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政府经济学》辅导教案

2024-05-21

电大《政府经济学》辅导教案(共4篇)

篇1:电大《政府经济学》辅导教案

《政府经济学》教案

一、教学任务

《政府经济学》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开办的行政管理专业专升本学习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员全面了解政府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政府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悉我国现行政府各项财政及宏观经济管理制度,把握政府经济制度改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基本具备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学时:36学时。

三、教学内容设计:每一章的开篇有教学目的与要求以及内容提要,力求给学习者一个清晰的指引。在结尾有本章小结,其中包括:本章关键词、要点、复习题、讨论题及参考资料。其中关键词和要点供学习者理清思路,把握每一章的脉络,复习题和讨论题则帮助学习者展开思考,加强理解。参考资料更多的是帮助学有余力的人去扩展知识面,进行深度学习。

教材共分为十六章,其中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政府经济学的概念,给读者一个最为宏观的印象。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展开,详细阐释了政府经济行为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其中请大家重点关注公共选择理论。第六章至第八章主要阐述政府支出,对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都作了详细的介绍。第九章至第十三章主要阐述政府收入,主要讲解税收、公共收费、国有资产收益。十四章分别介绍了政府预算。第十五章阐释了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分清各种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及功能,最后一章简单介绍了一下国际间的政府经济关系。

四、教学方法:辅导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五、考核形式:

考核分为两种形式:平时的作业(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终结性考核)。

(一)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印有形成性考核册。形成性考核共安排四次,每次均按百分制评阅,四次成绩的平均分按20%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

(二)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试中央电大安排是采用闭卷方式,亦按百分制评阅,其成绩按80%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

一般来说期末考试的基本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期末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一次形考作业

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要联系实际准备提纲,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准备的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根据每一位学员的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举例必须联系实际,所举实例应能够证明其观点。

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个人提纲:(30分);

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40分)。

第二次形考作业

题目与形式:以“政府支出”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

要求:1.紧密围绕主题,选取具体内容,自拟题目;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阐述。

第三次形考作业

题目与形式: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某个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供2个案例,学员任选其一,字数在1000字以上)

要求:案例分析没有固定的答案。在分析案例时应注意:

1.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2.分析时要抓住重点;

3.分析过程要逻辑一致,前后呼应;

4.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

5.应注意掌握教材上的案例分析方法;

6.案例分析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第四次形考作业

题目与形式: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进行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要求:1.任选当前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中的一项具体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自拟题目;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该项政策进行分析与阐述。

教学过程:

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政府经济、政府经济学的概念,理解政府经济活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政府经济与企业和个人经济行为的本质区别。能够熟练掌握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学习方法,为本门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政府经济活动的特点,政府经济学概念,以及政府经济学学习方法。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其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重点名词:政府经济

政府经济学

重点: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追溯政府经济的历史,政府财政收支雏形,可从原始社会满足氏族部落公共需要的祭祀、防卫等活动算起,而正式的政府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了国家,有了政府,便产生了政府经济。

2、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与企业、个人相比,存在根本区别。企业、个人经济行为是追求私人利润的最大化,而政府经济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3、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4、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不同,政府经济是以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履行政府职责,并以收支为基础开展宏观管理,即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5、政府经济的依据。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相比,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6、政府经济的目的。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7、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8、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除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方法论以外,需要强调以下具体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2、什么是政府经济学?

3、如何学习政府经济学?

本章讨论题:

1、如何看待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经济行为?

2、如何认识政府经济学的学科属性

第二章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市场竟运行中政府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理解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各种表现,明确政府经济职能,掌握政府经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政府经济及其职能的探索,熟悉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与深化改革的趋势。

主要内容:本章介绍了市场失灵的各种表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提供依据。同时分析了政府失灵的问题,并阐述了政府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经济稳定与发展三大经济职能。本章对政府经活动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进行了论述,既概括了一般原理,有分析了我国的现实选择。在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经济及其能的艰难探索,分析了我国目前政府职能转变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重点名词:

市场失灵,帕累托效率,竞争失灵,自然垄断,信息的不对称性,政府失灵,政府经济职能,政府收入分配职能,公平,洛伦茨曲线,效率

重点:

1、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即存在垄断。在垄断条件下,无论具体程度如何,都会对市场机制形成扭曲,不能有效调节供给和需求,达不到资源合理配置目的。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提供,需要政府组织生产和提供。

(3)外部效应。外部效应体现为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对其它企业和个人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在有关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中得到反映,成本没有的补偿,利益没有得到回报。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必然出现过度生产或生产不足的问题,形成资源量 浪费或不能满足市场需要,(4)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市场的不完整性。是指由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体系不完整,某些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甚至不健全,不能有效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6)收入公平分配。是指市场不能有效调节国民收入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阶层和各成员之间合理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7)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是指自发的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均衡,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特别是在解决通货膨胀、充分就业、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宏观经济问题方面,市场本身无能为力。

2、政府失灵。政府并不完全可以解决市场失灵的现象。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指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对政府经济政策做出反应,或者其行为向政府希望的方向转变,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致使政府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效。

(3)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是指在政府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立法机关与政府关系、以及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4)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政治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3、政府经济职能

(1)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割,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2)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

(3)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4、公平与效率

(1)公平。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阶级,以及不同的个人,都有不同的公平观。一般指人们从既定的概念出发对某种现象的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 的对比关系;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者称之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之为社会公平。

(2)效率。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产出成果,就称之为资源配置效率高,反之,称之为效率低。

(3)公平与效率的选择。包括:公平与效率兼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政府经济及其职能探索

(1)1978-1983年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指导原则下对政府经济及职能的认识。

(2)1984-1988年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导下对政府经济及职能的认识。

(3)1989-1993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对政府经济及职能的认识。(4)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对政府经济及职能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6、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难点(1)政企分开,各行其道。

(2)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3)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分开。(4)政府职责分工的规范化、法制化。(5)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1)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政企分开步伐。

(2)建立现代公共事业组织,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3)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职责,划分财政支出范围。(4)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6)推行电子政务,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效率

复习思考题:

1、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

2、政府失灵有哪些表现?

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有哪些?

4、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5、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本章讨论题:

1、怎样认识收入差距与公平、效率的关系?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政府经济及其职能探索的启示。

案例分析:

国务院决定第3批取消和调整495项行政审批项目

自2001年10月国务院对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以来,行政审批制 度改革始终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新一届国务院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强调要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继2002年10月和2003年月国务院分两批取消和调整1300项行政审批项目后,国务院近日作出决定,第三批再予取消和调整495项行政审批项目。至此,国务院决定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已达到国务院部门审批项目总数的近一半。这次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涉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事务。予以取消的项目有409项,这些项目属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解决,以及重复交叉审批或审批对象和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事项。予以调整的审批项目有项,分改变管理方式和下放管理层级两种方式处理。

点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物品、克服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其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等目标。在经济体转轨时期,我国政府面临着繁重的职能转变任务。上述案例表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已迈出实质性步伐。第一,政府逐步推出可由市场机制调节,属于私人物品范围,应由企业、个人或其他社会组织自行决策的资源配置活动,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第二,政府主要运用法律、经济等间接手段,配合必要的行政手段,履行其经济社会职能,尽可能减少对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行政干预。因此,国务院决定大幅度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体现了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向。

第三章

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公共物品的概念、特征、分类,以及供给方式,了解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条件和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理解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职责,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本章的内容,是政府经济学的核心之一,要求重点掌握。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公共物品的含义和供给问题。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混合物品或称准公共物品 是指处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中间的产品或服务,兼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性质。混合物品可以采取公共提供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公共物品也可由私人供给。私人供给公共物品的形式总的来说有三种,一是私人的完全供给,二是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三是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重点名词:

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 混合物品

消费的非竞争性 消费的非排他性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免费搭车

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

重点问题:

1、任何物品的消费都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方面的特征,根据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可以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以及混合品。

2、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3、混合物品或称准公共物品 是指处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中间的产品或服务,兼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性质。混合物品进一步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类:(1)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的竞争性的物品。(2)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3)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

4、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的“免费搭车”现象。

5、公共物品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政府提供的必要性。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部性。非排他性决定了人们在消费这类产品时,往往都会有不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成为免费搭乘者,这种情形不会影响他人消费这种产品,也不会受到他人的反对(由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特点所决定)。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只要有公共物品存在,“免费搭车者”就不可避免。这样,私人企业如果提供公共物品,就无法收回成本。同时,由于公共物品的个人消费“量”是不确定的,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竞争市场上一般无法提供这类产品,就像经济学家所说的,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达到公共物品供给的帕累托最优,无法满足社会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因此,需要公共经济部门介入--用税收手段来集资,提供这些产品。

6、混合物品的特征是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不言而喻,可以采取公共提供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混合物品的特征又是由两种原因引起的: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外部效应引起的。

7、所谓“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指的是没有政府介入和强制的个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形。然而,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则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其一,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其二,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其三,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其四,更为关键的是,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公共物品必须要有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产权。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三种,一是私人的完全供给,二是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三是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8、公共物品提供的组织形式。对公共物品提供和生产方式的分析,从技术与成本 优势看,各类公共物品可以由多种可替代的组织形式或途径来提供,以保证公众福利的最大化。根据公共物品的属性,公共事务管理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制度安排来实现,这包括准商业化和内部市场化、签约外包、服务购买契约、投标招标、特许经营、税收、规制激励、委托和民营化等。

复习思考题:

1、消费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特征;

2、公共物品、混合物品以及私人物品的分类及特征;

3、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及其理论依据;

4、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方式及其可能性分析;

5、公共物品的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本章讨论题:

根据公共物品及其供给方式的有关理论,请对下列几种物品的性质及其供给方式进行讨论:

(1)教育,(2)基础设施,(3)医疗;

(4)环境保护。

案例分析:

第二批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启动

在先期进行试点之后,第二批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近日启动。此次改革涉及农业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体育总局、地震局、粮食局、供销合作总社和科技部等9个部门。至此,启动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的部门数达到13个,科研机构数达到205个,启动改革的部门数超过部门总数的一半,启动改革的科研机构占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总数的75%。第二批改革共涉及107个科研机构,总编制3.25万人,在职职工2.3万人。按照分类改革的原则,38个科研机构转为企业,进入大学的4个,并入或转为其他事业单位的21个,按非营利机构管理的42个,占机构总数的39.2%,核定非营利机构编制6541人,占总编制数的20.1%,占在职职工总数的28.5%。据了解,2001年11月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四个部门98个公益类科研机构启动体制改革试点,实施一年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明显成效。这些院所通过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出了科研工作的国家目标导向,强化了科研优势,增强了创新能力,转变了运行机制。改革以来,骨干科研人员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今年以来各院所通过竞争获得的纵向科研任务经费较去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资料来源:根据新华网,作者:沈路涛)。

点 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主要为社会提供纯公共物品和部分准公共物品,以克服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即是一种公共财政。而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是以是否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为标准建立的,绝大部分事业单位由政府举办,财政供应资金。而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如按公共物品理论分析,有的属纯公共物品,如基础科学研究,有的属准公共物品,如高等教育,有的属私人物品,如应用技术开发。很显然,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发展需要。上述案例,反映 了我在科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领域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将属纯公共物品范围的科技机构改为非营利组织,继续由政府财政提供支持,将属准公共物品范围的科技机构并入高校,或者其他机构,政府有选择的给与扶持,而私人物品范围的科技机构转化为企业,或并入有关企业,退出政府财政支出领域。实践也证明这种改革成效显著。

第四章

外部经济效应与政府经济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外部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正确认识各类外部效应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理解政府治理外部效应的原因,能够熟练分析收税、财政补贴等手段解决外部效应的具体过程。理解科斯定理在解释和治理外部效应中的优点与不足。在本章学习中,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政府环境保护等政策的理论依据与意义。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外部效应的概念及分类,以及政府对外部效应的治理。外部效应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政府对外部性问题的治理与管理可以采用非市场化方式,也可以采用市场化方式。非市场化方式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克服和纠正外部性问题,其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罚款或收税、财政补贴、公共(行政)管制、法律措施等;市场化方式主要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来克服和纠正外部性问题,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为市场作用的发挥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其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产权界定和保护、可交易的许可证、一体化等。在外部效应研究领域,庇古税和庇古补贴、科斯定理等观点具有重要影响。

重点名词:外部效应(外部性)

私人成本(收益)

社会成本(收益)

外部经济性

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 庇古税

庇古补贴 科斯定理

产权

交易成本(费用)

排污权交易

公共管制

一体化

重点:

1、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2、部性是伴随着生产消费活动而产生的,带来的或是积极的影响,或是消极的影 响。所以,可把外部性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消费的外部经济性、生产外部不经济性、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4种类型。

3、由于外部性的存在,成本收益不对称,这就会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市场均衡),带来效率损失。因为企业或个人进行决策的时候,只可能将其实际承担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进行比较,在无需对外溢成本进行补偿的情况下,经济主体实际承担的成本(内部成本或私人成本)会小于其活动的总成本(社会成本),因而会导致其产量“过剩”;相反,在外部收益得不到报酬的情况下,经济主体实际得到的收益(内部收益或私人收益)会小于其活动的总收益(社会收益),因而其产出会趋向于减少。

4、政府对外部性问题的治理与管理可以采用非市场化方式,也可以采用市场化方式。非市场化方式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克服和纠正外部性问题,其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罚款或收税、财政补贴、公共(行政)管制、法律措施等;市场化方式主要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来克服和纠正外部性问题,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为市场作用的发挥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其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产权界定和保护、可交易的许可证、一体化等。

5、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6、当存在外部收益时,为了扩大实际消费量,一方面政府可以直接提供准公共产品,收取较低的价格。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给私人企业提供补贴,降低私人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在一定的价格下扩大供给量,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这一补贴被称为庇古补贴。庇古税和庇古补贴方法在外部效应治理中应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它是应用最广泛、最典型的一种方法。

7、科斯定理含义是: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还可以解释为: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是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科斯还认为,即便外部效应涉及到多方,即使不把公共资源的产权赋予单个的一个人,市场也可以自动地纠正外部效应。

8、科斯定理“强调产权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界定和保护产权。所谓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物品或资源)的法定权利,这一权利是排他的、可转让的和永久的。”产权包括一个人或其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向谁提供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取的行动。” 在市场体制中,一切经济活动都以明确的产权为前提。

9、国际上过去对于环境和生态问题一般都是采取“命令控制”的方式,通过实践,发现在很多场合下收效甚微。因此,近年来很多国家开始转向积极地利用市场机制的作 用。

10、管制手段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环境管理手段。管制的前提是有一系列污染控制法律,然后根据这些法律对该工厂或消费者确定污染物的排放种类、数量、方式以及生产工艺中的相关指标。管制系统包括管制指令生成机构、执行机构以及制裁、监督机构。与收税、排污权交易手段相比,管制在消除外部不经济性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外部效应(外部性)?它与公共产品有何内在关联? 2.什么是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3.外部效应(外部性)有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是依据什么标准划分的? 4.外部效应(外部性)对市场效率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说它是市场失灵的一种主要表现?

