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外公的小学作文400字

2024-04-09

写外公的小学作文400字(通用16篇)

篇1:写外公的小学作文400字

我的外公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就算遇到一个陌生人,不一会儿他也能和人家说上话。乡里乡亲的人都爱和他说话,都爱去外公家串门子。

有好几次,我看到外公家门前的石凳上坐着一个目光呆滞、自言自语的老婆子。她的头发乱得像个鸟窝,在炎炎夏日,她居然穿一件破旧的羽绒服,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很滑稽。而外公每次看到她,都会给她一些吃的东西。有时外公还会坐在一边的凳上,和她说说话。外公和善的脸上一点也看不到他对那个老婆子有什么厌恶和嫌弃。那个老婆子却自顾自玩起她的破拖鞋来,嘴里还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我总奇怪外公为什么要跟她去聊天,既听不懂,又聊不到一起去?

我走过去,外公拍着我的肩,慢悠悠地说起来:“这个老婆子,可怜呐!她是前面村里的,她刚生下儿子不久,丈夫就病死了。她一个人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子抚养大,儿子娶了媳妇,却忘了她这个娘,还把她赶了出来。她身上的衣服、鞋子都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她太可怜了!也许她听不懂我跟她讲的话,但她一定能感觉到有人在关心她……”

此时,我看到外公眼里早已流出了泪花。我也被外公的善心感动了。过一会儿,那老婆子站了起来,拍拍脏了的屁股,径直朝前走去。在晚霞辉映下,一个人空荡荡地在马路上移动着迟滞的双脚……顿时,我从心底油然生起一股凉意。

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能和外公说上话。因为外公有一颗慈善的心,他是用善心在与别人交谈。那种交谈,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篇2:写外公的小学作文400字

我从小就是外公给予了我童年的快乐和温暖,是他使我的童年丰富多彩。记得我还是孩童的时候,有一次母亲带我去外公家,到了外公家,外公就把东西全部拿给我,我高兴地收下了,外公就让我在学校学会的诗歌背诵给他听,当时我就像一位诗人一样,用自己的豪情背诵着,背完之后,外公一个劲地夸我背得好,当时我心里美的就比吃了蜜还甜,仿佛一下子掉进了蜜罐里。现在我已长大了,回想起那次背诗的事,其实我背诵的并不好,外公只是为了鼓励我罢了。

还有一次,我在外公家居住。那时是冬天,天气特别寒冷,窗外还下着鹅毛般的大雪,由于我年幼无知,非缠着外公带我到外边的雪地里去玩。可外公死活不答应,由于我的任性、固执,外公拗不过我,最后只好答应了我。我听到他的回答后,跑得比箭还快,就跑出了屋子,可是由于地面太滑,我一不小心就摔倒了,外公看到后就赶快冲出屋子,把我抱起来,问我摔着了没有,还说让我下次注意点,具体说的什么我已记不清了。有时外公还会一同和我玩游戏,每当看到我开心的笑脸,他总会露出欣喜的笑脸,外公为我付出了许多心血,是他让我无忧无虑,快乐地度过了我的童年。

篇3:写外公的小学作文400字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探索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如对作文命题方式、谋篇、布局、技巧和语言等的探讨与研究。这些努力, 曾取得过一些成绩, 但是较少有突破性的进展;加之其中的一些方式、方法, 在可操作性方面, 尚有待进一步规范, 因此作文教学效率低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观。既然我们已经在作文教学中进行过太多的战术上的改良却不甚奏效, 就应该在战略上另找出路。笔者对学生的书面作文与口头作文进行了长时间的教学与分析, 认识到, 如果在作文教学中重视说写间的有效结合, 将会明显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作文教学现状

(一) 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 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 出现“偏、抄、套”和“假、大、空”的现象。学生作文只会“克隆”, 而不会真情倾吐。现行作文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套作现象, 即一篇作文可以在不同的题材中套用。如《一件难忘的事》这类作文, 可以套用在“难忘的教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等作文题中;惰性心理。选择一些自己较为熟悉的、老生常谈的话题, 如做好事就是在公共汽车上让座这类故事, 缺乏创新;雷同思维。人云亦云, 思维比较狭窄, 想象比较单调;表达不当。相当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过于质朴, 语感流于平淡, 表达形式单调, 有些文章甚至啰唆冗长却又重点不突出;出现常识性错误。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积累, 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比如土豆结在树上。学生怕写作文, 认为作文难写, 一是难在写作时不知道该怎么写, 二是作文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二) 导致作文教学这种现状的原因。

导致作文教学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 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学生表达的实际水平、心理特征缺乏了解和研究, 在作文教学中常采用“单一高标准”的写作要求和“过于理论化”的指导方法。有的教师囿于认识和能力, 甚至有意回避深层次的指导, 这样势必陷入“高要求、低效率”的困境。

