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观后有感

2024-04-18

白日焰火观后有感(共11篇)

篇1:白日焰火观后有感

白日焰火观后有感

白日焰火观后有感

上周末和她爸去看白日焰火,散场后,买菜。吉之岛嘈杂人群中,他贱贱地问我:猜我一直想啥?在想给多少分……

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桂纶镁,来来往往的男人中,知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遇见廖凡以后的日子里,知不知道走到哪里。

她爸还是给出了分数,我很是不屑。“内什么,不是什么都能打分量化的。”他更加不屑,至少他还写了评了,我也只是“切~~~”而已。 我们一直认为,如果所有人都像对方那样,世界就完了。为了给自己争口气,我决定开张写观后感,不能自持地严重剧透。

说情节。我不是英雄,你不是美人。我寥落,还剩了点血性;你沉默,又多了份诱惑。遇见之前,我有心结阴影,铁了心一败涂地;你有过丈夫情人,平淡的是日复一复的回家的路,暗涌的是深知无路的绝望。豆瓣上从欲望角度的讨论或者调侃,我多少还是认同的。但喜欢这样的故事:男女主人公,带着各自厚重的过往,不以爱的名义相互吸引,化学反应过后的尘埃落定,也算是完成了自己在对方生命中的使命。然后发现,除了归位之后的解脱,还有爱。

说背景。作为离家多年的东北人,画面中飘着小雪的萧肃黯淡,灰头土脸的街道旁多年不变的洗衣店,人们言谈中的那种不客气也不设防的语气,都觉得亲切美好。最是夜晚路灯下,雪在晕开的光中斜斜地落下,没有声音,那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节奏,美好地静止了时间。终于,东北人不再只是穿着鞋坐在炕上,蒙着大花被吃酸菜喝酒了。我们还滑冰刀,吓人吧!

说节奏。开场不久的激情戏,很惊艳。不是韩国电影一开始就滚床单的套路,人家扑克打了挺长时间,单一角度还加上一个小bug。我那会儿使劲推眼镜,想去看看是蜜蜂还是瓢虫,是活的还是死的,眼神不好,没看清楚就到站台了。事后分别,男的不舍女的决绝,但绝不拖沓。接下来出现照片的镜头我都没有看,终于到了艳俗灯光昏天地暗的理发厅了,大家都该干啥干啥呢,突然就砰砰砰砰挂了一堆人,吓得我把张君雅小妹妹都撒了!情节往前走,走进桥洞,走出来是铺着薄雪的五年后。这样的节奏把握,贯穿整部影片。导演有风格也懂节制,只是那些火车上的静默特写,几段雪夜中的跟随或同行,还有男女主人公重要情节的删节及淡化,都一定程度上地说明了导演不得不厚积薄发的原因。

说桂纶镁。我觉得她长得有点怪。文艺片女主角,瘦是必要条件,但不充分。演得好不好,真没感觉。她不是东北人就算了,说台词的`功力差了那么点。如果换做秦海璐;一个姑娘去香港做了几年小姐,回家跟爱他的人成家。有了麻烦,今天开得房,明天杀你没商量。(www.fwsIr.com) 丈夫和变态老板完全都在掌握之中,哪天我厌倦了秘密重压下暗无天日的生活,想解脱,借着一个不是那么傻也不是那么讨厌的落魄警察,顺水推舟也恣意燃放自由最后的焰火。桂小姐学法语出身,表演上也有点法国女演员的感觉,刻意地做得不是那么刻意,冷淡的眼神下,尖鼻子也会说话。话又说回来,东北口音那么有喜感,也不是所有导演都敢让女演员说的吧!

说廖凡。当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眼睛男默默爱早早挂掉,唯一的完美男同学就没戏了。其实李亚鹏也不比他帅到哪去,怎么就没完没了的那么多人那么爱他呢。长大后知道,当年觉得别扭的地方就是故事成功的地方,现实生活就是特么那么超出想象的别扭。扯远了。廖凡长沙人,喝过几年湘江水的我,深深觉得他好像朱总理,等着他老了,他也老了,可以做特型演员。现在看这个也扯远了。这样一男的,东北穿法的短袖POLO西裤加皮鞋,中年男人身材也不错;不刮胡子不洗头,棉袄裹上变大叔,猥琐起来就好像天生不用学一样自然。五官没有什么帅到让人分心的地方,多年之后成了他的优势。而最后那段舞,没喝酒就放空了的手臂,众人做背景却自在孤独的脚步,语言显得无力,而共鸣几乎逼出眼泪。这样的舞,都曾想过自己跳吧,在脑子里让自己像水中的一根头发一样地跳吧。

说其他。王学兵背个冰刀鞋走来走去,留给他的空间不多。丈夫这个形象不复杂,就是爱她,不顾一切也不允许其他。既然选择这样的爱,结局也不算遗憾。洗衣店老板的假发一度让我很着急,后来也就放下了。而那匹马,不明白怎么回事,但觉得少了它影片就不同了。桂纶镁的口红,这么强烈的仪式感,才是应题之笔。该来的终回来,来的就是她要的。在其他感情之上,在众多对手之中,结局是她选的。也只有这个能解释其他的薄弱逻辑,表面弱小实则强大的猎物,决定不逃了,让你觉得,是你抓住了她。

你知道,她感谢你,你也感谢她。

篇2:白日焰火观后有感

上周末和她爸去看白日焰火,散场后,买菜。吉之岛嘈杂人群中,他贱贱地问我:猜我一直想啥?在想给多少分……

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桂纶镁,来来往往的男人中,知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遇见廖凡以后的日子里,知不知道走到哪里。

她爸还是给出了分数,我很是不屑。“内什么,不是什么都能打分量化的。”他更加不屑,至少他还写了评了,我也只是“切~~~”而已。我们一直认为,如果所有人都像对方那样,世界就完了。为了给自己争口气,我决定开张写观后感,不能自持地严重剧透。

说情节。我不是英雄,你不是美人。我寥落,还剩了点血性;你沉默,又多了份诱惑。遇见之前,我有心结阴影,铁了心一败涂地;你有过丈夫情人,平淡的是日复一复的回家的路,暗涌的是深知无路的绝望。豆瓣上从欲望角度的讨论或者调侃,我多少还是认同的。但喜欢这样的故事:男女主人公,带着各自厚重的过往,不以爱的名义相互吸引,化学反应过后的尘埃落定,也算是完成了自己在对方生命中的使命。然后发现,除了归位之后的解脱,还有爱。

说背景。作为离家多年的东北人,画面中飘着小雪的萧肃黯淡,灰头土脸的街道旁多年不变的洗衣店,人们言谈中的那种不客气也不设防的语气,都觉得亲切美好。最是夜晚路灯下,雪在晕开的光中斜斜地落下,没有声音,那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节奏,美好地静止了时间。终于,东北人不再只是穿着鞋坐在炕上,蒙着大花被吃酸菜喝酒了。我们还滑冰刀,吓人吧!