5.消除和解决外部负效应有哪些主要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为优越? 6.什么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管制? 7.什么是一体化的方法?它有何局限性? 8.请阐述庇古税、庇古补贴的原理与方法。9.阐述科斯定理的含义、意义及局限性。

10.什么是排污权交易?它与科斯定理有何内在关联?

11.与收税、排污权交易手段相比,管制在消除外部不经济性方面有哪些局限性?

本章讨论题:

1、假设政府决定发行某种形式的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a.政府分配还是拍卖许可证对经济效率重要吗?

b.如果政府选择分配污染许可证,许可证在各企业中的分配对效率重要吗?用其他任何方法重要吗?

2、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排入大气中,不同的国家排放的量不同。但在一年内平均分布在全球。在《波士顿环球报》(1990年7月3日)的一篇文章中,马丁(Martin)和卡瑟琳-费尔德斯坦(Kathleen Feldstein)认为,解决全球变暖的正确方法是“不要求个别国家把他们的排放量稳定在现在的水平上”,而是像有建议的,“在那些减少排放量成本最低的国家应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这些国家承受的负担应该由世界其他国家给予补偿。” a.为什么要达到有效率的结果必须有国际合作?

b.设计一种使所有国家都比同样减少排放量制度时变好的补偿计划可能吗?并解释之。

3、人们一般将问题视为甲给乙造成损害,因而所要决定的是,如何制止甲?但这是错误的。问题具有相互性,即避免对乙的损害将不可避免地使甲遭受损害。必须决定的真正问题是,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关键是避免较严重的损害。“科 斯这句话正确吗?你如何理解它的理论意义?

案例分析:

烟雾交易:利用自由市场的力量来对付空气污染的新规定

加州多伦斯-在这个由平房和棕榈树组成的整洁的社区在中,为控制污染,甚至连除草机和加油泵都受到严格管制。但美孚(Mobile)石油公司最近获得一项权利,每天可以再排放900磅有毒的瓦斯气。

为什么环保积极分子没有在炼油厂门前进行强烈的抗议?实际上,美孚(Mobile)促成了环境保护新时代的先导。美孚(Mobile)的炼油厂最近以约300万美元的价格从邻近的城市加州南门获得了污染的”信用证“。南门政府从通用汽车公司得到这张”信用证“,该公司1985年关闭了在这里的一个工厂,并向市政府出售了它的财产。多伦斯炼油厂额外排出的污染比通用汽车公司少得多。

根据尚不完善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管制的做法,美孚(Mobile)购买了污染权。这种做法自从70年代以来就存在,但其规则甚为复杂,以至于象美孚(Mobile)这样的污染交易还是很少见的。

这种状况会很快改变。越来越多的管制者相信,传统的”命令与控制“ 管制-允许每个工厂排污有一定的量,但不能超过-不能阻止环境破坏。这些当权者受经济学家鼓动,想把地球的环境放到金融市场上,并让市场去摆脱世界的酸雨和全球变暖-----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为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管制而振奋。一些环境主义者认为,买卖污染权是不道德的。另一些人怀疑官员们是否有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方案的工具,这种方案要求事前准确地监督污染量。还有一些引起污染的企业怀疑那些习惯于命令与控制的官员能否给市场以发挥作用所需要的自由。

点评:

政府对外部性问题的治理与管理可以采用非市场化方式,也可以采用市场化方式。非市场化方式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克服和纠正外部性问题,其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罚款或收税、财政补贴、公共(行政)管制、法律措施等;市场化方式主要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来克服和纠正外部性问题,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为市场作用的发挥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其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产权界定和保护、可交易的许可证、一体化等。上述案例就是采用可交易的许可证的典型。在此方式下,排污企业必须为购买许可证支付,排污的机会成本是它们在公开市场上出卖它们的许可证能得到的收入。相比之下,在某种程度上,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更富有效率,因为它是排污企业间的直接交易,而企业显然比政府知道更多的外部性信息,但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需要一系列的条件。

第五章

政府经济行为与公共选择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政府经济活动不完全是政府自己决策,而是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把握政府经济决策在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根本区别。了解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政府经济决策的基本过程,分析我国政治民主制度建设对政府经济活动的要求,以及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政府经济决策,以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政府的经济决策。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在直接民主制度下,公共选择涉及全体一致原则、多数裁定原则、单峰偏好和多峰偏好、中位选民等问题。在代议民主制度下,公共选择涉及政治家的行为、政府公务员的行为、特殊利益集团的行为等问题。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政府经济决策包括议会党派斗争与政府经济政策、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议会通过立法对政府经济活动的制约等内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政府的经济决策,涉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预算、决算的审查与批准、对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审查与批准、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经济立法与监督等内容。

重点名词:公共选择

直接民主

全体一致原则

多数裁定原则 投票悖论

票决循环 单峰偏好

多峰偏好 中位选民理论

互商投票制 阿罗的不可能定律

代议民主制度 政治家的行为

公务员的行为 特殊利益集团的行为

重点:

1、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2、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3、全体一致原则。指由于所有的人都能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受益,社会成员可就公共物品供给与其所需要征收的税收达成一致。即所有成员一致同意征收一定数量的税收以提供相应数量和质量的公共物品。

4、所谓多数裁定原则。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多数裁定原则还可具体分为简单多数原则、有条件多数原则。简单多数原则是指在投票表决时有超过1/2的票数即可。有条件多数原则是指投赞同票的票数超过了简单多数,如常见的要求达到2/3的多数。其中,简单多数原则运用最为普遍。

5、单峰偏好和多峰偏好。单峰偏好是指在可选择的方案中,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 有一个,如偏离这一点,无论方向如何,其效用都是下降的。而多峰偏好是指人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6、中位选民。指其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一半人偏好大于其偏好,一半人偏好小于其偏好。

7、代议民主制度。即社会成员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如我国的人大代表或其他国家的议员,代表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从事选举和任命政府负责人、审查和批准政府收支等决策活动。在代议民主制度下,通过公共选择来决定政府经济活动的机制和过程有其特点。

(1)政治家的行为:追求选票数量的最大化。(2)政府公务员的行为:追求预算的最大化。

(3)特殊利益集团的行为:使公共选择的结果更有利于自己的利益。

8、西方国家议会党派斗争与政府经济政策

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制定符合执政党利益集团的各项经济政策。(2)制定相应经济政策,取得选民支持,争取连选连任。(3)制定、实施某些适当顾及反对党和其它社会阶层利益的经济政策。

9、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是议会的重要职权,成为政党斗争的焦点之一。预算是政府年度财政收支的基本计划,是政府履行内外职能的经济基础,构成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在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过程中,如何协调政府与议会的关系,有效处理政党之争,对整个政府经济活动具有决定性影响。

10、西方议会通过立法对政府经济活动的制约。在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作为立法机关,议会的基本职责是制定和实施法律,对政府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成为国家市场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而政府必须在法律的授权的范围内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开展宏观经济管理活动。(1)议会对政府经济立法的层次。(2)议会立法对政府经济活动的制约。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活动的调节、监督。(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预算、决算的审查与批准。(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审查与批准。(3)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经济立法与监督。

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政府的经济决策。(1)政府在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中的职责。(2)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3)法律授权范围内的政府宏观经济决策。

13、中国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中的政治民主协商。政治协商制度对政府经济影响的途径有:(1)政府就重大经济决策问题,通过政协组织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进行协商,听取意见。(2)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在视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政协组织,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政府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3)在每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就政府经济问题提出的议案,交由政府有关部门办理,对政府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14、完善与健全有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1)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的监督力度。(2)进一步提高政府经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3)扩大基层民主,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策的途径。(4)加强政治协商,提高公共选择水平。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公共选择?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府经济有何意义?

2、在直接民主制度下,使分析全体一致原则和多数裁定原则的利弊。

3、在代议制民主制度下,政治家、公务员和特殊利益集团的行为有何不同?

4、在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议会如何对政府预算进行审查批准和监督?

5、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各级人大如何对政府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监督?

6、试论完善与健全有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

本章讨论题:

1、试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2、试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制度下政府经济公共选择的异同。

案例分析:

解读水价调整听证

2004年6月3日上午,就市水务局、市自来水集团公司、城市排水集团提出的水价调整申请,北京市发改委组织召开了调整水价听证会。听证的主要内容,一是提高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二是对城镇居民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这是《北京市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实施细则》实施后召开的第一个价格听证会。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交听证会的《北京市调整水价并实行阶梯式水价初步方案》,水资源费平均由每立方米081元调整为1.37元。其中:地表水和供自来水公司的地下水水资源费由每立方米0.60元调整为1.10元;自备井水资源费由每立方米1.50元调整为2.00元;乡镇企业用地下水水资源费由每立方米0.40元调整为2.00元。综合水价将由每立方米4.01元调整为5.14元,居民综合水价将由每立方米2.90元调整为3.70元。最终调整方案将根据听证结果确定。最为居民关注的是自来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的调整。此次水价调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自来水平均销售价格由每立方米3.01元调整为3.84元,其中居民用水由每立方米2.30元调整为2.80元。污水处理费平均由每立方米1.00元调整为1.30元,其中居民排水由每立方米0.6元调整为0.90元,非居民排水由每立方米1.20元调整为1.50元。新增的水费和污水处理费两项合计,居民每用1立方米水增加支出0.8元。此次水价调整还包括水利工程供水(地表水)价格。水利工程地表水平均由每立方米1.01元调整为1.44元;园林用地表水由每立方米0.3元调整为1.30元(不含水资源费);供自来水公司的水由每立方米1.22元调整为1.72元;工业消耗水由1.27元调整为1.77元;工业循环水、工业惯流水价格不做调整。此外,洗车业、纯净水业、洗浴业等行业用 水价格也将做相应调整。北京市将对城镇范围内实现集中供水的、可单独按户计量的居民用户试行阶梯式水价,最终实施方案将在听证会后确定。

点评:

居民参加与其切身利益有关的公共物品生产和提供的决策,是公共选择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上述北京市就水价调整而举行的听证会,是居民参与公共选择的有效途径。就政府而言,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可充分了解本辖区居民的真实偏好,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物品服务,并就服务的成本与收费与居民达成共识。就居民或其它社会利益集团而言,通过听证会等公共决策程序,向政府及有关公共企业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选择的广度、深度,体现了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

第六章

政府支出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政府财政支出的基本规律,以及对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现象的理论解释,掌握政府支出常用的分类方法、政府支出绩效衡量方法和政府采购的有关问题。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大致把握外国政府及有关国际组织对政府支出的分类。

内容提要:本章分析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介绍了对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现象的理论解释,包括宏观理论方面和微观理论方面来解释。宏观增长模型主要包括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皮考克和怀斯曼的”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微观增长模型主要有鲍莫尔的”财政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本章还介绍了对财政支出分类的主要方法,以及政府支出绩效衡量的方法的,包括成本-收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和公共定价法。此外,本章还论述了政府采购的有关问题。

重点名词:政府支出规模

瓦格纳法则

皮考克和怀斯曼关于支出增长的理论 政府支出比率指标 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成本-收益分析法

最低费用选择法 公共定价法

政府采购

重点:

1、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一般来说,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相对增长主要从财政支出金额与GNP或GDP进行对比,同时也可以把财政支出分成若干项目(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等)与GNP或GDP进行对比。对财政支出的规模,不同国家或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都不是相同的,并明显地呈现出增 长趋势。

2、对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现象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四种,包括宏观理论方面和微观理论方面来解释。宏观增长模型主要包括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皮考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的”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微观增长模型主要有鲍莫尔的”财政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3、从一定意义上说,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综合原因主要是包括政治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引起的。政治性因素有国防力量的加强和国家机构地行政效率;经济性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物价水平、征税能力和政府的经济干预上。而社会性因素则是指社会福利事业的扩增、人口状况和文化背景等。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呈现出先下降后又逐步回升的现象。一段时期内,呈现财政支出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张,财政支出增长率也比较高,但财政支出比率却不断下降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期,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税收限制政策也促使财政支出规模呈现如此现状。为此,在工作中要时刻关注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

5、财政支出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按政府职能分类;按住性质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按功能分类;按支出部门分类;按支出预算编制分类;按预算管理体制分类。

6、政府支出的绩效,是指各项政府支出所发生的”成本“与所得”收益“的对比关系。提高政府支出绩效,实际上就是政府通过相应的经济活动,达到”低成本、高收益、高效率“这样一种最优效果。

7、政府支出项目的多样性,决定了政府支出绩效衡量方法的多样化。一般来说,对政府支出项目的衡量有多种衡量方法,包括成本-收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和公共定价法。

8、成本-收益分析法,就是对政府面临的项目或服务等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备选方案,并进行成本-收益比较,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让政府决策者通过认真分析比较,确定一个项目或服务就总体而言是否有益,最终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其最终目标是,要使政府决策者面临项目或服务时能够作出有效率的支出决策。

9、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不必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政府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需要计算所有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且把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作为政府支出项目择优选择方案的基本标准,在所有备选方案中,哪一个方案消耗的成本最低,就成为政府支出项目方案的首选方案。

10、公共定价法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自身对市场也提供了大量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并且这些物品(和服务)也同样就涉及到与其他普通商品和服务一样的问题,即价格的确定。这种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的定价问题就是所谓的公共定价,公共定价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11、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对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复习思考题:

1、政府支出规模呈现一种什么样的趋势?

