属性:不仅要有层次多样的必修课程,也要有各种既体现专题学术性又具有社会职业性的选修课程。最后,课程制度保障学校在指导学生选课和调整学业计划、规划组织学生学考与选考、收集管理与应用学生素质档案、调整师资配备等管理层面有章可循,更加精细化、精准化。一所学校是否具有办学特色不在于特色学科,也不是各种软硬件设施,而是学校在整个制度框架中运行的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既符合新高考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要求,又能基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学校自身的资源现状选择最合适的运行模式。学校课程制度不管是通过它的正式制度来规约学校的课程行为还是通过它的非正式制度来引领学校的课程精神,都促进着学校在新高考改革中的特色化发展与转型。

2.

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

教师既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领悟者,又是学生课程理解的诠释者。教师是高考综合改革落实推进的关键角色,他在这个角色上拥有怎样的课程权利,要履行哪些课程义务,要确立怎样的课程观从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胜任力体系,这都需要学校制定相关的课程制度,从文本上规范,于精神上引领。学校课程制度是教师课程实践活动的行为依据,通过明晰教师在课程规划与资源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管理与校本教研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归还甚至扩大了教师的课程权利,教师在课程领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权利越大意味着责任越大、对教学胜任力的要求越高。课程制度促使着教师要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根据新高考考试形式和内容改革下课程与教学的新变化,不断去吸纳新知识,培养新能力,完善个人特质,从而提升教学胜任力。比如,课程制度引导教师改进自己的课堂组织形式,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尝试情境化教学,形成富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职业本质和教师角色重新定位,从一名学科教师成长为辅助学生成长成才的综合性人生导师;面对学校改革的紧迫性、家长对新高考的质疑、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稚嫩以及学生的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面对自身胜任力不足而产生的各种压力和不良情绪等,教师应具有敏感性、耐受性和可塑性。

3.

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多个方面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中和谐共育,从而最终实现富有个性特征的全面的发展。教师、课程、学校大环境作为教育提供的主要外部条件,是影响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课程制度规约下教师、课程和学校的变革为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首先,学校课程制度规定教师要科学化地进行课程实施、多种形式的课程评价、最大限度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参与集中规划或自主选择的校本教研活动。其次,学校课程制度定义了课程本身,其属性应当是分层与分类、必修与选修、基础与个性齐飞。最后,学校课程制度要求学校要协调好国家、地方和校本这三级课程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要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对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各个环节产生的大规模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和反馈应用,实施精准管理;要为学生学习营造自主选择、自由轻松的精神环境。课程制度规约下教师、课程和学校的变革不仅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提供了物质环境,而且课程制度所内隐的教育观念在课程运行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学习目的及其本质、对自身的生涯规划、对人生的成功有比以往更清楚的认知。基于新高考要求建立的学校课程制度充分保障了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落实。

二、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维度

课程制度维持着整个课程系统的正常运行,它的正式制度以文本的形式规约着课程各个运作环节,而它的非正式制度则以理念的形式渗透其中。按其运作环节可将学校课程制度划分为课程规划制度、课程实施制度、课程评价制度、课程管理制度、课程资源开发制度以及校本教研制度。下文从正式制度层面入手,分析基于新高考的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各项维度。

(一)彰显学校特色的课程规划制度

学校课程规划制度就是关于如何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的制度,从课程目标的确立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从课程内容的实施到课程内容的评价和管理,课程运作的一系列环节都囊括在课程规划制度之中。《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4]因此,课程规划制度不仅涵盖学时、课程类别、开设科目、学分等课程设置,还包括考试时间、次数的规划;不仅涉及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还包括课程规划本身,可以说,课程规划就是对新高考背景下课程实践所勾画的蓝图,而课程规划制度就是对勾画的理念、方法、过程、结果反馈的规范。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这幅蓝图,学校需要思考不同类型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何种位置,某一课程应该在哪个学段学习哪些内容、应该相应地获得多少学分以及在哪一时间段进行评价等都是规划的内容。如江苏省泰州中学基于胡瑗的教育思想,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整为指向国家必修课程和选修I的“体用课程I”和包含国家课程的选修Ⅱ、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的“体用课程Ⅱ”两个板块,构建了利于分层教学的创新课程体系。[5]较为常见的课程规划制度有选修教材制度、课程选修制度、选课指导员制度、生涯规划制度、必修与选修课程建设规划制度等等。

(二)体现分层特性的课程实施制度

课程实施就是将课程计划付诸于实践的过程。[6]课程实施制度是保障课程有序进行的重要制度。新高考实行“3+3”模式,除去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外,学生可突破传统文理分科的限制任意选择三门作为选考科目。由于学生选择科目的不同,学校就需要进行走班教学;由于学生能力、兴趣的差异,学校就需要分层教学。学生对课程科目的选择,对科目难度的选择,对教师的选择,年级秩序可能打乱,进度不一,这些都意味着课程实施形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另外,就分层而言,分层的依据是什么?是根据学科知识的结构内容和评价方式分层还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前一种是将学科内容分为不同的层次或者模块,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或能力来选择,如果选择了对自己来讲难度大的层次,那么可以在老师的分析建议下进行调整,重新选择适宜自己的层次。而后者则是传统意义上根据学生能力强制地将学生划分为精英班、普通班的分班模式。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学生是否拥有选择权。因此,避免换汤不换药的方法就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分层

