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记忆的句子

2024-04-21

于记忆的句子(通用8篇)

篇1:于记忆的句子

一望无际的田野,黄灿灿的玉米地,紫红色的叫不出名字的小花……我的思绪又回到了我的老家——长荡,又回到了舅爷爷的柿子树下。

记得一个国庆节,我随老爸老妈回到了老家。在路上,老爸故作神秘地说:“舅爷爷家有一个很‘好玩’东西。”

我带着好奇心穿过了一片小树林,远远地望见了一棵挺拔的树,上面有泛着红光的、几近透明的果实。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树下。这时,舅爷爷不知从什么地方走了出来,高兴地对我说:“这可是我们家的柿子树。现在正好可以将柿子捞下来。你要不来试试?”

我听闻是捞柿子,一下子便来了兴致,接过了专门捞柿子的长竿。长竿的顶端有个网子,是用来捞柿子的。我拿着长竿,晃晃悠悠地举在手中,小心翼翼地将它往柿子树上靠,可是,不论怎样,始终捞不到那个顽皮的柿子。明明看着柿子被装进了网子,可使劲一拽,却拽了个空。我十分懊恼。耳畔突然响起了舅爷爷的声音:“别忙着捞,先看准了一个,再将挡着它的叶子拨开,然后捞。欲速则不达。”

我照着舅爷爷的话,凝神屏吸,颇为小心地再次举起长竿,瞅准了一个个头不大,但饱满圆润的柿子。夕阳西下,火烧云的天空将柿子映照得异常剔透。我深吸一口气,紧盯着柿子,慢慢将阻碍捞柿子的叶子一一拨开,接着靠近柿子。近了,近了,又近了……“嘿,太好了!我终于捞到柿子了!”我兴奋地喊道。下面,就是把柿子拽下来了。我放松地轻轻一扯,柿子便掉进了网子里。我将长竿放了下来。瞧着我捞的第一个柿子,乐道:“这可是我捞的第一个柿子,一定很甜!”舅爷爷和老爸老妈看着我,欣慰地笑了。

傍晚,我一边吃着我捞的柿子,一边欣赏着农村的晚景。一只小鸟披着晚霞,自由自在地飞着。我的心情像那只小鸟那般,在晚霞下飞扬、飞扬、飞扬……

篇2:于记忆的句子

在这些宝贝中,最特别的是一块颜色纯白透明的石头,科学老师说,这是金刚石和其它石头组成的。记得7岁那年,我暑假去姥姥家,一次早上吃完早饭大约9点多,我和妹妹选了一座山,打算去遛遛,我一边唱歌谣,一边看风景。两边是农民伯伯种的庄稼。我和妹妹有些累,便蹲在路边休息,我看到旁边的锄头,順手拿起,妹妹也抄起一把锄头,学着民工的样,弯着腰,弓着背,刨起土来。我不一会就挖出一个洞,突然我发现了一个白点,便继续挖下去,竟然挖出一块“白石头”,妹妹挖到颜色近似煤的石头,爱不释手,我们飞奔回家,仔细把石头洗干净,擦干后,把它包起来。

一次,爸爸带我去青天河,我和爸爸沿着河步行,脚下尽是大大小小的贝壳、石头,我拿起一块全部都是黄白色的贝壳,背上有着排列整齐的螺纹,隐隐看到有一条痕迹,中间还可以看到一些泥痕。

还有一张照片,是我第一次去动物园的纪念。照片上的我看上去傻呆呆的,做了个胜利的手势,骑在老虎身上,一点也不怕,可是现在看着照片,想着小时候不知是傻还是胆大。

篇3:依附于建筑的另类记忆

记忆这一类词语的特殊之处在于, 没有人不知道它是什么, 也没有人在使用上有困难, 但在中文里, 将这个词语从上下文中脱离出来, 尝试总结出一种普遍化定义的时候, 也确实没有多少人可以讲得清楚。尽管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出现语言交流问题, 但在研究中, 这种语意上的包容性和模糊性会带来错位的讨论。因此, 在讨论建筑和记忆的关系之前, 有必要对这个概念进行一定的限定。

记忆的一个基本属性, 也许就是只能隶属于时间轴上过去部分, 在这一点上, 记忆与历史极为相似。作为人为构建的集体记忆, 历史具有明确的建构目的性, 也因此在共同体内具有巨大影响力和传播力。相对于集体记忆, 个体记忆则处于一种被忽略的“弱势”地位, 表面上看, 造成这样的原因在于其“不重要”和“琐碎”的特性, 但实质原因是个体记忆缺少有效的“再现”手段被记录和归纳, 从而无法进入现有知识体系, 形成可以被传递的知识形式 (这里并不是说所有的个体记忆都无法通过现有的再现手段进行记录) 。换个方式说, 这种个体记忆是认知经验知识化过程中的残留物。然而, 对于特定时期, 这种残留物却又是当时社会生活中极其微观和生动的写照, 拒绝和摒弃这种“记忆”, 最终会导致所有的历史成为一种单调和统一的“官方”陈述版本。因此, 下面将尽力用一个不那么合适的工具—文字, 以及一个尽管可能不合适却容易理解的例子, 尝试讨论此类个体记忆。

在参观一个由阿根廷殖民时期名门望族宅邸改造的小博物馆时, 欣赏了这个家族几代人收藏的艺术品。在南美早期殖民时代, 由于还没有摄影术, 富足的家庭会雇佣画匠为家庭成员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绘制肖像。从艺术角度看, 这些画非常普通, 没有太高的艺术价值, 因为早期南美殖民者大多是由军队和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在那样艰苦的殖民历程中, 艺术家显然并不是“必需品”;即使随着后期殖民地的建立, 大量的商人和劳动力进入美洲, 也并没有太多的欧洲艺术家直接来到这个地区, 除了一些王室豪门, 一般的上流阶层还无法聘请到顶级艺术家为其画像。在这些收藏品中, 有两幅油画引起了我的兴趣:一幅是这个家族第一位主人的肖像画, 表现这位主人作为一家之长的威严形象;另一幅是画幅较小的风景画, 展现了主人在殖民地所置办的大量地产的辽阔风景。根据旁边的标签介绍, 两幅画是同时期绘制的。在肖像画近乎黑色的背景里, 有一个小而隐约的建筑形象, 与这座府邸现在的简洁殖民风格完全不同, 是很纯粹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旁边风景画中一望无际的南美草原的前方, 有一个透视角度与肖像画中一样的建筑, 尽管被前景树木遮挡, 还是可以依稀辨认出描绘的是同一个建筑形象。事后, 我专门询问了博物馆中人员:画中这个建筑在哪里, 是否这个庄园的建筑曾经是这样子的, 或者是否主人还有其他地产, 在那里有这样一栋建筑。在否认了我所有的猜想后, 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告诉我这个家族来自意大利, 或许这座建筑是这个家族在意大利的某处资产, 也可能这座建筑是这个家族所生活的那个地区的一个重要象征。在当时, 这样的绘画处理方式很常见, 为了展示自己家族欧洲背景, 经常将一些与祖先有关的元素融合在绘画之中。

