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活动总结范文

2024-04-25

个人活动总结范文(精选9篇)

篇1:个人活动总结范文

20xx年x月x公司的一员。在公司工作一年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与技能,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处于良好的态势。非常感激公司给予了我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中,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但是我因为个人原因需要辞职,因我新购房屋在城南,到公司的距离超过15公里,每天往返公司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这对我的工作已造成不良影响,(离职原因也可以写成:因本人身体的缘故,需回家调养,希望不要因为我的个人原因,影响了工作的进展。)因此,我不得不忍痛离开热爱的岗位。

我希望在20x日之前完成工作交接,请领导安排工作交接人选。在未离开岗位之前,我一定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我所在岗位的工作请领导尽管分配,我一定会尽自己的职,做好应该做的事。

望领导批准我的申请,并请协助办理相关离职手续。

祝您身体健康,事业顺心。并祝公司以后事业蓬勃发展。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xx年x月xx日

篇2:个人活动总结范文

参加社团活动的总结1

首先要祝贺广西大学第----届社团巡礼顺利举行,并于昨晚落下了最完美的帷幕。从十月十二号的会长例会开始宣布社团巡礼活动正式开始准备。十月十三号的干部例会决定了参加承办哪几个活动。而在这里我只想说说关于我们几个部门的三个活动。

第一,文化长廊,对于文化长廊中的海报啊之类的,都是宣传部长的功劳,而在这个方面,由于当时负责人写的是宣传部长,而且我对于宣传这方面实在是欠缺,所以还是应该说宣传部长这次做的还是很不错的,而在开幕式的前一晚,我和几个部长以及干事,在布置帐篷,其实那天真的还蛮累的,但很开心。在这里也要重点提下宣传部长,因为我和他以及几个干事一直坚持弄到十点多才把帐篷弄好,在这里想对他说,这次你表现得很不错,特别是在开幕式当天,我们去研讨交流会了,你还留守帐篷,希望你能继续为协会而努力。

第二,我想说说dv展,这个活动本来当时会长说不弄了,是宣传部长跟我说他想弄,所以我才跟会长提了这个活动,在这里还是想表扬下宣传部长的积极性的,原本我们打算星期一开会讨论这个活动,结果干事回家了,会没开成,所以这个活动宣传部长又出了的那份力,dv展出来了,首先我想说真的不错,但是在这中间有些缺陷,当然我相信宣传部长已经知道了,这里便不再多说了。在这里,我想对宣传部长说,其实你可以做得很好,只不过有时候你太缺乏积极性了,我期待看到你更好的表现。

第三,社团大讲堂,其实我记得这个活动当时定的负责人是秘书部长和组织部长,但是会长把报名表交上去的时候写的却是我的名字,对于这个活动,我想用一波三折来形容,当然这么说多多少少有点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了。十月十七日,我和总会筹备组成员正式进行对接工作,当晚她们给我发了关于活动的要求。这活动要确定下它真的蛮不容易的,在第二天,我和秘书部、组织部开会后一起定的主题就是胡玉兰老师讲的社交礼仪,因为胡玉兰老师的讲座真的很有趣、生动。然后我给老师打了电话,她表示同意给我们做这个讲座,于是我便开始着手准备策划了。但是完成的第一份以社交礼仪为主题的策划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又得换主题,后来决定主题确定为策划,但最终也因为这个主题不符合协会的精品活动而又把主题换为社交礼仪。这是上交的策划书,后来我把主持人稿都确定好了,但是最后因为这个主题已经被讲过,所以总会负责人建议我改主题,后来我给老师打电话,她给我的建议就是讲公关知识,所以我们又把主题换为公关知识,这也是我们最后确定的“携手公关,魅力相约”。我以为这事到这里就算是确定下来了,但是在这个活动即将举行的前一个星期,我给老师打了电话,她告诉我那天她要出差,所以我们只能改时间了。最终我们确定的时间是11月24日星期四晚,好多部长告诉我他们那天晚上有课,我都忘了那天的心情是什么了,也许是没底了吧?在星期日邀请函确定下来了,星期二下午才确定的地点,星期三以及星期四邀请函才发出去,邀请函发得太慢是我的责任,毕竟是我作为这个负责人应该负的责任。星期三晚上确定的礼仪。在这里要额外提下想要感谢的人,秘书部长、公关部的干事,当然还有总会负责人帮忙宣传,还有一个人我也想感谢,虽然我从没对他说过谢谢,但是在这里我想对他说一句,师傅,谢谢。星期四晚,活动如期举行了,在这里我想感谢组织部长和策划副部,谢谢她们那天逃课去布置会场和收拾会场。还有宣传部长和外联部长到场帮忙。当然还有一群重要的人就是我们的干事们,谢谢他们到场的帮忙。最后谢谢到场的所有人员、嘉宾们。

我想这是我大学中最后一次参加社团巡礼了吧,昨晚的社团巡礼的闭幕式真的很精彩。我很高兴能在大学中参加了三次社团巡礼,而且一次比一次好,也相信以及祝愿社团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好!!

参加社团活动的总结2

这学期快要结束了,在这一学期的时间里,在协会会长和理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协会的各项工作都比较顺利的完成了,通过组织一些活动,从中吸取的教训和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好好总结一下的。以便在以后组织活动时可以更加有序。协会在本学期一共组织了三项赛事,分别是上学期十月份进行的“新生杯”足球赛和四月份进行的“开拓者杯”篮球赛,还有最近刚刚结束的“新华杯”足球赛,以上的三项赛事都是在体育部的支持下,由协会组织承办的。虽然时间很紧,但是我们都争取把每个活动都做到最好。

首先是“新生杯”足球赛,由于是本次比赛主要是面向全院大一新生组织的比赛,目的是通过组织比赛,能让各个院系的足球爱好者相互认识,也为校足球队选拔一些优秀的球员。协会通过这次比赛的承办,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比赛的进行过程中,协会组织人员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在比赛裁判方面,协会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把比赛做到公平公正。最后通过比赛,大一新生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认识了一些其他院系的足球爱好者。协会在比赛结束之后在内部进行了总结,在比赛中表现不足的地方进行了自我发现,自我教训。因为这是协会从换届以来的第一次大型活动。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把自己学到的东西都应用在未来的工作中。