教学走班制度,保障学生的选择权。另外,在分层走班制模式下,导师制度是教师指导学生生涯发展规划和开展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如南京市金陵中学专门针对高一和高三年级开设了包含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学业规划、大学与专业探索、职业探索与体验六个模块的生涯规划指导课以及搭建了融合指导教师、指导办公室和测评软件为一体的“一师一室一空间”的服务平台。[7]又如杭师大附中专门针对学生成长导师的设置出台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规定了成长导师的配备标准、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比如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以及将面谈与电话访谈相结合等。[8]

(三)以激励先行为指导的课程评价制度

学校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的一系列运作环节进行评价的活动,具有监督、反馈和激励功能。“学校课程评价制度建设的内容应当包括明确课程评价的理念、健全课程评价组织机构,构建学校课程评价标准以及程序的规定”。[6]“如果学校管理者与老师分分计较,老师就必然与学生分分计较”。[10]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的课程评价制度更多地要发挥激励功能,

以评促学。“评价的客体其内容要将基础性与特殊性相结合”,[11]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独立的个体,有共性发展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才能的一面,因此对于学生的基础素质能力和拔尖素质能力都应当进行合理的评价,通过评价和结果的反馈促进学生自由、个性、全面的发展。2014年12月教育部针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肯定了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将身心健康、思想品德、艺术素养、学业水平和社会实践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制定了从写实记录到整理遴选、从公示审核再到形成档案和材料使用的评价程序。[12]基于此文件,针对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制度建设,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创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学生可以自主登录上传相关资料,教师和学校进行审核、遴选和整理,各方主体都能参与评价,让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一个动态更新、随时受到监督的过程。除了综合素质评价外,对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等方面都应当建立相应评价制度。比如对课程方案和课程实施的评价,杭师大附中制定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选修课程评审制度》和《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选修课程管理制度》,对选修课程方案的目标设置、内容选择与设计、资源利用、组织与评价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效果、态度和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促进课程方案的完善和教师的专业发展。[8]

(四)用科技助力的课程管理制度

“课程管理是隶属于教育行政的一个部分。现代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课程管理者对一定课程系统的人、财、物和课程信息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系统预期目标的活动”。[14]学校课程管理也就是将学校里的各种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信息进行管理与调配,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里的各种资源、信息该如何调配与应用,都是学校课程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建立相应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比如基于增加学生选择权、施行“3+3”模式的要求,分层走班下学生如何进行选课?如何保证开齐开足所有课程,满足全部学生选课需求?由于学科教学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不同类型的课程,现有的教室该如何分配?经过学生自主选课后富余的教师又该如何调控?学校应当建立相应的选课管理制度和选课平台,将学校的课程安排、课程简介、教师简介等信息挂在网上,供学生选课指导。另外,教室管理与使用制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学分认定与转换制度、弹性学时制度,根据

学考与选考的时间,有弹性地分配学时,有效调整学习与放假时间以及课程开设的地域空间等等,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整体管理趋势要从基于经验的决策转到基于数据的智慧科学决策”,[15]所有管理内容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都附上了科技的属性。“大数据服务平台、安全预警系统、远程通信系统等在教育领域中的出现与运用,为教育的科学决策、管理的自动化、安全化和低成本化带来了科技福音。[15]新高考背景下,传统的行政班级管理模式被打破,可能直接转化为教学班或者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因此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行政班管理制度和教学班管理制度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完善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指南的通知》中针对这个问题指出:“要重新梳理行政班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课堂学习常规、卫生轮值制度、考勤登记制度、课堂纪律制度、评先奖优制度、综合考评制度、民主议事制度以及各种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引导学生参与制定班规,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建立教学班管理制度,结合教学班课程特点和班级实际建立自我管理、课前候课、课堂考勤、班级卫生与安全等相应的规章制度。[17]为学校的课程管理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五)合作共享理念下的课程资源开发制度

课程创设、实行和评估等整个课程操作系统中涉及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18]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制度是指在学校时空范围内形成的要求参与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包括课程资源开发的组织机构、资金投入保障制度、教师培训制度、课程资源管理及共享制度等。[19]2014年12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对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和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提出了要在课程开设、授课时间以及资源条件保障上满足学生选学和走班的需要。[20]因此,为了满足新高考改革的需求,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合作共享是解决学校课程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比如为学生个性化课程学习提供场地的专用教室:创新实验室、研究性学习教室等,学校内部年级间或各学校之间可以相互共享;大学教师给高中学生开设大学先修课、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课程等等,学生可以在先修课中初步认识相关专业,为以后的选考、高考以及选专业做好准备;一些在线课程、网络资源都可以来到高中课堂,作为课堂、书本的延伸;学校与校外机构在师资、设施设备、课程等方面展开合作,让学生切实感受职业生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另外,在

选课走班的背景下,经历潮汐现象的学科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在师资富余以及师资紧缺时作为教师资源该如何分配,教师结构如何调整,教师培训制度的构建,这些都需要课程资源开发制度予以文本上的规范。比如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建立了“自助餐式”的教师培训制度,每一位教职工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每学期都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或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偏好,向学校教研室自主申请一次不超过5天的外出培训学习,发现:高三教师一般更愿意参加高考研讨会、高考信息交流会;班主任则多选择班级管理先进经验交流类培训;部分青年教师喜欢到先进学校考察学习;骨干教师则愿意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培训。教师自主选择的培训内容使得培训更有针对性,更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21]

(六)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专指“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它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的实践性教学研究制度。[22]高考综合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从以前教师对学生成绩的指导,到现在对学业和职业生涯的双重指导;从以前的单科教学到现在强调综合性、情境