2、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模型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主要有哪些?各自包含什么内容?

3、如何认识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请简要加以分析?

4、怎样看待我国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特点。

5、什么是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6、什么是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主要程序包含哪些步骤,请简要加以分析。

7、推行政府采购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又可意义?

本章讨论题

通过对政府支出规模增长模型的分析,谈谈我国政府支出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七章 政府购买性支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政府购买性支出性质,政府财政应承担的职责,了解各类支出目前的状况,以及深化改革的任务。具体而言,在公共投资领域,重点掌握公共投资的特点与作用。在公共事业支出中,掌握教育、科技、卫生、文化支出的性质与政府职责。在行政管理、国防支出方面,掌握指出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政府购买性支出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投资、公共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政府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公共事业支出,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各项公共事业发展而安排的支出,包括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行政管理支出,就是指政府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交机构行使职能所需要的经费开支。国防支出是指政府用于国防建设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安全需要的费用。

重点名词:

公共投资

财政投融资

教育支出

公共卫生支出

重点:

1、政府公共投资,是指政府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 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1)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2)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投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是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第二,通过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有利于强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产业中的实力和地位。第三,政府公共投资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3)政府公共投资范围主要包括:基础产业投资和农业投资。

2、政府公共事业支出,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各项公共事业发展而安排的支出。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虽然同属于购买性支出,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公共事业支出从总体上来看具有非生产性,是一种社会消费性支出。主要包括:教育、科技和卫生等公共事业支出等。这些支出所带来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应,即能够为提高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从而体现出教育、科技、卫生等服务社会化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又由于教育、卫生服务的直接享受者是个人,科技成果也能够直接为私人或私人团体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又体现出这类服务具有个人化的一面。因此,从总体上看,教育、科技和卫生服务既存在公共物品的属性同时,也存在私人物品的属性,属于混合产品。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们可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1)政府应承担的教育支出范围,主要应当是基础教育和部分的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教育。(2)政府应承担的科技支出范围,主要应当是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除由政府财政给与一定的资助外,基本上应由私人部门来承担。(3)公共卫生支出中,政府主要负责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要的经费。医疗服务应通过多种形式特别是以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来提供。(4)公共文化支出中,政府应承担的是涉及全体社会公众利益的文化事业方面的活动开支。

3、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就是指政府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交机构行使职能所需要的经费开支。政府的行政管理属于纯公共产品范畴,其支出也必须由政府财政予以提供,而政府提供经费的来源是向全体社会成员收取的税收。行政管理支出属于非生产性的社会消费性支出。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是通过预算安排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行政管理费;(2)外交事务支出;(3)公检法司支出。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水平和公共收入的规模、政府的职能范围及其相应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政府的行政效率等等。

4、国防支出是指政府用于国防建设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安全需要的费用。国防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一样,也属于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是一种纯社会消费性支出。在我国,国防支出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军对正规化建设和民兵建设等方面。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1)、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2)、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3)、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4)、走有中国特色的强兵之路。(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行为。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政府农业投资的范围。

2、试述政府教育支出的范围。

3、试述政府科技支出的范围。

4、试述政府公共卫生的范围

5、试述政府公共文化支出的范围。

6、试述政府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和内容。

7、政府购买性支出的特点是什么?

8、试述政府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区别和联系。

9、试述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投资的作用。

本章讨论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促进农业的发展?

3、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与政府行政管理支出的关系。

第八章

政府转移性支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在社会保障支出中,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功能、内容,以及财政支出的范围,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主要方向。在财政补贴支出中,掌握其概念、分类及经济影响,了解财政补贴我国制度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主要方向。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政府转移性支出的两项重点内容,即社会保障和财政补贴。社会保障是以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其成员因各种个人难以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其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是提供的物质保证,是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社会稳定制度。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社会待业和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助支出等。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从补贴形式划分,财政补贴还可以划分为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收支出等。

重点名词: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财政补贴

现收现付式

完全基金式

部分基金式

财政补贴

价格补贴

企业亏损补贴

财政贴息

税收支出

重点:

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以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其成员因各种个人难以抗拒的客 观原因导致其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是提供的物质保证,是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社会稳定制度。

2、社会保障的功能主要是:(1)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2)风险分担功能;(3)收入再分配功能;(4)维护社会稳定功能;(5)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的功能。

3、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救济;(2)社会保险;(3)社会福利。

4、社会保障支出内容包括:(1)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第一,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各有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即现收现付式、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第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社会保障基金是多方面共同承担的,所以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也是多渠道的。一般而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主要由三条渠道,即用人单位缴纳,劳动者交纳和国家财政拨款。第三,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方式主要有社会保障税、社会统筹和政府预算拨付。(2)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社会待业和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助支出等。

5、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业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社会保障初步建立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为主,包括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项目以及社会救济、抚恤等在内的社会保障总体框架,并且还确定了多渠道、多层次兴办社会保障的方针,提出了社会保障费用应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社会保障原则,探索出了社会保障实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金运行模式。这些改革的思路和改革的措施及其效果,直接反映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6、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还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1)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不够宽,保障水平较低,存在较大的所有制差别和城乡差别。(2)社会保障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管理。(3)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国家和企业负担沉重。(4)社会保障基金收缴难度大,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的正常进行。(5)社会保障基金总量不足。(6)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制度的改革滞后。(7)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缺乏总体协调与宏观控制。

7、针对上述矛盾和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障法制和基金运行机制,应当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社会保障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在政府预算中健全社会保障预算。(3)统一管理体制,实现征缴、管理、使用三分离。(4)建立城乡有别、区域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5)开征社会保险税。(6)加强社会保障改革与其他各项改革之间的协调配合。(7)建立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8)逐步加大政府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力度。

8、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财政补贴的性质同社会保障支出一样,都属于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政府进行财政补贴,实质上是将一部分纳税人的收入无偿地转移给另一部分经济主 体。财政补贴的特点是:政策性、灵活性、时效性。

9、财政补贴的种类很多,为了方便管理和全面反映财政补贴的内容,可以将财政补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补贴的环节划分,财政补贴可以划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从补贴的经济性质划分,财政补贴可以划分为生产性补贴和生活性补贴;从政府是否通过预算安排看,财政补贴可以分为明补和暗补;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划分,可将财政补贴划分为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从补贴的来源划分,可将财政补贴划分为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从补贴形式划分,财政补贴还可以划分为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收支出等。这种分类,是在政府预算中采用的方法,也是财政补贴最主要的分类方法。除以上财政补贴项目之外,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我国还存在一类重要的财政补贴就是职工生活补贴。此类补贴是政府为了保证职工的某些基本消费不因物价的上涨而受到影响,而给与的职工个人补贴,如住房补贴、水电补贴、煤气补贴、降温补贴等等。

10、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表现在:(1)有效调节社会供求平衡,维护宏观经济稳定(2)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3)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这是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但财政补贴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1)政府财政对一些经济活动长期提供大量补贴,将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长期化、合法化,从而削弱价格的经济调控功能。(2)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3)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11、当前,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财政补贴数额大,已成为政府财政的负担。(2)财政补贴的项目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3)现行的企业亏损补贴制度不规范,不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补贴领域中的职权划分不明确,不利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效运行。针对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弊病,我国财政补贴制度改革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财政补贴应尽量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扰。(2)财政补贴应适时、适度地调整其规模,优化补贴结构。(3)财政补贴应与其他政策配合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4)规范财政补贴管理,提高补贴效率。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2、简述社会救济的功能。

3、简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4、试述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进行改革。

5、试述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

6、简述财政补贴的特点。

7、试述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本章讨论题:

1、如何建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稳定的运行机制?

2、现阶段我国的财政补贴应如何进行改革?

第九章

政府收入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政府收入的概念、内容、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政府收入分类和收入效应。理解政府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把握组织政府收入的数量界限,了解我政府收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在学习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政府收入的基本情况。政府收入,亦即财政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从动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从静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在我国,政府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政府收入即是指狭义的政府预算收入。政府收入的内容主要有税收、公共收费、国有资产收益、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政策;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政府收入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政府的收入对纳税人经济的影响行为会产生两个方面的效应,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重点名词:

政府收入

政府收入规模制约因素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政府收入

重点:

1、政府收入,亦即财政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从动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从静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在我国,政府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政府收入即是指狭义的政府预算收入。本章所讲述的政府收入也是狭义的政府收入。

2、政府收入的内容主要有税收、公共收费、国有资产收益、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其中,税收,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首先表现为政府拥有课税权。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税收三性“。公共收费是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它是以政府提供某种产品和服务为前提的,根据受益大小和服务成本来收费。公共收费从总体上看不具有税收那样的强制性,而主要是基于社会成员的自愿性原则。国有资产收益是政府依靠资本所有权取得的收入。国有资产是政府投资及其收益形成的,或者是凭借法律规定和接受馈赠取得的财产和财产权力。当税收、公共收费、国有资产收益等政府无法满足政府的财政支出需要时,政府就需要举借债务。人们通常把公债视为未来的税收。

3、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主要应当包括:(1)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的原则。(2)利益兼顾的原则。(3)合理负担的原则。(4)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4、政府收入规模,是指政府究竟可以组织多少财政收入,也被称为政府收入的数量界限。一般认为,政府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GDP)的比率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的指标。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二,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第三,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既影响公共需要的满足,也影响个别需要的实现。

5、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绝对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于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使得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严重弱化,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可以预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好转以及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再加上税收征收管理的不断加强,特别是对预算外资金的清理整顿,将可以纳入预算内的正常收费项目纳入预算内管理,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会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而进一步增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为政府实现各项职能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

6、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有:(1)经济发展水平;(2)收入分配政策;(3)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7、政府收入的分类有:(1)以收入的形式为标准分类,可将政府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大类。(2)按政府收入的产业为标准,可将政府收入划分为来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政府收入。这是按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分类进行的政府收入划分。按政府收入的部门为标准,可将政府收入分为来自于工业部门收入、农业部门收入、商业流通部门收入、建筑业收入、邮电通讯业收入、服务业收入等等。这种分类是一种传统的政府收入分类方法。(3)按照政府收入的管理权限为标准,可以将政府收入划分为中央政府收入和地方政府收入。

8、政府收入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因为政府组织收入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因国家征税而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政府收入的效应,就是我们所讲的政府收入的调节作用。由于政府的收入对经济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因此,政府完全可以利用收入这一手段,来实现自己宏观调控经济的目标。政府的收入对纳税人经济的影响行为会产生两个方面的效应,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性对价格,使经济主体减少对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政府为取得收入而向纳税人征税,导致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了纳税人对商品的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关系。

2、简述应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3、试述组织政府收入应遵循的原则。

4、试述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5、政府组织财政收入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是什么? 本章讨论题:

如何合理提高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第十章

政府税收收入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掌握税收制度的概念、税收制度要素、税收分类方法、税负转接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税收负担的含义,理解税负转嫁的经济效应、理解税收负担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因素。了解我目前企业和个人税收负担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任务。本章概念较多,应注意理解和掌握。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税收制度构成要素、税收分类、税负转嫁和税收负担问题。所谓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它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主要包括税收法律、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有:课税对象、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税收的分类方法较多,其中,按照课税对象为标准,通常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财产税类和行为税。而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行为。税负转嫁方式有:前转、后转、散转、消转。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向国家交纳税款所承受的经济负担程度或负担水平。

重点名词:

税负转嫁

税收归宿

宏观税率

拉弗曲线

税收”三性“

负税人 直接税

间接税 课税对象

纳税人

重点:

1、所谓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它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主要包括税收法律、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

2、税收制度的构成主要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1)课税对象;(2)纳税人;(3)税率;(4)计税依据;(5)纳税环节;(6)纳税期限;(7)减税、免税;(8)违章处理。

3、税收的分类方法是多样的,在我国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标准:(1)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这是最基本的一种分类方法。西方经济学家按照课税对象的标准,通常将税收主要划分为:商品劳务类、所得税类和财产税类。我国按此标准通常将税种分为五大类,即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财产税类和行为税类。(2)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可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这种分类方法,是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税收分类法。(3)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可将税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4)按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可将税收划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5)按征税的计量单位分类,可将税收划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4、在税收管理中,税负转嫁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税负转嫁作为一种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第二,税负转嫁是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对税收负担的一种再分配,也就是对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税负转嫁的客观结果,必然是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第三,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相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税负转嫁引起的。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就是商品价格有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由浮动。一般来说,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交易转嫁;而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不易转嫁。对商品的课税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对所得的课税一般不能实现税负转嫁。课税范围宽的商品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课税范围窄的商品则难以实现税负转嫁。企业谋求的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也会产生影响。按照价格变动情况的不同,税负转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前转(也称顺转);(2)后转(也称逆转);(3)散转(也称为混转)(4)消转(也称税收转化)。税负转嫁能够产生以下效应:(1)税负转嫁是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消费者会因税负转嫁而增加负担,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会因税负的转嫁而改变在竞争中的地位。(2)税负转嫁会影响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3)税负转嫁可能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与税负转嫁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税收归宿。所谓税收归宿,也称为税负归宿,它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税收归宿与税负转嫁的实质,都是研究税收负担的再分配问题。两者不同的是,税负转嫁主要研究的是税收负担再分配的过程,税收归宿主要研究的是税收负担再分配的结果。

