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考试作业

2022-07-14

第一篇:诗词鉴赏考试作业

作业_毛泽东诗词鉴赏

提起伟大领袖毛泽东,我不由得衷心佩服,他不但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家、军事家,更是一位流芳千古的词人。虽然我不愿说自己是毛左派,但是在我的心里,却一直非常崇拜毛泽东。读过《毛泽东传》后,使我对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了解他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刻的政治远见,为何会有如此豁达的人生风范,为何会写出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不朽诗篇!认识毛泽东,我是从这三首诗开始的。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仅有短短56个字,但是字字力透纸背,句句扣人心弦。结合历史,“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盘踞了22年的南京。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在人民的“薄海欢腾”声中挥笔写成此篇。”这首词充满了欢腾雀跃的气氛,在举国欢庆之余,毛泽东写出了如此雄浑豪迈的诗篇,体现了他对革命的信心和未来新中国的自信。“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诗人以昔日西楚霸王项羽失败的典故为教训,表达了他对军事与革命的正确看法,揭露了他在正确道路上对后人的指引。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是引用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诗句,把这种热情奔放、气势高昂的革命性诗歌描写得淋漓尽致,是画龙点睛的经典之句。毛主席在这首诗中借景抒情,预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此诗选入了苏教版课本,因此我对此诗有着深厚的感情,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场景。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伟大抱负。 此诗中作者运用豪迈的词汇,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惟余莽莽、顿失滔滔、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些瑰丽豪迈的景色不同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尽显小家碧玉的锦绣湘江,更突出了北国冬天的寒冷、大气与壮观之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此句写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豪情抱负以及对一统山河的乐观自信。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此诗怀念曾经相濡以沫的故妻杨开慧,兼怀第二任正式妻子贺子珍。联系杨小姐的牺牲原因,其中从“骄杨”一词不难看出,毛泽东对她的牺牲痛心,并对她怀有崇高的敬意。另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更深一步解释了杨小姐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丈夫的工作的支持。我想这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情吧。

第二篇:诗词作业2

3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表现诗人得到蓟北收复的消息,激动不已的诗句是 : 。

★ 表达了作者还乡心切的一句诗是: 。 ★ 描写人们听到政府军队打仗胜利,收复失地时的欢欣喜悦的诗句: 。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描写高歌狂欢、春日启程的名句是: ;

★ 以四个地名作对,妙趣天成的诗句是: 。 38.《滁州西涧》

★ 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 :“ 。”

★ 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 ★ 抒发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 。

★ 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的诗句是: 。 39.《约客》

★ 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 : 。

★ 以特定季节和景物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氛围的句子是 :“ 。” ★ 把约客不至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语近情遥的诗句是 : 。

诗词作业二

姓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表达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的句子是: , 。

2、表现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景的句子是: , 。

《滁州西涧》

1、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是: , 。

2、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 , 。

《约客》

1、诗中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的语句是: , 。

2、表现了约客不至的失落、无奈的内心感受的句子是: , 。

《如梦令》

1、从听觉上展开联想,勾画了一幕宿醉未消、惜春情的闺中生活场景的句子是: , 。

2、形象地反映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的诗句是: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词中表明了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的句子是: , 。

2、词中表达了词人对故都的怀念和对它的衰亡的惋惜的句子是: , 。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 , ”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 。

第三篇:戏剧鉴赏作业

从《茶馆》浅析话剧艺术的精髓

话剧,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其出现以来,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观众,本文将从优秀的话剧代表作品《茶馆》来分析话剧艺术的特点以及精髓。 话剧艺术的特点首先是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利于演员表演剧情,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第二是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是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第四是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茶馆》没有选取重大的社会题材,没有去描写中国近戊戌变法以来的重大实践和重要的人物,而是通过“侧面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的方法,通过“裕泰”茶馆的兴衰来展现的。茶馆作为社会的一个“窗口”,就是一个小的社会。通过它的每况愈下,最终为黑暗所吞没,展现出一个时代不如一个时代的历史事实,揭示出吃人的旧社会必然要灭亡的历史规律。

它创造了东方舞台的奇迹,创造了中国话剧的辉煌。重看《茶馆》仿佛又看到了作者那满怀正义感和爱国主义热情的赤诚之心。《茶馆》描绘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这三个历史时期。它使我们面对着清廷的没落、军阀混战、帝国主义的侵略、农村的破产和凋敝、人民的苦难、统治者的野蛮和腐朽。善良的受凌辱,正义的遭践踏,美好的被毁灭,不屈者则在寻出路。透过《茶馆》我们可以看到老舍先生对话剧事业的贡献,开创了舞台视野的新格局。