其次是“开拓者”杯篮球赛,这是足篮俱乐部的一个特色赛事,因此在开始策划的时候协会就非常的投入,都希望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到最好。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各院系学生会体育部的相互配合下,球赛如期举办了,比赛前期,通过与各个院系和体育部的沟通中,修改了一些比赛规则,并且最终决定下来,以便在以后更好的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在球赛的整个过程之中,协会的每个人都能按时到场,各司其职,从赛事工作人员,裁判都基本上由协会包办,这充分体现了足篮俱乐部举办大型赛事的能力和热情。裁判每场比赛都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他们在比赛中积累经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每场比赛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些重要的比赛,我们也请了老师来帮我们执法比赛。

赛事的工作人员也在比赛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每场比赛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提前到场,布置比赛场地,认真准备有关比赛的器具。帮助裁判统计球员,计时,记分;维持比赛秩序;赛后打扫比赛场地,核对比赛分数,在比赛的宣传方面,他们尽自己的最大努力,通过各种方法,把比赛的宣传做到最好。及时向全院师生公布比赛结果,预告比赛。

最后在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开拓者杯篮球赛圆满闭幕。虽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相信,我们在一直进步之中,下次的开拓者杯一定会举办的更加成功,让足篮俱乐部真正达到丰富校园,活跃校园,为同学们服务的目的。在篮球赛结束两周后,协会在体育部的帮助下就开始准备新华杯足球赛,协会帮助策划和组织,虽然时间很紧,但是在各方帮助下,新华杯足球赛也按时开赛了,虽然是刚举办了篮球赛,协会的成员都很辛苦,但是我们还是坚持每天都要有人到场,组织和准备当天的比赛,虽然是烈日当空,有时要在在球场呆很长时间,但是大家都没有怨言,都用百分之百的热情来完成各项任务,在比赛进行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和麻烦,但通过协会主要负责人员的共同商讨下,问题一一解决了,比赛在大家的努力下顺利的进行,但是自己内部暴露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比如说工作人员不能坚持及时到场,大家的积极性也随着比赛的进行慢慢的下降了,虽然只是一些小问题,但却对比赛的进行产生了一些影响。最后在老师的批评和自我总结和检讨下,大家重新打起精神,把最后的比赛组织和各项工作圆满完成。随着足球赛冠军的产生。新华杯足球赛也圆满的画了一个句号。

随着这两个学院传统体育赛事的结束。协会这学期的工作也结束了。我们在活动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对以后的工作和协会内部管理都很有借鉴意义。对协会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通过总结以上协会组织的活动中进行学期末总结,看出了还有许多方面我们没有把工作做到,比如说活动的前期宣传,还有如何更好的应付活动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我想通过今后的努力和不断的总结,能够更加完善活动的各个方面。

参加社团活动的总结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光荏苒,瞬间将近期末。回顾学校书法社团活动开展的情况,倍感欣慰。现将此活动予以总结,还望各位领导及同行们批评指正。

精心设计,自编教材。

自印“字”帖,免费供应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练好一手字,从书写范字、设计表格到复印、装订,牺牲了我许多休息时间,我毫不后悔,因为,我看到了孩子们渴望的目光,看到了他们练字的进步,看到了家长们满意的亲切笑容。

我最近写了一首诗,曰:“春雨连绵育新苗,身披雪尘不辞劳。欣看幼树日茁壮,笑在心头喜在梢。”我想,这也许是我的真实写照吧。

合理安排,循序渐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搜集整理了大量图片,以名家真迹作为书法习作欣赏,从入门开始,循序渐进。首先从基本笔画练起,指导学生根据汉字的书写规范进行笔画书写训练,按点、横、竖、撇、捺、钩、折、提的顺序排列进行强化练习,强调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

在学生进行书法训练过程,适时地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对有点滴进步的学生也大力表扬,树立起他们的信心。一般讲课不会超过十分钟,重要的是个别辅导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练习是学习,体验也是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会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如:怎样写“横”,我采用自编的口诀给学生讲解,“上面横,右上行;下面横,想彩虹。”

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记忆住了该笔画的形状。

激发兴趣,活动经常为了体现学生一个时期的书法学习程度和训练结果,让一些优秀书法习作在社团中展示,起着带头调动作用。我还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一些书法素质好、书写水平高的学生一展才华,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学习习惯。

本学期相继开展了“交通安全在我心中”、“我为国庆献礼物”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总结不足,改进方法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清醒地看到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书法学习比较枯燥乏味,孩子们在练习的过程中部分同学书法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比较差,不能较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在今后教学中,还得想一些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作为指导老师,我会以积极的工作态度组织教学,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努力,争取把书法社团活动开展得更好。

参加社团活动的总结4

一、活动背景

校园中五彩缤纷的社团活动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也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与发挥创造力的舞台。

二、活动目的

三、活动之前的准备

1、根据活动的要求,绿翼社与演讲与口才协会的社团干事对此次清洁绿叶活动进行了精心策划,同时号召社团会员干事积极参加此次活动,并为此次活动成功提供了前提保证。

2、提前向学社联进行了申请活动,并在活动之前准备好了活动必须品。

3、提前想干事会员通知了时间、地点。

四、活动基本情况

1、前期横幅宣传

2、社团成员指定时间在社团集合;

3、对人员进行分工;

4、前往活动场地,活动开始;

5、举行比赛活动,;

6、颁奖留念合影;

五、活动的效果

1、准备较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次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如我们提前几天和创卫办的工作人员商量,并且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及活动部署

2、密切配合

演讲与口才积极的协助和努力,是活动得以完成的保证。为此表示感谢。

3、分工具体安排合理

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领队就已经将工具、劳动任务合理分配,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事后,同学们普遍反映良好。