5、税收负担的合理与否,是衡量一种税,乃至整个税收制度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向国家交纳税款所承受的经济负担程度或负担水平。税收负担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1)按照税收负担人的不同,可以将税收负担分为直接负担和间接负担。(2)按照税收负担衡量的方式不同,可将税收负担划分为货币负担和真实负担。(3)按照纳税人实际承受的税收负担的不同,可将税收负担划分为名义税收负担和实际税收负担。

6、从全社会的角度考核税收负担,可以综合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的总体状况。表明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宏观税率和最佳税率。宏观税率,是指税收收入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GDP的比重,也就是国家的税率总水平。关于这个问题,美国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了著名的”拉弗曲线“原理。从拉弗曲线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政府实行高税率并不一定能够取得高税收收入,而高税收收入也不能表明高效率。第二,曲线还说明,基于上面同样的理由,政府要想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高低两种不同的税率。第三,税率与税收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有结合虽然在实践中是少见的,但是拉弗曲线从理论上证明了存在一个最佳税率点,它是国家进行税收制度设计的理想目标模式。

7、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有:(1)税收制度;(2)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3)宏观经济政策;(4)政府的职责范围。从我国的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情况看,我国的宏观税负是偏低的,既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的。历史经验表明,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过低,会直接导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弱化,造成宏观调控缺乏力度,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适当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保证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同1994年税制改革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仍然实行1994年确定的税收制度,使得税收制度的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WTO规则,尽快改革和调整我国现有的税制。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直接税的特点。

2、简述间接税的特点。

3、简述税负转嫁的特征。

4、简述税负转嫁的效应。

5、简述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

6、试述税负转嫁的条件。

7、将拉弗曲线描绘出来,该曲线说明了什么?

8、试述我国税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本章讨论题:

1、我国的宏观税负是否过高?应如何保持合理的宏观税负?

2、根据我国的经济形势,分析我国应如何进行税制改革。

第十一章

政府税收收入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的概念、特点和功能,以及我国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等主要税种的定义、课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等具体规定,熟练计算主要税种的应纳税额。了解国内外税制改革的现状和趋势。

第一节

流转税制度

一、流转税的涵义、特点和功能

二、增值税

三、消费税

四、营业税

第二节

所得税制度

一、所得税的含义和特点

二、企业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

第三节 财产税制度

一、财产税的涵义、特点和功能

二、房产税

三、契税

四、车船税

第四节

资源税

一、资源税的涵义、特点和功能

二、资源税制度

三、耕地占用税

四、土地增值税

五、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五节

行为税制度

一、行为税的涵义、特点和功能

二、印花税

第十二章

政府非税收入

教学目的与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掌握国有资产的概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国有资产经营方式及收益形式,理解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的演变过程;掌握公共使用费、公共定价方法。理解和掌握行政规费、罚没收入、彩票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国有资产收益、公共设施使用费、行政规费、罚没收入、彩票收入等非税收入。国有资产,是指在法律上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所有权的各类资产。具体来讲,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受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类财产或财产权利。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凭借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从国有资产经营收入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其来源是国有企业或国家参股企业的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现阶段国有资产收益上缴的主要形式:股息、红利收入;上缴利润;租金收入;其他收入形式。公共设施使用费,是指政府对所提供的部分公共设施向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行政规费是指政府机关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如办理结婚证、护照等收取的工本费、手续费等。罚没收入,指法院、检察院、海关、工商、税务、质监等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对各类违法行为给于罚款取得的收入、没收财物的变价款收入等。彩票收入指以发行彩票的方式筹集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资金。重点名词:

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收益

股息 公共定价

单一定价法 二部定价法

高峰负荷定价法 行政规费

罚没收入

重点:

1、国有资产,是指在法律上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所有权的各类资产。具体来讲,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受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类财产或财产权利。

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与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

3、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政企分开;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分级所有、分级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正确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企业职工)之间物质利益关系。

4、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权限的划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监管的内容;

5、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凭借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从国有资产经营收入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其来源是国有企业或国家参股企业的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

6、目前,常见的国有资产经营方式有:国有资产的股份制经营;国有资产的集团经营;国有资产的委托经营;国有资产的承包经营;国有资产的租赁经营。

7、现阶段国有资产收益上缴的主要形式:股息、红利收入;上缴利润;租金收入;其他收入形式。

8、公共设施使用费,是指政府对所提供的部分公共设施向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特别是城市财政收入中,公共设施使用费是收入来源之一。

9、公共定价,是指政府对提供某些特定商品和劳务所收取费用的决策。

10、行政规费含义。行政规费是指政府机关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如办理结婚证、护照等收取的工本费、手续费等。这些收费主要是配合国家对有关行为、活动的统计、管理,并适当弥补政府管理成本费用,不以增加政府收入为目的。

11、罚没收入,指法院、检察院、海关、工商、税务、质监等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对各类违法行为给于罚款取得的收入、没收财物的变价款收入等。罚没收入的主要目的,使配合国家有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组织收入的功能是次要的。

12、彩票收入。以发行彩票的方式筹集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资金。

复习思考题:

1、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原则是什么?

2、目前我国政府来自国有资产收益的收入有哪些?

3、如何实行公共定价?

4、我国行政规费管理制度有哪些?

5、什么是收支两条线管理?

本章讨论题:

1、如何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2、治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膨胀的难点何在?

第十三章

政府债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政府债务收入的概念、公债分类、公债发行方法、公债市场、公债偿还方法,以及公债风险的含义,理解公债规模、公债风险在债务管理中的地位和意义,熟练运用监测公债规模的指标公式。了解我国公债发行、流通、偿还的现状,把握公债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期趋势。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政府债务收入的概念、公债分类、公债发行方法、公债市场、公债偿还方法,以及公债风险管理。政府债务收入就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或合同的规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公债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公债发行方法有直接发行法和间接发行法、公募法与非公募法、市场销售法和非市场销售法等不同划分。公债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政府债券以及人们对既发债券进行转让、买卖和交易的场所。公债偿还的方法有:买销法、比例偿还法、抽签偿还法、一次偿还法。目前国际上监测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标通常有四个,即公债依存度、公债负担率、借债率和偿债率。

重点名词: 政府债务

公债市场

重点:

1、政府债务收入就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或合同的规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公债是政府债务收入的主要形式,也是政府财政活动的重要内容。人们对公债概念通常有两种理解:其

一、认为公债是政府作为主体的一系列动态活动的总和,包括举债、用债和偿债等活动;其

二、认为公债是对于政府所负债务的静态描述,是政府与有关各方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和消失是由举债和偿债为标志的。

2、公债按发行地域分类,可以划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3、按照公债债务期限的长短,可以将公债分为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4、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两类。

5、按照公债是否被允许上市或是否可以流通为标准,可以将公债划分为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

6、按照应募条件,可以将公债划分为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两类。

7、公债的发行是指公债售出或被银行、企业和个人认购的过程。公债发行是公债进行的起点和基础环节。

8、公债发行条件是指国家对所发行公债及其与发行有关诸多方面以法律形式所作的明确规定。发行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债品种、公债发行权限、公债发行对象、公债发行数额、公债券票面金额、公债发行价格、利息率、对公债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规定等。

9、公债发行方法是指采用何种方法和形式来推销公债。公债发行方法很多,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对公债发行方法进行分类。

10、按照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直接发行法和间接发行法

11、从公债发行对象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公募法与非公募法。

12、从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市场销售法和非市场销售法。

13、公债规模是一个国家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举借债务的数额及其制约条件。公债规模是一个事关国家全局的宏观经济问题,必须把公债规模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研究,把握好公债规模与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率和宏观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化程度、政府管理债务水平之间的关系。

14、公债规模的衡量。通常来说,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有五个方面:一是从应债能力方面看,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二是从偿债能力方面看,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三是从政府债务对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价格总水平;四是从政府债务对私人部门投资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有多大的所谓”挤出效应“;五是从政府债务工具是证券市场的基本金融商品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

15、公债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政府债券以及人们对既发债券进行转让、买卖和交易的场所。公债市场通常由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组成。公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了一定规模和质量的发行市场,二级市场的交易才有可能进行。同时,二级市场又能促进一级市场的发展,二级市场为一级市场所发行的债券提供了变现的场所,从而增强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有利于新债券的发行。

16、公债市场功能:(1)公债市场为政府的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2)公债市场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3)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4)公债市场还能够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由于政府债券风险小,投资收益回报稳定,成为投资者青睐的理想对象。

17、公债偿还是指国家依照事先约定,对到期公债支付本金和利息的过程,它是公债运行的终点。公债的偿还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偿还的方法,二是偿还的资金来源。

18、公债偿还的方法:买销法、比例偿还法、抽签偿还法、一次偿还法。

19、公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当年预算直接拨款、预算盈余、发行新债偿还旧债以及偿债基金。

20、目前国际上监测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标通常有四个,即公债依存度、公债负担率、借债率和偿债率。

21、公债依存度是指一国当年的公债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22、公债负担率衡量一定时期公债累积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

23、借债率是指一个国家当年公债发行额与当年GDP的比率。

24、偿债率是指一年的公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是:

25、所谓公债风险是指政府在运用公债在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的缺陷以及多种不确定的经济因素所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性。

26、债务风险的管理即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就是将政府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本身的缺陷及多种不确定经济因素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性消除或降低到最小限度。为此,必须加强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债务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效果平衡等几个环节。

复习思考题:

1、公债与税收和政府信用的区别是什么?

2、公债市场的功能是什么?

3、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4、如何确定公债发行条件?

5、怎样认识公债规模?

6、公债发行的方法有哪些?

7、公债偿还的方法有哪些

8、如何进行债务风险判断及管理?

本章讨论题: 如何完善我国的公债市场?

第十四章

政府预算

教学目的与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掌握政府预算、预算分类、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预算管理体制和预算外资及等基本概念,理解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领悟整个政府预算管理过程,把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了解我国预算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任务。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政府预算的概念、预算分类、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预算管理体制和预算外资及等内容,描述了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政府预算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哦收支计划。预算可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有:完整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年度性原则。政府预算的执行指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预算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组织预算收入和拨付预算资金等内容。政府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预算外资金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政府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重点名词:

政府预算

零基预算

政府决算

预算外资金

重点:

1、政府预算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按资金的性质分门别类地将财政资金编制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财政收支表格中;就内容而言,政府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规模;究其效力来说,政府预算必须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批才能生效,因此,政府预算是国家最重要立法文件之一,具有法律效力。

2、单式预算是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入一个统一的计划表格。

3、复式预算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

4、增量预算指在旧的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变化状况,调整确定新的财政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

5、零基预算指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确定财政收支计划指标,不考虑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

6、中央预算是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

7、地方预算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需要指出的是,在单一制国家中,预算分为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在联邦制国家中,预算分为联邦预算、州预算和地方预算。

8、平衡预算指的是收入等于预算的预算。

9、差额预算指的是收入大于或小于支出的预算。

10、年度预算指的是执行时间为1年的预算。多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收支安排时间在两年期以上的预算。

11、投入预算是指传统的线性预算在编制、执行时主要强调严格遵守预算控制规则,限制甚至禁止资金在不同预算项目之间转移。因而预算反映的是投入,即政府对资源的使用,而不是结果或产出。

12、绩效预算强调预算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政府通过公共物品服务与成本的比较,要求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13、政府预算按政府级次分为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国设立五级预算,分别是(1)中央,(2)省、自治区、直辖市,(3)设区的市、自治州,(4)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5)乡、民族乡、镇。中央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中央政府的预算

收支计划。中央政府预算是中央政府履行职能的基本财力保证,主要表现中央政府的预算收支活动,在政府预算管理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地方政府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的统称,包括省级及省级以下的四级预算。地方政府预算负有组织大部分财政收支的重要任务,是保证地方政府职能实施的财力保证,并在政府预算管理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地方总预算由各省(市、自治区)总预算汇总而成。省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及其所属县(设区的市、自治州)总预算汇总而成;设区的市、自治州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及其所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总预算汇总而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县、市辖区)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及其所属乡总预算汇总而成。

14、总预算指各级政府本级和汇总的下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

15、部门预算指各主部门汇总编制的本系统的财政收支计划,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本部门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地方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

16、单位预算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计划。单位预算是由事业行政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反映单位与财政部门之间的资金领拨关系。根据经费领拨关系,我国各级政府的单位预算分为一级单位预算、二级单位预算和基层单位预算。

17、一级预算单位是与同级政府总预算直接发生预算资金缴拨款关系的单位;如果一级预算单位之下还有被管辖的下级单位,则该一级预算单位又称为主管预算单位。

18、二级预算单位是与主管预算单位发生预算资金缴拨款关系,下面还有所属预算单位的单位。

19、基层预算单位是与二级预算单位或主管预算单位发生预算资金缴拨款关系的单位。

20、政府预算特征:(1)年度计划性。(2)法律性。(3)集中性。(4)公开性。

2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一般而言,各级政府的事权应与财权相适应。

22、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主要由预算管理级次的规定、预算管理权的划分、用品收支范围的确定和预算调节制度的安排等方面的内容组成。

23、政府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实际上是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各自的事权和财权。收支范围划分是否合理,关系到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运行是否有效率、各级政府的职能能否充分实现、各层次的公共需求能否有效满足,因而是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