从作文训练方式来看, 与我们长期采用单一的书面作文训练方式, 忽视口头表达的训练, 在二者关系的处理上, 不能做到二者并重有关。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口头表达的训练只是低年级书面作文的辅助形式, 高年级阶段已没有重视这个环节的必要, 而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写作复杂书面作文的技能。实际上, 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区别不在于简单与复杂。如果只要求说几句话自然是简单的, 假如要求有一定的中心内容, 有一定的说理层次, 这却是复杂的, 有的甚至比写一篇文章更难。因为除了要求表达态度、表情外, 还特别要求思维的严密与敏捷, 而这正是完成高质量书面作文的基本。

二、说写之间的联系

说与写同属人的信息输出活动, 具有密切的联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 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写作只不过“用笔在纸上说自己的话”, “说话是不留痕迹在纸面的文章”。叶老的话通俗简明地揭示了说与写之间的紧密关系。正因为这样, 所以说话说得好的人, 其文章往往也写得精彩;或者是文章写得好的人, 其口才往往非一般人可比。

(一) 说与写的联系分为两方面。

1.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来看

人类是先有口语后有文字, 人们学习语言也是先学会说话, 然后才学习写字, 写文章。比如, 小孩子出生不久就会叫“妈妈”, 可是要学会写“妈妈”这个词却要等到上了幼儿园或小学。

2. 从能力构成的基本因素和思维转化过程看

说与写大致相同。如果就写作的某些方面的能力训练来看, 说则可以部分甚至完全代替写的训练。从思维转化过程看, 人们要把内在的思想形成文字, 必须经过“内孕—内化—词句”的过程, 即把感性的认知, 经过综合、分析、概括等思维加工, 内化为自己的认识结果;这时便产生“有话要说”的冲动, 于是首先外化成口头语言, 再经过加工提炼, 用文字符号记录下来, 就变成准确、鲜明、生动的书面语言。这个过程说明, 口头语言是思想转化为书面语言的一个中转站。

(二) 说写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

口头语言是内孕的结果, 又是外化的起始。一个人只有到了“有话要说”的时候, 才会产生写作的冲动, 这时拿起笔来才会“有文可写”。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说话训练绝不该疏忽》一文中所说:“ (说和写) 这两件事同出一源, 而说先于写, 必须能说然后能写, 决不会能写而不能说。”只是说和写所借助的工具方式不同, 而且写可以将要说的话经过反复推敲, 精心安排内容次序, 比说渗入了更多的理性成分, 因而书面语言显得更精粹。

但是, 这种差别会随着写作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影响口头表达, 使书面表达的能力迁移到口头表达中去, 如遣词造句的能力, 谋篇布局的能力, 确定详略主次的能力等。这样, 说和写互相促进, 它们之间的“贫富”距离逐步拉大。王尚文在《语文教育学导论》一书中指出:“由于口语和书面语相互影响, 口头语感和笔头语感也往往相互渗透, 口语因之可以更加精炼严密, 书面语因之可以更生动活泼。口语的训练有助于提高书面语的水平, 书面语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口语的质量……”可见, 说和写密切联系, 说是写的基础, 说的话写在纸上就是文章, 二者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说的能力如果发展到高度, 写的事就只剩下把话记下来罢了”。基于此,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当通过加强说话训练, 更有效地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说写结合的具体途径

(一) 语言训练。

培养学生流畅、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功夫, 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进而推动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必须依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进行, 从每一节语文课抓起, 在语文教学中高度重视说话训练。

首先, 语文教学要改变“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的做法, 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如提问、复述、讨论、表演等, 都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 且容易实行, 又不影响教学。语文课堂要以朗读和口头表达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串起“字、词、句、段、篇”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在学生进行交际的过程中, 通过师生评议、教师点拨方式, 加以规范或指导。如就学生表达中用词不当、出现病句、语句颠倒重复、语意不够顺畅等不够规范、不够准确、不够清楚、不够条理的地方, 引导学生评议、纠正;对重要的、带普遍性的问题, 教师还应加以点评强调, 以引起注意。这样, 把口语训练融合在课堂教学中, 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 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久而久之, 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说话流畅了, 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写起作文来自然不会太伤脑筋。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构成写作能力的最关键的能力要素。

其次, 还要倡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走向大自然, 走向社会, 关注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活动, 让他们学会表达, 学会合作, 学会应对, 从而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野外饱览美丽的景色, 然后指导学生练习说写。如, 春天, 可带领全班学生春游, 让他们亲眼看到美丽的春色, 随后通过“春天的花儿怎么样、小草怎么样、树上怎么样、它们和冬天里的情况相比有什么不同、田地里庄稼怎么样、农民伯伯在庄稼地里干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回课堂后, 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生动优美的语言具体地说写春天的美丽景色。比如春暖花开的时节, 我带领全班学生去野外放了一次风筝。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口语交际训练:今天放风筝以后, 风筝放得最高的同学要说说自己放风筝的诀窍;没有风筝的同学说说谁的风筝最美, 美在哪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 在全班交流时都有不同的认识, 意见纷呈。那天的日记同学们大部分都写得很精彩。这样, 给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 使学生感到有东西可说, 写的内容更真实具体。学生在玩中学, 在玩中动手、动脑、动口, 同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以说促写。

