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责任的文章

2022-07-28

第一篇:质量与责任的文章

文章标题:细节决定质量责任成就品牌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细节决定质量,责任成就品牌》

先和大家一起回忆几个故事:一个大公司招聘人才,尽管面试的人都很自信地回答了问题,但是没有人通过,这时有一个人走进来,发现干净的地毯上有一张纸团,就随手捡起来准备扔进垃圾桶,这时主考官说请你把纸团打开,他打开一看上面清楚地写着“热忱欢迎你来我们公司任职”。这位应聘者后来成为这家公司的总裁。

国内有一家药厂,准备引进外资,扩大生产规模,他们邀请德国拜尔公司派代表来药厂考察。在进行了短暂的室内会谈之后,药厂厂长便陪同这位代表参观工厂,就在参观制药车间的过程中,药厂厂长随地吐了一口痰,拜尔公司的代表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场景,便马上拒绝继续参观,也终止了与这家药厂的谈判。

“一张纸团成就了一个人才”,“一口痰吐掉一个联营药厂”这些故事反映了细节的重要性: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宏大的计划、壮伟的工程、都依赖于每个细节与步骤的正确实施和准确到位,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美国宇航航天局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胜利完成任务,在返回地面过程中,接近地面前十八分钟时所发生的爆炸空难也许大家还记忆犹新,为何会产生那次空难?这也许是每位地球人都希望知道的。但遗憾的是经科学家的多年研究和最终分析结果,却是因为飞机左翼与机身连接处的一颗铆钉铆固不牢所引起,就是因为这一小小的细节最终导致了那次空难的发生!我想如果他们检测维护人员在飞机进行那次航天飞行前能端正工作态度把每项工作做得更精细一些,也许可以避免那次空难。

细节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小的细节往往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说到这里我们大家一定早就注意到,我们国家在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有所改变,“好”字排在了当头,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些数据: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侵蚀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达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90。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呈现出与社会效益极不和谐的状况。

因此,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一小小的文字细节变化,反映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这表明我们党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那么一个城市一个细节的改变,也能充分体现一种创新精神,一种反思精神。大家都知道,马路两边的人行道一般都高出路面一个台阶,但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__马路两边的人行道,却在不久前将人行道上的盲道与各出入路口交界的地方重新铺设,使之与各出入路口平行。这一细节的改变,使我们具体而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正在从细节入手打造我们的“宜居城市”。

莫以善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严谨的风格、务实的作风都可以在细节中体现。我们机关事务管理局,是机关后勤服务单位,工作琐碎、繁杂,细节更能彰显它独特的魅力。如送上一句您好、请坐,端上一杯热茶;维修人员穿着一次性鞋套走进居民家为其提供服务等等,这许多的细节使我们的服务承诺落到了实处,受到了广大机关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由此可见,关注服务细节,做好细节服务,是我们实现优质服务,打造服务品牌的法宝。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蒸汽推动锅盖再常见不过,可瓦特却抓住这一细节,不断地思考、创造,制成了第一台蒸汽机,终于引来了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联系到幼教工作,我认为细节就是责任心。作为幼儿教师,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幼儿的好朋友、好妈妈和好老师。做好朋友,要学会用幼儿的眼光看待事物,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幼儿融在一起;做好妈妈,要用爱来包容幼儿的一切,关心幼儿的吃、喝、拉、撒、睡等;做好老师,我们不但要对幼儿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幼儿园负责,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国家负责。对幼儿负责,就是要平等地欣赏、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幼儿,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家长负责,就是要担负起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责任,切实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对幼儿园负责,就是要把幼儿园的发展看成是我的责任,始终如一的以主人翁的精神去关心幼儿园,热爱幼儿园,为幼儿园的发展献计、献策、献力;对自己负责,就是要在面对建设“经济大市、商贸强市、宜居城市、文化名市”这样好的发展机遇,牢固树立赶超意识,养成勤奋学习、终身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作风,在本职工作上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对国家负责,就是要牢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宗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我们大家知道,把每一件

第二篇:文章标题:加大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力度提升财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通州市的经济建设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有大幅度地提高。全市的财政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为实现各项改革目标和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了财力保证。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如何合理运用现有地方财力,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