24、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1)统筹兼顾,全面安排。(2)事权与财权的统一。

25、收支划分的方法体现在具体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中。建国以来,我国采用的收支划分方法主要有:(1)收入分成法。(2)基数法。(3)因素法。(4)分税法。

34(5)补助法。

26、政府预算调节包括各级预算级次间的纵向调节--纵向的转移支付和各地区预算间的横向调节--横向的转移支付。调节的目的是使财政资金公平分配和有效使用,并达到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的最终统一。

27、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种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政府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差别通过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或上一级地方政府向下一级地方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我国自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主要内容有:(1)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的划分。(2)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划分。(3)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8、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完整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年度性原则。

29、部门预算是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职能的需要,审核、汇总所属基层预算单位的预算和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批准的涵盖本部门各项收支的财政计划。

30、部门预算与传统预算的区别:(1)预算编制的分类基础不同。(2)、预算的涵盖范围不同。(3)预算管理的侧重点不同。(4)、预算管理的方式不同。

31、编制部门预算的必要性:有利于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透明,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了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部门预算是完整的功能预算的基础。

32、政府预算的执行指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预算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组织预算收入和拨付预算资金等内容。预算的执行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33、政府预算的调整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总额预算发生变化,或者原批准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而发生的预算收支指标的增减变化。预算调整的主要形式是预算的追加追减,在原定预算支出规模之外按法定程序增加预算支出数额,称为追加预算支出;在原定预算支出规模之外按法定程序减少预算收入数额,称为追减预算收入。政府预算调整调整一般有两种情况,即全面调整和局部调整。

34、经费流用。在不变动预算支出总额的前提下,预算科目间进行的经费调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支出科目之间,往往发生有的资金多余,有的资金不足。为了保证各项建设事业的完成,并充分发挥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在不超过原定预算支出总数的前提下,可按规定在一些科目之间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预算资金的以多补少,以余补缺。

35、预算划转。预算划转是指由于行政区划或企事业单位隶属关系的改变,使预算的隶属关系也发生改变,从而将原预算划归新的领导部门或接管单位的调整办法。

36、国库集中收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集中收入管理,一切财政性收入均

纳入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商业银行的单一账户;二是集中支出管理,原则上一切财政性支出均应在实际支付行为发生时才能从单一账户支付出去,支付对象一般应是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三是集中账户管理,设置与国库单一账户配套使用的国库分类账户,集中反映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

37、政府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38、预算外资金,是与政府预算内资金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在我国财政制度中,有特定内容。一般来说,预算外资金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政府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复习思考题:

1、预算的特征是什么?

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是什么?

3、编制部门预算的必要性是什么?

4、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是什么?

5、部门预算与传统预算的区别是什么?

6、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是什么?

7、预算调整的内容是什么?

8、预算执行的任务有哪些?

本章讨论题:

为什么说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第十五章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公平分配、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等基本概念,理解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把握政府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的依据,了解政府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的背景、现状。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政策工具,以及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市场物价稳定、公平分配、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是一个由多种调控措施的手段体系,通常包括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和手段。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介目标变动,从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产业政策一般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产业间的资源配置问题;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产业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协调、促

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各种法令、条例和措施。

重点名词: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重点:

1、经济增长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追求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追求经济增长并不是谋求经济的高增长,而是经济的适度增长。因为,经济的过快增长,会加速资源的消耗,最终使一国经济不能获得可持续增长。当然,经济增长速度低对一国也是不利的。经济增长速度低可能意味着一国经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阻碍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2、保持市场物价稳定保持市场物价稳定通常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物价总水平过高或过低,对于经济的发展与稳定都是不利的。因此各个都把物价稳定作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3、公平分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和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下,社会成员之间和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公平分配是促进社会安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一种重要目标。

4、充分就业是与失业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凡是有工作能力的并且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工作资格的人均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就业状态。

5、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平衡则是指在按照复式记账原理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在量上平衡对等关系。

6、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是一个由多种调控措施的手段体系,通常包括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7、经济手段是指那些从某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用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税率、补贴等等。

8、行政手段是指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对当事人的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进行干预。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和手段。

10、按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可将财政政策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均衡性财政政策。

11、按财政政策作用的对象,财政政策分为微观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12、从政策目标的性质方面划分,财政政策划分为配置型财政政策,稳定型财政政策和再分配型财政政策。

13、按照财政政策作用的方向,还可以分为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和需求管理型财政政策。

14、财政政策的手段:(1)税收。(2)国债。(3)购买支出。(4)转移支出。(5)国家预算政策。

15、所谓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构成要素通过某种作用机制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作用整体。

16、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17、货币政策工具是一国货币当局执行货币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按其性质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

18、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介目标变动,从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在西方,主要有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传导机制理论。

19、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2)政策目标有区别。(3)政策手段有区别。(4)政策时滞不同。(5)对利率的影响不同。(6)对投资的影响不同。

20、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21、产业政策一般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产业间的资源配置问题;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产业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2、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各种法令、条例和措施。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规范区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诱导和保证区域经济按既定目标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区域经济政策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差异性。其二,综合性。其三,协调性。其

四、阶段性。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经济增长的内涵?

2、产业政策与资源优化配置关系如何?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在哪里?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及实施条件是什么?

5、简述区域经济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种的地位。

本章讨论题: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协调?

2、为什么中国区域经济政策要从倾斜发展转向协调发展?

第十六章

国际间政府经济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在国际税收方面,掌握国际税收、国际税收协定、免税法、扣除法、低税法、抵免法等基本概念,理解税收管辖权在国际税收中的重要性;在外债方面,掌握外债等基本概念,理解外债的特殊性,数量运用有关外债监测指标,了解我国外债状况;在对外贸易和投资方面,掌握基本概念和我国现行政策重点;在外汇管理方面,掌握现行管理制度,了解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状况。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国际税收、外债、对外贸易与投资、外汇管理等国际间政府经济关系。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分别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权益分配关系。利用国际税收协定解决国际间重复课税的问题,是国际税收国际税收协定中通常采用的避免、消除或缓和国家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免税法、扣除法、低税法、抵免法等。政府外债则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向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贸易政策主要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其促进或限制对外贸易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进行直接投资,同时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其次,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狭义外汇管制称为外汇限制,指一国政府对居民从国外购买经常项目下的商品或劳务所需要外汇的支付或拨付转移,利用各种手段加以限制、阻碍或推迟。

重点名词:

国际税收

税收管辖权

政府外债

外汇管制

重点:

1、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分别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权益分配关系。

2、国际税收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协调相互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通过谈判所签订的书面协议。它是缔约国之间进行国际税收合作的法律文件,是调节它们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规模。

3、国际税收协定的基本内容:(1)协定适用的范围;(2)免除双重征税问题。(3)保证税收无差别对待。(4)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

4、税收管辖权也称课税权,是国际税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系指一国政府在其主权范围内对税收事务的管辖权力,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税收管辖权包括两种基本形态: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又称地域税收管辖权,是指以纳税人的收入来源地或其经济活动所在地为标准,确定一个国家行使其税收管辖权的范围。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指以纳税义务的国籍或居住地为标准,确定税收管辖权的行使范围。

5、同一课税主权对同一征税对象课征多种税,或一种税在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流转环节多次课征,以及不同课税权主体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同时课征相同或类似的税,都可以称为重复征税。

6、国际税收协定中通常采用的避免、消除或缓和国家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免税法、扣除法、低税法、抵免法等。

7、政府外债则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向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政府外债可以分为:(1)外国政府贷款。(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3)政府国外公债。(4)国际商业贷款。

8、政府外债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政府外债可以促使本国社会经济更快发展。(2)利用政府外债是各国进行经济建设、政治角逐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手段。(3)通过举借政府外债发展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准备条件。

9、政府外债的特殊性。外债如与内债相比,在风险与管理等方面还有其特殊性:第一,外债一般是借外汇还外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债要承受来自汇率波动的风险。同时,外债偿还能力受本国外贸创汇能力的制约;第二,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借入的商业性贷款,一般采用浮动利率,举借外需要考虑利率波动风险;第三,外债举债成本受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较大等等。

10、偿债率是指当年的外债本金和利息偿还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这是衡量债务规模最重要的指标。国际上一般认为这个比例保持在20%左右为宜。最高不超过25%。

11、负债率是指一国对外债务的负担程度。通常有四个指标:(1)外债余额占同期商品和劳务出口外汇收入额的比重。一般认为,这一指标不应超过100%为宜。(2)外债余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一般认为这一指标不超过20%为宜。(3)外债还本付息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一般认为应控制在5%以内为宜。(4)年末利息支付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一般应控制在3%以内为宜。我国统计年鉴使用的负债率指标是指外债余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12、债务率是指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与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这一指标一般应控制在100%以内为宜。

13、政府外债风险防范:(1)外债币种结构风险防范。(2)、外债利率风险防范。

14、政府外债风险规避是指在外债管理中,政府拒绝或主动退出有风险的筹资活动。

15、贸易政策主要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其促进或限制对外贸易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一般来讲贸易政策主要包括:(1)关税政策。(2)非关税措施。(3)促进出口的扶持政策。

16、加入WTO后,我国未来贸易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口限制。(2)、出口鼓励限制。的补贴有两类:一是出口补贴,另一种是替代补贴。(3)、反倾销措施约束。

17、我国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进行直接投资,同时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其次,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1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引进外资和境外投资的影响:(1)、加速了国内资本的形成,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投资环境的完善,有利于推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稳定发展。(3)、增加了国内就业和财政收入,改善了国际收支。(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创造了更为宽松的国际环境,我国境外投资将跃上新台阶。

19、所谓外汇管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狭义外汇管制称为外汇限制,指一国政府对居民从国外购买经常项目下的商品或劳务所需要外汇的支付或拨付转移,利用各种手段加以限制、阻碍或推迟。广义的的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对居民和非居民的外汇获取、持有、使用和在国际支付或转移中使用本币或外币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与政策规定。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和措施包括四个方面:管制的机构;管制的对象;管制的范围;管制的办法与措施。

20、外汇管制的弊端:(⒈)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增强国际之间的矛盾;(⒉)市场的机制作用不能充分发挥;(⒊)某些商品的成本增高,导致国内物价的上涨;(⒋)限制外资流入,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并非完全有利。

21、改革开放前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特点:⑴外汇垄断;⑵官定汇率且偏高;⑶外汇只有纵向往来,没有横向往来;⑷人民币汇价仅作核算工具;⑸外汇市场机构单一;⑹企事业单位没有使用外汇的自主权。

22、货币可兑换。一国货币兑换是针对外汇管制而言,如果一国对经常项目下的对外支付解除了限制则该国货币即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如一国对资本项目下的对外收支也解除了管制,则该国货币实现了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一国对经常项目的对外支付和资本项目项目下的对外支付都解除了限制,则该国货币实现了全面的可兑换。

复习思考题:

1、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如何?

2、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有哪些?

3、国际税收协定包括哪些内容?

4、外债的作用和特殊性是什么?

5、如何衡量和防范、化解外在风险?

6、贸易政策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7、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引进外资和境外投资的影响有哪些?

8、我国现行外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本章讨论题: 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

篇2:电大《政府经济学》辅导教案

《政府经济学》单元辅导(1)

第一章

重点辅导

学习完本章的内容后,需要同学们重点掌握政府经济的含义、政府经济学的含义以及如何学习好政府经济学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政府经济

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追溯政府经济的历史,政府财政收支雏形,可从原始社会满足氏族部落公共需要的祭祀、防卫等活动算起,正式的政府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了国家,有了政府,便产生了政府经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认识政府经济活动:

1、政府经济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与企业、个人相比,存在根本区别。企业、个人经济行为是追求私人利润的最大化,而政府经济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经济活动是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条件,如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则政府是市场上最大的买主,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总额、采购商品和劳务的结构,对市场供求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2、政府经济的客体。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企业、个人经济活动,是从事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和供给,而政府经济是以财政收支为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宏观管理。政府机构不直接创造任何物质财富,政府财政收入来自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税收,构成支出所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集中的财力多少。

3、政府经济的形式。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不同,政府经济是以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履行政府职责,并以收支为基础开展宏观管理,即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4、政府经济的依据。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相比,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政府之所以能够强制地、无场地、固定地征收税收等收入,满足其支出需要,就是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机关,掌握着法律等强制手段,对违规者予以处罚,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5、政府经济的目的。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教材有关章节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就是为了解决企业、个人不能或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克服市场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于企业、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有根本区别。

二、政府经济学

通过对政府经活动的描述,我们就可以概括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含义。即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任何一门学科,必须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也不例外。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就使政府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产生了明显的分野。

一般认为,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以后,政府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当代政府经济学,无论学科体系,还是研究方法,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三、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政府经济学属应用经济学范畴,既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研究政府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以及规章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而不同国家政府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一国政府在不同时期所承担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除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方法论以外,需要强调以下具体方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就要求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一方面,能够运用政府经学基本原理,分析政府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现象,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与方法,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政府经济活动实践,进一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以校正和发展理论,实现理论创新,在更高层次上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是经济学研究和学习常用的方法。实证经济分析的任务,是回答经济运行中“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分析,是解决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三)、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就要求在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中有广阔的视野,能够从政府经济的过去、现在,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概括。