1. 先说后写

在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同时, 教师应该及时地把说引进作文训练中来, 将说和写贯通起来, 互相融合, 互相促进。而且, 这样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说话和写作其实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 把想要说的话经过组织整理, 再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作文, 从而有助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 轻装上阵, 对写好作文更有信心。

学生在作文时, 往往觉得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 但真的落笔写时又老半天写不出几句话。这种情形其实就是还没有想清楚的表现, 只是在心里头有个模糊笼统的“思想团块”。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让学生采取先说后写的办法, 在写前先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已经想清楚了。即作文前先让学生把要写的内容试用口语说一遍, 理清思路, 琢磨话语是否说得通顺, 然后再正式动笔写, 也就不会感到那么困难了。这是因为, 藏在作者头脑里的思想“要拿出来就得把它作为语言”。“所谓想清楚就是形成语言的形式, 所谓想不清楚就是形成不了语言的形成”。作文中先说后写正是利用这一规律, 将学生比较模糊笼统的思想变得清晰, 将流动不羁的思想得到定型。例如, 作文《说秋天》, 在书面作文前, 先让学生“说”。经过讨论, 让个别学生发言, 再有针对性地分析一两个学生的发言, 不足之处予以点拨。由此再进行作文, 学生们感觉就轻松多了。

2. 说中写文

清朝的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手则握笔, 口却登场。”即一边吟诵, 一边写作。这是他自己的写作经验。这种写作方法正是让作者置身在语言行为内孕、外化的关口上, 先将思想感情化为可以捕捉的词句, 然后再用笔记录下来, 使之实在、明确, 这就成为文章了。其实口念手写的诀窍是许多人写作经验的总结。古人早就有“吟诗作对”的说法。有人问语言大师老舍为什么北京话用得那么纯熟, 他回答说:“我是出着声儿写的。”这种方法之所以是一条十分便捷有效的语言运用经验, 是因为口念手写, 可以使语言内孕进程加快, 迅速转向外化, 锻炼了思维的敏捷, 提高了写作的速度。同时说出口的话, 一般都概念准确, 是非分明, 语气顺畅, 并且还能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 判定每遣一词、每造一语, 能否上口、入耳, 是否抑扬顿挫、有节奏感。像贾岛那样忘情推敲, 像卢廷让那样“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根须”的苦吟, 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举不胜举的。我们不妨把这种写作方法搬进写作教学的课堂, 定会让学生作文的语言活泼流畅起来, 更富有韵味。

(三) 以写促说。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写”既是作业练习, 又是作文练习。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 能促进“说”的能力的提高, 培养一定的现场意识。在小学阶段,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领域的扩大, 情感也更加丰富起来。反映在语言使用的选择上, 低年级较多使用表象语言, 高年级逐渐爱用表意和表情语言, 呈现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特征。这种变换和发展通常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和“会写而不敢说”的矛盾。“以写促说”型作文教学能消除这种心理。

“以写促说”具体该怎么做呢?主要通过几个案例来展示。母亲节来临之际, 我要求学生以《感恩母亲》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回家说给母亲听, 由母亲读后签名交给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自己身边的物候现象, 写出观察日记, 说给同学听;就学校新近发生的一件事, 写一则新闻, 讲给同学听;采访一位老人, 替老人写一篇传记, 讲给同学听;把你看过的一场球赛、拳击赛、文艺晚会等,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来, 把班级当成一个舞台或现场, 把同学当成观众, 当众叙述, 培养现场意识……这样既训练了作文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更促进了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和交流。

总之, 说可以较快地检查思考的结果, 从而促使表达者积极思考, 有效地提高思维的敏捷度, 有利于写的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先说后写的作文策略, 可以避免从构思阶段直接进入表述阶段固有的写写停停、思路不畅的毛病。书面作文中的写与修改有利于思维凝重性的养成, 这种能力又反过来促进说的准确、清晰和严密。先写后说, 可以保证说的有序性与完整性, 反过来也促进了写的润色、修改, 在表达效率上都具有加快速度、节省时间的特点。同时, 先说后写, 先写后说, 有利于把握整篇文章的语脉、结构, 表现在议论中, 可以增强语势, 领略什么是“一气呵成”;表现在记叙文中, 可以做到线索清晰、连贯, 语言生动活泼;表现在抒情文体中, 可以使感情抒发得自然、酣畅, 富于感染力, 值得语文教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林一平.重视口头作文训练[N].台州台专学报, 2005_4_12 (A2) .

