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阅读理解答案

2024-04-11

天时不如地利阅读理解答案(通用6篇)

篇1:天时不如地利阅读理解答案

《孟子〃公孙丑下》

一、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译文

孟子说:“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或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方圆三里的城墙、七里的城池,敌人包围城池并攻打它却不能取得胜利。包围城池并攻打它,一定有得到适宜作战的天气;但是这样却不能取得胜利,是因为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铠甲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多,抛弃城池并离开它,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安居下来不用划定的 边疆界线,巩固国防不用凭借山河的(地势的)险峻,在天下建立威信不用凭借兵器盔甲的锐利【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受到的)帮助就多【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达到了极点,连他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达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愿意)服从他。用天下服从他的人,(去)攻打背叛他的亲属,所以要么君子不去打仗,如果打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括号中的内容为补充内容,方括号中的内容为意译内容

三、注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城。

郭:指古代修筑的一种外墙。

环:围。

夫(fú):发语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必:必然。

得:取得,得到。

是:这(是),这正说明。

然而:虽然这样,但是。

者……也:是因为(表原因)。

不如:比不上。

也:发语词,判断句的标志。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武器。

革:皮制甲衣。

坚:坚固。

利:锐利。

米粟(sù):粮食(大米和小米)。

委而去之:委:抛弃。去:离开。

故:所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以,用。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固国:巩固国防;使国防巩固(使动用法)。

溪:河。

险:险峻。

威:建立威信。

寡:少。

道:治国之道

得道者: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君王)。

失道者:施行暴政、失去民心的人(君王)。

寡:少。

之至:达到极点。

亲戚:古代指亲属。亲,指“族内”;戚,指“族外”。

畔:同“叛”,背叛。

顺:服从。

“故君子”二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必:一定,肯定。

四、分段赏析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三段:天时地利(客观条件)、人和(主观条件) 两者相比较,层层递进。

第四段:更加具体的论证,结论,将论点范围由战争扩大到治国之道。

五、论证特点

一:逐层论证,层进关系。

二:举例论证:(第二、三段)观点鲜明,有气势,有条理。

三:对比论证:(第四段)那施行仁政与不施行仁政作对比。层层深入、蝉联直下、一气 呵成、无懈可击。

六、作者及文章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作“亚圣”,与孔子共称“孔孟”,主张施行“仁政

从语言来说,大量运用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式,使行文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本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并用,可以说论述过程是在对比中完成的。

篇2:天时不如地利阅读理解答案

陶冶

【教学目的】

1.在熟读的基础上,讨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轻重关系,体会孟子的思想。

2.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集体朗诵和个人朗诵相结合,体会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重点】

1.在熟读的基础上,讨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轻重关系,体会孟子的思想。

2.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难点】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1.朗读文言文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之前学的《论语八则》是出自哪本书?由何人编纂? 2.《论语》是哪个学派的著作?

师:今天我们就一同学习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文学常识参考: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3.解题。回答预习题问题:

(参考: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 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初读课文、翻译疏通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解释重点加点字: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比不上。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2)【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解释重点加点字: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2)【翻译:(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是得到时令、气候的有利条件了;但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3)运用了何种写作方法?什么作用?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解释重点加点字: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2)【翻译: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3)运用了何种写作方法?什么作用? 【双重否定】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重点加点字: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 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亲戚:(古今异义)所有亲人。(今义:除了父系亲属之外的亲人)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2)【翻译: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戚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 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利”与“坚利”相区别)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亲戚:(古义)所有亲人。(今义:除了父系亲属之外的亲人)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三、再读课文,把握中心,体会论证过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对比论证,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个观点的?

【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3.第4段式多余的吗?不多余的话,它的作用是什么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向背,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总结:

师: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 生:天时、地利、人和 师:三者谁轻谁重/关系如何?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师:为什么天时不如地利者?

生:三里之城,七里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师:为什么地利不如人和者?

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得道者会怎么样? 生:得道者多助。师:失道者又会怎么样? 生:失道者寡助。

师:寡助会得到什么结果? 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师:多助会得到什么结果? 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得道者和失道者在打起战来,结果会是怎样的?

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参考:本文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四、本文议论运用的修辞手法:

1.论证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对比等)

五、小结

孟子文章的特点 ◇对比鲜明 ◇排比铺陈 ◇句式工整 ◇气势磅礴 ◇说理透彻

五、板书设计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仁政)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战争——治国

地利不如人和 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六、作业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3.虚词。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助词 的 三里之城。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篇3: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你接触了那么多的企业家,有没有觉察到他们身上的共性?