作为一名小说家,老舍的艺术视野是开阔的。他能够站在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学的角度,娴熟自如在小说世界流连。但老舍转向话剧创作之后,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个他尚不熟悉的舞台,他感到舞台的限制和束缚。他将舞台放置在一个茶馆里,而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所,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年来的变迁。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个小小的茶馆,反映社会的沧桑变迁,无形之间有种立体感,将整个社会的

缩影搬上了历史的舞台,用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同时传递出某种政治消

息。

老舍在人物安排和剧情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主要人物自壮到老,

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然松散而中心人物却有些着落,就不至于说来说去,离

题太远,以人物带动故事。

(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是由同一个演员

扮演,这样也会帮助故事的连续。在舞台上,父子由同一个演员扮演,就容易使

观众看出故事是连续下来的,即使一幕与一幕之间相隔许多年。

(三)每个角色

都说自己的事情,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这么一来,厨子就像厨子,说书的更

像说书的了,因为他们说的是自己事。同时,把自己的事情又和时代相结合,像

名厨而落得去包办监狱的伙食,顺口说出这年月就是监狱里人多„„因此,人物

虽各说各的,可是又能反映时代,就使观众既看见了各色的人,也顺便看见了那

个时代的面貌。这样人物虽然也许只说了三五句话,可是的确交代了各自的命运。

(四)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茶馆》的创作,老舍已经在俯视舞台。人物表现中,已不再介绍人物性格,

他已经从舞台跳出来,俯视着历史和社会这个舞台,看那些人物独立地表演。人

物叙述说明性的语言逐渐减少。每个人物都具有舞台的独立性和表演性,他们的

话语中包含着人物的全部信息:身份、地位、性格、生活现状等等。

《茶馆》的艺术构思是取材上的连贯。联想到其他的剧本无不体现这一特点

如《龙须沟》等。老舍以平民世界为主要的取材对象,平民世界有着丰富而深刻

的思想意蕴,以及真实动人的艺术效果。老舍目光紧盯着北京底层社会,紧紧抓

住底层社会市民的命运,始终洋溢着一种北京市民社会从根底上散发出的生活气

息,北京城虽然很大,甚至是皇城国都,但自古以来,北京这片土地上就更多地

带有一股特定的平民意味和气息,这就是北京城特有的性格。《茶馆》以茶馆为反映时代的舞台,抓住了平民的心态与性格。在某种意义上也

就抓住了北京城的本质和特点。

老舍的话剧是叙事结构上的相通。对老舍话剧的艺术结构历来有两种概括:

一个是“世态画卷式”,另一个是“人物展览式”。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共同显示

了老舍话剧写实型的基本形式。在老舍这种纯朴的写实的话剧形式中,又蕴含着

一种诗化的特色。从“人物展览式”的角度来看。诗化则体现在剧中的每一个形

象,既是那样的真实具体,又都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象征意义,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都超越了具体的人事而具有形而上学的哲学意蕴。老舍采用“人物展览式”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搬上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使观众从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和反动中,看到三个时代的无可救药,也看到北京底层市民的悲惨命运。

老舍话剧是人物塑造上的延续。在老舍的人物画廊中,刻画最成功也是成就最大的就是底层市民形象。老舍不仅写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更是把底层平民看作一个形象整体来塑造的。老舍对底层市民形象的成功塑造,又并不是简单地表现自身、描写自我,而是集中体现了老舍对底层市民这一阶层的独特见解。老舍通过他笔下一个又一个的市民形象如:秦二爷、松二爷、王利发等,诉说着他们来自社会最底层的生活感受,表达他们对社会发展的看法,同时也深刻地表明老舍自己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老舍对他笔下那些底层贫穷的市民形象,没有采取一味同情的态度,而是在充分理解他们现实遭遇的同时,也对他们身上的种种局限,甚至是他们身上的某些国民劣根性,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切的批判。

