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判史的读书报告

2023-03-17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学批判史的读书报告》,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文学批判史的读书报告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结合具体作品谈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在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影响巨大。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指以忠 实地、客观地反映现实和揭发、批判社会黑暗为主要特点的文学创作。它兴起于 19 世纪 30 年代,在 40-50 年代达到高峰。虽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带有 不同的特点,但它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比较客观地、真实地反映现实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基本上是以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作为它们的哲学依据。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强调真实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生活。 “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几乎是所有批判现 实主义作家的共同口号。 主张作品成为反映时代的镜子, 反映广阔、 具体的现实生活, 深刻、 有力地揭露社会矛盾。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浪漫主义强调描写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批判现实主义则强调揭露和批判现实, 表现对现实强烈的不满和反抗。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过 去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家们不遗余力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利己主义的生活原则,人与人之 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贵族资产阶级罪恶的代表人物,因而不少作家受到统治者各种形式的 迫害.

(三) 在创作方法上,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细节的真实, 强调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把典型人物的塑造放在首位, 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力 图把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作品不仅真实、具体,而且人物性格发展 过程明晰,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它成功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典型, 表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与历史,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怀疑。 (1884 年) ,塑造了一个小资产 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莫泊桑 的短篇精品《项链》 阶级妇女形象,从而讽刺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如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形象地反映了法国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 阶级的上升,深刻地揭露了金钱统治所造成的种种罪恶。其中的《欧也妮·葛朗台》 这一部,则写出了葛朗台这个资产阶级暴发户一生的历史,从而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 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四)在创作思想上,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般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为出发点。 人道主义是他们借以批判资本主义罪恶和封建暴政的思想武器。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意 义在于通过描写人民群众的深重苦难,揭露贵族资产

第二篇:《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言(前三节) 一,《纯粹理性批判》 (德)康德著;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局,1960.03 二,《纯粹理性批判》 (德)康德著;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2

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无论如何还是太难看懂了,加之一开始在图书馆拿到的是北京商务印书局的1960年蓝公武先生的译本,整本书都是之乎者也,难度更是加大了不少,研究了几天毫无进展,后来我终于决定放弃,想到图书馆另找一本别的书,却被我发现原来还有一本华中师范大学1991年出版的韦卓民先生的现代文译本,我喜出望外地把它拿回宿舍研究,随即发现,那些本来熟悉的现代文变得如此陌生,要看完是不可能的,于是就给自己定了个看完导言前三节的目标。第一次看下去,完全不知所云,到现在我总共把前三节看了

5、6次,终于觉得小有所成。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

导言

第一节:纯粹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的区别

就时间的前后来说,知识在经验的后面,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因为我们的知识能力觉醒而活动的原因是影响我们感官的对象一方面由其自身产生表象,另一方面激起我们的知性活动把这些表象进行比较,然后书上说是“用结合或分离的方法把感性印象的原料制成称为经验的‘关于对象的知识’”。这就是知识的产生过程。

康德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虽然都从经验开始,但却不能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发生出来的。因为很有可能,甚至我们的经验性的知识也是由我们通过印象所得的和我们自己的知识能力(感性印象不过是其机缘)本身提供出来的东西这两者结合而成的。”。但是,如果这样,也就是如果我们的知识能力能给我们获得知识的过程提供这样的便利,那我们可能稍有不慎就会把它所作出的增益和原来知识的原料混淆!

下面解释了一个叫“验前知识”的概念,就是不依靠经验,甚至不依靠任何感官印象的知识。它是有别于经验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经验性知识是起自验后(也就是其起源在经验之中的)。但是其实有很多明明是从经验得来的知识被习惯于称为是验前得到的或者是能够在验前得到的,但事实不是这样,事实上,我们能够在经验中找到这类知识的来源:通常这类知识并不是直接以经验为基础的而是以一条普遍的规律为基础,但是这条规律的来源却是我们的经验。康德在这里援用了一个“拆房子”的例子:一个人挖掉自己房屋的根基,我们就说,他应该验前知道这房屋会倒塌,无需等到房屋实际塌下的经验(毕竟拆房子的机会不多,所以通常这个人是第一次拆房子,所以他本身很可能并没有经验,假设没人曾经告诉他,他也不曾目睹)。但是其实他这种知识是借鉴了一条重要的规律――“万有引力”或者从平常人的角度讲“一切物体都有重量”,才能知道在支承物被取下后屋子就会坍塌,而这条规律却是我们从经验得来的。所以这类知识并不能被认为是验前知识。

