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婆婆散文

2024-05-06

我的公公婆婆散文(精选5篇)

篇1:我的公公婆婆散文

我的公公婆婆散文

我的公公婆婆和多数乡下老人一样,生活简单朴素,没有华丽的言语和光鲜的外表,眼光局限,却没有过多世俗的羁绊和生活欲望的患得患失,用自己的双手勤俭持家,相濡以沫着从坎坎坷坷中走了过来。

公公比婆婆大10岁。婆婆的面容比同g人略显苍老。也许是因为经常忙于琐屑,在外兜兜转转,过多的日晒,加上平日穿着简单不爱打扮,时间的风霜在她脸上留下的条条沟壑,格外显眼,所以基本上也看不出他们年龄上的差距。

现在很多农村人也越来越注定穿着打扮,老太太都穿的大红大紫的时候,婆婆在外表这件事上,丝毫不愿与时俱进,依旧朴素。

她不管衣服品质如何、年代多久、是否适合,只要不破不小,能穿则穿。儿女们给她买的衣服,却被她放置起来,多数“不见天日”,新的好的却放到过时了旧了,才拿出来穿。屡次劝她,人老了,该享受就享受,该穿好点就穿好点吧,新衣服放在那里不穿,还有衣服的价值吗?却依然改不了她这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风格,我们也就随她去了。

婆婆给人的感觉,就是无论遇到任何事,她总是不紧不慢,也难免丢三拉四。往往出门前,不是这找不到了,就是那找不到了。计划10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情,到了她那里,就得一个小时都磨蹭不完。每每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忽然有人跟她说话,她就会被分心,便会忘了自己正在忙活的事情。时间就这样同样散漫在几件分岔的小事上,到最后却什么事也没有完成。

在生活方面,公公婆婆也犯愁节俭。比如买回去的菜肴或吃食,他们总是放在那里,一天又一天,直到等到放坏了,再丢掉。别人送的礼品水果之类的,如果有好有坏,他们总是先捡坏的吃,结果好的也在一边放坏,最后全部都没吃到新鲜的,或者直到过期腐烂,再全部丢掉。诸如此类的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不知道到底是好还是坏。

我总觉得他们还活在过去几十年里。

听婆婆讲,她八岁时就被定亲了。那时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年代,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婆婆也没念过书,从小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婆婆是家里的老大,姊妹多。后来长到十多岁,婆婆被邻里有人怂恿说,你定的那家人耳聋,年龄比你大,又抠门,不然我再给你说个婆家吧?

婆婆听了别人的话就问父亲。父亲劝她说,别在乎外在,人好,踏实,以后不受气就行了,最主要家里有饭吃。

也许,那个时候,哪家能吃上饭,就算是比较“优越”了。贫瘠年代,打发闺女也是一个家的经济来源,那时候婆婆的父母收到一百元的定金也是不少的数目了。人们生活简单,基本没受过教育,思想不会考虑那么长远,更不会把感情、爱情什么的当作婚姻的参考标准,即便是父母包办,孩子服从,沿袭千百年来结婚生子、传宗接代的传统之路,其好多婚姻都比现在的更加稳固,白头到老。

公婆他们就是这样白头到老一辈子的夫妇之一。

因为公公听力不好,要用大嗓门儿对着他吼才能听见。所以婆婆平时跟他说话,要么打手势,要么就得用对着耳朵吵架那样的“大喇叭”。

虽然婆婆脾气大大咧咧,但有时遇到有事情走不开但又叫不应公公的无措之举时,也会因为无法沟通的焦急而生气,会事后对着公公发脾气。

往往是发一通脾气也就完事了,因为她知道再说多也只能是白费口舌,因为接受信息量有限,也许公公还在不明就里中疑惑哪。许是面对吵架的婆婆跟平时说话的口气并无区别(都是一样的大声吼),许是公公因为听觉的缺点,原本并没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知道别人生气或自己错在了哪,只是那样憨笑着问着,仍是平心静气地说着。于是,争执基本上是一个说一个不吭声或若无其事地笑。