用效率等仍存在诸多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财政经济的振兴,使地方财政支出更好地满足地方政府以财行政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迫切需要对市镇两级财政支出范围进行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公共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益,完善支出法制。为此,笔者对部分市直单位和乡镇进行了“有关财政支出政策”执行情况的专题调查和研究。

一、我市市镇财政支出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是预算内外综合财力的增幅慢于预算内外综合支出增幅。

二是财政供养人口多,行政事业运行成本过大,其中教育份额尤为突出。至2001年末,全市财政供养人员为29726人,比1993年净增6311人。其中教育系统供养人员达到16061人,占财政供养人员的54.2。乡镇教育系统的财政供养人员占比更高,平均超过60,教育事业经费已达到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

众所周知,维护国家机构的正常过程,保持国家政权的稳定是财政的首要任务,是财政支出中必须优先安排和保证的。从调查情况看,市镇两级行政事业机构庞大,人员臃肿,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严重影响了办事效率,导致了行政支出增长过快,刚性增强(近年来连续增资的实施可说明这一点,1997—2001年,财政供养人员工资调整,各种政策性补贴和津贴等刚性增支标准人均提高570多元,而1997年至2001年人均财力只增加150元。同时,每年军转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预计增支300多万元。)进一步增大了地方财政压力,加重了市乡两级财政负担,从一定程度上影响阻碍了我市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发展。在调查中我们还注意到这样一个情况,在教师队伍中,乡镇的代课教师有增无减,原因是原先的“民转公”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有相当部分不能适应事业发展形势要求,纷纷流向校办三产或后勤岗位,但其人员经费仍寄托于财政的拨款中,形成了“位虚费实”态势。显然,在乡镇财力规模尚小,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开支增长过快的局面必须加以控制。

在乡镇行政、事业机构的膨胀同时,由于对集团消费缺乏规范、有效的控制,许多乡镇政府和一些事业单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观念淡薄,开支浪费严重,如:对小汽车的购置和豪华高级办公设备的添加,会议数量和档次的攀高及各项补贴发放的过滥等现象时有出现。

三是财政支出面过宽,加大了乡镇财力的分散度,使财政有关支出政策的落实难以到位。当前乡镇财政职能还未能完全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维持着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即供给制式的大财政支出格局,包揽事务过多。它不仅担负着各级行政部门、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的财政供给,而且大量投资于生产性、经营性、服务性的事业单位等一般竞争领域,不仅给财政增加了沉重的负担,而且也带来了巨大的隐含风险,并挤占了重点项目的资金。(即通常所说的支出越位),使地方财政集中财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能力受到限制(即支出的缺位)。此外,由于目前乡镇财力中预算外资金的比重日趋增大,挪用、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和出现,并且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进一步造成乡镇可控制财力的削减,从而削弱了财政的调控能力,分散了乡镇财政的地方财力,致使“财政每年对农业、教育方面的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2”、“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1”、“市级和乡镇用于体育事业经费要达到人均5角的标准”等等规定支出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四是财政支出分工不明确,支出范围划分不清。由于目前市镇两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仍然不太清晰,仅对事权范围作了粗线条的、原则性的界定,增加了两级财政部门操作上的难度,很大程度上造成地方财政支出分工不明确,支出范围划分不清的状况。目前,市级财政办理理应由乡镇级办理的项目依然很多;或者事权在上面市里,而要求乡镇政府资金配套或拼盘的项目普遍存在。如在乡镇的调研中,笔者发现一些超现实、超财力实施的各种名目的达标活动(工程)和少量投资性大、回报期长的“乡镇首长形象工程”及乡镇合作基金会的债务清理等,他们以求面子和积极贯彻上级指示,在限期内纷纷举债资金配套,满足达标工程的各项标准要求,形成“空壳效应”,以致陷入“一时好过,十时难熬”的窘境。如某乡镇的人均负债率已达300多元,而偿债渠道还为之渺茫。这些情况既不利于财政转变职能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也不利于乡镇财政统筹安排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的需要。

五是大多数乡镇

忽视预算支出后期管理,纷杂财务开支标准时有出现,财政资金支出效益无从谈及。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统收统支”财政模式的影响,至今许多乡镇财政部门和一些单位仍然存在着“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效益”的观念,对于预算法案生效后的后期预算管理阶段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原则性,即对预算执行管理、预算支付管理、预算调整、现金流动性管理、单位支出管理

