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试题库

2024-05-25

项目管理试题库(精选6篇)

篇1:项目管理试题库

1.项目是指作为 管理 对象,在一定 约束 条件完成的,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

2.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控制目标)为 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信息管理、组织协调、合同管理等。3.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的主要组织形式有 工作队制、矩阵制、职能控制、事业部制等。3.项目安全控制目标是施工中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确保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4.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5.要实现项目目标最优控制,必须有二个先决条件: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控制主体;二是要有明确的系统目标。

6.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措施包括 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 和合同措施等。7.施工项目管理的主体是 施工项目部,客体是 施工项目。8.目标控制的方法是检查、监督、分析、指导和纠正。

9.目标控制必须对被控制系统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全过程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0、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也就是施工项目的寿命周期,具体包括投标签约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回访保修阶段。

11.对大型建设项目,其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形式可采用 工作队式、矩阵制式、事业部 等形式。

12.我国基本建设程序可分为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等六个阶段。

13.工程项目控制系统包括组织、程序、手段、措施、目标和信息六个分系统,其中信息分系统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14.施工项目是指施工单位承包工程项目的一次性任务,施工项目的范围是由工程施工合同界定的。只有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建设项目才称得上施工项目。

1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依靠市场,推动市场发展的思想、树立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系统管理的思想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指导思想。16.矩阵制式项目管理组织形式是把职能原则和对象原则融为一体,求得企业长效例行性管理和项目一次性管理的一致性。17.项目组织是企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项目的组织结构形式与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关;另外项目的一次性等特点决定了项目组织形式,须按照 弹性 原则来建立。

18.贯彻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兼顾企业、项目经理和职工三者利益的原则和责权利效统一的原则。

19、项目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是目标管理方法(MBO),其本质是以目标指导行动。20、项目目标控制的责任主体是项目经理,项目目标控制应遵循PDCA循环法则。21.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身体缺陷、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三个方面。22.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规划及策划、风险控制四个过程。23.风险控制对策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各种潜在损失的对策,风险控制对策有风险回避和损失控制两种。

24.应对风险管理对策进行规划,该规划可以从三个方面制定方案:即风险控制对策,风险自留对策,风险转移对策。

1.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是(D)

A、业主

B、承包商和供货方

C、设计单位

D、以上都是 2.项目的最基本特征是(A)

A、一次性

B、目标的明确性

C、整体性

D、多变性 3.下列项目中,不能作为施工项目管理对象的是(D)

A、建设项目

B、单项工程

C、单位工程

D、分部工程

3、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4.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在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内,用系统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条件圆满地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目标。4.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目标为(A)

A、进度、质量、费用控制

B、进度、质量、成本控制 C、进度、质量、安全控制

D、安全、质量、费用控制

5.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可分为三阶段(C)、实施阶段、使用阶段 A、施工前准备阶段

B、勘察设计阶段

C、前期决策阶段

D、可行性研究阶段 6.工程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包括(A)

A、投资机会选择、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 B、勘察设计、施工前准备、工程施工 C、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

D、投资机会选择、可行性研究、施工前准备 7.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包括(C)

A、设计工作、建设准备、竣工验收

B、建设实施、竣工验收 C、勘察设计、施工前准备、工程施工

D、勘察设计、工程施工 8.工程项目使用阶段,包括(B)A、建设准备、使用阶段、后评估

B、试运行、使用阶段、后评估 C、竣工验收、试运行、使用阶段

D、竣工验收、使用阶段、后评估

9. 项目评价应包括包括以下内容:(A)A、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分析与原预测产生偏差的原因 B、项目建设期的投资、工期与原计划产生偏差的原因 C、进行重大施工变更的原因

D、项目建设时对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影响 10. 项目评价应包括包括以下内容:(B)A、项目建设期的效益分析与原预测产生偏差的原因 B、建成项目所需的投资、工期与原计划产生偏差的原因 C、进行重大施工变更的原因

D、项目建设时对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影响 11. 项目评价应包括包括以下内容:(C)A、项目建设期的效益分析与原预测产生偏差的原因 B、项目建设期的投资、工期与原计划产生偏差的原因 C、进行重大设计变更的原因

D、项目建设时对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影响 12. 项目评价应包括包括以下内容:(D)A、项目建设期的效益分析与原预测产生偏差的原因 B、项目建设期的投资、工期与原计划产生偏差的原因 C、进行重大施工变更的原因

D、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影响

(项目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分析与原预测产生偏差的原因;建成项目所需的投资、工期与原计划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重大设计变更的原因;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影响等;对项目前景的展望。)13.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

A、项目经理部

B、施工项目

C、工程项目

D、项目建设各方主体 14.政府项目管理的特点(C)

A、服务性

B、科学性

C、全面性

D、委托性 15.政府项目管理的特点(A)

A、强制性

B、科学性

C、服务性

D、委托性 16.工程项目经理部具有如下的特点(A)

A、是一次性组织

B、是企业管理的机构 C、是企业法人的办事机构

D、是固定的组织 17.工程项目经理部具有如下的特点(D)

A、是固定的组织

B、是企业管理的机构 C、是企业法人的办事机构

D、是一个组织体 18.工程项目经理部具有如下的特点(B)

A、是固定的组织

B、是项目经理的办事机构 C、是企业法人的办事机构

D、是企业管理的机构 19.风险控制包括如下基本形式(C)

A、风险回避、风险自留、保险

B、风险预防、风险隔离、保险 C、风险回避、风险自留、风险分担

D、保险、风险回避 20.风险转移包括如下基本形式()

A、保险、非保险转移

B、风险回避、风险自留、保险

C、风险预防、风险隔离、保险

D、保险、风险回避

21.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总任务是在满足(A)的基础上,编制(审核)施工进度计划,并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执行该计划过程中加以动态控制,以保证工程项目按期竣工交付使用。

A、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要求

B、单位工程进度计划要求 C、施工组织设计

D、施工作业计划

22.工程项目质量包括(C)这两类特殊产品的质量。A、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B、产品质量和工序质量 C、产品实体和服务

D、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23.工作质量可以分为()

A、社会工作质量和生产过程工作质量

B、产品质量和工序质量

C、技术工作质量和质量回访

D、技术工作质量和管理工作质量 24.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实施活动通常可分为如下三个层次(A)A、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控制

B、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工作质量

C、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D、质量检验、质量检查、质量验收

25.质量管理是指制定和实施(B)的全部管理职能。A、质量手册

B、质量方针

C、质量计划

D、质量记录

26.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分为(C)三个阶段。

A、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控制

B、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工作质量

C、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D、质量检验、质量检查、质量验收

27.事中质量控制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B)。

A、产品质量

B、工序质量

C、工作质量

D、质量验收

28.事中质量控制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B),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A、产品质量

B、施工过程

C、工作质量

D、质量验收 29.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有(A)

A、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

B、实测法和试验法

C、目测法和实测法

D、目测法和试验法 30.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主要(A)由构成。

A、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和工程建设其他投资 B、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

C、成本、利润和税金

D、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和流动资金

31.可行性研究各阶段的深度是(D)的关键。

A、质量控制有效性

B、进度控制有效性

C、目标控制有效性

D、投资控制有效性

34.下列措施中,()为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对投资控制的组织措施 A、落实任务分工和职能分工

B、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C、参与合同修改、补充工作

D、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35.下列措施中,(B)为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对投资控制的技术措施 A、落实任务分工和职能分工

B、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C、参与合同修改、补充工作

D、编制投资控制工作流程图

36.施工项目经理部是(B)的施工现场生产组织机构。工程项目验收竣工即自然解体。

A、具有稳定 B、具有弹性 C、具有相对固定 D、具有不变

37.施工项目经理部是一次性具有弹性的施工现场生产组织机构,工程项目验收竣工(C)。

A、不应解体 B、企业决定是否解体 C、即自然解体 D、以上均错误 38.项目经理是(C)

A、技术职务 B、管理职务 C、岗位职务 D、管理职责 39.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以(A)为关键环节

A、成本计划的编制 B、成本计划的实施C、成本计划的检查D、成本计划的调度 40.投资控制应贯穿于以(B)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A、决策阶段 B、设计阶段 C、施工阶段 D、结算阶段