老舍话剧是语言风格上的承传和文化属性的体现。《茶馆》里的人物和故事,无一不是以文化审视和文化批判为核心焦点的。《茶馆》里的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以及秦仲义秦二爷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他们各自鲜明独特的的性格,归根到底显示的是一种文化的属性,而他们各自的悲惨命运,也同样显示出一种文化的悲剧。王利发一生卑微懦弱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理想,既有传统处世哲学的深刻影响,又有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冲撞的深刻矛盾。王利发作为一个安分守己的底层市民的代表,他的走投无路,既是腐朽黑暗的世道使然,也是那种逆来顺受的奴性文化使然。秦二爷在“谭翤同问斩”、戊戌变法失败的时候,敢于同庞太监叫板对阵,并不是简单的“胆大玩命”而是一个文化的侧影,他与庞太监“斗嘴皮”的底气,来自于他的实业和实力,这就是近代民族发展和民族文化进步的些许自觉与自信。

老舍话剧的价值和魅力,还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他的个性化的追求,老舍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追求,他要求自己剧中的人物必须做到“开口就响”,“话到人到!”就是说剧中人物在初次出场时,一开口就能闻声见人,神形毕现,几句话甚至是一句话就能把人物最基本的性情和性格特征凸显出来。从《龙须沟》

到《茶馆》,那么多的剧中人物,都显示出这种“开口就响”的本领。这一“绝活儿”既体现了老舍对生活的熟悉、对人物的熟悉,也体现了他对语言与人物、语言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真切体悟和准确把握。二是它特有的朴素美,老舍话剧以其生活的原汁原味而展现出一种质朴无华的风格。从《龙须沟》到《茶馆》里的那些人那些事,不就是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吗?没有一丝一毫的奇光异彩,全是地地道道的原汁原味的生活。正是老舍在剧作中那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命运,在那些原汁原味的生活故事中,蕴涵着诗意和哲理。

简而言之,老舍的话剧创造了中国话剧事业的辉煌。他对话剧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他的话剧创作方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创作出来的话剧受到观众们的喜爱,成为话剧史上的不朽之作。纵观中国百年话剧史,老舍为发展和开创社会主义话剧事业的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今天话剧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从《茶馆》浅析话剧艺术的

精髓

系别:xxxx学院

专业:国际商务

班级:xxxx班

姓名:xxxx

学号:2007xxxxxxxx

第四篇:戏曲鉴赏作业

论京剧《智取威虎山》与

昆曲《牡丹亭》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

(1)京剧《智取威虎山》艺术表现形式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得名,以微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 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根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一段故事改编而成,是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侦察排长杨子荣豪爽刚毅,参谋长少剑波足智多谋,两大英雄人物一刚一柔。性格鲜明的人物、扣人心弦的情节、雄浑开阔的画面,使该剧洋溢着一种威武豪壮的阳刚之美。同时《智取威虎山》是通过音乐揭示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主要是靠唱腔的设计、安排来完成的。《智取威虎山》在这方面有以下表现形式:

1)音乐布局方面 :

在全面安排的前提下,做到重点突出。全面安排,就是根据戏的主题、人物关系、矛盾冲突发展,对全剧的音乐哪些地方是铺垫,哪些地方是发展,哪些地方是高潮,做通盘考虑;突出重点,就是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唱段,特别是他的主要唱段。通过成套唱腔,可以深入细致地揭示他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揭示他英雄行为的内在动力。

2)唱腔组织方面:

既丰富连贯,又严密紧凑。唱腔成套后,还有一个唱腔本身的内部组织问题。组织得严密紧凑,层次鲜明,才能使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得到酣畅淋漓的抒发。由于唱腔的结构严密而紧凑,板式的选用适当,就有力地反映了人物感情的发展,对于促成高潮和加强高潮起了重要作用。

3)旋律处理方面:

既有京剧特色,又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性格特点。旋律的处理,直接关系着能否把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得准确、深刻。《智取威虎山》在这方面,始终紧紧扣住革命的生活内容和英雄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智取威虎山》在音乐结构方面,根据内容的需要,打破了旧板腔的界限,进行了革新创造。出于塑造英雄人物的需要,它又大胆地打破了旧传统和旧格式,在音调方面的创新,也是个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它还吸收新的音乐语言。

《智取威虎山》选用了革命歌曲的旋律,更生动、更准确地表现出英雄人物的精神面貌。而革命歌曲的运用,与京剧唱腔的板式特点安排得很贴切,这对加强音乐形象的时代感是有帮助的。

《智取威虎山》在戏曲发展史上,第一次成功地运用了中西混合乐队伴奏。这是戏曲伴奏艺术的一场革命,用简单明确的音乐语言,把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塑造得更加光彩夺目,使英雄人物一上场,就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印象。中西合乐,是对旧京剧的一场革命。