也就是说, 画中的建筑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于当时的现实之中。

由此开始, 这个画中的建筑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个体记忆中的组成片段一定是真实的吗? (当然这里面牵扯一个真实如何定义的问题, 这里按照最通常的理解, 即是否与当时的事实相符为准)

主人雇佣画师描绘自己的肖像以及庄园的风景是为了留给后人某种记忆, 但显然是不真实的, 是将对欧洲先辈的某种记忆和自身所处的现实环境糅合在了一起。从历史角度来看, 这种错时的拼贴是不符合时间逻辑和真实性的;但从另一个方面讲, 这种信息的重组方式却又极其自然和“真实”的。对于那些不能以常规手段 (文字、绘画以及近代的影像等) 进行记录的个体记忆, 无法像知识一样清晰和完整地传递给后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对于个体或者家族无关紧要。然而, 对于一个家族或个体而言, 个体生命周期是一种特殊限制, 随着个体生命的消亡, 那些附着在个体生命之上的这种记忆也会随之消逝在千古长河之中。所以, 每一代人都会从前人的记忆中抽取那些重要片段, 以一种浓缩的、并置的、拼贴的非线性时间的方式融合到自身的记忆之中。

因此, 个体记忆中那些不能被知识化的记忆片段是相对真实的, 虽然这些片段和其他片段之间的关系一定有悖于现实逻辑, 或者不合常理—否则就意味着它们是可以被知识化的片段。

接下来的问题是讨论这种个体记忆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油画中那个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对于主人是如此重要的记忆片段, 那么为什么主人没有选择这个风格建宅, 而是选择了简洁的殖民风格呢?回到当时主人建宅的时代, 在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 最早殖民城市都位于南美西海岸, 因为早期殖民重点是掠夺重金属, 西海岸城市距离银矿较近。而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距离矿区较远, 并不具备良好的自然港条件, 很晚才成为欧洲和美洲之间的一个贸易中转港。这片土地上最初的殖民者, 主要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生, 为西海岸附近的矿区城市提供生活供给, 这就决定了在这个地区除了权贵之外的家庭财富积累有限;另外, 殖民地也缺少欧洲大陆那样的高水平建筑师和熟练的建筑工匠。因此, 修建纯正的带有丰富装饰的古典主义建筑, 不仅有造价昂贵的问题, 还有本地建造技术的限制。尽管油画的主人有一定地位和财富, 但也绝非显贵, 在现实问题面前, 他不得不做出妥协, 雇佣较为便宜的本地工匠以他们熟悉的建造技术建造住宅。在个体记忆和现实张力之间的细节所暴露出来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 恰恰从一个侧面对当时现实生活和社会进行了备注, 以个人生活化角度阐释了这片大陆过去几个世纪里的变迁。

进一步追问, 或许还会发现更多的更有意思的个体事件, 在这片区域里 (现在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区域) , 尽管以意大利后裔为主, 但这是在19世纪末大量意大利移民进入的结果, 而在早期殖民时期, 意大利移民是不多见的。那么在这个意大利移民家庭的背后, 可能还有更多与个体相关的微观历史。而如果没有这两幅油画中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异样, 这一切或许永远也不会被人注意。

也就是说, 个体记忆中那些不合理的片段和片段之间的逻辑断裂, 恰恰是那些看似合理事件的隐含注脚, 标注出了个体欲望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 以及个体希望言说的和可以被言说的故事。尽管, 在大部分情况下, 这些“注脚”依然为正统历史学家所排斥, 但不可否认的是, 这些鲜活的个人事件和琐碎细节为宏大的历史增添了许多生活性趣味。在正史中, 永远不会书写一位普通的庄园主因为没有足够的财富建造自己希望的建筑样式这样的事情, 当然也就没有机会将这样的琐事放入到整个南美大陆早期殖民背景之中, 来反证当时的社会状态, 更不会对一个地区的本地建造工匠的水平做出任何评价, 然而这一切的琐事却使得那段历史栩栩如生, 更加靠近普通人的体验, 将历史中宏大的叙事与人类的微观生活连接在一起, 为我们打开更多的可能性之门。

那么建筑与这种个体记忆有什么样的联系?或者, 这种个体记忆对于建筑意义何在?

作为象征符号的油画中的建筑, 还有主人日常居住的现实建筑, 混合在一起进入了这个殖民地家庭的日常记忆, 但两种“建筑”参与个体记忆和家族记忆形成的方式决然不同。

在前面讨论中, 提到了并非所有个体记忆都可以进入人类知识体系, 由五种感官以及其他感受综合构成的这部分记忆, 因为不能被传统手段“再现”, 而只能沉淀在个体的潜意识之中, 等待合适的机会被召唤出来。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就是突然间被某个物件、某种声音或某种气味激发, 回忆起某件事情、某个人或某个场景, 有时候是模糊的, 有时候却清晰地如昨日发生一般。唤醒这种个体记忆的条件, 可能是气味、声音、颜色、某个场景或者是几种要素综合在一起, 但都是常规的单一“再现”方法所不能及的, 而物理建筑则是可以同时承载所有这些体验的载体, 可以为最生活化和具有生命力那部分记忆提供依托的场所, 并在一定条件下, 为个体提供综合的刺激以激活沉寂的记忆。

既然建筑具有这样的特性, 那么保护建筑本身也就是保存个体记忆的一种方式, 在建筑遗产保护中, 就不仅仅是物理建筑的保护问题, 也应涉及到如何保护物理建筑才能不破坏与这个建筑相关的个体记忆。但问题是, 在建筑遗产保护中, 大量的现有工作集中在对于历史这一集体记忆方面, 而针对千差万别的个体记忆进行探讨和保护是否必要或者合理呢?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 不妨回到前面的例子中继续追问。对于油画里古典主义建筑的来源, 可能会得到若干个解释:由于这个古典风格建筑所具有的纪念性, 它可能是这个家族以前生活所在地的一个著名的教堂、王宫或者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因为尺度上难以辨别, 它也可能是这个家族的祖产府邸;甚至, 或许根本不存在这个物理上的建筑, 这个建筑形象只存在于一种肖像画模板中, 作为一种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成为画匠为订购者提供的定制选项之一, 在流传过程中逐渐成为实际存在的建筑……尽管无法确认何种解释是符合事实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 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不会影响今天这个建筑在这个家族成员心目中的象征地位。