说节奏。开场不久的激情戏,很惊艳。不是韩国电影一开始就滚床单的套路,人家扑克打了挺长时间,单一角度还加上一个小bug。我那会儿使劲推眼镜,想去看看是蜜蜂还是瓢虫,是活的还是死的,眼神不好,没看清楚就到站台了。事后分别,男的不舍女的决绝,但绝不拖沓。接下来出现照片的镜头我都没有看,终于到了艳俗灯光昏天地暗的理发厅了,大家都该干啥干啥呢,突然就砰砰砰砰挂了一堆人,吓得我把张君雅小妹妹都撒了!情节往前走,走进桥洞,走出来是铺着薄雪的五年后。这样的节奏把握,贯穿整部影片。导演有风格也懂节制,只是那些火车上的静默特写,几段雪夜中的跟随或同行,还有男女主人公重要情节的删节及淡化,都一定程度上地说明了导演不得不厚积薄发的原因。

说桂纶镁。我觉得她长得有点怪。文艺片女主角,瘦是必要条件,但不充分。演得好不好,真没感觉。她不是东北人就算了,说台词的功力差了那么点。如果换做秦海璐;一个姑娘去香港做了几年小姐,回家跟爱他的人成家。有了麻烦,今天开得房,明天杀你没商量。丈夫和变态老板完全都在掌握之中,哪天我厌倦了秘密重压下暗无天日的生活,想解脱,借着一个不是那么傻也不是那么讨厌的落魄警察,顺水推舟也恣意燃放自由最后的焰火。桂小姐学法语出身,表演上也有点法国女演员的感觉,刻意地做得不是那么刻意,冷淡的眼神下,尖鼻子也会说话。话又说回来,东北口音那么有喜感,也不是所有导演都敢让女演员说的吧!

说廖凡。当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眼睛男默默爱早早挂掉,唯一的完美男同学就没戏了。其实李亚鹏也不比他帅到哪去,怎么就没完没了的那么多人那么爱他呢。长大后知道,当年觉得别扭的地方就是故事成功的地方,现实生活就是特么那么超出想象的别扭。扯远了。廖凡长沙人,喝过几年湘江水的我,深深觉得他好像朱总理,等着他老了,他也老了,可以做特型演员。现在看这个也扯远了。这样一男的,东北穿法的短袖pOLO西裤加皮鞋,中年男人身材也不错;不刮胡子不洗头,棉袄裹上变大叔,猥琐起来就好像天生不用学一样自然。五官没有什么帅到让人分心的地方,多年之后成了他的优势。而最后那段舞,没喝酒就放空了的手臂,众人做背景却自在孤独的脚步,语言显得无力,而共鸣几乎逼出眼泪。这样的舞,都曾想过自己跳吧,在脑子里让自己像水中的一根头发一样地跳吧。

说其他。王学兵背个冰刀鞋走来走去,留给他的空间不多。丈夫这个形象不复杂,就是爱她,不顾一切也不允许其他。既然选择这样的爱,结局也不算遗憾。洗衣店老板的假发一度让我很着急,后来也就放下了。而那匹马,不明白怎么回事,但觉得少了它影片就不同了。桂纶镁的口红,这么强烈的仪式感,才是应题之笔。该来的终回来,来的就是她要的。在其他感情之上,在众多对手之中,结局是她选的。也只有这个能解释其他的薄弱逻辑,表面弱小实则强大的猎物,决定不逃了,让你觉得,是你抓住了她。

篇3:白日焰火观后有感

一、中英文名字彰显不同韵味

《白日焰火》有两条线索, 一是碎尸案的前后始末 ;二是由碎尸案引发的情感纠葛。全篇以冷色调形成, 无形中给人们一种压抑、恐惧和惊悚。

本电影名字英文直译为《黑煤薄冰》, 黑色的煤和薄薄的冰是剧中的两个场景。影片开头用白布包裹着四肢躯干出现在黑色的运煤列道上, 这样一黑一白的鲜明对比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突, 增加观众的好奇度。而在影片中冰刀是杀人武器, 白色的冰则是凶杀现场, 所以黑煤薄冰共同构成了谋杀案。

《白日焰火》则是本片的中文名字, 与英文名相比似乎具有一丝文艺范。《白日焰火》如此文艺的名字我们也很难把它和悬疑犯罪片联系在一起。影片中除了那个夜总会的名字就是最后张自力白日里在楼顶放的烟花。而白日中的焰火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张自力对吴志贞的一点补偿, 寒夜里的摩天轮没有焰火表演, 只是为了看霓虹灯管闪烁着的四个大字“白日焰火”, 烟花本来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即逝, 正如两人摩天轮的激情之后一切归无。正如导演刁亦男所说 :“《白日焰火》是一种幻想, 是人们用以抵御现实世界较残酷一面而采用的一种宣泄方式。我用这样的标题, 就是在暗示如今的人们急需这样的宣泄, 我不想让电影沦为一个浪漫爱情残酷逆转的故事, 也尽量避免让电影落入多愁善感的人道主义陷阱。”

二、黑煤薄冰碎尸案背后的情感纠葛

黑白冷色调和碎尸案的小惊悚贯穿全局, 但编剧和导演却在压抑惊悚背后为我们上演一场三角角逐的情感纠葛, 而这也为影片带来一丝小清新。“死而复生”的丈夫梁志军在黑暗中默默保护妻子 ;跨越五年追查真凶的警察张自力 ;静看世人的吴志贞这三个人的纠缠最终化为白日里的焰火, 尽管燃烧过, 却瞬间落下帷幕。

爱情片有爱有情有欲, 而《白日焰火》也将这几个主要点概括在其中。影片开头张自力与前妻离婚前在宾馆的最后一次激情, 其中既包含有张自力个人强烈的性欲又表现出张自力对前妻的不舍和不甘, 虽然这场激情戏看似是本片的闲来之笔, 但它似乎把整个电影背后的故事全部拎起来。张自力为查真相接近吴志贞, 却在两人接触中丢失真心, 虽然他渐渐迷失, 但他从未忘记过警察的职责, 所以他宁愿忍受“心痛”与吴志贞在摩天轮上发生一夜激情并诱导她讲出真相。吴志贞讲出真相未能换来张自力的同情, 却换来是被逮捕的结局。是情?是欲?我们无从得知, 也许两者都有, 但这情这欲也如白日里的焰火, 等不及黑夜来临提前绽放, 却也瞬间落下帷幕。