换做公公吵婆婆时也一样。公公虽然比较温和、慈祥,但每次看到婆婆不急不慢、拖延磨蹭的拖沓风格时,也会因一时不满而口出怨言。却对婆婆没有任何杀伤力,不辩驳也不生气,也许是早已习惯了自己这种慢条斯理的不严谨带来的“不计后果”和公公的包容。

公公的心细、认真,刚好跟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婆婆成为互补。于是,做饭、打扫、洗刷,这些家务事,多是公公包揽。公公在乡下是厨子(以前乡下谁家有红白喜事举办的宴席厨师),做饭菜是他的拿手本领,正好婆婆不爱做饭洗碗,所以长此以往,公公就是厨房一把手。

邻里常常说婆婆有福气,说公公勤快。每到该做饭的时候,婆婆总是一拖再拖,毫不焦急。公公焦急,就自己去动手了。于是就养成了公公打理厨房,婆婆只管在外拉家长。待饭好了,再盛开端给她。婆婆很擅长聊天,就是那种家长里短的侃大山,说得不知疲倦、忘了时间、丢下饭碗。于是,公公又会在焦急里,一边无奈地摇头笑,一边去婆婆身边拿碗回去洗。

在家里,大小事务都是婆婆主事。但婆婆不管钱,大概毛躁的人都不爱打理钞票吧,需要用钱的时候,婆婆只管开口命令,公公就成了家里的帐房先生。

婆婆也自得清闲,像个孩子一样,不会每天乖乖呆在家。平时没事就要跑到田间地头,拾掇一下菜园,看看庄稼长势,晴天提个篮子剜野菜,雨后去山上拾蘑菇。总之你很少看到她闲下来过。

乘凉或晒太阳的闲暇里,就搬几张凳子在门外,跟邻家的大婶大娘拉拉家常叙叙旧。这也是她唯一的娱乐休闲方式,也是乡下人打发时间最好的一种消遣。

婆婆说,打牌麻将那些我不懂也不喜欢,又没上过学,不识字,也不懂看电视。

于是,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其实是公公在看,而婆婆看的却是公公从剧情里流露出的或笑或忧的神情,以及从公公嘴里讲解出的粗枝大叶和前前后后。

公公上过私塾,识字,会写毛笔字,会看报纸,也看的懂电视,他每天关注新闻、天气、时政、民生。只要电视出字,他都能看懂。然后再讲给我听。

婆婆言语里说起公公的这些就很骄傲。她常说,因为自己没上过学,吃过很多亏,觉得是这辈子最憾慨的事。而公公因为识字还略懂一点文化,在他看来就是了不起的一件事。对方的闪光点,就是婆婆值得荣幸和荣耀的一种敬畏。不仅仅是对公公的骄傲,还有因为自身的缺失,而对文化的一种敬畏。

正如婆婆说的,正是因为过去家穷,父母落后,才导致家里孩子没学上,一个个目不识丁。才一心想让孩子们好好上学,结果还是辜负了大人的期望,老公姐弟三人最终都是半途而废。所以后来都是选择早早地打工、帮家干农活。

婆婆觉得自己不识字在社会上有多难,才想让他们好好上学,哪怕砸锅卖铁,我也会不遗余力地供他们,可是他们自己最后不愿意上啊,唉……作为孩子,不上学就得学会干活,总得学会生存的本事。

别怪家境不好,也别嫌父母心狠,自己的选择,最后都得自己承担。我知道婆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是,她从来都不会用华丽的语言,去阐述什么深厚的道理,但她的身体语言和生活语言,却是最朴实的道理。就像,最真最深的道理,不是我们套上学识的光环,经过怎样深思熟虑的结论,而是就体现在最朴素最平常的生活里,和老人的言语里。

亦如公公和婆婆的感情,也许他们之间一辈子都不会有“爱”这个字眼,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里,没有激情没有厌倦,虽然也曾磕磕绊绊,但随着时间,彼此的感情于无声中融入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无处不在。像陈年的酒,越放越醇,历久弥新。

亦如,他们对于故土的.依恋,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土地的敬重,以及节俭、不忘本的生活态度。