显然, 在这里个体记忆在传递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转变。在这个例子里, 无论油画中建筑的起源如何, 经过几代人的时间, 这个建筑逐渐被家族群体认同并合理化, 成为整个家族乃至一种群体的记忆。在个体记忆传递的过程中, 通过个体的想象和二次创造不断地合理化重构那些不合理片段, 以便符合个体的当下语境, 最终得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进入其他个体的记忆之中;其中, 某些片段被重复加强, 逐渐被一个群体或者一个共同体所接受, 最终成为某种集体的记忆。但这种集体记忆的本质和构建路径与前面提及的通过人类经验的知识化所形成的集体记忆 (历史) 却完全不同, 而是通过个体记忆的汇聚和演变将集体无意识成分表达出来。因此, 集体潜意识记忆需要并且也只能经过长时间的个体记忆重构才能显现, 延续这类个体记忆事实上也是在保留某种集体潜意识记忆形成的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上, 重新思考当下的一些建筑遗产保护做法, 就可以发现其中的不当之处。一种倾向是将历史的真实性原则不加辨别地应用于承载活态记忆的建筑保护之中。个体记忆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存在于个体不断根据自身体验改造和重构前人记忆的过程之中, 只不过这种呈现依靠的是一种时间上的并置、经验上的拼合, 而非一种线性的历史、时间逻辑表达。显然这些成分中有一些不能用历史真实性来评价, 为了体现文本逻辑上的合理而摒弃这部分记忆, 事实上是在杀死一种活的历史。而另一种倾向是所谓的全面保护。无论是个体记忆, 还是集体记忆, 在传递过程中, 都处于一种动态的、新的建构过程, 没有判别和价值倾向的全面保护, 相当于将一个活态的生命封存在一个时间点上。而且, 这两种倾向经常以因果顺序逐次出现, 以历史真实性确定一个“真实的”时间点, 然后进行“全面保护”, 将活态遗产变成死的遗产。

篇4:感恩于心 珍重的记忆

不觉间,每年一度的欧美感恩节(Thanks giving Day)又悄然而至。

在西方很多国家,感恩节一向被视作是非常隆重且盛大的节日,然后在“感恩”历史悠久的中国,却并没有一个专属的节日是为此而设。

究竟是“大恩不言谢”更加深沉,还是“说重方显珍贵”?

究竟是感恩贵在平日点滴,还是需要一个形式唤起人们的感恩意识?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来自不同领域的四位嘉宾,共同解读专属于中国的感恩力道。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感恩,从来都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要情结。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人伦文化”,注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祭奠祖先正是体现了这样的一种文化内涵,既充满了对祖先功德的感激,又表达了让祖先“庇佑子孙”的美好愿望。“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平易朴实的文字间,一股年代久远却清新流畅的气息勃发奔涌而出,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流星划过这个沉寂许久的国度那黑漆漆的夜空。欧阳菲菲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叫做《感恩的心》,其中唱到“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社会上每一个人,即使是现在变得冷漠无情,但其实从小到大都曾有过被帮助的经历,都曾有一颗感恩之心。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感恩之情日渐凉薄了呢?

张德芬

台湾大学企管系毕业,担任台湾电视公司新闻记者、主播多年后,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了企管硕士(MBA)学位。

2002年开始,她受到启发与指引,辞去高薪工作,专心研修瑜伽以及各类心灵成长课程。

邢晶

传媒公司的总裁,2007-2008年奥组委大型活动部、BTV《唱响奥运》出品人。

2008-2010年,连续3届中国职场女性榜样颁奖盛典出品人。

2008~2009年河南省第26届、第27届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式晚会总制片人。

2010年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晚会总指挥、总制片人。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情操,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一种萦绕心间的情感,是快乐生活的必要条件。把感恩当作一种人生态度,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报恩于社会就是添幸福给自己,帮助他人就是给自己快乐。现在已有无数的好心人在给特困的弱势群体献爱心,也有无数的好心人在不图名利地施救他人,这就是一种别样的报恩。慈善行为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这本身就是给予施善者最好的回报。建设一个充满人情、慈善和感恩的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而感恩的受益者当然是社会所有成员。

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离不开感恩的心。拒绝冷漠,重建道德,就要我们每一个人拾回那颗被人遗忘甚至遗失的感恩之心。

薛啸秋

钢琴演奏家、作曲家。

2010年签约环球音乐,成为环球旗下最年轻的古典艺术家。

同年,其个人首张钢琴演奏专辑《魔指》在两岸三地一经推出,即大获成功,一举取得了白金唱片销量,

并获音乐家协会颁发的“2010年度最佳钢琴演奏专辑”大奖。

金韵蓉

心理咨询师,最初为儿童心理和行为治疗;接着是青少年的学校辅导;最后,专职解决婚姻问题,发表过《美容与我》《芳香疗法教科书》《芳香疗法调油彩环》等著作。

感恩文化由来已久

中华民族自有感恩的文化传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感恩报德,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用老百姓的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些温暖的句子,皆出自先人对感恩的理解,也成了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iTalk:在中国的精神传统中。感恩的情结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现象是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张德芬:“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这几句话,包含了解决我们人类内外在冲突的所有资源。随着我自己灵性成长进程的开展,我真的发现“忏悔”与“感恩”是两个最重要的成长工具。感恩是我们都知道的,可是,没有了忏悔作基础,感恩很可能会变成流于表面,甚至带着优越感的虚应故事。

“由衷忏悔”的力量无比强大,可以穿破一切恩怨情仇以及纠葛不清的负面能量,让感恩的正面光芒可以更加光芒万丈。而有了忏悔作后盾,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所谓“宽恕他人”。不要小看了这几句话,好好体会它们的深意,进而把它们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段时间之后,你一定可以看到自己的生命有了不一样的改变!

邢晶:国外的“感恩节”现在慢慢地在中国流行开来。但我想说,中国人的“感恩”意识并非它山之石,因为我们早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精神传统,所以我认为“感恩”是中国精神传统中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主要精神之一;此外,“感恩”也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而“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所以说对父母、对师长、对同事,以及对周围朋友所给予的帮助、教诲和情感的感恩,是每个人人际互动中非常良性的基础。

薛啸秋:我觉得在中国,感恩这一点其实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首先是对父母,然后是对老师、对朋友、对爱人、对孩子。这种奉献其实是一直贯穿在我们生活当中的。我觉得这与我们深厚的儒家文化有关系的,很多传统文化的积淀、美德。比如三纲五常、忠孝信悌、礼义廉耻这些。让我们作为个体在对不同的人展现出不一样的感恩。

iTalk: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与感恩相关的故事。

金韵蓉:是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感恩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非常深刻的影响,无论你是不是承认。当然对于我自己而言也是一样的。无论后来接受了怎样的教育,传统文化中的那些影响都是很重要的基础。这种感恩之情,让我们在后来的过程中,学会去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学会去换位思考,去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去积极地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也是我从心理咨询师到使用芳香疗法的动力之一。

nlc202309040251

邢晶:我倒没有对传统故事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反而是看到现在的一个公益广告让我觉得很受感动和触动。这个广告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已经得了老年痴呆,很多事情都忘记了,但每次吃饭的时候他都会记得要拿两个饺子。为什么呢?因为他始终记得自己的孩子爱吃饺子。这种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十分打动我,始终让我记忆犹新。而作为咱们中国最根本的感恩传统,我认为恪守为人子女的孝道是刻不容缓的,我们应该感恩父母的关爱与付出,同时也要反馈给他们更多的关怀与照料,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做到并且始终要做得更好的。

薛啸秋:说到感恩的故事,我第一想到的就是伯牙子期,知音难求的故事。我会更觉得这是一个“知遇之恩”的故事。因为人的一生“知音难求”。伯牙为了子期摔坏自己的琴,终生不再弹琴,也算是报答了子期的“知遇之恩”。这个故事很感动我的一点,有的时候无论我们演奏什么音符,可能真的只有少数是“知音”,才能真正懂得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觉得人生只要能遇到一个,都是很幸运的事情。所以我也非常感激每一次出专辑时,那些喜欢听我音乐的乐迷朋友,还有每一场音乐会都亲临现场的观众朋友。所以我也会以感恩的心态,来面对这么多喜欢我音乐的“知音”。

点滴感恩于心间

对于每个人而言,

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会有若干属于自己的感恩故事,

有时候,我们来得及回报,

有时候,我们甚至来不及说上一句感谢的话。

然而无论如何,

那些曾经打动我们的点点滴滴,

都会成为人生道路上不可磨灭的记忆与影响。

而记得,或许就是爱的开始与延续。

iTalk:是否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个关于您自己的感恩故事?在您的人生经历中,这个故事又带给了您什么样的影响?

