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孩子磨蹭怎么办

2023-04-15

第一篇:学习中孩子磨蹭怎么办

孩子做事磨蹭怎么办?

孩子做事磨蹭,主要原因是孩子缺乏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建议你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赛。你可以先将自己孩子的磨蹭毛病一一列出来,设计一张成绩表,记录做某件事最初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完成时间,几天总结一次,有进步便给予表扬和奖励,没进步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也可以家长与孩子比赛。至于他做作业慢的问题,有的孩子是缺乏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有的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做作业是应付式。估计你的孩子两种原因都有,所以你必须在培养他的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下建议可参考:

一是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就要让孩子有成功的的体验。要多鼓励,不要因做作业问题打骂孩子,容易把孩子打“疲”。也不要经常批评孩子“慢”,这样容易使孩子认为自己的学习时间很漫长。你可以说,你是可以“快”的,只要你集中精神。只要他有一分的进步,都要肯定和鼓励。

二是尝试用速度测定法,让孩子感受“我可以快”。帮孩子记录一个单位时间里(例如10 分钟)能写多少个字,能做几道试题。然后算一算按这样的速度,做完所有的作业要用多长时间。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能够这样快完成作业的。三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快得值得”。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应该让孩子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四是让孩子学会多问。家长要教导孩子,如果作业中有不懂的问题要主动问,这样就不会在不懂的问题上耽搁太多的时间。

第二篇:孩子浮躁、粗心、磨蹭、丢三落四怎么办

我把孩子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一下四点:浮躁、粗心、磨蹭、丢三落四。这四点看似独立,又相互联系的。

一、首先说说浮躁。

1、浮躁产生的原因。现在社会讲求一个“快”,使我们每个人很难静下心来思问题,从而产生浮躁心理。身为成年人我们都很难控制自己,何况是一些年仅十岁左右的孩。

2、浮躁的具体表现。①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②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③题目拿来就做,不看清条件就做;④做完题不检查就急着上交;发现题目错了,归结为粗心不认真改正。

3、危害。浮躁的孩子往往都是聪明的孩子,认为自己聪明可以很快学会,不愿意去反复训练,不愿去认真检查。越简单的题目,越容易出错,越得不了高分。

4、措施。浮躁的危害这么大,可以说是孩子成绩不好的根本原。怎么帮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呢?我认为①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把分散孩子精力的不良因素尽可能排除,让孩子把精力尽可能的往学习上用。客观影响的排除我们家长都做得很好。可就是自己管不住自己,比如说我们不想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但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却在看电视、玩手机。想想孩子能专心学习吗?②其次,要给孩子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孩子知道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天上不会掉馅饼。③解决浮躁的最有效方法还是认真力的训练,认真是一种能力,不是一种态度。每次孩子表现出不认真时,我们总是说“下回认真点!”期待着下回考试能考出好成绩来。但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奢望,孩子不会因为这句话就学习好了。对孩子来说,认真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良好习惯,而不是一次两次的态度端正造就的,所以要培养孩子学习认真的能力尤为重要。④浮躁的性格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掉,家长要帮孩子制定一个阶段性目标,让孩子一天一天进步,而不是要求孩子一下子就能踏实认真起来。

二、再来说说粗心。

1、表现。

尽管我们天天跟孩子喊做题要认真,不要粗心,但几乎孩子都犯过粗心的毛病。粗心到做题不看清题目,考试漏题、题越简单越出错。家长各种赏罚手段都使过了,对一些顽固的孩子效果却不明显!