4、活动全面深入

从初期活动内容的确定到联系相关部门,宣传组织同学进行分工,一直到校内外工作的全面开展及高质量的完成,后期总结讨论。

在成功的背后,我们也认真反省思考了我们的不足与建议。

(一)不足

1、时间有些仓促

这主要是由于我们两个社团决定联谊参加此次活动是在4月22号才申请下来,没有很好利用成员签到通知他们的优势,导致有的人因为有事不能来,为此此次活动虽成功举行,大家在活动中也非常的快乐。但不能全员参加。是我们两个社团遗憾之处。

2、安排上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活动中个别成员不够积极,对分配的任务不能及时保证质量的完成,这与管理和分工上的失误有一定关系。

(二)建议

1、完善策划书得细节,增强活动的逻辑连接。

2、开展活动前发动全体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加强成员对社团的集体荣誉感得教育

3、活动之前加强沟通,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

六 活动的结果和意义

1、活动虽然小,却含义深远,反响良好,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参加学校公益活动,为学校市容卫生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的心愿。

2、这次活动也充分锻炼和教育了我们成员,紧紧围绕“环保让生活更精彩,绿化使校园更美丽”的主题。向内开展的一系列有实效性的活动,并进展顺利,影响广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篇3:个人活动总结范文

一、个人电子商务活动的形式

电子商务一词源自于Electronic Business, 由美国IBM公司在1997年第一次使用。至今为止, 专家学者们仍然没有对电子商务的理解达成共识。联合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采用电子形式开展商务活动, 它包括在供应商、客户、政府及其他参与方之间通过任何电子工具, 如EDI、Web技术、电子邮件等共享非结构化商务信息, 并管理和完成在商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消费活动中的各种交易。目前, 广大个人消费者日常参与的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网上购物

网上购物是指网上买家和卖家通过网络进行意思表达, 从而确立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合同行为。个人消费者想要进行网上购物时, 通常首先要在进行购物的网站申请注册一个账号并登陆, 然后检索到你要购买货物的信息, 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 接着在支付页面选择付款方式, 最后厂商通过物流配送体系送货上门, 消费者签收货物, 完成整个交易过程, 如果消费者对货物不满意, 可以拒收退货, 并上网要求退款。消费者进行购物的网站, 既可以是厂商自己开设的官方直营网站, 也可以是第三方网络平台, 如淘宝、京东商城等。消费者通过网络可以购买的货物是多种多样的, 既可以是有形的实物, 也可以是无形的数字虚拟产品, 甚至只是某种服务。

2. 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 又称网上银行或在线银行, 英文为Internet bank或Network bank。指一种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 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用户开展和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帐、跨行转帐、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各种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机构与服务形式, 为用户提供全方位, 全天候, 便捷, 实时的快捷金融服务系统。现在, 国内大多数银行都已开展了网络银行业务, 网络银行业务打破了传统银行业务的地域、时间限制, 凭借其具有的3A特点, 即能在任何时候 (Anytime) 、任何地方 (Anywhere) 、以任何方式 (Anyhow) 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使用者。

3. 网上竞拍

网络拍卖指网络服务商利用互联网通信传输技术, 向商品所有者或某些权益所有人提供有偿或无偿使用的互联网技术平台, 让商品所有者或某些权益所有人在其平台上独立开展以竞价, 议价方式为主的在线交易模式。在实践生活中, 网上竞拍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在一些论坛上发帖子, 公布自己所售物品的相关信息, 并且大多还附上图片, 购买者通过回帖的形式报出想要给出的价格, 这种竞拍方式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拍卖形式, 其自由度大, 对买卖双方的约束度都不高;二是通过一些提供拍卖功能的交易网站, 在设置了相关拍卖属性, 如拍卖类型、起拍价、加价规则、保证金、有效期、开始时间等, 对外进行拍卖, 由于网站通常不会对买卖双方收取任何费用, 因此此种拍卖形式容易出现卖家使用其它身份参与竞买, 抬高价格的情况;三是在一些专业的拍卖网站进行的与传统拍卖形式相类似的拍卖活动, 这种拍卖形式其实就是将传统的现场拍卖转移到网络上进行而已。

二、个人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要约与要约邀请的界定

1. 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

要约与要约邀请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对于传统交易方式下的要约与要约邀请, 我国《合同法》中有着明确规定。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两项规定, 一是内容具体确定;二是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 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十五条的规定,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 视为要约。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具体情形,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产生的交易双方的意思表示属于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应该比照《合同法》中的规定视具体情况而确定。

2. 网上购物时要约与要约邀请的界定

在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时, 其所浏览的购物网站采用的销售模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购物网站将所售商品的性能、售价、存货数量等信息全部在网上对外发布, 消费者选到了需要的商品后, 可以直接向卖家提交订单, 卖家按照买家提供的地址发货, 买家收货付款结帐, 完成交易。另一种是卖家在对外发布所售商品信息时, 同时标明此信息不承担合同责任, 用户提交的订单须经网站确认后才成立等字样, 当买家向卖家提交订单后, 卖家会在一定时间内, 如24小时或48小时等, 通过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向买家确认该订单, 然后才发货。对于第一种网上购物模式, 网上购物商店在网上公布各种商品的售价、性能、存货数量等信息, 可以视作发布了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商业广告, 其行为构成要约, 而在第二种网上购物模式下, 网上购物商店在网上明确宣布消费者的订单对其没有约束力, 因此, 其在网站上公布商业广告的行为仅构成要约邀请, 消费者向网上购物商店提交的订单才构成要约。

3. 使用网络银行时要约与要约邀请的界定

网络银行在网页上展示或向用户发送电子邮件介绍本行的业务内容, 是一种要约邀请。而个人用户在使用网络银行的一些基本功能, 办理相关业务的时候, 如查询、转账等, 通过交互式页面, 输入具体业务内容, 向银行提交即为向银行发出要约。如果个人用户需要通过网络银行办理一些特殊业务, 如投资、理财等, 则在第一次办理这些业务的时候, 还需要申请开通, 阅读网络银行提供的相关业务的格式条款, 只有阅读并通过点击“我同意”、“我接受”等按键, 接受了该格式条款的内容, 才能继续办理相关业务。在这过程中, 网络银行提供的格式条款即为要约。在业务开通之后, 个人用户再通过网络银行办理每笔具体业务时, 即为又向银行发出要约。