《智取威虎山》堪称现代京剧中最为经典的一部。该剧剧情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唱腔高亢激越,各个行当齐全,戏中唱段安排巧妙合理,每句台词都精雕细琢,几乎每段唱腔都能获得观众的满堂彩。该剧堪称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剧中光彩照人的孤胆英雄杨子荣被几代人传颂,独具韵味的曲调唱词至今还被人时常唱起。

(2)昆曲《牡丹亭》艺术表现形式

昆曲 ,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而盛行于苏州。昆曲艺术融唱、念、做、打、舞、诗、曲多种古典艺术为一身,它起初称为昆山腔,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并称为四大声腔。

昆曲的兴盛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昆曲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形式:即慢、小、细、软和雅。此间,新的剧作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从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创作雷同、拖沓、贫乏的缺陷。通过艺人对戏剧人物的精雕细琢,出现了一批生、旦、净、丑等本行为主的应工戏,使昆曲最终成了观众喜爱的艺术文化。

昆曲《牡丹亭》其舞台美术设计把握了戏曲的美学精神,意象化的舞台物质形象显得简练、大气。作曲从杜丽娘和柳梦梅的主要唱段旋律中提炼元素,设计人物的主题曲旋律,并运用演变主题曲贯穿全剧,处处填补表演,点缀人物心境,既蕴含古典旋律美的风格,又极富新意,使整体音乐清新淡雅。

青春版《牡丹亭》提炼了精华,让古典美更浓缩更简约更直观。当我们热衷舞台造型的现代奢华的时候,青春版《牡丹亭》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更换得背景图像都是大写意国画图形,几个简约的色块就成为全场的衬托。作曲和伴奏更象民族器乐演奏会,音乐元素更加现代感了很多,音乐设计从杜丽娘和柳梦梅的主要唱段旋律中提炼元素,设计人物的主题曲旋律,并运用演变主题曲贯穿全剧,处处填补表演,点缀人物心境,既保留了原来古典旋律美的风格,又极富新意,使整体音乐清新淡雅。整个音乐少去了戏曲伴奏的单调、聒噪,更加悠扬淡雅。原来青春版《牡丹亭》还动用了20位中国民族乐器演奏者加盟演出。而用现代服装工艺制作的新戏服更是色彩炫目。昆曲艺术融唱、念、做、打、舞、诗、曲多种古典艺术为一身。而用两个字来概括之,一个是“美”,一个是“情”。昆曲是一门结合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重元素的综合艺术,它们糅合起来,糅合得天衣无缝,精致、精确、精美。青春版《牡丹亭》是抽象的、写意的、充满诗化色彩的,它讲述了一个由生而死、死又复生的爱情故事,非常浪漫。而它的唱腔那么美,唱词也那么美,它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歌剧。

昆曲的美学是抽象的、写意的,是抒情诗化的、以简喻繁的美学,可以让演员充分发挥他们的表演。昆曲和传统的书法、绘画其实是相通的,它们都讲究线条的美。如果把昆曲的水袖动作、舞蹈动作描摹出来,想必就是很好的狂草。昆曲的婉转唱腔和笛音,它们也都是抛物线的,很美。可以说,昆曲和传统的书法、绘画,它们代表了相同的美学原则下不同的文化符号,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特有的。

青春版《牡丹亭》是传统的,但同时它又是现代意义上的昆曲,是既传统又现代的一个戏。昆曲到现在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有一套已经很成熟、很精确、很精致的古典美学,在舞台上呈现的方式,灯光也好,服装也好,它都能很好的和现代的舞台契合起来,使人们在享受古典美的同时也能感受昆曲中蕴含的现代时尚的影子。

第五篇:音乐鉴赏作业

沉闷的生活需要轻松的调剂,麻木的内心向望温情的润泽,而最好的办法,也许不外是听一首好歌。

音乐,是快乐我们的精灵,而《放牛班的春天》,实际上可以看成一部有关这个精灵的史诗。纸上蝌蚪似的音符,经过马修老师的指点,慢慢地开启了“放牛孩子”们心中的春天。在他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有着如诗般的纯洁天真,他包容他们的错失,鼓励他们勇敢地证明自己,把他们分成男高音、女中音、男低音等角色,并以此为基础组织起了一只合唱团。“天使般面孔”的莫杭治(Pierre Morhange)就是此时被发掘出来,逐渐展现了自己的音乐天才,并以此为奋斗,最终成了世界知名的音乐家。

