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节目的个人看法

2024-05-16

相亲节目的个人看法(通用10篇)

篇1:相亲节目的个人看法

近年来,随着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热播,一系列的真人相亲节目浮上荧屏,掀起了一股电视相亲热。打开电视,可以发现几乎每个卫视都有此类节目。这些节目大部分以现场男选女、女选男的方式为主,最终双方成功牵手约会成功,至于最终是否能走到一起,不得而知。但这些节目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守在电视机前看嘉宾们展示自己、为爱情辩论。其实真人相亲秀节目早前就已出现了,比如比较有名的上海台的《相约星期六》等,那时的收视率就不错,但并没有像现今这些相亲节目如此火热。

眼下,相亲节目火遍天,为何会火呢?我觉得首先社会有这个需要。当前剩男剩女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这一现象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而这些真人相亲秀节目正好为这一类人提供了一个交友平台。我们可以发现节目中的很多嘉宾都是大龄青年。她们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寻找自己的人生伴侣。它的流行正体现了剩男剩女的集体忧虑。

其次我觉得这些真人相亲节目本身内容新颖,生动活泼有趣,是反映和了解社会的一面镜子。因为它是真人节目,所以它比电视剧或电影里的爱情故事、恋爱观念更加真实,更加活灵活现,更有戏剧性。一些年轻人以看这些节目一方面作为娱乐消遣,可以放松自己。比如我有时无聊的时候也会看一下这种节目。另一方面,年轻人有着对爱情的憧憬。通过看这些节目,可以从中获取恋爱经验,更好经营自己的恋爱关系或者为将来做准备。一般人比如我爸妈其实他们也蛮喜欢这类节目。他们其实看的是年轻人的思想,价值观、恋爱观。可以比较准确地从中了解和认识年轻人的价值观念和恋爱观,从而更真实地把握社会变化的脉搏。

随着真人相亲秀的热播,大家的评论也是此起彼伏褒贬不一。有人很吹捧这类节目,而有人怀着质疑的态度,说这类节目太假,都是在作秀,电视台为了收视率,连嘉宾都是托儿,台词都是设计好的。而在我看来,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些相亲节目,不能否认它的积极因素。它的确是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大胆追爱、大声说爱的平台。缘分是件很奇妙的东西。很多人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但是这种真人相亲秀的速配恋爱的长久度很令人担心,而且我认为仅仅通过几段短片就能真正了解对方吗?也许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一见钟情,但大多数还是日久生情。双方即使在场上签手成功,也不代表一定能走向爱情的天堂。爱情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最重要的还是实际生活中的接触。

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些真人相亲节目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它应该起到引领社会风尚,引导主流文化的作用。但是这些相亲节目把年轻人拜金、自私、享乐之爱情观一次次放大。如在《非诚勿扰》里,有大肆宣扬 “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后笑”的女嘉宾;有表示月薪二十万以上的才可以握手的女嘉宾;还有公然在节目里大炫财富的所谓“富二代”等等。拜金、炫富等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言论充斥荧屏,唯美的爱情被淡化了,在她们眼里放佛爱情就是建立在金钱和地位的基础上的。我觉得爱情的基础应该是了解与信任,财富、地位等都是可以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来获得的。而她们这些扭曲的爱情观会对年轻人产生误导作用。所以我觉得这是真人相亲节目应该重视的地方。节目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

篇2:相亲节目的个人看法

近几年来,相亲节目冠冕堂皇地搬上电视媒体荧幕,从《我们约会吧》到《非诚勿扰》、《恋爱亮起来》、《相亲才会赢》再到《为爱向前冲》等,电视相亲节目再度走红。

在华丽的包装、赤裸裸的所谓的“女性意识”,一次次形成“视觉冲击”,一次次拔高收视率,折射出一些人的浮躁心态。展现了年轻人拜金、自私、造作、享乐之爱情观、价值观。节目中满是作秀的痕迹,节目人员事先埋好‘非主流价值’的地雷,等着大家去踩。而嘉宾之间互相谩骂、羞辱,似乎成为节目最大看点。甚至随着节目的播放,一批“个性十足”的男女嘉宾迅速蹿红网络,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从节目本身来说,荧屏相亲本无可厚非。开放社会里,人人都能展现自己,借助公共媒体,如能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总是件好事。然而相亲节目并非相亲,而是把庸俗当脱俗,把低级趣味成为流行,贬低“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

既然如此,为何最近几年,相亲节目一路走红呢?