篇2:项目管理试题库

A.肯尼斯·约瑟夫·阿罗

B.约翰·希克斯

C.罗伯特·福格尔

D.西蒙

2.【单选题】本课程认为,我国的政府改革是以(C)为重点内容的改革。【2 分】

A.选举制度

B.行政审批制度

C.政府管理体制

D.多党制

3.【单选题】编制应急计划时,应依据(B)应急预案情况、权利和掌握的资源。【2 分】

A.上级

B.本级

C.下级

D.任务区

4.【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特点的是(D)。【2 分】

A.针对性

B.全面性

C.规范性

D.准确性

5.【单选题】(A)年,温家宝总理首次将提高政府执行力纳入党和政府的文献。【2 分】

A.2003

B.2004

C.2005

D.2006

6.【单选题】 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A)这样说到:“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制度执行意识,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2 分】

A.《求是》

B.《人民日报》

C.《扬子晚报》

D.《信息时报》

7.【单选题】“我深刻的感到出个主意是非常容易的,定个政策也不是很难,但是要落实就难得很”,这句话出自(D)。【2 分】

A.邓小平

B.胡锦涛

C.温家宝

D.朱镕基

8.【单选题】本课程提到,(C)年,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作出决议,就立即执行。”【2 分】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9.【判断题】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不足,导致了上级部门利用行政命令和文件等形式干预地方的机构编制管理。A【2 分】

A.对

B.错

10.【判断题】本课程认为,优化战略流程的目的是制定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A【2 分】

A.对

B.错

11.【判断题】本课程认为,政府权力的集中程度和政府规模的大小是衡量政府好坏的主要标准。B 【2 分】

A.对

B.错

12.【判断题】突发事件是风险源及其影响因素不断产生、增加、积累和相互作用,达到一定阈值后产生的结果。B【2 分】

A.对

B.错

13.【判断题】本课程认为,一种完整的管理行为或管理活动应包括组织和管理两个方面。A【2 分】

A.对

B.错

14.【多选题】本课程认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成果包括(全)。【3 分】

A.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B.医疗保障制度

C.一站式服务的行政审批制度

D.以消防队伍为主力的应急管理体系

E.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政府网站建设

15.【多选题】本课程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基本围绕哪两个方面?(AC)【3 分】

A.打造公共平台,实现民主治理

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C.做好政府回应性,改善政府绩效

D.进行环境治理,改善城市形象

E.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城市内涵

16.【多选题】本课程认为,中国政府面临多重压力,主要包括(全)。【3 分】

A.民主化的要求和压力

B.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压力

C.上级政府的要求和压力

D.国际趋势的要求和压力

E.舆论的要求和压力

17.【多选题】在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分类结构包括(全)。【3 分】

A.整体预案

B.专项预案

C.部门预案

D.单位预案

E.综合预案

18.【多选题】本课程提到,管理流程优化的基本方式有(BC)。【3 分】

A.循环优化

B.水平优化

C.垂直优化

D.线型优化

E.网状优化

19.【多选题】本课程提到,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地方政府的动力机制主要在于(ACD)。【3 分】

A.管理驱动

B.舆论驱动

C.政绩驱动

D.财政驱动

E.法律驱动

20.【多选题】应急预案是应急计划的雏形,应急预案的作用包括哪些(BE)。【3 分】

A.降低应急成本

B.以最快的速度从常态转入应急状态

C.提高应急人员基本素质

D.避免上级追究责任

E.为应急训练提供基本依据

21.【多选题】本课程认为,改善运营流程的原则有(ACD)。【3 分】

A.以客户为中心

B.以职能部门为中心

C.组织结构扁平化

D.掌控工作执行情况的手段自动化

E.执行手段强硬化

1.【单选题】根据本课程,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政府治理的特点?(A)【2 分】

A.集中管理

B.倒计时管理

C.运动式管理

D.开放式管理

2.【单选题】本课程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B)主导。【2 分】

A.社会

B.政府

C.企业

D.个人

3.【单选题】“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句关于林权制度改革的话出自(C)。【2 分】

A.胡锦涛

B.江泽明

C.温家宝

D.贾庆林

4.【单选题】本课程认为,我国的政府改革是以(C)为重点内容的改革。【2 分】

A.选举制度

B.行政审批制度

C.政府管理体制

D.多党制

5.【单选题】政府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政府管理的层级是(C)【2 分】

A.三级政府

B.四级政府

C.五级政府

D.六级政府

6.【单选题】国外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大多采取按(A)确定配备人员比例的做法。【2 分】

A.服务对象多少

B.地域划分

C.部门划分

D.居民多少

7.【单选题】服务型政府建设对社会管理模式的追求是(C)。【2 分】

A.统治模式

B.管理模式

C.治理模式

D.包干模式

8.【单选题】 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A)这样说到:“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制度执行意识,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2 分】

A.《求是》

B.《人民日报》

C.《扬子晚报》

D.《信息时报》

9.【判断题】根据本课程,未来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是重新定位政府角色,改变全能主义政府的定位。A 【2 分】

A.对

B.错

10.【判断题】本课程认为,优化战略流程的目的是制定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A【2 分】

A.对

B.错

11.【判断题】 1982年公布施行了《国务院组织法》,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从根本上奠定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B【2 分】

A.对

B.错

12.【判断题】本课程认为,政府权力的集中程度和政府规模的大小是衡量政府好坏的主要标准。B【2 分】

A.对

B.错

13.【判断题】我国政府治理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上层多头管理。A 【2 分】

A.对

B.错

14.【多选题】根据本课程,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从哪些方面实现根本的转变?(ABCD)【3 分】

A.管理理念

B.管理职能

C.管理制度

D.管理手段

E.管理对象

15.【多选题】机构改革是政府对自身的改革,保持和维护机构改革成果必须坚持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推进机构改革的(ABD)进程。【3 分】

A.科学化

B.法制化

C.法治化

D.规范化

E.市场化

16.【多选题】根据本课程,风险管理过程包括哪些(BDE)。【3 分】

A.风险监测

B.风险识别

C.风险分类

D.风险评估

E.风险应对

17.【多选题】本课程认为,制度变革和制度供给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全)。【3 分】

A.在政党建设上,以党内民主重新塑造党的领导力

B.在经济建设上,转变增长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

C.在社会建设上,推进社会保护体系建设,培育社会自治

D.在法制建设上,推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独立

E.在政府建设上,实现政府转制,打造服务型政府

18.【多选题】本课程认为,高度重视政府执行力建设有利于(ABC)。【3 分】

A.继续保持社会主义国家最大优越性

B.保持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和提高政府公信力

C.使决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D.提高政府威信

E.人民群众满意政府工作

19.【多选题】根据本课程,政府职能的越位和错位的体现包括(ABC)【3 分】

A.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依然没有理顺

B.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依然没有得到很清楚的划分

C.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依然存在

D.政府直接干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现象依然存在 E.以上都是正确的20.【多选题】在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是(ABDE)【3 分】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资源分配

D.社会管理

E.公共服务

21.【多选题】根据本课程,深圳市的大部制改革的带来的好处包括(全)【3 分】

A.市场监管执法统一,大大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B.市场准入和窗口服务统一,大大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C.商品质量监管统一,构筑全过程质量防线

D.食品安全监管统一,大大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E.技术、专利、标准、商标工作统一,建立国际水平的服务经济发展的平台 判断题:

1、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错)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个大类。(对)

3、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属于非常态法治,它是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对)

4、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任何补偿。(错)

5、危机决策有其选择与成本的紧密相关性,解决问题的时间越长,可供选择的机会越多,其相应的付出成本与代价也就越低。(错)

6、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构成参谋咨询系统的可以是特定职位的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对)

7、公众和媒体是危机沟通的两大重点对象。(对)

8、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出现了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那就只有让它先报了,不用理会它,身正不怕影子斜,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的。(错)

9、通过各类社会组织与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来构成多元化的危机处理网络,是当今危机治理的世界性趋势。(对)

10、在大规模公共危机中,民众个体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民众可以通过参加政党、社团、社区组织或群众组织等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对)

11、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整治有力,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呈逐渐下降趋势。(错)

12、浙江省的气象灾害具有鲜明的规律,如季节性、区域性、局部性和多灾并发性。(对)

13、目前,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形成体系,体制不顺,管理不统一,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体系和法制建设滞后。这些问题急需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来加以解决。(对)

14、多数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是规章制度和现场管理松弛,监管不到位;间接原因往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错)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进行预警。(错)