所以,《纯》中所说的验前知识应该理解为“不是不依赖某一次经验的知识,而是绝对不依赖任何经验的知识。”相对的,依赖经验的知识就是经验性的知识。只有在验后,经验性的知识才有可能出现。“当没有任何经验性的都系参杂其中时,验前知识就被称为‘纯粹的‘”。下面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纯粹”这个概念:“一切变化都有其原因”虽然是一个验前命题,但它并不纯粹,因为变化这个概念只能从经验中得出来。

第二节:我们具有某种验前知识乃至常识也绝不缺乏这种知识

现在已经阐明了经验性知识和纯粹知识的概念,但是如何去辨别这两种知识呢?作者康德给出了纯粹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的判别标准: ①、如果有一个命题,在思想它时,是作为必然的命题而被想到的,它就是一个验前判断;而且如果它除了从一个具有必然判断的有效性命题得出外,不能从任何命题得出来,他就是一个绝对的验前判断。因为经验告诉我们的是事物的“如此如此”,而不是事物的“不能不如此”。(必然性)

②、如果用严格的普遍性来想到某个判断,即在不容有任何的例外这种方式上来想它,它就不是从经验得出来的,而是绝对验前有效的,因为经验所能给我们的普遍性只能到“就我们迄今所观察到的为止,某某条规则是没有例外的”。(严格普遍性)

虽然必然性和严格普遍性是分辨验前知识的可靠标准,两者不能分开,但是由于在这两种标准的使用中,判断的不必然性比其经验性的限制更易看出,或者说,有时候判断的严格普遍性比判断的必然性更容易证明而使人折服,“所以分别使用这两种标准是便利的,因为这每一个标准单靠它自己也是不会错误的。”。

好了,现在已经有了辨别这经验性知识和纯粹知识的工具,可以回到这一节的题目去了,下面就来论证“我们具有某种验前知识乃至常识也绝不缺乏这种知识”。

其实,在人类的知识中必然有普遍的判断(纯粹验前判断)是很容易找的,康德用了数学作为例子,的确,数学中的每一个命题都是既必然又普遍的。

从反面说,如果没有了纯粹验前原理,那么经验就不存在了,因为经验本身不具有必然性(如果具有了就变成纯粹知识了),如果经验赖以进行的一切规则总是来之于没有必然性的经验本身,经验就没有办法得出它的确实性了。所以就可以说“我们的知识能力确实有一种纯粹的使用,并且指出了这样一种使用的标准是什么”。

第三节:哲学需要有一种科学来确定一切验前知识的可能性、原理及其范围

正如序言所说,康德将要使形而上学称为一门真正科学。这一节开始着手去建设这一座大厦。

这一节一开始就把焦点放到了那些远离经验的地方,那些经验不能指导、不能纠正并超出感官世界的领域,我们认为这种探讨甚至“比知性在出现的领域里所知道的一切更为美好,其意图更为高尚“。康德说:纯粹理性本身所提出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神、自由与灵魂不死。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其最后目的的学问(连同它的一切准备工作),就是形而上学;但是诚然,在它的初期,并没有考虑过理性到底能否胜任这样巨大的工作。