第二章

重点辅导

学习完本章的内容,需要同学们掌握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其表现、政府失灵的表现、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经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与深化改革的趋势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一般而言,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即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理想状态,任何分配方案的改变,都不能达到在不损害一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而提高另一部分人福利水平的目的。既然这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就需要政府干预。从各国市场经济实践分析,市场失灵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根据经济学原理,在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条件下,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企业很多,每一个企业都不能操纵、控制市场价格,只能接受市场价格,这种市场价格是通过供求双方的竞争形成的,各种生产要素可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有关交易的信息是透明的。在此情况下,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企业生产能够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即边际利润等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可达到最优状态,也就是“帕累托效率”。但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完全垄断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垄断,即在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厂家,它可以完全操纵商场价格。寡头垄断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价格,但它们还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垄断竞争就是指市场上既存在垄断又存在竞争的状况,其程度介于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在市场上有较多的生产企业,它们之间存在竞争,但还达不到完全竞争的状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垄断竞争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市场条件。

至于垄断形成的原因,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答案,主要包括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自然垄断等。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有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技术进步产生的垄断等。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是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量,当其产量和市场份额足以控制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时,就会产生垄断。技术进步产生的垄断,是由于企业在一定时期掌握了某些生产技术,如专利权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能过对产品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对资源配置发生作用。而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在垄断条件下,无论具体程度如何,都会对市场机制形成扭曲,不能有效调节供给和需求,达不到资源合理配置目的。

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无法克服各种垄断产生的竞争的不完全性,资源配置难以达到最优配置状态,就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对市场垄断的治理,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利用法律手段打击或限制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第二,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政府管制,价格由政府控制或指导,并对服务质量等提出明确要求,限制这类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操纵市场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2、公共物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物品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提供,需要政府组织生产和提供。

3、外部效应。外部效应体现为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对其它企业和个人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在有关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中得到反映,成本没有的补偿,利益没有得到回报。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必然出现过度生产或生产不足的问题,形成资源量浪费或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是构成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

4、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而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市场机制自身无法克服的。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交易信息的充分性,是开展充分竞争、公平竞争,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的重要前提。但在自发性的市场交易中,一方往往很难完全掌握另一方有关的信息。为解决信息的不对称性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就需要政府干预,通过制定实施法律制度,要求交易双方公开公平竞争、等价交换所需的信息,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5、市场的不完整性。市场的不完整性所形成的市场失灵,是指由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体系不完整,某些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甚至不健全,不能有效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不完整性,使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就需要政府干预。较为典型的是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

6、收入公平分配。市场在收入公平分配领域的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调节国民收入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阶层和各成员之间合理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即使在经济运行达到所谓“帕累托效率”的条件下,市场不会自动实现收入公平分配。而市场则强调效率,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向效率更高的地区、部门、产业、企业以及个人集中,反而进一步扩大收入在各个领域的差距。但任何经济运行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如果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悬殊,特别是在相当部分成员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必然引发大量社会矛盾,犯罪率居高不下,游行、示威、罢工连续不断,甚至引发政局动荡,对经济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最终有损于效率的提高。这就需要政府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进行权衡选择,通过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7、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市场不能有效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是指自发的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均衡,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特别是在解决通货膨胀、充分就业、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宏观经济问题方面,市场本身无能为力。从市场运行过程分析,其主要利用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个人等微观主体活动,调节供求关系,以合理配置资源,而对有关宏观经济变量难以进行自觉、有效和主动调控。

二、政府纠正市场失灵的有限性

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此种状况,既包括政府主观原因所形成的信息有限性,也包括因客观原因产生的信息有限性。

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制定、实施有关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时,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或者其行为向政府希望的方向转变,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致使政府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效。

3、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立法机关与政府关系、以及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即在制定实施经济政策中,政府未能有效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决策,中央政府未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行为,或者政府未能有效协调各个部门关系,以致出现政策执行偏差的问题。

4、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政治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三、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政府收入分配职能;

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割,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

1、税收制度

税收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各项税收特别是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收入调节功能很强,是各国政府实施分配政策的主要工具。

2、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成员在丧失劳动能力、失业、疾病、工伤、生育等情况下,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保障其生存需要。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内容。而这种制度保障应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与其所缴纳税的多少不完全对等。

3、工资制度

政府公务人员和政府直接举办的公共事业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等工资性支出,由政府财政支出安排,其支出总额和支出标准,直接关系到这部分社员成员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全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工资制度构成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其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

4、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属转移性支出,其目的是为了执行政府政策的需要,对企业、个人的某些特定行为给予资金支持,以影响相关产品和劳务价格结构,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而政府财政补贴数额、补贴对象,则直接影响有关企业、个人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和份额。

(二)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

政府稳定经济职能,还意味着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属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可用经济增长率或增长额来表示。而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医疗教育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即经济的增长,最终要有利于人民福利水平的改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

为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需要运用相应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主要有:

1、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

2、运用财政制度的自动调节功能,实现经济稳定与增长

(三)政府资源配置职能

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四、政府经济与公平、效率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者称之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之为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就要求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获得利润、工资、地租等要素收入,投入与产出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而社会公平则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在经济学理论中,资源配置效率理想的状态是“帕累托效应”。在达到“帕累托效应”之前,如果资源配置能够在不降低其它人福利水平的条件下,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称之为“帕累托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在不同领域有其具体涵义。在社会再生产领域,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低,就是指利润的最大化。在政府部门,就是指既定资源条件下政府行政效率,即为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在公共事业部门,是指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凡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市场来实现,政府努力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在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等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政府经济决策有较大回旋余地,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政策组合。

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

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即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与深化改革的趋势

(一)、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难点

1、政企分开,各行其道。政企分开,各行其道,要求政府明确划分政府资源配置与非政府资源配置的界限,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市场主体,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独立决定生产什么、为谁生产、生产多少、何时生产等生产经营问题。而政府主要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调节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从事宏观经济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市场经济体条件下,政府财政以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即公共财政。而我国现行事业单位制度、社会团体管理制度及其资金供给,与公共财政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政事不分、政社不分,使政府职能存在明显“越位”现象。

3、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分开。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如何处理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关系,是一个较为独特的问题。

4、政府职责分工的规范化、法制化。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不仅要划分政府整体资源配置界限,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政府内部职责分工、走规范化、法制化道路。

5、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1、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政企分开步伐。明确界定政府资源配置范围,将不属于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责转移出去,由企业或社会中介组织承担,政府不干预企业微观经济活动,主要为企业个人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承担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企业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自主经营。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1)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步伐,取消企业亏损补贴;(2)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审批事项,消除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主要以法律制度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3)界定政府财政投资范围与方式,不再投资一般性竞争领域,对国有控股企业,以产权为纽带,利用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管理,不干预企业日常事务。(4)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承担行业管理职能,减少政府对企业直接干预。

2、建立现代公共事业组织,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以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改革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社会团体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解决政府财政资金供给战线过长,公共服务效率不高,政府经济职能越位的问题。首先,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结合国际经验,特别是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分类,建立我国新型公共事业组织分类体系,以明确政府对不同类型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责。第二,建立健全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独立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解决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问题。第三,政府只对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范围的公共事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其中,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服务的公共社组织提供全部资金,如基础教育、基础科学研究、公共卫生等;对提供准公共物范围的公共事业组织提供部分资金。同时政府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个人或其它社会组织举办公共事业组织,即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3、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职责,划分财政支出范围。根据公共物品原理,凡受益范围是全体居民,这些公共物品的提供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其支出范围是中央财政;凡受益范围是某一区域内的居民,这类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属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如受益是跨区域的居民,则由其上级政府负责提供,支出也归其负担。

4、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1)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所有者权益和所出资企业各项合法权益。(2)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3)继续探索按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途径和做法,加大企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建立职业化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参加国有企业管理。(4)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5)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5、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完善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配合必要行政手段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高政府调节、控制经济运行,实现其宏观政策目标的能力。在经济手段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需要对改进国家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等重大决策的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为宏观经济提供目标,指导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健康发展;在财政政策领域,进一步完善税制,发挥个人所得税等税种在调节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加强税收对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控功能,政府债务管理在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债市场,建立统一、高效的国债市场体系,发挥筹集资金,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等等;在货币政策领域,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拓展公开市场业务空间,提高贴现率对金融机构资金筹措成本调节力度,加强金融监管,保持货币流通和市场物价稳定,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在法律手段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宏观经济法律制度,为政府经济活动提供法制保障。

6、推行电子政务,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效率。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府提高经济管理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即电子政务的发展,必将对政府经济活动产生革命性影响。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发布政务信息,处理公共事务,密切政府与企业、个人联系,减少行政审批环节,降低管理成本费用,大大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效率。

第三章

重点辅导

学习完本章的内容后,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的分类、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混合物品的供给方式、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公共物品提供的组织形式七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公共物品的概念、特征、分类,以及供给方式;理解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职责,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的合理性;了解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条件和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本章的内容,是政府经济学的核心知识之一。

一、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

任何物品的消费都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1)消费是竞争性的还是非竞争性的;(2)消费是排他性的还是非排他性的。这两个方面的特征是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

1、消费的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所谓消费的竞争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同时从该产品中受益。(生产)或者随着消费者或消费数量的增加,引起的商品的生产成本的增加。Eg:某种产品一旦被某个消费者所消费,其他的消费者就不可能从该产品中获得同等的利益。这由于产品的分割性产生,通过分割产品,产品的利益可以完全内在化。

消费的非竞争性则是指消费过程中的这样一种性质,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换言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这里的边际成本没有增加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方面,指根本不需要追加资源的投入;二是消费方面,指根本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满足程度,或者说根本不会带来“拥挤成本”,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这种情形下,想要排除那些能从消费中获得正效用的人是无效率的。

Eg:国防一经提供,多保护一个人并不需要额外追加投入,也不会减少其他人受保护的程度。

电视台播放节目,增加一个用户,不会给其他有关方面带来任何成本的增加。

公路桥,修好之后,在其流量许可的范围内,多通过一辆汽车,并不需追加建桥的成本,同时也不妨碍其他车辆顺畅地通过。

2、消费的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消费的排他性,指的是某个消费者在购买并得到一种商品的消费权之后,就可以把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获得该商品的利益之外。Eg:

衣服。

消费的非排他性,是指一旦某项特定的物品被提供出来,便不太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消费。严格地说,这包含三层含义:(1)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让别人消费它,即使有些人有独占消费的想法,但在操作中或者技术方面不可行,或者虽然技术上可行,但成本却过高,因而是不值得的;(2)任何人即使不情愿,也无法拒绝对该物品的消费;(3)任何人都可以在相同数量上,或在相同程度上消费该物品。

举例:一国的国防体系不可能专为某一特定的人群服务,同事,即使时那些不想得到保护的人也无一例外地会得到这种公共服务。而且,在一国国防防卫范围内地所得到地保护程度是一样地。警察、航标灯等。

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私人物品,即可以在市场购买到的那些商品。私人物品具有明确的产权特征,在形体上是可以分割的,消费或使用私人物品时有明确的专有性和排他性。

竞争性:你消费一份,别人就少消费一份。(总体)

非竞争性:你消费一份,别人的消费不会减少。

排他性:你消费了,其他人就不能消费了。(个体)

非排他性:即使你消费了,其他人也能消费。

如果甲通过支付某件商品的价格而占有某一商品,甲可以享受由该商品带来的利益,但乙就不能享受由该商品带来的利益。也就是说如果甲已经消费了某件商品,乙就不可能再消费同一件商品了。如果甲通过支付某件商品的价格而占有某一商品,乙不通过交易,就不可能占有该商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公共物品第二个重要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Eg:空气,某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以后,居民甲呼吸到清洁的空气,但不会减少居民乙和其他居民呼吸的清洁空气。即使某人自己出资治理了城市的大气污染,但他也不可能组织其他居民“搭便车”,共享好处。

另外,公共物品还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公共物品的效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家庭或企业享用。或者,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为之付款的个人、家庭或企业享用。

此外,公共物品还具有消费的强制性。公共物品与私人产品不同的另一个属性是公共物品的消费或使用具有强制性。私人产品是通过市场供应的、消费者单独享用、单独受益的,消费者消费什么、不消费什么是消费者个人的事,消费者拥有完全的、自由的主权,任何人不能施以外部的强制。公共物品则不同。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供应的,整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它的效用。公共物品一经生产出来,提供给社会,社会成员一般没有选择余地,只能被动地接受。换句话说,公共物品不是自由竞争品,它具有高度的垄断性。公共物品的这一性质,提醒人们必须注意公共物品的质量和数量。公共物品的废品、次品决不能流入社会,一旦流入社会,其危害性远远大于私人产品。公共物品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其危害性也是明显的。公共物品生产供应过度,对社会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混合物品或称准公共物品 是指处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中间的产品或服务,兼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性质。这类物品可以由个别消费者占有,因此具有竞争性;但又具有外部性,即这类物品的消费会产生外部效应,而其他消费者无法拒绝或排除这种效应,因此具有公共性。外部性有正有负,正外部性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会给非直接消费者带来间接好处;负外部性则是造成不良影响。混合物品进一步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的竞争性的物品。Eg:

(2)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Eg:

(3)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Eg:

三、公共物品的分类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用是否具备排他性和对抗性来确定。如果某种物品同时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种物品无疑就是纯公共物品,很容易与私用物品区别开来。可是,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特征不一定同时存在。如果某种物品只存在一个特征,可称其为准公共物品或准私人物品,即混合品。因此,整个社会的物品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即纯私用物品,纯公共物品和混合品。

四、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特点说明,尽管有些公共物品的排他性可以很容易被发现,但这样做并不一定有效率,依照有效率的条件,厂商的定价原则应该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如果桥梁由私人部门提供,它们会索要等于边际成本的费用,既然每辆车花费厂商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那么厂商的价格也应该等于零,结果私人不可能供给这些产品。

公共物品的这种性质,使得私人市场缺乏动力,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政府的运行机制和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不同的。政府主要是通过无偿征税来提供公共物品。但是,征税是可以精确计量的,而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此外,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的“免费搭车”现象。