梁志军从头到尾是一个活在黑暗中的人, 起初被“分尸”消失于世界上, 却又“复活”在黑暗中。梁志军非常爱吴志贞, 五年前, 帮妻子掩盖杀人事实帮她分尸抛尸并让自己变成“活死人”掩藏于黑暗之中。五年间, 在妻子身边保护并杀掉所有对她不轨的男人, 但他却被深爱的女人“背叛”成为真正的死人, 永远存在于黑暗中。

吴志贞, 虽然影片对她的刻画并不多, 但她却是本片的隐形老板, 所有事情都是因她而起, 因她而终。不可否认她也是一个可怜悲惨的女性 : 五年前无钱还债面临失身, 愤然反抗被逼杀人 ;五年中为求庇护, 忍受洗衣老板对自己的动手动脚 ;五年后付出真心说出真相, 却换来被关进牢狱的结果。白日焰火似乎是她生命的写照, 曾灿烂过也瞬间终结。

“爱情是一种最精良, 最狡猾, 也最有效的社会压迫工具。”这似乎是本部影片最精准的概括。电影中的主人公似乎都是背负着不完整的爱, 不满足的欲在电影里上演一出情感纠葛。爱是救赎, 也是毒药 ;而性, 是暴力, 也是解脱。白天的焰火也许比夜晚的更美, 更富有真正的希望、温暖、复苏。

参考文献

[1]钱德勒.性, 是暴力, 也是解脱——关于白日焰火的解读[OL]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590999/

[2]博才网.《白日焰火》解读“罪爱故事”[OL]http://bd.hbrc.com/rczx/news-1722834.html

篇4:《白日焰火》真实比焰火更寂寞

被爱欲灼伤的人们

吴志贞的男友梁志军(王学兵饰)无时无刻不像幽灵一样围绕着她,因为爱,他甘愿做一个顶罪的“活死人”,也因为爱,他杀死每一个染指过她的男人。偏执的爱是爱的极致还是爱的迷途?

吴志贞和张自力这两个被欲望支配的人,会爱上对方实属必然。她是废墟中流泪的玫瑰,他是以血肉之躯捍卫正义的警察。如同漆黑大海上的两束渺茫灯光,投映在彼此心间,冰冷黑暗的世界,压抑苦涩的年华,似乎正拨开光亮。当吴志贞无声无息地拿起这个浑身散发着荷尔蒙味道的男人的香烟,点了一支抽了起来,就是其心被撩动的时候。

被绝望笼罩的人们

“多美多烂的记忆都不会改变。”这句话来自白日焰火夜总会的老板娘,她向警察吐露旧事之余,让人意外地抛出这句文艺腔的话,随后倒在一旁笑岔了气,将影片引入了犯罪片之外,广阔的人性领域。

张自力瘫倒在风雪交加的路边,被抢走摩托车的一幕,也让人过目不忘。不做警察之后的他醒来,去工厂上班,调戏肥腻的女工,生活也并不比冻僵在路边更好。他当然是知道的,因此他会飞蛾扑火似地靠近吴志贞,而在揭穿她的罪行之后,他颓废而滑稽的独舞,也就显得那么合理而绝望。

在遇到张自力之前,吴志贞没有爱。拿点恨来填上,总归也是好的。如果恨到天荒地老,那她的人生,会开心很多。但偏偏她有了一个可以为之涂上口红的男人,于是也有了绝望。

篇5:白日焰火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日焰火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白日焰火观后感1

一个人独自看了《白日焰火》,这段时间不喜欢扎堆,爱独处,独自思考!

没有几个人看,出影院的人都显得很失望,觉得好没意思。

前一段时间看到新闻,说这个电影获得金熊与银熊奖,我对获奖的作品比较感兴趣,抱着好奇的心,想看看这是一场什么样的电影,让评委给它这么高的肯定。

《集结号》里廖凡饰演的,爱吃卷饼的那个战士,非常喜欢,今天这个,他已经和角色融为一体,让我忘记了他在演,一个活生生,邋遢的,又不失温情的警察。

桂纶镁,虽然在这个影片中没有笑过,话也不多,但是每一个角度的她,都是那么吸引人,清瘦的背影真是楚楚动人。把一个能让男人奋不顾身的,迷一样的女子,演绎的那么令人信服和同情。

片中,瘳凡的同事,追踪到梁志军,就因为对处境不能很好的认知,大意之下,转瞬即失的生命,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

电影从头到尾都尾让人寒冷,暗流汹涌,有一种情愫在内发酵,让你思绪飞绕。

如果第一个人误杀时,吴志贞自首,而不是与丈夫共同隐瞒真相,后来的事情发展,可能就不是像滚雪球一般,事态愈演愈烈,无法控制,终于大白天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份悔和无奈,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看着最后廖凡在我们这代人熟悉的舞曲中,跳得那么纠结和释放,谁又能说,谁是冷酷的。

这里面没有快乐的人,这种结局反而很好,不然,吴志贞一辈子反复播放着那一个个逝去人的,把秘密藏的那么久,人一定会生病。人是需要把自体的能量与外界进行流通的。

永远不会忘记,在海峰老师的别墅里看的《24小时》,老师指点我们看剧情,其中一段,议员的儿子几年前,因为姐姐被人污辱,一气之下把嫌犯杀死,为了掩盖这个事实,议员的最信任的人帮助这个小男孩洗脱罪名,但是,人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奇怪,过去发生的事,总会在未来的一天,以某种方式露出蛛丝马迹,当真相袭来,影响到议员竞选的关键点时,议员做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来到了自己儿子的卧室,让儿子看着他的眼睛(这个情节,在美国的片子里经常会出现,在没和老师接触之前,这样的片断,真是太习以为常,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更别提思考!)让他亲口告诉自己事情发生的真相。海峰老师,让我们仔细观看这个部分,看我们没吭气,自己就点到:“这段非常精彩,所有的强者从不逃避问题,都是敢于直面真相,解决问题!”

