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桥过河作文

2024-04-25

铺桥过河作文(精选6篇)

篇1:铺桥过河作文

“加油!加油。”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打破了学校的寂静。我们实验小学正在举办第六届体育文化节。

“下面比赛搭桥过河,请各班的代表到楼下集合!”呀!轮到我参加比赛了,我立刻紧张起来。

我们在丁老师的指导下来到操场中间,男生女生各站一边准备接力。

嘀——-一声音哨响,比赛开始了。女生们先搭桥,别看女生们平时那么文静,比起赛来可不甘示弱,一个个累的气喘吁吁。现在女生们是暂时排到了第三名。看来所有的希望都落在我们男生身上了。于是我们深呼一口气……暗下决心,我们要拿出男子汉的威风,把握机会反超其他班级!

看,男生们胸有成竹地跳到了第一个“桥”上,我也迅速敏捷地跳了过去,第一个“桥”成功!该马铁梁在最后运“桥”了,他不愧是我们班的“大力士”呀!轻松的就把“桥”从右边传了过去。“桥”刚接触到地面,说时迟、那时快,我们飞快地又跳到“桥”上。我们反败为胜,追到了第一名,总算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不好,有人追上我们来,我心想不能让他们超过去。这时,我听到了同学们的喊声:“四(3)班,加油!”我顿时像吃了一样,一定要拿下前3名,“有了目标就要努力地去追寻”,我默默地想。

一个桥,两个桥、三个桥……还有一个桥就到终点了!胜利在望!我们兴奋起来。可是快到终点的时候,有一个班的同学一跃而起,越过“桥”飞到了终点,夺得了第一名。我们也紧跟着扑向了终点。第二名!整个操场沸腾起来,全是我们班的欢呼声。老师说的的`什么我们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一直沉浸在快乐之中。

通过这次比赛我懂得了:“不要怕落后,有了目标就要努力去追寻。”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之中。

篇2:铺桥过河作文

放学前,一场大雨可猛了,小河里的水涨满了。小刚、小红和小玲背着书包一起走回家。

他们走着走着。突然,他们遇到了河,他们想:“怎么过去呢?”小刚想到了办法说:“咱们把裤子卷起来就好了。”他们一听到办法就动手卷裤子了,等他们过河后发现后面还有三位比他们小的小学生,他们又想:“怎么让他们过去呢?”小红看了一下周围,看到了树底下有几块砖头,就说:“咱们一起铺座‘桥’”让他们过去,小刚和小玲都赞同。他们每人搬五块砖头,就向河中走去,他们搬完了。他们先踩上去再把小学生抱到对岸,小学生到了对岸对他们说:“谢谢!”他们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篇3:铺桥过河作文

作文课上, 教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我做主”, 要求学生一课时完成。收上来一审阅, 35个学生中有5个学生写成了议论文, 4个学生写了不足400字;余下的学生写的是记叙文, 但大多都是写自己为了“做主”而与家长吵闹, 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真正地“我做主”了。教师从中选了有代表性的一篇作文打印好发给大家点评, 多媒体屏幕上同时呈现并附加点评要求 (错别字、词语重复使用、词语搭配、语序、标点) 。教师随着学生的点评及时键盘跟进, 一篇文字通顺、过程完整、表意明确的文章显现在屏幕上。在此摘录该作文修改后的部分章节:

星期五放学回到家, 我一眼就看见了柜子上的篮球, 一时眼痒手也痒, 毕竟一个礼拜没打篮球了。我把书包随手放在台子上, 拿起了那个篮球, 然后对妈妈说:“妈, 我去打篮球。”妈妈说:“不许去, 天快黑了。”我看着外面的天空, 还阳光明媚嘛, 离太阳落山还有一段时间。妈妈当然还是坚持她说的话, 而我也坚持我说的话, 我俩互不相让。最后妈妈说了一句:“早点回来。”

跑到那边, 我靠在篮球架上, 看了下时间:“花了九分多钟”。歇了一会儿, 喝了一点水, 我就去打篮球了。不知不觉中, 天已经黑下来了, 因为我连篮筐都看得不太清楚了, 这时才想起我该回家了。回到家里, 当然难免又被老妈骂了一顿, 还说:“以后不许去打篮球。”我笑了笑, 心里想:怎么可能呢?虽然这样, 但是我也不能老让妈妈生气, 我可以合理地安排好时间。