哥嫂和我们,都说让公婆到城里去住,一来不用再种庄家蔬菜了,不用在老家那么辛苦,让人不放心,二来也可以跟儿孙在一起,只管安度晚年,共享天伦之乐。屡次劝说,仍然没有达成我们的心愿。

他们总是不愿意离开老家,说是在农村一辈子了,生活、吃住都舒心,去外面总是觉得不习惯。虽然城里便利、交通发达,可是比起农村的安宁、空旷、纯净、满眼绿色,他们还是嫌城里太过喧嚣、冷漠、无所适从。

是的,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种了几十年的土地,住了几十年的老屋,一草一木,一粮一菜,一什一物,无一不渗透着他们的情感和心血。在外奔波的我们又怎么能体会,家乡赋予他们的温暖和留恋哪。

城里,我们的新家,只会阻隔他们的视线和自然的景观,看到的,只是钢筋水泥和车水马龙的繁华;呼吸的,是汽车尾气及空气污染造成的雾霾;再也听不到清脆的鸟鸣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只有挥之不去的喧嚣和聒噪;灯火通明的辉煌,找不到天空的蔚蓝和星月的闪烁;一扇扇防盗门外,是一张张冷漠的脸孔,和陌生的声音。这些,也许是我们所意识不到的,对他们的不适和压抑。

他们辛勤劳作了几十年,受不了整日闲下来无所事事。于是,他们依然留在老家,养几只鸡,种少量的蔬菜和农作物。

每天去山间屋后走走转转,跟邻里家长里短谈笑风生,屋前种几株花草,偶尔浇水捉虫。

这样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是最悠闲满足的生活。

遇到节气什么的,婆婆开着电动三轮带着公公一起去街上赶集、逛庙会、看戏。

走马路的时候,婆婆让公公走在她前面,怕他听不到车子声,她紧随其后就可以帮他听声判车。当婆婆买东西的时候,公公便站在原地等候,他怕一走远,她一个回头看不见叫不应而焦急担忧。

我问,你们看戏时,爸爸听得到吗?婆婆说,他识字。我问,您听得懂吗?她说,我看得到人,他可以给我讲。

有一股感动充斥着我的心。

其实,婆婆是看不懂戏的,只是为了赶热闹,为了陪公公,为了帮他辨声音,比如坐车、跟人交流的时候。

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一对老人在夕阳的余晖中,手牵手去散步,步履蹒跚,脚步坚定,不离不弃。那是我曾经看到过的最觉温馨、让我感动的一个场景。那是彼此包容彼此依恋、融进一粥一饭、一朝一夕里的平常却牢不可破的爱。

忘了说了,其实公公的听力问题,是可以用助听器的。老公在外打工时,给公公前前后后买过几个助听器。只是一开始带上时,说是忽然不习惯,因为这么多年耳根子清净惯了,忽然觉得嘈杂,有点嫌吵了。于是后来,也就不带了,这些年来,他就一直这样过来的。

好像还听他说过,眼不见心不烦,听不见心清净,这样不管别人骂也好怨也好,听不见不知道亦不生气,倒落个清净自在。

话说的很平常,我却好像听出了佛学的悟道。正因为我们平时听得多见的多知道的多,好像就觉得自己很聪明一样,实际上得到的信息多,只会让自己在思考、在意、顾滤的相关纠缠里,问题越多越找不到答案,让心更累更疲惫,甚至最后会作茧自缚庸人自扰。适当放下外在的干扰和内心的嘈杂,不失为一种难得糊涂的简单、洒脱。

公公婆婆很节俭,他们对穿衣吃饭日常生活,几乎没什么要求和讲究,就是:吃饱穿暖,合适就好。每每对我们买给他们的新衣,总是嘟囔着,花这钱干啥,我又不缺衣服,人老了,好赖都是一样地穿,想当年……

知道她又要开始忆苦思甜的讲述了,我不禁打断她的话:“妈,别总光活在过去了,我们得向前看啊,该享受的时候就得享受,该美的时候就不能亏待自己……”

婆婆无奈地笑:“看来我还是落后啊。不过还是过过苦日子,才知道现今的生活有多幸福。有吃有穿,稍稍劳动一下就可以挣钱,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可没有你们年轻人那么高的心。”

是啊,带着感恩的心,不忘苦难,才能知足常乐。欲望少一点,简单一点,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就是这样节俭的老两口,却在几年前,公公给自己买了份人寿保险。一开始不解,公公都将近古稀之年了,自己又有儿有女,还怕以后没人照顾?