如果你逃避面前的这个难题,可能将来这个问题越累积越大,越难以应付和解决,想想这个吴志贞与梁志军,就是为了掩盖那个真相,怕去面对和承担后果,才导致最终的结局如此悲惨,牵连和受害的人不断增加,祸及自身。

人生不能重来,只有从过去的体会和经历中总结经验,来对今后的生活重新调整,变的让自己开心,逐渐走向那个自己想要的生活。

白日焰火观后感2

如果当你看完一部电影之后爬到床上,突然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把这部电影又过滤了一遍的时候,那么不用怀疑,这部电影绝对值得推荐给朋友去看。

等一下,什么叫好看,什么叫不好看?吸引人叫不叫好看,会讲故事叫不叫好看,揪着心看到最后才释放叫不叫好看?

抛开金熊奖、银熊奖的外衣,这是部很写实的电影,其实一开始我也是不能免俗的带着好奇心去看的.,这个得了金熊奖的最佳影片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男主角张自力(廖凡)在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就很洒脱不羁,标志性的胡须很男人。因为在调查碎尸案过程中有两个兄弟被枪杀了,案子又没有头绪,渐渐地迷失了自己,或者说失去了做警察的动力,所以后来被分配到了一个工厂保卫科上班,也许是凭着自己的专业嗅觉,或许是因为溜冰鞋的暗示,他慢慢找到了一点头绪,开始主动去调查这个嫌疑最大的吴志贞(桂纶镁),并逐渐的爱上了她,这个我看的出来。在他的真心打动下,女主角终于放下了防备,对他摊了牌,把那个曾经为她碎尸、隐姓埋名的、“活死人”丈夫梁志军(王学兵)带到了警察的埋伏里,并被当场枪毙了,在我以为故事的情节快差不多的时候,张自力发现原来他深爱的这个吴志贞才是99年那个碎尸案的杀人凶手,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内心挣扎,但是最后他还是找到了一个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因为爱她才会这么去帮她吧,那就是让她去自首,她最后也给了自己一个解脱。

或许真正的自由就是坦白吧,压抑了这么多年的怨恨纠缠和对现实世界的厌恶全部都完完整整、彻彻底底、干干净净的结束了,张自力是这样,吴志贞也是如此,明白了这个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网友评论张自力最后那段独舞真的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最好诠释,动作粗放有力,表情自然放松,节奏感超强,巨舒坦;明白了这个就不难理解张自力之前为什么要带着吴志贞坐上了咯吱作响的破旧的摩天轮去眺望那个曾经的“白日焰火”歌舞厅,劝她自首,给她机会,让她明白他的爱有多深;明白了这个就不难理解张自力为什么要在吴志贞被警察拷走的时候在漫天的雪地里放焰火,焰火象征着什么,仅仅是为了扣住电影的题目吗,还是自由、美丽,或者说是我的想象力有限?又或者是他给了自己一个自由,给了爱人一个自由,也给了感情一个交代,到了这里才领悟到电影开始张自力和她老婆离婚的情景,放手,Letitgo,坐上了雪国的列车。他明白了,那我们呢?

篇6:《白日焰火》观后感

这是一部考验观影者耐心的作品,其自始至终所萦绕的阴郁气质,让观影氛围飘荡着压抑的气泡。这些气泡一直存在,甚至在你走出影院,开始非常享受的沐浴春风时,都还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这种压抑感,源自影片整体的阴郁风格,以及故事的晦涩与惊悚――你很难在一个涉及分尸抛尸的故事里感觉轻松。刁亦男导演很会把握这种氛围的营造,影片从一开始到最后结束,几乎没有一个镜头会让你觉得没那么压抑。即便是影片开头阶段,张自力和前妻开房这种多少带有一丝浪漫的事情,也因为白色床单上的死苍蝇而变得情调全无。桂纶镁在整部电影里都未曾笑一下,比都教授的驴脸拉得还长。

是否,一部讲述特别题材的独立电影就应该是这样?不是的。尽管题材的确沉重,甚至惊悚,但也不至于就此蒙上如此一大片煤灰似的阴郁。过于不考虑观众观影体验的电影,获奖再多也成不了大众电影。《白日焰火》没有因为获奖而摆脱小众电影的气质,它的获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西方人一贯的对中国的认知偏见。文化差异和认知偏见,让大多数西方人所理解的中国,有可能就是这部电影里所描绘的那样:灰头土脸,乱七八糟。谁知道呢?

除了偏小众以外,影片的叙事手法非常容易让人怀念简单。你很难否认导演是不是在“为了有特色而制造特色”,就整个故事的叙事手法而言,过于追求特色所造成的复杂性,让影片在很多时候都变得晦涩无比。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度以及灵活的思维,才有可能看得不那么艰难。但无论怎样的专注和灵活,都很难明确廖凡饰演的张自力对桂纶镁饰演的洗衣工到底是种什么情感。如果说,张自力真的只是为了“活得不那么失败”而主动参与案件调查,那么他在面对洗衣工的时候,动机就应该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多少还有点价值”。但他又对洗衣工产生了某种复杂的情感,他吻了她,虽然这不代表深刻的爱情,但在很大程度上都足以说明,他对她是有感情的。可就在你认为他对她是有感情的时候,他又毫不犹豫的“出卖”了她,他把她交给了警察,如同将那件黄色皮衣交给警察那样,那么自然,那么无情。

或许,张自力这个人物本身就很复杂,他易怒易喜,孤僻执拗,他一方面深藏着动机诱导着洗衣工,一方面又能在歌舞厅十分陶醉地跳着莫名其妙的舞蹈。而导演在表现这个人物的时候,自始至终都没能明确交待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如同影片最后,张自力在白日里光秃秃的楼顶上燃放焰火一样,他是在为谁放的焰火?是为洗衣工?为她最终入狱而送别?还是为她入狱而庆功?那他到底是爱她还是仅仅利用她?就像焰火在灰蒙蒙的白日燃放,看不到美丽的花火一样,张自力对洗衣工的感情,看不清楚。而更加看不清楚的,是其中的人心。洗衣工最后坐在警车里似笑非笑,张自力坐在庆功宴上笑着笑着突然止住,领导范十足的刘队长时刻不忘功绩……

篇7:《白日焰火》观后感

没有几个人看,出影院的人都显得很失望,觉得好没意思。

前一段时间看到新闻,说这个电影获得金熊与银熊奖,我对获奖的作品比较感兴趣,抱着好奇的心,想看看这是一场什么样的电影,让评委给它这么高的肯定。

《集结号》里廖凡饰演的,爱吃卷饼的那个战士,非常喜欢,今天这个,他已经和角色融为一体,让我忘记了他在演,一个活生生,邋遢的,又不失温情的警察。

桂纶镁,虽然在这个影片中没有笑过,话也不多,但是每一个角度的她,都是那么吸引人,清瘦的背影真是楚楚动人。把一个能让男人奋不顾身的,迷一样的女子,演绎的那么令人信服和同情。