很多人认为,在电视商业包装下,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如何将节目做得引人、卖座,成了电视台的首要标准;一些嘉宾希望借此机会增加曝光率、一夜成名;社会思想多元化,无主流价值之分,观众喜欢看热闹甚至是审丑的心理„„于是乎,在几方不同诉求的共同作用下,这种节目想不火爆都难。

这类节目得以火爆,其借以滋生的土壤并不在媒体,而是现实的社会。反映了当今社会主流价值的流逝甚至缺失,使得对于财富的无尽追求甚至是不择手段,成为当今的不少人的价值取向。不但商人如此,一些官员乃至学者也如此。农民乃至涉世未深的年轻姑娘喊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也就不足为奇了。社会理想价值流失,经济效益大行其道,实际意味着人生观、价值观的崩塌与断裂。追求财富并没有错,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个人努力、合理合法的挣钱,是我们倡导和鼓励的。诚然,现实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日趋拉大,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但一些人该不该因此就心态失衡,放弃个人努力,转为想方设法欲拉关系、走捷径呢?要知道,究竟沿着怎样的路线发展,决定权还在个人,而不是社会风气污浊。

篇3:相亲节目的“后手”

2009年是电视相亲节目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一年。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相亲才会赢》的诞生掀起了第二轮的电视“相亲热”。而紧接着的2010年, 是相亲节目遍地开花的一年, 这一年诞生了诸如《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耳熟能详的相亲节目。记得那个时候, 走在杭州的街头, 就能听到诸如, “昨天的《相亲才会赢》, 来了一很自负的男人, 老说自己在丁桥有套房!”或者是一辆疾驰而过的公交车上, 你能够看到那两个头皮锃亮的男人!贴吧、论坛上更是各种电视相亲带来的铺天盖地的评论。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大家不再关注和评论周末《非诚勿扰》上来了什么雷人男嘉宾, 甚至有人开始问, “孟非最近在主持什么节目了?”节目自身的魅力开始下降。2015年1月1日《我们约会吧》停播, 紧接着《非诚勿扰》取消了一周双播, 改为单播。2015年5月1日, 老牌相亲节目《相亲才会赢》也开始改为一周四期节目, 名曰为新节目让路, 实则不言而喻, 节目魅力下降。

在相亲节目集体看衰的时候, 我们必须留一手。

二、相亲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 我们要明白的是, 电视相亲节目为何会走衰?个人觉得有两点:第一, 婚配率低。以《相亲才会赢》栏目为例, 目前播出近2000期, 登记在案的“相亲宝宝”数为255名, 从电视相亲的婚配比例来说, 已经很高了, 可是和观众以及相亲参与者来说, 不到5%的配对率, 实在无法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第二, 话题制造无法引起舆论关注。以《相亲才会赢》为例, 就是一部话题制造机, 节目的支撑完全依靠网络话题引流年轻人的关注。例如, “极品胚”PK“入世诗王”、“裸照门”、“星座男”。开播仅仅一个月就烹制了各种各样的网络话题。可是接下来呢?当大家对单身男女犀利的“妙语连珠”见怪不怪后, 陷入第一次低谷。紧接着, 依靠微博自身的特点, 又引起了一阵关注。可是在微博走下坡路之后, 《相亲才会赢》制造话题的能力又大打折扣了。

三、接下来, 该怎么做

相亲节目还要不要做?当然要做, 因为找对象是人类的基本诉求之一。那么, 怎么做才能老树开花呢?

(一) 改变观念, 不为“奇葩”牵线

这点其实一直被忽略, 但是却是毋庸置疑。观众、相亲者考验一个节目好不好?就是看你成了几对。其次, 是否传达了一种真善美。现在的相亲节目已经过了看“雷人”、“奇葩”的年代。要看怪人, 完全可以上网去搜, 那里还能点播和重复看, 大伙反而希望从电视上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而“真善美”、“正能量”是现在大家最希望从电视上看到的。因此, 节目制片人、编导需要更多地在前期相亲者的筛选中花功夫, 后期在节目素材的选取中也需要花力气, 前后用力, 才能做出大家想看的节目, 对于观众来说, 他觉得这样的相亲节目是靠谱的。

(二) 提升服务, 大力发展活动

《相亲才会赢》从2014年开始就大力致力于线下活动, 基本上做到月月有活动。从2015年开始, 更是依托姊妹篇《相亲会》做到周周有活动。另外, 更是创新性的开辟四季相亲活动, 将一年的相亲活动做到有效串联。线下活动将原来单纯的节目会员培育成了节目用户, 这样的转变是喜人的。另外线下活动的开启, 也为电视频道的创收带来新的增长点。

(三) 运用新媒体, 节目需要年轻态

既然已经将观众、相亲会员转变为用户。那么就要干点互联网的事儿。制作一个最简单的微信公众号, 你觉得怎样的微信号能够吸引人来成为你的用户呢?我觉得, 我关注这个号得得到一些好处。相亲公众号, 我当然得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没错, 我们打出的概念就是, 这是一个能够在里头找到对象的公众号, 而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在微信开启后一年的时间里, 迅速发展订阅用户超过15万人。我们通过让用户中“易激动”的那一部分人抢头条推荐自己, 而剩余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这些“头条男神”和“头条女神”去进一步了解。