性教学和分层教学;从以前单一的纸笔测验到现在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从以前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到相互创生取向再到二者之间的有机选择与融合,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具有自主课程意识的研究者,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力量。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教研制度,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年级组和学科组教研的组织形式,由于分层教学的需要,在教研组织形式的年级和学科维度上增加了内容分层的维度,因此以上三种维度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多样的教研组织形式,这样更有利于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类问题的针对性解决。组织形式变得多样,相应的教研方式除了注重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行动研究以外,还更加关注不同内容层次、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互助,基于共同的课题进行研究,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再者,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面对不同层次的课程也极具复杂性,因此,教师在备课、说课、评课三个方面都要加强以体现层次性和针对性。另外,由于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更需要建立校本教研的校际交流网络,促进校本教研经验和高考改革经验的分享与推广。

三、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策略

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有利于学校、教师、学生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发展,在课程规划制度、课程实施制度等各维度也涵盖了大量的建设内容,任重道远。因此,探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策略,应当理论结合实际,提升制度变革力量。

(一)坚持显性规范与隐形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的课程体系十分复杂,课程在不同维度上有不同的划分。从国家、地方和学校拥有的课程权力来讲,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结构。从课程学习的必要性来看,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对于选修课程的分类,将其分为综合实践类、劳动技术类、职业教育类、休闲娱乐类和基础知识拓展类,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包括职业体验、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考察探究等内容。可以看出处于上下层级的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需要学校在课程制度建设过程中理清各级各类课程的关系,协调好各类课程的设置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政府、学校、学生、社会等等都是课程的利益主体,课程的运作涉及多方面的人、事、物等因素,处于复杂的利益生态系统中。学校课程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学校与国家、与地方、与学生家长、与校外机构以及学校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各利益主体的和谐性。另外,学校课程制度是学校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在整个制度生态中处于重要的一环。请假制度、学校科研制度、财务后勤管理制度、学校网络管理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卫生工作制度等,与课程制度构成了学校的制度生态系统。课程制度在整个制度环境中应当保持与其他学校制度之间的协调性、互补性,富有层次感和系统性,共同编织学校的制度网络,发挥制度合力。

学校课程的正式制度逐字逐句的规定了学校与教师的课程行为,规定了学生的课程选择。但这些相比法律不具有强制性,尽管一些学校的课程制度建设顶层设计很好,但是在执行上可能由于各种私人或群体约定俗成的观念而落实不到位。一种是敷衍完成任务式的被动服从,另一种是置之不理式的冷漠对待,这都违背了课程制度建设的初衷。课程的非正式制度,即内隐的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以及办学理念等等,当这些理念深入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内心时,将从内部规范他们的课程行为,内在的动机促使各主体自发的遵守外在的规章制度。观念的渗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它是通过日常课程行为中外在的制度规范逐渐加深的。[23]因此学校课程制度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要遵循显性规范与隐形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和借助正式制度的规范和非正式制度的引领作用,通过外在和内在的双重规约保障课程的健康运行,保障新高考改到实处,促进每个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以相应的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和新制度教育学理论为指导

首先,课程政策是学校进行课程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它回答了学校是否是课程制度建设的主体,学校拥有怎样的制度建设权利和义务。它还回答了目前新高考背景下课程意志是怎样的,制度建设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和方向。因此应当充分学习新高考改革的相关政策,梳理高考改革的历史脉络,把握政策的过去,明确政策的现在,预测政策的将来,通过新高考政策来指导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不仅要符合现在的要求,更要具有一定的政策前瞻性。变革的考试评价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以及2018年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而颁布的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对高中课程的规划、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规定,都为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其次,课程理论指导学校课程制度的制定、实施、评价应具有怎样的价值观、课程观,解决课程制度制定与落实中的理论性难题。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文中提到,就理论上的分歧来讲,它们来自于真实问题中互相冲突的因素,并不是任意的和虚构的,各种流派只选择一系列能迎合自己的因素,把它们提升为完全的和独立的真理,而不是把它们视为一个问题中需要加以调整的因素。[24]各种课程理论都是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基于不同的价值立场,有各自侧重的核心要素,往往选择最能迎合自己的因素将其提取为自己的理论见解。对于课程制度建设来讲,课程理论自身所强调的核心要素其实是影响制度建设这一真实问题的各种相互补充或者相互冲突的因素,因此学校要基于自己的课程实践和制度建设实践综合考量各种课程理论,甚至创新课程理论,从而指导课程制度建设。

最后,新制度教育学理论给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体现的是课程权力如何分配的问题,体现的是在课程中各主体的利益博弈,每个利益主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立场,在众多的价值立场中如何进行抉择,哪种价值立场是最为客观、最为符合课程发展的立场,这不是某个个体或群体能直接给出的答案,这就需要制度理论的支撑。新制度教育学认为制度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并且借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来分析教育制度,提倡最小价值介入的弱批判立场,主张从事物内部找寻更为客观的价值标准,避免因过多的价值介入而导致把个人的价值观强加于人。[25]因此,学校课程制度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新高考下人才选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又要考虑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需要。如何避免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单方面的价值介入、如何有效协调各课程利益主体的需求并将其体现在制度建设中,这都需要新制度教育学理论予以指导。

(三)精准把握学校现状,保证课程制度建设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甚或学校管理者、师生等群体的差异决定了学校间的差异化,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及知识本位、社会本位的教育目标将差异