音乐可以消弭一切,严肃紧张的数学老师慢慢地有了笑容,甚至可以改变暴躁的校长,使他在合唱团的歌声中童趣大发的玩起纸飞机;音乐也可以让人为之倾注一生,马修老师被辞退后,没有追求名利,一直与音乐为伴,平静的度过了后半生。

贯穿整个影片的,都是孩子们稚嫩清澈的歌声。一曲曲听下来,使人心生愉悦,似身临如画美景,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小径蜿蜒、枫叶红澄、海波荡漾、翠鸟轻翔,一时间,恍惚中满是轻快温馨。

艺术之所以成其为艺术,是因为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美好。

对于“放牛班”的孩子来说,音乐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他们在之中找到了做人的尊严,感悟到了希望和尊严,再没有调皮捣蛋,再没有恶作剧。阳光般髅牡囊舴崛岬氐吹幼潘钦诔沙さ男⌒⌒牧椋哺谋淞怂嵌允澜纭⑺撕妥约旱目捶ǎ强几惺艿桨透冻龅奈按罅α浚泊哟擞辛艘桓稣感碌娜松?

让观众醉心的,除了老师和学生这样人皆有之的情结,相当多的人更爱片中的音乐,有网友写到:几首插曲好美,犹如天籁涤荡心灵;少年梦一样纯净的嗓音在柔和的和音衬托下突兀而起,整个宇宙在瞬间都沉静了,福音降临,问题少年们心中原本涌动着比常人更多的激情与期望。

音乐是本片的主题。导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早在2002年9月电影开拍前9个月,就开始与Coulais制作本片的音乐部份,克里斯托弗希望尽量避免出现一般儿童合唱团的感觉,唱着圣诞颂歌似的传统歌曲,他要求音乐充满强劲的感觉,而且要差不多全部都是原创,最终他们二人为电影合力创作了多首歌曲。

此后的市场反应证明了他们的成功。此片于2004年3月在法国上映,一个月时间已经有近600多万人进入影院,创造了三千多万美元的票房,并最终成为2004年法国电影票房冠军,角逐第7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意味着什么呢?一部没有美女、暴力、动作、凶杀和任何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是用唤起心灵的共鸣来获得成功的。

这是一部经典的“音乐片”,音乐是本片的主题,导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在电影开拍前9个月,就开始策划本片的音乐部份,这部片子避免出现一般儿童合唱团的感觉,唱着圣诞颂歌似的传统歌曲,他要求音乐充满强劲的感觉,而且要差不多全部都是原创。

电影由于声话并茂,使得它们成为一种具有现场感的真是艺术,而现场中各种声音的真实,来源于它们的生活化、性格化。每个孩子都有着如诗般的纯洁天真,他们勇敢地证明自己。这才是活生生的人,有着欲望有着动力有着缺点有着成长。马修老师把他们分成男高音、女中音、男低音等角色,并以此为基础组织起了一只合唱团。贯穿整个影片的,都是孩子们稚嫩清澈的歌声,似身临如画美景。影片中孩子们由最初的自己孤独的自唱到合唱团一起唱,由孤独寂寞的不敢高声到勇敢的表现着自己,由声音的跑调到合唱出连公爵夫人都赞叹的美妙歌声。他们的歌声表现了他们的真实生活,在组成合唱团之前,音乐压抑、舒缓,可是当合唱团成立以后,音乐开始欢快,开始充满了情感。“放牛班”才真正有了春天,“池塘畔

底”才有了些许生机。

影片开始时两位友人回顾过去时,音乐很轻很惬意,不由得使人联想到过去,而随着回到过去,音乐随之加强。当莫翰奇离开合唱团时,音乐变得缓慢,甚至有些压抑,伴随着雨声,表现莫翰奇内心的惆怅。当他回到合唱团,尤其是马修老师在指点他,在训练发生时,没有一句台词,却伴随着音乐画面在不停的切换,人物也由懒散、害怕转变成乐观积极。尤其是在公爵夫人来参观时,重新让莫翰奇回到队伍中,回复他的独唱部分,我们也从歌声中、从眼神中读到了渴望。正如马修老师说:我突然领悟出许多东西,有着骄傲,被宽恕的喜悦和一种新的感受,人对他的肯定。正是声音的时间感和空间感为画面增加了活力。