有些是很明的,有些他自己毫无觉察,但有一点,他们身上都有几千年文明史所遗留下来的帝王之风。国企就是一纸调令,不太容易滋生这个;外企的限制很多,网络结构方面很完善,也没有余地;而对于民企来讲,他就是一个皇帝,人人都有求于他,所有的规则都由他来制定。中国的帝王史在他们身上留下来烙印,使得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有了皇权情结。当然皇权也有好的一面,比如他可以一夜之间恍然大悟,迅速改掉一个策略,因为权力的高度集中,效率就会很高。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下,一切都不是法治的,而是人治的。封建帝国所具有的一切特征,都可以在民企里找到。

现在很多职业经理人都不使用权力,一直终极追问他为什么,最后他会说,我使用权力没用啊,最终还是老板说了算,把我前面都否定掉了。同时也没制度,是因为所有的制度都不顶老板一句话。

所以之前我有一篇文章呼吁,企业家自觉地从皇帝宝座上下来,做总统吧。总统是会有制度约束,设立了董事会,类似参议院、众议院,从多方面民主议政,就会增加决策的有效度。

其实民企是一个过程,在初期小的时候皇帝情结会重些,后来企业大了,当中坚力量更迭频发,企业家自身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这是我会从高管群体的角度跟他提出弱化皇权意识,增进群体决策的力量。

对这些老板的指导建议会运用到历史的哪些层面?

会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方面,比如在看待民企普遍的帝王之风时,会引用唐太宗对待魏征的态度,比如毛泽东也研究历史的,他的处事方式等,会启发到企业家。以史为鉴吧。有时也让老板换位思考,模拟上书房行走的那些高管们如何思考,如何把思考的表述到位,如何在压力下保证表述的准确性,如何影响对方,既然他有皇权情结,就让他全景了解皇室的指令传送体系的运行方式。他在模拟中思想越反叛,就越类似于现实中存在的“刁民型”高管,这种换位也利于帮他理清谈判沟通的思路。

国内民企的组织结构有时候是无序的,怎样使之形成一个完备的系统?

会充分了解中层的思想,出发点是鼓励他们,强化他们的能量,使之理解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意义。但对结构的调整事关利益,如果按照以往的方式通过老板的强制性调整,会造成部分人员的流失或怠工,所以我会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一起头脑风暴,一起辩论、沟通,通过协调催化,促成他们的认同。

期间号召开比较大规模的中层以上的全员会,通过大量的PPT,比如华盛顿、林肯等面对局面如何操作,如果口头阐述、则不可能畅所欲言,就号召大家写无记名纸条,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所有的不满、部门或人员之间存在的症结,最后统一念出来。把其中的相同点统一整理汇总,突破一些险境之后,汇总到老板那里,决策根据民意而产生了,这样再生发出来时候,大家就心服了,与之前的口服不一样,执行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这其中有一个前提一定要强化给与会者,你们每个人的意见都是重要的、受到尊重、并有切实回复的。

那会不会在同时激发一些负面的东西出来?

会的。利益是分角度的,所以就让他们充分地把意见放在桌面上打一打。会议上,有意地让老板不说,就发现

民意会在老板沉默的时候浮出水面。核心价值观由大家统一制定,公司的方向由大家统一制定。杜绝打工心态,决策产生于民众。

但是我倡导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与他人对话时或开会中,逐渐养成一个习惯,即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或试图说服对方之前,一定首先力图理解人家的意思,在明确自己确实听懂了他人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看法。一些部门间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大家力求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设身处地地理解后,解决矛盾的线索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这样,负面的东西会渐渐少了。

在经历挫折或失败的时候,你怎么看待他们的反应?

大多数企业家在经历失败或挫折时都会怨天尤人,都会归罪于运气、时机、员工等外在的,都会谩骂下属,有多少人会反观自身,敢于承认自身的缺陷、不足、霸权?当一个指头指向对方时候,其实是有三个手指指向自己的,关键是大多数人并不会觉察到自身的问题。

民企发展的瓶颈在哪里?