片中,瘳凡的同事,追踪到梁志军,就因为对处境不能很好的认知,大意之下,转瞬即失的生命,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

电影从头到尾都尾让人寒冷,暗流汹涌,有一种情愫在内发酵,让你思绪飞绕。

如果第一个人误杀时,吴志贞自首,而不是与丈夫共同隐瞒真相,后来的事情发展,可能就不是像滚雪球一般,事态愈演愈烈,无法控制,终于大白天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份悔和无奈,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看着最后廖凡在我们这代人熟悉的舞曲中,跳得那么纠结和释放,谁又能说,谁是冷酷的。

这里面没有快乐的人,这种结局反而很好,不然,吴志贞一辈子反复播放着那一个个逝去人的,把秘密藏的那么久,人一定会生病。人是需要把自体的能量与外界进行流通的。

永远不会忘记,在海峰老师的别墅里看的《24小时》,老师指点我们看剧情,其中一段,议员的儿子几年前,因为姐姐被人污辱,一气之下把嫌犯杀死,为了掩盖这个事实,议员的最信任的人帮助这个小男孩洗脱罪名,但是,人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奇怪,过去发生的事,总会在未来的一天,以某种方式露出蛛丝马迹,当真相袭来,影响到议员竞选的关键点时,议员做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来到了自己儿子的卧室,让儿子看着他的眼睛(这个情节,在美国的片子里经常会出现,在没和老师接触之前,这样的片断,真是太习以为常,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更别提思考!)让他亲口告诉自己事情发生的真相。海峰老师,让我们仔细观看这个部分,看我们没吭气,自己就点到:“这段非常精彩,所有的强者从不逃避问题,都是敢于直面真相,解决问题!”

如果你逃避面前的这个难题,可能将来这个问题越累积越大,越难以应付和解决,想想这个吴志贞与梁志军,就是为了掩盖那个真相,怕去面对和承担后果,才导致最终的结局如此悲惨,牵连和受害的人不断增加,祸及自身。

篇8:电影《白日焰火》的叙事猜想

满是煤渣的传送带上,一只断手渐渐显露,洗煤厂高速运作的机器停止了轰鸣,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刺耳的警报声。镜头随即切换到白床单上的一双纤纤素手,喘息声中男人苍白的欲望充盈了整个房间。性欲式告别和站台侵犯将病态粗野的张自力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段婚姻最后仅留给他短暂的欢愉和一张离婚证书。两个场景交织,不难察觉二者微妙的联系。在随后调查碎尸案的过程中,两名同事意外被杀,自己也受了伤。感情和事业的双重打击让张自力跌下人生的悬崖,成了一名意志消沉的工厂保安。偶遇王队长得知又发生了两起与1998年作案手法相同的碎尸案,且都与一个名叫吴志贞的女人有关。也许是着迷于缠绕吴志贞身上的死亡诅咒,不断膨胀的欲望促使张自力展开跟踪。可是他不会料到,黑暗中另一双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

雪地上出现的离奇脚印,瞬间引入另一条线索。像极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式侦探故事的开篇,疑云密布,让人心生强烈的迷惑与好奇。1998年抢劫杀人后,为了逃脱法律制裁,梁志军成了见不得光的“活死人”。利用自己隐身人的身份,肩扛冰刀,鬼魅一般出现在黑夜,监视自己所爱的人。天网恢恢,杀人凶手梁志军最终命丧警方的诱捕圈套。

梁志军被成功击毙,吴志贞终于摆脱了束缚她的恶魔,涂抹红唇准备迎接新生活。故事发展到这里,吴志贞终于可以回归正常的生活了。然而随着案件侦破,结局超乎意料,“我赔不起他的衣服,他就要我陪他去旅馆开房一次还不够。那天我骗他到家里拿钱,先给了他两千,他数钱的时候,我去厨房找了把刀,把他杀了。”案情大白于天下,焰火在晴空绽放,寂寞堪比烟花的女子终将在牢狱中了此残生。

二、猜想:酒瓶、冰刀、皮氅

吴志贞最后讲述的“真相”仅仅可用于破案时的参考,因为已经死无对证。她的两次证词,满是似非而是的矛盾。为什么吴志贞的第一次证词是梁志军抢劫杀人?究竟是谁杀了李连庆?为什么柳氏兄弟突然袭警?吴志贞为什么要把李连庆的骨灰埋在树下?比影片中碎尸案更复杂的是“罗生门式的猜想”,是虚实相生的真相。

“激励事件首先要打破主人公的生活平衡,然后在他心中激起恢复这一平衡的欲望。激励事件不仅激发出一个自觉的欲望,还会激发出一个不自觉的欲望。”[1]“激励事件”出现在张自力颓废不堪的生活,激发出“自觉的欲望”是调查案件的真相,实现自我救赎。“不自觉的欲望”是不断接近吴志贞,展开他原始粗野近似于动物性的追逐。吴志贞之于张自力,是碎尸案的突破口,释放性欲的对象,炙热的追求源于原始的欲望。在张自力赶走洗毛衫青年一场戏中,他返回干洗店时露出一脸狡黠,说不定这个青年是他事先安排的拖,关心和仗义只是阴谋的前戏。

那么,张自力到底有没有爱过吴志贞?在刁亦男眼里,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关系并非爱情,而更近似于一种冒险,是“冰冷荒原上的两只动物,在接触的瞬间,突然发现了除了求生之外的另一种本能。”[2]对于张自力,吴志贞只能算得上一件工具,以爱之名,在她身上榨取到性的满足和事业的逆转。法斯宾德说:“爱情只是一种最精良、最狡猾、最有效的社会压迫工具。”张自力用身份和身体压迫吴志贞,追逐游戏和肉体交易完成后便一把将她推开。他有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但真正的动机多半是卑贱的。如同吴志贞被警察带走时,何明荣给她送围巾,而张自力躲在暗处瑟瑟发抖,猥琐,软弱。最终,背叛让张自力付出了代价。庆功宴上尴尬癫狂的陪笑、跳舞时畸形抽搐的肢体,成为张自力病态扭曲内心的外化。张自力在“爱情”面前,成了一个赤条条的机会主义者。