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

2小时内向属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接报后2小时内向上一级政府报告。(对)

17、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就是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影响十分严重。(错)

18、突发事件的善后重建,不仅要注意恢复事件中受损的物质与环境,更要注意恢复和重建事件中参与人的精神和心理。(对)

19、迅速从紧急情况转到正常情况的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对)

20、虽然国际恐怖主义时有发生,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不用担心国际恐怖分子会流入我国进行恐怖活动。((错)

21、对生产安全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对)

22、危机预案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对)

23、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只能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节点和网络,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收集的可靠性,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度。(错)

24、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理应当利用主流媒体做好正面宣传报导,减少和消除不实谣言和传闻的负面影响。((对)

25、突发公共事件是否最终演化为公共危机,其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是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对)

26、《突发事件应对法》适用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对)

27、公共危机管理中,利用权威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时,存在一个相对具有客观性的信号引导体系。(对)

28、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指标是保证耕地、水资源等食物资源总量不减少。(错)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D)

A、危害性

B、不确定性

C、超常性

D、不可转化性

2、发生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市(地)以内或是波及两个市(地)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的危机事件,应属于((C)

A、一般危机事件

B、较大危机事件

C、重大危机事件

D、特别重大危机事件

3、政府采取危机应对措施必须有宪法上的授权,并且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必须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即告诉我们,政府在危机应对中应当遵循((A)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责任原则

D、时效原则

4、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是(B)A、《紧急状态法》

B、《突发事件应对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

D、《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5、我国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要求是: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D)

A、上级政府管理为主

B、县以上政府管理为主

C、基层政府管理为主

D、属地管理为主

6、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 B、危机决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做出的 C、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景下做出的 D、危机决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

7、在公共危机管理沟通机制建设中应避免出现的情况是(A)A、保持沉默,少说为佳

B、保证正规渠道畅通 C、保持信息口径一致

D、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8、下列关于危机发言人应具备的相应技能中,不应有的是(C)

A、质疑不准确的信息

B、解释有些问题不能回答的原因 C、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D、压力下保持冷静

9、关于危机事件新闻发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一定要及时、准确,争取先声夺人。

B、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有些很严重的危机事件暂时说得轻些。C、不能因为没有弄清楚情况而对相关信息不予披露。

D、新闻发布可通过新闻发布会、吹风会、新闻通稿、记者采访、书面回答记者提问等多种方式进行。

10、当强烈地震发生时,民众在自救中不应有的行为是(C)。

A、躲进卫生间

B、就近找个枕头、坐垫、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 C、赶快乘坐电梯下楼

D、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1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要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公共危机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B、我国大量已有的突发事件显示,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危机应对技能训练。

C、在危机的经验中,民众相信传闻而不相信政府是没有任何道理的。D、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是以(B)为基本行政单元实施灾情管理。A、乡镇级

B县级

C地市级

D省级

13、一级响应只需要满足下面选项中哪一条就可以?(A)A、死亡200人以上 B、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少于90万 C、倒塌(严重损坏房屋)5万间以上,少于15万间 D、死亡人口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14、重大、较大、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30日。(A)A、15

B、18

C、10

D、20

15、下列哪个不是“四不放过”原则?(C)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检查验收未通过不放过

D、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6、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的是(D)。

A、成因的多样性

B、传播的广泛性

C、分布的差异性

D、治理的单一性

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遵循(B)的原则。A、早期发现、早期报告和早期处置

B、网络直报、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

C、共同参与、协调配合 D、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国际合作

18、能否处理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关键原则是(B)。

A、以人为本原则

B、尽早化解原则

C、依法处理原则

D、当地领导负责原则

19、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旦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B)。

A、领导与群众直接对话

B、迅速控制事态

C、主导舆论导向

D、动用武装力量

20、当前,国际反恐的主导是(D)。

A、八国集团

B、欧安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联合国

21、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B)。

A、分级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层管理

D、分群管理

22、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D)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23、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A)的建设目标。

A、决策智能化

B、检查经常化

C、处理及时化

D、责任明确化

24、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公共危机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B)。

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25、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这是指(D)。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26、在公共危机状态下,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搜集大量信息,只能依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C)。

A、事态的严峻性

B、时间的紧迫性

C、信息的不充分性

D、资源的有限性

27、制定公共危机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是(B)。

A、现场调查

B、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

C、事故等级和类型的划分

D、应急响应机制

28、定期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与公共危机有关的研究报告,提出为处置的建议和意见等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是(D)。

A、监测系统

B、组织系统

C、决策系统

D、咨询系统

29、地方政府是发现公共危机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扩散的第一责任人。这是指公共危机管理的(B)。

A、社会性大协作原则

B、属地管理

C、常设性原则

D、统一指挥原则 30、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是(B)。

A、危机决策机制 B、危机预警机制 C、危机资源配置机制

D、危机保障机制 多项选择题:

1、下面哪些不是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AC)

A、信息的充分性

B、突发性

C、高度确定性

D、紧迫性

2、应急管理工作内容概括起来叫做“一案三制”,其中“三制”是(ACD)? A、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

B、应急预案

C、运行机制

D、法制 3、2008年以来,浙江有两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CD)A、口蹄疫

B、乙肝

C、麻疹

D、手口足病

4、科学技术是处置突发事件的依靠,这就要求(ABCD)

A、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B、要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灾救灾知识水平

C、需要得到各方面专家的智力支持 D、必须配备必要的装备、设备、器材、工具

5、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存在的不足有(ABCD)

A、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明确 B、统一协调、灵敏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没有形成

C、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不够高 D、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充分、不得力

6、《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预防和应急准备的制度,包括(ABCD)A、规定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

B、建立了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应急议案体系

C、建立突发事件监测网络、预警机制、信息收集报告制度 D、建立了社会大众学习安全知识,并参加应急演练的制度

7、最小代价原则的要求包括(ABCD)

A、前提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优先权 B、要把对自由权和财产权的损害控制到最低的限度 C、坚持常态措施用尽原则 D、要把对正常的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D)

A、综合协调包括政府的协调和办事机构的协调

B、分类管理是按照突发事件的不同特性实施相应的管理 C、分级负责是指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 D、任何突发事件都必须要坚持属地管理为主

9、建立信息报告机制包括(ABCD)

A、建立应急报告制度

B、建立举报制度

C、建立信息分析制度

D、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10、制订重建工作计划的基础是建立信息库,具体包括(ABCD)A、历史上有关灾情的报告、文字记载、相关资料

B、灾后的评估报告、为灾区所收集的资料、信息的储存、数据参考 C、在救援阶段的资料、信息、报告

D、国际救援机构提供的报告

11、制订重建计划的内容应当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工作计划,它涵盖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ABCD)

A、教育卫生系统

B、社会服务体系

C、社区建设与服务

D、旅游产业

12、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群众形成了哪些观念?(ABC)A、以人为本

B、安全是最大效益

C、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等重要

13、下面哪些选项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环节?(ABCD)

A、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B、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推动安全科技进步。

14、事故现场救援的基本要求有哪些?(ABCD)

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B、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影响范围继续扩大,并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C、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15、传染病的流行有哪些基本环节?(ABC)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毒

16、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哪些方面的结合?(ABD)A、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结合 B、直接任务与间接任务结合 C、职能机构和协理机构结合 D、国内与国际结合

17、下列哪些属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案三制”中的三制?(ACD)A、应急法制

B、应急预案

C、应急体制

D、应急机制

18、从微观层面上要减少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要做好下面哪些工作?(ABCD)A、加强对重点人的预防

B、加强对重点时空的预防

C、加强情报信息,掌握闹事苗头

D、及时疏导、化解社会矛盾

19、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方法主要包括(ABCD)

A、管制现场,控制局势; B、调查了解事件概况,提出处置决策;

C、直接对话,解决、解释有关问题; D、采取强制措施,果断平息事态; 20、按照公安部的规定有哪些情况要采取强行处置措施?(ABC)A、围堵、冲击党政机关

B、卧轨拦车、阻断交通 C、骚乱、打砸抢烧

D、游行示威

21、政府在公共危机应急处理中的次级职能有(A, B, C)。A、决策

B、指挥与协调

C、危机监测

D、应急预测

22、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A, B, C, D)。A、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

B、专业救助组织体系 C、专家咨询组织体系

D、辅助与支持体系

23、建立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A,B,C,D)。

A、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B、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C、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D、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24、公共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A, B, C)。