如果说这是一座大厦,更不如说是一栋天空之城(离开了经验的地基),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很应该在建造的过程中不断探讨到底它是否稳固,而不是“在没有确定其由来时就使用我们所固有的知识”。但是,我们会忽视这样一种探讨,康德认为这是由于我们有一个光辉的榜样——同属于这种知识的数学,数学对这种知识的其它部分引起一种有利假定,但是这里的“其它部分”却是属于完全不同性质的。我们在扩充知识的路上勇往直前,只要不直接碰见矛盾,这种诱惑是无法抵挡的,而且,只要足够小心,矛盾也是可以避免的。于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数学只在对象和知识能在直观中表现出来这一限度内去研究它们,因为直观本身在思维过程中能在验前被给予出来,要把它与一个个“赤裸裸而纯粹的”概念分辨开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康德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来说明:身轻的鸽子惬意在空中翱翔的时候会感受到空气阻力,这时它很可能会认为在真空中飞行必定更为容易。人类理性在直观中研究数学对象并获得确定性和成功,因此就想抛开直观,企图在形而上学的领域内依葫芦画瓢。但是直观对于数学来说就好像空气对于鸽子飞行一样,没有了空气,鸽子飞不起来,同样,没有直观的限制,数学上的研究不可能获得成功。于是,是不能把数学的方法硬套于形而上学上面的,书上说柏拉图就是这样一个悲剧,没有了支撑物,他的知性就活动不起来了。

下面,康德简述了我们一般建立这栋建筑物的过程:人类理性的通常命运是要尽快完成它的思辩结构,只是后来才探讨其基础是否可靠。于是就援用各种辩解使我们相信基础的牢固,或者干脆使我们放弃这种为时已晚而且又带有危险性的探讨。

康德说,我们以前的工作很大部分是在分析我们已有的那些关于对象的概念。我们把已经想到的东西加以澄清或阐明,并没有扩展我们已有的这些概念,虽然在形式上还可以作为新的见解,可是却没有扩大我们此前所具有的观念,而只是关于这些概念的分析。这种方法提供了真正的验前知识,但是理性“不自觉中”引入了完全陌生,而且是验前的概念,却不知自己如何能这样做。前人并没有在这个方面做过研究,康德找到了一个破缺口继续往下探讨。

第三篇:《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第一版序讲哲学的危机,第二版序一上来就讲哥白尼革命。由结果判断学问是否走上康庄大道的容易我一点都看不出来,这个结果有两个可能一自身无矛盾二实际应用。康德显然指的是前一个,这实际上是普遍同意作为标准。可是这个标准无效。比如中世纪一个修士会说耶稣基督的话自从说出后没有人不同意,从没有更易过,所以基督的话就走上了科学的康庄大道。这显然是荒谬的。可是我们的确发现科学和哲学是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呢?这里康德再次说传统形而上学应当废弃。

首先是逻辑,我们的介绍中都漏了逻辑。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成为科学了。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康德罗列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人类学来与逻辑学区分。这里给出了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形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

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

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前者是理论的,后者是实践的。这里的规定象是说一种静观,现实则寓有行动。

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当时没看懂,现在也不记的。

其次是数学和物理学。数学是完全纯粹的理论知识,物理学是混杂的(不纯粹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说纯粹数学是多此一举,说纯粹物理学则不是指所有物理学,而是纯粹的部分。

数学在古希腊成为科学,逻辑是一出现就成为科学的,数学不是。这涉及科学史的问题了。依据自己的概念加在图形上数学就走上科学道路了。这个说法在数学上究竟有多少正确性呢?康德所举的例子是指什么?不管怎么样,康德是为了引出哥白尼革命。

物理学所谓一个半世纪推算一下应该是说十七世纪开始。培根的天才的建议指什么,大概是说重视经验归纳吧。康德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康德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正如赵敦化老师说的哥白尼的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康德的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原话不是这样)。符合的是仔细体味古

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恰恰是限制人的力量的,因为这一切是神的安排,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稳定的,不求变化的。近代科学则是一种工具理性,是要追求控制的,是不稳定的。康德哲学也有这种味道。可是康德也有限制人的思想。可见问题异常复杂。绝不能简单化。另外,康德也许不知道数学的逻辑的方法在近代科学发展中至关重要,中国人也重视经验可就是缺少数学的抽象。