张德芬:我一直特别强调人一定要时刻有感恩的心。我儿子6月份在台湾,做手术时出现一个很危机的情况,过了就过了,一点儿事情都没有,可是当时,老天给我一个考验,如果那个时刻把我儿子带走,我会怎么样?那个时候我是沉浮的。你知道,如果我儿子走了,我会很痛苦,很痛心,但是我不会埋怨老天,我不会抱怨,我会沉浮,会接受。这是命,我没有办法控制。生命当中,我越来越多地放下,放下,放下。我现在执着什么?我每天都在观察自己,都在自我回观,发现我在执着一个我,我的恐惧是无我,害怕自己没有被看见,没有存在,对无我的恐惧是我现在经历的人生关卡。我必须跟大家分享的是,这个世界最终极的真相是我是不存在的,是无我的,或者是说我存在,但是不是独一无二的我。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会面对无我,是最舒服的境界,但却是我们的恐惧,这个对无我的恐惧,是我们生命当中做所有事情的驱动力,你可以解释每个人的行为下面都是有恐惧,有人恐惧被抛弃,有人恐惧被看不起,有人恐惧金钱损失,有人恐惧失去亲人,再深层次的恐惧是死亡的恐惧,比对死亡的恐惧再深一层的是无我的恐惧,害怕没有我的恐惧。

金韵蓉:我有一个学生,年轻的时候因为报恩的缘故嫁给了自己恩师的儿子,他的丈夫有一种影响容貌的疾病,而且可能只能活到50岁。他们结婚后有了一个女儿。这个女人后来学习美容,开了美容院,心思就放在美容院和女儿身上。但是女儿16岁的时候也被诊断出得了那种疾病,原来这个病是遗传的。这对这个女人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女儿从父亲身上知道这个病的严重,也很难接受,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门。后来她听说了芳香疗法,找到了我。我想起自己以前听Margaret老师讲过一个香风草的故事,我就帮她做同样的事情。真的象miracle一样神奇,做了三次她就好了。后来她也学了同样的方法来给女儿做芳香治疗,也好了。帝为她关上了一扇门,但又为她开了另一扇门。事实上,生活中有非常多的事情,都值得我们感恩。

邢晶:无可厚非,父母是我首先要去感恩的,这种感恩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表述。除了父母,我人生中感恩至深的还有一位特别的师长,他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这位特别的师长是我小学五、六年级时的班主任高大川老师。我记得自己一直很调皮,上五年级以前有关逃学、打架这类的记忆现在还很清晰,直到五年级高大川老师出现以后,我开始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开始写日记、认真学习,同时也变得更加懂事。一直到上初中以后,我都常常会去向恩师请教,成年后,在人生、事业的不同阶段也常常陆续和他时有交流。直到现在,每年教师节我都要去看望高老师。可以说,高老师对于我在如何高效率学习、人生目标的树立,以及为理想而奋斗的生活态度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每当遭遇什么困境、面临什么抉择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想起高老师对我的累累教诲。可以说是他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能够有今天的这些成绩,很多都是得益于当初高老师的教诲与关爱。

薛啸秋:除了我的父母,第—个想到的就是我的恩师——但昭义老师。在我12岁的时候,我就开始跟他学习钢琴。当时我从日本回来,在弹琴方面还是业余水平的孩子。他已经有很多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钢琴家学生。他一直孜孜不倦地从基础开始教受我很多跟钢琴有关的知识。到后来我参加比赛、发行专辑,他给予我很多中肯的建议。我觉得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份恩情,是需要我用一生的时间,去慢慢地感恩、报答的。我最近开始觉得一个人对你好,或者是一个人孜孜不倦地教授你知识,或者一个人养育你,或者一个人愿意听你说一说生活当中不快乐的事情,这都不是必然的,也不是理所应当的。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常常觉得这个人对我好,这个人帮助我,这个人去帮我分担一些痛苦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我觉得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别人对你好一分,你就还人家三分。我觉得这个在现在年轻人的身上可能比较少见,所以我也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慢慢做到。

感恩无需节日时

中国没有专门的感恩节,但源远流长的感恩文化,也足以让现代人得以滋养。

尽管有人会说在物质越发重要的今天,人们的感恩情结变得淡薄了许多,但是更多的人仍然坚定地对内心深处的感恩情结小心地呵护着。

nlc202309040251

感恩于我们,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节日,更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分分秒秒与点点滴滴。

iTalk:很多人都说,如今人们的感恩情结淡薄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张德芬:我们要学习每天在生活中感恩。我收到一个读者的来信说:德芬,我真的不知道要感谢些什么。我觉得很纳闷,我就问他,你活着吗?你四肢健全吗?那你就需要感恩,对不对!你看残奥会,残疾人都可以取得那样的成绩,就是该感恩啊。今天我们还活在世界上,还有饭吃,而全世界每天有10亿人没有饭吃。所以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可以去感恩。那为什么要感恩呢?其实所有的事物都是一种能量,所以当你去感恩的时候,你把那种能量扩大化,能量就是这样,你越是关注它,它就越扩大。同样的,负面能量也是,相较于感恩,负面的特质就是抱怨。你去抱怨,抱怨的东西就会越加扩大,你去感恩,就把感恩的力量越加扩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随时关照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抱怨。什么是抱怨?很多人有的时候不只是口头上抱怨,还在心里抱怨,自己在说给自己听的抱怨。平常也许没有感觉,但是安静下来就会发现我们脑子里面有很多负面的东西,那我们就试着去把它变成感恩,去感恩,然后把那个能量扩大,扩大,再扩大。那这些其实都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的事情。

金韵蓉:其实我觉得并不是人们的感恩情结发生了改变,而是更多物质追求的冲突下,让感恩的比例变小了,于是看起来好像显得有些淡薄。我在给芳香疗法培训开课的时候常常讲一个半杯水的故事。就是你面前有半杯水,你可以说,为什么只有半杯,是不是你瞧不起我?你可以选择愤世嫉俗,你可以选择抱怨、玩世、或者消沉,你也可以选择说,还好,还有半杯水。半杯水是一个事实,是不可改变的,但你可以选择用什么态度面对这半杯水。始终对自己拥有的心存感激,你会发现其实生活非常美好。重要的不是去追求尚未得到的,而是学会对当下已经拥有的有感恩之心。