化变成了标准化。学校课程制度建设除了依据国家的教育政策,还应结合学校自身的现状,实现学校转型,从标准化转变为特色化。学校现状是一个大概念,它是整个学校的总和。它包括学校里的人、事、物、文化、环境等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也包括学校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交流。对于课程制度建设来讲应当特别关注课程现状、组织现状、学校愿景、资源现状和变革动力。课程现状是课程制度建设的起点。比如学校的课程设置有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创新的地方,对新高考政策有哪些不适应的地方。另外课程制度本身是否存在结构性缺陷,与其他学校制度是否有交叉重复的地方,是否有未涉及到的地方,是否利于整个制度丛的和谐稳定,这些都为课程制度建设提供了依据。学校的组织现状决定了课程制度的规划与落实是否科学有效,只有主体合理、结构科学、决策民主并处于不断学习中的组织才能更好的进行课程制度建设。学校愿景为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提供方向。它是根据学校以往的历史并且把握现在的状况,科学合理地对未来进行预期,这是学校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创建、相互认同的目标。它为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提供价值引领,保证课程制度建设的方向性。就学校的资源现状而言,在

分层走班教学的要求下,大多数学校学科教师受到学生选课的影响产生潮汐现象,如学生生涯规划老师、心理老师、德育导师等专业教师配备不足;教师对新高考相关政策解读、生涯规划指导、线上平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学科内容分层和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等胜任力亟待增强;学科教室、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室等活动教室的设置受到学校场地限制,与之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设备老旧或不足;科层制的学校管理模式,课程权力高度集中于学校领导,教师在课程上的施展空间小;课程体系传统单一,以学科教学为主,选修课开设不足,弹性不够……由此可见,各个学校进行高考综合改革,不管是选课走班制的实施,还是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的确立,抑或学生的学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管理,都需要学校精准地把握自身的资源现状,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学校的制度变革动力为课程制度建设提供力量支持,决定着课程制度建设的效果。学校唯有充分调动可利用的条件以及根据学校在整个运作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度建设,并保证各项规范落到实处,才能实现课程制度的全面覆盖,支持高考改革下学校的顺利转型。

(四)克服集体无意识,重视学校的变革力量

来自学校群体和个体的制度变革力量是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动力。首先,教师是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关键。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一书中提到个体的变革是教育变革的主要力量,而个体思维模式的转变是变革的主要力量。[26]换句话讲,个体思维模式的转变是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关键。教师是课程制度建设的主要力量,教师参与课程制度建设的思维模式的转变和能力的提升是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关键。那么具有道德目标的教师如何才能成为更有效的变革动力?迈克·富兰认为有四个方面:个人见解的形成、探索能力、控制能力和协作能力。[26]“个人见解的形成”是指教师要自己明白从教的动力是什么,新高考下动机有无变化,需不需要重新树立自己的个人目标,对新高考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有自己的见解。“探索能力”是指个人目标的形成和确定是一个动态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将校内的所有课程制度规范、课程行为习惯以及不断学习知识和政策解读的技巧加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推动个人目标的确立。“控制能力”意味着面对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这些新的考试评价方式和分层走班的

教学组织形式,能不断产生新的思维方式,并且能够知道这种思想能如何运用。“协作能力”是与学校内部各人员比如年级组教师、学校管理者、其他年级教师等建立伙伴关系以及与学校外部人员或机构建立伙伴关系。我们往往将学校管理人员看作领导力的合法拥有者,而教师只是执行者。教师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这一变革实践中,往往处于被规范、被限制、被代表、被领导的角色,没有进行课程制度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也没有进行课程制度建设的能力。这种情况下教师主人翁意识的觉醒以及团体间的协作异常重要,可以提升教师的变革力量,让教师在课程制度建设过程中积极主动,贡献自己的智慧,推动学校课程制度的良性发展。

其次,作为学校来讲,要通过自身变革为教师制度建设能力的增强创设良好条件,从而促进学校课程制度建设。学校要成为学习型、高效率、民主型组织,要转变层级森严的上下级关系体为学习型的命运共同体。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思维定式,课程制度建设本应是所有教师都要参与的,但是现实却不尽如此,并且把这种不正常现象逐渐转变为了理所当然。因此,应极力避免组织由于高度统一的秩序而导致僵化,摆脱领导的决策惯性以及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执行惯性,克服集体无意识,对课程制度建设的边缘性意见进行有效利用,重视教师的见解,正确把握过度控制和无序之间的度,为有价值的教师个人见解的形成营造宽松的氛围,使得学校组织内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在集体层面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避免小团体思想的形成。小团体思想在富兰的一书中解释为不加批判的顺从小组。这样的群体不是学习型民主型的群体,而是专制的群体。

最后,学校还可以通过内外部的协作增加自身的课程制度建设力量。与外部的协作上,通过课程专家、学科专家、科研机构等专业力量并结合新高考的要求,为课程制度的规划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持。通过与社会机构的协作为课程制度的实施与评价提供技术支持,通过与政府机构的协作保障课程制度的法理性。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各制度之间的相辅相成能促进制度间的融洽性,保障课程制度建设顺利进行并落到实处。学校要敏锐感知学校外部对于课程变革的要求以及新高考推行中出现的新变化,也要基于自身的课程水平和学校条件,既要重视内外部因素对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影响,也要协调好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制度建设时根据需要有所侧重。