下面是我在2013年相亲才会赢微信开启之初, 写的活动总结文案:

穿上小围裙, 做个小寿司。2013年9月15日, 《相亲才会赢》微信公众平台甜甜圈发起的第一场相亲巴士活动——诱惑厨房趴, 在杭州西湖天地举行。在厨房趴的活动现场中, 有多对单身男女表达了交友意向。

值得一提的是, 这是《相亲才会赢》栏目组在新媒体使用上的一次尝试。在活动前期, 《相亲才会赢》利用传统的电视媒体进行造势, 由于活动形式新颖, 一下子就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单身粉丝的眼球。

不少单身朋友对于上电视相亲这种方式还是心存顾虑, 但是通过微信、微博对活动进行微直播倒是让年轻的朋友能够接受。使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 运用新媒体进行呈现, 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这样的方式也符合目前集团的新主旨, “运用精英实力, 打造大众文化。”与此同时, 也扩大了《相亲才会赢》在老百姓中的口碑, 服务性进一步提高, 盘活了线上线下资源, 使得一档已经5年的节目焕发了青春。

与此同时, 通过《相亲才会赢》本身的节目魅力, 也吸引了西湖天地的商户助力“甜甜圈”的活动。多家商户打出了诱人折扣, 为单身朋友在活动之后有机会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小伙伴”。这也为“甜甜圈”未来的营销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 栏目组的新媒体工作会继续开展下去。在围绕既定的模式下运营外, 还会开发出更多的创新性内容, 为单身的朋友服务, 为频道的创收添砖加瓦。

马云说, 天猫商城的出现, 让中国房价低了下来。我觉得《相亲才会赢》栏目的出现, 填补马云让房价降下来的经济泡沫, 让中国的经济朝更稳健的方向发展。相亲交友大会, 我们也能通过微信甜甜圈一次性招募来100万的单身朋友来参加, 但是有没有这个必要, 我觉得还值得商榷。因为100万的朋友过来了, 我们的工作无法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服务, 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是那句话, 我们把精彩留给未来。

没错, 把精彩留给未来。

摘要:电视相亲节目从2010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疯狂, 遍地开花。可是在2015年开年却悄然走衰, 这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电视相亲节目还有必要走下去吗?后相亲时代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本文结合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相亲才会赢节目的实际情况, 浅谈相亲节目接下来的出路。

篇4:相亲节目的个人营销指南

2010年,是29岁的常晓武在接力出版社待的第3年,他整天为社里推广新书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

2010年,随着《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的收视蹿红,相亲节目在各大卫视落地生根,一片大红大紫。乍眼看去二者似乎毫无关联,不曾想常晓武身边哥们儿的一次无意间的“撺掇”,竟成全了图书营销史上的一个另类案例。

有争议才能上节目

常晓武,架一副金丝眼镜,斯斯文文,很书卷气。

他自称从小就看何炅的节目,视其为偶像。看《我们约会吧》半年有余,觉得这节目不错,“不假,比较温和”。

某天禁不住身边朋友一句“真喜欢就亲自去参加”的怂恿,跟朋友二人当即就在网上填了报名表格。

报名表上有一栏是个人介绍,常晓武想来想去就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点值得介绍。于是写下了这么一段话:“我作为二胎,当初因为违反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使母亲失去了工作,为此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把这个生育指标还给国家,减少因为我而可能增加的人类人口,所以我打算保持丁克生活,不要孩子。”

不曾想,很快他就收到邮件,让他再填一张表格并提供几张生活照。又过了10天左右,湖南卫视一个电话打来让他去参加面试。

在常晓武看来,这似乎完全是一场意外,其实不然。

随着相亲节目的火热开播,全国各地参加节目的报名人数多如牛毛,可真正能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可谓凤毛麟角。电视台的挑选原则到底是什么?

“我们在筛选报名人选时考虑的都只有一个原则:嘉宾是否具有个性。”国内另一家省级卫视某相亲节目的编导透露。

面试的过程果然验证了该编导的话,节目组似乎对他不要小孩儿的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特地摄制了一段他对丁克的态度。

是不是只要噱头足,就能上节目?您貌似想多了。

通常情况下,节目组会对通过初选的报名者安排一到两次的面试。面试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报名表格上所填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则是嘉宾上节目的真实目的。

面试完毕,摆在常晓武面前有两个选择,节目分成“男选女”和“女选男”两个版本,前者可以马上录制,后者要等,时间不定。他坚持不上“男选女”版,因为那样露脸的时间太少。于是等了3个月后,终于接到通知要他马上到长沙录制节目。

临飞前的巧思

常晓武“吃着火锅唱着歌”,正准备高高兴兴去录节目,突然灵机一动,既然《我们约会吧》人气这么高,要是能借此机会推推手上刚出的新书,岂不是相亲和工作两不误?