、预算支出效益评价等管理环节重视不够。一些乡镇政府部门和单位往往也只是注重争预算、上项目,对于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管理责任不明晰,没有建立健全必要的地方财政支出激励约束机制,奖罚不明,导致对财政支出的效益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估,资金使用的合理合法性得不到有效保证,支出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且有些乡镇政府或单位把个人利益摆放到国家、集体利益分配和事业发展之前,对上级有明文规定的开支项目和标准执行时有偏差,诸如开支水平超标准、或是固定标准发放补贴、或是按需自行设定补贴项目标准等等。

二、市镇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总体设想和建议

(一)支出管理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1、服从于政府职能原则。财政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于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财政支出管理的改革,必须适应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转变职能的要求,充分发挥市乡两级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发展经济的职能,服务于政府经济任务和工作目标,积极参与、支持地方政府的各项重大改革,从资金上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到位。

2、满足公共需求原则。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理论要求,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那么作为政府应逐步退出经济中的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把侧重点转向市场失灵或失败领域,提供社会存在和发展共同需要而市场单个主体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即就是财政支出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应遵循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原则。

3、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财政支出改革必须按照坚持公平与效率的机制运行,一方面要完善财政支出的有关法规、制度,按照公平原则合理合法地运用资金,通过转移支付、公平税负等手段促进市镇两级及有关地区间的发展均衡;另一方面,又要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尽量促使财政资源(资金)配置的合理化,以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确保财政预算支出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二)执行支出管理改革的建议和重点内容

1、注重财源建设,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县,发展农业经济是我市经济水平提高的根本点。保农才能稳工,工旺才能促收。为此,笔者建议一是要大力发展乡镇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乡镇龙头企业。首先是组织乡村农产品进入市场,形成规模,创立品牌,占有一定的销售份额。目前可适当推广农户种植大棚反季节蔬菜,开发挖掘废塘变鱼塘、虾塘、蟹池等一些地方特色农业。这样它们既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又能提高乡镇财政地方收入的稳步增长;其次要大力培植扶持一些具有市场开拓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资金融通能力、资产整合能力的乡镇农业龙头企业,并逐步使之真正成为农户与市场对接的枢纽。二是乡镇财政作为一个政府的职能部门,对农扶持不能光把着眼点放在资金的投入上,还应该多层次、多方位地加强市场信息的反馈,切实为广大农户提供快捷、简便、准确的信息服务。适时可有针对性地对农民举办一些技能和文化的培训,从资金手段以外的软环境中做好扶农、帮农、支农工作。

2、适当降低行政、事业成本,合理疏理财政供养人员。随着市镇两级财力的不断壮大,财政资金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在市乡两级政府和事业机构精简合并改革开展的同时,财政部门可同步开展规范财政供给范围并合理确认供应单位和人员的工作,具体可采取“一控两清一分”的办法来清理、分流和消化超编、不合格及计外人员。所谓“一控”就是对市镇两级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控编定员,不得自行突破。对超编人员,必须精减分流,一时不能分流的,财政部门也不再对其核拨经费。“两清”,一是清理清退机关事业单位临时人员。如单位确有需要的,只保留必须的少量临时工,其他的一律辞退;二是清理清退教师队伍中的代课代职人员。对代职代课教师采取“分一辞一”(即每分配一个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辞退一个代职代课教师)或“招一辞一”(即招聘招考课缺教师一个,就辞退一个代职代课教师)的办法,清退代职代课教师。“一分”就是分流市直和乡镇机关干部,主要可采用三条分流措施:一是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创办或领办示范服务基地;二是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到企业中任职;三是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从事个体经营,可在地方税收、资金等政策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

为了能更一步强化市镇两级财政供养人员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人员经费支出的不合理增长,笔者建议财政、组织、人事、劳动部门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紧密配合,建立一套财政供养人员档案,设想是:(一)合理确定建档对象。这样几类可考虑入档:“工资目”开支人员、离退休人员、单位计内外用工、享受遗属补助人员、国家机关牺牲病故领取一次性抚恤金人员、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人员和民政优抚人员等。(二)正确设置建档内容。大体可包括:(1)人员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编制、职业、参加工作时间、离退休时间、计划内(外)用工批准时间、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时间等。(2)人员经费情况。主要有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教、护)龄工资、补贴、津贴、离退休金标准、下岗职工领取生活费及抚恤金标准等项目。(3)人员变动情况。主要有人员调入调出时间和工资增减变动情况、离退休金及人员变动情况、下岗职工就业情况等。(三)规范操作建档程序。因为这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表面上看容易,但操作尤要慎重。主要步骤可分为:(1)组织审核,摸清家底。(2)以编定人,分类建帐,按人设卡。(3)立卷存档,及时变更。(4)全程监督,逐步完善。