A、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D、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25、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A, B, C)。

A、加强内部控制

B、第三方评估

C、公众与舆论监督

D、财政预算管理

26、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A,B,C,D)。A、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 B、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 C、一般法律法规

D、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27、公共危机管理的财力资源主要来自(A,B,C,D)

A、国家财政支出

B、社会救助

C、国际援助

D、政府通过其强制力取得的临时性财产征用

28、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A,B,C)来分级。A、危害程度

B、紧急程度

C、发展事态

D、控制程度

29、公共危机应急处置包括(A,B,C)。

A、信息报告

B、先期处置

C、应急响应

D、应急总结 30、全球视野下的战略物资保障体系应由(B,C,D)组成。A、能源生产体系

B、国外能源供应体系

C、能源战略储备体系

D、国内能源勘查开发供应体系

11、制订重建计划的内容应当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工作计划,它涵盖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ABCD)A、教育卫生系统 B、社会服务体系 C、社区建设与服务 D、旅游产业

12、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群众形成了哪些观念?(ABC)

A、以人为本

B、安全是最大效益 C、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等重要

13、下面哪些选项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环节?(ABCD)

A、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

B、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D、推动安全科技进步。

14、事故现场救援的基本要求有哪些?(ABCD)

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B、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影响范围继续扩大,并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C、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15、传染病的流行有哪些基本环节?(ABC)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毒

16、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哪些方面的结合?(ABD)

A、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结合B、直接任务与间接任务结合C、职能机构和协理机构结合D、国内与国际结合

17、下列哪些属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案三制”中的三制?(ACD)

A、应急法制

B、应急预案

C、应急体制

D、应急机制

18、从微观层面上要减少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要做好下面哪些工作?(ABCD)

A、加强对重点人的预防B、加强对重点时空的预防 C、加强情报信息,掌握闹事苗头

D、及时疏导、化解社会矛盾

19、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方法主要包括(ABCD)

A、管制现场,控制局势;B、调查了解事件概况,提出处置决策;C、直接对话,解决、解释有关问题;D、采取强制措施,果断平息事态;

20、按照公安部的规定有哪些情况要采取强行处置措施?(ABC)

A、围堵、冲击党政机关

B、卧轨拦车、阻断交通

C、骚乱、打砸抢烧

D、游行示威

21、政府在公共危机应急处理中的次级职能有(A, B, C)。

A、决策

B、指挥与协调

C、危机监测

D、应急预测

22、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A, B, C, D)。

E、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

B、专业救助组织体系

C、专家咨询组织体系

D、辅助与支持体系

23、建立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A,B,C,D)A、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F、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G、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H、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24、公共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A, B, C)A、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D、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25、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A, B, C)。

B、加强内部控制

B、第三方评估

C、公众与舆论监督 D、财政预算管理

26、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A,B,C,D)。E、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F、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G、一般法律法规 H、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27、公共危机管理的财力资源主要来自(A,B,C,D)

A、国家财政支出

B、社会救助

C、国际援助

D、政府通过其强制力取得的临时性财产征用

28、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A,B,C)来分级。B、危害程度

B、紧急程度

C、发展事态

D、控制程度

29、公共危机应急处置包括(A,B,C)。

B、信息报告

B、先期处置

C、应急响应

篇3:试题库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一、试题库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

1968年IBM公司和美国洛杉矶学区最早运用计算机进行试题管理这项技术, 共同开发的一个CTSS (Classroom Teacher Supporting System) 。CTSS系统最初只管理一个历史型题库, 其中存储有800道题目, 能为中学教师生成测验、家庭作业、课堂讨论题以及课外辅导材料等。CTSS采用批处理方式, 先由带课教师填写申请书, 在申请上要标明所需题目的个数, 题型及有关选项, 将这些数据通过扫描仪输入电脑。然后系统即能自动选取试卷内容, 复印所需的份数, 还能自动输入答案单、核对答案和评分等。80年代中期中国高等教育界也逐渐开始运用计算机管理考试, 从1985年国家教委开始建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题库建设.使中国在题库这项工作有了开端。1990年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召开了中国第一次教育考试理论研讨会, 总结了各地方题库建设的经验, 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题库理论, 促进中国教育考试新模式。1994年1月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华南理工大学开展了课程题库建设工作.在国家大力支持下, 试题库系统的研发技术迈向新台阶。

二、试题库管理系统采用的体系结构

本系统采用三层C/S体系结构, 如图 (一) 所示, 主要特点为[5]:

1) 客户端零维护

在三层体系结构中, 几乎所有的业务处理都是在中间件Web Server上完成的, 客户端只需要安装支持Java的浏览器即可, 不用做任何其它安装和配置工作, 也就不存在客户端维护的问题。

2) 可扩展性好

三层体系结构的可扩展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工作节点的可扩展性好。由于三层体系结构的客户端零维护的特点, 使增加一个工作节点的工作简单到了只需增加一台装有Web浏览器的PC机即可。

第二, 应用系统的可扩展性好。好的应用系统应该能方便地实现一定程度上业务的变化和业务单元的增加。若需要增加一个新的业务模块, 只需替换或增加新的业务类和服务类即可。

第三, 业务逻辑与用户界面及数据库分离使得当用户业务逻辑发生变化时只需更改中间层的控件/组件/JB/EJB即可。

第四, 便于数据库移植。由于客户端不直接访问数据库, 而是通过一个中间层进行访问, 所以在改变数据库、驱动程序或存储方式时无需改变客户端配置, 只要集中改变中间件上持久化层的数据库连接部分即可。

3) 安全性好

在三层体系结构中, 客户端只能访问Web Server而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 这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4) 资源重用性好

由于将业务逻辑集中到Web Server统一处理, 三层体系结构可以更好地利用共享资源。例如数据库连接是一项很消耗系统资源、影响响应时间的事件, 在三层体系结构中可以将数据库连接放在缓冲池中统一管理, 由不同应用共享, 并有效控制连接的数量。

三、需求分析

1、系统设计目标

通过对现有的试题库管理系统的调查, 在详细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系统的实际要求后, 系统需满足以下的设计要求:

1) 试题库要具有通用性, 为全校各种考试服务。

2) 人机交互界面要具有直观性。

3) 在组卷方面要尽量做到属性条件设定灵活性。

4) 信息安全方面考虑要周全, 权限设置要合理性。

5) 软件重用性要好, 随着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 系统要满足业务变化的需求。

2、系统业务流程

我校目前考试要求很高, 我校目前课程考试的过程为:考前教师或教研室命题并出卷, 试卷分为A、B卷。试卷结构和难度相同, 并给出答案和评分标准。报请教务处审批。教务处审批通过后选用其中一套试卷作为考试试卷, 剩余一套试卷作为重修考试试卷。考试结束后, 教师按照班级将考试分数进行统计, 计算平均分、标准差和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并且根据考试结果对试卷进行分析, 填写试卷分析表, 然后提交给教务处。可以看出, 在该过程中命题教师承担了较为繁重的工作。每学期的考试都要重新出卷, 以免与往年重复, 而且考试后的统计和计算的工作量大。另外不同的命题教师会产生试卷考察能力、难度以及评分标准等属性的差异, 无法保证试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利用试题库系统自动生成试卷以及考试后的试卷分析统计表, 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同时提高试卷质量和试卷评价的准确性。

本系统的业务流程图设计如图 (二) 所示。

3、本软件系统包含以下基本功能分析1) 试题库的维护

(1) 钢筋网的制作

包括试题的录入、修改、删除、查看等功能。试题的录入应该方便、快捷, 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和操作习惯, 并且能够输入文本、图片、公式、特殊字符等内容, 可以满足我校绝大多数课程的要求。对于修改、删除、查看可以进行方便的操作。

2) 自定义设置

试题的技术指标, 如知识单元、知识点、试题类型、试卷难度等指标应该可以支持用户自定义, 使之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3) 组卷功能

要求实现系统自动组卷、人工组卷、混合组卷三种组卷模式, 提供灵活的试卷生成途径。要能够方便的设定组卷条件。自动组卷速度要快, 成功率要高, 并且自动生成的试卷要具备较高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4) 试卷输出

WORD文档是教师常用的文档处理工具。因此, 生成的试卷可以导出为WORD文档, 方便试卷的打印和保存。导出的文档要符合我校试卷的格式要求, 减少人工排版的工作量。