4. 网上竞拍时要约与要约邀请的界定

(1) 对于在论坛上发帖子让其它网友竞价拍卖物品的情形, 卖家通常会对诸如付款方式、购买意愿、买家所处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 而不是一定会和出价最高者进行交易, 因此卖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仅是要约邀请。而在交易最终达成之前, 买卖双方可能会对交易的具体细节进行多回合商议, 同意最终约定的一方即为承诺方, 而另一方应为要约方。

(2) 对于另外两种必须与最高出价人完成交易的拍卖方式来说 (依据《合同法》规定, 最高价低于保留价的除外) , 可以以拍卖活动中的报价方式为标准, 把拍卖类型区分为加价拍卖和减价拍卖, 本文仅对在我国拍卖中主要采用的加价拍卖类型进行分析。在专业拍卖网站上进行的拍卖活动与传统的现场拍卖并无本质区别, 只是进行拍卖的场所发生了变更, 因此其要约与要约邀请的界定也与传统的现场拍卖一致, 即网站上发布的拍卖公告属于要约邀请, 拍卖时竞买人的出价属于要约。

(3) 在普通交易网站上由广大网站用户自行申请发起的拍卖活动, 其要约的界定如果也与传统拍卖相一致的话, 极有可能损害竞买人的权益。因为如果将卖家发布的拍卖信息界定为要约邀请的话, 当拍卖时间结束时, 一旦卖家觉得拍卖价格低于自己预期, 会拒绝付货, 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买家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在传统拍卖时, 拍卖人通常会对拍品设定一个起拍价, 而在普通交易网站发布拍卖信息时, 网站只是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 拍品的起拍价是由卖家自己输入确定的, 因此可以认为起拍价即为卖家可以认可的出售价格, 是卖家出售货物的意思表示, 只要最终拍卖价高于起拍价, 卖家就受合同约束。卖家自行设定竞价条件, 发布拍卖信息的行为, 宜认为是要约而非要约邀请, 但这种要约应该是一种特殊的要约, 或者说是附条件的要约, 即只有出价最高者才能发出承诺的要约。

摘要: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 同时在经济、法律以及社会等诸方面带来巨大冲击, 产生了一系列亟需解决的新问题。本文以个人参与的电子商务活动为切入点, 在归纳了个人电子商务活动具体形式的基础上, 分析了在此类活动中要约与要约邀请如何界定。

关键词:电子商务,要约,要约邀请

参考文献

[1]勒晓东.电子商务合同中要约与承诺的法律规制[J].中国信息界.2011年.第1期

[2]韩冀东《.网上拍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篇4:微博活动需尊重个人隐私

正在高校就读的研一学生小郑最近就颇为郁闷,因为他成了“被相亲”的对象,个人资料被赫然展示在了微博上。近日,微博上发起了一个“解救高校单身联盟”的活动,超过200所学校的学生在微博上建立了自己学校的“解救微群”,超过50万人关注了这项活动。

小郑的学校也在这个解救联盟之中。前几日,一位同学戏称小郑火了,小郑莫名其妙。在室友的指引下,他登录了微博,发现自己的照片和个人信息被公布在网上,而微博的主人他并不认识。

小郑仔细地阅读了这项活动的条款,活动要求参与者随手拍下身边单身的同学,并用网络符号将图片和文字信息与被拍者的姓名联系起来,与征婚信息无异。小郑非常愤怒,他说:“未经同意就拍我,完全不尊重人啊!”小郑的同学们说,这段时间小郑“被相亲”的故事成为了班里同学茶余饭后的笑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未经他人同意,在微博上公布被拍摄人的隐私材料,至少侵犯了姓名权和隐私权。”北京市亿嘉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汉勇说。

业内专家建议小郑,可以先通知网络服务商,通过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维护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将对损害的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责任。

篇5:个人活动总结范文

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师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我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以及各个方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下面我就将自己的学习>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一年来,我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努力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同事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教育教学方面:

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指导下,在自身的努力下,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中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一年,我担任活动中心的信息技术教师、科技部成员和文印员工作。

1、作为科技部的一名成员,特别是作为活动中心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我能听从各部部长和单位领导的各项安排,任劳任怨,领导下达的任务, 我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 并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 对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为各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作为中心的文印员,我的任务就是积极承担责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按照岗位基本要求,努力做到五勤、诚心当好四员。五勤就是眼勤、耳勤、脑勤、手勤、腿勤,四员就是为领导当好参谋员、信息员、宣传员和服务员。

三、其他工作方面:

我重视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我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当好参谋助手:一是认真收集各项信息资料,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向领导汇报,让领导尽量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最近工作的实际情况,为解决问题作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二是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三是认真学习工作业务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并结合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在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各项服务工作均取得了圆满完成任务的好成绩,得到领导和群众肯定。

四、培训方面

通过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类、心理健康类教师的培训,使我懂得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自杀充分说明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比身体上的健康更为重要。

五、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中心工作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有很多时候女儿打针也只能由姥姥陪着去。不论是单位分到的哪一项工作,我都配合同事尽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好,虽然有的时候在工作上会耍些小脾气,但我从来没有耽误过工作,都会积极努力的把每项工作都做好。

篇6:个人活动总结范文

——刘静仪 11510122 追寻红色之旅,意在探访,在继承,在弘扬,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的感受革命意志的不屈,体会“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壮烈,得忆如今和平的来之不易。诞生出珍爱维护如今繁荣的决心。当今的局势,南海争端,G20峰会,萨德部署,朝韩问题,更需要我们去亿古思今,去坚定信念,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努力。这是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也是将得到的结果,为此我们探访了不少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四个地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碑,南京历史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统府。

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碑风景区原先并不是风景优美的地方,而是一处刑场。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叛变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雨花台一直是国民党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刑场。这二十二年中,约有近十万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的志士、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壮烈牺牲,这里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1950年,南京人民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在这里兴建了雨花台烈士陵园。所以,雨花台烈士陵园是处历史悠久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值得一去的红色纪念戳。在这样炎热的一个夏天,我们来到了这里,感受着当年不输而今热度的惨烈,而纪念碑背后刻着的一段文字却令我们一凉,紧忙随手记在本上:“在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英勇斗争,壮烈牺牲。在南京雨花台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英雄篇章,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么一段话,读完后久久激荡在我们心头,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分量竟是如此沉重。