[2]叶圣陶.说话训练绝不该疏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102.

[3]叶圣陶.拿起笔来之前[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165.

[4]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66.

[5]温慧君.论作文教学中的说写结合[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4.

[6]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89.

[7]叶圣陶.文艺写作必须依靠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2:253-255.

篇4:我的外公小学作文-400字

外公很爱我。他经常给我讲故事,给我买课外书,还给我做好吃的饭。外公每次做晚饭都会放入很多黑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小时候头发很红,我听别人说吃黑豆可以让头发变黑,所以才放这么多黑豆。”我听了恍然大悟,“哦!原来这样啊!”

外公很注重身体健康。一年365天,他几乎每天都出去散步,只要不下雨,不刮大风。有一次,外公带我一起去散步。因为我很少锻炼,所以,不一会儿就走不动了。我问外公我能不能回家,他说不能,又说只有坚持锻炼,才会有效果。

外公还喜欢京剧。他买了很多京剧碟片。没事的时候,他就会听一段,高兴的时候还会唱上几句。

外公还喜欢看书。在他的书房里,有许多书。在他的带动下,我的妈妈从小就喜欢看书。受他们的影响,现在,我也成了小书迷。每当看到我看书,外公都很高兴。

篇5:写外公的小学作文400字

外公的动手能力特别强,什么东西坏了,他都会修。我的花灯不响了,我就往外公房间跑去,外公拿着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把一个个螺丝钉旋开,一看,原来是电线出问题了。外公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我的玩具花灯。他还会做女人的细活。我的毛绒玩具边线裂开了,棉花纷纷掉了下来。外公戴上老花镜,细心地穿针引线,很快就缝好了那条裂缝,毛绒玩具看上去跟新的一样。外公的手真巧啊!要是我也能像他一样手那么巧,就好了。

外公特别爱我,从我上小班开始到现在,他都接送我上下学。五年了,从不间断,我也从没有迟到过。下雨天,我也没有被雨淋湿过。当我生病的时候,外公总是比谁都着急、焦虑。白天,他带我去看病,用心地熬药;晚上,他睡得也不安心,一两个小时,他就过来摸摸我的额头,或者倒开水给我喝。第二天,外婆心疼地说:“你看,你看,你一生病,外公就更加苍老、憔悴了!”

篇6:写外公的小学作文400字

外公整天乐呵呵的,好像从来都没有烦恼。他的腿脚也很灵便,上楼总是三步并作两步,简直像个小伙子,平时妈妈总是叫外公“老小孩”,外公听了也总是呵呵一笑。外公特别爱劳动,从来不觉得累,平时外公总是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我们换下的衣服,外公一看到就洗了。我们怕外公上了年纪累坏身体,妈妈总是和外公抢着打扫卫生,换下的衣服也只好东躲西藏。

有一次外公实在是找不找活干,他就从我们住的六层一直扫到一层门外,我们知道后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跑到门外看到了一层一层干净的楼梯。外公说话也很有意思,有一次姑姑带我去吃肯德基。回家后外公问我吃的是啥,我说:“肯德基”。外公没听清,就说:“光啃火鸡不行还得多吃菜呢”把我和姑姑乐得前仰后合。还有一次妈妈和爸爸正在说基金的事,外公从厨房出来,一本正经的告诉我们:“鸡精,厨房里还有呢不用买”我们全家笑声一片。

篇7:小学生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

一、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这种方法是文章一开头就直入正题, 把文章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直截了当地交代出来, 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活动。这种开头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而且还不会跑题。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开头:“我的故乡在江南, 我爱故乡的杨梅。”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例如《课间十分钟》一文开头:“下课铃响了, 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 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 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这个开头就点明了时间———“下课”, 地点———“操场上”, 人物———“同学们”, 事情———“课间活动”。非常直截了当。《桂林山水》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 来观赏桂林的山水。如《视死如归》的开头:“一九三一年深秋 (时间) , 王若飞同志 (人物) 在包头 (地点) 不幸被捕 (事件) ”。初学者最好用这种方法。如《捉鱼》一文的开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 我和小辰拿着小盆, 拎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溪边围坝捉鱼。”这个开头, 只用一句话就把很多内容交代清楚了, 很简练。运用这种开头方法作文, 必须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也就是说既要根据材料确定好要表现的中心, 又要准确地概括。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作文时可以随时考虑围绕中心描述, 这样容易使文章的中心突出。读者读起来也容易抓住要领, 掌握基本内容, 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