第三篇: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与制度保障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民群众,更离不开具有高行政效率和执行力的政府。而行政问责制是督促各级政府和部门及相关人员明确自身责任、做好行政工作和满足公众需求的最有效的制度。所以,进行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建立行政问责的制度保障,才能使行政问责制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与制度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推动我国行政问责制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行政问责;体系构建;制度保障

引言

从国内行政问责的实践效果来看,行政问责可以使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也可以为政府人员的执法提供一定的保障。所以,行政问责制的建立,使得政府的合法性得以确立,也为政府的执政提供了保障。但是,就目前来看,想要使行政问责制在各地政府得到进一步的推进,还要寻找行政问责制的规律,从而进行行政问责的体系的构建,并为行政问责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进而增强行政问责对政府行政工作的引导作用。

一、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

(一)行政问责体系的主体构架的构建

行政问责方式由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两种方式所组成,所以行政问责体系的主体构架也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由行政首长、上级行政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构成的主体,应该做好行政系统内部对行政干部的问责工作。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异体问责的力度,既人大、民主人士、新闻媒体等团体对政府的问责。其中,人大代表是人民管理国家权力的机关,所以应该加强人大对政府的监督管理功能,使人大对政府的问责成为异体问责主体构建的核心。另外,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异体问责主体也在监督政府权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还要加强其他异体问责主体对政府部门的监督能力[1]。

(二)行政问责体系程序的构建

行政问责体系程序的构建,是体系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首先,要确立坚持行政责任的法定原则,从而使行政问责制更加规范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具体来说,就是要以法律为依据,既要明确行政人员的具体责任,也要追究导致重大行政问责事件出现的人员的责任。其次,要保证行政问责程序得以被执行。具体来说,就是按照时间顺序,使行政问责的启动程序、调查程序、处理程序、救济程序等多个程序得以公开、透明的实施,从而避免人为因素对行政问责造成的干扰。再者,要进行行政问责配套制度的建设。具体来说,就是为了保证行政问责程序的顺利执行,要使每一道行政问责程序都配有相应的辅助程序,从而使体系保持高效的运行。

(三)行政问责体系文化的构建

想要进行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还要做好体系文化的构建,从而使行政问责得以顺利实施。一方面,要加强对行政人员的问责教育,从而使行政人员的权威观念得以转变,具有一定的问责意识。另一方面,行政问责制在我国的实施已经有十几年,但是国内的行政问责文化仍然较为落后,群众普遍缺少问责的意识。所以,要制定长期战略推动国内行政问责制文化的发展,从而使行政问责得以常态化[2]。再者,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提高人民的问责热情,并拓宽人民的问责途径,进而使行政问责体系得以顺利构建。

二、行政问责的制度保障

(一)完善行政问责监督制度

为了使行政问责得以顺利的实施,政府应该对行政问责的监督制度进行完善。首先,要明确问责制的主体、客体、范围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其次,要加强异体问责主体对政府的行政过程的监督,使政府各项工作在人大的监督下完成。再者,政府要为群众提供监督评价的途径,并确立监督评级的制度,从而规范并完善行政问责监督制度。另外,要建立日常的监督机制,定期完成对政府部门的行政工作的监督,从而完善行政问责的监督制度。

(二)规范行政问责预防机制

行政问责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追究政府的责任,而是要使政府的行政工作得以完善。而想要使行政问责起到督促责任主体履行责任的作用,就要使行政问责预防机制变得更加规范。一方面,为了避免行政过失问题的产生,政府要做好行政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使行政工作变得更加程序化,从而降低行政失责现象发生的概率,做好行政问责的预防工作[3]。

(三)健全行政问责法律法规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行政问责制之所以不能顺利推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想要为行政问责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就要健全我国的行政问责法律法规。一方面,政府可以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行政问责法律法规,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中央政府要使各地方的行政问责制法律法规统一起来,从而使行政问责这种政治制度得以真正的规范。

结论

总而言之,想要进行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就需要做好体系的主体构架、程序和文化的构建,从而使行政问责的体系制度配套,进而发挥行政问责的作用。而通过完善行政问责监督制度、规范行政问责预防机制和健全行政问责法律法规,则可以使行政问责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从而使我国的行政问责制相对来说较为科学、合理和合法,进而促进政府职能的彻底转变,发挥出行政问责的最大作用。因此,本文对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与制度保障问题进行的研究,对于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推进有着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孟雷.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陈楠.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构建与完善[D].长春理工大学,2013.

[3]任晓林,范莉.我国行政问责制十年(2003―2012)发展状况研究――从制度构建到措施实施的运行轨迹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01):01-40

第四篇: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场监管体系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的实施意见》解读

(2017年6月)

6月21日,东莞市政府颁布了《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的实施意见》。这是东莞全面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背景下出台的一份框架性文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巩固东莞商事制度改革成果,全方位构建企业自律、政府多方协同监管、社会共治的科学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举措。