南京大屠杀,这个沉痛的名词时刻提醒着我们,历史的疤痕从未消去,无法忘记,不能忘记,那是在每一位华夏子孙的脊梁骨上写就的耻辱,是不变的罪孽。正如古老寓言中出现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高悬在头顶,随时坠落,毁掉来之不易的一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整个场馆用围墙,砂石,枯树,水影,烛光等特有的元素和黑白灰三种颜色体现了惨绝人寰的杀戮,无辜遇难者的悲愤,深埋于地下的累累白骨。场馆分为东侧纪念馆及纪念广场,中部纪念馆和西侧纪念公园三大部分,分别象征着战争,杀戮,和平三个概念。人流虽然汹涌,但难得的保持着寂静和肃穆,不时可隐隐听见家长对孩子小声的普及渊源,谆谆教诲。一颗颗史料,真实的为我们还原了大屠杀的始末,细枝末节处的详实,惊怖而哀婉,令我们几度欲落泪。各种展厅的陈设也很有设计感和历史厚重感,庄严又肃穆,陈列的历史资料详实,有很好的教育与启示作用。尤其是亲眼见到万人坑的骨骸,非常震撼。启发我们应该勿忘国耻,也要面向未来。一味铭记对日的仇恨没有实际意义,对我们青年一代来说,更重要的是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创造价值,因为祖国的未来将由我们的双手创造。

南京的历史博物馆带给我们的就是另一种厚重了。东海大贤庄旧石器,邱县大墩子彩陶器,仪征、丹徒、六合等地出土的西周和春秋时代青铜器立鸟镶嵌几何纹铜壶,盱眙出土的战国金兽,徐州和扬州东汉诸侯王墓出上的银缕王衣及“广陵王玺”金印,南京、丹阳一带六朝时代的青瓷器和“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刻壁画,以及南京祖堂山南唐二陵的陶舞诵,种种珍品洋溢着古拙而大气的华彩。那是被时光遗落的千载辉煌,是历代各领域不懈改革的智慧结晶。指引我们革命的方向。

总统府,我们的最后一站。单看建筑,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总统办公处的双层小洋楼已改成史料展览处,副总统,总统的办公室位于二楼,自门口望去,房间雅致大方,十分简洁,依稀可想像当年伏案其上的操劳身影是怎样一件件决断影响国家的桩桩大事的。作为革命的起始,总统府富有启发意义。这次暑假红色之旅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凑巧遇到了史上最热的南京,一路上就在找空调与找冷饮之间度过。得以切身体会红色革命的热情与艰苦,并发现自身的潜能,收获奋斗的真谛,这一切的胜利还应归功于我们爱戴的“导游”——龚铭砺同学。

她切实用热情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督促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目标。共同奋斗,收获结果,这也正是我们在对先贤的遗迹考察时,所学习到的。“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愈发深入了解红色精神,就愈发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其中的为国家为民族而谋的探索精神,那锐意进取,打破陈规,吸取国际前沿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国实际的精神,那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那不畏艰险、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为社会主义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都令我动容不已。

从1932年孤身一人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刘长春到如今风光无限意气风发的中国奥运盛况,中间掩藏着多少血与汗,多少不屈的意志与震人发聩的呐喊,中国的革命历程正也如此。抛头颅,洒热血,只要人民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就革命不息,奋斗不止。得如今也,唯尔倾力。

篇7:个人活动总结范文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过去的一年为“师德师风建设年”。自上而下,各级部门都非常重视,都开展与之相关的各项活动。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文件内容,领会其精神实质,对《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期师德修养简明读本》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通过学习,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责任重大,其意义深远,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定要讲法、守法、讲诚信,一定要具有一种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真正成为一名道德情操高尚、作风正派、业务素质高、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为此,本人作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本人就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做一简明总结,希望能和广大教师共勉,从而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把本次活动的意义落到实处。

首先,本人在本次活动中高度重视,兢兢业业,刻苦努力,认真学习,认真摘录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同时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检查不足,努力改正,并虚心向经验教师请教,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水平。进入学习阶段,本人紧密配合上级文件指示精神,认真学习有关内容,翻阅资料,并做好记录,在学习方法上采取了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尽可能做到吃透精神,严格执行,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除了自己的学习外,还帮助一些思想滞后同志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力求把本次活动的意义落到实处。经过本人的努力学习,的确受益匪浅,不但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师德修养,同时也对其它同志起到了表率作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第二,本次活动中,本人除了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外,还帮助年轻同志转变思想片面认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稳定了我校教师队伍。年轻教师,参加工作晚,工资待遇相对较底,对教师的职业心存不满,牢骚不断,事业心不强,针对此种情况,本人除了加强自身修养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年轻教师的师德修养,找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向他们讲述优秀、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用模范、先进教师的事迹来感化、教育他们,让他们思想上受到启迪,认识上得到提高。通过这种形式,一批思想活动大的教师重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们对教育事业有了重新的认识,决心为教师事业奉献一切,终生不后悔。

第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准。在本次活动中,本人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内涵和精神,融于师生关系,体现于师生关系,滋养于师生关系,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以及进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本人平时就特别注重师生关系的融洽相处,平时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宽容理解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偏心,不歧视差生,全面公正的评价学生。这样,学生的自信心空前高涨,学习积极性与日俱增,一学年无一人流失,而且学生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赞同。第四、除了本人提高师德修养外,还帮助学校提高教师师德意识,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师德氛围,开展有效的师德教育和师德评价,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在本次师德活动中,本人除了认真学习和提高外,还帮助学校出谋划策,要求教师勤于学习、培养情感、磨练意志,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克己内省,努力提高师德修养,同时还为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章制度,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职业待遇,为师德水平的提升创设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实行人性化的学校管理体制,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生存内容,强化师德形成的机制建设,为师德修养提供了机制上的保证。与此同时,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顺利进行且成效显著,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充分赞誉,为此,本人被学校评为“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