最后,他找了一下出版社刚刚出版的书中最昂贵、最洋气的3本。《迈克尔》送给何炅,这本书最体面,拿得出手。至于送女嘉宾的书,他想了两种情况:一是自己被心仪女生拒绝,二是自己拒绝女生,于是翻出《我不能跟你在一起》和《你就是我想要的》这两本书。

免费的广告不能太过分,这一点常晓武很懂。如果生硬地把书亮出来,得到的结果无疑是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被节目组剪掉。

为此,他动了不少脑筋。在跑步带上回答问题时,他就特意为后面送书做了铺垫,比如在回答“你认为女生在什么时候最美”时,他说“在收到男生礼物的时候最美,所以我给女嘉宾带了礼物”,在回答“最喜欢的男明星是谁”时,他说是何炅,并且表示自己专程给他带了礼物,让后面的整个送书环节都不显得突兀。

出场时,他接过工作人员递给他的《迈克尔》上台,送给主持人何炅,大概因为何炅在“快乐大本营”节目里经常替艺人的新专辑打歌,所以当他接过这本书后非常自然地开始捧着书对着镜头感慨半晌,给足了图书的封面镜头。

接下来,18位女嘉宾轮番炮轰他的丁克态度,他按照准备展开辩论,等到最后灭灯的时候只有一位女嘉宾留灯。这其实正中他意。这样《我不能跟你在一起》和《你就是我想要的》都能上场了。

由于给他留灯的女生也不赞同他的态度,只是出于“不赞同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表达意见的权利”而挺他一下,所以他在男生反选环节把《我不能跟你在一起》送给她,表达了不能和她牵手的态度和对她留灯的感谢。而把《你就是我想要的》送给另一位他挺喜欢但是之前就灭了灯的女生,顺利完成了3本书的植入式营销。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如此一来,3本书都自然而然地有了镜头。

还有哪些漏洞

这是一个全新的推广平台,之所以没有形成具体的流程,是因为此前大多数人把焦点过多地放在节目的本身,而没有想到还可以借这样一种方式去实现商业的推广。

事实上,这里面还有很多可操作的漏洞。

比如,国内所有相亲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环节:VCR展示。这个环节主要是用来展现嘉宾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及周围人对于嘉宾的评价。

只要设计得当,很多信息其实是可以通过短片的播放传递给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尤其是在介绍个人背景情况时,诸如“我自主创业8年,如今终于有了自己的服装公司,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跟我一起打拼的老板娘……”此类信息的出现不仅不生硬,反而会让观众对嘉宾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通常情况下,这样的镜头不会被剪掉。

“电视台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出硬性规定,只要能跟节目很好地契合,不影响节目质量的信息都能出现。”《爱情连连看》的工作人员说。而当被问道“如何界定与节目的契合程度”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关于这个其实也没有明确的界定。”

常晓武那期节目播出时,他和一起参加节目的嘉宾都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并且在网上交流点评彼此的表现。他相当欣慰的是,看到贴吧里有人发帖问“4号男嘉宾送给两位女嘉宾的书叫什么名字” “4号男嘉宾送何炅的书是限量版的吗”,算是确实看到了宣传实效。

至于这样一次独特的经历给常晓武个人带来了多大的好处,他回答说:“之前媒体的报道都是瞎说,我心机其实没那么重,去参加这个节目本意是出于好玩,领导们也都很有娱乐精神,不但痛快准假,并且在图书广告成功植入后,把往返交通费都报销了。”

相亲节目个人营销指南

1. 结合当下的热门话题挖掘自身特点,赋予自身具有争议性的个性,诸如“裸婚”“丁克”“富二代”“农二代”等嘉宾个性标签。

2. 面试过程中始终保持强烈的交友欲望,切勿提及任何的其他目的。

3. 短片拍摄前跟出镜亲友提前商量,适量植入商业信息,常见的语式包括“他真的很不容易,一个人撑起一家广告公司这么久,我们都希望他能找到合适的伴侣”等。

4. 节目录制过程中可提前准备需要推广的产品作为礼物,但切忌见者有份,必须在适当的时候送给特别的人,以表现礼物的意义。

5. 在提到产品或者公司信息的时候,尽量注意前后说话的连贯性,电视台在后期审核时即便觉得出现这样的信息不妥,但如果嘉宾在说话的时候非常连贯,单独剪掉某一句会影响嘉宾表现的连续性,则会予以保留。