对于“放牛班”的孩子来说,音乐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他们在之中找到了做人的尊严,感悟到了希望和尊严,再没有调皮捣蛋,再没有恶作剧。阳光般明媚的音符,轻柔地荡涤着他们正在成长的小小心灵,也改变了他们对世界、他人和自己的看法,他们开始感受到爱和付出的伟大力量,也从此有了一个崭新的人生。也使得严肃紧张的数学老师慢慢地有了笑容,甚至可以改变暴躁的校长,使他在合唱团的歌声中童趣大发的玩起纸飞机。故事是由一本50多年前的日记与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回忆开始.马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了一所乡村学校的教师,他要面对的是满课堂的问题学生,几位与他一样善良但无计可施的老师,还有一位唯利是图残暴的校长.在看似麻烦的局面下,马修一音乐的手法,在校成立了和唱团,最终唤醒了孩子们善良天真的本性,阳光第一次光顾这所外号叫"水池底部"的学校,虽然最后马修被迫离开了学校,但留下了那本不为人知的日记,两位老者便是当年唱着圣歌的孩子.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故事片,但通篇欣赏下了,它更像是一部音乐片,一部未经污染充满爱与温暖的童话.<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光这个名字就起的明媚而灿烂,没当念起,总能个人的嘴角带来一抹欣慰的微笑.据说导演拍摄的灵感来源于他10岁那年打开他心灵之们的一部音乐剧.如今电影与音乐的完美融合也许正是导演十几年来想说的.

不错,整部电影最为完美之处便是通篇穿插着宛如天籁的童声合唱.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唯美的歌声,这部电影将失去多少光环.童声合唱纯净犹如来自天堂的歌声,仿佛那是天使的咏叹调,仿佛是一首悠扬的诗歌.所有合唱都配有绝美的歌词"在回旋的风中转向,展开你的翅膀,在灰色晨曦中,找寻通往彩虹的路,揭开春之序幕""夏日的微熹,驿动的梦,我的心燃起,骤然飞舞飘离大地"那返朴归真真挚的感情,组成世俗中神圣的歌唱,道出了希望与光明,那天真的欢快有如一泓清澈的泉水,从口中缓缓道出.圣洁的音乐,让我们渐渐懂得了宽容,乐观,仁爱.

电影因音乐而精彩,在电影上映后,电影中的歌者---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举行了世界巡演,使人们重新发现那些经典的音乐形式,原来音乐亦是一中抚平心灵伤口的良药.那纯洁的歌声,更是使世界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除此之外,影片中不断出现的马修老师的内心独白,让人们不断的认为这个故事仿佛真的发生过,在50多年前的乡村,真的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几位老师,一所古老的学校,以及一位为音乐默默无闻奉献一生的善良的马修.

音乐真的具有神奇的力量,在合唱团的歌声中,一切开是慢慢转变.春天光顾的校园里,孩子们依然顽皮淘气,却增添了乐观与友爱,清澈如水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信任.校长依然

唯利是图,但也学会了在没人时偷偷在办公室玩纸飞机,春天看来真的来了,这也许便是"放牛班的春天"的寓意所在.

影片中的每一个对白,每一段情节都值得推敲,每一个字眼都折射出细腻而温暖的感情.其中最感人之处莫过于当马修要被迫离开学校是,他多么希望孩子们能违反校规,正当他失望时,经过一个转角处,他发现从楼顶的教室不断扔下许多写满祝福的纸飞机,它们纷纷落在了马修身旁,他幸福地辨认上面的笔迹,楼顶的窗口中伸出了一双又一双挥动的小手,尽管他们没有伸出脑袋,但那纸飞机和小手对于马修已经足够了,因为他已经得到了世间最为真挚纯洁的爱.

影片掘弃了商业元素,与最美好单纯的笔法向我们描写了另一个世界.看过之后,没有给人留下遗憾,也没有震撼,只有单纯的感动,这感动不会使人流泪,只会带给人们一抹善意,心领神会的微笑.

影片缓缓地告诉人们,原来音乐竟是世间至真至纯之物,她能抚平伤口,打开心扉.在音乐面前,我们只是苍白渺小的个体,我们只有感动.音乐的故事即使不会激动人心,但音乐的洁净,音乐的通灵,还有那份温情,足以留下一丝美好的感动,有了这些,便足够了.

上一篇: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下一篇:市场开发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