篇8:个人活动总结范文

所带手套无漏损, 戴好手套使完全遮住手及腕部, 必要时可覆盖外衣的袖子, 在撕破损坏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更换手套, 手套为实验室工作专用完成工作后摘掉并安全处置。

2 试验中刺伤

意外切割或擦伤发生时伤者应立即清洁双手和受伤部位用2%碘酒对受伤部位消毒必要时就医讲明受伤原因及相关微生物。

3 感染性物质破碎或溢出的应急措施

应当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瓶子或容器等含有感染物的破碎物品及等溢出感染物, 在上面倒上消毒剂至少30秒后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 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最后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如果用簸萁清理破碎物过后应当对进行高压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24小时。用于消毒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污染物容器内。

4 如何应对菌毒种的溅出污染

如果传染材料溅在面部、应立即用消毒药如:1%~2%的次氯酸钠、1%来苏儿、0.1%新洁尔灭、75%酒精等, 充分清洗皮肤, 或用棉球浸湿上述消毒液充分擦拭皮肤然后用清水充分清洗皮肤。如果溅在眼里立即到洗眼处冲洗3秒钟, 当事人立即停止工作, 撤出隔离观察和预防治疗。如传染材料溅在地面上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对室内喷雾消毒全体人员停止工作撤出, 实验室封闭24小时后再消毒, 间隔24小时后可继续工作, 如果传染材料溅在生物安全柜内, 可用消毒纱布遮盖, 可继续工作。如果传染材料溅在衣服上应立即停止工作更换工作服后继续工作。

5 离心机内溢洒的处理

在离心感染性物质时如果打开盖子后发现离心机已经被污染, 立即小心关上。如果离心期间发生离心管破碎, 立即关机不要打开盖子。切断电源至少30分钟后开始清理工作。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 准备好清理工具必要时需戴呼吸保护装置。消毒灭菌后, 小心地将转子转移到生物安全柜内, 浸泡在适当的非腐蚀性消毒灭菌液内, 建议浸泡60分钟以上。小心的将离心管转移到专用的收集容器中。一定要用镊子夹取破碎物, 可以用镊子夹着棉花收集细小的破碎物。用适当的消毒灭菌剂擦拭和喷雾的方式消毒灭菌离心转子舱室和其他可能被污染的部位, 空气晾干。如果溢出物流入离心机的内部, 需要评估后采取适用的措施。

6 生物安全柜内溢洒的处理

处理溢洒物时, 不要将头伸入安全柜内, 也不要将面部直接面对前操作口, 而应处于前视面板的后方。选择消毒灭菌剂时, 需要考虑其对生物安全柜的腐蚀性。

7 如果溢洒的量不足1毫升时

可直接用消毒灭菌剂浸湿的纸巾 (或其他材料) 擦拭。

8 如溢洒量大或容器破碎, 建议采取如下操作

(1) 是生物安全柜保持开启状态。 (2) 在溢洒物上覆盖浸有消毒灭菌剂的吸收材料, 作用一定时间以发挥消毒灭菌作用, 必要时用消毒灭菌剂浸泡工作表面以及排水沟和接液槽。 (3) 在安全柜内对所戴手套消毒灭菌后, 脱下手套。如果防护服已被污染, 脱掉所污染的防护服后, 用适当的消毒灭菌剂清洗暴露部位。 (4) 穿戴好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如双层手套、防护服、护目镜和呼吸保护装置等, (5) 小心的将吸收了溢洒物的纸巾 (或其他吸收材料) 连同溢洒物收集到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中, 并反复用新的纸巾 (或其他吸收材料) 将剩余物质吸净。破碎的玻璃或其他锐器要用镊子或钳子处理。 (6) 用消毒灭菌剂擦拭或喷洒安全柜内壁、工作表面以及前视窗的内侧, 作用一定时间后, 用洁净水擦净消毒灭菌剂。 (7) 如过需要浸泡接液槽, 在清理接液槽前要先报告主管人员。可能需要用其他方式消毒灭菌后再进行清理

9 如果溢洒物流入生物安全柜内部

篇9:个人活动总结范文

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探析

张聪卿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是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观念和分析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依据,它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和基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与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或生产方式相联系,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马克思发现:私人特质与社会特质、市民与公民、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矛盾,构成“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而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则是这些矛盾的实质所在。通过对“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的深思,马克思完成了唯物史观的伟大创造。

马克思;共同活动方式;现实的个人;特殊利益;普遍利益

在对马克思文本的深度耕犁中,“共同活动”、“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等概念成为众多学者重释历史唯物主义时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多数学者的文本解读中,“个人的共同活动”是“感性对象性活动”、“物质生产”、“分工协作”、“实践”等术语的替代词,而“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则被理解为一种生产力。日本学者广松涉把马克思的“共同活动”概念翻译为“协动”,并称之为劳动的本源,认为此“协动”是兼有主体间性和历史性的对象性活动,“所谓协动,未必就是同一作业场内的分工协作之谓。……但这个协动,不仅是同时代人的协动——构成其存在条件和因素的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是世代相传的——也是与过去的各个时代的协动”。[1]广松涉把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思想联系起来,使它具有了世界观和社会观的双重视域。但就以往对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之概念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学者们多偏重于强调“活动方式”本身,而不是“活动方式”的“共同性”。那么,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本质是什么?构成“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有哪些?本文拟从“共同性”的维度对这些问题予以探究,希望有助于完整而深刻地理解马克思提出的“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

一、“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的提出

在公认的标志马克思走向思想成熟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彻底清算黑格尔派、批判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以及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时,他多次提及“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例如,马克思也把能否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志,但他强调,人生产自己生活资料的方式即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2](P67),因为个人的活动方式是自己生活和生命的直接表现。在论及社会关系时,马克思认为,正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2](P71,P80)。在谈及生产力时,他认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2](P80)。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资本是集中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2](P287)。可见,“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是研究马克思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生产力、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等观念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