我的事情我做主。

“这篇文章的内容与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关系?”教师提问。通过两三个学生的回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文章的内容是一件事情的经过, 而“我”是这件事情的主体;全文通过“我”在这件事上的表现, 达到了“我做主”的目的。“反过来说, 看到这个作文题, 你会获得怎样的信息?”有学生说, 这个作文题传达出“我”和“做主”两个信息, “做主”是要你写出在什么事情上要“做主”, 又是怎么做的主, 就是文章的内容;如果内容不具体, 文章就难以表情达意, 而“我”则强调那个事情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师又故意问一位写成议论文的学生有什么看法, 那位学生说:“我写错了。这篇作文应该写成记叙文才对。”征得同意后, 教师把这位学生的作文做了投影, 让大家引以为戒。教师总结说:“这就叫审题。审题就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确定要你写什么。如果出题者让你写买米, 你却去写卖米, 那就是审题错误了。”

教师又要求学生说说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 并说明理由。结果五个发言的学生中有三个学生认为本文写得好, 都认为“我”为了能去打球, 排除了妈妈的干扰, 终于如愿以偿, 为自己做了主。一个学生指出了“我笑了笑, 心里想:怎么可能呢?”这个句子有点问题, 好像对妈妈的话不屑一顾。另一个学生指出“虽然这样, 但是我也不能让妈妈生气, 我可以合理地安排好时间”, 从文章中看不出“我”有这么好。老师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就问学生:“你们在家里遇到类似事情时都是硬过家长而我行我素的吗?”看看学生们不吱声了, 老师又说:“下面发篇文章给你们进行对比阅读, 然后谈谈你们有怎样的新认识。”

下发的文章是南京市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我做主》, 其主要内容是:“我”从小到大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做的主, 这个寒假“我”要做主安排自己的时间。征得父母同意后, 自己制订了寒假作息时间表, 还请爷爷做监督员。但两天后就坚持不住, 睡起懒觉来。监督员严格执行纪律, 按时把“我”喊醒, “我”虽不情愿但还是按时间表办事。妈妈知道后说:“你已经长大了, 可是自己规定的时间刚开始两天自己就不能执行, 这样怎么能做好自己的主人呢?”爸爸也语重心长地说:“自己制订的时间表你自己要有信心做好, 要学会坚持, 不能虎头蛇尾。”在以后的时间里, “我”自觉按照时间表作息, 直到寒假结束。文章最后议论:通过这次体验, “我”对自己有了信心。“我”要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减轻父母的压力。

学生看后心情格外舒畅, 举手发言的内容也逐渐趋向一致:这篇文章通过叙述“我”做主自己寒假生活的过程, 展现了一个既要独立又懂道理的好孩子形象, 给我们以熏陶, 给我们以启迪。老师趁热打铁、顺水推舟:文章的光彩主要在于思想发光。这篇范文立意正确、新颖, 深深地打动了大家。“我”不仅仅是“要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更想以此“减轻父母压力”, 多感人啊。所以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 衡量的关键尺度在于“意”。我们立意就是根据题目要求来确定主题, 也就是通过文章内容表达出基本的意见或中心的思想。反观屏幕上的文章, 其主题就显得消极而苍白。

“老师, 能否让我们重写这篇作文?”教师听了学生的要求后频频点头:“好的, 好的。到那时再结合你们的文章来谈选材的问题……”

笔者认为, 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作文教学案例, 对于农村初中的孩子来说“学有抓手, 仿有目标”, 就像是不太会游泳的孩子摸着石头也能过河, 到达彼岸。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如何摸着石头过河呢?关键是教师先要摸着石头过河, 给学生以信心和探索的动力, 然后再引导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当然, 如果有学生自己摸着石头过了河, 并且在河对岸欢快嬉戏, 那就会给未曾过河的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因此, 教师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寻找适合对农村学生进行写作辅导的方法和激发学生爱写作的途径。

1.客观认识写作差距, 寻找有效写作途径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写作上的差距, 并有要缩小这种差距的冲动, 却又有苦于找不到有效途径而产生焦灼感。这是教师介入引导学生作文的最佳时机。他们的作文就跟初一新生一样充满孩子气, 写出来的不是“我家养的小猫小狗小兔”, 就是“妈妈背我上医院”。这时候教师就要做有心人, 打印一些比较好的同类作文让学生们去阅读、去比较、去感悟, 并适时点拨, 这就是孔子说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2.开展多种形式训练, 写出个性鲜明作文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它需要学生不断地观察积累并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写景文, 教师可以事先选好景点带着学生去观赏、感悟。写人写事文,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名著推荐,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看后介绍名著中的某个人物, 或围绕一件事写多个人物的活动, 如《智取生辰纲》就涉及多个人物在其中的表现, 学生看后再用自己的语言重现这个故事。生活中的人物活动更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来源, 如学校召开家长会, 可以让学生写开会现场的情况, 主席台上人们的发言, 听众的反应, 猜测人物的心理等;教师上课的情形, 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教育教学方法、语言、动作、神态, 甚至是肢体语言, 学生听课的状态等, 这都是学生有目共睹的, 只是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已;而社会生活中的见闻感受, 甚至是一些矛盾冲突, 均可入题。教师的作用就是要经常性地去组织交流, 或定期要求学生将自己这段时间中自认为写得好的日记写到作文本上, 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3.教师参与同题作文,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