这里康德的思想很深刻,很能与证伪主义合拍。假设先行,而不是观察先行。可是康德的并没有把这个过程讲清楚,按照他的体系,他恐怕没有体会到证伪主义的思想。这是康德论及经验科学的地方,也就是康德的科学哲学。可以引发思考的地方很多。可惜康德没有详细展开,因为康德关心的主要是形而上学。也许康德是明智的,因为科学不需要这么多哲学说明自己已经可以很好的发展了。科学哲学很象个累赘。也是因为康德时代纯哲学还没彻底衰落,我们的时代应用哲学大行其道了。

哲学还未成为科学。玄学在一切学问被破坏后仍然可以存在,比如黑暗时代。这个事实说明哲学的顽强生命力,哲学是人性的必有之义。哲学的问题是(比较第一版序论哲学的危机)哲学在常识上都会陷入困境,哲学家们没有一致意见。哲学仅在概念中盲目摸索。

哲学是否能够成为科学,如果不能为什么有这种探求哲学的禀赋,如果能,该当如何?

康德也是符合论者,只是传统的符合论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知识与对象相符合,康德把他转过来。康德的论证却很成问题,他说如果不这样就不能说明先天知识是怎么可能的,这是把先天知识的存在作为预设了。这个到导论里再谈。

注释:康德反复说经验知识用经验可以检验,超验的哲学不能用经验检验。显然他认为经验可以证明知识是普遍必然的,只是不能说明这种普遍必然的原因。但是我们现在知道经验不能证明全称命题是必然的,这个休谟就已经指出了,休谟把经验知识称为或然的知识,在原文中实际上是knowledge和probablity这样两个词,或然性知识不被叫做知识。不知道康德为什么还这么认为。康德这里说了现象界与物自体的二元划分。感观和悟性所经验的对象是现象,理性的对象思维对象是物自体。做了这种区分就可以避免矛盾。

这里所谓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不太清楚指的是什么。大概是分析论和辩证论。只是这里说的是玄学的两部分。批判并非玄学,但康德用词未必准确。分析论说明先天知识如何可能,辩证论说明超验如何之不可能。康德接着说明为什么必须区分现象和物自体,这样就可以避免矛盾。可是有一个问题始终不明白,康德认为我们可不可能以某种方式有与物自体相符合的知识。综合前后的说法大概是认知是不可能的,思维是可能的。物自体的确不可知,但可思。这个思是否只意味着实践中,那康德致力于理论形而上学的建设根据何在?

注释一:所谓还元不知什么意思,与现在化学上的还原反应恐怕意义不同。这里综合是综合命题的综合吗?以辨证方法联结关于现象的知识和关于物自体的知识来与理念相调和,这个不解,总是说经验知识与道德知识并行不悖,三个理念得以存在,不遭自然因果性否定。 注释二:这里康德说明序言中提到的只是假设,整个书才是论证。

以上可以说是第一部分哥白尼革命。

纯粹理性批判说做的实际上是纯粹思辨理性批判,目的是形而上学革命,也就是哥白尼革命。这段说明他预示着一个形而上学体系。但没有说只有实践的是可能的。这里再次强调了批判的体系性和由此对未来形而上学的好处。

这里明确说理论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但着重说的确是在何种意义上批判有积极的意义,

那就是为实践形而上学的建设扫清障碍。这里凸现了康德关注的另一个问题:自由的问题。 注释:康德将知识限定在经验领域,可是并不是说对于物自身我们就毫无作为。我们不能认知物自身,却可以思维物自身。这里有一个注释来解释这里的认知与思维。认知要证明可能性,思维只要不矛盾有可能性就可以了。这里有两种可能性,逻辑的可能性和实在的可能性。这无疑表达了康德对于认为如果是逻辑上矛盾的那么连思维都不可能,但只要逻辑上可能即便没有实在的可能也可思维,有意义。这种理性的主观的(ideal)立场表露无疑。

说明为什么不能否认自由,科学的因果性对道德的最大威胁是自由成为不可能了。我怎么都觉得康德无非是说我们要有道德所以不能否认自由,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有道德呢?抱定了为信仰论证的目的其论证还可能是不偏颇的吗?莱布尼兹就致力于维护信仰,康德也是。不过康德是道德先于宗教的,并且不会想莱布尼兹那样在论证中搬出上帝帮忙。