一、《实施意见》起草背景

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是市委、市政府今年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写入了《2017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市场监管办紧紧围绕全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任务和“十大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充分利用国务院通报表扬并相应采取措施予以激励支持的契机,牵头起草了《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先后经市政府十六届第11次常务会议、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在国家、省、市“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全面启动的背景下,《实施意见》的颁 1 布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实施意见》的出台,是东莞贯彻国家、省工作部署,全面实施“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的客观要求。加强市场监管,建设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是“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市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各地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确定了到2020年建成体制比较成熟、制度更加定型的市场监管体系的总体目标。2016年10月1日,全国首部市场监管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正式实施,在固化近年来我省全面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配套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后续监管,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提供了法规支撑。2016年底以来,国家、省先后颁布市场监管现代化“十三五”规划,明确了2016至2020年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二)《实施意见》的出台,是东莞发挥改革先行优势,用活用好国务院激励措施的重要内容。东莞作为全国商事制度改革的先行地,在改革中坚持积极稳妥、先试点后推开,系统推进,推出了一系列普惠制的改革措施,为全国商改提供了可 2 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特别是以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为突破口,在全国首创企业集群注册、“住所信息申报+负面清单”管理,“全程电子化+审批中心”工商登记改革模式,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市场主体保持高基数上的快速增长。自2012年12月改革全市推开以来,新登记市场主体57.3万户,超过2012年改革前的市场主体存量(54.1万户)。2016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7.4万户,同比增长41.3%,增速在珠三角九市中排名第一。2017年1-5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74505户,同比增长39.1%。截止2017年5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89.2万户,其中企业36.3万户。2017年4月28日,国务院对2016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表扬激励,东莞因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效果好获得通报表扬,是省内在该领域唯一一个获表扬的城市。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2017年东莞优先选择为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社会共治、风险分类监管、大数据监管等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试点地区,优先授予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权限,优先考虑批准设立商标注册申请受理窗口。经过多年改革,东莞改革氛围逐渐形成,部门改革意识不断增强,深化改革有非常好的基础和土壤。国务院给予东莞商改的三项激励措施,为东莞进一步深化改革工作指明了路径和方向,为东莞正在谋划推进的科学市场监管体 3 系送来了“及时雨”、 注入了“强心针”。

(三)《实施意见》的出台,是东莞聚焦改革问题短板,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迫切需要。尽管我市商改创造了先行经验,但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准入”和“准营”便利化改革不同步,《2016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显示,东莞开办企业便利度综合得分为76.76分,其中,商事登记便利度指标得分81.30分,均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但从“准营”角度看,全市预备经营便利度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开办企业流程可预期性不足,申请人无法获得开办企业的全景式办事指引。据经营者反映,部分许可审批门槛还偏高。另一方面,商改为创业就业打开方便之门后,也为后续监管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一是改革后市场主体大幅增长,部门监管力量与监管体量不匹配;二是监管理念、内容、手段跟不上改革的步伐,没有构成科学体系,特别是面对日益复杂的新业态、新产业,尚未形成长效监管机制;三是市场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意识淡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监督和约束作用发挥不够,公众监督比较缺乏,推进社会共治不足。东莞亟需在巩固前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及时补齐问题短板,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转型方向相适应的科学市场监管体系,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二、《实施意见》定位及主要创新点

4 《实施意见》定位为东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一份纲领性文件,重点突出对“宽进”后“严管”的工作谋划,具体明晰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的制度安排。具有四方面显著特点:一是充分用好国务院赋予东莞的激励措施,在对已有经验做法进行固化提升、深化商改便利化登记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后端严管的制度体系,实现前端与后端的无缝对接,不断扩大改革成果,力争再创新一轮改革红利。二是紧扣市委、市政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部署,吸收国家、省市场监管“十三五”规划精神,结合东莞多年来的商改工作实际,率先提出了协同监管、智慧监管、多元善治的理念,推动市场监管改革与创新。三是在市场监管中融入社会治理理念,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方式,倡导培育企业家公共精神,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突出将社会主体力量引入到政府服务管理工作中,转变政府硬性执法监管为“政府柔性服务管理+企业自治管理”模式,构建开放性、综合性和多元化的政社共治体系,提升社会主体在市场监管工作中的参与度。四是树立多方资源整合利用、跨界协作协同理念,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制度体系,将市场监管与“智网工程”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激活基层社区的主动性和热情,弥补部门执法力量的不足,实现部门、社区、社会主体等多方资源的多元共治、多元善治。

三、《实施意见》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涵盖五大点共28项工作措施。主要包含五大块内容。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主要是落实国家和省的部署安排,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简化证照办理手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减少企业制度性成本,全面提升企业开办经营便利度。具体包括:一是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动态调整工商登记前置、后置审批事项目录,落实全省“证照分离”改革部署,在准入环节,选择一批审批频次较高、审批周期较长、企业意见较为集中的事项进行分类改革,在更多领域简化市场准入手续,提高许可审批发证效率。二是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在“五证合一”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整合涉企证照事项范围,创新“一网通办”登记新模式,制作业务办理全景式路线图,推行商事登记银企直通车服务,延伸商事登记服务窗口;三是推广“互联网+审批服务”模式,深化“全程电子化+审批中心”工商登记改革,扩大改革覆盖范围,探索经营范围自主智能申报,逐步在更多许可审批领域实现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在线服务;四是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简化市场主体注销流程,对个体工商户、未开业企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适用简易注销程序,推行未开业或自行停业企业吊销工作,完善许可经营项目的退出管理机制;五是加大虚假注册打击力度, 6 加强公安、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搭建冒用身份信息预警系统,完善银行办理电子签名认证措施,加强部门联合惩戒,防范冒用身份证违法行为。

第二到第五大点,即“一个平台,三大工程”,是科学市场监管体系的核心架构。

打造市场监管协同创新平台。树立跨界协作的协同创新理念,打破区域界限和体制壁垒,提升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创新发展的能力,为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提供支撑。从具体内容来讲,一是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以市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为依托,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高规格的领导、协调机构,发挥市场监管办在统筹、规划、督办、考核等方面的作用。二是打造协同创新平台,以市场监管办为依托,整合“智库”资源,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机制体制创新。三是建设新型智库,通过加强与国家工商总局政策研究中心、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引入先进理念,集聚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四是建立量化评估体系,以部门、镇街为主要对象,对市场监管各项指标数据采集分析,客观评价市场监管效能。五是夯实改革法治基础,积极推动上级部门及时立法、修法,固化改革成果,解决瓶颈问题。