民企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他本人。对于企业家,在改变他的行为方式之前,应该让他有所震撼,负面的经历也会是一种震撼,因此而改变他的意识,这样就可以在潜移默化间形成无声润物的革新。

过去商界流行的一本书叫《What gotyou here won't get you there》,就是说那些把你带到今天的因素不能把你带到明天去。就是说,过去把你带到成功的因素可能会成为明天的障碍,比如过去你的成功是依赖你的智商,但在今天只用老板一个人的智商已经不行了,应该是用一个人的情商来换取一群人的智商。过去我们是中国制造,现在倡导中国创造,过去靠成本管控,而现在靠的是激励。

如何理解领导力并激发领导力?

领导力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指明方向,一个是让人跟随。如果下属像无头苍蝇一样,效率肯定大打折扣,症结在于没有方向,所以这个要明确。而后者想让人跟随的话,一定要说服对方,而要说服之前一定要理解对方,中国古代论语中都在讲仁义,所以我们不能把自我强加给对方,要善解人意,之后才有说服,才有人跟随。

有些企业家太张狂、太强势、太霸权了,在经过深度了解之后,发现其实他是在向他九泉之下的父亲证明自我,原来因为是九个弟兄中的老六,从小没有地位,没有任何的话语权,这个时候是要表明自己的地位。强势的企业家,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是个弱者。

在经营之途,有时候角色是会被面具化的,最后他都不知道本我在哪里。他担负了太重的负担。所以按照传统的太极文化,进行内心的阴阳平衡,合理疏导释放压力,只有在内在和外在获得平衡之后,他才能具备真正的领导力。

如何提高企业家的心理段位?

要带领企业王国到达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比如说应对危机,比如说决策博弈,比如说面对强敌时候,要特别有方向感,这样使得下属才有前进的航向。方向明确时,还有激励大家跟着你走,要有类似于宗教中精神领袖一般的感召力。跟传统文化结合的话,怎样塑造新的形象?

要更加人性地、平和地、内敛地处理一切事务,有了仁的思想在,大者居其下,上善若水,这样就可以自然地树立起新的形象了。孙子兵法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首席评论】

篇4:《天时不如地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2、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3、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复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你认为什么叫做“仁”?

2、孔子处于春秋末期,春秋之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二字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你认为战国的国君最关心的是什么?

3、身处战国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对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征服他国的战国君王们,智慧又擅长辩论的孟子会用什么办法来推行儒家“行仁政,爱百姓”的政治主张呢?他是怎么把齐桓公、晋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国君主“骗”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与其叫《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

二、初读课文、翻译疏通

1、自读课文,读出孟子向君王游说说理时的自信。

2、集体朗读,读出说理的气势,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方法。

3、同学互译,圈划不理解的字词句,互助解答

4、指名翻译,重点强调。

城、郭、是、池、环、兵、委、去、域、亲戚、至、顺

畔、夫

三、把握中心

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

施仁政、民贵君轻——爱百姓

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

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达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4、作为一篇议论文,一般会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议论过程。本文孟子是如何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再读文章。

四、论证过程

1、在战乱不止,各国之间你死我活的战国时代,如果说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会不会采纳呢?善辩又有些“狡猾”的孟子采用了什么办法?

通过军事引起君王的兴趣,再通过层层说理慢慢将君王引入自己设下的“仁政”的“圈套”。

2、孟子是如何从军事角度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举出事实论据,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论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孟子在这里使用双重否定句想要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正反论证,加强说服力。双重否定句增强语气。

4、你认为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人和的作用最大?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决定外因。

有了“人和”,其他问题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迎刃而解。

5、孟子讲完军事之后,将“人和”最重要的道理类比到了治国的领域之中,在第四小节作者主要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属于道理论证。文中的排比句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道理论证;增强语势,更有说服力

6、那么孟子认为怎样才能“人和”呢?孟子又是如何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

正反论证。

7、至此你认为孟子的道理说清楚了吗?请理出孟子的论证过程。

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是主张打仗的还是不主张打仗的,为什么?

