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安全饮水工作总结

2024-04-11

xx年安全饮水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xx年安全饮水工作总结

XX市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按照《XX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XX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办法》、《XX省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项目化精细化申报管理的通知》等要求,结合我市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安排,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加快补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设施短板,2020年全市计划解决X处工程XX万农村人口饮水巩固提升任务,及时解决动态新增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健全农村供水工程“三个责任”、“三项制度”,促进工程正常运行,着力提升农村供水水质保障水平。

二、建设内容

各县区根据经批准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等,结合自身实际,在完成省级下达计划任务基础上,可自行提高2020建设目标任务和投资规模。巩固提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对现有标准偏低、规模偏小、水质不达标的农村水厂进行改造、配套、升级、联网,完善供水工程水质净化设备、消毒设施配备,建设规模水厂设立水质化验室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三、资金筹措

各县区“十三五”期间控制规模扣除2016-2018年已下达的省级以上资金即为省级以上投资剩余控制规模,将分年切块下达。“十三五”期间县级以上投资控制规模已经X发改农经〔2017〕X号文明确,实行总量控制。我市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省级以上补助资金XXXX万元。各县区财政要按省下达的投资计划和分担比例予以落实。各县区落实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可以通过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工程建设有效投入。

四、实施步骤

各县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和技术责任制,建设标准达到水利部、卫生部制定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水质、水量、保证率和方便程度四项指标要求;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并要落实建后管养主体。

(一)提升前期工作质量。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设计应由相应专业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各县区要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供水工程类型。要严格按照省发改委省水利厅《关于印发XX省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和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X发改农经规〔2018〕X号)要求,编制单项初步设计和实施方案。对新建或改扩建日供水1000吨或10000人以上的规模水厂应编制初步设计,报市级水利部门审批,报省水利厅备案;对规模以下水厂、管网延伸等工程应打捆编制实施方案,由县级水利部门提出技术审查意见后,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实施方案及批复文件报市水利局备案。

(二)规范开展项目建设。

工程施工必须依据经审批的实施方案,严格项目管理,杜绝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在实施过程中,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管理,以县为单位组建项目法人,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模式;所需管材、供水、机电和消毒设备等要进行集中招标采购,确保质量;建设资金实行报账制,专款专用。工程建设前和建成后都要进行水质化验,同时必须安装消毒设备且确保正常使用,保证水质达到农村饮水安全标准。

(三)严格把好验收关。

项目竣工后,按照《XX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办法》(X水农函〔2014〕X号)要求及时开展竣工验收。对于规模水厂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应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单项工程验收;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可按实行集中验收。工程完工验收要有受益群众和监督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和水利部门负责人参加并签字。在完工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规模化供水工程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竣工验收,各县区向市水利局提出验收申请,由市水利局主持竣工验收;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由县级水利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扶贫等部门对完成的计划任务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并报省水利厅备案。要建立健全工程档案,建成的工程要设立标志,标明工程名称、建设时间、投入资金、受益范围、施工单位、监督单位、主管部门及负责人等。

(四)完善管护机制。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一个体系、三个机制”建设,促进农饮工程长效良性运行。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体系,积极落实县级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和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创新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由所有权人确定经营模式和经营者(供水单位)。所有权人与供水单位应当依法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各级财政投资形成的资产,由县级人民政府委托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行使国家所有权。

(五)强化行业监管。

农村饮水工程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应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不得改变工程用途。由个人为主投资兴建的水厂,要通过与当地政府签订合同明确权利与责任,对社会公益事业承担义务。国家投资建设的集中供水工程,可以依法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转让工程经营权,转让经营权所得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实行承包、租赁等方式经营管理的,要规范程序,依法签订合同,按合同办事。供水单位接受水利、卫生、物价、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建立定期和不定期报告制度,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的监督、质询和评议。

供水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供水,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把职工收入与岗位责任和工作绩效紧密联系起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区人民政府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责任主体,对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负总责。县区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落实办事机构和人员,明确责任分工,精心谋划,综合施策,要对受益村受益农户建立工作台帐,落实建设任务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通水验收销号。水利、发改、财政、卫健、生态环境、扶贫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行业监管,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让群众真正喝上“放心水、明白水、安全水”。

(二)加大资金投入。

多渠道筹集资金,县区财政局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各县区要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市场化运作,确保工程建设和管护资金落实到位。

(三)完善体制机制。

积极落实工程管护组织,支持贫困村内用水户协会等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县区积极推行两部制水价制度,建立并完善三级水质检测体系,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制度,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用得起、长受益。