后来听婆婆说,公公考虑到自己大婆婆10岁,担心可能有一天走到婆婆前面,如果以后儿子媳妇不孝,公公听力不好,凡事听不到不知道也就没什么事,就怕婆婆心直口快爱唠叨,做事拖拖拉拉讨人嫌,怕如果有一天剩下婆婆孤身一人,万一再不被孩子们待见,考虑至此,于是公公觉得买份保险,以防给婆婆留一份保障。

我想,婆婆真幸福。

以前觉得婆婆嫁给公公,以后都只能吵架似的说话,不能说悄悄话,不能轻声细语,跟一个几近耳聋的人,生活一辈子,她会不会觉得委屈辛苦?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要这样的婚姻。

可是,婆婆却从未有过这方面的怨言,甚至很少说过公公的缺点。婆婆总说,你爸爸很贤慧,心眼好,能容忍我的坏脾气,实称肯干,受过教育,比我强,还喜欢孩子。

我说,那就来城里,帮我们带孩子吧。

他们最终还是不肯。他们是属于故乡老家的,他们最终离不开,世世代代一辈子生息繁衍的那片热土,那里有他们的血汗、足迹、劳动的喜悦和成果,有我们所体会不到的落叶归根的乡愁。

他们说,劳动了一辈子,总得有点事做才行。在城里会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而在家,可以种点蔬菜,吃不完可以送人,玉米花生类吃不多也可以卖钱,平时上山拾蘑菇采药材,也是一种收入。劳动了,人也舒心了。

在他们的意识里,就这样沿袭着祖辈们走过的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房屋田舍,故土万物,不缺少不少食,存点积蓄,风平浪静地过一辈子,就是他们最理想的生活了。

而我以前,总觉得他们眼界狭隘,思想陈旧。然而,当经历过尘世的浮华,当心在某一个阶段平静下来,忽然有一天,我就想着,等有一天,我老了,也要回归自然,在原生态的山水故园里,依山傍水,守着一片宁静、闲适,沐浴于自然万物风光里,种一亩三分小田地,养养鱼喂喂鸡,没有喧嚣,心无旁骛,游走于山水绿树间,就这样安度晚年,该是多么惬意却又难得的一种生活吧。

后来发现人到中年,多半会有这样的想法。于是,我对公公婆婆从一而终没有新意的生活方式上的偏见,终于不再是偏见。

曾以为我们眼光高远,思想深远,原来那些自以为是的“远见卓识”、追求极致,其都是自己制造的雾障迷惑,因沾染了太多俗世的尘垢和诱导,在那些不安分的岁月里肆意折腾、作茧自缚。所谓万物循环,就是折腾了一圈,最后还想回头过最简单的日子,年轻时作天作地,当心不再年轻才想起,人活一世,真正的生活就是“简单”二字。

婚姻里的两个人,合不合拍,般不般配,不是取决于你遇到了谁,而是不期而遇的两个人是怎样对待对方的。我想,公公婆婆的故事,就是给我们对于婚姻最好的诠释。他们不懂爱情,却用一生演绎了“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他们传统、朴素,却用辛勤、努力创造经营好一个家,一辈子与人为善,勤俭持家。他们平凡、无华,没有过轰轰烈烈的事情,也没有过为之骄傲和炫耀的东西,而他们却在无形中,给了我很多生活的道理和启示。

篇2:我的公公婆婆散文

我心里有那么多的文字,都是为婆婆公公您们储着的。我想要一个足够安静的空间,来把他们娓娓的细述。把我心里对您们的感激与厚爱融进一个个平常的文字里,咏一曲世间真正的大爱亲情。