二、巧妙引用引人入胜

开头或引用名言警句, 点明中心;或引用人物语言, 突出人物性格;或引用诗歌, 唤起读者共鸣;或引用俗语谚语, 说明事理等等。如《桂林山水》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巧用俗语, 点明文章主题。又如:“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投入……”借助歌谣, 使读者捧作在手, 都能情不自禁怀着深切的感激之情去吟唱这首歌谣, 感怀妈妈给予我们的生命, 是妈妈让我们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是妈妈教育我们知道事情的好坏……这样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冬天已经到来, 春天还会远吗?”每次当我面对失败时, 爸爸都会在我耳边不厌其烦地念叨这句话, 直到今天当我真的站在失败的肩膀上迎来成功时, 心中对他的感激自是不胜言表。……借助名句, 引申文章主题, 使读者都能深刻理解文章中“爸爸”的良苦用心和作者的感激之情, 从而升华了文章主题。例如:“落叶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引用诗句, 使读者都能望着翩翩起舞的落叶, 陷入美好的遐思, 更赋予了文章深邃内涵。

三、巧用修辞文采凸现

开头就提出问题, 或引起读者注意, 或激发读者思考, 或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如《海底世界》的开头:“你可知道, 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如《大力士=小蚂蚁》的开头:小蚂蚁, 只有线头那么大, 多不起眼儿呀。大力士和小蚂蚁画等号, 你说不是怪事吗?开头运用排比, 文辞优美, 更使叙述和情感递进, 同时能起到使习作主题逐步升华的作用。如《童年》的开头:童年是一首歌, 唱出欢乐无谱的乐章;童年是一只船, 承载父母无数的心愿;童年是一座博物馆, 展出天真稚嫩的作品;童年是一个故事, 讲述单纯生动的片段……如习作《我喜爱的一门学科———语文》的开头: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 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 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 清甜解渴……虽然她没有数学那么精确, 也没有理化的趣味, 但她独具魅力, 宛如以为戴着面纱的少女, 美丽而神秘。如习作《学语文的好处》的开头: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说:我们小时候要学说话、认字、写字, 儿童时要看书上学, 成年时要写简历写论文, 成为老年人时要总结工作与生活经验, 告诉下一代要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这些都要运用到语文。

开头运用比喻, 使习作内容更形象、更生动, 也使读者更易感受, 达到读者与作者心灵共鸣的妙用。如习作《爱》的开头:妈妈的爱, 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 照得我浑身洋溢着温馨;爸爸的爱, 深沉得犹如高山里的树木, 让我从不受风吹雨打;我的爱, 没有惊天动地, 只犹如一缕清风拂过他们的身边。如《美丽人生》的开头:有的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条路, 有的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杯酒, 有的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团麻。我却喜欢把人生比作花。在铺陈了他人对人生的种种理解后, 小作者话锋一转, 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却喜欢把人生比作花。”由此进入主体部分, 可谓言此意彼, 欲擒故纵, 曲径通幽, 韵味悠长。

综上所述, 文章开头巧用修辞, 不仅能凸显文采, 使习作更具有语言美、修辞美, 而且更能吸引读者深入阅读, 去感受文章的整体美、意境美。

篇8:写外公的小学作文

他身材高瘦,比姥姥瘦很多,高一点;眼睛大大的;那只鼻子很宽大;耳朵似乎能用来当小扇子用,姥爷的手有我的两倍,每天帮我拿书包;腰,姥爷最近没有什么病,但就腰疼,走起路来像只大虾米;姥爷脚外面穿的袜子,是他独一无二的,不管春夏秋冬都穿着它;鞋是布的,他不愿意穿那双皮的,他说太笨了。

姥爷每天都要帮我拿书包。每天,姥爷都来得很早。比如,4:15放学,他3:45就来了。带着《烟台晚报》。在广场上认真地读起来,当第一个班出来时,姥爷就收起报纸,卷成圆柱体,到校门口等待着。他现在都在东面等。等我出来后,他怕我看不见,就举起手并走至我能看见的位置。

然后,他就要帮我拿书包,我一开始没注意,就让他拿了。后来,姥爷老是给我拿书包,我就说:“姥爷,不用你来了,我自己背吧。”

“我给你背着吧,你。”姥爷说。

“哎呀,我自己来吧。”

“那好吧。”

姥爷口上答应了,但是跟我说着话,一会儿又把书包从我肩上“偷”了回去。真是拿他没办法。

篇9:写外公的小学作文400字

平常喝茶过后,你都会循例去市场买菜,问我今天想吃什么,然后就去买菜煮给我吃,而我能做的只是陪你去市场帮你拿东西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有时候我贪睡,起不来和你喝早茶,你却担心我挨饿,总会打包给我吃,真心地感谢外公你对我的关心与照顾。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你慈祥的脸上已经渐渐的爬满了皱纹,动作由于年迈也变得有些许的迟钝了,上楼梯要扶着扶手上。从妈妈那里得知你患了糖尿病,眼看你现在瑶瑶欲坠的身体,我渐渐有点担心,即使你身体衰弱了这么多,但是你一直对我的关心却从未停止,还是保持着为我做饭、拖着劳累的身体去买我喜欢吃的菜,每当正处叛逆期的我和妈妈闹矛盾,你都会等我心情平复时耐心的开导我、并且扶我上正道。谢谢你,谢谢你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