篇5:相亲节目的自我介绍

相亲节目的自我介绍(一)

27年前的惊蛰,当一声惊雷划过寂静的天空,我在初春乍暖还寒的风中来到这个世界,在福州这个滨海小城的寂静一隅,我躺在襁褓里仰望着天空中那个最浪漫的星座--双鱼座。从此上苍又有两条美丽的鱼游到了人间,游进了我的身体,融化在血液里。

这是两条极性相反的鱼,一条静如处子,一条动如脱兔。它们深深的影响着我,静的时候我崇文,动的时候我尚武。双鱼座如水般的柔情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完美的结合到我的身上,喜好诗词歌赋,器乐音律,绘画雕刻,是我崇文的一面,追求中国传统武术,登山远足和球类运动给我带来的酣畅淋漓是我尚武的表现。但是丰富的爱好填不满内心的孤独。不是因为空虚,而是知音难觅。

想找到一个能和我分享美丽心情的人。孤独的时候常会想到那句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每当夜幕降临这个繁华的城市,华灯初上的时候,星星点点的灯光里,哪一盏才是为我而亮的红烛,哪一扇窗的后面是等待我的温暖,又有那一双温柔的纤纤玉手为我抖落满身的风尘。也许那个冥冥之中早就注定了的人就在电波的那一端。我看不清茫茫人海中隔世的烟尘,却能倾听你悸动的心跳。

如果你就是我将要用尽一生的时光寻找的那个人,那么来吧,让我听到你的心跳,也让我的心和你一起跳动。当我们的目光交错的那一霎那,我的灵魂不再迷茫,我的内心不再孤独。一切的沸腾和喧嚣都因为你的到来而安静下来,浮躁的心情也因为你的出现而变得安宁。来吧,我在这个城市的一角,静静的等待,等待你来临的脚步。

相亲节目的自我介绍(二)

篇6:电视相亲节目的利弊英文作文

Blind dating: worth trying to find true love

Recently a blind date including 20 young men and women has been held by an organization. Some people see it as a good way to meet different people while others argue that it’s not possible to find one’s partner between two people who have not previously met. As far as I’m concerned, blind dating is worth trying and you can find your true love there!

First of all, nowadays many young people are always busying with their work; therefore they have little spare time to meet with their future partner, leading to more and more leftover women and men. According to a study, a happy life includes work and family balance, which means a harmonious family including the couple (and the baby in the future) may contribute to a comparably happy life.

What’s more, during a blind date, usually the basic information is given to both parts; therefore it’s more reliable to know a person’s family background, his or her job, religion etc. As is known to all, a couple should have the same belief in value, wealth, thus preventing many potential conflicts.

Last but not least, through blind dates, one can meet people with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thus having a clearer idea about which kind of person is suitable for being a lifelong mate. And blind dates are also great chances to make friends in the same age group.

To sum up, blind dating can be a good way to find one’s future husband or wife. It’s feasible and reliable. Hope that everyone can find true love in blind dates!

-----------------www.chddh.com--华丽丽的分割线------------------

At present, dating shows have been very popular in people’s lives. No matter how busy the people are, they will grasp any chances to watch this kind of shows as much as possible. As the time elapses, a growing number of dating shows have appeared on television.

Many factors account for this phenomenon. To begin with, these shows provide a chance for the single to search for their dates so that they think that they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break away from the single identities and even get married. Furthermore, some people are on account of amusement to watch this kind of shows. They will feel funny and happy when watching others dating. Last but not least, the funny form and the relax atmosphere of these shows have also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its audience ratings.

篇7:相亲节目英文作文

On Dating Shows

At present, dating shows have been very popular inpeople’s lives. No matter how busy the people are, they will grasp any chancesto watch this kind of shows as much as possible. As the time elapses, a growingnumber of dating shows have appeared on television.

目前,相亲节目已经很流行,在人们的生活中。无论人们多么忙碌,他们会抓住任何机会去看这类节目尽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相亲节目出现在电视上。

Many factors account for this phenomenon. To beginwith, these shows provide a chance for the single to search for their dates sothat they think that they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break away from the singleidentities and even get married. Furthermore, some people are on account ofamusement to watch this kind of shows. They will feel funny and happy whenwatching others dating. Last but not least, the funny form and the relaxatmosphere of these shows have also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its audienceratings.

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首先,这些节目提供了一个寻找他们的日期,他们认为单一的.机会,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来摆脱单身甚至结婚。此外,有些人在考虑娱乐的看这类节目。他们会感到有趣和快乐的当看到别人约会。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有趣的形式和放松气氛这些节目的观众收视率也一伟大的贡献。

However, for my part, I advocate that these datingshows should be restricted to some extent. Some people who have dated in these showsuse the artificial identities to cheat others. In addition, these shows havebrought some bad impacts on our national spirits because it advocatesmaterialism in some way. Therefore, to avoid these problems, some actionsshould be taken to restrict these shows.