梁志军的典型符号是挂在肩头的冰刀,夜色中银光闪着杀机。当发现吴志贞不堪忍受做一个“活死人”的妻子时,他盲目的爱变为控制欲。跟踪监视妻子的一切,用极度残忍的手法加害她生活中交往密切的男性,可是,面对这个极端疯狂的行动主义者,却很难判断他究竟是好是坏。不惜一切代价的隐忍,无疑让他成为影片中感情最纯粹的人。“烟买了么……我去”好似在说“为你我甘愿死第二次。”从旅馆出来,梁志军放下肩上的冰刀便是放下自己实施暴力的武器,他已准备缴械投降。那个夜晚,妻子的“出卖”,梁志军心知肚明。竭尽力气狂奔到妻子面前,只为在生命最后时刻向她展示爱的勇气。

《白日焰火》的灵感来自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威克菲尔德》,小说结尾这样写道:伤害人的感情很危险,倒不是伤口会咧得又长又宽——而是它会那么快就长拢来!说的就是吴志贞一样伤口自愈能力极强的人。全片最浪漫诗意的部分用来表现在她冰上滑行,暖黄的光线下享受片刻不受羁绊的自由。镜头定格在她木然的脸上,绝望而凄美。没有缘由她开始滑向偏僻,张自力狼狈跟随,画面由温暖过渡到黯淡。两人先后滑出冰场,滑向边缘地带,晃动的镜头让人深感不安,危险里透着诱惑,难道这一行为是发送给暗处监视者的信号?果然危险不期而至,王队惨遭毒手。就像吴志贞明知道和别的男人交往,会激怒梁志军杀人分尸,仍放纵自己的情欲,白白断送了无辜男人的性命。

吴志贞对张自力一直若即若离,言语神情中夹杂着警惕和逃避。直到张自力开始调查皮氅的主人,她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第二天的红唇则表现她应对张自力策略的转变。在摩天轮里,张自力说“你要主动点”,吴志贞便用身体回应张自力的审讯。主动献身的第二天早晨,她问“晚上还见吗?”他回答“好啊,老地方”。其实,她是想问“知道真相后,你还会继续爱我吗?”吴志贞回到干洗店,怀着一丝得到宽恕的侥幸欣赏自己白皙的手指。可是她自以为可以信赖的爱情还是选择出卖她。张自力之于吴志贞,是被高估的安全感,虚无的信任。

在警方的审讯中,吴志贞供认了自己的罪行。可以断定,1998年被分尸的人就是皮氅的主人李连庆。可是,这与吴志贞之前的供述相矛盾。“他(梁志军)杀了追求我、我也喜欢的人”。这个人说的也是皮氅的主人李连庆。这个明显的伏笔为猜想文本打下基础——李连庆就是追求吴志贞,吴志贞也喜欢的人。影片中最纯洁的爱情,应该属于吴志贞和李连庆,可是在警方面前吴志贞却控诉李连庆。为了自保,不惜用谎言诬蔑曾经深爱的人,推卸责任,博取同情,将这最后的温存抛弃,整个故事绝望到底。这就是吴志贞的生存方式,当她感到危险临近,会出卖身边的男人去依靠另一个,秉承“实用主义”,利用一切手段谋求自保。

三、结语

电影《白日焰火》叙事上呈现反高潮的特点,一如危险神秘的凶手梁志军被轻而易举地击毙。雷蒙德·钱德勒式极简风格的结局,寥寥几笔,欲言又止,不动声色地给人心重重一击。在这个结局惨淡的故事里,没有谁能够真正逃脱,也没有谁能完成自我救赎。以整个社会的黑色为幕景,最终一切都融入无边无迹的黑暗。

跳脱出片中案情真相的困境,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真相究竟是什么,直到结局电影没有做出回答。“现代美学极力坚持这种完成了的作品的开放性和无限性。”[3]正如导演刁亦男揭示的人性寓言:人性一定不是黑白,会有很大的一片灰色地带,这种灰色地带是有张力的。留白开放的文本,暧昧不明的表达,在那灰色地带,模棱两可的真相便是对人性的猜想。

摘要:本文通过一系列物化符号对电影《白日焰火》进行叙事分析,进而提出案件“真相”的猜想文本,解析导演刁亦男关于人性的灰色寓言。

篇9:蔡国强:白日焰火

可一开始促使他从事艺术的理由却出人意料:“一是我从小就喜欢采花,

也喜欢把别人的花偷出来移到我们家的院子里;二是我喜欢看漂亮的女孩子;

三是很怕长大了以后要上班。

所以我觉得艺术家是一个好的职业。

如今看来,全然不是这样。”

原初火球

1991年年初,蔡国强在日本东京做了一次大型个展,他展览的作品不是绘画也不是雕塑,而是转瞬即逝的烟火。这次叫做《原初火球》的个展所讲述的,是人类上一个百年的政治、文化变迁。随着火药爆破,柏林墙在演化中重现,一座犹如大字报般的金字塔在月球上被搭建起来,这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景象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在这次奇妙的艺术展览之后,蔡国强开始在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很有企图心。日本居民一直在寻找他们已经过去的那个百年,我想我给予了他们想要的,让他们感到了极大的震撼。”当时各种媒体蜂拥而至,甚至连色情杂志也来介绍蔡国强,因为这些杂志里有很多外星人的故事。蔡国强觉得自己运气很好,因为主要宣传他的是日本的国家电视台。他认为在那么落魄的状态下,如果被某个三流电视台来包装他的话,就算让他在电视机前装神弄鬼扮演外星人他也是会去的。幸运的是,找到他的是国家电视台,并播放了他在创作《原初火球》时的全部“心路历程”。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蔡国强开始将自己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炸在大屏风上”。

1993年春天,蔡国强回到国内,在嘉峪关完成了他的另一个作品——《为长城延长一万米——为外星人所做的计划》。“因为我想表达的是人和宇宙的关系,它不仅仅是一种想象,它是古老文明与想象力的延伸。这么浩大的工程在当时成了一个新闻,上了《嘉峪关日报》,等我再去日本以后,电车上已经有我的大图片,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我的一次转折。”

蔡国强认为,这几年中国对文化艺术比以往有了更宽松的空间,想玩票的艺术青年在创作环境上并不比国外差。“因为我知道国外的艺术家们的生存环境都很不容易,你去纽约的任何餐厅,看到的临时工几乎全是艺术家,而且他们都出自名校。”他有时会对青年人说:“如果你真想玩艺术,那最重要的就是要问问自己,如果要忍受穷困,你是否还热爱艺术?如果你无法承受这种贫苦的生活方式,你想要开好车,想要住好房,那你或许无法接受艺术家的世界观和生存方式。我想我是个天生玩艺术的人,我在困苦的生活中挺过来了。”