邢晶:我认为当下人们的感恩情结相对而言是趋于日益淡薄的。可能大家也有所感知——当下的生活节奏、物质压力以及精神状态都空前紧绷,受这种“快餐文化”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日渐稀疏了,很多良好的精神传统也相对淡薄了,比如尊老爱幼、知恩图报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源自于爱。一个人如果内心充满了爱,就更加擅于发现他人的艰辛付出,并且通过不断的换位思考来体谅对方的立场与初衷,这样他就会感受到加倍的幸福和完满,然后他会更加感恩,而这份感恩则会带来更多的爱……其实这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道家的“太极”精神相通。所以我非常提倡这种感恩传统,也迫切的希望咱们能够世世代代把它传下去。

薛啸秋:我觉得感恩的情结一直没有变,但是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把这份没有变的感恩稀释掉了一些,所以我们并不是人情变得淡薄了。是不是越来越没有以前这种感恩的心?我觉得不是,而是顺应不同时代的发展,可能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忙碌自己的生活、工作,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没有以前那么热络。包括我们现在身边的邻居,以前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现在很多的情况,可能连邻居的名字都不知道。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随着时代发展越快,生活节奏越快,我们感恩的情结要更重,这样才可以维持中国很好的感恩情。

iTalk:如今,很多人热衷于过国外的节日,比如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也不例外。

金韵蓉:我觉得任何一个节日都是一个标记,是一个符号。我喜欢用比较柔软的心情去享受每一个节日带来的快乐。任何一个节日都是一种非常善意的存在。尽管我始终认为感恩不仅仅是在节日的时候才应该有,但是如果大家对这个节日表示了重视,说明很多人的心中对于感恩是有向往与珍视的,这是一件好事,起码在我自己看来是这样的。

邢晶:在我看来,感恩并不局限于任何一种形式,更多时候它是揣在内心深处的一种习惯、一种心境以及一种意识,它会通过这个人的言行举止折射出来,所以很大程度上它是潜移默化的。当然,我认为有些时候也可以寻找到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出来。比方说像上述这一类节日,报着一颗感恩心的初衷去庆祝和欢度,这本身也是生活情趣的体现,但前提是没必要过于铺张和形式主义。

薛啸秋:我觉得过任何一个地方或者国家的节日,只要是让我们可以在节奏很快的生活中多一点和父母亲人的联系,多一点温暖温存的话,都是好事情。但是同时我也要呼吁现在的年轻人,其实可以在关注很多流行节日以外,更好地关注一下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说,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把七夕节过的像情人节一样浪漫,什么时候可以把端午节、中秋节过得像圣诞节一样隆重、重视,我觉得这就会变得更加平衡。不要中秋节才想着团圆,端午节才想着团圆,除夕才想着团圆……如果在每一天都知道给父母打打电话,发发短信,这才是一个更好的状态。不要因为节日而去节日。节日教会我们的是和亲人之间的更加紧密的感情联系,而这种联系更应该贯穿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当中,并不一定是在节日的时候才去做。

郑重方显珍重

尽管没有专门的节日,但是在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对于感恩的方式,却往往极其郑重。

这其中,既有内心情感的深沉表达,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礼数”的周全。

当然,也有很多的时候,人们选择用回馈社会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己曾经得到过帮助的感激。

在绵延不断的文化中,爱与爱也由此被传递下去。

iTalk:有人说形式是对内容的一种更好的表达,也有人说大恩不言谢。由此看来,感恩是否需要说出来,是否需要比较郑重的形式?

张德芬:所有人类的正面情绪中,感恩是振动频率最强、最有利也最有力的。感恩的时候,你就是在对宇宙说“再来一点,再来一点!”所以无论你感恩的是什么,那个东西都会更多地出现在你的生命当中。如果你真的过了很糟糕的一天,那就感恩你还活着的事实吧;感恩你的身体,每天24小时全年无休地为你服务;感恩你的家人、父母、朋友、同事,你不需要有充足的理由才能去感恩。感恩你有个地方住,感恩你有个健康的身体,感恩你有份工作。养成习惯,睡前至少感恩三件事情,一段时间以后,留意你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改变。当然,对心想事成最有力的帮助,就是去感恩你得到任何宇宙反馈回来的讯息。

nlc202309040251

邢晶:虽然自古以来我们总说“大恩不言谢”,但是我想这是古人们当时相对含蓄的人际交沟通方式,而时至今日,整个文化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它并不适用于今时今日。相反,我认为当你接受了他人的恩惠与帮助时,这个“谢”字即使再轻也要说出来,对于内心真实感受的表达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我认为首先应该很诚恳地致谢,然后再怀揣着“滴水之恩涌泉报之”的心态去感恩、报恩。

薛啸秋:我觉得,郑重的形式可能不需要,但是感恩一定要表现出来,特别是对亲人,我们常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些时候你不说,你觉得好像家人会知道,当你真正想说或者开得了口的时候,可能他们已经等不到我们说那么多句了。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对自己的亲人还是朋友,爱就要大声说出来,一定要告诉他们。比如说,我之前看到的一个故事,这次过节很多年轻人没有给家人送去祝福,没有给家人打电话,没有回去陪家人。他们有很多的理由,比如说工作忙,或者是陪朋友。那篇文章里说的是工作再忙,不少这几天,朋友不会一次不来就离你远去,但是父母真的是每一天都在老去,见面的机会其实真的是越来越少。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爱就一定要表现出来。

iTalk:有时候,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的感恩,也许会变成对整个社会的回报,这是否就是一种最好的感恩?

张德芬:我追求灵修的过程当中,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快乐,学了这么多,我颇有心得。我又是一个非常热心、热诚,想要和别人分享好东西的人,很愿意看到我周围的人越来越快乐,我觉得我是真心想要帮助别人。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是抱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真诚和热忱、助人的能量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邢晶:行动是最好的感恩。其实只要心中有爱、有感恩,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随着能力范围的不断扩增,这种感恩也就会从“小爱”延伸为“大爱”,而回报社会、造福更多人,无疑是最好、最直接的感恩表达式。

薛啸秋:你对一个人的感恩,你自己做的这一份事情,也许会影响到别的人,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子女,会影响到自己身边的朋友。我们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别人看到你是这么做的,他也许在同样的状况下,也会这么做。如果大家每一条线都联系在一起,以后我们所有人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来面对朋友给我们的友谊,并且以很感恩的心态来面对的话,当然算是对社会的回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对自己好一点,在遇到一些挫折和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要总是很负面、很消极,每一个人如果都把自己变得很好很阳光,积极向上努力的话,整个社会应该都是一个感恩的社会,你的家人和身边的朋友都会为之高兴。所以最好的感恩莫过于善待自己。只要让自己变得更加正面,就会影响到身边的每一个人。

【结语】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性中最光辉、最善良的一面。感恩文化在中国,不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积淀,更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和强劲的力量源泉。尽管每一位嘉宾都对于感恩有着不同的理解,尽管每一位嘉宾都对于感恩有说不完的话语,尽管区区数十页并不能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深藏在每一个人心中对于“感恩”的情结完全展现,然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仍然能够感觉到大家对于感恩的重视与推崇。

对于父母,我们需要感恩。古有二十四孝,“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弃官寻母”,百善孝为先,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