看似教君王怎么打仗,其实文字背后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不会随随便便打仗的,君子爱好和平,只有万不得已才打仗,如果君王热衷于打仗,那你就不是君子——可见孟子的“狡猾”

五、复习总结

1、请同学们回顾以下,孟子是怎样从吸引君王的兴趣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君王,最终把君王引向孟子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的? 君王听说孟子要谈论打仗的办法,一定认真聆听,经过孟子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以及从军事类比到治国方略,便会被孟子严密的论证牵着鼻子走,打心底里认为要打胜仗,治理好国家确实需要“人和”。这时,落入孟子事先布置好的圈套的君王自然而然就要追问“人和”的方法到底是什么了。孟子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2、通过这篇文章,你学到了哪些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

篇5:天时不如地利阅读理解答案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 矣。”

【注释】

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 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 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 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③池:即护城河。 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确 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5)委:弃。(6)域民:限制人民。域,界限.(8)畔:同“叛”。(9)有:或,要么。

【译文】

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 如人的齐心协力。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 攻都不能够攻破。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 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另 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 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 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 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 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 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 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以 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 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天时不如地利》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复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你认为什么叫做“仁”?

2、孔子处于春秋末期,春秋之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二字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你认为战国的国君最关心的是什么?

3、身处战国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对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征服他国的战国君王们,智慧又擅长辩论的孟子会用什么办法来推行儒家“行仁政,爱百姓”的政治主张呢?他是怎么把齐桓公、晋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国君主 “骗”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与其叫《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

二、初读课文、翻译疏通

1、自读课文,读出孟子向君王游说说理时的自信。

2、集体朗读,读出说理的气势,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方法。

3、同学互译,圈划不理解的字词句,互助解答

4、指名翻译,重点强调。

城、郭、是、池、环、兵、委、去、域、亲戚、至、顺

畔、夫

三、把握中心

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

施仁政、民贵君轻——爱百姓

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

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达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4、作为一篇议论文,一般会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议论过程。本文孟子是如何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再读文章。

四、论证过程

1、在战乱不止,各国之间你死我活的战国时代,如果说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会不会采纳呢?善辩又有些“狡猾”的孟子采用了什么办法?

通过军事引起君王的兴趣,再通过层层说理慢慢将君王引入自己设下的“仁政”的“圈套”。

2、孟子是如何从军事角度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举出事实论据,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论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孟子在这里使用双重否定句想要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正反论证,加强说服力。 双重否定句增强语气。

4、你认为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人和的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内因决定外因。

有了“人和”,其他问题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迎刃而解。

5、孟子讲完军事之后,将“人和”最重要的道理类比到了治国的领域之中,在第四小节作者主要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属于道理论证。文中的排比句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道理论证;增强语势,更有说服力

6、那么孟子认为怎样才能“人和”呢?孟子又是如何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

正反论证。

7、至此你认为孟子的道理说清楚了吗?请理出孟子的论证过程。

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是主张打仗的还是不主张打仗的,为什么?

看似教君王怎么打仗,其实文字背后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不会随随便便打仗的,君子爱好和平,只有万不得已才打仗,如果君王热衷于打仗,那你就不是君子——可见孟子的“狡猾”

五、复习总结

1、请同学们回顾以下,孟子是怎样从吸引君王的兴趣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君王,最终把君王引向孟子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的?

君王听说孟子要谈论打仗的办法,一定认真聆听,经过孟子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以及从军事类比到治国方略,便会被孟子严密的论证牵着鼻子走,打心底里认为要打胜仗,治理好国家确实需要“人和”。这时,落入孟子事先布置好的圈套的君王自然而然就要追问“人和”的方法到底是什么了。孟子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2、通过这篇文章,你学到了哪些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

3、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天时不如地利》教学反思

《天时不如地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由几个板块内容构成:第一板块“整体感知,诵读训练”;第二板块“深入文本,品读赏析”,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吟哦讽诵、积累经典;第三板块“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一道开放性思考题谈谈“和”的新意,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运用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文章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吸取民族智慧;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在教授经典文言文时的终极追求。

在这节课上我显然不在状态: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不顺畅,课堂组织不力,引导不到位。总感觉到有些别扭。班还是我经常上的班级,学生还是我熟悉的学生,况且又没有其他教师听课,这只是一节平常的课,我为什么就这样不自在呢?