由以上分析可知,市场只适于提供私人产品和服务,对提供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活动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政府经济学关心的问题,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之间的恰当组合,以及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合理地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财政支出的规模。

因此,公共物品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政府提供的必要性。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部性。非排他性决定了人们在消费这类产品时,往往都会有不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成为免费搭乘者,这种情形不会影响他人消费这种产品,也不会受到他人的反对(由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特点所决定)。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只要有公共物品存在,“免费搭车者

”就不可避免。这样,私人企业如果提供公共物品,就无法收回成本。同时,由于公共物品的个人消费“量”是不确定的,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竞争市场上一般无法提供这类产品,就像经济学家所说的,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达到公共物品供给的帕累托最优,无法满足社会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因此,需要公共经济部门介入——用税收手段来集资,提供这些产品。

不论是从公共物品的特点的角度,还是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力水平状况出发来说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性,或者来说明政府存在的理由,都会得出一个基本相同的结论,就是这种制度选择的目的无疑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公共安全的要求。相反的结果是,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者,市场制度内不能有效提供任何公共物品,最后没有一个人能享受到公共物品的好处。显然,如果没有适当的制度安排,没有另外一些人和组织提供这些产品,可能造成社会福利的大大降低(如社会保障),也可能造成社会危机,社会将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的社会形态,都需要社会来提供某些必需的公共物品,否则,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就不可能得到保障,这与免费搭乘的结果是一样的。正因为人们有这样一个理性的预期,把社会需要和社会安全置于一个重要的地位,才选择了政府制度,才为公共物品政府提供的制度安排留下了空间,同时还预留下了社会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这种基于社会需求和社会安全理念的制度选择,降低了社会的运行成本,将资源配置于社会最重要的目标,并有效克服了市场制度的某些缺陷,如通过外部性的内部化,解决了公共物品消费中的搭便车问题,化解了社会风险。所以,政府的存在和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是有效率的,是一种效率选择的结果。

五、混合物品的供给方式

混合物品的特征是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不言而喻,可以采取公共提供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混合物品的特征又是由两种原因引起的: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外部效应引起的。

先看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的第一类混合物品。仍以一座桥梁为例,桥梁成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弥补:一是由政府税收弥补,免费使用,这是公共提供方式;二是由过桥车辆收费弥补,如同一般商品买卖一样,谁过桥谁交费购买使用权,这是市场提供方式。政府要考虑的问题是从社会角度出发比较两种提供方式何者为优,根据是什么。比较的依据只能是效益和成本。不论采取哪种提供方式,该桥梁提供的社会效益和建筑成本是相同的,可比的是无论征税或收费都会产生本身的成本并可能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征税成本是指征管成本和缴纳成本,税收的效率损失是指因征税而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亦称税收超额负担(这个问题将在税收有关章节中加以说明)。收费要设置管理设施和管理人员,要花费成本。另外,由于收费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过桥的车流量,在不过分拥挤的情况下,对社会而言产生一部分消费损失,这是收费的效率损失。最终选取哪种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

再看主要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第二类混合物品。选取这类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首先在于判断外部效应的大小。当外部效应很大时,可视为纯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其实,多数公共物品都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不过为了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并为了适当减轻政府负担、对多数混合物品采取混合提供方式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六、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

所谓“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指的是没有政府介入和强制的个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形。现实生活中的公共物品大部分是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如俱乐部产品和公共资源等。准公共物品尤其是俱乐部产品的存在为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提供了可能。

(一)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必要性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必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现实世界中存在着“政府失灵”。其次,政府官员也是“理性的经济人”,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中也难免存在特殊利益集团的“寻租”现象。因此,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政治过程,其交易成本甚至比市场制度更为昂贵,这表现为现实中政府的种种“政策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唯一供给者就失去了合法性的依据。因此,在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方式上加强竞争,将会提高政府的效率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

对于公共物品,从斯密、穆勒、庇古到萨缪尔森都把它作为市场失灵而必须由政府配置的对象。但是,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以戈尔丁、科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却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戈尔丁认为,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存在着“平等进入”和“选择性进入”。“平等进入”指公共物品可由任何人来消费。“选择性进入”指消费者只有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例如付费后,才可以进行消费。可以“平等进入”的公共物品一般是纯公共物品。而“选择性进入”的公共物品一般是俱乐部产品。戈尔丁认为福利经济学忽视了公共物品供给方式上的“选择性进入”。没有什么产品或服务是由其内在性质决定它是公共物品或不是,存在的只是供给产品或服务的不同方式,即“平等进入”和“选择性进入”。产品和服务采取何种供给方式取决于排他性技术和个人偏好的多样化。若公共物品不能通过市场手段被充分地供给消费者,那是因为把不付费者排除在外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在经济上低效率。

继戈尔丁之后,德姆塞茨在《公共物品的私人生产》一文中指出,在能够排除不付费者的情况下,私人企业能够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他进一步认为,若一个产品是公共物品,那么对同一产品付不同价格是满足竞争性均衡条件的。由于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公共物品有不同的偏好,因此可以通过价格歧视的方法来对不同的消费者收费。

可以说,德姆塞茨的论点是对戈尔丁论点的发展,二者都从技术的角度讨论了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的可能性,即如果存在排他性技术,则私人可以很好地供给某些公共物品。

其它学者如布鲁贝克尔认为,公共物品消费上的免费搭车问题缺乏经验方面的科学根据,它忽视了现实中许多影响人们表明自己对公共物品需求的重要因素。史密兹进一步认为,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消费者之间可订立契约,根据一致性同意原则来供给公共物品,从而解决“免费搭车”问题。

上述学者从理论角度论证了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的可能性,科斯则从经验的角度论证了这种可能性。

众所周知,灯塔作为一种公共物品,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只能由政府提供。而科斯在其经典论文《经济学中的灯塔》一文中认为,从17世纪开始,在英国,灯塔一直是由私人提供的,并且不存在不充分供给的情况,政府的作用仅限于灯塔产权的确定与行使方面。管理灯塔的机构是一个对公众负责的私人组织。具体来说,私人从国王那里获得修建灯塔的专利权。国王允许私人向船只收费,费用通过港口代理者(通常是海关关员)来收取。在182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共46座灯塔,其中34座由私人建造。虽然后来英国政府规定由领港公会收购所有私人灯塔,但领港公会实际上是一个私人组织,而不是政府部门。因此,英国历史上的灯塔基本上是由私人供给的。科斯的研究表明,一向认为必须由政府经营的公共物品也是可以由私人提供和经营的。

然而,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则需要一系列的条件。

其一,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由于纯公共物品一般具有规模大、成本高的特点,政府可利用其规模经济和“暴力潜能”优势来较为经济地提供。而私人提供纯公共物品不是交易成本太大就是不可能。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私人不能提供纯公共物品并不意味着私人不能涉足这个领域。这里我们要把某些纯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生产区分开来。

其二,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正如布鲁贝克尔和史密兹所认为的,这容易使消费者根据一致性同意原则,订立契约,自主地通过市场方式来提供。由于消费者数量有限,因此达成契约的交易成本较小,从而有利于公共物品的供给。

其三,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这即是戈尔丁提出的公共物品使用上的“选择性进入”方式。纯公共物品如国防等,由于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因此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等外部性问题。共同资源产品也存在这个问题。而俱乐部产品,由于存在着“选择性进入”方式即排他性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免费搭车者”排除在外,因此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私人提供产品的交易成本,从而激励私人提供某些公共物品。相反,如果缺乏某种排他性技术,则私人提供的公共物品难免会陷入“公共地悲剧”。在科斯的灯塔中,港口即是一种排他性技术,即进入港口的船只必须交纳灯塔税。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较为成功地将灯塔的“免费搭车者”排除在外。总之,技术性和机构性创新为具有竞争性的私人企业参与迄今为止仅限于公共部门的活动提供了新的机会。

其四,更为关键的是,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公共物品必须要有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产权。按照阿尔钦的定义,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产权的一个特点是其强制性,只有强制性的产权才能使产权所有者形成对产权的良好预期,从而有足够的激励来行使产权。因此,只有界定私人对某一公共物品的产权,并且有一系列制度安排来保护产权的行使,这样私人才有动力来提供某一公共物品。再以科斯的灯塔为例,私人从政府那里取得修建灯塔的专利权,即是从法律上获得了对灯塔的产权。

(三)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三种,一是私人的完全供给,二是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三是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私人的完全供给指公共物品的投资、生产以及修缮由私人来单独完成,私人通过收费的方式向消费者收取费用。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指在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过程中私人和政府形成了某种联合。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指私人与社区通过有条件的联合来提供公共物品。

(四)公共物品私人供给中的政府作用

政府允许私人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并不意味着政府在此方面责任的让渡。因为无论是纯公共物品,还是准公共物品,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公众需要,实现某种公共利益。而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者,由于理性经济人的特点,再可能由于制度约束的缺失,可能会做出某些有违公共利益的行为。而且,像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会出现“政府失灵”一样,私人提供公共物品同样会存在低效率等情况。因此,出于公益的目的,政府的干预行为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政府必须加强对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的制度约束。

此外,在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政府有必要给予公共物品的消费者某种支持。因为公共物品的消费者一般是分散的,而且同样由于理性经济人的原因,消费者容易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不太可能形成强有力的集体行动同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者讨价还价。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为消费者提供信息以及其它必要的支持。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公共物品私人提供是低效率的,或市场提供是失灵的。这个命题的主要根据是,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部性的特征,同时这类产品在消费中是不可分割的。但是,一种产品所具有的某些消费的特性是否决定或完全决定了该产品生产的供给方式呢?这是一个令人怀疑的结论。从公共物品的生产特征上分析,有些公共物品的生产具有可分割性,只要生产是可分割的,就存在私人提供的可能性;有些公共物品的价格外延边界是确定的,那么就有向消费者收费的可能性,其生产就可以由不同的生产组织来提供,包括私人部门。理论上的依据是:只要公共物品存在生产的可分割性,通过一定的价格机制,使生产能够在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的资源配置的最优条件下,完成市场交易,公共物品的市场提供是可能的。同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可以通过市场定价的方式,将免费搭乘排除在公共物品的消费范围之外,公共物品由市场提供是可能和必然的(还需要考虑市场交易成本和排他成本)。另外,公共物品政府提供的假设条件正在逐步放松,只要存在私人提供条件,就有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的可能,政府与市场的联合提供或私人部门的联合提供都成为可能。(事实上,公共物品提供的市场失灵主要是在非实物性的范围内和一些投资规模巨大的公共工程领域。这里既不存在生产的可分割性,更不存在消费上的竞争和排他性,完全打破了消费者所要求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市场均衡条件,私人部门无法进入;而投资规模浩大的公共工程,是私人部门所无法承受的。)科斯定理告诉人们,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公共物品消费的外部性得到解决,其生产的成本能够得以补偿,私人生产和提供是必然的。经济学家所通用的公共物品的特例

——灯塔,在许多地方并不是由政府或公共部门提供的,原因是其提供者可以通过在码头收费使投入的成本得到补偿。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在不完善的现实政府、不完善的现实市场和现实社会之间,应建立一种有效的选择和相互协调机制,根据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合理性原则和交易成本最小化原则,努力寻求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的均衡点,建立公共物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和互补机制,以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实现公共利益。

七、公共物品提供的组织形式

通过公共物品理论的分析,明确了政府组织与市场组织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公共物品提供与生产中的相互依存和伙伴关系,从而有助于更清晰地界定政府组织的职能范围和基本责任。公共物品性质分类最大的意义在于,使政府组织明确了哪些物品的提供涉及到普遍的公共利益和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哪些物品是政府可以通过委托或授权的方式,外包与特许给非政府的组织或私营的组织的。由此,分清哪些物品的提供(如基础教育产品)必然由政府组织来承担责任,即由政府组织自身提供;哪些物品生产则可以通过公私伙伴关系来实现,或采用使用者付费的规则来运行。实际上,这些思想为政府界定自身的基本职能范围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使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每一项公共物品面前,面对着公共福利最大化的要求,寻找到自身职能范围和作用方式的合理边界。

对公共物品理论的分析,为政府机构设置和财政收支规模及其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由于政府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数量和行政事业开支规模均与政府职能的界定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政府职能范围与运行方式的界定,为机构改革和与事权相关的财政收支规模及方向确定奠定了基础。其基本点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规模和限度(如各项社会福利保障政策)决定着财政总体支出的额度;公共物品提供的方式及政府规制管理的范围,决定着政府机构的规模和核心公务员的数量,进而决定行政事业经费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的支出份额;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中的分权与治理模式,决定着财税的分配体制。

篇3:【改】电大政府经济学多选题

59.3.按照税收负担衡量的方式不同,可将税收负担分为(BD)。B、货币负担D、真实负担 4.按照税收负担衡量的方式不同,可将税收负担分为(BD)。B货币负担D、真实负担

60.5.b不会产生重复课税的条件是(AC)。A、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采用不同的税收管辖权C、两个或

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税收管辖权做出不同解释

6.部门预算相对于传统的功能预算而言有(ABCD)的优点A、扩大了预算的编制范围,有利于提高预61.算的综合性B、克服了代编预算的方式,提高了准确性C、建立新预算管理机制,实现了统一预算分配权D、有利于及时批复预算 62.7.c

财政补贴从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补贴的环节划分可分为(ABC)A、生产环节补贴B、流通环节补贴C、消费环节补贴 63.8.财政补贴从形式上可分为(ABCD)。A.价格补贴B、企业亏损补贴 C税式支出D、财政贴息 9.财政补贴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相似之处有(ABC)。A、并不能换回任何相应的商品和劳务B、64.所进行的支付都是无偿的 C、都改善了接受者的经济状况 10.财政投融资和一般商业投融资相比,其特点有(ABC)。A、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 B、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C、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65.有多样性的特点