另外,在笔者的调研中也发现,目前乡镇“纵横双管、人事分离”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利于乡镇党政的统一领导,也不利于乡镇财政的统一管理和分配。对乡镇的“七站八所”的人员工作、工资及其福利待遇、职务晋升等权力可全部下放给乡镇统一管理,县市主管部门只负责其业务指导,使乡镇真正成为人权、事权和财权三统一,能独立行使其相应政府职能的一级真正意义的基层政府。

与此同时,必须大力推进政府采购制度。将政府的分散采购变为集体统一采购,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切实降低采购成本,使集团消费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经济化的道路。

3、强化公共支出管理,合理界定财政资金供给(供应)范围。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转变职能要求,财政应逐步强化公共支出管理,按照公共支出原则,合理界定财政资金供应的范围。一是保障国家机关正常运作的合理需要。国家政权的稳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保障国家机关的正常运作是财政的首要任务,对国家机构的财政供应应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予以保障。二是按公益性原则,将事业单位区分为公益性、半公益性和经营型三种类型(可参见下表),分别采取资金确保、适量补助和推向市场的三种不同财政供给方式。三是在调控经济方向,作为地方的一级政府应逐步退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般竞争性领域,重点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优化企业产业机构,逐步减小并规范各项补贴补助等.4、加强预算约束,把握财政预算支出改革的关键所在。作为市镇两级政府的财政,必须强化预算约束力:(1)两级财政部门要在严格贯彻执行《预算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支出管理规定体系,使财政支出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2)对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一是要建立财政综合预算,对有预算外资金收入的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定项)比例拨款(上缴),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管理办法;对各项集资、捐赠、基金和专项收入的支出,必须按用途专款专用,严格加强支出管理,注重效益所得;对其他预算外收入,遵循“一保吃饭,二保运转,三搞建设”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二是区别预算外资金的类型,实行分类管理。三是对国有资产的变价收入(如企业改制后国有净资产收益)应纳入财政管理。(3)实行部门预算,一是在预算编制中要实行因素法,对各类支出中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等进行科学的测算,编制完整、详细的预算。二是实行零基预算,要对各项支出定额进行认真核定,预算确定后,一般不予调整,特别情况确需追加的应由政府预算论证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审核,个别办理。三是坚持部门协作、综合管理的原则。必要时,可由政府牵头,成立政府预算论证领导小组。四是编制预算时应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价。财政预算支出改革是一次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是财政调控手段适应社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在改革财政预算分配方式的同时必须切实把握好三点:第一,实现财政支出管理由粗放到集约,必须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一方面财政预算分配的依据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重点目标之一是保证政府职能的正确行使。政府的职能范围规定和制约着财政的支付范围。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调控手段,也可以扩张或缩小政府的某些职能。第二,实现财政支出管理由粗放到集约,必须强化法制意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强化法制意识是实现财政支出管理由粗放到集约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加强《预算法》、《会计法》及其他配套法规的宣传贯彻,提高法制意识;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三是尽快使《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制度法规入轨运行。第三,实现财政支出管理由粗放到集约,必须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放在十分突出位置上。财政支出管理的改革,其着眼点不能仅仅是放在节减财政支出上,而应当致力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致力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上来。

5、强化监督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应有效益。一是要加强财政支出的日常监督制度。为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必须建立健全市乡两级财政支出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实行上级对下级财政的奖惩制度(即“下管一级”政策),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奖惩制度、预算单位内部的奖惩制度、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奖惩制度。与此同时,还应建立政府监督、人大监督、社会中介监督三个层次的监督体系。二是按照“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则,建立系统的支出效益评价体系,其应包括支出单位的支出目标评价和支出项目的效益评估等。三是对预算单位财务开支项目和标准必须由人事(组织)和财政部门管理,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出台和扩大开支项目范围,提高开支的标准。对现有的支出项目和标准必须进行全面清理,凡是违反财政人事部门规定的财务开支项目范围和标准的,一律必须取消(如机关加班费、值班补贴、驾驶员补贴、休假补贴、定额夜餐补贴等等)。对目标考核奖的发放必须视财力可能,严格计算,统一标准,从真正意义上切实提高财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益。