(四)强化监督考核。

各县区要强化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完成情况的工作调度和监督检查,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实施考核。市水利局会同发改、财政等部门定期开展对各县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情况的现场督查、绩效评价等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与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

(五)主动公开信息。

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方式主动向社会群众公开,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各县区要及时公布农村饮水安全相关政策、当地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计划、责任人名单以及批准后的实施计划、工程内容、投资预算、竣工决算、项目负责人等情况;工程建成运行后,要明确工程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并将责任人以及管理单位、供水服务电话等以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并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

篇2:xx年安全饮水工作总结

XX乡农村饮水工作在上级水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落实工作责任,认真抓好饮水安全工作,对标打捞问题,举一反三,强化整改目标,打好饮水安全攻坚战,使农村居民用上了干净、放心的饮用水,现将本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管理

1、建立健全了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把饮水安全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机构,由XX任组长,水务工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水管站XX、供水站XX等单位部门干部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组。

2.认真做好群众工作,直面所有问题,对标进行整改,上下齐心做好农村安全饮水管理工作。

二、整改实施开展情况

1.加强源头监管。严格控制项目审批关,对可能影响水源地安全的项目实行限批、慎批、拒批,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审批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的工业、农业、商业及服务业等项目。推行农业无害化、有机化生产。

2.加强监管监测。进一步加大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监管力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水源地的水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掌握水质变化趋势,一旦发现水质异常情况,迅速查找原因并及时报告,确保妥善处置。定期对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监测,全面掌握水源水质变化情况。

3.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制定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建立衔接水源地应急预案体系。建立预警系统全面提升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水平,着力提高水源地应急保障能力,及时处置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以保障饮用水源的安全。

4.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充分利用培训会、安全大检查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大力宣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意义,曝光影响水源地安全的不法排污行为,提高公众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意识。实行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畅通投诉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打击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5.积极开展农村供水水费收缴工作。自2020年,XX乡各供水站都进行了收费,并建立了水费收缴台账。乡级供水水费收缴台账由供水站保管,各村供水情况由本村负责管理。

6.针对板溪村5社水质浑浊的问题,2020年11月7日已整改到位。通过管网排查维修,清水池、管网等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供水站、水源地周边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目前,供水恢复正常运行。板溪村村委会于2020年11月8日在五社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农村安全饮水政策,让群众树立爱护供水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

7.针对XX村季节性缺水和水源地供水不足的问题,XX村于2021年10月前自筹资金建成蓄水池,可容纳水量约2000方,解决蓄水池下方3个社常住居民生活用水。季节性缺水和水源供水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目前供水正常,不存在长时间缺水的情况。

三、存在问题

1.农村安全饮水还应加强监督管理。

2、宣传力度还应加强。

3、部分群众收费难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水源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条例》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防止超采地下水造成饮用水源水量不足或水质不达标。建立社会化的水质监测服务体系,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

2.加大宣传力度

为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和调动参与的积极性,使饮水安全工程扩大影响,要召开动员会和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对饮水安全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通过宣传,让社会各界都关注、关心并参与饮水安全工作,让人们普遍认识到饮水安全是关系到自己和子孙后代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大事,从而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保证我乡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3:xx年安全饮水工作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全市农村已建成运行的集中式供水工程 (供水规模达到千吨以上, 供水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 、联村和单村供水工程所供水质进行常规指标检测, 集中式供水工程采集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 末梢水按照供水2万人设1个监测点, 不足2万人口至少设1个监测点, 监测点的设置兼顾供水人口、地理位置选择自然村, 确保抽样有代表性, 联村和单村供水工程只检测末梢水, 在自然村中随机抽查1居户作为监测点。

1.2 方法

1.2.1 检测项目

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杆菌 (总大肠杆菌检出阳性时检测该指标) 、菌落总数、砷、镉、铬 (六价) 、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 (以N计)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亚氯酸盐、氯酸盐、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 H、铝、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消毒剂余量 (具体按使用的消毒剂进行检测) 。

1.2.2 检验方法和评价依据

1.2.2. 1 水样采集、保存、运输

检测分析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 B/T 5 7 5 0-2 0 0 6) 进行。

1.2.2. 2 评价依据

水质检测结果按照GB5749-2006《生活饮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水质所检测的项目中有1项指标超过国家标准, 即判断该份水为不合格饮水。

2 结果

2.1 水质检测情况

共采集水样992份, 合格率为81.05% (804/992) 。集中式供水工程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89.80%和72.40%, 出厂水与管网末梢水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57, P<0.05) 。联村和单村供水工程合格率分别为88.37%和82.77%。见表1。