11.持续的通货膨胀会造成(BD)。B、引起资源的过度分配D、阻碍资金向生产部门转移 66.12.从20世纪90 年代起,OECD国家实行绿色税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有(ABC)。A、废除和修正现行67.的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及赋税B、改革现行税制,使之有利于环境C、开征新的生态税,实行对环68.境有害产品全面征税的政策 69.13.从拉弗曲线我们可以得知(AC)。A、税率的高低和税收量的大小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C政府要想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高低两种不同的税率

70.14.d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需求膨胀,经济过热时,政府应采取(ABC)。A、增加税收B、减

71.少财政支出C、中央银行紧缩银根

72.15.第二步利改税的内容有(BCD)。B、盈利的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C、国营大中型企业还要征收调73.节税D、废除工商税,开征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及盐税

16.f非市场方式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ABC)。A、罚款或收税 B、财政补贴C、公共管制

74.75.17.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职能有(ACD)。A、研究落实财政税收政策的措施,统一负责组织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执行C、督促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各预算缴款单位完成预算收入任务D、76.指导和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完全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按照规定使用预算资金

77.18.g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有(ABC)。A.私人的完全供给B、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C、私人78.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19.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ABC)。A、私人的完全供给 B、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C、79.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20.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在于(AB)。A、消费的非竞争性 B、消费的非排他性 80.21.公共资源的特征有(AB)。A、稀缺性 B、使用不受限制

22.公债偿还的方法有(ABCD)。A、买进偿还法B、直接偿还法 C、一次偿还法D、抽签偿还法 81.23.公债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有(ABCD)。A、现货交易 B、回购交易 C、期货交易 D、期权交易 24.公债市场功能有(ABCD)。A、公债市场为政府的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B、公债市场可

82.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C、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83.所D、公债市场能够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

25.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有(ABCD)。A、股息、红利收入 B、上缴利润 C、租金收入D、其他收入形式

26.h衡量产业间资源配置状况,一般用(AC)指标。A、劳动力在各产业的比重 C、产值在各产业的比重

27.混合物品具体包括(ABCD)。A、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的竞争性的物品B、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C、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D、无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物品 28.货币政策相较于财政政策(AD)。A、内部时滞较短D、外部时滞较长

29.j基础设施的特点有(ABCD)。A、投资规模大 B、建设周期长C、投资回报率较低D、成本较高

30.今后我国政府财政对公共卫生支出事业支出重点应放在(ABCD)。A、继续增加对公共卫生支出事业的支出B、加快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C、严格医疗卫生组织的管理制度D、努力发展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31.k

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功能有(ABCD)。A、国库单一账户为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B、财政部门的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清算C、预算外资金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算D、特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

32.n能起到自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制度有(AC)A、超额累进税收制度C、有明确规定条件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33.p判定法人居民的标准主要有(ACD)。A、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C、公司的控制权所在地标准 D注册所在地标准

34.判定法人居民的标准主要有(ACD)。A.总机构所在地标准C、公司的控制权所在地标准D、注册所在地标准

35.判定自然人居民标准的标准主要有(BD)。B、住所标准D、时间标准 36.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有(ABCD)。A、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B、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C、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D、政府债务对私人部门投资是否有“挤出效应”

37.q区域经济政策有(ABCD)特点。A、差异性 B、综合性 C、协调性 D、阶段性 38.s社会保险的水平受到(ABC)的影响。A、经济发展水平B、政府财政收支状况

C、社会保险

政策

39.社会保险与普通商业保险的区别在于(ABC)。A、兴办的主体不同 B、前者有强制性,而后者没有C、前者有福利性,而后者没有40.社会保障的功能有(ABCD)。A、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 B、优化资源配置C、风险分担功能D、维护社会稳定功能 41.社会救济的功能有(ABCD)。A、解救功能B、辅助功能C、稳定功能D、激励功能

42.社会救济与一般意义的慈善事业根本区别在于(BCD)B、两者性质不同 C、两者的效果不同 D、两者的目的不同

43.s税负的转嫁方式有(ABCD)。A.前转B、后转C、散转D、消转

44.税收三性是指(ABC)。A、无偿性B、强制性C、固定性

45.t通常情况将外部性分为(ABCD)。A、生产的外部经济性

B、消费的外部经济性 C、生产外部不

经济性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

46.w我国1950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属于(AD)。A、国内公债 B、国外公债

47.我国当前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有(ACD)。A、教育投资总量相对不足C、教育投资过分依赖政府 D教育投资的内部结构不合理

48.x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的有(ABCD)。A、基本建设支出B、企业挖潜

改造资金 C、科技三项费用D、农业支出 49.下列各个监测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标中正确的有(AD)。A、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100%D、公债偿债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50.下列项目中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有(ABC)。A、公共安全 B、医疗卫生C、法律秩序 51.下列行为属于生产外部性的有(ABD)。A、兴修水利B、治理环境污染 D、安装路灯 52.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ABCD)。A、产权清晰 B、两权分离 C、管理科学 D、实行法人财产权 53.形成政府外债的途径有(ABCD)。A、外国政府贷款B、国际金融组织贷款C、政府国外公债D、国际商业贷款

54.y一般而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主要有(ABC)。A、用人单位缴纳 B、劳动者交纳

C、政府财政拨款

55.以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ABCD)。A.当年预算直接拨款B、预算盈余 C、发行新债偿还旧债 D、偿债基金

56.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ABC)。A、政治性因素B、经济性因素C、社会性因素57.由政府经营、公共定价或价格管制方式提供自然垄断基础设施和服务相比垄断经营有着

(ABC)好处。A、增加市场有效供给B、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C、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公

共需要

与单式预算相比,复式预算的优点有(BC)。B、体现了不同预算收支的性质和特点C、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加强预算资金监督与管理 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有以下特点(ABCD)。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B、采购目的的非盈利性C、采购管理的公开性D、采购范围的广泛性

与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相比,法定准备金率调整操作的缺陷有(ABCD)。A、操作简单 B、作用效果过于强烈C、带有宣示效应,不利于货币的稳定D、频繁的调整势必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

预算收入的征收部门的在预算执行中的功能是(AB)。A、及时、足额征收预算收入B、按财政体制的规定划缴到各级政府的财政金库

z在各国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中通常采用的避免、消除或缓和国家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ABCD)。

A免税法B、扣除法 C低税法D、抵免法

在公共定价时,政府面临着(ABC)的选择。A、按边际成本定价 B、按平均成本定价 C、高于平均成本定价

在衡量政府支出的成本时需要考虑(ABC)。A、政府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实际花费掉的人力、物力B、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C、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承担的公共文化支出具体包括(BCD)。B、公共文化设施建设C、加强文化市场调节 D、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 政府采购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BC)。A.竞争性原则B、公开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ABC)。A、政府收入 B、政府支出 C、宏观经济管理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ABC)。A.政府收入 B政府支出C.宏观经济管理 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AB)。A、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B、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BC)。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C、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BCD)。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来源的是(AB)。A、税收 B、收费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ABCD)。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C、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D、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 政府收入的内容主要有(ABCD)。A、税收B、收费C、国有资产收益 D、公债 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会导致人们(BC)。B、减少重税商品的消费量C、增加低税商品的消费量

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会导致人们(BC)。B、减少重税商品的消费量 C、增加低税商品的消费量 政府预算具有(ABCD)的特征。A、计划性 B、法律性C、集中性D、公开性 政府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整的情况有(CD)。C、遇特大自然灾害、战争等特殊情况D、遇国民经济发展过分高涨或过分低落

政府支出绩效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绩效相比,差别主要在(BC)。B、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范围不同 C、在具体进行相关方案的选择的标准不相同直接税的特点是(BCD)。B、税负不易转嫁C、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不够稳定D、税负较为公平

篇4:电大《政府经济学》辅导教案

[摘要]:中国现在的腐败问题很严重。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怎样处理好这一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之间的关系?这需要国家多方面的治理和管理。在现阶段对于腐败问题的治理有很多方法。政府经济学便能很好的治理这一问题。

[关键词]:腐败问题人的欲望政府经济学治理

腐败好像人身体内的毒瘤,如果毒瘤扩散,生命就难以维持。腐败问题严重的话会葬送党,葬送中国的繁荣昌盛,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党章中谈到腐败问题时,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如果听任腐败现象发展下去,党就会走向自我毁灭。”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尤为重要。

一、中国的腐败问题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对中国封建社会腐败现象的真实写照。腐败是什么呢?腐败,就是利用公共权力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腐败是剥削制度的产物,是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思想的反映,体现的是剥削阶级的思想。

建国以来,中国的腐败状况在不断的恶化,不仅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而且对社会的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是对政府是人民的公仆这一真理的挑战。

贪污腐败问题在中国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就犹如最高挑战。使得腐败逐渐成为一种中国社会性质的疾病。腐败已经成为中国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它就好像一个最高级别的病毒对一台计算机的危害程度。在中毒初期,虽然运行很慢,但总算还可以运行,但是最终却会导致整个机器的瘫痪。

二、对中国腐败问题的分析

贪污腐败问题在每个国家都有,但为什么唯独在中国这样的严重?难道是我们中国人本身存在什么问题?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在网上有一篇文章叫《论贪官》。作者在该文章中对贪官盛行的看法,提到四个原因。

一、教育问题(爱国教育,社会责任感);

二、中国社会现实的原因;

三、历史原因(封建文化的长期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四、体制(尤其是监督体制)和法制。

在西方有关中国的舆论中,“腐败”是一个经常提及的用语。随着经济的巨大成功,发展中的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显现,腐败现象便是其中之一。美国一位专家在谈到中国时指出,尽管中国在逐渐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但是仍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发展问题,如腐败就困扰着中国社会。

在网上有一个关于中国政府行政部门腐败前十位的排行榜。其顺序依次为

1、税务;

2、工商;

3、公安消防;

4、质检;

5、卫生防预;

6、街道里弄办事处;

7、交通;

8、房产;

9、教育;

10、卫生。

从上面的政府部门可以看到,这些政府部门都是和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部门,这些部门的腐败对中国的影响可想而知。

中国腐败的原因我想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人的欲望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做了皇帝,还想做神仙。”还有“人心不足蛇吞象”,扪心自问,谁不想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人的欲望,人的不满足性。

在现在社会有一种思想充斥着我们:钱是万能的。这种思想无疑使得有些人为了钱什么都敢做。为了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往往不折手段。对于一名官员来说,满足自己的这种欲望最好的方法便是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来为自己牟利。再者,就社会现实来讲,人需要有保障,每个人都会当心自己老了无所依、有病不能医治,子女不能上学、不能就业,子孙会成为有钱人的雇工,受别人的欺侮。总想保证自己一辈子过人上人的生活,不仅如此,而且想子子孙孙也能如此。腐败产生的思想根源就在这里。

2、财产私有的合法化

人的这种不满足性还需要有保障,否则人也不会乐此不疲。做了皇帝,还想做神仙。就是因为皇帝的特权受到法律保护,那怕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宫女三千都是合法的,所以人们就想着办法争着去当皇帝。人和动物的智商有时可以等同起来。猴子不会把东西藏起来,留着没有食物的时候拿出来吃,所以它就不会将东西往家里搬。而老鼠就不一样了,它能把食物搬到洞臼里,留着没有食物的时候,所以老鼠就会往家里偷东西。人也一样,在毛泽东时代,不要说没有钱,有钱也不会建很多房子在那空闲着,没有人会这么蠢,建这么多房子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不怕别人整你?这就是因为对私有财产没有提供法律上的保护。在资本主义社会,法律上清楚地写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有财产有了法律上的保障为腐败分子人欲无限制的膨胀提供了基础条件。

三、政府经济学视角下中国腐败问题的治理

美国学者罗伯特·克利特在其《控制贪污腐败》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有关腐败问题的公式:腐败动机=贿赂-道德损失-(被发现和被制裁的机会×所得处罚)>薪金+廉洁的道德满足感[1]。因此腐败行为动机大小是一个关于成本与收益的函数: p=f(g*r1-c*r2)。(其中,p代表腐败行为发生几率,g代表腐败预期收益,c代表腐败预期成本;r代表风险)。

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来看,要有效抑制腐败分子作案的动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腐败的成本,使腐败真正成为得不偿失的错误投机行为

腐败分子一旦被发现并确认腐败事实后,不仅要求他们支付成本,还要他们在经济、道德等各个方面付出成本,以使惩处之后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

在经济成本方面,加大惩处力度,使腐败分子得不偿失。对腐败分子及其家人赃款、赃物、非法所得、不合法来源的巨额财产,依纪依法全部没收,已经挥霍掉的,要以私

人财产作赔偿,私人财产不够赔偿的可以作为债务逐年还清。

在道德成本方面,要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揭露、曝光、评论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让腐败分子在受到国家法律制裁的同时,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2]。

2、严格控制腐败分子的各种可能收益

要通过完善体制,加强管理和监督,增大收入的透明度,大幅度减少、甚至杜绝腐败分子的隐形收入;各级领导干部要定期进行财产申报,适时公布个人拥有的财产,使其收支情况尽可能公开化。一旦发现收入异常情况,及时介入调查,切断腐败分子的资金流,防止国家财产损失。同时,对领导干部子女上学、就业、开办公司、出国定居等各个方面进行密切的监测,追查其中可能存在的腐败线索,尽量减少腐败分子的可能收益

[3]。

参考文献:

[1][南非]罗伯特·克利特加德.杨光斌,等,译.控制贪污腐败[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胡鞍钢,过勇.公务员腐败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4).

[3] 胡鞍钢,过勇.公务员腐败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4).

《政府经济学》课程论文批语

上一篇:菊花的美小学作文下一篇:财产继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