娘,我每叫你这一声,其实都是从心里叫出来的,并不是装装样子,肯定您也一下子都能听得出来。我老是觉得,我叫您的次数可能比叫我的亲娘次数都要多,您和父亲也一直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只是,唯一不一样的,是您和父亲从不像我的亲生父母那样对我的错误瞪眼睛呵斥,抱怨,而是笑着纠正我,甚至手把手的教我。您只是对自己的儿子瞪眼睛呵斥,抱怨。。。。。。唉,所以,我在您们面前也尽量的不乱发脾气,不像在亲生父母面前那样随便。

第一次见您,是我和老公在外面旅行结婚回来,在您为我们建好的新房子里,我在一群闹喜的人群里看到您和几个大人从外面走进院子,不知怎的,我一下子就认定您就是我的婆母。刚离开亲娘的一颗忐忑之心,正需要母爱的温暖,我下意识的迎向您,一把抓住了您的双手,就像又找回了一份母爱。是的,握住您手的同时,我感觉到了,您慈爱的笑容,您无限的关爱,都从您那双温暖粗糙的手上传了过来。。。。。。这时,听到有人高兴的说:“哎呀,三婶子,你可娶了一个好儿媳妇,长的多漂亮啊,您看,跟您多亲!”

我第一次叫了您一声“娘”,看着您幸福的笑容,我也陶醉了,并不是周围喜庆的氛围感染了我,而是我那颗遍体鳞伤的心忽然感到了被宠爱的感觉,是啊,有什么比又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家更让人满足的呢?

您和公公只生了三个儿子,所以,我这第一个儿媳妇,成了您和公公的,不,是一家子人的宠物。我太明白了,两个弟弟,视我为家里最重要的人物,对我敬重,爱护,二十多年来,一直如此,奶奶和姥姥两位老人,对我关爱有加,特别是您们两人,父亲母亲,二十多年来,我们已然融为真正的母女,父女。

三个儿子的三栋院子,主房配房加院墙,都是您们两人的汗水建起来的,光是垫地基,您们就拉了无数的土,那都是一下一下装上车,再一下一下卸下来,我们家的主房配房,还在中间挑了一茬土墙。我见证了您们给两个弟弟建房的辛苦,还要用从地里辛苦扒拉出来的微薄收入娶儿媳妇。所以我知道您们欠的`账简直像个大山,也同时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是,您们没有让儿子们替您还一分钱,甚至,还时不时的帮一下我们。况且,您们还要在操持着这一切的同时看护孙子,一边还要还那不知何时能还清的账。父亲母亲,您们这一辈人的辛苦,如果年轻人能真正的理解并心疼您们,该多好啊!

如今,那骇人的账已被您们一一还清,好像您们还有了小小的剩余。但是,您们的身体却也已像经年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全身的病痛不断袭来,使得您们把药当成了饭,每天按时的吃。看着您们两个每天都互相提醒着吃药的情景,我心里说不出的难受,我只能老是对您们说,不能拿药当饭吃,是药三分毒。但我知道,这是您们必需的。

篇3:快乐的公公婆婆

公公婆婆已经分别是八十四岁和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了,可是他们耳不聋、眼不花、身子骨硬朗、长相年轻,整天乐呵呵的。而且,你不信吧,他们至今仍然在有滋有味地独立生活!

公公婆婆的家庭分工很明确:交水电费、维修水暖家电等都是公公去做;采购、洗衣做饭之类都是婆婆去做。每天清晨,当公公去山上晨练的时候,婆婆则会步行半小时去贸易城买菜——她从来不在附近的商业大厦买菜,嫌那里的菜贵,每次回家她总是大袋小袋地满载而归。吃罢早饭,公公就会看书读报,做做摘抄,数年来,公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剪报和摘抄,而且还分门别类地整理成册——一共有二十本之多呢,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五花八门》、《人与健康》……这些书册都成了儿孙们爱不释手的读物;而这时候呢,婆婆则会整理早晨买来的蔬菜,然后,或者包一些饺子冻入冰箱,或者配制一些特色小菜,以便儿女们过来时随时都能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临走时再把一罐罐小菜带回家去。婆婆可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呢,她制作的小菜种类繁多、口味各异,非常受欢迎,什么蒜蓉辣酱、糖醋咸蒜、蒜茄子、咸黄瓜、泡萝卜干、腌杏仁、腌芹菜胡萝卜、腌芋头、腌萝卜、辣白菜、小土豆咸菜……除此之外,她还要腌酸菜,晾茄子干、豆角干、豇豆干、萝卜干等干菜。当然他们还有其他好多事情可做,公公去凉亭和人下下象棋;婆婆用缝纫机做做鞋垫;一起去逛逛街或是做做理疗;或者去小区的花圃里去侍弄花草、再种上棵枣树……