2.2 水质主要超标项目检测情况

2.2.1 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管网末梢水存在超标项目较多, 其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标较重, 超标率分别为21.27%、9.95%和9.05%。二氧化氯有42份不符合国家标准, 其中36份低于国标, 多数未检出;6份超过国标, 检测范围为0.92~1.79m g/L。其次是硝酸盐氮和氯酸盐超标, 超标率分别为3.17%和2.71%。见表2。

2.2.2 联村供水工程主要超标项目是硝酸盐氮和亚氯酸盐, 超标率分别为6.9 8%和4.6 5%。单村供水工程主要超标项目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和硝酸盐氮, 超标率分别为8.3 9%、6.9 2%、7.51%和1.77%。见表3。

3 讨论

调查显示, 集中式供水工程出厂水卫生状况良好, 管网末梢水存在微生物超标现象, 原因是由于供水管网较长, 消毒剂余量不达标, 消毒效果下降或缺失所致;硝酸盐氮超标主要是用户用水量较少, 水质在管道储存时间较长造成的;氯酸盐超标是由于坊子区新建的供水工程运转时间较短, 消毒剂采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 因消毒管理员缺乏消毒知识和经验, 使投加的消毒剂过量而导致[1]。联村供水工程采用地下水为水源, 水质稳定, 消毒规范, 水质超标现象少。临朐县、诸城市、青州市、昌乐县和高新区的单村供水工程, 所供水质多数从水井中抽出后, 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供给用户, 无消毒设施, 对水质不进行消毒, 导致微生物超标较重[2]。硝酸盐氮超标, 是由于农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 使用过量的含氮化肥, 农作物吸收后多余的化肥逐渐渗入地下, 污染水源导致的, 另外农村生活污染加重也是农村地下水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3]。

建议单村供水工程配备消毒设施, 设置专兼职消毒人员, 加强水质消毒, 消除饮用水微生物污染隐患。另外建议农民科学使用含氮化肥, 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对粪便、垃圾和污水实施无害化处理, 防止地下水受到有机物污染。

摘要:目的 了解潍坊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方法 对全市已建成运行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状况进行采样检测, 集中式供水工程检测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 末梢水按照供水2万人设1个监测点, 不足2万人口至少设1个监测点。联村和单村供水工程只检测末梢水。检测项目为常规指标。结果 共采集水样992份, 水质检测合格率为81.05%, 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9.80%和72.40%,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5 7, P<0.05) ;联村和单村供水水质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8.3 7%和82.77%。结论 集中式供水的管网末梢水和单村供水工程所供水质存在卫生安全隐患较多。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卫生

参考文献

[1]何涛, 张岚, 鄂学礼.饮用水中二氧化氯及其消毒副产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 (卫生学分册) , 2008, 35 (2) :88-91.

[2]刘本先, 王晓倩, 梁成武.潍坊市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现况调查[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1, 10 (1) :56.

篇4:xx年安全饮水工作总结

摘要:农村人畜饮水安全,惠及千家万戶,为确保我县广大农村人畜饮水的安全,切实让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成为得民心的“德政”工程,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拟从前期规划、资金筹措、建设管建后管理等方面,就新形式下的农村人畜饮用安全工作提出粗浅应对策略。

关键词:师宗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安全;对策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十分严峻、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缺水问题,已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做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势在必行。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十一五”这一大好时机,将师宗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建设作为“十一五”期间的中心工作,为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一、师宗县农村人畜饮水现状分析

师宗县位于云南省东部,东经103°42′至104°34′,全县国土面积2741.6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0 %,全县辖8个乡(镇)106个村民委员会775个村级小组。总耕地面积3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01亩。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38.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05万人,全县人均有粮39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061元。境内山高坡陡,土壤贫脊,各项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较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相对滞后,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全县饮水不安全人口13.67万人,占规划水平年全县总人口的37.6%。其中:氟超标人口0.85万人,饮用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人口3.94万人,饮用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未经处理的地表水人口1.01万人,其他饮水水质超标人口0.3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人口3.89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人口3.68万人。而这部分人大多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生存环境恶劣,生产生活困难,用水基本是人背马驮,严重影响着全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大局。

二、解决我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饮水不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村最紧迫、最实际的问题。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的改善,也关系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其核心就是要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我县项目区饮水安全工程的具体实施,改变了农村的基础建设,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正是我们水利部门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民谋利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利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树立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做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几点对策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紧紧围绕如何做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我们作为最基层的单位应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做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