篇8:相亲交友类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亲交友类节目兴起的原因

符合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现在年轻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的含蓄、谦逊、内敛等已被淡化, 取而代之的是个性的张扬、生活的精致化、注重自我的感觉, 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同时, 现在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自己的私生活方面很难接受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东西, 为了更多的自由空间, 主动单身。很多的单身男女, 有较高的学历、有稳定的工作、有较高的收入, 上完班没事的时候更多的是宅在家里, 社交范围越来越小。据一项调查显示, 目前全国适龄单身人数已经达到千万。这些相亲交友节目正是瞄准了这一种社会现象, 选择的对象正是时下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们, 而且他们也愿意把自己的婚恋观在舞台上大胆地表达出来, 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认识更多的异性。

在形式和细节上大胆创新。这些相亲交友类节目在形式上大胆创新, 一改以前节目的形式单调, 比如在男女嘉宾人数上, 改变了以前的二二对等模式, 采用一男对多女或一女对多男模式。另外, 我们看到这些节目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男生或女生通过“闯关”才能得到与自己心仪人约会的机会。在闯关过程中, 一些充满悬念的设置, 男女嘉宾未知的回答与评价, 通过此期间碰出的火花和最终闯关成功, 都使电视机前的观众跌破了眼镜。

在细节上的创新也使这些相亲交友节目赢得了更多观众的注意:第一, 节目现场的精心设计, 如《非诚勿扰》节目的舞台设计非常时尚亮眼, 给人一种视觉享受。第二, 这些节目为了体现真实感, 在闯关过程中放一些关于嘉宾的VCR, 既使嘉宾有更多的了解, 又给观众一种亲近感。第三, 节目话题设置很务实, 如很多人关心的收入状况、工作性质、家庭情况、有无车和房……第四, 请一些专家给嘉宾提供建议, 如《为爱向前冲》节目邀请的是情感专家万峰、台湾著名星座专家唐立淇, 《非诚勿扰》节目邀请的是色彩性格分析师乐嘉和党校教授黄菡等。

娱乐、平民、参与性强, 赢得大众的心理。在现代生活快节奏、高效率的环境下, 现在的人压力越来越大, 更多的观众观看电视是为了放松身心;而这些相亲节目更多是通过一些环节的设置来充分体现娱乐性, 这正符合大众休闲、放松的心理。有更多的我们身边的人参与到节目中, 既展现自己, 又寻找到了爱情, 所以有一种亲近感, 很多观众喜欢看, 也符合大众“明星梦”的心理。

相亲交友类节目的不足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随着《我们约会吧》、《爱情来敲门》、《非诚勿扰》等相亲交友类节目的收视火爆后, 其他各电视台也纷纷改版或增设相似节目。节目形式大同小异, 有些节目内容和环节上也都基本雷同, 同质化现象严重。如《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为爱向前冲》等节目都是一个男士面对一二十位光鲜亮丽的女嘉宾, 通过层层闯关最后才能约会成功, 虽有一些细节不同, 但节目形式趋同。这样大量相亲交友类节目的不断克隆, 必使观众对此类节目产生审美疲劳, 同时造成观众的大量流失, 分散收视率。

节目过度的娱乐。相亲交友类节目本来就是为了给适龄青年男女牵线搭桥的, 但我们看到电视“红娘”角色淡化, 娱乐功能逐渐增强。节目中在面对严肃而真诚的爱情话题时, 有些嘉宾在台上夸张的言辞与表现, 充满了娱乐性、表演性, 作秀大于真情。还有一些嘉宾不是为了交友来的, 而是为了成名, 像马诺、朱真芳等“敢说话的人”迅速蹿红。如果过多的娱乐元素取代了相亲交友的目的, 麻醉了人与人之间真诚交往的本意, 那么节目也就沦为“速配”的游戏, 观众是不会接受的, 也伤害了大众求真的心理, 那么节目必将走向末路。

传播不健康的社会伦理和价值观。从《为爱向前冲》、《非诚勿扰》等相亲交友类节目中, 可以看到一些男女嘉宾言语过于大胆、犀利、露骨, 一些嘉宾在台上的讥讽、谩骂等不雅行为, 都在不同程度上舍弃了真实, 丢弃了真诚, 直接挑战着社会伦理和人生价值观。特别是节目中女嘉宾对一些收入低、长相一般、个子低、职业普通的男嘉宾评头论足, 一些过激的言词直接伤害了男嘉宾的自尊心。在节目中一些女嘉宾的言词表现出明显的拜金主义倾向。这些不良现象和不积极、不健康的价值观损害了电视媒体的形象。