5) 试卷分析

试卷经过测试后, 能够将测试的结果输入系统, 自动统计考生人数, 计算平均成绩、标准差、分数分布情况, 并根据试卷内容统计试卷试题能力比例、难度比例、题型比例等数据, 最终生成试卷分析表。该表既可以作为试卷评价的一个参考, 同时可以将生成结果以指定的格式保存为WORD文档, 作为申报教务处的试卷总结报表。

四、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系统总体划分为五个大的功能模块, 包括系统管理和维护模块、题库设置模块、题库管理模块、试卷管理模块以及帮助模块。系统总体模块结构图如图 (三) 所示。

根据以上模块的功能进行用户用例分析, 用例如图 (四) 所示。

五、结论

试题库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高校教务使用的。利用数据库技术, 基于c/s三层结构模式, 开发了试题库自动管理模式的系统, 完成专人管理试题、试卷和考生考试的过程。基本解决了教师出题不科学、不准确、费时的问题。

摘要:随着高校近年来学生规模的扩大, 教师出题是工作量非常大的一件事情, 往往需要耗费出卷教师相当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计算机题库管理系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评教的有效工具, 而且利用题库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旨在解决和缓解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和考试效果, 合理有效的进行试题的管理。

关键词:试题库管理系统,C/S,遗传算法,组卷

参考文献

[1]张衍志邹永艳.在Delphi环境c/s模式下的ADO/BDE使用探讨,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第20卷第1期.

[2]吴瑾.基于SQL Server和Delphi的C/S应用程序开发, 电脑知识与技术 (学术交流) , 2006年32期.

[3]求是科技.SQL Server2000数据库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4]王要武主编.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篇4:校园网试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探究

关键词:校园网;试题库管理;组卷;存储过程

现代教育体系要求对学生的教育要做到逐步完善和规范,从课程内容深入建设,同时也要求了学生所学的每一堂科目对应的考试内容要合理、全面且有指导性;教学体系要多向教育发达地区学习,符合现代化的建设与完善。在此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强化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更为综合客观的考察评价学生的课程掌握能力,达到教学需要,对试题库管理系统进行研究与提升。该系统能够全面分析试卷及其知识点,控制试卷的难易程度,既可以避免试卷的不规范性同时能够维护试题的公正与客观。除此之外,能够减轻教师的部分工作量,使之更为投入到授教中去。

一、国内试题库管理系统发展的现状

1、试题库系统选用上存在明显缺陷。在当前互联网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在校园里计算机技术更多被应用在教学中来,教育资源的搭建和积累具有突出性的优势,而电脑试题库的构架又是这类资源建立中重要的组成成分。现有出现了大批存在与网络上的试题库,他们一方面却是具有较为广阔的知识涵盖面,能够满足学校教学的内容和任务,但是另一方面这类试题库的数量繁多且价格参差不齐,另学校在选择时难以甄别好坏,而且现有的教材更新快速,很多试题库存在大量过时的题型和内容,盲目使用会使得学生没有能够得到最有效的考察与训练。

2、现有试题库功能上的缺失。现有试题库的设计架构上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已经较为完善,一些对于试题在文字上的处理与修改的功能已经较为完善,除开一些使用COM组件以外,多以现有的字处理软件的基础上加以利用,能够很好的利于管理者的使用。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保证试题的知识面与涵盖性,并且题目要有一定的随机性,而现有的主流软件多没有重视这一个方面的功能完善,使得试题系统有漏洞可循,缺乏规范性。

二、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整个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它对所有能够参与自动组卷的数据进行收集与存放,(包括人员信息、所在系、所属专业、所学课程、试题类型分类以及所有试题的数据)

1、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原理就是将所有待编的题目和内容防置在一个存储表格中,这样的目的是便于快速搜索与直接调用数据。如果将试题分类,分别进行存放,那么不能应对复杂的试题而添加题型,不能够满足数据库所需要的灵活性。

2、存储过程的应用。存储过程是由数据的编码和写入过程,主要采用流控制和SQL语句进行书写,写好后的初代码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修正,最后上传至服务器中,应用程序需要使用时直接调用即可。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多个互相关联的进程可以合并在一起组成程序包。

三、系统介绍及功能分析

1、系统介绍。本系统使用MVC 3层模式,通过采用JNDI和Tomcat连接池来进入到MySQL数据库,分为管理员管理和试题组卷2个大块,该种结构提供了录题和抽题的随机结合的方式,能够避免试题的重复,提高试卷的随机性,为组卷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在整个系统中,权限分为几个等级,最高级的管理人员可以直接修改系統的备用数据,相当于系统的维护人员。不同权限的管理员登录到与之对应的界面密码的搜索功能用来确定登录人员的身份确切性,相当于是一个子方法接受系统调用,作为整个系统与数据库相匹配的基础。

组卷部分包括前台显示(JSP)和后台管理(JavaBean)、中心控制器(Servlet)等三个部分现在着重对组卷部分的前台显示功能进行介绍:

每一个教师登录系统后,自动判断其所教授的学科,进入到录题界面,按照界面的引导进行不同的题型录入,一些题目需要加入图片或者其他文件就需要通过第三方组建来进行转换录入。每一名教师能够有权限对自己已经录入的内容进行修改亦或者是删除,也可以输入限定条件进行选择性查看。每一名教师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进行操作的话,系统自动接触教师的登录状态。

2、系统的功能实现。

第一,登录功能。教师的初始登录按照学校分配的登录账号和密码,第一次登录后教师有权限进行修改,同时还可以绑定教师自己的邮箱和手机,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和题目的保密性。

第二,录题功能。整个系统用户的主要功能就是录题功能,进入界面后,选择进行录题,可以按照系统提示内容进行选择题和其他题的录取(填空、问答、计算),在录题过程中电脑会将摄像功能打开进行录像并存档,可以保证录题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三,组卷功能。组卷功能是题录组成过程中的重要環节。系统对数据库中录入的试题进行存储调用,每一个试题都有系统赋与的编号,所有的编号存储在一个表中,对该表运行随机检索的程序。搜索之前按照提前设定的数据限制,对每一类题型的数量进行限制。管理人员登陆后进行人工核验,无误后进行组卷。

四、结语

试题库管理系统采用了常见的MVC模式,降低了开发复杂程度,便于后期管理维护;数据库访问采用了服务器Tomcat的数据库连接池,极大的使用了重复的内存资源,有效的节约了内存容量,加强了服务器的工作能力,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唐汉明.深入浅出My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篇5:项目管理试题库

案例背景:某项目经理部承接了一项道路、桥梁综合性大型工程,并将其中的部分工程按合同分包给其他单位施工。双方签订了分包合同,在合同中双方约定:

1、在分包队伍进场前,分包商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报总包商审核审批。

2、当分包队伍进场时,总包商不再确认分包商从业人员资格,由分包商自行管理。但应对分包商负责人及分包队伍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施工交底。交底采用书面形式,由总包商负责人签字后交分包商有关人员。

3、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总包商不再派人对其进行管理,主要由分包商自行管理为主。

4、分包商对于其分包现场的脚手架、设施、设备等安全防护设施可以根据施工需要自行移动或拆除。

5、如分包商发生安全事故,应由分包商承担责任并向有关部门上报事故,总包商不负责任何费用。

问题:

请逐一指出上述4条的约定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参考答案:

1、正确。

2、不正确。总包商应确认分包商从业人员资格。交底采用书面形式,由总、分包双方负责人签字确认,并保留交底记录。

3、不正确。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总包商应有专门部门或人员对分包队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实施监督管理。

4、不正确。分包商对于其分包现场的脚手架、设施、设备等安全防护设施不得擅自拆除、变动。如确需拆除变动的,必须经总包施工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同意。

5、不正确。如分包商发生安全事故,总包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并由总包单位上报事故。

案例2: 案例背景:

某城市道路综合改建工程位于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主干道。该项目包含道路、雨水、污水、热力、电力、电信、燃气以及交通设施等配套工程。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在施工现场就地拌制石灰土底基层,沿线居民意见很大。

问题:

施工单位现场就地拌制石灰土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应该怎样做?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中防止施工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不符合环保要求,应集中在搅拌站搅拌,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中防止施工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内容 :施工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定废弃物以及噪音、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

案例3: 案例背景:

某综合办公大楼工程由半地下室、主楼、裙房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22483㎡,主楼为20层办公楼,主体为内筒外框架钢结构,外饰全玻璃幕墙。工期要求紧。该项目部所在企业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公司,项目经理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大中专学生占管理人员总数的76%,技工、高级技工占员工总数62%。

案例问题:

1)最适合该工程的项目组织形式是什么?说明原因。2)项目经理部的外部关系协调包括哪几个方面? 案例参考答案:

1)最适合该工程的项目组织形式是:工作队式项目组织。因为:该项目较复杂、工期紧、建筑面积大,属于大型项目;建筑企业为国家一级企业,且项目经理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能力较强,管理人员及员工素质较高,管理水平较高。2)外部关系协调包括:①协调好与分包方之间的关系。②协调好与劳务作业层之间的关系。③协调土建与安装分包的关系。④重视公共关系。施工中要经常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监督部门以及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取得联系,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为工程项目服务。

案例4:

案例背景:

某综合楼建设项目,由于工期紧,刚确定施工单位的第二天,在施工单位还未来的及任命项目经理和组建项目经理部的情况下,业主就要求施工单位提供项目管理规划,施工单位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份针对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深度满足管理规划要求,但业主不接受,一定还要求施工单位提供项目管理规划。

案例问题:

(1)项目经理未任命和项目经理部还未建立,就正式发表了施工组织设计,其程序是否正确?

(2)业主一定要求施工单位提供项目管理规划,其要求是否正确?

(3)项目管理规划是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请简述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规划目标及内涵。

案例参考答案:

(1)程序不正确。应先任命项目经理和成立项目经理部,然后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的人员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2)业主的要求不正确。因为项目管理规划为企业内部文件,不具对外性。施工单位提供给业主的应为施工组织设计。

(3)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规划目标及内涵有:

A 规划目标包括项目的管理目标、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成本目标、安全目标、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

案例5:

案例背景:

某城市地铁标段,包括一座车站A和两段区间隧道C,D,车站采用明开法施工,区间隧道采用泥水加压盾构法施工。

1、该工程中标后,为节约工程成本,将区间隧道工程分包给有现成盾构设备的某公司施工,本公司只负责车站结构的施工。

2、在车站施工时,发生一起触电安全事故,伤者脱离电源后,已停止呼吸,现场安全人员认定触电者死亡,项目经理随后安排善后事宜。

3、项目经理部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推行绿色施工。在制定环保措施时,从施工的环境影响分析了以下方面:(1)明开基坑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运输(2)施工期间的废气的防治措施(3)施工期间噪音的控制措施。

问题:

1、项目的分包行为是否合理?请说明原因。

2、项目经理部现场处理事故方法是否正确?应该怎样处理?简述安全事故处理的四个程序。

3、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还缺少哪一方面?简述我国环境法的基本政策。

答:

1、不合理,结构主体不能分包,像地铁大工程难以自主完成可以分包部分工程,但主体、主要工程不能分包,隧道工程属于主要工程,因此不能进行分包

2、不正确,现场发生触电事故处理应如此进行:发生触电事故后,应立即抢救伤员,死亡不能以是否停止呼吸来判定(一般情况下,工伤事故只能由医院判定),处理的方法是伤者脱离电源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急救电话。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做好标识并保护好现场,安全事故处理四个程序:报告安全事故;事故处理;事故调查;调查报告

3、缺少废水的处理控制,我国的环境法基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污染者负担的政策;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案例6: 案例背景:

某承包商通过资格预审后,对招标文件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业主所提出的工期要求过于苛刻,且合同条款中规定每拖延1d工期罚合同价的1‰。若要保证实现工期要求,必须采取特殊措施,从而大大增加成本;还发现原设计结构方案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过于保守。因此,该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说明业主的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因而按自己认为的合理工期(比业主要求的工期增加3个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据此报价;还建议将框架剪力墙体系改为框架体系,并对这两种结构体系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证明框架体系不仅能保证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使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的灵活性,而且可降低造价约3%。

该承包商将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封装,在封口处加盖本单位公章和项目经理签字后,在投标截止日期前1d上午将投标文件报送业主。次日(即投标截止日当天)下午,在规定的开标时间前lh,该承包商又递交了一份补充资料,其中声明将原报价降低4%。但是,招标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认为,根据国际上“一标一投”的惯例,一个承包商不得递交两份投标文件,因而拒收承包商的补充资料。

开标会由市招投标办的工作人员主持,市公证处有关人员到会,各投标单位代表均到场。开标前,市公证处人员对各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审查,确认所有投标文件均有效后,正式开标。主持人宣读投标单位名称、投标价格、投标工期和有关投标文件的重要说明。

案例问题:

1)该承包商运用了哪几种投标技巧?其运用是否得当?请逐一加以说明。

2)从所介绍的背景资料来看,在该项目招标程序中存在哪些问题?请分别作简单说明。

案例参考答案:

1)该承包商运用了三种报价技巧,即多方案报价法、增加建议方案法和突然降价(突然袭击法)法。其中,多方案报价法运用不当,因为运用该报价技巧时,必须对原方案(本案例指业主的工期要求)报价,而该承包商在投标时仅说明了该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却并未报出相应的投标价。只是按自己确定的工期报价,这不是响应性投标。

增加建议方案法运用得当,通过对两个结构体系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这意味着对两个方案均报了价),论证了建议方案(框架体系)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对业主有很强的说服力。

突然降价法也运用得当,原投标文件的递交时间比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仅提前1d多,这既是符合常理的,又为竞争对手调整、确定最终报价留有一定的时间,起到了迷惑竞争对手的作用。若提前时间太多,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怀疑,而在开标前1h突然递交一份补充文件,这时竞争对手已不可能再调整报价了。

2)该项目招标程序中存在以下问题:

① 招标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不应拒收承包商的补充文件,因为承包商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所递交的任何正式书面文件都是有效文件,都是投标文件的有效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补充文件与原投标文件共同构成一份投标文件,而不是两份相互独立的投标文件。

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应由招标人主持开标会,并宣读投标单位名称、投标价格等内容,而不应由市招投标办公室工作人员主持和宣读。

③ 资格审查应在投标之前进行(背景资料说明了承包商已通过资格预审),公证处人员无权对承包商资格进行审查,其到场的作用在于确认开标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包括投标文件的合法性)。

④ 公证处人员确认所有投标文件均为有效标书是错误的,因为该承包商的投标文件仅有单位公章和项目经理的签字,而无法定代表人或其代理人的印鉴,应作为废标处理。

案例7:

案例背景:

A、B两栋相同的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86000㎡.施工时分A、B分区,项目经理下分设2名栋号经理,每人负责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又安排了一名专职安全员。项目经理认为,由栋号经理负责每个栋号的安全生产,自己就可以不问安全的事了。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要求质量监督站组织竣工验收。

问题:

(1)该项目经理对安全的看法是否正确?作为施工企业,应对工程项目安全控制采取那些措施?

(2)项目经理向质量监督站要求竣工验收的做法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案:

(1)不正确,项目经理应对全工程负全责,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主要考虑以下内容:① 从建筑或安装工程整体考虑施工期内对周围道路、行人及邻近居民、设施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全封闭防护或部分封闭防护)② 对深基坑、基槽的土方开挖,应了解土壤种类,选择土方开挖方法、放坡坡度或固壁支撑的具体做法,总的要求是防坍塌。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还须有测毒设备和防中毒措施。③ 30m以上脚手架或设置的挑架、大型混凝土模板工程,还应进行架体和模板承重强度、荷载计算,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安全平网、立网的架设要求,架设层次段落,做好严密的随层安全防护。龙门、井架等垂直运输设备的拉结、固定方法及防护措施。④ 施工过程中的“四口”(即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应有防护措施。⑤ “临边”防护措施⑥ 当外用电线路与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之间达到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必须采取屏障、保护网等措施⑦ 施工工程、暂设工程、井架门架等金属构筑物,凡高于周围原有避雷设备,均应有防雷设施;易燃易爆作业场所必须采取防火防爆措施⑧ 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措施

(2)不恰当。因为,竣工验收应由施工单位先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及相关资料;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申请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案例8: 背景:

某办公楼的招标人于 2003年 10月 11日向具备承担该项目能力的 A、B、C、D、E 5家投标单位发出投标邀请书,其中说明,10月17~18日9时~16时在该招标人总工程师室领取招标文件,11月8日1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该5家投标单位均接受邀请,并按规定时间提交了投标文件。但投标单位A在送出投标文件后发现报价估算有较严重的失误,遂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10分钟递交了一份书面声明,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

开标时,由招标人委托的市公证处人员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由于投标单位A已撤回投标文件,故招标人宣布有B、C、D、E4家投标单位投标,并宣读该4家投标单位的投标价格、工期和其他主要内容。

评标委员会委员由招标人直接确定,共由7人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2人,本系统技术专家2人、经济专家1人,外系统技术专家1人、经济专家1人。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要求B、D两投标人分别对其施工方案作详细说明,并对若干技术要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要求其提出具体、可靠的实施措施。作为评标委员的招标人代表希望投标单位B再适当考虑一下降低报价的可能性。按照招标文件中确定的综合评标标准,4个投标人综合得分从高到低的依次顺序为B、D、C、E,故评标委员会确定投标单位B为中标人。由于投标单位B为外地企业,招标人于11月10日将中标通知书以挂号方式寄出,投标单位B于11月14日收到中标通知书。

由于从报价情况来看,4个投标人的报价从低到高的依次顺序为D、C、B、E,因此,从11月16日至12月11目招标人又与投标单位B就合同价格进行了多次谈判,结果投标单位B将价格降到略低于投标单位C的报价水平,最终双方于12月12日签订了书面合同。问题: 本次招标属于哪种形式?

从所介绍的背景资料来看,在该项目的招标投标程序中在哪些方面不符合《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请逐一说明。

答案:

1.邀请招标。

2.以下几方面不符合规定:

(1)招标人不应仅宣布4家投标单位参加投标。虽然投标单位A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已撤回投标文件,但仍应作为投标人宣读其名称,但不宣读其投标文件的其他内容。(2)评标委员会委员不应全部由招标人直接确定。按规定,一般招标项目应采取(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方式,特殊招标项目可以由招标人直接确定。本项目显然属于一般招标项目。(3)评标过程中不应要求承包商考虑降价问题。按规定,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者说明,但是澄清或者说明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在确定中标人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的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4)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不应与中标人就价格进行谈判。按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5)订立书面合同的时间过迟。按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不是中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订立书面合同,而本案例为32日。

案例9:

案例背景:

某电器设备厂筹资新建一生产流水线,该工程设计已完成,施工图纸齐备,施工现场已完成“三通一平”工作,已具备开工条件。工程施工招标委托招标代理机构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代理招标。

招标代理机构编制了标底(800万元)和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要求工程总工期为365天。按国家工期定额规定,该工程的工期应为460天。

通过资格预审并参加投标的共有A、B、c、D、E 5家施工单位。开标会议由招标代理机构主持,开标结果是这5家投标单位的报价均高出标底近300万元,这一异常引起了业主的注意,为了避免招标失败,业主提出由招标代理机构重新复核和制定新的标底。招标代理机构复核标底后,确认是由于工作失误,漏算部分工程项目,使标底偏低。在修正错误后,招标代理机构重新确定了新的标底。A、B、c 3家投标单位认为新的标底不合理,向招标人要求撤回投标文件。由于上述问题纠纷导致定标工作在原定的投标有效期内一直没有完成。为早日开工,该业主更改了原定工期和工程结算方式等条件,指定了其中一家施工单位中标。

问题:

1.上述招标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2.A、B、c 3家投标单位要求撤回投标文件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如果招标失败,招标人可否另行招标?

答案:

1.上述招标工作存在以下问题。①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工期及工程款的结算方式不得在开标会上随意改变。应在开标日期前15天,通知所有投标人。

②招标单位不得指定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约定的评标方式确定中标单位。2.A、B、c 3家投标单位要求撤回投标文件的做法不正确

因为在投标文件的有效期内,投标人不得撤回投标文件,否则将没收投标保证金。3.如果招标失败,招标人可另行招标

案例10: 案例背景:

清华同方(哈尔滨)水务有限公司承建的哈尔滨市太平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已由黑龙江省发改委批准。该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能力32.5万立方米二级处理,总造价约为3.3 亿元,其中土建工程约为2.0亿元。工程资金来源为:35%自有资金;65%银行贷款。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受工程总承包单位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就该工程部分土建工程的第五标段、第六标段、第七标段、第八标段、第九标段、第十标段进行国内竞争性公开招标,选定承包人。

现邀请合格的潜在的土建工程施工投标人参加本工程的投标。要求投标申请人须具备承担招标工程项目的能力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三级或以上资质的施工单位,并在近两年承担过2座以上(含2 座)10万立方米以上污水处理厂主体施工工程。同时作为联合体的桩基施工单位应具有三 级或以上桩基施工资质,近两年相关工程业绩良好。

问题:

(1)建设工程招标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2)哪些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通过招标进行发包? 答案:

(1)建设工程招标的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

公开的优点选择范围广、获得竞争性的商业报价,缺点时间长费用高。邀请程序简单、节约费用和时间,但竞争较差有可能提高合同价。(2)必须进行招标项目:

篇6:项目管理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工程质量-工程满足建设单位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

和合同规定的特性。

2.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是确立质量管理和建立质量体系的基本原理。

3.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一项或多项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每项质量特性合格与否的一种运动。

4.三检制-操作者的自检、工人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

5.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据或状态。

6.‚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正确使用 7.‚四口‛-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耐久性-工程在正常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的使用年限,也即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

9.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

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二、填空题

1.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质量存在(隐蔽性)

2.质量管理的系统过程(计划)、(实施)、(处置)、(检查)3.三监制包括(自检)、(互检)、(专检)4.质量数据特征值具有(二重性)、(波动性)、(统计规律性)5.质量统计分析方法(调查表法)、(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

6.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分类(工程质量缺陷)、(工程质量通病)、(工程质量事故)7.工程质量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三、选择题

1.建筑工程质量特性中,(B)是指在正常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的使用年限

A.适用性;B.耐久性;C.可靠性;D.可靠性

2.在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中,(A)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A.人员素质;B.工程材料;C.施工机械;D.工艺方法

3.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质量存在(C)

A.局限性;B.流动性;C.隐蔽性;D.复杂性

4.(A)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

A.施工准备;B.施工过程;C.施工验收;D.建筑工程质量

5.检验批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质量的检查,必须是在承包单位(C)的基础上进行

A.班组自检和互检;B.班组自检和专检;C.自检;D.专检

6.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层次的划分,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为一个(A)

A.单位工程;B.分部工程;C.分项工程;D.检验批

7.下列安全检查评分表中,没有设置保证项目的是(A)

A.施工机具检查评分表;B.施工用电检查评分表 C.模板工程安全检查评分表;D.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

8.安全检查的评分分为(C)个等级

A.好、中、差;B.合格、不合格;C.优良、合格、不合格;D.优良、中、合格

9.不经竣工验收就交付使用常常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这是因(D)造成的

A.违反法规行为;B.使用不当;C.施工管理不到位;D.违背建设程序

10.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万元工程质量事故,因定为(A)质量事故

A.一般;B.严重;C.重大;D.特大

四、多项选择题

1.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符合(A、B、C、D)规定的特性综合 A.国家、法律、法规;B.技术规范标准;C.设计文件;D.合同规定 E.施工单位

2.监理工程师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B、D)

A.质量第一,坚持标准;B.以人为核心,预防为主;C.旁站监督,平行检测;D.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E.审核文件报告张表

3.PDCA循环的相关内容为质量目标质量要求的(A、C、D、E)环节

A.计划;B.变化;C.实施;D.检查; E.处理

4.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审查时,应重点审查(A、B、C、D、E)

A.水灰比;B.塌落度;C.水泥品种;D.水泥合格证照;E.配合比强度

5.属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主控项目的是(B、C、D)

A.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方案执行;B.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C.下层模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能力并加设支架; D.上下层支架的支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E.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外

6.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标准是(A、C)

A.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B.使用功能合格 B.工程使用的材料

7.下列各项中,属于文明检查‚评分表‛中的保证项目的有(B、C、D)

A.施工现场标牌;B.封闭管理;C.现场宿舍;D.施工场地;E.治安综合 治理

8.下列各项中,属于‚塔吊‛检查评分表中的保证项目的有(A、B、C、D、E)A.限位器;B.多塔作业;C.塔节指挥; D.力矩限制器;E.附端装置与与夹

9.下列可能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中,不属于施工管理不到位的有(A、D、E)

A.选用不恰当的标准图集;B.未进行技术交底,违背作业;C.挡土墙未按图设防水层,排水孔

D.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E.采用不正确的结构方案,荷载取值较小

10.质量处理报告的内容包括(B、C、D)

A.质量事故发生的目标地点;B.实时处理中有关原始数据、验收记录、资料;C.审核认可的质量问题处理方案;D.对处理结果的检查、鉴定和验收结论;E.质量事故的发展变化情况

五、简答题

8.专项施工安装编制方案的内容一般有哪些?