这段里有那句留地盘的名言。前面说明自由问题,实际上上帝存在,灵魂不朽也是如此。单独说是个自由问题不妥当,当为信仰问题较好。但自由问题在信仰问题中占重要地位也是事实。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意义就在于限制知识。康德其实也是实践优先的,如同后来的德国哲学家一样。他们从唯心的(idealism的广义,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唯心不同)角度发展康德也是符合康德的意向的。

以上是第二部分批判对于道德信仰的意义。不清楚第二版什么时候出的,那是实践理性批判是否已经出了。若是则这里强调了道德意义很合理,康德对整体体系考虑更多了。

上面一段末尾说独断论是无信仰的根源,这下面一部分讨论本书的价值,第一个就是消除独断论的恶劣影响,第二点是保卫信仰,第三点是消除独断的学派对信仰的独占权。这一段说了前两个,第二个详细的见于前面。

批判不会使人类之关心事项受到损失,但会使学派的独占权受损失。这其实是不反对上帝存在等信条但反对传统的论证。这很与宗教改革的路向相一致。反对教会但不反对上帝。但是很多人都是这个态度,休谟也是。传统的学派是无用的,一是繁琐,二是对公众不起作用,当然还有不正确,所以抛弃它不会有什么可惜的。可是康德接着说批判绝不能通俗化,也没必要通俗化。对我们来说就是哲学的通俗化没有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就是说康德自己也承认自己的理论是一种新的权威。所谓权威就是不懂还不敢说它是错的,老实说是懂了也不敢说是错的,要装出不懂的样子来。唯有批判不遭批判这大概就是康德的意思。可是如此说来上帝存在也可以批判了,批判的结果有可能就是否定它的存在。当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存在主义者面对着没有上帝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状况时存在主义哲学就诞生了。康德却避开这个问题,不愿意认上帝存在。康德也许觉得上帝不存在象孩子没有母亲一样荒谬。可是应该看到这里面也有理论考虑,因为没有上帝道德的确岌岌可危。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这方面的确欠考虑。

这一段区分了独断(的)和独断论两个概念。我以前说康德本质上是独断论者,这话显然错了。但康德自己也承认自己是独断的。两者的区别是是否进行批判。独断是自先天原理产生严格证明,这再次体现康德的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康德绝不沦入否定一切形而上学的怀疑论。“形而上学应该完全先天的成就其事业”,康德对沃尔夫仍然有很高评价——一切独断的哲学家中的最伟大者。我觉得我们现在也许对沃尔夫太苛刻了。不了解沃尔夫体系就不好理解康德。康德对于哲学显然抱有一种很神圣的形态,觉得是很伟大的事业。于是他追求一种超越个人意见的普全真理,这些近代特色在现代都遭批评。

最后是关于第二版与第一版的不同之处的说明,这些我结合正文看较好(包括一个长长的注释)。总的看康德对自己的体系十分自信认为论点、证明和结构都不需要变。变的只是阐释方法,这个与证明的区别似乎是证明是没错的,问题在阐释证明的方法。是如何说的问题。最后康德再次强调体系性的问题,认为哲学著作细节错误难免,但重要的是体系。

第四篇:美国文学读书报告

091112班 黄茜茜 美国文学选读

Book Report

——My View of Walden

Since I have finished reading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last year, I suppose it is the best. But when I get Walden, my heart is caught again.

To be honest, when I first hear about Walden, I have no idea what it is concerned about. After my teacher introduces a bit about it, then I know it is a quiet book.