教师参与学生同题作文, 既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又能给学生指点迷津, 当学生看到题目感到束手无策之时, 教师将自己写的作文拿出来, 学生看后开阔了视野、发散了思维、点通了思路。教师与学生同题作文, 学生一睹教师的文采, 或欣赏、或模仿、或找茬。写作功底比较好的学生还能暗地里与老师较劲, 争取写出好的作文来跟老师“打拼”, 这是一股潜在的写作力量!这是任何空洞的说教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如果教师平时还有文章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上的, 适时地印发给学生, 那就像在眼看就要熄灭的柴草堆里扔进了火捻子, 转眼间就会熊熊燃烧起来。至于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写作知识, 也一定要融合在写文评文的过程里。

篇4:过河

的确, 生命长河滚滚, 到达彼岸的方法何其多?

同样是坚守正义, 陶渊明选择避世, 不与污浊的世界有半分瓜葛;而斯诺登则勇敢地站出来, 揭露祖国的窃听恶行。同样是热爱祖国, 屈原闻国破后随即投江, 不曾有半点犹豫;而勾践则卧薪尝胆, 受尽屈辱后终于破吴还家。同样是奋斗, 有人埋头苦干, 不给自己一丝懈怠的机会, 有人则劳逸结合……

不敢说哪一种方法更好, 我只能说一样的目标有不同的方法, 正如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 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起, 不一样的方法却被一部分人演绎成了不择手段。

王林, 为了谋利逐名, 夸大自己的气功能力, 招摇撞骗, 成就腰缠万贯终究身败名裂;刘志军, 为一己私利, 在铁路建设这样重大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以权谋私, 终究为法网所伏;一些明星, 总想着一炮走红一夜成名, 捏造歪曲事实, 肆意炒作, 虽红极一时终究为人所鄙夷……如果说那些“圈子”里的事太遥远, 那么就连我们身边, 也不乏这样的人:片面强调高分, 一些学生铤而走险考场作弊, 终究自毁前途。一样的心, 耍出种种令人不齿的卑劣手段, 演绎出种种的丑恶。他们虽换来了一时的名利与风光, 但终将被人生这条大河中的波涛所吞噬, 终究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人生中, 我们有一样的心, 却会有不同的想法;我们有一样的目标, 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我们选择不同的方法, 去跋涉生命之河:我们可以选择勤奋也可以选择安逸, 但不能堕落;我们可以选择一往无前也可以选择隐忍, 但不能卑躬屈膝;我们可以选择默默无闻也可以选择惊天动地, 但不能违背做人的原则。纵然王林之辈屡见不鲜, 纵然长在物欲横流的社会, 纵然感受着命运曲折离奇颠沛流离, 然而彼岸就在那里, 等待我们的抵达———我们终将抵达。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 撑起一支长篙, 无尽穿梭!

学校:浙江绍兴市文理学院附中

导师:董亚美

篇5:过河

一天姐姐带我去乡镇上赶集。农村逢五行十为集, 每逢此时各家各户便去集市上换些东西。姐姐带着6、7岁的我去赶集, 逛了半天没买啥, 只买点盐, 徒凑个热闹罢了。往家走时恰好路过乡镇上唯一的一家馆子, 那香气便从馆子里飘溢出来, 真是香不可言。我吸溜着鼻子, 馋得走不动道儿, 又不敢说, 怕被姐姐责骂, 就那么眼巴巴地往馆子里瞧。可以说那是我有生以来闻到的最香的味道。尽管长大后我去过东京的馆子、香港的馆子、曼谷的馆子、北京的馆子等等, 但统统都没我故乡那小馆子的味道香。

姐姐看出来我的馋相, 便自作主张, 说:“好吧, 我去给你买两个馒头”。记得这是未出嫁的姐姐头一次当家做主。我就像鸡叨米一般的点头, 这时的我别提有多开心, 我想我怕是已经流涎三尺了。站在门口的我乖乖的等姐姐买馒头回来。那时的馒头可不象现在这样稀松平常, 那是有钱人家饭桌上的食品, 或者说穷人家只有过年才能吃得上的稀罕玩意。等了一会, 姐姐买回来两个大白馒头。那馒头那个白啊, 还冒着热腾腾的香气。我馋得不行, 伸手抓起来就要吃。这时姐姐一把夺回去, 说:“不行, 等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我那个扫兴哦, 但是没法, 只好乖乖地把涎水咽了回去。但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心想那馒头早晚是我腹中之物, 我只是忍耐一会罢了。于是我便跟在姐姐的屁股后面, 屁颠屁颠地小跑着往家里奔, 但眼睛却一刻也不曾离开姐姐手里拎着的蓝色布袋里的馒头。