2、原因。

①其实,粗心不仅仅是因为态度不认真,更多时候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熟练,训练较少。就像1+1=2这种题,再粗心的孩子也不会出错吧?为什么?不只是因为简单,更是因为太熟了。②粗心还常常造成不注意审题,所以要求孩子要反复读题,做到真正读懂题目。③粗心出错还在于检查不仔细。不管是日常作业还是考试,检查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可是有很多学生不注重检查。每个人答题时都会出现粗心大意的现象,通过认真检查,可以发现是否有漏题、错题等现象。有的孩子说检查了,但家长检查时还会发现错误,这时我们往往会给孩子指出来,让他改正。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以后做题,还不认真检查。正确做法是告诉孩子有错误但不具体指明,让他再仔细检查,如果他实在检查不出来,家长可以给他指出来,但是一定要趁机教育他,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就能学会仔细检查。

3、措施。

①所以解决粗心问题,还是要引导孩子从做题中去自觉克服,每一次作业、每一道简单或稍难的题目,通过多做题发现自身知识点的薄弱,通过多做题达到熟能生巧。好多孩子做题时题目都没看明白,摸过来就做,做完也不检查,不出错才怪呢。②对于一些粗心又屡教不改的孩子,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较严格的处罚措施,比如因粗心出错的题,罚他抄写几遍,甚至十几遍,让孩子为粗心付出代价,也会让他仔细起来的。

三、接下来再说说磨蹭。

1、危害及表现。

孩子磨蹭是让很多家长都头疼的事,原本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孩子拖拖拉拉写上两个多小时还写不完,天天晚上睡到很晚,搞得一家人精疲力尽。

2、原因。

①磨蹭现象的产生与孩子年龄小、做事慢有一定关系,这不可否认。②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书写习惯不好、总是写了擦擦了写,甚至擦得时间快比写得时间多了。耽误时间过多,学习效率不高。③孩子缺乏自信,做题一遍一遍思考、检查,就怕做错;写字一笔一画地描,就怕写不好。老担心自己做得不好,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④磨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磨蹭孩子的家长大多都是急性子,看不惯孩子的做法便要说两句,或是做完这些作业看时间早多做一点是一点,又布置新的作业,久而久之,使孩子感觉做完了还有,做完了还有,推动希望,也就没有了热情和兴趣,产生了逆反情绪,故意磨蹭。用这种方式在对抗我们的批评,抗议我们对作业的“贪婪”。

3、措施。

①我们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命令孩子,要不断地鼓励他;②培养孩子时间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书写习惯提高做作业的效率。这要求我们要有耐心,多动支脑筋。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告诉他: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要求过高反而会做不好,要相信自己基础上尽量提高速度,尽快完成。④所有作业提前一次性布置完,不能让孩子觉得有“做不完的”作业,让孩子没有了做完的希望。对磨蹭的孩子,家长可以根据作业量给孩子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段,完成后,一定要真心表扬孩子,以此激励孩子的上进心,慢慢改掉磨蹭的坏习惯。

四、 最后说一下丢三落四。

1、表现。

谁都知道丢三落四是个不好的习惯,①早上要出门了,忘记戴红领巾,②忘记带作业。③落下课本。

2、原因。

①其实根本原因是孩子对事情思考不周全,做事不上心,做事缺乏计划性、独立性,总等着家长帮忙。②家长代劳,一边唠叨,一边又担起救火队员的职责,今天给孩子送书本,明天给孩子送红领巾,反反复复,孩子总也改不好。

3、措施。

再发现孩子丢三落四时,不要去唠叨,不要去提醒,只是问他带好需要的东西了吗?得到孩子的肯定答复后,即使孩子落下东西也不要再帮他拿,让他自己品尝一下丢三落四的后果,经过几次类似的事情后,他以后自然会注意。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用足够的耐心,用欣赏的眼光,陪孩子走过成长过程的每一天,和孩子一起体验欢乐悲伤,一起迎接雨雪风霜。

以上是我搜集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几点个人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敬请老师家长指正。

第三篇:请尊重孩子的磨蹭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少儿科技馆里,4岁的梦梦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一般都会有早熟、易烦躁、耐性差的特征,

或截然相反,表现为反应迟缓、自我压抑、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

第一类孩子学会了取悦他人并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

第二类孩子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失去自信。

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

停不下来的父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

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32岁的赵女士也面对同样的情况。她沮丧地说:“我不得不承认,孩子平日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快一点’。”但她觉得自己不得不这样做。她的女儿今年只有3岁。她坚信