《加大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力度提升财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益》来源于,欢迎阅读加大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力度提升财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益。

第三篇:我心中的质量与责任演讲稿

我眼中的质量与责任

人为本,质做基,企业大厦平地起!质量之于企业,犹如健康对于人的生命一样重要,它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竞争的核心,关系到企业的盈利与发展,乃至生死存亡,正所谓质量体现素养,素养决定质量,质量决定生存!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 “质量是企业长远生存的根基,是企业竞争的免死金牌”这些理念都已深深的扎根于每个企业,任何产品都要经受市场无情的考验。“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只有用合格的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有可能不断的扩大市场的份额,创造出更好的效益,提高企业持续竞争力的优势。

我们天天都在一味地忙,忙的结果却大不一样。奥妙何在?我们心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错误的侥幸:“第一次就做对是不可能的,修修补补是可以接受的,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作质量——标准问题,因为标准决定结果。故我们公司必须逐步形成自己的运行体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零缺陷为灵魂,以持续改进为工作方式,注重每一个发展过程,从而掌握过程方法。进而通过提升质量水平带动公司的经济效益的发展最终形成符合社会需要、促进公司效益的公司文化。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工作质量是员工的责任。质量是靠我们大家做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出来的!要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个岗位、每个员工都是产品质量的责任人,所有工作岗位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影响质量的过程,加强过程间的有序控制是确保质量合格的有效方法。有位企业家曾经说过:产品质量之所以最好,是因为只有百分之十靠技术,其余百分之九十靠的是态度。可见只有我们对产品质量的态度矢志不移,我们的产品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人品决定产品,素质就是质量!人们常说: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作为一名优秀的贺祥员工,我们坚信,持续学习必有收获,谦虚务实必有进步;只有锻造出优良的素养,才能打造出优质的结果! 让我们秉承永远不服输的理念,让贺祥精神永放光彩!让我们在“贺祥”的旗帜下,勤学习、多思考、齐奋进,共成长,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共创贺祥美好明天!

财务:2012.11.15

第四篇:产品责任保险与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的区别

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往往将产品责任保险与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相等同,其实双方有着本质的区别,简单说来,产品责任保险保险公司履行的投保人对使用其产品的消费者(第三方)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而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保险公司承保的是产品本身是否符合要求,负责产品本身的价值,而非第三方的损失。具体来说:

首先,风险性质不同。产品责任保险承保的是被保险人的侵权行为,且不以被保险人是否与受害人之间订有合同为条件。它以各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为法律依据。而产品质量保证保险承保的是被保险人的违约行为,并以产品的供给方和产品的消费方签订合同为必要条件。他以经济合同法规制度为法律依据。

其次,处理原则不同。产品责任事故的处理原则,在许多国家用严格责任的原则。即只要不是受害人处于故意或自伤所致,便能够从产品的制造者或销售者,修理者等处获得经济赔偿,并收到法律的保护。而产品质量保险的违约责任只能采取过错责任的原则进行处理。即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修理者等存在过错是其承担责任的前提条件,可见,严格责任原则与过错责任原则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对产品责任保险和产品质量保险的影响也具有很大的直接意义。

再者,自然承担者与受损方的情况不一样,从责任承担方的角度看,在产品责任保险中,责任承担者可能是产品的制造者,修理者,消费者,也可能是产品的销售者甚至是承运者。其中制造者与销售者负连带责任。受损方可以任择其一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也可以同时向多方提出赔偿请求,在产品保证保险中,责任承担者仅限于提供不合格产品的一方,受损人只能向他提出请求。从受损方的角度看,产品责任保险的受损方可以是产品的直接消费者或用户,也可以是与产品没有任何关系的其他法人或者自然人,即只要因产品造成了财产或人身损害,就有像责任承担者取得经济赔偿的法定权益。而在产品质量保险中,受损方只能是产品的消费者。

第四,承担责任的方式与标准不同,产品责任事故的责任承担方式,通常只能采取赔偿损失的方式,即在产品责任险中,保险人承担的是经济赔偿责任,这种经济赔偿的标准不受产品本身的实际价值的制约。而在产品质量保险中,保险公司承担得罪人一般不会超过产品本身的实际价值。