推进协同监管工程。基于有效治理的需要,尊重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的地位,尊重市场自身运作规律,建立制度化的沟 7 通渠道和参与平台,发挥社会力量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推动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和制度建设,建立起政府部门引领、社会组织响应、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元共治、多元善治的监管格局。重点突出“五个协同”:一是部门横向协同,明确“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厘清部门监管职责,落实“双告知”工作,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二是市镇纵向协同,下放市场监管职权,加强放权的协同配套,优化执法层级;三是市场主体协同,培育企业家公共精神,畅通监督渠道,形成互动型自主型的管理模式;四是社会组织协同,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对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作用,建立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间的信用信息互联共享机制,推进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良性互动;五是公众媒体协同,加强12345政府服务热线建设,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监督。

推进信用监管工程。推进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强化信用对市场主体的约束管理,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监管制度,有效发挥信用在经济运行和市场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具体分为六个部分:一是完善企业信息归集机制,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原则,全面整合各部门涉企信用信息。二是完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依托市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将涉企信息归集到同一企业名 8 下,“一网归集、双向服务”。三是完善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对失信主体实施重点监管和约束、限制措施。四是推广“信息化+备忘录”联合惩戒模式,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五是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对诚信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便利,形成示范效应。六是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引入知名信用评估机构,提供更多的信用产品和服务。

推进智慧监管工程。推动商改后续监管和市社会服务管理“智网工程”的深度融合,实施网格综合监管,探索网格内的协同共治模式,有效释放基层政府部门的政务服务和行政监管资源,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市场治理工作格局,增强市场监管的智慧化、精准化水平。一是完善网格化市场监管机制。推动商改后续监管和“智网工程”融合,将市场主体登记地址信息核查、开业经营情况核查、许可办理情况核查、无证照经营线索巡查和亮照、年报等基础监管事项,纳入基层网格员队伍职责,实现网格内市场监管和其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同步实施、相互促进。二是建立新型“清无”长效机制。依托“智网工程”,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巡检、线索发现处置和部门对接工作机制,形成“社区属地管理、网格协同共治、部门分工处置”的新型“清无”长效机制。三是探索网格内的政社共治模式。将社会力量引入到政府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按照“部门指导、社区监管、物业自治”的协同共管原则,在专业市场、集贸市场探索网格内 9 的共治管理,发挥市场管理方的作用,落实部门、社区、物管方分级网格化管理。四是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保证监管执法的公平公正。五是建设市场监管大数据库,整合市场监管信息资源,加强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六是加强类金融、食品、电子商务等重点行业监管,主管部门牵头完善行业风险信息采集、整理、分析、研判和报送制度,加强风险预警和防控联动,防范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风险。七是建立全市市场主体标准地址库,加强地名、路名、门牌等信息的整体规划,夯实监管基础,提高监管效率。

四、《实施意见》配套工作推进情况

《实施意见》作为一份框架性文件,在行文方面主要突出方向性的内容,对有关工作仅作粗线条阐述,明确了每项工作任务的基本思路。在《实施意见》的附表部分,逐一明确了28项工作任务的牵头单位和完成时间。以《实施意见》作为“1”,围绕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化水平、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对接“智网工程”、建立新型“清无”工作机制以及加强政社协同等方面,出台若干个配套工作方案,形成以“1+N”为核心的政策体系。这些方案目前已基本完成起草,其中,《东莞市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和信用约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已在5月4日召开的市第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上正式印发实施。

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系统性强,没有现成模式可供借鉴。3月份以来,市市场监管办选择了工作基础较好的厚街、道滘、大朗、横沥四个镇先行试点,摸索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的先行经验,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厚街镇坚持“多方资源整合、推动协作协同”的理念,推进持续强化商改后续监管、探索专业市场共治网格建设、创新重点行业(娱乐场所)“互联网+”监管、建立新型“清无”长效机制等四项试点任务。该镇依托“智网工程”,将商改后续监管及督促年报、亮照等简单的市场监管职能纳入社区综管队伍工作范围,按照 “凡是社区能解决的由社区处置,凡是社区无法解决的由部门介入”的原则,形成了“信息采集—日常巡检—信息反馈—隐患先行处置—问题线索移交”的工作流程,突出建档排查、引导办照、问题分类处置三方面工作,探索建立新型“清无”工作机制。选取濠畔鞋材广场、康美鞋城、东方兴业城等专业市场开展共治网格试点,落实社区对市场物管公司及市场物管公司对场内主体的分级管理,并在场内设置政务联络服务点,将场内需求较大的办照、办税、社保等服务事项交由服务点予以宣传、指导和代办,有效延伸了政府服务触角。创新“移动监管”手段,涉及的社区、部门、专业市场物管方等主体,依托镇“智网”信息平台及其配套的“巡查马”手机APP,均可通过系统开展日常建档和巡检工作,实现了“多网合一”。