Because of that favor, I have much interest in it and read it immediately. I have to say, I think it talks nonsense in the Economy chapter, and I become confused when I finish it at the first time. I just learn some thing about Thoreau’s more than two years of life and thought at Walden Pond, it is like a journal. For further studying, I read more literature from library and search for more evaluating from the Internet.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in literary circles that Walden is such a book, a book is called “overcome all worldly thoughts and enter sainthood" by Eliot, a book together with Bible and the little prince was named one of the "twenty-five books for shaping the readers " by America National Library, a book that poets will never abandon.It is very important to know background of a book when you read it. Otherwise,you may not know why the author write it or what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readers. In Walden, they are mentioned in chapter two. Just like me, I am not able to understand Walden well at the beginning and think it is nonsense.

It is not the simple description of nature and life of Thoreau, it also reveals that the author comes back to the nature and makes an experiment of life to find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It seems that if one can meet the required for basic life to the world, one can more easily and more calm to enjoy life.

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Walden, the themes contain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aesthetic valu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lden and China, and so on. But, my heart just follow the words. I read it twice. When I think of seclusion, I think of Tao Yuanming. When I think of prose, I think of Zhu Ziqing and his 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It is said that the writing style of Wei An ultimately from poetry to prose because of Walden. I am indulged in Thoreau’s thought and the words of Walden. The book is fresh,

healthy and inspiring. I love it.

I like the second chapter of it most.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explains why he choses to live alone in a small, simple cabin at Walden Pond, and why he writes this book. He thinks many of his contemporaries do not 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 of life. He describes the beauty of nature, some ideas of transcendentalism and his philosophy of life--”simplicity, simplicity, simplicity”. I love these sentences

especially, “Time is but the stream I go a-fishing in. I drink at it; but while I drink I see the sandy bottom and detect how shallow it is. Its thin current slides away, but eternity remains.” There is a metaphor, stream is used to be compared to time.

Although we can not like Thoreau to appreciate the lonely forest life now, Walden has never disappeared. Nothing can prevent us to have a clear Walden in our hearts. It

always can let the hearts be elutriated, according to Thoreau, to your inner exploration. The book is eternal.

I love Walden, such a quiet book.

第五篇:《非文学翻译》读书报告

一、引言

李长栓著述的《非文学翻译》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系列教材中的一册,专门用于指导非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是相对于文学翻译提出。文学翻译主要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翻译,着重情感内容和修辞特征的表达;非文学翻译则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着重实际内容的表达。在当下实际社会生活中,文学翻译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而商务翻译、旅游翻译、科技翻译、水利水电翻译、生物制药翻译等实用类文体的翻译则占了绝大多数,然而现实是大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非文学翻译都是生疏的,而非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又不言而喻,这正凸显出该书的意义所在。作者李长栓为北外高翻学院副教授,在书中从上中下三 编探讨了非文学翻译,广泛涉及非文学翻译的各个方面,包括理解与表达,工具与方法,翻译态度,译者素质等等,不光指导读者学习非文学翻译,为读者提供实用的翻译工具,在论述过程中作者透露出的严谨作风与批判性思维更是其翻译理念的最好说明。

二、全书总括

上编为基本理论与职业发展,包括本书的前两章。 第一章“非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实现途径”介绍了“准确理解、通顺表达”的翻译总原则,准确理解包括理解宏观背景、微观用词、中观句、段、篇内部及相互间的关系,通顺表达应做到无缝转换,格式规范,字句安妥,逻辑清楚,简洁有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忠实已成为翻译的不二准则,为了产出准确的译文,不管是以整体还是词句为翻译单位,译者都要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

第二章阐述了“非文学翻译的职业化发展”。过去翻译基本是兼职的,如今已完全职业化。职业的译员必须具备一定素养,包括熟悉翻译策略,善于写作,知识丰富,求知欲强,善于调查研究,熟悉专业知识,虚心求教,反复完善译文,诚信正直等。此外,职业译员和其他职业一样,有本行业的行为准则,如澳大利亚口笔译协会制定的《口笔译工作者道德准则》,并且译者还应承担起客户教育的责任,告知客户译文评判、译员选择、注意事项等等。