对于老师,我们需要感恩。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蒙学初开的小学生,从求知若渴的少年到展翅高飞的成人,从人类的结绳记事到今天信息时代的来临,老师的作用时时刻刻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整个过程。

对于朋友,我们需要感恩。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是朋友和我们—起渡过难关;在伤心的时候,是朋友在身边宽慰;在沮丧的时候,还是朋友让我们重拾信心;而取得成绩之时,也是朋友在为我们喝彩欢呼……

也许时代不同,但是文化的根本从来未曾动摇。中国人的骨子里就埋着感恩的种子。从古到今,逐渐成长,从未枯萎。《诗经》里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之说。感恩文化永远不会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狂欢,也永远不会是挂在嘴边的谈资。随着时代的变迁,感恩文化的内容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但是那些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句“谢谢”,每一个举手之劳,每一个善意相待,每一个倾力付出……都是心存感恩的人们对生活最好的回馈。

感恩中国,在这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

篇5:藏于掌心的记忆作文

记忆犹如手掌里的细沙,缓缓地从指间的细缝处散落,而那藏于掌心的细沙,必定珍贵。

——题记

许多年过去了,那件事我仍未忘却,他温暖的笑容,至今我还历历在目,他善意的举动,至今我还存于心中……

那时的.我,不仅瘦弱,而且腼腆,还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妈妈临时有事不能来接我,所以放学后我需要自己乘公交车回家。等到车来,我独自上车并独自坐在后排。车开出许久,可我一直未听到报我家的那一站,公交车上的人来了又来,走了又走。我向窗外一望:马路上仍是车水马龙,人流不绝,但道路旁的街区街景已然不同于自己所认的。我问司机自己是否坐过站了,司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是的,立马令我万念俱灰。于是我赶忙下车走到路对面,心中因无钱坐车回家而害怕。

天渐渐暗淡下来,此时,天色已晚,四下无人,唯有公交站牌处有一丝丝微弱的灯光,但从远处岔路口依稀看见有人影闪过,于是我便壮着胆子向路口走去。

我来到岔路口,问经过的路人能否借一元钱坐车回家?连问了几个人,他们都对我置之不理。我想自己现在身处荒郊野外,又无人问津,恐怕见不到也找不到爸爸妈妈了,于是便放声嚎啕大哭起来。这时一个叔叔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他问我怎么了,得知我迷路后,他耐心的安慰我,然后他带着我到了公交站牌,并且用他的手机给我妈妈打了电话,一边安慰我,一边陪我等车,过了一会公交车来了,他把我送上车,并且帮我投了币,又特别嘱咐司机提醒我下车。就这样我坐上了车,最终妈妈在公交车站接到了我。

篇6:于黑板上的记忆作文

黑板,那块曾经被许多老师,许多同学写过的地方,曾经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黑板,这块曾经让我重拾勇气的地方,令我难以忘怀!

上课铃响了,老师也伴随着铃声踏进了教室的门。

这节是数学课,这是一位让我有史以来最畏惧的老师,他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不知为什么,总让我有敬而远之的感觉,但又我喜欢他的数学课。

现在,黑板前又出现了他充满活力的身影,我的心也被他带动起来。李老师首先出了一些绕来绕去的题目,我明白,老师肯定是想看看我们的大脑有没有保持清醒。“哈哈,这题难不倒我!”我在心里说着。不一会儿,我便把笔放下、坐正,这一连贯的动作也让老师知道我写好了,他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并“呵呵”一笑,“夏子墨!”他喊着我的名字,“你上来写。”突然,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隐隐有些灼烧的感觉。这可是我在六年级第一次上黑板写字呢!我不敢怠慢,走向讲台,接过了粉笔,走近了黑板,上面散发着木头的芳香。我深呼吸,开始在黑板上答题,这时我才发现,老师的字好小好小,但很工整。我写好了,我看了看,写的还可以。李老师开始给我们讲题,最后给我在黑板上的答题打了一个大大的“√”,还外加了一个大大的“☆”。“字写的那么小,钩打得挺大!”我小声的嘀咕着。不过这次写字,也让我重拾了勇气,上课更敢举手了!因为……呵呵,实在是想得到老师的红星和表扬啊!

篇7:于记忆的句子

启蒙教育,是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教育,它犹如清晨的一缕曙光,给人的一生带来最美丽的光彩!会给人留下终身难以抹去的记忆!

——题记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从呀呀学语到接受启蒙教育至今,不知不觉已过50多个春秋,时光飞逝,时过境迁,时间过得真快!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告别昨天,告别青春,告别往事,总会不由的开启灵动的思绪,在时光的飞梭中搜寻走过的轨迹。静静梳理沉睡的记忆,自己启蒙时代的一幕幕往事总是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依旧清晰可见......渴望上学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从记事起就沉浸在轰轰烈烈的“”氛围之中,在嘹亮的《东方红》歌曲声中慢慢成长。那时候是生产队、大队、公社三级管理体制,农民叫公社社员,生产队又叫农业社,实行的是集体经济,耕地集体经营,年终统一决算,按工分分配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父母为了家里人的生活,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每天都要去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我和弟弟们只好留守在家,作为长兄,看护和照管弟弟们的责任自然就落到了自己的肩上,父母出工后,自己就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清洁卫生,扫扫地,擦擦桌子,再就是照管好弟弟,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做着“小保姆”的工作。

自己眼看到入学年龄了,但父母就是不着急,因为弟弟们没人照管。同村的小伙伴们都买上了新书包,准备高高兴兴去上学,自己看着很是着急。记得我们那时候住着大杂院,“五爷”是个文人,民国时期当过老师,会给孩子们起学名,那时候有好多小伙伴都找“五爷”起学名,看到他们出入五爷的家门,兴高采烈的样子,真让我羡慕不已,那时候,村里没有学校,他们只能到两公里外的团庄小学去上学,自己每当看到他们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身影,渴望上学的思绪就不由自主的萌动起来,但又深感无奈。

学前启蒙

人生短暂,岁月无情,有着走着,光阴就旧了,走着走着,几个时代就过去了,童年的花开,儿时的星辰,总不期然地叩响我记忆的大门。记得那时候同村的小伙伴们基本都去上学了,父母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说不考虑我的上学问题那是假的。大约过了两年后,大队开始筹划在村里办学前班,那时候条件特别差,根本建不起校舍,最终由生产队腾出了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会议室作为教室,没有桌凳,生产队长就发动社员用土块砌了几排泥桌凳,上面抹上一层水泥,做成简易的泥桌凳,大队临时聘任了三位民办教师给我们授课,老师没有办公室,就临时借用了隔壁一户人家的一间住房作为办公室,就这样一个简陋的村校诞生了,生产队会议室里开始传出了郎朗的读书声,自己梦寐以求的上学梦终于得以实现,启蒙教育正式开启了。记得最先学的是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a、o、e、b、p、m、f等字符开始在自己的脑海里跳跃,1、2、3、4、5等数字开始在心里生根和复写,当上学生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学到知识的骄傲与荣光也浮现在自己的脸上。

那时候,老师教的歌曲是《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听的最响亮的口号是“千万不忘阶级斗争”、《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等,最先学习的文章是老三篇,即毛泽东写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最开心的游戏就是“斗地主婆”。早自习一般学习老三篇,还要求背诵,背不下去就要受处罚,要么罚站要么请出教室,要求很严格,连字都认不全,要求读通背诵,对一个学前班学生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更别提什么活学活用了。