不安分的权利

我们耳濡目染的教育思想是:大学生应当以学业为重,在完成课业基础上再去考虑其他事情。不过在蔡国强开来,这并不是一条好原则。“我在上戏的时候开始谈恋爱,而且当时我还非常热衷于健身。当时我们表演系的同学对健身都不感兴趣,所以我每天跟舞美系一起去练肌肉,后来我还参加了上海散打队。”蔡国强坦言自己并没有想将所有课程都学好,那样太辛苦了,可能失去做其他有趣事情的动力。虽说当学生就要服从学校的管理,但同样也要有怀疑的权利和批判的精神,生活才可能很丰富。

多年前,蔡国强在一次讲座中建议大学生安分守己,不去做过激的事。然后在几年后,他就为当年的言论后悔了。“随着我涉入社会越来越深,就觉得大学时代还是应该做一些厉害的事。等到了社会,上班要看老板的脸色,不循规蹈矩还有警察管你,做事情就只能谨小慎微。所以不安分的举动只能放在不安分的大学时代。”

有一名学生曾对蔡国强说:“我感到你们的时代有很多的痛苦,所以你们才有很多的成就,我们的时代太幸福了,所以才做不出来。”蔡国强回答说:“没有苦难就是你们的苦难,所以我建议大家应该利用学校的机会去挑衅,而且现在我感到学生们都太像学生了,学生的数量也多,学校也多,大家太普通了,作为一个有情绪的人就是要有一点不爽,要有一点不普通,有一点奇怪才好。”蔡国强认为,如果放弃了这些不安分,人生就会留下一块空白和遗憾。

巴黎和全世界的一夜情

时至今日,蔡国强的作品依然是不安分的,他在巴黎创作的“巴黎和全世界的一夜情”就是一件不安分的作品。

每年,巴黎的艺术节都会吸引全世界数百万的游客,届时咖啡馆、美术馆、歌剧院全部通宵开放,一切都犹如梦幻。而2013年蔡国强创作的“巴黎和全世界的一夜情”将艺术之都的夜晚推向了高潮。

蔡国强邀请了50对情人来到塞纳河上,他将游船改造成情人们的旅馆,请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情侣在此过夜。当情侣们灵肉结合之时,烟火同时升起。当情侣们进入游船时,蔡国强递给每对情人一个红灯笼,并告诉他们当感到最兴奋时,请按下灯笼上的按钮。随着每一个按钮被按动,一簇簇灿烂的焰火将升向天空。

当蔡国强打出“一夜情”时,塞纳河畔的马路上塞满了人。在一阵又一阵璀璨的烟花中,情侣们恣意的爱情被展现出来。在这些情侣中,有5对女性同性恋,7对男性同性恋,有60多岁、70多岁的老人,这些都令蔡国强感到非常激动,因为他感受到了世界的丰富多彩。

在中国,白天放烟花会惹来很多争议,其实在巴黎也是一样,更何况居然有人在公共场所聚众发生情爱关系,这是违反法律的。“在点火的前一天,要举行媒体会了,巴黎市政府发现了这个情况,市政府是不能让民众当众做爱的,所以我们没有告诉情侣和民众不能做爱,但是也没有告诉他们上船可以做爱,我们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艺术家需要面对的风险,我做的时候已经清楚地知道。”

虽然蔡国强有艺术家的不安分,但他同时也是一个谨慎理性的人。小时候他甚至很害怕爆破,放鞭炮时都要奶奶牵着手。起初,蔡国强追求绘画艺术。他的谨慎令他特别追求对作品的控制力,他希望自己可以将事情做得稳一些再稳一些,从创意到完成整个故事都游刃有余。可后来他发现,这样的方式用来做人是好的,但对于做艺术来说并不合适。“当时我觉得需要找一个东西来破坏这种状态,我想要打破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保守理念对我的影响,最后我找到了火药。”蔡国强首先到了融合东西文化的日本,因为火药的能量和它的表现的方式很国际性,跨越了东方和西方的争论,他像一个超越东西方的人从太空去看人类。而到了美国以后,他开始用火药表现政治,9·11以后他发现火药艺术品并非只能在晚上展示,白天也可以。到现在,火药依然在蔡国强的艺术作品中不断被展现,仍然没有被他玩腻。“我难以控制它,它还有新的生命,还可以刺激我的欲望。”他认为火药代表了一种时间的概念、一种瞬间的永恒,它的不可控制和危险感能带来一种超越人类可控性的美感。

Q&A

《私人飞机》:很多人想成为你这样的当代艺术家,你觉得什么是当代艺术的方向?

蔡国强:我在乌克兰的时候,当地人要么就是抱住绘画的基本功不放,要么就是干脆把基本功扔了,弄一些装置。我认为他们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没有错,错不在写实的功夫,也不在那些表现世界的方法。重要的是要有一些新的角度把那些东西表达出来,我就选择了火药这种新的方式,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不起。因为艺术创作没有一种固定的标记解决所有人的问题,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法,所以也没有明确的方向。

《私人飞机》:你觉得做艺术最需要什么?

蔡国强:我曾经给美国艺术学院的毕业班讲过课,主题是如何站起来。其实最主要的是志气,有了志气,要有才气,才能做出最大气的艺术作品,然后就会有很多机会、各种各样的疲劳,于是人开始慢慢变质。到这时候,就还要有一股正气,回到当初做人和做艺术的起点。所以做艺术不仅要有志气、才气,还应有正气。

《私人飞机》:你是通过什么场合去培养自己的灵感,实现自己的艺术构想?