最让他们开心的就是周末或节假日了。那时,早早地,公公就会给儿女们一一打电话,预约一下看看谁有空能回家。儿女们进门的时候准会看见,公公已经摆好了麻将桌,正坐在桌旁看书等人,而婆婆呢,则早已发好了面或焖上了饭,正在忙忙碌碌地准备着中午的伙食……麻坛开张后,经常是公公与三个儿子“大战”,婆婆与三个媳妇“火拼”。当然,如果大姐一家和二姐一家再来凑趣的话,则又另是一番激烈的混战。俗话说,赌场无父子。虽说只是五毛钱的小麻将(这是公公定下的标准,谁想涨价也不行),但这时候大家可是一点也不含糊,总是丁是丁卯是卯的,谁差谁一块钱都不行。别以为公公婆婆年纪大了好“欺负”,他们的思维可敏捷着呢!特别是婆婆,一向牌运颇佳,十玩九赢。赢得你不服气都不行。八圈麻将的厮杀结束后,女人们就会停下来,开始煎炒烹炸,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有道是,“钱越赌越薄,酒越喝越厚”,酣战过后,总得拿酒饭来弥补一下感情嘛,于是,融融洽洽、轻轻松松、说说笑笑、开开心心的家庭大聚餐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公公曾经当过小学校长,是个典型的老知识分子——开明、豁达、厚道、与世无争;婆婆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勤劳、善良、开朗、热情。他们相敬如宾、相濡以沫,至今已经携手走过了六十一个春秋。在去年的钻石婚庆典上,二十一口家人欢聚在一起,感慨万分。庆典上,我发自肺腹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爸爸妈妈不但可敬而且可爱;不但可爱尤其可亲。幸福的大家庭是需要有一个中心的,就像地球需要太阳一样。我们的家有了爸爸妈妈才有了向心力,才有了温暖和快乐。希望爸爸妈妈健康生活,看看这个世界每天的变化,看看儿孙们今后的出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结果,人的平均寿命应该是120岁,最长寿命可以达到150岁。我衷心祝愿爸爸妈妈能够冲出100、跨过120、走向150!衷心希望爸爸妈妈能恩爱到永远、快乐每一天!”

篇4:致公公婆婆一封信

我跟你们的儿子从认识到结婚再到现在,已经有十四年了。可在这十四年里,我和你们呆在一起的时间还是有限的,我对你们的了解,开始是从您们儿子那里听说的,再后来,您们家里发生了很多无从说起的事,从这些事中,我对您们这个家和您二老的为人多少有了新的认识。

我跟您们的儿子是自由恋爱,我认可我们恋爱的方式,认可我们自主结婚的方式,我也认可我们自立的生存生活方式。

没错,没有您们,就没我老公,这一点我十分感谢您们。更重要的是:要不是您们给自己的儿子创造一个那样的家庭环境,您儿子当年怎么有机会一个人出来闯,没有他这些年的奋斗,哪有我和您们儿子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你们为我创造了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好老公,这一点,我再次感谢你们!还有,我和您们的儿子还要感谢您们这些年努力的把那个家维持成负债累累的原状,好让我和您们的儿子有了不断为您们还钱、给您们补贴家用的机会,这样我和您儿子才获得了“孝顺”的美誉,再次感谢您们!