课堂上学不懂的知识我就回家问父母,父亲识字不多,偶尔也教我,但教我最多的还是母亲,母亲有耐心,文化程度不错,她曾经上过天祝师范学校,正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但由于后来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家里生活极度困难,无法再供她完成学业,母亲只能中途辍学,留下了终生的遗憾。记得每天晚上母亲给我辅导,教我识字、读拼音,朗读课文,检查作业,给我包书皮子,书本上帮我写名字,课堂上听不懂的知识经过母亲的辅导就都懂了,母亲的字写得很俊秀,画也画的不错,特别是剪纸,可以说是一绝,能剪出形态各异的人物和花鸟,特别漂亮。母亲教会了我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写作文,为我后来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实在话,母亲就是我最好的启蒙老师。

小学往事

临时村校开办不到一年,按照县上的要求,大队开始在村上正式筹建小学,公社拨付了资金,大队筹措木料,各生产队抽调劳力,不到一年新的学校就很快建成了。我们临时村校的全部学生高高兴兴的搬进了新学校,成了新村校的首届学生,新环境、新校舍、新桌椅、带来了新气象,也给我们带来了新希望。

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会烙上时代印记,我的启蒙教育也一样,启蒙教材和读物带有很强的时代色彩。回想一下小学的学习生活,实在是没有学到什么文化知识,课本上是以工人做工、农民种田来图解政治,课堂上除了学习毛主席语录外,就是学习一些简单的算术,音乐课主要是学唱革命歌曲,多的时间是组织我们去学工学农。所谓学工,就是去校办工厂,搞一些勤工俭学,组织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操作,比如生产粉笔之类的产品;所谓学农,就是带着学生到村上去听贫农忆苦思甜,听他们讲解放前是如何受地主剥削的,新社会如何当家作主的,或到田里干农活,拔糜子、挖洋芋等,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学校又组织学生去参加平田整地大会战,搬石头、运黄土,学着大寨的样造梯田。那时候的社会环境就那样,一切都是政治挂帅,学校没有好的学习氛围,家庭、社会的教育意识也不强。中学生要加入“红卫兵”组织,小学生必须加入“红小兵”组织,每天晚上,红卫兵和红小兵都要组织起来,列队唱着革命歌曲到各家各户去帮助社员学习《老三篇》和毛主席语录,教育群众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后来林彪叛逃事件后,全国掀起了“批林批孔”运动,学生也积极投入到这项活动之中,我们这代人对于孔圣人是缺少敬畏感的,最开始认识的是孔老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克己复礼,向学生索要腊肉,宣传剥削有理。为配合运动的宣传,当时发行了许多批判材料,而我正是从这些批判材料中第一次感受到到中国儒家思想的的魅力,就连不识字的文盲,也能流利地背诵出孔子的几句之乎者也来,如同每个人都能背诵几段毛主席语录一样。如果说“批林批孔”只是让我们熟知了孔老夫子,以及他周游列国到处碰壁的故事,那其后的“儒法斗争”批《水浒》,却把梁山泊的英雄好汉们一股脑地推到了我们面前。记得最清的是毛主席的那句语录:《水浒》好就好在投降,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毛主席他老人家这句话的含义我们不理解,只是被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汉们深深地吸引住了,武二郎景阳冈打虎,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母夜叉孙二娘十字坡开店,入云龙公孙胜披发仗剑飞沙走石……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厅英雄排座次,那股豪气,那份洒脱,令我们情醉神迷,谁要是能把英雄们的绰号背下来,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倘若再能讲上一两段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那会令人刮目相看。

正当我们酣睡在梁山好汉梦里的时候,上边又刮起了“反击右倾翻案风”。树了小闯将黄帅、白卷英雄张铁生,黄帅那首歪诗是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最好诠释:“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会ABC,一样当接班人”。读起来铿锵有力,无知就无畏呀!“头上长角,身上长刺。”这种毒素渗透了一代人的灵魂深处。当时有一部电影《决裂》,反映的是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和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决裂。由于缺少娱乐,我们看了一遍又一遍,电影中葛存壮那句马尾巴的功能成了经典,在嘲笑声中,他始终没有能够讲出来马尾巴的功能,这个遗憾就一直留在在那个时代,成了人们调侃的笑料。

买书趣事

那时候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整个社会、学校和家庭都不太重视教育,提倡教育闹革命,学校不抓教学质量,学生只有简易的课本,几乎没有课外读物,能有一本课外书阅读是一种奢望。

那时候自己特别喜欢看书,很想有一本书。记得有一年,生产队收成不错,年终结算后,我们家也分到了一些现金,大约也就30多元吧,一天父母上工去了,我打开母亲的陪嫁箱,发现有一叠现金,就偷偷取了“一毛钱”,乘父母不在,就和同村的一位小伙伴去了大靖城,在东街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连环画册,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书名叫《工人阶级硬骨头——张进喜》,那时候我和小伙伴都不识钱数,认为“一毛钱”应该刚够书钱,当我把钱给营业员的时候,营业员又给我倒找了好多钱,当时我们两个人都傻眼了,感到好奇怪,我们就问营业员,我们给一毛怎么又倒找这么多,营业员说,你们不识数吗,拿回去问你们家长吧,听到这话我们都懵了,两人都吓坏了。

其实我拿到的是1元钱,不是一毛,那时候一元钱是很值钱的,当时一盒火柴价格2分钱,一个鸡蛋8分钱,想到自己拿了那么多钱,发愁回家后怎么向大人交代啊!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回到家后,由于过于紧张,不小心连环画册从衣服兜里掉了出来,母亲发现后质问我,书是从哪来来的,看到母亲有点温怒,自己只好如实交代了,母亲听后气坏了,立马把我按倒在地面上就在屁股上狠打,自己只好求饶,母亲才放手,后来自己成家立业后每当提起这件事,母亲就发笑,说我们那时候生活真的很困难,挣1元钱也不容易,还指望那点钱养家糊口呢,说着说着母亲就流泪了,看出来她好难过,后悔那时候不应该打我,说我那时候那么喜欢看书学习,经济再困难也应该让我买些书看是对的,怎么会打我呢,母爱之情溢于言表,现在想起这件事感到好可笑,也感到很有趣啊......唯一课外读物

五年的小学生涯,既充满乐趣,也感到迷茫,既学工又学农,唱革命歌曲、斗地主、呼口号……其乐无穷,困惑的是学校教育松懈,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荒废青春,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好在当时自己喜欢学习读书,多少还学了一些知识,不至于底子太薄,为后来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记得那时候同住大杂院的一个叔叔清扫他家房屋时,我在他家门前的垃圾堆里发现了一本《现代汉语成语小词典》,捡到后如获珍宝,爱不释手,那时候家里经济困难,根本买不起课外读物,书包里装的只有两本课本、作业本和钢笔。因此,意外捡到的那本《现代成语小词典》就成了我唯一的课外读物,有空闲时间我就拿出它翻阅,看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厌,里面的许多成语小故事深深吸引着我,使我如醉如痴,成了我吃不够的精神食粮,汲不完的知识营养,上千条的成语入心入脑,如同美味佳肴,越咀嚼越感觉美味可口,越品尝越觉得津津有味,小词典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成了陪我学习的亲密伴侣,上学背在书包里,睡觉放在枕边,出门装在衣兜里,真正是形影不离啊。

