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优秀课件

2024-05-11

菩萨蛮优秀课件(通用14篇)

篇1:菩萨蛮优秀课件

菩萨蛮辛弃疾课件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菩萨蛮辛弃疾课件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

2.把握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总课时数: 第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宋词之旅。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长江黄河,至今滋养着我们,在这里,我们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缠绵婉约;能听到“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愤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无论何时何地,随口吟咏一首诗词或其中的名句,都会让我们心中激荡,充满诗意。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二、介绍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诗歌鉴赏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种叫知人论世,诗人性格特点、人生经历及所遭遇的时代背景都会在诗歌中留下烙印,抓住这些就能更快更准确在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这是前人为我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技巧。

辛弃疾的理想是什么,但现实又是怎样的。

理想: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拍刀摧马,驰骋沙场

现实:他时用时弃、在被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

小结:他太爱国、爱百姓、爱朝廷了,但南宋小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然而朝廷可以阻挡他驰骋沙场,却无法囚禁他以身许国的宏愿。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中,历史给了他一个生命的突口,那就是诗词。

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一不能化作刀枪之用,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只有一股脑在注入诗词,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辛弃疾就是如此,他终于被修练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我们现在来鉴赏他的好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三、学习《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一)解题:菩萨蛮:词牌名。书:写。写在江西造口壁的一首词。造口:南渡之处,虏人追隆右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通过这信息,我们明显知道这是一首怀古伤今词。

自由朗读,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要用心体味,带着感情去读。揣摩词中所蕴含的情感。

(二)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

(1)找出直接体现词人内心情感的诗句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诗人的情感:愁!

(2)什么直接勾起了诗人心里的愁?如果你心里无愁,你听到鹧鸪的叫声,会不会勾起满腔愁情?

明确:鹧鸪。词人心里有愁。

提示:联系辛弃疾,可不可以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句诗“愁”的含义呢?

课下注释,鹧鸪的叫声仿佛是“行不得也哥哥”,我们知道辛弃疾的理想是……但现实是……,一个“行不得也哥哥”就把他那种怎样的情感点了出来?

明确:想报效国家,但实现不了这报国之路。一种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愁。 -------这就是他对自己无法报国的忧愤之情!

(2)除了这种情感,我们还可以读出另一种愁——?

----------家国之愁,忧国忧民。在词里面找出这方面的诗句。

明确:①中间多少行人泪。(忧民——流不尽的行人泪)。

A.理解“行人泪”

明确:逃难民众的泪水。词人身临隆禧太后被追之地,联想到当时南宋的命运危在旦夕。想到金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想到国耻未雪,悲愤填膺。“行人泪”概括了当时千千万万逃难民众种种灾难,也包括了许多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爱国志士的悲愤。

②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篇2:菩萨蛮优秀课件

教学目标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重难点: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白居易赞美江南的名句,今天我们来欣赏花间词派代表作家韦庄赞美江南的词作《菩萨蛮》,比较鉴赏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

二、关于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关于花间词派和婉约派的区别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

3.背景介绍

《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三、诗句赏析

1.“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①游人: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

②只合:只应是。

这两句意思:人人都说江南好,确实如此,到江南来作客的人应该在这儿住上一辈子。

小结:这两句抒情。韦庄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战乱中来到了江南,而在江南韦庄只是一个游人客子,却想在江南终老,这里既沉郁委婉地表达了有家不能归的苦衷,也由衷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

2.“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碧:青绿色。这里指碧蓝色。

这两句意思是:江南春水澄澈,比蓝天更蓝碧,在这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比起中原的战乱,是何等的闲适自在啊。

小结:这两句写景。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和江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①垆边人:垆,酒店里摆酒坛子的东西。垆边人,指当垆卖酒的女子。

②皓腕:洁白的手腕。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样美丽,手腕洁白得像凝满了霜雪。

小结:这两句写人,赞美了江南窈窕美丽的女子。

4.“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须:必定。断肠:形容非常伤心。

其意思是: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

小结:这最后两句是抒情,抒发了想回故乡勒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

这抒情体现了花间词特点,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你想还乡,而现在没有老,不能还乡,表现了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后面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四、全诗主旨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五、艺术特点

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具体特点是:

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陈廷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篇3:菩萨蛮·赞董福财

清廉犹奉献, 沥血英雄汉。百姓永尊崇, 心中樟子松。

【题解】董福财, 男, 汉族, 1953年5月出生, 199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先后担任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治保主任、村委会副主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2015年3月21日, 董福财同志因病去世, 终年62岁。

篇4:李清照《菩萨蛮》赏析

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李清照 《菩萨蛮》

乡愁可以删除吗?看看李清照的案例《菩萨蛮》吧。

要说李清照的乡愁,先要从某个春日说起。春风柔柔,春日薄薄,介于冬与春的过渡阶段,冬日的棉袄压柜子里了,穿着夹衫刚刚好,这心情也刚刚好。睡一个小觉,起来,天气微微地寒,穿着夹衫却还消受得了,想梳妆,摸摸发鬓上,那梅花状的首饰却残破不堪了。

残破的梅花首饰是个按钮,一摁它,乡愁这个程序就蹦出来了,怎么都关不掉。怎能关掉呢?李清照是北方人,如今寄居在南部浙江,不是打工来的,也不是下海来的,而是被金兵赶来的。在她的生活里,故国没了,家乡济南没了,自小生活过的那座幸福城市——东京开封城没了,这世间最亲爱的人——赵明诚也没了。