11 横沥镇建设现代化“智网工程”指挥中心,率先应用自主开发的“智网”系统,推动了商改后续监管与“智网工程”深度融合。该镇明确“网格员巡查建档—村一级先行处置—镇“智网工程”指挥调度中心分类推送—‘清无’办协调部门办理许可—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的工作流程。选取镇中心农贸市场、酒店旅业及汇英模具城分别作为商贸共治网格、特殊行业共治和专业市场共治网格建设试点,拓宽了政社共治模式的应用和覆盖范围。与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信用评价中心的合作,推进模具企业、出租屋等信用标准的应用,以信用监管推进了行业自律。

道滘镇全面推进“清无”工作与智网监管相融合,确立“一二三”机制,即“一个整治目标、两支整治队伍、三级响应机制”,力求以实际行动实现90%隐患解决在基层的整治目标,建立一支由各村(园区)治保人员和原有基层市场协管队员组成的村级隐患整治队伍,以及后续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组成的镇级联合执法队伍,建立由村级隐患整治、单一部门介入整治、多部门联合执法的三级响应机制,力争将隐患解决在基层。该镇制定“三七三十五”工作标准,即“三个工作日内完成首检,七个工作日内完成隐患整治,指挥调度中心三个工作日落实调度,部门十五个工作日内反馈”,建立闭环工作机制,切实提升了监管效能。

大朗镇选取巷头社区为“清无”试点,组织网格队伍全面采 12 集社区人、房、物、组织、事件等基础信息,深挖无照经营线索,并督促补办营业执照,集中资源打造了“清无”示范点。探索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简化“死火”企业的注销流程,推进未开业或自行停业企业吊销,协同税务部门完善非正常经营企业的退出,有效加强了市场主体的退出管理。推进信用监管,拟订《守信企业激励办法》,对守信企业进行信用激励,在全市率先建立和落实守信激励机制。

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拟于近期召开全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工作会议,总结推广试点经验,贯彻实施“1+N”政策文件,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力争在全国全省再造可以复制推广的“东莞经验”。

第五篇:新财会制度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索

摘要:在2011年的时候,我国完成了对新财会制度的修订,新财会制度的修订完成使得我国的医疗系统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规范和完善了医院的财务制度,对于医院财务会计的内部质量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对新财会制度下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财会制度 医院财务 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构建

内部会计制度主要就是指为了让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提高,让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得到一定的保障,确保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能够有效的贯彻和执行等从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的措施、方法以及程序。在我国卫生和医疗事业不断改革深入的情况下,那种传统的内部相互制约和牵引的制度已经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医院的实际发展需求,那么就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内部会计的控制制度,这样医院的效率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实现发展的目标,保障医院能够稳定健康以及科学的发展。

一、新财会制度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首先医院在进行预算管理的时候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编制完整的预算时过程比较的短,质量不高,这样在管理很多资金的使用时就只能够按照前一年的相关资料来进行,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其次就是很多医院的管理者对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全面,在认识这项制度的目的和作用的时候还不到位,只是简单的认为是和其他的一些条例规范一样,是一项比较简单的工作流程,对于内控控制的作用并不能够真正的认识到。最后就是现在很多医院的审计体系不是很严格和完整,这样医院内控审计体系的工作就会不到位,经常就会发生财务会计内部事件。

二、构建新财会制度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医院的财会制度在经过最新的修订之后,和传统的财会制度相比较,在会计的核算以及财务的管理等方面的财务工作都进行了更加明确的改进和规范,对它的使用范围进行了明确,进一步的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医院成本的核算工作以及项目的收支管理工作也进一步的加强,财务的报告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对于医院的财务报告审计和监督的工作也变得更加的重视,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健全性以及有效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在建立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对于新财会制度的相关规定医院应该要积极的配合,在进行各项财务会计内控控制工作的时候应该要严格的按照制度的相关内容来进行。同时还应该要严格的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着医院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在建立医院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当中,应该要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和设计工作相当的重视,同时对于控制体系的监督工作也应该要加强,这样医院的财务会计内控控制体系才能够更好的实施和运行。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应该要不断的提高,对人事管理要不断的加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应该要不断的提高,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思想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如果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出现违规现象的话,那么就必须要进行严肃的处理。对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也应该要不断的完善,医院的各级领导都应该要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建立起一套比较权威、科学以及高效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这样医院才能够在比较科学和合理的控制体系当中开展实际的工作,医院的财务会计信息才能够公开化和透明化。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就包括了控制的环境、风险的评估、控制的信息和活动以及监督、沟通这样五个部分。在建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对于医院本身的管理要求以及环境应该要考虑充分,对于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应该要处理好,通过对各个部门的利益进行调节来对医院的管理规划和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制定出一套比较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提升。各个医院应该要根据自身的一些实际情况、战略规范以及发展的目标来建立起一套比较适合自身医院发展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对于财务会计内控控制体系的设计和执行工作应该要高度的重视,对于医院各个机构的职责应该要比较的明确,在设计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对医院的具体情况比较熟悉以及经验比较丰富的专业机构来进行,同时还应该要咨询各个机构,多吸取一些建议和经验,设置内部的审计部门以及相关的机制,来监督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工作,这样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发挥出真正应有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医院是一个经济实体性质和行政事业单位统一的综合体,建立起比较科学、合理以及良好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医院的管理环境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对于贪污和腐败的事件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能够保证我国的医疗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诚君.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3,01:147+149

[2]习彩红,盛春平,王斌,邵建华.新时期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一些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01:175

[3]潘莉.浅谈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策略[J].经济师,2013,04:179+181

[4]王新勤.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03:117+170

上一篇:领导干部党性分析报告下一篇:领导调研座谈会发言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