该书的中编探讨了“非文学翻译理念及工具”,包括第三章至第八章。这六章是该书的核心精华部分。

第三章“非文学翻译理念及工具”,倡导把翻译看成一种写作,建议参考欧洲委员会翻译写作手册,提倡使用简明英语,具体指“读者为本”、“用动词,不用名词”、“要具体,不要抽象”、“用主动,不用被动”、“明确动作执行者”、“重点信息后置”、“控制长度,多用小词”这些方面,用英语的写作规范来指导译文的通顺表达。

第四章“以电子工具提高翻译质量和速度” 主要介绍了谷歌Google,维基百科/,, ,,dicionary.reference.com,联译网www.uncti.net/main/htdocs/,以及巴比伦babylon,灵格斯翻译家Lingoes,有道桌面词典,科林斯(COBUILD)电子词典。对于内容专业、涉及面广、体裁独特的非文学翻译而言,以上几种网络资源和电子词典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帮助译者正确理解原文,输出准确译文,审查校对,学习积累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第五章“以平行文本弥补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不足”是又一应对非文学翻译的法宝。平行文本之于原文内容接近的任何参考资料。找到手头翻译材料的平行文本,能够获取专业知识和术语,学习该专业领域的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使得译文更加专业。在网络极为发达的今天,平行文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第四章介绍的电子工具获得。

第六章为“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翻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译者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善于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即交叉检验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交叉检验法指译者对某一译法不确定时,在各个词典间反复检索,查明正误,找到精确的表达。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用作者的话说,分别指确定某一概念再英语中可能有哪些表达方法,和确定这些不同的表达方法在英语中使用的频率,从而选择最准确、最常用、最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方法。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几个具体实例,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法的操作过程。

第七章“以宏观视角解决微观问题”,建议翻译前,必须弄清楚以下问题:谁在对谁说话?何时?何地?为什么?这些问题在非文学翻译中,直接决定了译文能否成功。作者用几个典型译例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第八章“以批判性思维贯穿翻译活动始终”在本书中占了较大篇幅,涉及作者一以贯之强调的严谨态度和质疑精神。批判性思维要求译者把批判性思维贯穿于翻译过程的始终,敢于对事物提出质疑。批判地理解原文包括理解每个词的含义,理解每句话的含义,在更大的背景中理解原文,从符合常理的角度解读原文,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提出修改原文。对于平行文本等参考资料,译者同样应该本着批判质疑的态度来分析和使用,不能盲从。在审查别人的或自己的译稿时,译者要善于把译文与生活经验和知识相对照,违背常识的有可能是翻译错误,存在逻辑问题的可能是理解错误或是原文本身出了问题,但没有逻辑问题也不代表与原文相符,这些都需要译者仔细审查;最后通读译文,能还会发现翻译的时候想不到的问题;审校是对于遗漏的地方,要弄清楚是译者的知情省略还是疏漏抑或因为困难选择视而不见,这时就需要审校者根据需要查证补充完整。译文的标题要具有概括性,如果无法概括正文内容,就必须进行适当修改。在译文的最后审校阶段,还要抛开原文,对英文本身是否站的住脚进行全面审核,有以下一些指导原则:省略隐含的信息,使用简介的说法,简化重复信息,省略次要以及无关信息。每一项操作,作者都给出了具体的实例供读者观摩参考。

接下来直至全书完结是下编部分,讨论译员专业素质的培养这一话题。 第九章介绍了培养译者专业精神的主要方法:译者注。这为我们提供了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方法:在完成翻译的过程中,以注释的形式随时记录自己调查研究的过程和对疑难问题的思考,这一过程颇似研究方法中的Think-aloud Method。译者注可以设计理解和表达的各个方面,包括对原文的分析、对原文理解的一句、查找资料的方法和结果、词义的辨析、译法的论证过程等。作者给出了大量学生作业中的注释,涉及分析原文、选择策略、借鉴译法、推敲词句、辨析词义、简练表达关注细节等方面。

第十章“不容忽视的细节:标点、拼写和格式”,论述的恰好是被大多数译者忽视的细节问题,这关系到读者对译文的细心问题。中文标点和英文标点有不少相同相似之处,但绝不能大意混用。作者接下来详尽地介绍了英语标点用法要点,把句号、逗号、分号、冒号,直接引语等等标点的使用一一给出示例。同样对汉语标点用法要点也给予了示例说明。此外,作者对拼写和文件格式等细节也做了简单说明。