相亲交友类节目的发展趋势

正确定位, 突出服务性。在媒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 首先应该分析受众心理, 根据受众需求进行正确的定位。只有正确的定位, 才能使节目在竞争中获胜, 博得受众的喜爱, 得到较高的收视率。相亲交友类节目的主要功能是服务性, 为适龄男女提供交流认识的机会, 因此节目定位应该突出其服务性, 如片面强调其他特性, 会违反节目创办的初衷, 从而丧失受众。如1998年1月开办的《相约星期六》是我国大陆第一档电视婚恋交友节目, 节目之所以能保持十多年富有生机与活力, 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交友节目的服务性。

不断创新, 延伸品牌。在市场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我们经常看到:各电视台会因为某个新节目收视率高而不断地跟风, 不断地克隆、模仿, 缺少创新。各电视台应该加大研发的力度, 在深入了解相亲交友类节目的运作规律后, 在节目形式、内容、参与对象、节目环节、场景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 使节目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改变目前这类节目简单的克隆现象。

在品牌效应的作用下, 应该加强相亲交友类节目的品牌, 不断延伸品牌产品。如日本1999年开播的《恋爱巴士》采用真人秀的制作方式, 节目风格真实、自然, 采用的是外景为主, 内容安排上像一部完美的连续剧。这个栏目充分挖掘品牌效应, 除了开发一系列商品外, 还出了7本小说、一本恋爱教科书, 还有一本介绍恋爱巴士所经过国家的美食的书籍, 现在还开办了一个跟恋爱巴士有关的游乐园。因此我国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应该充分挖掘与节目有关的产品, 使品牌效应发挥到最大。

媒体自律, 规范引导。对于当下部分相亲交友类节目中存在的一些不健康、不正确的社会伦理和价值观, 媒体自己应该加强自律, 坚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符, 坚持关怀民生, 坚持以青年男女真诚交友为己任, 使节目建立积极、向上、和谐的社会伦理和价值观。节目要从嘉宾、话题、内容、主持人等方面把好关:嘉宾一定要认真核实真实身份, 认真筛选;节目内容和话题既要符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 又要积极、健康;主持人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导向意识, 对话题和嘉宾言论及时进行正面引导。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督, 规范引导。如2010年6月初, 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出台了两份文件来规范婚恋交友节目, 并对节目中存在的一些炒作、造假、宣扬拜金主义等不健康的价值观进行整治, 这样可以从宏观上更好地引导节目的趋向。

多媒体互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现在是一个多媒体互动的时代, 各媒体应该打破地域界限, 实现资源整合;要使电视相亲交友节目留住更多的观众, 那就应该走市场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既要和报纸、广播、期刊等传统媒体合作, 还要和网络、手机、QQ、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体合作。

国家应该在电视文化产业这一块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这样既可以保护节目的原创性, 又可以减少节目的雷同、模仿。如法国、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在此方面就做得很好, 如《美国偶像》这个节目花大价钱从英国那里购得版权后, 在美国自播出以来收视火爆, 但美国国内其他电视台只能垂涎三尺, 却不能模仿开办相似节目, 这都缘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严格禁令。

参考文献

[1].陆高峰:《交友约会节目火爆背后的三大危机》, 《声屏世界》, 2010 (5) 。

[2].钱梅:《刍议电视相亲节目的“卷土重来”》, 《新闻界》, 2010 (2) 。

[3].侍浩军:《以娱乐关怀民生:〈非诚勿扰〉的核心理念》, 《现代传播》, 2010 (5) 。

[4].谢耘耕、丁瑜:《中日韩电视婚恋节目比较》, 《新闻记者》, 2006 (7) 。

[5].门大泉:《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发展策略》, 《声屏世界》, 2009 (4) 。

[6].禾刀:《当原创不被保护又怎甩得掉山寨的纠结》, 《声屏世界》, 2010 (5) 。

篇9:相亲节目的“雷”人秀场

“拜金女”马诺

出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马诺被推上媒体的“风口浪尖”,源于她的敢说,敢于表白自己是拜金的女人。1月份,她参加的一期节目,当一位自行车爱好者男嘉宾说:“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吗?”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还是坐在宝马车里哭吧……”

雷人语录:“如果知道你来,我就让我妈代替我来了!”

“富二代”刘云超

出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3月14日,穿着白T恤牛仔裤的“富二代”刘云超出现在节目中,他宣称自己刚过23岁,父母都是商人,银行存款有600万,拥有三辆跑车。甚至当场展示了自己用父母给的60万挣得的600万存款单。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开跑车漂移的细节,并以此调侃马诺,“马诺不是喜欢在宝马里哭吗?到我宝马里来哭吧!”