这种凡事求快的规则是有必要的——一旦生活节奏慢下来,就很有可能被别的孩子超越。她说:“尽管我也感觉到这种快节奏不合理,不仅会剥夺我们应有的正常生活,也与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驰。”

家长催归催,可孩子依然快不起来。教育专家认为,父母之所以根本不把孩子的节奏看在眼里,是因为他们渴望孩子与自己同步。父母会想,我们是一个家庭,一个整体,有着共同的生活节奏,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家长去顾及孩子的特殊感受。一个慢性子、爱做梦、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反应速度及活跃性中看到了他的将来。最终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种欠缺,从而埋下了将来引起孩子焦虑的隐患。父母可能看不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有竞争,以及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变得紧张敏感,对自己生活中的空洞与空虚充满恐慌,于是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孩子的教练,甚至是魔鬼教练。

事实上,对儿童生活节奏的研究只是近半个多世纪才有的事,以前儿童一直被当做小大人看待。1950年,德国儿科医生特奥多•海尔布鲁格展开了人类首次针对儿童生物节律的研究,人类对儿童生活节奏的特殊性才有所认识。1970年,于贝尔•蒙达涅教授带领科研团队,以儿童的生物心理节律为课题,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发展及生活环境展开了完整的研究。基于此,西方发达国家把学龄前儿童每天有效的学习时间定为3个半小时。这个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延长至4个半小时。一般情况下,小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为上午9∶00到11∶00、11∶30或12∶00,对于年龄较长、级别稍高,或对信息接受、消化更快的孩子,则在下午适当添加几小时,一般从14∶30到15∶00、16∶00或16∶30。

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是,当催促过多地表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时,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将这些焦虑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然,一味地指责家长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现状已经不存在有利于人体自身发展的节奏,找到一个适合照顾孩子和指导孩子的方式更是越来越困难。从深层意义上研究,热衷快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如果时常感到被迫加快生活节奏,很累却不能停下来,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战胜某种恐惧:幼年对长辈和老师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消极状态的恐惧,以及对抑郁、空虚与迷茫感的恐惧。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专家指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总之,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

也就是说,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其实并不需要繁杂的指导与指南,父母便可轻松减慢日常生活的速度。专家们强调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挑战也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简单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与食物消磨时间,在房间里和自己或小伙伴闲聊,对着天空的云朵发呆,无拘无束地抓小昆虫,看蜘蛛结网„„一些在家长看来也许无趣无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乐趣所在。

一行禅师说:“从容地让自己生活得更深刻一些。”对家长来说,让禅宗哲学在忙乱的早晨给自己带来一丝恬静的气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课。

作为母亲,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对儿童的节奏格外尊重,并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了女性在个人事业与母亲角色之间的冲突,感动和启迪了无数读者。她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第四篇:如何帮助孩子变得不磨蹭

“孩子,该睡觉了!”千呼万唤,孩子只是埋头于他的玩具、或者是电视,对于父母的叫声不理不睬。于是父母使用“暴力”了,孩子还是一步三回头呢!孩子磨蹭怎么办呢?父母不要慌, 碰到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父母们可以试试以下办法,效果比较好。

前几天堂姐跟我说,孩子越来越磨蹭了,早上催起床,放学催写作业,晚上催睡觉,一天三场,天天循环播放。教育了也不管用。堂姐跟我说,孩子磨蹭主要是上床后总是睁开眼睛、动来动去,要么不停地要说话,需要很长时间才睡着,最长时间约一个小时才睡着,早上就起不来。堂姐也跟孩子说只有睡好吃好和适当的运动,才能有健康的身体。要好好睡觉只要闭着眼睛想着美好的事就可以了。可是不管用,每天都在重复着,堂姐发愁了!