尽管你拥有诸多优点,但是我不得不说一下你的一个小小的缺点,你整天吸那么多的烟干嘛?看着你一根接一根的抽。我的心就会跌宕起伏,心惊胆战。担心的事还是到来了,你住院了。我帮妈妈忙把汤送去医院给你,看着躺在床上眼神飘忽的你,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我怕,我怕我再也没机会和你一起看电视一起笑,一起聊天了,那些和你生活快乐的日子一去不回头;我惊,我惊讶你的身体状况怎么会一下子说坏旧坏,坏到不能治好的地步;我恨,我恨死神为什么这么绝情要让一个这么好的人70几岁就夺取他的生命!你走前,我在读初三差不多考试了,家人本来叫我别来了,专心上好学校的复习课,但是我来看你了。那时你原本飘忽不定的眼神一瞄到我来了,顿时间又恢复了神采,为的就是叮嘱我要好好读书,原来他最后最掂挂的人是我!我强忍着泪水,已经说不出话了,只会使劲地点头示意,我握着他的手,20多分钟后,他又昏迷了,最后还是逝世了……

篇10:写外公的600字作文

夏末薄凉,秋风萧瑟。枝头的枫叶一片一片都化作春泥,我黯然发现,时光再一次悄悄地在指尖划过。

以前,总是很喜欢小心翼翼地踏进这条空旷的小巷,看着一片片树叶飘飘悠悠地下落,一直走进外公的小院。院中一片寂然,令我心中空灵,神定魂安。

外公的晚年生活是安逸的。独自生活在这个仿若隔世的小院,并不会感到多么孤单。渐渐地,因为生活的时间长了,反倒是多了一分世外高人的味道。而小院里,也不过只有一棵树,一口井,一片菜园,一只狗而已。

还记得小时候,鸟儿们常常在院子里的树上闲聊,菜园里,总有蜻蜓来来往往地飞过,多彩的蝴蝶在花丛中嬉戏,黄土墙上的藤蔓悄悄地生长,阴影下的小狗安安静静地呼吸。我呢,一定会爬上那摇晃的秋千,仰望着那片蓝蓝的天空。那时天很蓝,阳光耀眼。行云大片地流转,飘溢出一朵朵棉花糖的清香。

而外公啊,一定是安闲地躺在树下轻轻地对我招手,那慈祥的微笑,仿佛有着糖果的味道。一阵糖果风吹过,天空下那和蔼的微笑,为何现在却湿润了眼角。

您说过,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这条通往您小院的街道,为何这样漫长?每次踏在落叶上的.交响都痛彻心扉,就像在体悟一次曲终人散的悲欢,让人备感凄凉。

而小院,却已和你一样的安详:鸟儿不再啼鸣,蜻蜓不再飞翔,蝴蝶不再起舞,藤蔓不再生长,小狗了无声息。没有摇椅的陪伴,秋千也不再摇晃,白云也不再流转。

我静默,化作三分水草,整个寂寥的风潮,蔓延了空旷的街道。晚风中,满天的红叶,为谁失落;天际的流星,是谁的泪水,划过夜空。整个世界,刹那间变朦胧,只因外公的微笑再一次闪烁。

篇11:浅谈小学生写好作文的方法

一、学会读书、写读后感

在读书过程中我一开始也鼓励学生摘抄好词好句, 但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只是积累, 而在习作当中根本不会运用, 或者是原封不动地照抄, 在引导使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但仍是不尽人意。

我不得不改变方式, 让学生写读后感, 而且写读后感是循序渐进地呈梯度上升, 也就是说学生每处于一个阶段我都会有不同的要求, 低年级只是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通过读童话, 演童话, 补编童话来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中年级学生阶段通过写读后感及自己的三言两语的感言, 学会把读书和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联系起来, 会写完整的故事, 把读书和习作联系在一起。随着年级的增高, 我会让学生简单概括内容, 而主要在联系实际写事上下功夫, 在分析写作方法上下功夫, 在运用修辞手法上下功夫等等。

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尤其是高年级阶段,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读的书来判断生活中自己做的事对还是不对, 也能够应用书中的具体事例来评判自己和别人, 这让学生明白是与非, 明辨美与丑, 怎能不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呢?同年级的教师问我:“你班的学生为什么分析能力那么强呢?”我轻松一笑:“那还不是学生爱读书的结果呀!”而且通过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学生会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来, 这不能不说是两全其美。