雷人语录:“她们都很虚伪。”

“自信帝”何军荣

出处: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

一位自信堪比凤姐的选手——荣哥,因一档相亲节目而走红,甚至有自己的“粉丝”。这位长相及其一般、自称是模特经纪人的极品男,信誓旦旦的对女嘉宾说:“你不是章子怡,但我能打造你比章子怡更出色。”

雷人语录:“其实你们灭我灯,我是感谢你们的,因为我今天根本就没有看上任何一个女孩子。”

“豪宅女”朱真芳

出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这位其貌不扬的女嘉宾,操一口平卷舌不分的蹩脚普通话,扬言“要豪宅,但不要富二代”,男嘉宾一上台她首先就要嗅一下能否闻到钱的气息,她不屑于同一名男嘉宾握手,声称她的手只会给男友握,其他人想握一次得出20万元。

雷人语录:“我要的是男人中的精英,精英中的人才,人才中的王子。”

“上门女婿”关敬民

出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这位只身在北京闯荡的东北小伙儿,他声称要找到让自己可以少奋斗十年的富婆,并称女方年薪要在“100万~300万之间”,并愿意当上门女婿。此语一出,关敬民被全体女嘉宾围攻,“你长得就像个吃软饭的”等斥责接连冒出。

雷人语录:“相貌无所谓,但年薪要在100万至300万之间,这样我可以少奋斗10年,就算当上门女婿也可以考虑。”

“男版凤姐”范涛

出处:成都电视台《相亲进行时》

“我相貌不差,找女友的条件是范冰冰那样的。如果样子不是范冰冰那样的,就一定要和我一样属博览群书型。”因为在相亲节目中的彪悍言论,35岁的范涛一夜蹿红,被誉为“男版凤姐。”

雷人语录:“我觉得人要有自信,只要是我的女友,在我的呵护、培训下,当选世界小姐是绝对有可能的,哪怕是80岁的世界老姐,90岁的宇宙老姐都是有希望的。”

“整容女”陈娟

出处: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

她给人的印象:率真坦白、乐观执著。在很多期节目中都出现过的陈娟,多次被男士邀约,但最终在得知她整过容后,又随之毁约。然而,随着节目的广泛传播,她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QQ号码,已收到多达9万个添加申请。

篇10:相亲节目主持词

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联谊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在座各位能来参加本次活动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与最衷心的感谢!

曾同耘一方土,现共饮一江水。本会成立以来,这样的大型活动已举办过多次,深受大家赞赏,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参与的面也越来越广。

实践表明,这一形式非常有利大家的交流与互助,也正是借助了这一形式,彼此之间才能更进一步地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分享喜悦,宣泄烦恼,寻觅知音,发现机会,促进合作,共同进取!

我深信,因在座各位的积极参与,今天的“手拉手”活动也一定会取得圆满的结果。

历史是一条长河,绵绵不绝,滚滚流淌。人在河中沉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纵有百年之旅,亦很短很短。岁月流逝,沧海桑田,作为历史的见证人,我们已有幸见证了两个千年。

在上一个千年中,我们的个人命运始终与共和国风雨同舟。正因为如此,我们已无可挽回的失去了很多很多,包括我们的青春岁月。

在这后一个千年里,虽身边已是新潮涌动,百舸争流,千帆竟发,万象更新,但历史给予我们这代人的机会却并不多。事实表明,我们的脊背仍将承受因社会转型而伴生的巨大压力。

是徘徊于往昔而伤感,还是立足于现实而奋起,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新世纪初不可避免的选择。而一生中坚守或者失落的梦想,此刻也正让我们快乐或痛苦地疲惫着。不再年轻的生命,已经由不得我们太多的随意挥洒,像少不更事时的天真无邪,一派张狂。

由此,不知你可曾想过如何使后半生活得更有意义?不知你可曾展望过如何使事业在新世纪能继续辉煌?当然,也包括你是不是还想为你梦中的那片红土地、黑土地或黄土地再做些什么?

正基于此,联谊会愿为一切今天在座及不在座的朋友与来宾,经常性的提供一个可供大家广泛接触的平台,让大家的爱心与奉献,让一代人对昨天的感悟,对今天的执着, 以及对明天的追求,都能在此得以真实留驻。

人海沧茫,你我只是沧海一粟。由陌路而朋友,由相遇而相知,不相疑,长相守,“百年修得同船渡”,谁说这不是缘份?

路漫漫,岁悠悠,,世上难道还有比这更珍贵的吗?请记住,我们务必要守住这份珍贵。

朋友,让我们再一次荡起双桨,在世纪之春共同去寻觅希望。

上一篇:河南省高校道德讲堂优秀案例下一篇:供电公司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