(一)前期规划是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基础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前期工作与其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一样,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必须严格把握以下几个主要环节,方能力保饮水安全项目的成功实施和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首先是项目的统一规划,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葵山镇的黎家坝村,8户联合投资11.6万元打井提水,只解决了188人的饮水问题,占全村人口的1/9;竹基亨召村分三片各行其道引水,仅解决了1/3的饮水问题。有的工程由于规划没有远见,今年建明年又扩建。这些都是缺乏统一规划,浪费人力财力,工程效益较差的典型。

其次是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工程建设形式的实效性。全县已建的管引工程,个别地方盲目追求吃自来水,明知水源水量不足,却硬性兴建管引工程,建成之日就不能正常使用,导致工程毁坏,投资流失,若采用建集雨水窖的方案就能彻底解决问题。

其三是要科学地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二)资金筹措是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前提

搞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前提是要保障投入,把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纳入“一事一议”范畴,严格按“一事一议”的规定和程序开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获得新的发展生机。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广泛筹措资金,形成政府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融资、农民投工投劳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投入机制,大胆探索利用民间投资进行饮水工程建设的投入新机制,整合各部门的水利投资,专项资金打捆使用,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各记其功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综合效益。

(三)建设管理是农村人畜饮水的关键

水利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的生命,没有优良的工程质量,就无法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就会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因此,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切实抓好工程质量的管理尤为重要。工程质量要把握规划设计质量和建设施工质量两个关键环节。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实施时要反复优化设计,注重实用实效。加大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明确责任,水务局长为全县饮水工程建设技术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局长为直接责任人,乡(镇)长为行政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水务所长为主要技术责任人。工程建设完工后,经县组织检查验收,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的乡(镇),从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以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成效。

(四)建后管理是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保证

建是基础,管是关键,保障工程良性运行,充分发挥效益才是目的。我县非常重视工程建后管理工作,并制定了一项长期的制约机制,促进工程管理。切实推进师宗水利的健康发展,必须重建重管,挖掘管理新效益,水利才能协调发展,水利才能为师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区各乡镇经过多年的人畜饮水工程及山区“五小”工程建设,对工程的建设及运行管理,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能充分保证饮水安全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实现饮水资源及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对饮水工程的管理,首先应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条例,对工程设施实施维护,实行谁受益,谁管护,谁维修的原则,在工程建成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在饮水工程沿途制定乡规民约,从水源保护、饮水工程设施的保护等方面对广大村民进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对工程的保护意识,真正把工程建设好、管理好。

其次,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按工程等级的管理要求,确定工程设施的产权和所有权,建立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保证供水畅通。然后是针对工程特点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状况,组织技术培训,使其能充分胜任自己承担的工作职责。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管好工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真实反映,是为群众办实事的直接体现。因此我们要把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来抓紧抓实,真正为群众解决最根本、最直接的困难。使农村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农村人畜饮水技术手册》

篇5: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总结

一、具体工作

(一)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学习。为了更好的管理好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工程长期有效运行。我们组织全站人员对现已形成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并在学习的同时加以完善、改进。在全站形成了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办事程序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全力保障供水工程的运行、维护。

一是供水设备的管理、维护。各水厂的运行设备由专人进行24小时负责管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积极与设备供应商联系,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二是供水管网的管理、维护。各乡镇水厂与各村的水管员随时沟通、通力协作,形成一个全面覆盖的管道维护网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目前为止,多处人为、非人为破损管道均得到及时、完整修复,极大的保障了群众的正常用水,避 1

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加强饮水安全的宣传力度。一是印制宣传画报。我站共印制150余份图文并茂的饮水安全画报,在各个用水村进行了较全面的宣传。二是录制饮水安全广播。考虑到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我们安排专业人员,录制了时长15分钟的、切合农村实际的、通俗易懂的宣传广播,通过宣传车,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循环宣传,使群众能真正认识到安全饮水的重要性和必须性。

(四)开通热线电话。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也为了方便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我们在各水厂都开通了热线电话,对解决群众在用水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保证了群众能够参与并发挥管理作用。

(五)水费的征收情况。自供水以来,首次水费征收已经基本结束,在充分做好前期工作的情况下,整个征收工作进展顺利有序,共征收水费27万余元,涉及用水户14250户。在征收水费的同时,我们及时的对各用水户发放了用水明白卡,使群众对收费情况一目了然,让各用水户用的放心、用的明白、用的踏实。