二、改作文的方式不能固守陈规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中最让教师劳心费神的工作, 但这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环, 不可忽视。我让四人组成一个小组, 共同讨论, 轮流评改四篇习作。这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此举可以放在学生互改之后, 也可以放在自我修改草稿之后。每组先选其中的一本进行评改, 请一人通读全文, 其余三人边听边想, 有好词句的, 及时给予鼓励, 若有病句的地方停下来, 帮忙修改, 若是意见不一时, 进行商讨或是求助教师。作文基础好的学生评遣词造句如何, 是否写得具体, 使同组的学生得到启发。作文基础差的学生也学着品评哪个句子表达得好, 哪个标点用得不对。然后, 每组按教师布置的作文要求评论优劣, 写出评语。每人评价一个方面, 就直接写在作文的后面。教师在班上巡视, 选择有代表性的评议例子, 鼓励学生在班上大胆评议。教师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 恰当地加以小结, 讲评中有指导,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学生也在七嘴八舌的评议争论中, 作文水平、修改水平都得到提高。

三、思考要独具匠心

写作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思想, 表达一种不同的思想, 抛去所有的人云亦云, 要求见解鲜明, 独树一帜, 令人读之, 颌首赞叹。虽然这对一个小学生来说, 有一定的困难, 但这种道理, 教师一定要反复地灌输给学生。世界上的事物, 相同的越多, 其价值越低, 把这个道理用到写作上, 就是要求与众不同, 别开生面。作文要表达积极的思想, 因为人类的思想非常复杂, 教师要引领学生表达积极的思想, 传递责任感, 渲染真善美, 歌颂正义, 描写道德, 讴歌伦理。一篇文章, 我们先看它的性质, 然后再看它的质量。一篇思想拙劣道德低下的文章, 纵然文字锦绣, 也一文不值。在中国历史上, 优秀的文学家前赴后继, 他们呕心沥血, 以文学作为推行教化的有力工具, 传承我国优秀的文明。

篇12:写外公的作文500字

有一位平凡的老人坐落在我们这边的加油站附近,他是一位出色的老师也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他虽出色但并不出名。他是21代得园丁哺育了成千上万的即将盛开的花儿,但也有几朵不认真听讲,最终还没盛开就凋谢的话。

他有3个儿子2个女儿,有一个女儿还没满3岁就不幸去世了。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最让他感到自豪,因为两个都是教师而且是高级教师,在他们两个小的`时候那个老人就把自己的书法传授给了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以他做榜样天天练,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二儿子也不错。大儿子则把书法传给了他的女儿,他的女儿更是不得了,写字柔中带刚,矫若惊龙,出神入化,虽不及王羲之的天资自然、丰神盖代、精研体质、广采众长,却独具一番风采。但人们看到她写的字后,便无不赞叹、惊讶,不由得肃然起敬。曾多次在地方赛中获得一等奖或特等将。她也是一位教师但比他爷爷、爸爸更出色。他们一家不贪图名利、荣华富贵。只求平平淡淡过一生也就罢了。

而他们非别是我的外公大舅舅姐姐。我很佩服他们。但也从心里产生了一种愿望,那就是超过他们不仅是字更是品质。

篇13:小学生写我的外公的作文

外公也便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人了。外公已经进入了古稀之年,可身体还是那么

健壮,精神还是那么充足。他总是说这是练毛笔字得到的结果。是的,我的外公会写毛笔字,还会画国画和拉二胡呢!可以说外公是十八般“才艺‘‘ 样样精通。

每到寒假,我都去外公家学习画画,外公看我有什麽地方画错了,他不但不批评我,还教我应该怎样画。

每天早晨外公都搬着画具到田野里去画画。我有时也跟着去。只见外公拿起毛笔,倒上颜料,“嗖嗖‘‘几声,一幅绝妙的画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也尝试着画了一幅,但是没有外公画的好。

傍晚,外公就在家里拉二胡,声音非常好听,我忍不住也跟着拉起来。外公说说:“虽然声音不好听,但能拉出这个调也就很好了。‘‘

篇14:小学五年级写人作文:坚强的外公

看我外公的样子,你一定想不到,他曾经是个癌症病人。在我六岁的时候,外公在体检时查出了肺癌;外公住院后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先做了手术,又作了六次化疗。每次化疗做完后都悔很难受,恶心呕吐,吃不下东西。可外公总是坚持吃东西;当我看到外公每次吃东西比吃药还痛苦时,我心里都很难受。外公还经常鼓励其他病人,告诉他们不要怕,要坚强。我每次去看外公时,他都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上学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怕困难。”后来外公出院了,由于做了六次化疗他的眉毛头发都掉光了,我看到外公这个样子想:“外公一定在医院受了很多苦。”心里很难受直想哭。可外公却笑着对我说:“没事,我会好起来的。”