就这样,小词典默默无闻的伴随我,帮我学习,给我助力加油,久而久之,我记下了好多条成语,不知不觉中,我的语文成绩一下子有了提高,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写作文再也不怕了,对写作越来越感兴趣,写作时文思泉涌,好词好句就从脑海里一股脑儿冒出来,妙语连珠,挥洒自如。从此以后,我就对写作越加入迷了,每次写的作文都成了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点评的范文,同学们都啧啧称赞,向我投来了钦佩和羡慕的目光,老师对我也大加赞赏,堂堂表扬,毕业时我的语文成绩和考试总成绩都名列全班第一,还被学校推荐在毕业典礼上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正因为小学阶段打下了深厚的文字功底,所以后来上了中学和大学,自己一直对文学和写作情有独钟,尤其是参加工作以来,特别喜欢拨弄文字,常有理论文章、诗歌和散文见诸报刊和微信公众平台,并乐此不疲。

我的启蒙教育虽平平淡淡,没有可大书特书的经典与辉煌,但也有自己点点滴滴的有趣经历和浅浅回眸,虽然只是一情一景,一花一草,一桌一椅,但在柔情的眸光里,总盈满了自己的碎碎片片,总觉得一事一物、一意一境里都写满了沧桑岁月,镌刻着自己的童年故事,值得自己回忆和回味,感谢我的启蒙时代,感恩带我走过启蒙之旅的父母、至亲、恩师及朋友!

作者|杜生坚

篇8:于记忆的句子

《家庭的记忆》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的成长与家庭”这一单元中的内容。单元内容分为四大版块:第一部分是“家庭大事记”;第二部分是“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第三部分是“美文欣赏”;第四部分是“创意大赛:家庭吉祥物”。

本课教学在已经完成了了解家庭结构、体会家庭亲情、分担家务劳动的基础上进行, 旨在引导儿童纵向了解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进行家庭传统与价值观的教育, 是一次情感与认知的升华。

二、课堂实录

(一) 歌曲引入课题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师:同学们, 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这首歌最初是由一家人演唱的, 叫作《让爱住我家》。今天, 我们就来说说关于家的话题:家庭的记忆。

(点评:以与课堂主题相关的歌曲引出话题, 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气氛, 激起学生对家的美好回忆, 为下面的学习活动做了情感铺垫。)

(二) 说说家庭的故事

1. 讲述家庭故事。

师:家给了我们快乐和幸福。每个家庭都有一扇窗, 窗里有许多故事。你看——— (播放课件:有关家庭故事的一组图片)

师:课前, 老师请同学们向家人了解了自己家庭的故事。请把你印象最深的, 对你影响比较大的家庭故事说给大家听。

生1:去年, 我参加乒乓球比赛。一开始, 我非常紧张, 发挥得很不好。但是, 爸爸妈妈在观众席上拼命为我加油, 给我鼓劲。中场休息的时候, 爸爸告诉我, 打乒乓球需要冷静、沉着, 要有坚强的意志。我照着爸爸说的话去做, 渐渐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 追回了比分。通过那次比赛, 我知道了做事要冷静、沉着。

师:你有个爱运动的家庭。

生2:大概是前年, 有一天, 我爸爸外出的时候, 看见有个小孩掉进河里。爸爸不太会游泳, 但他依然跳了下去。冬天河里的水很冷, 爸爸的衣服全湿了。他拼命地把小孩往河边推。最后, 岸上的人把绳子放下下去, 爸爸和那个孩子才上了岸。许多人问爸爸为什么这么做, 爸爸说, 作为一名警察, 这么做是应该的。

师:这样勇敢、不顾危险救人的警察让人敬佩。难怪你平时也很爱帮助同学呢!看来, 你们一家人都乐于助人。

(点评:一组家庭生活照打开了学生记忆的闸门。让学生尽情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 让学生在轻松的交流中感知自己的家庭特色和传统价值, 避免了本课教学目标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硬与呆板。)

2. 听长辈讲过去的事。

师:其实, 关于家, 知道得最多的要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如果现在爷爷奶奶就在这儿, 你想问他们关于家里的一些什么问题呢?

生:他们那时候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他们那时候生活苦不苦?生活得快不快乐?

师:老师今天真的把我们班几位同学的爷爷奶奶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用掌声请出爷爷奶奶们。

生:听了爷爷奶奶讲的故事, 我知道了他们那时虽然生活不富裕, 但一家人很和睦。

……

(点评:将长辈请到课堂, 让学生围坐在长辈身边, 问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追溯家庭的过去, 这样的设计打破了原始课堂的固有限制, 拓展了课堂的时空, 同时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家庭的传统美德。)

(三) 设计我家的吉祥物

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家人平安、吉祥。人们在表达祝福或美好祝愿时, 常常会把一些动物和物件的形象进行夸张和变形, 这些被夸张或变形后的动物和物件就叫吉祥物。你们知道哪些吉祥物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说出了北京奥运会的五个福娃及他们象征的意义。)

师:就像大家说的那样, 这五个娃娃传递着中国人对全世界的祝福, 祝所有的国家繁荣, 所有的人都欢乐、健康、激情、好运。瞧, 已经有两位同学为自己的家庭设计出了吉祥物。

(课件出示吉祥物:象征着勤劳的牛和鹿)

师:你打算为自己的家设计什么样的吉祥物呢?为什么这么设计?

生1:我想设计牛, 因为我们全家人都很勤劳。

生2:我想设计乒乓球, 因为我们一家人都很爱打乒乓球。

(点评:用“福娃”这一学生感兴趣的形象引导学生认识吉祥物,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 教者将教材上吉祥物的范例进行了更换, 另选用了一幅更具示范意义的作品, 这是把家庭传统与价值进行外化, 是认知基础上的升华。)

三、教学反思

品德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健康、文明、有质量地生活。在教学中, 教者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如歌曲、学生家长、学生的生活经验、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等, 并借助这些资源创设情境, 打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 延伸了课堂外延, 接轨真实生活, 让学生徜徉于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中。创设这样开放性的课堂, 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在积极状态, 学生在洋溢着浓浓真情的氛围中回忆美好的家庭生活, 感知家人的美好品质, 感恩家人的陪伴。有了这样的情感积淀, 设计家庭吉祥物这个重难点就成功突破了。学生呈现出的作品充满了奇思妙想, 创意无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于记忆的句子】相关文章:

照片记忆的优美句子09-13

形容记忆深刻的句子04-18

描写记忆的优美句子05-11

七秒记忆的鱼唯美句子04-18

于无奈的句子04-14

于眼泪的句子04-21

于希望的句子04-22

于夏天的句子05-03

于心情的句子05-04

于寂寞的句子05-04

上一篇:美加州大学新生录取公布 外国学生比例增加引争议下一篇:古训教我爱妈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