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一个举止从容大方、吐高雅、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生敬佩和爱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那么,我为什么会在这节课上不在状态呢?其实每一周的开始上课的状态都不是太好。这可能与双休日的休息有关。在家还没有休息够,又要进入紧张的工作之中了,心理上多少有些不情愿。我了解到有不少老师也有这种表现。其次课前的注意力没有在备课上。以为课已经准备好了,教案也写成,课文以往教了好几遍,也再熟悉不过了,认为没有必要准备了。于是就不再思考教学上的事情了。

还有,在课堂开始时导语没有做好。开头很重要,它甚至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在上课时我说:“在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人民深受战争之苦。继孔子之后,一位儒家大师出现了。大家说他是谁?”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是出孟子。“他有什么政治主张呢?”我接着问。这下学生没有回答上来。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学生在七年级时学过中国古代史,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70多个学生中就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令我比较失望,影响了接下来的上课心情。

篇6:天时不如地利阅读理解答案

一、就地取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现在我们倡导“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而“用”又体现为灵活地用、有选择地用、创造性地用。教材只是是一个起点、一个入口、一个方向,教师不能放着身边鲜活的形象和事例于不顾而紧绕着书本转圈子。首先教师要有一个开放的教学头脑,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为实现阅读的教学目标,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开发。适度取舍,取其精华处,舍其远离学生实际处,进而为充实教材、超越教材有选择地择取乡土资源。因人、因时、因地而制宜,信手拈来,融会贯通。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与本土资源的可链接处。小学阅读教学的内容尽管多是学生初次相识的,但是物有共性与个性,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总有一个相似点或联接点。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当地自然、文化资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面与度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寻找切入点。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就联系本地的巍峨的群山以及相关山岭的传说切入教学。学生有了熟悉的事物、形象作参照,就会自发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贴近生活,让阅读与现实链接

语文是与人紧紧相连的,是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紧密关联的,阅读,是实现文与人,人与自然社会沟通的重要途径。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的乡下孩子,他们的生命历程是朴实而多彩的:大山深处、田间地头,无不留下他们的欢声笑语,“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用心找一找,精彩就在身边。因此,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在物力、财力与人力有限的农村学校,校园和田间首先就是最好的本土资源:教学《夕阳真美》时,可以选择一个晴朗的下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抬眼望见夕阳的余晖映照着连绵起伏的山峰,壮丽的晚景就这样一览于学生眼前;教学《秋游》时,让学生做回自由的小鸟,伸伸手,触摸秋风的清爽,弯弯腰,拣一拣金黄的落叶,到田边看一看,农田里稻子黄得像什么,棉花白得像什么,野菊花开得怎么样,听一听溪水淙淙的流声……充分利用他们的感官感知世界,然后让他们再带着那亲切形象的感觉回到文本,实现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

三、展开对话,融合优势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周积昀教授对阅读教学的“读”作出了这样的阐释:“读好书的一个良好境界是‘共鸣’,而‘共鸣’的前提是读者的生命信息与作者固化在文本中的生命密码对接,实现这种对接,需要更具体的、细致的、人文关怀的引导。”要实现这种对接,达到沟通和共鸣,主要靠什么?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怀有感情,越是近距离的事物就越容易受到关注,引起兴趣。农村本土的优势资源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感的形象,还有许多具体而亲近的例子。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的材料特点,在进行阅读对话时,适时融合本土的优势资源,让学生对所读之物、所听之言产生亲切感。例如,教学老舍的《养花》,重点在于体会作者的养花乐趣,教师可从家里带来一盆盛开的花,然后让学生面对着这一感性的主角——花,展开讨论交流。养花的喜和忧、笑和累,花与果、香和色,一切有关的情感和体验被这熟悉的资源激活了,学生带着激荡的感情再度走进文本世界,与作者对话,实现了生命信息与生命密码的对接。

农村,一个朴实而隽味的词眼,有数不尽渗透着泥土芳香气息的植物、跃动着生命灵性的小动物,有老人家说也说不完的动听的神话故事、碧绿的田野、清澈的溪流、朦胧的远山、蜿蜒的小道,四季物候,组合起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乡村之美无处不在,乡村之奇无处不有,联系我们的阅读教学去看,这何尝不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只要我们利用好这些活生生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农村小学又怎么会不能把阅读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呢?

四、最后,笔者从语文阅读内容的角度出发,对本土资源进行罗列分析

1.自然风景资源。(包括田野、山川、河流等自然景物)

2.乡土产品资源。(包括各种种植产品和水产品,例如蜜桔、梨,特类鱼等)

3.文物资源。(例如纪念馆,保护区)

4.风土人情资源。(包括农民的生活习俗,吃、穿、住等特色文化)

上一篇:恒心信心决心作文200字下一篇:xx县财政局机关内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