蔡国强:我们做《挽歌》的那一天云层很低,天空很漂亮,我本来期待风可以更快一点,但是现实是风很低沉,这却让我意外表现出了《挽歌》的伤感,那时烟花变得非常凄美,就好像一副长画卷一样,带着如诉如怨的忧伤感,有的时候艺术品是会通灵的,我想说这就是机缘。

篇10:电影《白日焰火》观后感

《白日焰火》中另一个有趣的角色,是桂纶镁。照理,台湾演员演东北女人没什么优势,但在这个不需要浓烈东北风的角色中,她演出了一个真女人的内心复杂。这绝对不是典型黑色片的femme fatale(蛇蝎美女),尽管她跟廖凡的警察之间也存在着某种情感纠葛,但完全在东方道德的可信度之内。随着剧情的层层剥茧,桂纶镁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具厚度。他们在摩天轮上那场戏,简直是对《第三个人》同一场戏的致敬和颠覆了,因为在那部奥逊威尔斯主演的经典中,摩天轮上的表白是邪恶的自辩,而《白日焰火》中则是情感的自白。更浅了?更中国化了?返璞归真?每个观众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

王学兵的角色戏不多,但绝对有戏。而且这个角色由王学兵来演,无疑是正确的决定。那种残留的帅气和冒险精神,对于故事是逻辑的加固剂。

篇11:白日焰火影评

对于学习影视鉴赏已经八周,八周以来,老师每周第一节课对影视的讲解,后面二三节课留剩余时间给同学们观赏国内外影视,对获得奥斯卡奖的作品进行观赏,让同学们了解国外影视著作,课程的结束,我们观赏了一部《白日焰火》,该影片定于2014年3月21日公映,2014年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白日焰火》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及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这是第五部获得金熊奖的华语电影,也是华人演员第一次获得柏林影帝。现对《白日焰火》写下自己的观后感想及影评。这部讲述普通人故事的黑色电影气质迷人,影评人们应该会趋之若鹜,而普通观众则很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白日焰火》可能是柏林电影节历史上最令人哗然的中国电影,在这部明显带着好莱坞经典黑色电影的痕迹,颇具风格而令人兴奋的力作中,不过尽管有这些优点,作为一个悬疑故事,它几乎让人看不懂,不太符合大众审美。爱好文艺片的观众应该会欣赏影片奇特的氛围,并尝试对剧情和人物作出解读。

《白日焰火》是导演刁亦男从霍桑的小说《威克菲尔德》中得到的灵感:一个离开自己家的男人,躲在旅馆里,窥视自己的妻儿,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刁亦男便把这个人物放在电影中的碎尸案主谋梁志军身上:他杀了人后,将自己身份证件放在被害人身上形成被害假象,而自己则成为了一个“活死人”以躲避警察的寻找,他在黑暗中监视着自己的老婆,并用冰刀杀死老婆的追求者。

刁亦男所做的不仅仅是简单地模仿大师,主人公的身份定位为中国社会的底层人物,这是对传统黑色氛围的一种颠覆。如果影片的情节能够更为协调、清晰,叙事不那么剑走偏锋的话,其引人入胜、结构性十足的气质就会更加令人难以抗拒。

在《白日焰火》中,吴志贞说丈夫梁志军是因为杀了人才扮作“活死人”,起初以为他是因为吴志贞才杀死那个穿皮氅的流氓,但依照故事最后判断,那个人是被吴志贞所杀,而他应该算是帮忙碎尸而已,之后,他将自己身份证件放到了死者身上,自己却成了假死人,不能跟老婆在一起,却无法忍受老婆跟别人暧昧。从这个层面上说。梁志军一定是爱吴志贞的。不论是走心还是走肾,真爱是极致的“不择手段”。说“爱是放手”的人一定很无趣,他的人生必定乏味,而乏味则是一个人可以有的最低评价。

因为审查和投资的缘故,刁亦男将原本的焦点人物从碎尸案犯梁志军换到了退役警察张自力。张自力的出场就带着伤痛。他与一个女人在宾馆打牌,做爱,车站分手时与对方纠缠不清,从那个离婚证上,我们得知,这是一个情感受挫的男人。紧接着,他办案失手,让自己的战友吃了嫌疑犯的枪子儿,自己也从一个警察变成了工厂的保安„„新的碎尸案让他找到了那个干洗店的女工吴志贞,真正的故事从此开始„„

张自力的角色则是典型的生活混乱的颓废侦探,并最终幡然醒悟悬念的真相。在表现为爱沉醉的狂喜时,他丰富的面部表情又让影片多了一份喜感,比如他在冰上追逐志贞时滑倒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影片也给了他机会来表现爱情和背叛这样的宏大主题,他所诠释出的人性绝望的一面,真实而有力。他为什么对吴志贞穷追不舍?是作为一个退役警察的情结么?或者是她被眼前的蛇蝎美女所蛊惑?亦或是他想通过破案而重归警队?导演借张自力之口给了一个说法,大致意思是:不是想赢得人生,而是不想输得太快。那他输了什么呢?老婆离婚、退出警队,生活无所依附。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孤魂一样,带着过去的伤痛,站在迷惑的现在,看着没有希望的未来,其实,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现实状态。无论怎么说,有一个关键性问题始终让人疑惑。那就是张自力到底有没有爱吴志贞?影片对此处理得比较暧昧。除了干洗店内的戏份,他们共有的段落是看一场电影、滑一次冰、去一次游乐场,这些都不足以表现二人的情感关系,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互相利用和背叛。但冷静下来之后,我们再来看张自力这个人物,他或许是为了法律正义,或者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出卖情感,这样的人是不会得到人性上的肯定,他越是浪漫,就越会让人感到厌恶。所以,张自力不是输得慢了,而是更快了。

吴志贞虽然不是焦点人物,但却是全片的中心人物以及最后的拐点人物。她在影片中时常忙着折叠衣物,低垂的眼神显得十分黯淡忧郁,这个貌不惊人、游走于善良和邪恶之间的角色,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因为她,几个人被碎尸,梁志军、张自力、干洗店老板都与他有着关联,她是一个圆点,向外发射所有的能量,于是,我们得以窥见,梁志军的为爱疯狂,张自力的自私冷漠,戴假发的干洗店老板有性冲动,无性能力。她是黑色电影中的必备品——蛇蝎美女,令人心

旌摇动,或者葬身于她,或者抽身而去。在《白日焰火》中,吴志贞为求自保,出卖丈夫,本想依靠张自力,却又被那个男人出卖,我想,看到那个皮氅的一刻,她应该意识到,梁志军是最爱她的,所以,她选择了坦白从宽。她的人生同样输得惨败,在最后一场戏中,大白天,吴志贞被警察带走,张自力在楼顶上放焰火为她送行,画面定格在楼顶的大全景,我们似乎被这种爱情的隐秘表达所折服,节制的情感顷刻爆发,那确是全片最令人激动的时刻。这正如我们对烟花的描述:它之所以令人动容,就在于它积攒了一生的能量,只为那璀璨的时刻。都沦为廉价的浪漫。

上一篇:家电活动方案范文下一篇:精准扶贫典型经验材料