“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正是通过“现实的个人”及其“共同活动”,马克思把“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作为分析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依据,从而把自己的理论同德国唯心主义历史哲学区别开来,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德国唯心主义历史哲学家离开人的现实生活去说明历史,把“人”或“绝对精神”作为历史的前提,实质上都把人类历史归结为观念的发展,而“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P66,P67)。马克思通过考察现实个人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揭示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现实的个人及其实际活动出发去考察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同于德国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地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优点是承认作为感性对象的人,但他只把人看做感性对象,忽略了感性是人的活动的共同之处,个人的感性活动就是他们的感性活动。正是由于费尔巴哈停留于脱离共同感性活动的抽象个人,他才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于是,“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2](P78)。所以,费尔巴哈虽然以个人为其哲学和历史观的出发点,但只是把人看做脱离实际共同活动的抽象个人,因此才造成了他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共同活动”是一种社会关系。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对应着一定的社会阶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人的共同活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自然的,正是自然的分工使资本主义生产力不是成为这些个人实现自身联合的力量,而是成为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2](P8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为个人的非现实和无生命状况,劳动的异化就表现为由自然分工导致的“个人的共同活动”的异化。而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自愿分工取代自然分工,从而取消了分工强加给人的特殊的活动范围,“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使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成为现实,劳动的异化和人的异化将被完全消除。

二、“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内涵与本质

既然“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和唯物史观形成的基础概念,那么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与本质?归结起来,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至少具有如下规定性。

第一,“共同活动方式”是以“现实的、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个人”为前提和基础的。“共同活动”作为人类创造自身历史的对象性活动,其主体无疑是历史中现实的个人。这些现实个人的“共同活动”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首先表现为他们的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他们最大程度地表现自己生活的“共同活动方式”。现实的个人不是孤独地生活着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形成他们共同的生活、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社会关系、共同的历史……这些构成了他们“共同活动”的现实内容。现实的个人的共同本质是建立在感性对象性上的自由自觉活动,他们活动的共同性就表现为“感性对象性活动”即实践,实践是个人“共同活动”的本质规定。因此,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共同活动”、“共同活动方式”在原意上确切地说是“个人的共同活动”、“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

第二,“个人的共同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即以一定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组成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生产活动不仅仅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而且,社会关系是更为本质的规定。“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2](P80)。“现实的个人”是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而“现实的个人”不是离群索居的存在。尽管凡有某种关系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的关系,但人们不得不在现实中建立这种关系,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一方面,人们必须通过历史继承和合作交往获得自己存在的“历史的关系”,即生存条件,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其发展的手段;另一方面,从私人的角度看,“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2](P48),承认他者也就承认了自己,从而达到自我认同。人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与规定,它在其现实性上不过是一切“为我”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即使在共同体生活或“共同活动方式”遭受严重质疑的时候,人们的共同利益也不仅仅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2](P84)。极而言之,“相互依存”只是点明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人们共在于世——这是与“现实的个人”等价的人类历史前提。因而,“使人们的现实生活如何可能”的问题也就等价于“人的共在如何可能”的问题。可见,“共同活动方式”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础、使人们的现实生活成为可能的社会关系模式。

第三,“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与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或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外在地体现为一定的政治、文化、规范、社会制度,内在地体现为人与人的关系或“个人间的联系”。不同的“共同活动方式”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同解答。就此而言,马克思所论述过的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以及自然共同体、抽象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等社会历史阶段思想,正是对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共同活动方式”的典型描述。美国哲学家古尔德对马克思的历史发展三阶段的逻辑图式的描述也许能帮助我们更为直观地理解上述观点,“这三个历史阶段是:(1)前资本主义阶段;(2)资本主义阶段;(3)共产主义阶段。与这些阶段相对应的社会关系的形式是:(1)人的依赖关系;(2)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3)自由的社会个性。这些阶段可以进一步描述为具有以下特征:(1)具体的特殊的内在关系;(2)抽象的普遍的外在关系;(3)具体的普遍的内在关系。考虑达到平等的特征,这三个历史阶段可以如下排列:(1)不平等的关系;(2)形式平等的关系;(3)具体平等的关系。最后,这三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可以被描述为:(1)共同体;(2)个性和外在的社会性;(3)公共个性。在这些图式中,每一个都强调社会发展逻辑的一个方面。”[3](P15-16)

人们的“共同活动方式”或社会关系模式与以生产方式基本矛盾为轴心的社会基本形态的划分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进而,我们可以说,资本主义之必然灭亡与其“共同活动方式”的合法性危机有关,同时也意味着共产主义内含一种理想的“共同活动方式”诉求。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把“共同活动方式”看做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决定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部分地表现在经济前提中,部分地表现在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中,最后表现在以当时的生产力为基础的个人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中”[4]。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但是,这种实现不是孤零零的个人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显现,而是在以他们的“共同活动”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为基础的全面的社会关系中最终完成的。

第四,“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5]“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2](P80)人们不仅要考虑生产什么,更要考虑怎样生产。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共同活动方式”、有着不同的生产力,最终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因此,记叙社会状况的人类历史在本质上应该是工业和交换的历史——马克思顺便指出,德国没有历史,因为它“不仅缺乏理解能力和材料,而且还缺乏‘感性确定性’”[2](P80),即工业和交换不发达。生产力不仅表现为人们直接改造自然的能力,还表现为人们交往合作的途径、模式,以及合作机制中显现出来的组织力、社会力和集体力。“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2](P85)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2](P128)可见,个人在他们自己的共同活动中彼此交往和相互联系,形成了共同体内部不同分工之间相互联结和凝聚的力量,即一种不同于自然的物质力量的生产力。

从马克思的论述不难看出:(1)“共同活动方式”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础,因而马克思往往将其称为“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2)“共同活动方式”与社会关系具有等价性,而这里的社会关系是与自然关系相对应的,尽管社会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但是社会关系并不能完全还原为生产关系;(3)如果说一定的生产方式对应着一定的工业阶段的话,那么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就对应着一定的社会阶段;(4)因此,“共同活动”区别于生产、劳动,“共同活动方式”是一种区别于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社会关系模式,它既是个人间联系的表现,也是这种联系的保障,更是对个体私人性的一种超越;(5)“共同活动方式”虽然不等于生产方式但与生产方式紧密联系,“共同活动方式”以生产力为基础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也就是说“共同活动方式”影响着生产力水平;(6)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共同活动方式”,人类历史也是“共同活动方式”变迁的历史。