外公回家后,休息了一个月又去上班了,家里人都劝他提前退休;可外公说:“没事,我能行”。他每天都会骑车提前半小时到单位。一直到六十岁才退休。

外公退休后的生活依然安排的非常充实,上午去公园散步,下午养花喂鸟。晚上看看电视节目。外公的花养得非常好,尤其是君子兰,君子兰开花很漂亮,却很娇气,想看到它们开花可不容易,可外公样的君子兰每年都会准时开放。

篇15:小学生仿写作文的方法及意义

笔者积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 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 可以仿造优秀作文的格式、写作技巧、内容及句段来写作。当然, 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不可能一挥而就, 教师应多给学生信心, 指导学生从仿写入手, 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仿写作文的方法

1. 与范文相结合。

范文的选择, 教师要独具慧眼, 要选择有亮点、特别精彩、符合小学生阅读心理的文章。它可以是教材内的课文, 班级学生或者同龄人的优秀习作, 课外阅读中的名家名作, 也可以是教师的文章。仿写可以从多角度入手, 可以是整篇文章的全面仿写, 即对范文的立意、情节、技巧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模仿, 也可以对范文的局部仿写, 即对文章的某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和描写方法等某个方面进行模仿。作文教学中, 笔者在学生正确理解、充分认识、认真体会的前提下, 指导学生仿写, 帮助学生把好的语句、词汇和写作技巧充分“吸收”和“消化”, 拓宽学生视野, 使学生逐步过渡到独立写作的阶段, 缓解学生习作难度。

2. 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把作文训练与阅读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要明确阅读教学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 打下了哪些基础, 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树立榜样, 使学生写作时有所依傍。

3. 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 没有丰富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多指导学生读课外书, 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加间接的生活积累。光读不写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多读心中有本, 勤写笔下生花。”在多读课外书的基础上, 偶尔仿写亦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抓住机遇, 随机仿写。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 如果发现学生对这篇文章特别感兴趣, 就应该及时鼓励学生仿写。二是分类搜索, 综合仿写。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在《谈写作》一文中说:“创造的定义就在于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 笔者根据教材安排的作文训练要求, 指导学生去分类阅读, 分类搜索, 综合仿写。

4. 与课余活动相结合。

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游戏、游览时,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让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嘴去询问、用脑去思索。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 体会乐趣, 领悟道理。

二、仿写作文的意义

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盖学文既久, 自然纯熟。”小学生写作文是起步阶段, 仿而习之的确是一条很好的捷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上作文课时明确说过, 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作文, 那要求也过高了, 可以说是纸上谈兵, 学生根本就写不出个所以然。因为学生还没有入门, 只要学生能模仿例文, 写好相同主题的作文, 训练的目的就达到了, 不必急着苛求, 只要这样坚持下来, 到了高年级, 何愁写不好作文呢?模仿在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但是模仿不等于全抄, 有的学生领悟错了, 竟然全文誊抄, 或只换个名字, 这样是毫无长进的。仿写很好, 但不可误解, 它必须以读为基础, 只有读熟悟透, 方能写出好文章。

实践经验证明, 仿写这种教学模式, 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又体现了作文教学的特点。它虽然不是作文教学的唯一途径, 但不失为小学生借鉴性作文训练的一种有效方式。作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意志和生活情趣等, 无不在作文中体现出来, 而这些方面的提高或培养, 离不开作文课这个主阵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适时适量地仿写, 既可以消化“读”的内容, 又可以提高“写”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 仿写的用意不在于刻意的模仿, 而在于加入主观感受的再创造。

篇16:勤劳的外公作文400字

记得小时候,妈妈带着妹妹去北京探望爸爸,把我留下来和外公一起生活。那时我才刚上一年级。妈妈走后,很快春耕来临。家家户户都开始犁地。因为我家没养牛,外公只好拿着锄头一锄一锄地把家里三亩地锄好。早晨,外公踏着露珠,中午顶着烈日,他不辞劳苦地工作着。我多次提出要帮他干一些零碎的活儿,他却以我年龄小而不肯答应。望着外公那渗满汗水的脸,我心里难过极了。

夏收开始了,外公的担子就更重了。几亩稻田的收割任务,外公一个人怎么吃得消呢?我下决心要帮外公干一些活。但当面对他说,他肯定不答应,我只好趁他买菜煮饭的时候偷偷地戴上草帽,割起稻穗来。外公回来了,我便高兴地说:“外公,这回总算让我帮一下了!”外公一边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一边无可奈何地说:“我真对你没办法。好吧,就让你干一会儿,可千可别累着身体呀!”听着亲切的话语,望着他慈祥的笑容,我感激地点了点头。

上一篇:2024高考将怎样选专业下一篇:女娲造人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