在近几年我和您们儿子在外拼搏的日子刚刚有了起色的时候,我发现您们对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关心了,什么每月攥多少钱了、买了几套房子都多少钱了、换了一辆多少钱的车了等等,这些都是您们所倍加关注的。对于你们的这些关心,我深表感谢,只是我和您儿子这些年已经习惯了自主,还是不劳您们费心了。算起来,您二老也是五十好几的人了,整天计算那些,很伤脑子和身体的,还是多清静清静,保重身体吧。

对于婆婆您的兄弟和侄女什么的,那些人生活的好与坏,似乎和我和您儿子没什么关系。严格的说,我们对那些人没什么法律上的义务,感谢婆婆费心的为我们找来一些获得美誉或做好人的机会,可是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争取那些。

还有,对于我和您儿子生孩子的问题,这件事,您二老实在帮不上什么忙,也不是您们说生什么就生什么的事。你们二老已经很好的完成了您们的任务:生了我老公还有我们正在供上大学的您们的女儿。说到这,我不得不再补充一点,您们让您们学习并不好却一直“很努力”的.女儿上大学的决定,真是让我佩服,因为您们又为我和您的儿子创造了一个获得美誉的机会。再次感谢。我和您们的儿子已经生了一个女儿,我们也很满足现在生活。您们对断了您家的香火的担心,我十分理解,但我却无能为力。如果不甘心,那就得麻烦您们自己另想办法了,如果涉及到用钱,我会大力支持。

再有我要说的是,对于您们想和我们一起生活照顾我们的事,对于这件事,我首先仍然表示感谢,但是我不忍心看到您们为了改变我和您们儿子的生活习惯操心费力,希望您们能够理解。当然,我也会提醒自己,绝对不允许自己去改变您二老的生活习惯,这一点,我相信自己还是可以做到的。对于您二老的养老问题,我想等您们自己照顾不了自己的时候,我们如果没时间照顾您们,也会找一个专业的保姆精心的照料二老,敬请放心。

最后,祝二老身体健康 ,静享晚年。

此致

您们的儿媳

篇5:我为公公、婆婆献爱心作文

昨天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就在前天,公公、婆婆单位的领导都打电话来,邀请他们去登山、游玩,但他们都婉言推辞了,理由是我父母不在身边,他们要接送我上学,实在没有时间参加这次活动。听了这话,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于是,我默默地做了个决定。

重阳节这天,东方刚刚透出晨光,我便起了床,整理好床铺后,轻轻开了房们,蹑手蹑脚走到大厅里,四处察看一番,确认二老还没有起床,就悄悄地走进洗漱间,先在公公、婆婆的牙缸里放半杯水,再分别把牙膏挤在他们的牙刷上,然后把牙刷并排放在两只缸口上,仿佛是两位卡通人整装待发,代表我为公公、婆婆服务,我满意地朝它们点点头。

紧接着,我又在公公、婆婆的脸盆里放入三分之一的冷水,跟牙缸一字排在洗脸台上。我用手一摸水,唷,好冷啊!于是,我轻手轻脚走到厨房里,去拎热水瓶。哇噻,热水瓶太沉了,拎不动。这怎么办?再说,水瓶里装的是开水,可要小心行事!我呀,先在胸前围上婆婆的塑料围裙,然后用右手牢牢握住水瓶把,把水瓶拉到胸前,紧贴着围裙,再用左手托住水瓶底,借助身体的力量,把水瓶抱起,挺个“将军肚”,把水瓶搬到洗漱间,小心翼翼地把开水分别倒进两缸、两盆。我放下变轻的水瓶,用手试试水温,很好,不冷不热。最后,把公公、婆婆的洗脸毛巾,分别对折,对号“入座”,一大截浸在热水里,一小截搭在盆边上。我舒了一口气,抬头一看,镜子上虽然多了一层薄薄的雾,但我的笑容清晰可见。

这时,天已大亮,透过窗户,看到东方红霞满天,五彩的朝霞里,金光万道。公公、婆婆也许被水声吵醒,也许是生活习惯的原因,他们起床了,见我拎着水瓶,又听到我热情的`早安声,惊讶地问:“啊!你早起来啦?!”我对他俩神秘地笑了笑,把热水瓶放回了原处。当他俩看到那缸、盆里热气腾腾的情景时,似乎明白了什么,高兴地对我说:“谢谢啊!”我听了,心里啊,可比热水瓶里的水还热!

上一篇:(高考)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补录录取名单分数线查询下一篇:折纸小猫头中班美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