那么如何根治孩子拖拉?如何一招把早睡早起、写作业都一起解决?如何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去培养好习惯?如何解决掉孩子磨蹭的毛病呢?就来看看吧!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一分钟专项训练主要是指什么呢?就是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可以一分钟写汉字训练,也可以 一分钟写数字训练。

父母在做这个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

这样训练的话可以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可贵,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在这过程中,父母也要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也必不可少,家长要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

第二招:理解孩子,理解万岁

不要说孩子磨蹭这个问题,我们成人在遇到一些问题时也会产生紧张情绪,需要一些时间做心理准备,也会有磨蹭的时候。

对于孩子而说,这种准备就更为重要了。所以,父母应当把孩子的磨蹭行为理解为,这是孩子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进而作出行为决定的一个缓冲期。所以再遇到孩子磨蹭的时候,不要发脾气,要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交谈。

父母可以试试看,看看效果如何。

第三招: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当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总是采取喊的方式,不断的催促孩子,不断的给发怒的表情给孩子。结果是,父母越催,孩子越慢。

其实父母遇到孩子磨蹭的时候,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通过表扬孩子来引导孩子。比如说,“宝宝,你今天快了一分钟哦,非常不错”。这样的话,会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当孩子磨蹭的时候,父母长此以往的这样做,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动作就会越来越快。

第四招:让磨蹭付出代价

孩子还小,所以他们不知道磨蹭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所以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对方式。

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后果的需要我们付出的代价也不一样,但是孩子不知道,父母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来教育孩子。

比如,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担心孩子上学会迟到,其实我们恰恰就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迟到了,老师肯定会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第五招: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时候我们要知道,孩子磨蹭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掌握的技能不够,动作不熟练,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父母就必须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怎样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样洗漱才能不浪费时间,怎样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怎样整理书本早上才能拿的快。

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孩子慢慢的掌握了生活技能,自己动手能力约会越来越强。

总之,我们要知道,孩子一旦养成磨蹭的习惯,会对他今后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出现磨蹭的行为时,加以重视,立即采取行动让孩子改掉坏习惯,不要等到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时才苦恼不已。

第五篇:陈老师分享“尊重孩子的磨蹭”

一、谁的节奏被打乱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少儿科技馆里,4岁的梦梦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

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一般都会有早熟、易烦躁、耐性差的特征,或截然相反,表现为反应迟缓、自我压抑、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

第一类孩子学会了取悦他人并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

第二类孩子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失去自信。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

二、停不下来的父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忽 1

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三、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是,当催促过多地表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时,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将这些焦虑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然,一味地指责家长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现状已经不存在有利于人体自身发展的节奏,找到一个适合照顾孩子和指导孩子的方式更是越来越困难。从深层意义上研究,热衷快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如果时常感到被迫加快生活节奏,很累却不能停下来,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战胜某种恐惧:幼年对长辈和老师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消极状态的恐惧,以及对抑郁、空虚与迷茫感的恐惧。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专家指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总之,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

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 也就是说,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其实并不需要繁杂的指导与指南,父母便可轻松减慢日常生活的速度。

专家们强调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挑战也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简单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与食物消磨时间,在房间里和自己或小伙伴闲聊,对着天空的云朵发呆,无拘无束地抓小昆虫,看蜘蛛结网„„一些在家长看来也许无趣无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乐趣所在。

一行禅师说:“从容地让自己生活得更深刻一些。”对家长来说,让禅宗哲学在忙乱的早晨给自己带来一丝恬静的气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课。作为母亲,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对儿童的节奏格外尊重,并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了女性在个人事业与母亲角色之间的冲突,感动和启迪了无数读者。她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四、陈老师的具体建议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希望对朋友们有所醒悟和帮助。你急或不急,孩子就是那样,别把家长自己的焦虑强加给了孩子。

陈老师尊重孩子磨蹭,又让孩子自觉加速的秘诀:

1、 早晨,闹铃设好起床,边起床边听音频。给孩子问好,夸他睡得不错,气色

好,一天肯定都很开心。

2、 中午回家就吃饭,大人吃完饭就讲故事,在故事中孩子慢慢吃。

3、 情绪把握是关键,特别是早上,可以晚上准备个好玩的故事在他起床时讲,

就有了快乐的气氛。

上一篇:学习中国茶文化的心得下一篇:学校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