第五,诉讼的管辖权不同,华泰保险所承保的产品责任保险,因产品责任提起诉讼的案件应由被告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发生地法院管辖,产品质量保险违约责任的案件有合同签订地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

第六,保险的内容性质不同。产品责任保险提供的是代替责任方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是属于责任保险。产品质量保险提供的是带有担保性质的保险,属于保证保险的范畴。

由于这两者的本质差异,保险公司在经营这两类保险业务时,必须严格区分。以避免因顾客的不了解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不过,在欧美国家的产品保险市场上,保险人一般同时承担产品责任保险和质量保险,以此达到控制风险和避免纠纷的目的。

第五篇:质量与责任征文

质量是种责任

质量是一个准则,质量是一个忠诚,质量是一个责任,质量也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一切东西的基础,没有质量,就不存在了品牌、发展,竞争就成了空话。尤其对于我们客运服务公司来说,服务质量就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想要打造一流的企业,服务质量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我们的企业就像一台机器,是由成千上万个功能各不相同的零部件配合而成的,一台机器正常运行的效果取决于每个部件是否正常,功能是否发挥出来,配合是否准确到位。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零部件。我关心整个企业的发展,而我现在所要做的是发挥我这个零部件的作用、并且配合好周围齿轮的运行。

2011年3月我进入了客运服务公司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在这之前我对质量管理工作可以说是个门外汉。对于我来说,进入一个全新的岗位。要能尽快的适应环境,更好地开展工作,本人努力坚持“向人学、向书本学”的学习型适应思路。三月份公司正好导入了ISO9001质量体系,一方面我虚心的向咨询老师请教,通过他们对质量工作的专业化,让我对质量管理工作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认真的学习作业标准,从中吸取营养,努力掌握有关质量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最短时间内把自己塑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质量员。

客服公司的产品就是“服务”,而在服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可预料的问题。比如:在服务量不断上升的时候,狠抓服务质量工作,但从中可以看出,服务量攀升时最大的问题是与服务质量问题相互冲突、矛盾的。过去服务过程不能有效受控,而服务质量监控又不能及时反映质量状况,质量状态缺乏有效的数据评价,导致在生产服务过程中不清楚质量水平,不能自我控制,致使在生产服务中暴露出大的质量的问题。基于前车之鉴,今年年初客服公司采取主动的检查服务质量隐患、分析质量原因、解决质量问题的方式,用准确的数据预测客户情况。对应这种想法,本人主动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当天现场发生的和潜在要发生的服务质量隐患;对过程指标进行有效跟踪和控制,强化、细化服务质量管理,建立整改制度,以增加检查的实效性,提高警示效果,及时堵塞质量控制上的漏洞,通过强化过程质量控制,坚持狠抓质量工作的落实,适时分析出服务质量的状态和要改进的方面;通过对生产服务过程的认真检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使生产服务过程能够及时受到控制;将过去经常存在的问题警示化,以书面形式分发给各班组,强调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做到了:人员落实、制度落实、职责落实、任务落实、检查落实。牢固树立“服务质量在我手中、客户在我心中”“质量振兴,人人有责”的质量观念,树立客户满意是质量最终标准的意识。

在过去的一年工作中,我坚持细节管理,在细节中发现问题。天下大事比作于细。每一个大问题的产生都是有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本着这些原则,每天我在生产巡查中尤其注意细节。在巡检的过程中我时常告诫驾驶员,在客运班车发车前礼貌服务,切实有效的解决乘客实际困难,发车后按站点顺序提前提示乘客做出下车准备。另外在每个季度红旗车评选中发放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在回收的问卷中梳理、统计员工们的建议,加以整改将客运班车的服务质量不断的提高。还有定期组织员工们参加培训,通过培训加深员工对服务质量的意识。

总之,我在工作岗位上履行了一名质量员的职责,成绩只属于过去,以后的工作重点首先是要抓好服务质量的稳定;其次是质量稳中求高使生产服务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提升个人工作管理能力,为适应公司快速发展做出自已的贡献。我将迎接新的挑战,做好新的工作,争取新的进步!谢谢!

上一篇:质量整改行动方案下一篇:资料文件清单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