没了就能忘了吗?有时候也能忘,就是醉酒的时候——忘了除非醉。

如何消除乡愁?有沉香和美酒。睡时烧一点沉香,喝些许美酒。然后处于睡眠状态,看看效果如何。一觉醒来,熏香着完了,乡愁却还在走,在浓烈的酒意中走,乡愁病毒粘在醉意这套程序中,继续走着,乡愁有多重,醉便有多浓。

杀毒失败,乡愁扩张,弥漫在整个南宋王朝,覆盖的不只是李清照,还有岳飞、陆游、辛弃疾…… ■

篇5:菩萨蛮优秀课件

菩萨蛮,菩萨蛮郭□□,菩萨蛮的意思,菩萨蛮赏析 -诗词大全

菩萨蛮

作者:郭□□朝代:宋体裁:词 卖饧天气箫声软。午院水沉烟未断。睡起补残眉。红绵入镜迟。霎时开笑靥。花上看双蝶。新月上帘钩。相思不断头。

篇6:菩萨蛮优秀课件

菩萨蛮,菩萨蛮洪,菩萨蛮的意思,菩萨蛮赏析 -诗词大全

菩萨蛮

作者:洪朝代:宋体裁:词 吴姬压酒浮红蚁。少年未饮心先醉。驻马绿阳阴。酒楼三月春。相看成一笑。遗恨知多少。回首欲魂销。长桥连断桥。

篇7:菩萨蛮优秀课件

菩萨蛮

作者:李白朝代:唐体裁:词 举头忽见衡阳雁,

千声万字情何限。

叵耐薄情夫,

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

和泪淹红粉。

待雁却回时,

篇8:菩萨蛮优秀课件

菩萨蛮,菩萨蛮刘焘,菩萨蛮的意思,菩萨蛮赏析 -诗词大全

菩萨蛮

作者:刘焘朝代:宋体裁:词 小红桃脸花中笑。笑中花脸桃红小。垂柳拂帘低。低帘拂柳垂。袅花风鬓绕。绕鬓风花袅。归路月沈西。西沈月路归。

篇9:菩萨蛮优秀课件

菩萨蛮,菩萨蛮王观,菩萨蛮的意思,菩萨蛮赏析 -诗词大全

菩萨蛮

作者:王观朝代:宋体裁:词 单于吹落山头月。漫漫江上沙如雪。谁唱缕金衣。水寒船舫稀。芦花枫叶浦。忆抱琵琶语。身未发长沙。梦魂先到家。

篇10:菩萨蛮优秀课件

菩萨蛮,菩萨蛮孙舣,菩萨蛮的意思,菩萨蛮赏析 -诗词大全

菩萨蛮

作者:孙舣  朝代:宋  体裁:词   一声羌管吹呜咽。玉溪夜半梅翻雪。江月正茫茫。断桥流水香。含章春欲暮。落日千山雨。一点著枝酸。吴姬先齿寒。

篇11:菩萨蛮优秀课件

菩萨蛮

作者:孙洙  朝代:宋  体裁:词   楼头上有三冬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

回头肠断处,却更廉纤雨。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 【赏析】起首“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摧人去!”这两句是牢骚话:刚刚二更时分,城楼上还要敲三通鼓才天亮,何必这么死命地催人走呢!据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四,翰林学士孙洙某晚正太尉李端愿家欢宴,有美女侍妾奏乐助兴,恰逢此时朝廷宣召,心下不愿,故出怨语。“何须抵死催人去”就是本此而发的牢骚。说:“尚有三通鼓”,而不说已过二更,表示离天亮还早,希望多玩一会儿。但留连不舍之意横遭阻抑,自然转化为憾恨之情。“抵死”,犹言死命、拚命,形容竭力。对于皇帝宣召,竟是如此不情愿,可见这夜宴是何等令人留恋。“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一边匆匆上马,一边却还恋顾那美妙的琵琶声,深以未听到曲终为憾。琵琶的诱人魅力来自那位弹奏的女子,言外蕴含着对其人的深情眷恋。然而迷人的女乐,终究抵不住皇命的催逼,他只得无可奈何地上马离去了,但那声声琵琶似乎一直萦绕耳际。上片四句,一气流注,节奏快速,皇命催人、刻不容缓的.气氛顿出,从而反衬出词人不愿从命而又不敢违命的矛盾感情。

篇12:菩萨蛮优秀课件

菩萨蛮,菩萨蛮史介翁,菩萨蛮的意思,菩萨蛮赏析 -诗词大全

菩萨蛮

作者:史介翁朝代:宋体裁:词 柳丝轻^黄金缕。织成一片沙窗雨。斗合做春愁。困慵熏玉篝。暮寒罗袖薄。社雨催花落。先自为诗忙。蔷薇一阵香。

篇13:菩萨蛮优秀课件

菩萨蛮,菩萨蛮高子芳,菩萨蛮的意思,菩萨蛮赏析 -诗词大全

菩萨蛮

作者:高子芳  朝代:宋  体裁:词   去年曾祝夫人寿。今岁也又还依旧。鬓绿与颜朱。神仙想不如。骨相真难老。疑是居蓬岛。那更舞霓裳。笙歌溢画堂。

篇14:菩萨蛮优秀课件

菩萨蛮

作者:冯延巳朝代:唐体裁:词 娇鬟堆枕钗横凤,

溶溶春水杨花梦。

红烛泪阑干,

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

玉佩天涯远。

各泪试严妆,

上一篇:校园元旦晚会主持人开场白下一篇:法学不仅仅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