答:①工程概况;②编制计划;③施工计划;④施工工艺技术;⑤施工安全;⑥保证措施;⑦劳动力计划;⑧计算书的相关图纸

9.‚三宝‛、‚四口‛、‚五验收‛包括什么? 答:‚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四口‛: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

‚五验收‚:尚未暗转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加防护的层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解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侧边

10.事故调查包括那些内容? 答:(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设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11.工程质量的特性、特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及工程质量管理的内涵 答:(1)特性:①适用性;②耐久性;③安全性;④可靠性;⑤经济性;⑥

协调性

(2)特点:①影响因素多;②质量波动大;③质量隐蔽性;④终检局限

(3)因素:①人;②材料;③机械;④方法;⑤环境;⑥测量

(4)原则:①质量第一;②以人为核心;③预防为主;④坚持质量标准

(5)内涵:①质量方针;②质量策划;③质量控制;④质量保证;⑤质

量改进

1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

答:①多样性;②受环境影响大;③流动性;④安全意识缺乏;⑤投入少

13.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内涵、安全生产管理原则、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答:(1)内涵:①‚安全第一‛是原则和目标;②‚预防为主‛是手段和途

径;③安全与生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原则:①安全生产管理原则;②‚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③

‚三同时‛原则;④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原则;⑤‚三不伤害‛原则;⑥‚四不放过‛原则;⑦‚五同时‛原则

(3)特点:①复杂性;②法规性;③渐进性(4)基本原理:①系统原理;②整分合原理;③反馈原理;④封闭原理;

⑤弹性原理;⑥人本原理

14.质量管理的发展 答:(1)质量检验阶段(1940年以前);(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1940~1960)(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60~1987);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阶段(1987年至今)

16.质量检验的作用和条件 答:(1)作用:①把关作用;②预防作用;③报告作用;④改进作用

(2)条件:①足够数量的、符合要求的检验人员;②可靠、完善的检测手段;③明确、清晰的检验标准

17.质量检验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答:(1)按检验后检验对象的完整性划分为;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

(2)按生产过程分为:进厂检验、工序检验、完工检验;

(3)按供需关系划分为:第一方检验、第二方检验、第三方检验;

(4)按检验目的划分为生产检验、验收检验、监督检验、验证检验、仲裁检验;

(5)按检验的数量划分为: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18.质量数据波动的特征 答:(1)质量数据波动的必然性;(2)质量数据波动的原因(①偶然性原因;②系统性原因);(3)质量数据波动的规律性

19.直方图分布形状分析

答:①对称分布-(正态分布),说明生产过程正常,质量稳定(正常);

②偏态分布-一般由公差原因造成的,应属于正常(正常); ③锯齿分布-分组的族属不当,组距不是测量单位的整倍数或测试时所用方法和读数有问题(非正常);

④孤岛分布-短期内不熟练的工人替班所造成的(非正常); ⑤陡壁分布-(非正常);

⑥双峰分布-两种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检查的结果(非正常)

20.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答:①人;②材料;③机械;④方法;⑤环境

21.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答:(1)坚持质量第一;(2)坚持以人为核心;(3)坚持预防为主;

(4)坚持质量标准;(5)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

22.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答:(1)违背基本建设程序;(2)地质勘查原因;(3)设计计算问题;(4)施工管理问题;(5)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6)自然环境因素

23.质量事故报告的内容

答: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各参见单位名称;

②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③事故的初步原因;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⑤事故报告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24.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方法

答:①加固处理;②返工处理;③限制使用;④报废处理

25.混凝土收缩裂缝的防治措施

答:(1)选用合格的原材料;(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并确保混凝土的制备质量;(3)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

(4)在变性敏感区域设置温度收缩钢筋;

(5)控制保护层厚度,防止温度收缩,使钢筋偏离正确位置;

(6)确保混凝土及时养护,并保证混凝土养护质量要求

一、论述题

1.某市大学诚园区新建音乐学院教学楼,其中中庭主播大厅高5.4m,双向跨度38m,设计采用现浇混凝土井字架。在演播大厅屋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西侧模板施工 系统失稳,发生局部坍塌,使东侧刚现浇的混凝土顺斜面往西侧浇滴,致使整个楼层 模架全部失稳相继倒塌。整个事故中未造成人员死亡,重伤9人,轻伤14人,直接 经济损失190万余元。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立即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和事故处理小组,对事故情况展开全面调查。质量事故调查报告中原因分析认为演播大厅屋盖梁板模板 底板支撑采用钢木湿支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工程质量处理报告中原因分析认为,支架体系水平结杆步距过大才是造成支撑系统失稳的主要原因。

(1)本案例中所发生事故,按造成损失程度划分应为什么类型事故?并给出此类事故 的分类标准。

(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主要有哪些方面?(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4)本案例中,事故调查报告与事故处理报告原因分析不一致是否合理?为什么?

(1)答:一般质量事故;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住房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为一般质量事故

:①由于质量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②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00 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2)答: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包括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调查报

告和监理单位调查研究所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②具有法律效力的,得到有关当

事各方认可的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委托合同、材料或设备购销合同以及监理合同

或分包合同等合同文件;③有关技术文件、档案;④相关的建设法规;

(3)答:内容: ①工程质量事故情况、调查情况、原因分析;②质量事故处理依据;

③质量事故处理方案;④实施技术处理施工中有关问题和资料;⑤

对处理结果的检查认定和验收;⑥质量事故处理结论。

(4)答:不合理;因为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中关于工程质量事故情况、调查情况原 分析应选有质量事故调查报告中相关内容,两者不得有原则性的冲突。

2.某住宅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检查评分表如下表所示。表中已填有部分数据:

a)该工程‚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三宝’、‘四口’防护检查评分表‛、‚施工用电检查评分表‛、‚施工机具检查评分表‛、‚起重吊装安全检查评分表‛等分表的实得分为81、86、79、82、82分。换算成汇总表中实得分为各为多少?

b)该工程使用了多种脚手架,落地式脚手架实得分为82分,悬挑式脚手架实得分为80分,计算汇总表中‚脚手架‛分项分值是多少? c)‚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中‚现场防火‛这一保证项目缺项(该项目应得分为20分,保证项目总分为72分),其他各项检查实得分为68分,试计算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得分,换算到汇总表中应为多少分?

d)另外,3个小题中在‚现场防火‛却像的情况下,如果其他‚保证项目‛检查实得分合计为20分(赢得分为40分),计算该分项检查表的得分? e)本工程总计得分为多少?

(1)答:汇总表中各项分数计算如下:分项实得分=(该分项在汇总表中应得分*该分项在检查评分表中实得分)/100;则‚安全管理‛分项实得分=10*81/100=8.1;‚‘三宝’、‘四口’检查评分表‛分项实得分=10*86/100=8.6;‚施工用电‛分项实得分=10*79/100=7.9;‚起重吊装‛分项实得分=5*82/100=4.1;‚施工用电‛分项实得分=5*82/100=4.1;

(2)答:在汇总表的各分项中,如有多个检查评分表分值时,则该分项得分应为各单项式的分数的算术平均值。脚手架实得分=(82+80)/2=81;换算到汇总表中的分值=10*81/100=-8.1;

(3)答:分项表中有缺项时,分表总分计算方法,缺项得分表得分=(实查项目实得分值之和)*100,保证项目缺项时,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足40分,评分表得0分。文明施工分表得分=68/100(100-20)*100=85;汇总表中文明施工分项实得分=20*85/100=17;

(4)如果其他‚保证项目‛检查实得分合计为20分,20/40=50%<40/72=55.5%,则‚文明施工分项检查表‛不能得分,即该分项检查表得零分。

上一篇:教职工代表大会解读下一篇:公务员考核登记表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