二、存在问题

(一)收支不能达到平衡。一是集中供水覆盖面积小,所产生的费用相对较大;二是群众对集中供水理解不到位,依旧使用浅层井水,造成供水量较小的情况;三是供水设备运行所产生的电量较大;以上因素直接造成了各水厂收支不平衡的现象。

根据初步统计,水厂月均总供水量为6.7万吨,每吨供水产生的费用约为1.3元,与现在所收取的每吨1元存在约0.3元的负差。

(二)由于总站没有正规收费票据,在征收水费,特别是对单位、企业收费过程中,在对方索要正规票据的情况下,收费遇到阻力,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总站的稳步发展。

(三)由于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刚刚成立,在制度建设方面不够的完善,管理上存在漏洞,工作中有些地方尚不尽人意。

(四)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同志工作责任心不强、思想滞后,影响了工作创新水平,工作缺乏主动性。

三、下步计划

2011年,我们将在充分借鉴2010年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稳中求进,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努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一)与各乡政府积极沟通,在保证民用水全覆盖的基础上,向当地企业进行供水,扩大饮水安全范围,扩大供水面积,力争达到供水面积最大化、供水效益最大化。

(二)加大对管道的管理力度,实施联动机制,把供水损耗降低到最小范围,保证饮水安全工程长期有效的发挥效益。

(三)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现有的《水厂工作制度》《水厂卫生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将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创新形式,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道路。

(四)从多方面入手,提高职工素质。针对总站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集中学习,讨论、自查等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职工各方面素质。一是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以自我学习提高为主,刻苦提高业务技术本领,自我加压,强化训练,争当业务技术能手;二是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有知识才有力量的观念,使大家认识到只有不懈的努力,才会有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2011年我们的工作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的一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将与各级部门、各级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切实为人民群众管好水、用好水,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为真的民心工程、慧德工程。

篇6:xx年安全饮水工作总结

高文

让农民都能喝上干净水

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事关亿万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权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与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最直接。

2005年我国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全国累计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7万多处、分散供水工程130多万处,解决了4.1亿农村居民和3200多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比例由2005年的40%提高到2013年的73%。

政策到位措施得力,有效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为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自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编制了3个阶段的饮水工程建设“五年规划”,在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的同时,同步解决农村学校和国有农林场的饮水安全问题。

“十二五”以来,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投资和建设标准也有了提高。2011~2013年,3年共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06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707亿元,解决了1.88亿农村居民和261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占《规划》农村居民和师生的63%。2014年又

下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投资240亿元,可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5年,纳入《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的2.98亿农村居民和415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将全部得到解决。

近几年为了建立农村安全饮水的长效机制,各地积极探索,进一步深化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供水总站、自来水厂、股份制公司等多种形式的企业化、专业化管理形式,对小型供水工程推行用水户协会承包等方式,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合理确定供水价格,加强人员培训。

积极推广以县为单元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构、水质检测中心和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的“三项”机制,全国已有80%的县成立了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构,81%的县建立了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监测机构,38%的县建立了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促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

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水

“为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今明两年努力,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的目标,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相关部门将着力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继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督导检查机制,形成抓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强大压力和动力,督促各地进一步完善水质监测检测、运行管护等关键环节,确保今明两年饮水安全目标实现,确保工程正常发挥效益。

——督促各地及时足额落实资金。采取管理信息系统跟踪预警、督导检查反馈、工作动态通报等措施,督促各地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拓宽市场融资渠道,及时足额落实地方建设资金,保证工程建设进度。

——进一步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在完善前期、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促进各地进一步提高水质合格率。

——加快创新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加快研究和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将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费用纳入中央统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补贴范围,促进各地落实好工程运行管理经费。

——认真谋划“十三五”农村饮水提质升级改造工作。组织开展“十三五”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升级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工程配套、改造、升级、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合格率,全面保障农村供水。“十三五”基本建立全流程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各级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供水水质标准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但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农村饮水安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是由于前些年各地普遍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剩余人口多数处于自然条件差、人口居住分散、工程建设成本高的地区,建设难度要远超以往。二是农村供水工程规模相对较小、供水成本高、水价不到位,难以实现专业化管理,建立工程良性运行机制难度大。三是农村饮用水水源类型复杂,规模小、分布广,水源地保护难度大。四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和管理力量薄弱,工程专业化管理程度不高。五是由于水质污染、水源条件变化、原工程建设标准低,有的地方还新出现了饮水不安全人口。”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办公室负责人说。

上一篇:最新强化宗旨意识下一篇:“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