从乡镇上出来, 经过曹家窝棚, 来到了属于我们王家窝棚的地界。走着走着, 前面出现一条小河。这条河从空中看去像一条小路一样曲曲弯弯。我曾经在这条河的北半段捉过鱼, 这里是南半段。河里长满了不知名的水草, 河水向南悠悠地日夜不停地流着。河的两岸长满了农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的庄稼。我和姐姐来到了小河的细窄处, 细窄处河水不是很深, 但大人也得没膝盖, 至于我就要齐脖子了。姐姐边挽裤腿, 边对我说:“过来, 姐来背你”。我说:“哎”。姐姐俯下身子, 我就蹿到姐姐的背上, 姐姐背着我, 手里还紧紧地拎着那一袋馒头, 就开始过河。我看姐姐背着我很吃力, 而且手里还拿着馒头, 就对姐姐说, “姐把馒头给我拿吧”。姐姐犹豫了一下, 但还是把馒头给了我。姐姐就背着我慢慢地向河心里走, 走到河的中央, 水把姐姐挽起来的裤子都淹湿了, 我就有点急, 一时间光顾看下面的河水, 手就不知不觉的松开了, 那一袋馒头就掉进河了。我“哇”的一声说:“馒头掉河里去了”!心里一下就难过起来, 姐姐背着我说:“抱紧我”, 便慢慢俯身向河里捞, 还好, 馒头刚刚掉下去, 还没沉底, 就被捞起来, 但已然被河水浸湿了, 我一下子自责起来, 我真不中用, 连馒头都拿不住。我真没用。

篇6:中班体育活动:过河

幼儿园体育室内有一根拔河的绳子, 是当年亲子运动会家长队和教师队比赛时所购置的。孩子们对这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很好奇, 经常上前摸摸、弄弄。看到孩子们的表现, 我们便将绳子放到操场上, 孩子们围绕着绳子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玩法。本次活动就是根据孩子们围着绳子跳来跳去的情景所设计的。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和技巧, 促进跳跃能力和肢体协调的发展。

2.提高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培养勇敢、大胆的品质和敢于挑战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大绳一根, 鳄鱼头饰一个, 平衡步道、沙包各若干, 筐一只。

2.教师课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用大绳围成“池塘”。

热身运动“小蝌蚪变变变”。幼儿做蝌蚪跟随教师在“池塘”中游动 (动作方法:趴在地上, 双手合在背上, 利用上身的扭动移动身体。) ———蝌蚪长出两条后腿 (动作方法:身体趴在地上, 用两条腿连续蹬地并扭动身体前进) ———蝌蚪长出两条前腿 (动作方法:四肢匍匐爬行) ———变成青蛙跳跳 (幼儿各自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 全身运动) 。

2.游戏:跳“田埂”。

游戏方式:教师用步道作田埂, 设置活动路线, 通过不断增加高度和宽度来提高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 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难度的场地进行尝试练习活动。

规则要求:

(1) 幼儿从同一方向进行跳跃活动, 起跳时, 腿用力蹬地, 臂向前上摆;落地时, 屈腿全蹲, 保持平衡。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2) 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难度变化, 也可根据情况运用肢体动作来给幼儿增加难度。

(3) 教师要注意难度增加后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活动情况, 适当进行鼓励和帮助。

(4) 用塑料圈在活动场地边做小池塘, 请小青蛙自主选择休息。

幼儿在教师布置的场地上自由活动, 教师巡回观察, 通过难度的增加, 使幼儿的跳跃动作自然由立定跳远转变为助跑跨跳。过程中注意幼儿的活动量, 适时集中, 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 讲解动作要求和保护知识, 教师示范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进行练习。

3.游戏:跳过“小河”。

教师以绳子为边界在地上对折围成一条小河, 根据幼儿活动能力的差异, 河的宽度设置有宽有窄。

第一次活动:小青蛙自由跳过小河, 引导幼儿看看自己能跳过多宽的河面, 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要求:注意安全, 避免冲撞。

第二次活动:增加难度, 下雨了, 河水变宽了, 提高跳过小河的难度。

幼儿分散活动, 教师巡回观察, 注意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尝试。

第三次活动:增加游戏色彩, 河里游来了鳄鱼 (教师做鳄鱼坐在河中) , 对面田里有害虫 (沙包替代) , 小青蛙依次跳过河捉害虫, 从鳄鱼的身上跳回来, 将“害虫”放在指定的筐里。

幼儿依次进行游戏, 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 通过提高自己身体的高度来调节幼儿跳跃的难度。

4.放松游戏:害虫捉完了, 小青蛙到小河里去游一游、用绳子做波浪动作等等。

5.教师简单点评活动中的情况, 表扬幼儿的勇敢和大胆。

上一篇:1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历史基础下一篇:安装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