三、“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

德国哲学家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建构“预设了社会的所有成员之间的一种非强制的相互承认的规范观念,这种承认内部包含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调和,也就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下来的实践理性概念,尽管他赋予它一种批判的转向”[6]。的确,任何“共同活动方式”即社会关系模式预设的前提都是相互承认,它必然包含着个体与共同体、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这是“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确如韦尔默所言,上述基本矛盾在抽象的意义上是一个古老的形而上学问题,即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个别、一与多的关系问题。不过,马克思从不从形而上学的抽象层面去考虑这些问题,他认为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是一个实践问题。换言之,“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一与多这一古老问题在历史科学视野中的表达,只有通过人们历史性的实践活动才能现实地给予解答。马克思正是从青年时期就开始现实地思考“共同活动方式”基本矛盾的表现及实质,并给出了唯一历史科学的回答。

早在马克思的第一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就已经触及到当时国家与人民的对立问题。在马克思自己称为第一部政论著作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他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它的胡子、它的血液、它的抽象的肉体,而是它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因此不言而喻,个人既然是国家各种职能和权力的承担者,那就应该按照他们的社会特质,而不应该按照他们的私人特质来考察他们。”[7](P29-30)但是,现代国家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的二重化导致其并不能实现人全面的、普遍的本质,它造成了人的社会特质与私人特质的分离。因此,“现实的人就是现代国家制度的私人”[8];“政治制度到目前为止一直是宗教领域,是人民生活的宗教,是同人民生活现实性的尘世存在相对立的人民生活普遍性的天国……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生活就是人民生活的经院哲学”[7](P42)。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分离,极而言之是人的社会特质与私人特质的分离,从个体的角度看,就是国家公民与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市民的分离。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做了更为明晰的表达。他指出,在现代国家中,“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后一种是市民社会中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他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并成为异己力量的玩物”[7](P172-173)。这就是公民与市民的双重生活。而且,现代国家强调的所谓“人权”,不过是满足市民社会的自私自利权利——例如“自由这一人权不是建立在人与人相结合的基础上,而是相反,建立在人与人相分隔的基础上。这一权利就是这种分隔的权利,是狭隘的、局限于自身的个人的权利”[7](P183)。因此出现如下的后果:“citoyen[公民]被宣布为利己的homme[人]的奴仆;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处的领域被降到人作为单个存在物所处的领域之下;最后,不是身为citoyen[公民]的人,而是身为bourgeois[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人,被视为本来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7](P185)

在《论犹太人问题》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市民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之间的二元性与个人生活和类生活的二元性等同,将市民与公民的矛盾上升为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的矛盾。现代国家把市民社会,也就是把需要、劳动、私人利益和私人权利等领域看做自己持续存在的基础,看做无须进一步论证的当然前提,从而看做自己的自然基础。因此,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市民“必然表现为自然人。Droits del’homme[人权]表现为droits naturels[自然权利]……人,正像他是市民社会的成员一样,被认为是本来意义上的人……因为他是具有感性的、单个的、直接存在的人”[7](P188)。也就是说,人们所承认的是个体感性存在的人。与此同时,政治人则被认为是抽象的、人为的、寓意的人。而事实上,“完成了的政治国家,按其本质来说,是人的同自己物质生活相对立的类生活”[7](P172)。可是在个体感性存在的权利诉求中,“人绝对不是类存在物,相反,类生活本身,即社会,显现为诸个体的外部框架,显现为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7](P185)。这样,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的矛盾就成了一个核心的矛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更为明确地把个体存在与类存在的矛盾视为特殊与普遍的矛盾,将之视为历史科学需要解答的历史之谜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只有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的矛盾得到解答时,“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7](P189)。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公认的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发生革命性转变的天才纲领中,马克思斩钉截铁地宣告: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事实上是从历时态的角度揭示了“共同活动方式”的又一总体性矛盾,当然也就蕴涵着对这一矛盾前途的基本判断。一如前述,马克思多次强调市民社会是利己主义原则的实现、利己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原则。因此,这一矛盾看上去是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矛盾的另一表达,其实不然。马克思在此不仅认为旧唯物主义仅仅从感性个体存在出发,而且认为:(1)他们“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2)类存在的“类”只是被“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认为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是旧唯物主义者“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2](P56-61)因此,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不是自在的,而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不是简单地对个体感性存在的否定,也不是对类存在的简单认同,毋宁说它自身就是对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矛盾的解答。在此意义上,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人类的矛盾是不同“共同活动方式”的矛盾。

在马克思看来,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经济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2](P611)但事实上利益才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基本驱动力量,是历史的最深层的基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种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顺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党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剑,以及教会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9]因此,利益关系也必然是人们共同活动的基础。利益不仅仅是个人的、利己的、细小的利益,“个别人的私人利益和所谓普遍利益,总是互相伴随着的”[10]。“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1]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开始,马克思明确地把普遍利益与特殊(个人)利益的矛盾看成人们“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的,也是现实的矛盾。事实上,私人特质与社会特质、市民与公民、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些矛盾都奠基于利益,特别是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归根结底,这些矛盾也只有在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得到解决的基础上才能解决。马克思后期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就是对经济利益的研究,其目的可以说正是为了求解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

马克思对“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没有停留在概念分析的水平上,而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现实,更为强调对“共同活动方式”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和根本实质的研究。马克思发现:私人特质与社会特质、市民与公民、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矛盾,是“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而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是这些矛盾的实质所在。正是通过对“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的深思,马克思才实现了哲学和历史观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完成了唯物史观的伟大创造。

[1] [日]广松涉.唯物史观的原像[M].邓习议,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5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美]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与共同体[M].王虎学,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0.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86.

[6] [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M].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5.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 [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12.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72 -273.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B03

A

1009-3729(2012)03-0017-05

2011-10-06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的利弊下一篇:煤矿党委换届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