第十一章为“准专业译员问题分析:从信息输入到信息输出”。翻译的过程可以归结为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作者以专业的标准,分析了翻译各个阶段出现错误和失误的原因,作者通篇采用了大量的实用译例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信息输入错误多由缺乏背景知识、缺乏调查研究(这正凸显出使用电子工具和平行文本弥补不足的重要性)、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抓住逻辑、粗心大意等原因,这些都是准专业译员要注意弥补或避免的。而信息输出错误主要涉及英语基本规则问题、写作规范问题、对英语的认识问题语言清晰性问题、语言有效应问题、敏感问题。信息加工就是语言转换的过程,成功的转换应该不留痕迹不带翻译腔,然而受翻译目的、译文用途、语言习惯、文化背景、读者背景、语感和语法这些诸多影响,译者需要对原文的信息进行补充、删减或调整。

最后为第十二章“以专业标准修改译文:案例研究”,这一章作者通过教学和实践中的三个长篇案例,说明如何从专业翻译的视角,以专业翻译的标准,批改或修改学生和他人的译文。 通过研读该书,笔者对非文学翻译进行的过程有了较为全面、科学、深化的认识。

三、精彩亮点

英语专业的同学,在本科时大多已经系统地学习过了字、词、篇章层面的各种翻译技巧,并进一步内化形成了自己的处理方法。在充分理解与清楚表达的基础上,巧妙而自然地运用这些技巧让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规范,更加有利于读者体会原文的内容、目的、态度。

然而,这些在进行非文学翻译时,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之前多专注于文学翻译,在其他非文学领域鲜有积累,苦于“隔行如隔山”,在起始的理解阶段就出了问题,更不用说之后的表达了。并且,非文学翻译并非像文学翻译那样要求字句“精妙圆润”,它的重点在于信息的有效传递,之前的翻译经验都难以发挥作用。那么,有哪些方法专门针对非文学翻译呢?本书最大的好处,也是笔者认为最实用出彩的地方在于,介绍了一些专门适用于非文学翻译的工具和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电子工具和平行文本的使用。

网络查找与翻译材料相关的国外的英文文章,从中汲取好的表达方法。翻译(尤其是汉译英)不能靠字典或自己的语言、知识积累闭门造车。自己的知识有限、英文表达能力有限。可以通过平行文本,现学现卖。电子词典非常强大且使用方便,使得各个词典间的交叉检索成为确定词义、寻找最贴切译法的绝佳办法。

作者介绍的这些翻译方法紧跟时代且非常实用有效,传统翻译教材主要关注文学翻译,多为翻译技巧和策略的说明,比如增益法、减省法、视点转换、概略化、具体化等等,而该书为很占有一席之地的非文学翻译无私提供了针对这一体裁非常奏效的翻译方法。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之前的各种准备都是为了“万事具备”,而关键的“东风”在我看来是严谨态度和质疑精神,这也是我对本书感触最深的地方。作者从始至终都在强调翻译要认真严谨、慎之又慎,并且书中还用了专门的章节来详尽说明。而他在文中示范说明各个要点时,每一个过程本身就是严谨态度的明证,一遍遍的核实,反复论证,多方考查,让人颇为震撼和感动。翻译召唤译者的责任心,期待译者倾注全力来完成,如雕琢艺术品般沉浸其中。致力于不断提升自己,打造翻译精品,既是让委托人满意也是对自己有个交代,因为翻译不仅是一项语言转换活动,也体现着译者做学为人态度。

四、结语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非文学翻译》这本书介绍了非文学翻译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入门正,立意高,上手快,读者友好,在非文学翻译方面虽不是开山之作,但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当然,我们也期待有更多更好的非文学翻译指导和研究书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信这也是本书作者期待看到的。

上一篇:物业保安主管工作职责下一篇:我县召开信访工作会议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